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歌四个地名都不在德国

作者&投稿:璩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后德国国歌为什么只留第三段~

第一段里的头一句就是:“德国,德国超越一切,超越世界上的一切”。不用解释也知道这句话拿出来做国歌不大适合,起码对其他国家的人来说很难接受。
第二段里的第一句是:“德国女人,德国的忠诚,德国葡萄酒和德国歌曲”。这个对妇女不是很尊重,所以也不适合拿出来做国歌。
但因为这首歌在很久以前就作为德国的代表而传唱了,所以在德意志联邦德国成立之后几经讨论下决定将其中的第三段作为国歌(前两段都不是)。

  历史上德国曾经很长时间没有国歌,通常简称为“德意志第一帝国
  ”的“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全名“HeilligesR觟mischesReichdeutscherNation”)其实只是众多诸侯国的松散联合体,没有固定的首都,也没有中央政府,自然也就谈不上国歌。德国国歌的出现,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关;而后者又直接导源于拿破仑大军横扫欧陆,使包括德意志民族在内的许多欧洲民族备受屈辱。

  在欧洲民族主义发展进程中,法国大革命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那以前,代表国家的就是国王,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1638-1715)的名言“L’Etat,c’estmoi.”正是其真实写照。这句话中国通常翻译为“朕即国家”,其实严格按法语词序译作“国家即朕”也许更合适。法国大革命才使人们有了忠于“祖国”(法语“patrie”)的概念,在大革命中诞生、后来成为法国国歌的《马赛曲》,起始便唱道:“Allonsenfantsdelapatrie!”(前进,祖国的孩子们!)

  在德国,稍迟一点也出现了与法国类似,不与君王相联系的“祖国”概念,而且与法语表示这一概念的词“patrie”类似,德语作“Vaterland”,二者直译成英语都是“fatherland”。值得注意的是这也与拿破仑有关。1806年7月12日由他策划并由他当“保护者”的“莱茵邦联”(Rheinbund)成立,8月1日退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同一天原来的德国皇帝弗朗茨二世(FranzII)宣布自己改称奥地利皇帝,德意志第一帝国寿终正寝。这年10月14日,普鲁士军队在德国中部的耶拿和它北边不远处的奥尔斯泰德同时被法军打败。11月,法军进入柏林,在普鲁士腓德烈大帝(FriedrichderGroβe,1712-86)作为“凯旋门”修建的勃兰登堡门下耀武扬威地举行了庆祝胜利的盛大阅兵式,这不能不让德国人感到屈辱。更让德国人痛心的是,法国军队在掳掠大量珍宝、艺术品的同时,还把腓德烈大帝的佩剑以及勃兰登堡门上的战车当作战利品运回了巴黎。

  第二年6月25日,在东普鲁士麦梅尔河一条木筏上,拿破仑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АлександрI,1777-1825)商讨了处置普鲁士的问题,作为当事人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却只能在岸边来回踱步,焦急地等待着他们决定自己的命运,接着便不得不在那个不允许他参与讨论的条约上签字。条约规定普鲁士把易北河以西的所有土地割让给法国,拿破仑用它建立了威斯特法伦王国(West鄄phalen),封他的一个兄弟热诺莫(Jérome)为国王。普鲁士还被迫退出1793年和1795年两次瓜分波兰所得到的土地,拿破仑用那些土地重建了华沙公国。重要海港城市但泽(现在叫格但斯克)则被规定为“自由市”。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普鲁士失去了将近一半领土,当然这些土地的相当一部分是它以前通过征战从“邻居”那里掠夺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高涨。普鲁士改革家斯泰因(H.F.K.Stein,1757-1831)聘请威廉·洪堡(K.W.Humboldt,1767-1835)来内政部主持教育司。洪堡于1810年创办柏林大学,担任首任校长的费希特(J.G.Fichte,1762-1814)便是那时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代表人物。在拿破仑大军占领德国期间,费希特发表了《致德意志民族》(RedenandiedeutscheNation),号召德国人民奋起反抗。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心目中的“民族”,是普鲁士人仅仅作为其中一个组成部分的德意志民族,即费希特所说的“deutscheNation”;他们所爱之“国”,是那时还只具有抽象意义的“Deutschland”(德国)。斯泰因的一段名言集中表达了这个思想:“我只有一个祖国,它的名字叫德国。只有它,而不是它的一个部分,才值得我把整个身心献出。……我希望德国强大起来,重新获得独立与自主。”

  拿破仑侵俄失败后,欧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1841年,尽管统一的德国还没有形成,一位名叫法勒斯雷本(HoffmannvonFallers-leben)的大学教授却已在当时还属于英国的北海小岛赫尔果兰岛上写下了一首题为《Deutsch鄄landlied》(德国之歌)的诗。它有三段,从1922年起被选作魏玛共和国国歌的歌词。二战以后德国一分为二,联邦德国从1952年起选它作为国歌,不过只用了它的第三段,乐曲则选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JosephHaydn,1732-1809)的《皇帝四重奏》。下面是《德国之歌》第三段。我想它应该有中译文,遗憾的是我手边资料不足,没能找到,这里试译成中文,供读者参考。

  为了德意志祖国的统一、主权和自由,

  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手,兄弟般地去奋斗!

