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成功的商鞅为什么死得那么惨,是必然的吗?

作者&投稿:澹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是一道无解的题,商鞅变法越成功,他就必须死得越惨,不存在更好的处理方式!我们发现,自古变法者鲜有好下场,因为法家思想治国,用的是“刀”,伤人是变法的前提,其结果必然被反伤。秦惠文王车裂商鞅并非因私怨,而是商鞅法制的必然结果。


商鞅的结局,才是真的“兔死狗烹”,虽然他改变了历史走向,创造了历史新纪元。商鞅走投无路时,曾经感慨自己是“作法自缚”,一点没错,商鞅及他的法律,触动了太多利益阶层的底线,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是受害者!

那么,商鞅及商鞅的法,究竟触动了谁的利益,导致他必须死得那么惨呢?

商鞅变法到底变了什么?

商鞅变法之所以影响深远,绝不是简单地修修补补,出几条惠民政策,为国家增加点税收,而是从根本上,打翻了自西周以来,一千多年的社会结构,是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

西周以来,中国以宗法制为框架,构建了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分层治理结构。分封制就是这种结构的基本表现形式,从天子,到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层阶分明,非常稳固。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这种治理结构受到了严重挑战,天子虚位,卿大夫威胁诸侯,士族反抗卿大夫,导致天下大乱。第一个受害人就是天子,春秋时期礼坏乐崩,天子就基本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第二个受害人就是诸侯,战国时期卿大夫代政,国君被架空,导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三桓专权等。

天子受害,周王室名存实亡,诸侯受害,侯国孱弱。天下有识之士都看出了这一点,都试图通过变法来改变这个现状。只不过各家变法的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深度不一,效果也就千差万别。

比如,李悝变法,力足以土地改革,遏制权贵阶层;吴起变法以军事为核心,打击权贵,此外还有申不害变法等。但是没有一个变法,像商鞅变法来得那么彻底,来得那么轰轰烈烈。

商鞅变法的核心其实就是一句话:强化君主独裁!怎么做到呢?削弱卿大夫的特殊地位,将王权直接下沉到社会最底层,比如废除世卿世禄,废除井田制,实行军功爵制,实行全员征税等等。这个结果,实际上推翻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结构,国家政治结构,从分层治理,变成君主一元制的垂直管理。


无疑,商鞅变法的结果,让王权独尊,其他的人都成了“编户齐民”,所有的利益只为一个人服务:君主!因而,秦国的财富从原来的权贵阶层手中,流入国库,秦国就是这么强大起来的!

老秦贵族集团是商鞅变法的最大受害者

很显然,商鞅变法的第一刀,就砍在了秦国旧贵族的身上。他们原本是靠分封制坐享其成的一个特权阶级,他们都是国君的宗室子弟,是一群靠分封制坐享其成的蛀虫。

按照商鞅的法律,从此他们的身份不再是天生的贵族,要想做官,要做大官,就必须建功立业。经济上,他们也不再享有井田制带来的馅饼,而是要靠军功赚取封地,否则就跟老百姓一样种地纳税。

无疑,这不是伤人,而是要人命!所以,商鞅变法还没开始,就遭到了激烈的反对。以甘龙、杜挚为首,他们提出:“法古无过,循礼无邪。”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通行的礼和法,古来如此,不能轻废。这句话是历朝历代守成者的通用语,看上去冠冕堂皇,像是学术之争,其实背后是利益。

倘若不是秦孝公做强力后盾,商鞅变法是不可能成功的,也只有秦孝公这样的有政治远见,且能与贵族势力掰手腕的君主,才有可能做得了商鞅的后盾。说白了,商鞅在为秦孝公服务,在为王权革宗族子弟的命!

这就看清楚了,商鞅不是与某个人有矛盾,而是得罪了一个强大的政治利益集团!商鞅与他们的矛盾,也不是一般的矛盾,而是生死之战!

所以,商鞅的结局从那时候就已经注定,肯定非常惨烈!自古变法者都是如此,变法越成功,变法者死得越惨!

商鞅之法又让自己站在王权的对立面


既然商鞅变法为了王权,收下商鞅大红包的秦惠文王,为何不力挺商鞅呢?为何非要做得那么绝?原因有三个方面。

其一、惠文王新登基,他没有秦孝公的实力对抗老秦贵族,所以必须与他们妥协。

惠文王不傻,他不可能拿商鞅变法的成果,这个长远利益做交易,把商鞅扔给老贵族,以私人恩怨化解政治矛盾,对他来说是一笔无本万利的买卖。

死的是商鞅,妥协的是旧贵族,得利的是惠文王,天底下哪儿找这么便宜的买卖!

