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在曹营中未献一计一策,曹操为什么不惩罚他?

作者&投稿:宇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徐庶这个人在正史上的存在感非常低,低到你如此熟悉这个名字,却对徐庶在历史上干了什么事一无所知。

之所以我们对徐庶这个名字非常熟悉,那得感谢三国演义的神话,事实上,徐庶才是那个被三国演义神化的人物,所谓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是虚构的,所谓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同样是虚构的。

虚构的东西太多了之后,以致都成了所谓的“历史”,弄得演义与历史傻傻分不清楚,本着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有必要讲讲徐庶的历史。

徐庶是豫州颖川郡人,这可是曹魏的人才摇篮,荀彧、荀攸、郭嘉、戏志才、陈群、钟会、钟繇等大名鼎鼎的人物都出自颖川郡,与这些人出自世家大族所不同的是,徐庶出身寒族,没有士族背景,也没有家庭背景。

在那样一个以出身论英雄的时代,出身意味着将来,没有出身意味着没有一个好的将来,早年的徐庶缺乏进入仁途的门道,即使是弃武从文之后,也是报国无门,随着战乱的影响,南下荆州避乱。

徐庶能够青史留名,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是诸葛亮的好朋友,在南下荆州之后,徐庶成为了诸葛亮的好朋友,与徐庶一样是诸葛亮好友的还有孟建、石韬和崔州平,合称“诸葛四友”。

与现在一帮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诸葛亮和他的好朋友们也经常在一起讨论将来的时势发展、政治理想和职业规划,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成为诸葛亮的好友,想必四人都有些共同的志向、才能与爱好。

就算是出身没落官宦士家的诸葛亮,虽然对外宣称是”躬耕于隆中“,但是自比管仲、乐毅也是会想尽一切办法出士求取功名的,徐庶也不例外,事实上,徐庶才是第一个投靠刘备的人,比诸葛亮投靠刘备要早得多。

徐庶之所以投靠刘备,是因为自已没有出身背景,至于才能也不敢说有多大,这就相当于一个没有文凭的人找工作一样,也许徐庶有些能力,但是徐庶依然求职门路较少,而且多是毛遂自荐。

徐庶投靠刘备的目的就是建功立业的,就像现在大学生找工作一样,希望有一个好的将来,徐庶投靠刘备六七年中,依然没什么发展前途,这也许不能怪徐庶,只能说徐庶找的这个老板--刘备,在当时是没有前途的。

当时的刘备寄居在荆州刘表手下,作为刘表的打手驻守荆州北部边境,老板没前途,手下的职业显然更没有发展,刘备在荆州的六七年间,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因为曹操的南下,形势变得异常危险,刘备这个老板有破产的可能性,在长坂被曹操一顿按地摩擦后,连徐庶的母亲也被曹军俘虏了。

于是这成了徐庶离开刘备投靠曹操的理由, 不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说明了徐庶是因为母亲被俘虏而在刘备一生最危难的时刻离开,选择投靠曹操,两汉以孝治国,为了母亲投靠曹操也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然而历史真是这样吗?

徐庶投靠了曹操之后的事,在史书上基本没啥记载,像徐庶这样没有出身,没有名士的推荐,出身寒门,而且才能一般的人,是很难在人才济济的曹魏有一席之地的,更不会得到曹操的重用。

如果徐庶真是进曹营一言不发,不献一计的话,那徐庶就是一个没用的人,曹操是不需要这样没用的人,曹操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一个不献一计的人是不能成为谋士的,一个不做一事的人是要来没用的,以曹操的性格早就杀了徐庶,但历史上并不是这样,徐庶在投靠了曹操之后,很可能是没有得到曹操的重视,毕竟一个政权的最高领导者是看不到徐庶这样的小人物的。

看都看不到,曹操何必惩罚徐庶呢?在曹操时代,估计徐庶也就是一默默无闻的投靠者,也许有些才能,但缺乏重用,在曹操去世后,徐庶成为劝曹丕称帝的一员,并且上了劝进表,这已经是徐庶投靠曹营的12年之后了。

如果徐庶真是一言不发的话,怎么会上劝曹丕称帝的劝进表呢?这个劝进表就是曹魏的一帮大臣劝曹丕称帝代汉建魏,这可是要说话的啊!不说话上什么劝进表呢?