  统一、主权和自由是幸福的保证,

  在这幸福的光芒中繁荣昌盛吧,德意志祖国!

  附带说说,当年民主德国有另外一首国歌,由JohannesR.Becher作词,HannsEisler作曲。不久前(5月21-23日)德国女总理默克尔首次来华访问,她是唱着那首国歌长大的,然而现在伴着她出访的却是这首《德国之歌》了。

谓国歌,就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斗志、战斗历程或宏伟目标,代表人民的心声,也可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的缩影。
国歌在许多场合使用。国定假日常演奏。体育竞赛也常用。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锦标赛颁发奖牌时,演奏金牌得主国国歌。在有些国家,学校会对学生演奏国歌。在其他国家戏院和电影院在放映前演奏国歌。在美国许多体育赛事开赛前都会演奏美国国歌。许多电视台早上开播前和夜间停播后演奏国歌。
文化意义
世界各国的国歌有很多而且各不相同,有的是民族斗争的产物,有的是和平时代的赞歌,有的描写自己国家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有的则叙述国家古老的历史。
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来源于抗日战争;英国国歌《天佑女王》,歌词来自圣经;法国国歌原名《莱茵河军团战歌》,1792年,革命士兵马赛一团高唱这首战歌进军巴黎,所以被叫做《马赛曲》,1795年被法国革命政府定为国歌;美国国歌《星条旗》,用的是《安纳克利翁在天宫》的旋律。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
无论何时,为了保护和捍卫,
兄弟们永远站在一起。
从马斯(Maas)到默默尔(Memel),
从埃施(Etsch)到贝尔特(Belt),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
这首著名的《德意志之歌》是创作于德国大革命期间,寄托着诗人希望德意志各邦能归于统一的期盼。1922年,这首歌被魏玛共和国确定为德国国歌,德国士兵正是高唱着这首歌横扫西欧、决战苏联的。



这段歌词其实是《德意志之歌》中的第一部分,也是全诗的精华部分,诗中提到的四个地名马斯、默默尔、埃施、贝尔特是德意志与其他国家的四条界河,在德国人心中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长江、黄河,但如今,这四条河流都已不在德国的控制之下,这段诗也被指责为失败的德意志民族主义,不得不删去,德国国歌现今采用的其实是《德意志之歌》的第一部分。



1806年,存续了800多年的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推翻,德意志38个邦国组成了德意志联邦,列支敦士登、巴伐利亚等16个邦国在法国的保护下成立莱茵联邦,弗朗茨一世自称奥地利皇帝,带走了奥地利公国等一大片土地,德意志西北部领土被法兰西第一帝国吞并,神圣罗马帝国就此四分五裂。



1806年-1871年是德意志最分裂、最混乱的时期,德意志邦联、莱茵联邦组织松散,根本不能称之为一个国家,普鲁士、奥地利之间矛盾重重,整个欧洲中部乱成一团。1866年,普鲁士在普奥战争中获胜,确立了对德意志的领导权。1871年,普鲁士打败法国,建立起统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标志着德国进入近代崛起之路。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皇帝,宣布德意志德国成立,在他国王宫中举行加冕仪式,这是多么至高无上的荣耀。比加冕皇帝更荣耀的是,德意志帝国获得了空前强大的领土,最东部的东普鲁士与俄国接壤,西部夺取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疆域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国是欧洲除俄国和奥匈帝国以外的第三大国。



1888年,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相继逝世,年轻的威廉二世开始掌舵,但他对俾斯麦这位铁血宰相颇不服气,大肆更改威廉一世确定的对外策略,屡屡与俾斯麦发生冲突。1890年,俾斯麦辞去宰相之职,在汉堡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度过余生。

失去控制的威廉二世开始大幅度更改俾斯麦确定的“孤立法国,拉拢俄国,借好英国”策略,转而与奥匈帝国结盟,同时在国内大行军国主义,借机向海外扩张。一系列作死操作迫使英、法、俄结成同盟,共同打压德国,最终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后来发生的事情就非常明朗了,德、奥、意组成三国同盟,对抗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十余年,终于在1914年被萨拉热窝的枪声引爆,由此爆发了世界上史无前例的一场大战。四年后,德国战败投降,被协约国瓜分,威廉二世逃亡荷兰,德意志第二帝国崩溃,此时距威廉一世统一德意志还不到50年。



