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叫讲述一般人的成长历程的句子是?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作者&投稿:长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谈“死于安乐”这一内容的句子~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
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也。”

【常见译文】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 选拔出来,
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上, 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饿,
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
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
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 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答案如下:
1、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作者承上文例证承上启下得出的结论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过怎么的磨练: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经受磨难砥砺的好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理,提出了什么论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
8、专立一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一个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磨练的句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0、面对客观环境的激发,人的主观世界又是怎样做出反应的:人恒过,然后拂士。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1、在总结了大量亡国史实的基础上,作者针对国君提出了怎样的论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望采纳。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在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章中,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


霞浦县15253137308: 默写.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述了磨难中的人被别人认识的过程:只有当他“,”之后,人们才有可能来了解他.  (2)陶渊明《饮酒》(... -
点融左卡:[答案](1)征于色发于声 (2)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霞浦县1525313730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阐述了磨难的意义 -
点融左卡:[答案]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霞浦县15253137308: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 ,”阐述了磨难的意义 (仅两空,一句一空) -
点融左卡:[答案] 标准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霞浦县15253137308: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理解性默写 复习 1、《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第二段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 -
点融左卡:[答案] 1、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2、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霞浦县15253137308: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论述 死于安乐的句子是? -
点融左卡:[答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我们老师说,这句话从反面(国家的角度)阐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

霞浦县1525313730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什么道理 -
点融左卡: 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心论点为第3、4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选...

霞浦县1525313730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事中,孟子讲述一个什么道理? -
点融左卡: 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灭亡). 章采用举例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缉筏光禾叱鼓癸态含卡献身精神.是对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获致胜利的精神的弘扬.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百度文库截的

霞浦县1525313730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报任安书》讲述了什么道理? -
点融左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提出了国家和个人都要居安思危,牢记人生不是康庄大道,总是会遇到种种艰难曲折,要在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不断克服困难的奋斗中前进. 《报任安书》表达了司马迁在困境之中却仍坚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可以说《报任安书》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精神内核的实践.

霞浦县1525313730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六个典故 -
点融左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6个典故是: 1、舜耕历山,畎quan3亩,田野.畎,本义田间小沟.发,发达,发迹.舜于田野耕作中为尧所发现,任用为相,后又继承帝位.2、傅说yue4,殷武丁时人,曾为刑徒,被武丁发现,从筑城的劳役者之...

霞浦县1525313730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孟子主要讲了哪两个方面的问题?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
点融左卡:[答案] 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 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