三年之后,徐庶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当时的皇帝已经是曹丕了,如果说曹操没有重用徐庶,那么曹丕可算是重用徐庶了,毕竟一个出身寒门并且从敌方阵营投降过来的徐庶,能够做上曹魏秩比二千石,已经算不小了。

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的次官,负责纠察、监督、弹劾百官,这就是一个言官,怎么可能存在徐庶一言不发的情况呢,由此可以看出徐庶在魏国还是有不错的发展,至少比他在刘备那里强多了。

由此可见,徐庶在魏国不仅没有不献一计一策,而且应该是尽其所能,不断的发挥才能,甚至不惜劝魏代汉都要想着向上爬的人,绝不会因为母亲被抓而投靠曹操,恐怕徐庶投靠曹操更多的原因是在刘备那里没有前途。



因为徐庶虽然没献计,但也并没有叛逃举动,所以并没有碰触曹操的底线,如果惩罚他,很容易给其他人造成不良影响。

因为曹操知道徐庶的才能,只要徐庶不给刘备提出任何的计谋就不会怪罪。

因为徐庶他也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他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


徐庶进军营的下一句是什么
徐庶进军营的下一句是: 一言不发。 这是一个歇后语, 意思是指徐庶虽然身在曹营,却终身不为曹操献一计一策,身在曹营心在汉。 来自于典故: 徐庶在被曹操的欺诈书信招到许昌之前曾经给刘备当过军师,出过几个主意,被曹操知道后把徐庶的母亲骗到了许昌,然后找人模仿徐母的字迹给徐庶写了一封...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终身不为曹操谋一策,献一计,那他最后的命运是...
由于曹操以徐庶的母亲逼迫徐庶到曹操那边效命,徐庶母亲知道后自尽,徐庶发誓,终身不为曹操献一计一策,后来他好像是在曹操赤壁之战战败后悄悄的带领一只部队跑了,去了羌地,然后《三国演义》没有再说他了。

什么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得知徐庶在刘备阵营之后,非常恼怒。于是便命人把徐庶母亲绑架到许昌软禁起来,并用她的语气给徐庶写信,于是徐庶拜别刘备赶到许昌。母子相见之后才知道中了曹操的计,徐母为此而自杀了,徐庶便立下誓言,终身不为曹操献一计。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被广为流传。而...

徐庶在曹营一言不发,他是怎么做到的?
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徐庶进曹营”后与“关羽降曹”事件演化为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据说灵山东北海上有一岛叫鼓子洋,岛上有一种白色的耐冬花,有双手合围那么大。有个好事的人...

徐庶在曹营中未献一计一策,曹操为什么不惩罚他呢?
因为曹操不敢惩罚他,也不能惩罚他,除非他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不然曹操是不能轻易动徐庶的,所以这才导致了徐庶在曹营中未献一计一策,曹操始终都没有惩罚他。不过徐庶的人生也是相当的坎坷,本想着拥有一身的本领可以报效国家,可以与明主一同成就霸业,但没想到会受到曹操的逼迫,不得已去了...

徐庶在曹营中未献一计一策,曹操为什么不惩罚他呢?
徐庶投靠了曹操之后的事,在史书上基本没啥记载,像徐庶这样没有出身,没有名士的推荐,出身寒门,而且才能一般的人,是很难在人才济济的曹魏有一席之地的,更不会得到曹操的重用。如果徐庶真是进曹营一言不发,不献一计的话,那徐庶就是一个没用的人,曹操是不需要这样没用的人,曹操是一个政...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
徐庶被骗中计,被迫赶往许昌见母,不得已留在曹营。但其身在曹营心在汉,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计!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即来源于《三国演义》此段故事。我认为,徐庶被轻易骗进曹营的描写有些令人费解。    书中第36回,徐庶在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后,恐孔明不肯出...

徐庶在曹营中未献一计一策,曹操为什么不惩罚他?
首先,我们要从曹操的角色开始。虽然后人对曹操的评价往往是略带贬损的“奸公” ,但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曹操可以算是一个感情丰富、胸襟开阔、爱才爱才的好大师。从曹操对忠义的关羽的礼节可以看出。徐姝不想在曹营里出谋划策,但这只反映了他的忠心耿耿。曹操喜欢天才,尤其是那些有天才和...

谁进曹营一言不发
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称赞。魏文帝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曹操身为一代枭雄,为何不惩罚甚至杀了不出力的徐庶?
正史中的徐庶,投降的时间节点并不是非常好,所以他在曹营中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安置,然而我们从后面可以看到,徐庶被封为了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还进入了曹丕的劝进表,可见徐庶在曹营中,并不是未献一计一策的,要不然他不可能得到升官!也就是说,其实徐庶投降曹操以后,其实一直是在不断的往上爬,...

仁和区13281697461: 徐庶进曹营后,并没为曹操献一计,曹操为何还能养着他? -
琴怀五味: 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一种可能,徐庶进曹营是赤壁之战前的事情,那时曹操还不是奸雄,他还不那么心狠手辣,等曹操到了晚年变成地地道道的奸雄的时候他杀起人来真是不眨眼睛,包括杀掉了人品一流的崔琰和智慧一流的荀彧.第二种可能,...