在瓜分德国狂潮中,德国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西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被法国收回,尤本和萨尔梅迪地区被割让给比利时,东部的波兰复国,在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之间形成了一条但泽走廊,西里西亚地区划给捷克斯洛伐克,克莱佩达划给立陶宛,石勒苏益格北部地区归还给丹麦,德国在这种零敲碎打中丧失了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还被一分为二。

二十年后,不甘心失败的德国卷土重来,在前期取得了比普法战争更大的战果,大半个欧洲都被德军占领,但最终还是重蹈了一战的覆辙,在美、英、俄、法四大强国的夹击之下失败了。战后,德国再次失去一大片土地,连普鲁士的发源地东普鲁士也丢失了,被波兰和苏联瓜分,曾经诞生了康德、哥德巴赫等大能的柯尼斯堡如今也成为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再也要不回来了。此次瓜分土地,德国一共丧失了11.3万平方公里领土。



两次世界大战过后,德国从最开始的54万平方公里缩减为35.7万平方公里,丧失国土比例高达24%。更为心痛的是,德国国歌中提到的四条界河,西边的马斯如今是法国的默兹河,东边的默默尔现在是立陶宛与加里宁格勒的界河,默默尔城则是现在的克莱佩达,南边的埃施河如今在意大利境内,北边的贝特海峡属于丹麦。总之 ,四个地名都与德国无关了。或许是太过尴尬,或许是“德意志高于一切”太过敏感,这首诗歌的第一部分已被删去,同时被删去的还有德国的光荣历史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
无论何时,为了保护和捍卫,
兄弟们永远站在一起。
从马斯(Maas)到默默尔(Memel),
从埃施(Etsch)到贝尔特(Belt),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
这首著名的《德意志之歌》是创作于德国大革命期间,寄托着诗人希望德意志各邦能归于统一的期盼。醉翁亭记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翻译: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


什么样的商标不能注册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的名称、标志、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二)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含有地名的商标,他人使用会受到限制吗
含有地名的商标,他人使用不会受到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或者含有的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在地理标志的地区符合地理标志使用条件的,即使是不...

我国商标规定不能作为商品注册的标志有
第十条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的名称、标志、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二)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国政府...

探访戈兰高地
本塔尔山顶的空地上, 设立的路标指示牌, 立着一个3米多高的方向标。标顶写着不同地名和里程的指示牌,指往不同方向。地名中,有耶路撒冷、 提比里亚、 特拉维夫、海法、安曼、巴格达、大马士革等。 距耶路撒冷240公里,提比里亚50公里,海法85公里,巴格达800公里,大马士革60公里 ……从本塔尔山顶向东...

谐音的歇后语
我就念成了“国光大银行”……同学都笑疯了,几年我都抬不起头啊! 25我们宿舍一个人喝多了要去尿尿然后带出一句冷话:尿喝多了,酒就特别多.. 26...“通州”、“即墨”都是地名。这类对联,一看就明白;只听,则往往不知所云。 也有用韵母相同、相近的字创作的谐韵联: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单...

形容“城市地名”的成语有哪些?
用之所趋异也。”郐下无讥[ kuài xià wú jī ] :指微不足道。出 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杜预注:“《郐》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闻此二国歌,不复讥论之,以其微也。”

云山屯古建筑群的相关评论
云山屯穿长衣服的人少,因为是客家,也不跳地戏,只是跳花灯,土改的时候云山屯的人都积极参加,跳花灯...云峰是地名,所谓八寨是由云山屯、雷屯、本寨、小山寨、吴屯等八个屯堡村寨组成。云山屯较完整地保存了...云山屯是国内罕见的明代遗存,2005年被文化部、建设部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本寨依山傍水,后...

国外的地名可以注册商标吗
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集体商标,是指以团 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

葡萄牙有什么出名特产?
3、葡国鸡 葡国鸡是葡萄牙当地一道非常受欢迎的菜肴,一般人在吃这道菜的时候都会和葡萄酒一起喝,因为这样搭配起来更好吃。葡国鸡的材料是鸡肉和洋葱鸡蛋等食材,做法讲究。4、花公鸡 是葡萄牙的民俗象徽,被葡萄牙人视为正义与善良的化身,从9厘米至十几厘米大小不等,是不错的馈赠礼品。5、蓝花瓷...