其二、商鞅的法必须永存,商鞅这个人已经无足轻重,这就是变法者的悲哀!

维护变法成果,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抛弃商鞅这个人,也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惠文王的选择一点不用费心思。而且失去价值的商鞅,必须去死,因为他对其余六国来说,还存在价值,惠文王不可能留下他!


其三、最不可思议的是,商鞅之法让自己站在了王权的对立面。

商鞅变法就是维护王权的独裁,但商鞅本人,却因为变法成功,而位高权重,成为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精神信仰”。这太可怕了,在秦国,无人不知商君,无人不惧商君,那么,国君何以自处?

商鞅自己也变得很骄横,把自己推上了火山口。法家不像儒家,儒家讲求忠孝,法家讲求利益。所以,儒家对君主基本是无公害生物,法家不行,必然成为防范猜忌的对象。

变革把自己变成了君权的对立面,悲哀!

出了秦国之门,商鞅竟然无所投靠

商鞅闻到危险的信号后,第一时间逃离秦国,想回到魏国。结果,目光短浅的魏国,对当年的仇怨不能释怀,不肯让商鞅入境,走投无路的商鞅只好回到秦国坐以待毙。


表面上看,魏国做得太狭隘,认识不到商鞅的价值,其实,即便魏国想得到商鞅,有可能吗?难!

商鞅变法后,秦国已经坐上了世纪快车,魏国及其他诸国,还在分封制的泥淖里挣扎,与秦国的差距越拉越大。请问,魏国有胆量因为一个商鞅,跟秦国翻脸吗?商鞅这个烫手的山芋,没有谁敢接!

其实,战国末期是法家思想流行的年代,社会上并不缺商鞅这样的人才。商鞅的成功,除了其个人能力而外,秦孝公的见识和能力,列代国君所营造的社会环境,以及对变法者的支持程度,都是变法成功的必要条件。请问,其它六国谁具备?如故不具备,纵有千百个商鞅,又有何用?纵使商鞅到了魏国,又能怎样?

所以,离开了秦国这个土壤,商鞅注定是孤独的,出了秦国的大门,他就是一条没了水源的鱼!

两大受益人群,不能成为商鞅的后盾

商鞅变法的收益人群,为什么不站出来力挺商鞅呢?他们在干什么?


商鞅变法有两类人受益,第一类就是国君,前面讲过,惠文王虽然受益,但是需要拿商鞅的头,跟老贵族做交易,对他来说,商鞅是失去价值的人,同时还对他形成了一定的威胁。

第二类收益人群就是平民。平民为何不替商鞅出头呢?很简单,平民不是政治势力,他们在政治生活中,出于支配地位,影响不了上层建筑。没办法,历史是人民的,不是阶级社会平民的,真正左右历史大局的还是政治势力。

另外,老百姓真正有多少人感谢商鞅,恐怕还真不一定。商鞅变法就是双刃剑,给平民带来“公平竞争”的政治条件时,也给平民带来极大的不变,甚至危害。比如连坐制,一家犯法,亲邻牵连;比如严刑峻法,稍不留神就跌入法律陷阱,等等。

所以,平民对老百姓既爱又恨,恨要大于爱。人往往就是那样,得到好处认为是应该的,受到损害就念念不忘。

即便受惠最大的人群,比如得到军功爵的人,最应该感恩戴德吧?未见得,因为商鞅之法不能保证你的爵禄是永久饭票,稍不留神就会因犯罪被剥夺爵禄。拼了命换来的饭票,没吃上几口,又被找借口夺了,回过味来才发现:这不分明就是肥皂泡嘛!


奇怪吗?不奇怪,商鞅本来就不是为了平民才变法!




商鞅虽死,变法尤存,为什么
一、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原因如下:1.重要原因就是强化法治。他把变法中行之有效的措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强制贯彻,或者通过制定法律改变旧有的经济关系和某些阶层的特权,保证变法有效地进行,并巩固它取得的成果。如果不以法治,而以人治,那么随着统治者的变化,变法就有可能终止或废弃。商鞅虽死...