仁和区13281697461: 徐庶进曹营 - ---一言不发
琴怀五味: 第一,曹操认为徐庶是个难得的人才,通过自己的感化徐庶会改变立场为己所用; 第二,曹操也是通过徐庶做个样子给天下人看,看他曹操是多么的重视和爱惜人才,以便更多的人投靠他. 第三,曹操认为徐庶即使不能为自己所用,也不能为他人所用.

仁和区13281697461: 徐庶为何终身不为曹操出谋献计? -
琴怀五味: 徐庶的一生价值就在于此吧,古人的忠孝是重于生命的.首先他的母亲是由于曹操的逼迫而死的,由他的历史(他是孤儿,由母亲抚养成人)知道他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请问对于杀害自己的亲人的凶手要献出自己的智慧吗?其次他首先是投靠是刘备的,强迫去曹操是由于自己的孝顺,忠君思想也占了很大的比重的.从一而终的可以名垂青史的,如吕布的家将陈宫,是有很深的映象的.最重要的是要明则保身曹操是十分多疑的人,张绣是自己的杀子仇人可以忍耐几十年后找借口杀掉何况是背主投靠自己的人,徐庶是多么聪明的不会不知道的,不会想有一天会背我的只有装算才是保命之法.一计不献即保命又泄恨何乐而不为焉!

仁和区13281697461: 什么进曹营一言不发 -
琴怀五味: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1. 从三国演义来看,徐庶是因为他母亲被曹操扣押,所以才脱离刘备,进了曹营,但却不是真心归顺曹操,所以说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 2. 刘备在请出孔明前先遇到一位叫“徐庶(字元直,为人非常孝顺)”的谋士,并在出山后即帮助刘备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击退来犯曹军.事后曹操因爱慕徐庶的才华,便听取程昱的计策,以徐庶好友的身份将其母骗至许昌(曹据点),并假其母笔记修书于庶,诱其降曹.当徐庶母子相见后,其母却认为庶的行为是愚蠢(被曹操骗了)以及不忠(刘备被认为是当时皇室)的,遂自杀;此后虽然身在曹营的庶便因记恨于曹操而从不给予正面的帮助.

仁和区13281697461: 徐庶在曹营真的么有献一计吗?
琴怀五味: 先回答徐庶是不是蜀国的问题.本来他是蜀国的,后来曹操因嫉妒诸葛亮得此贤臣,便施计利用徐庶的母亲把徐庶骗到了他的帐下.徐庶临走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许下诺言不给曹操献一计. 后来,曹操也有提到过,徐庶未曾为他献过一计.但是徐庶始终还是要发表点言论的,要不怎么能在曹营待到火烧赤壁呢?不过,徐庶确实没做过任何对不起刘备的事情,即使是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也是不作语的! 本人愚见!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仁和区13281697461: 为什么徐庶进了曹营话都不说呢? -
琴怀五味: 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化名单福,投效与刘备,被拜为军师.<三国志>所写,他在没去曹营的时候已经让刘备去请诸葛亮,而且已经请到.曹操南下攻刘备的时候,刘备弃新野,奔樊城,走当阳,收夏口的时候,庶于其母走散,其母为操所获,逼...

仁和区13281697461: 虽然是曹操的谋士,但一生也末献一计的是 -
琴怀五味: 徐庶

仁和区13281697461: 曹操手下哪位谋士一生不为其谋一计? -
琴怀五味: 徐庶 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魏文帝黄初年间(220——226年),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不过并非真的一言不发 他为曹操政治上坐下了很多贡献,并且在政治方面使得魏国成为一方强国.若不然曹操早就把徐庶给赶出魏国了.

仁和区13281697461: 为什么徐庶不给曹操献计,曹操还给他吃白饭?
琴怀五味: 献不献计,是徐庶的事情,重不重视人才就是曹操的事了,好比曹操对关羽的那回事情1

仁和区13281697461: 徐庶为什么就这样留在了曹营 -
琴怀五味: 呵呵,这个问题问得好 1,徐庶是第一个典型----吃饭不干活的典型.致死不为曹操献一策,这也是徐庶高明处,可以拿着曹操给的高薪,整天结交文人而不用干活,郭嘉给曹操出谋划策,20多岁就劳累而死,而徐庶倒好,这样反倒是轻松赚钱. 2,徐庶至孝,老母亲因为他投靠曹操而自尽,徐庶愧对母亲,而曹操下令厚葬徐庶母亲,他母亲的坟头在曹操地盘,没办法,徐庶为了尽孝,不得不留在曹操这边,毕竟每年还能去母亲坟头拜祭. 3,为母报仇,徐庶反感曹操,也只有在他身边,才能最好的复仇.比如赤壁之战,徐庶识破庞统连环计,却还在曹操面前夸赞庞统用兵有方,连环计使得好,结果周瑜一把火把曹操烧得焦头烂额.在曹操身边,忽悠曹操给曹操使坏水,徐庶可以不动声色的报复曹操.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