阿鲁巴什么意思
阿鲁巴(Aruba)是一个位于加勒比海地区的岛屿,位于南美洲国家委内瑞拉北方的委内瑞拉湾外海,仅距离巴拉瓜纳半岛(Paraguana Peninsula)约25公里。阿鲁巴目前是荷兰王国的一个自治国,其与荷兰之间的关系类似一种联邦(Commonwealth)体制。由于气候干燥,常见热带植物数量不多,岛上的景象与一般人对加勒比海所...

宣汉县13094136617: 德国国歌歌词中... -
龙眉德纳: 那些都是地名.全句是整体反应了德国的疆域.

宣汉县13094136617: 纳粹国歌 - 霍斯特威塞尔之歌的介绍 -
龙眉德纳: 《霍斯特·威塞尔之歌(Horst Wessel Lied)》又称《旗帜高扬(Die Fanne Hoch)》,是1934年后纳粹德国国歌《德意志高于一切(Deutschland über Alles)》之外的另一首非正式的德国国歌.纳粹党冲锋队头目霍斯特·威塞尔生前所作的进行曲《威塞尔倒下了》,由纳粹德国时期的宣传部长戈培尔(Joseph Goebbels,1897年10月25日—1945年5月1日)定为纳粹党党歌,从此该歌曲被作为纳粹党仪式的正式歌曲,1934年后作为非正式的纳粹德国国歌.

宣汉县13094136617: 德国国歌叫什么名字? -
龙眉德纳: 德国国歌 德国国歌 也就是海顿皇帝四重奏的第二乐章 Deutschland Uber Alles Deutschland, Deutschland über alles, über alles in der Welt, Wenn es stets zu Schutz und Trutze Brüderlich zusammenh?lt, Von der Maas bis an die Memel, ...

宣汉县13094136617: 当今德国国歌和第三帝国国歌有什么不同啊? -
龙眉德纳: 由海顿谱曲的德国国歌——《德意志之歌》深受德国人民喜爱,在德国民众中具有强烈的感召力.曾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德国革命中起了巨大作用.1922年德意志共和国正式宣布《德意志之歌》为德国国歌.1848年筹建联邦德国时,首任...

宣汉县13094136617: 二战后德国国歌为什么只留第三段 -
龙眉德纳: 第一段里的头一句就是:“德国,德国超越一切,超越世界上的一切”.不用解释也知道这句话拿出来做国歌不大适合,起码对其他国家的人来说很难接受. 第二段里的第一句是:“德国女人,德国的忠诚,德国葡萄酒和德国歌曲”.这个对妇女不是很尊重,所以也不适合拿出来做国歌. 但因为这首歌在很久以前就作为德国的代表而传唱了,所以在德意志联邦德国成立之后几经讨论下决定将其中的第三段作为国歌(前两段都不是).

宣汉县13094136617: 德国国歌的歌词 -
龙眉德纳: 德意志之歌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现行国歌. 这首歌有三段,其中第三段是现行德国国歌歌词,歌词如下 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 Für das Deutsche Vaterland! Danach lasst uns alle streben Brüderlich mit Herz und Hand! Einigkeit und ...

宣汉县13094136617: 德国国歌的名字,词曲作者及中文译词.
龙眉德纳: 德国国歌 《德意志高于一切》 也就是海顿皇帝四重奏的第二乐章 Deutschland Uber Alles Deutschland, Deutschland über alles, über alles in der Welt, Wenn es stets zu Schutz und Trutze Brüderlich zusammenh?lt, Von der Maas bis an die Memel, ...

宣汉县13094136617: 一支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是德国国歌么
龙眉德纳: 不是德国的国歌. 德意志之歌(德文Das Deutschlandlied)或德国人之歌(德文Das Lied der Deutschen)是今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歌.曲谱为著名古典音乐家海顿作...

宣汉县13094136617: 德国国歌《德意志之歌》有什么意义?
龙眉德纳: 《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歌词是奥古斯 特海因利希•霍夫曼•冯•法勒斯雷本 (1798〜1874年)于1841年撰写的,曲调由约 瑟夫•海顿(1732〜1809年)谱写.1922年, 魏玛共和国第一任帝国总统弗里德里希•艾 伯特将《德意志之歌》升格为国歌.1952年, 在联邦总统豪伊斯和联邦总理阿登纳之间的 一次通信中,这首歌重新被承认为国歌.联 邦总统魏茨泽克和联邦总理科尔在1991年8 月的通信中确认了《德意志之歌》对统一的德 国的传统意义.

宣汉县13094136617: 德意志高于一切 - 谁有德国国歌 - 德意志高于一切的歌词
龙眉德纳: 德国国歌歌词及歌曲 国歌(Nationalhymne):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歌是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Die dritte Strophe des“Liedes der Deutschen“).奥古斯特·海因利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