中秋节中所蕴含的月崇拜文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作者&投稿:冯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秋节,虽说它完全成型的时间是比较晚——是一直到宋朝才算真正成型。但是成型时间晚并不代表着它的历史短,中秋节的源头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正因为其有如此悠长的历史,这才使得其成为我国的一个官方传统节日。而在历史变迁之中,它承载着的传统文化与先进文明逐渐凝结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情感,而这种情感反映在我们中秋节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月文化,或者可以说是月崇拜。

其实自远古开始,人们就对月充满着崇拜之感,他们觉得月亮是生命之神,于是会在月圆的时候会举办歌舞庆典,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得归结于当时那个时候的人类文明还依旧处在萌芽阶段。

而正因为他们处于文明萌芽阶段,这使得他们在当时根本没有历法的概念,只能够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粗略的测算出“年”这个概念(年这个字在古汉语里和“稔”是相通的,现在我们还常用“熟稔”这词,最早的时候“稔”这个字其实就是谷类成熟的意思)。

在远古时期,一次谷熟即是一年,而秋天正是谷熟之时。古人不像现代人,他们不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他们认为春种秋收是来自上天的恩赐,于是会在丰收之时祭拜上天,也会全民狂欢来庆贺丰收。而就是在这种“敬天”背景之下,月亮和太阳,自然而然会成为人类最早所能注意,并且认知到的天体。

而月亮与太阳又有不同,在没有先进生产工具的蛮荒时代,月亮往往代表的是祥和与宁静,只要有月亮,那么至少是不会被狂风暴雨等自然现象所威胁,在一定的程度上而言,月亮在远古人们心中是保护神形象的存在。而且月亮和太阳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太阳虽然能够带来温暖,但是也会带来大旱,月亮则不同。总而言之,正是因为这些,先人对于月亮总体来说是更加有好感的。

其实除了这些个因素外,月亮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阴晴圆缺,在现代,我们知道,月亮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太阳月亮和地球这三个星体的位置不同,但是远古的先民并不知道,他们以为月亮的这种阴晴圆缺其实是一种死而复生的现象。

人类都是崇尚生而厌弃死亡的,而由于月亮的这种现象,他们开始崇拜月亮,觉得月亮是生命之神,于是开始祭拜月亮,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里,这可以说是在节日里人们对月崇拜的最早雏形。

而随着时代变迁,曾经在一年之中出现了四个特定节日与月崇拜有关,除却中秋以外,还有上元、中元和下元三个日子,中元和下元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祈月含义,已经变成了一个主要以祭拜祖先为目的的节日,只有中秋还有一个上元还保留着祈月的含义在。自然,因为一直没有被丢弃,使得月崇拜作为中秋所保留的一个特色得以更加的根深蒂固。

月崇拜由来以久,在随着中秋节开始走向成熟,月崇拜也因时代因素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而纵观历史,中秋节所体现的月崇拜时代内涵主要是表现在文娱方面之上。

至于其中原因并不难理解——在当时天人感应学说早已深入人心,封建统治者往往想尽办法把自己与天联系起来,比如自称为天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自然而然也会相当推崇天象之一的月亮,而最能够让人接受的不是强硬,而是潜移默化的灌输进百姓的文娱活动之中;而统治者因素之外,随着市民阶层扩大,世俗化的蔓延趋势逐渐攀升,一些与月崇拜的东西其实也是越来越容易推广。而就在这样一上一下的作用力下,以月为主体的文娱活动得以全面展开。


简单说了下原因,接着我们继续奔入主题。文娱,顾名思义是文化与娱乐相结合。

一、而在以月崇拜为主题的文娱活动中,有一个方面就是诗词。这在唐宋之际尤为突出——文人们玩月,赏月,写月,在娱乐的过程里慢慢写诗作词,写那些赏月的人,写那些赏月中发生的事情,而这其实也是我们如今中秋诗词的由来。不过,如果将中秋诗词再细分的话,唐朝的中秋词的特色主要是清冷孤寂,而宋代及其以后的应该更加热闹一些。

当时唐朝统治者为了深化自己形象,甚至于连杨贵妃都变为了月神,而唐明皇自己也去游了月宫。文人都是追求浪漫的,他们自然不能放过这些浪漫的故事,于是将其写下来,并集装成册,之后广为流传。

二、当然,诗词其实只是一个小方面,因为受众没有那么广——毕竟认字在当时显然是无法普及的。那什么方式普及最简单呢?毫无疑问就是传说故事了。因此,文娱上的月崇拜最为主要是体现在广为流传的传说故事之上,比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这三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在这三个神话传说之中,我们都能够见识到里面所蕴含的共同元素,那就是月亮。

嫦娥奔月、玉兔捣药与吴刚伐桂

嫦娥奔月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它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类对于自由美满的向往。嫦娥奔月在《全上古文》之中,因为作者对嫦娥盗药的不屑和鄙夷,直接让嫦娥变成了蟾蜍,以丑化她这一形象。蟾蜍在很多人眼中是恶心,是恶的象征,这和月亮的皎洁有着不可协调的差距,而且嫦娥作为月宫的女仙,和月宫是一体的,因而后人就逐渐将原本被丑化的嫦娥重新变为原本的美丽形象。

而为了让月亮的代表人物嫦娥在月宫之中不要太过于寂寞,人们还增添了玉兔和桂花树的细节,这也就衍生出了有玉兔捣药与吴刚伐桂传说。

关于玉兔,是因为古人没有办法去解释月亮为什么会阴晴圆缺,但前文有提到阴晴圆缺是被先人认为是死而复生的现象,于是先人便编撰了月中有不死药的神话故事,月兔在月亮上所捣的便是不死药;而至于吴刚受罚到了月亮上后 ,日日要砍伐一棵永远不会倒下的月桂树——月桂一旦出现创口就会复合,这种现象也是吻合古人对月亮死而复生的猜测的。

在这三则故事,我们不难发现,这里面其实体现了人们对月亮两种不同含义的月崇拜。比如嫦娥奔月中是体现了月的皎洁美好,而玉兔捣药与吴刚伐桂则是表现了月其中死而复生的含义。

总结

在中国,节日和神话两者一直是不可分割的,神话为节日提供神秘色彩,增添浪漫气氛,中秋节自然也不例外,而它的神话无一例外都与月亮有关。

虽然中秋节的月崇拜在每个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可能不尽相同,但它原本最初所拥有的意义还是会一直存在的——它代表着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将一切期望做到的在这一天交给月亮,这也是我们如今还在进行的祭月、拜月风俗。



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祭月的习俗,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又传说嫦娥到了广寒宫,后羿非常想念妻子,便在八月十五这晚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妻子团圆。从此,中国人过起了中秋节。

从历史上来看,中秋节一直到宋朝才开始完全形成的,但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

自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对月充满着崇拜,在他们眼里月亮是生命之神,会在月圆的时候会举办歌舞庆典,表达喜悦和崇拜之情。


中秋节的流长历史,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特殊的感情.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农历即阴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1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女儿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比较多。其中“中秋”一词最早源于《礼记·月令》中的“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此外,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八月中秋时,农作物基本都成熟了,农...

中秋节什么时候 中秋节是哪一天
中秋节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吵滚五为“团圆节”。 一、中秋节的主要活动 1.准备供品,伐草祭...

古人对中秋节都有什么称呼,《红楼梦》里我记得都有很多
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的故事(简短点的)
回答: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1]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手抄报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手抄报内容怎么写_百度知 ...
1、中秋的来历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

中秋节需要送礼物吗?
1. 情侣之间在中秋节送礼物可以增加仪式感。2. 中秋节,亦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族纤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3. 中秋节的习俗包括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这些民俗...

中秋节在几月和几月之间
中秋节,亦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团圆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这个节日源于对月亮的崇拜,其原始日期为秋分时节,后来逐渐固定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的传统习俗外,还有祭月、燃灯、猜灯谜、赏桂花和饮桂花酒等活动。在广东等地,人们还会进行“树中秋”的...

八月十五是什么传统节日?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

中秋节书签怎么画简单
中秋节的起源 1、中秋节的起源说法有很多,其中最为流传的是关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和祭祀的传统。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同时,由于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等。2、古代人们对月亮有着...

共和县13998281717: 中秋节的来历原因;分为社会,经济,文化,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 -
滕耐风诺: 一、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

共和县13998281717: 中秋节的由来与习俗
滕耐风诺: 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民间流传极广的是嫦娥妒恨丈夫后羿薄情,偷吃了他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不死之药,于农历八月十五之夜飞上天去,在月筑室为宫,遂为月宫之神;后羿后悔不已,年年的八月十五夜,望月设供,祈望妻子返回人...

共和县13998281717: 中秋节的由来. -
滕耐风诺: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

共和县13998281717: 中秋节的来历 -
滕耐风诺: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 《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

共和县13998281717: 中秋节的来历??语言简明 -
滕耐风诺: 中秋节的来历答: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 汉服中秋《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

共和县13998281717: 中秋的文化和习俗 -
滕耐风诺: 吃月饼,吃水果,赏月.

共和县13998281717: 100字的中秋节的来历 -
滕耐风诺: 中秋的两种来历: 1、中秋节始于唐朝的初年,之后盛行于宋朝,到明清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能和春节齐名的传统节日了.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在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成为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2、是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

共和县13998281717: 中秋节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
滕耐风诺: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农历八月十五...

共和县13998281717: 中秋节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
滕耐风诺: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

共和县13998281717: 简单说一下中秋的来历 -
滕耐风诺: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嫦娥传说 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也称为 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