悝、商鞅、申不害都是法家,为什么只有商鞅成功了?
在战国的时候有很多的学派出现,相信大家对这些也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在当时有一个很著名的变法,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商鞅变法,到最后只有商鞅变法能够成功,其实可能跟其他相比较,只有商鞅变法的缺陷性不那么的明显。把这些变法相比较的话,在当时有一种术治派,其实是并不算法家的一部分的,人们只是...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获得成功?有什么样的意义?
商鞅新法直接打击了奴隶制旧势力,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在土地所有制方面,基本废除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封建领主所有制,确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政治方面,基本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郡县制。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出现了...

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
商鞅新法直接打击了奴隶制旧势力,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它必然会遭到守旧 势力的仇视和顽抗。因此,变法从开始到最后,一直是在激烈的斗争中进行的。开始,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旧势力公开反对变法。主张“法古无过,循礼无邪”,说什么“依照原来的旧习俗来教导人民,可以不劳而成;根据旧有的制度来...

商鞅变法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
:(1)颁布法津,制定连坐法商鞅把李悝制定的《法经》带到秦国,加以公布实行。并把"法"改为"律",增加了连坐法,从而把秦献公时实行的什伍制变成相互监督纠发的连坐制。商鞅的法律规定什伍间要"相牧司连坐",即一家有罪而九家相揭发。若不揭发,则十家连坐。受到连坐的罪十分重。商鞅制定的...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索隐商君书“非”作“负”。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索隐商君书作“必见骜於人”也。□正义敖,五到反。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彊国,不法其故;○索隐言救...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商鞅变法成功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

悝、商鞅、申不害都是法家,为什么只有商鞅成功了?
首先,我先来指出你问题中的一个错误。战国时期的这三个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商鞅、申不害,其中只有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是失败的,而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和商鞅在秦国的变法都是非常成功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李悝变法的历史地位还要高于商鞅变法。因此,下面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三个人的变法。首先,我们来看...

商鞅变法成功了,为什么商鞅又被处死了?
嬴驷在当太子期间,屡次触犯法条,商鞅不留情就处罚了太子老师。商鞅变法得到秦国上下的拥护,这让秦惠文王警惕心其叛变。商鞅前后两次主持变法。秦孝公3年(前359)下变法令,规定宗室贵族按军功给予爵位,根据爵位等级占有田宅隶,废除宗室贵族世袭特权;奖励耕战,要求努力耕织,生产多的可免徭役,怠而...

你觉得商鞅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另一方面,商鞅的命运又是如此悲惨--车裂,众叛亲离,被灭族,人们叹息不已。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就是一种咬牙切齿的行为吗?秦国欠商鞅一个大大的歉意。然而,如果我们把商鞅当作一个纯粹的历史人物,他的悲剧正好证明了他的成功。商鞅死后,他的新法被废除了,被后世抛弃了。那么商鞅就是一个彻底的...

镇安县17189167395: 商鞅变法成功为何还被处死 -
柘谢澳舒: 1、在秦执政二十余年(有点久),秦孝公的死,使商鞅失去了权力基础. 2、“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变法过程中触犯了太子还能有好结果吗? 3、依军功大小定贵族身份之高低.该规定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因而,招致了他们的怨恨.《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即位的秦惠文王猜忌又在公子虔之徒(旧贵族)的怂恿并借机报复诬陷下,派官吏逮捕他.以谋反罪(不是变法罪)车裂而死. 4……

镇安县17189167395: 商鞅为什么那么惨? -
柘谢澳舒: 商鞅可以说是为了要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变法贯彻下去而牺牲的.他的死可以使秦惠王有效的笼络秦国的世家宗室,使他能够顺利即位,稳固自己的政权.只有这知样,秦惠王才能继续商鞅的变法,不至于使变法半途而废,徒留笑柄.当年...

镇安县17189167395: 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
柘谢澳舒: 他的变法伤害到了当时秦国上层旧贵族的利益,加之与当时即位的秦君有过冲突,最终导致当时惨死

镇安县17189167395: 商鞅为什么死的那么惨 -
柘谢澳舒: 商鞅的悲惨结局确实有他的性格因素.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命运实际上已经与时代、社会、国家和各方利益相连,性格有时候只是造成他结局的一个因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商鞅之死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改革变法触动了秦国宗室贵族集团的利益.司马迁也说:“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我们只要看看商鞅变法对宗室贵族集团的具体损害就可以明白,商鞅对宗室贵族集团利益的损害有多大,感情伤害有多深.

镇安县17189167395: 商鞅为何被车裂而死? -
柘谢澳舒: 诬告被杀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 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

镇安县17189167395: 商鞅变法造福百姓,为什么死的那么惨?
柘谢澳舒: 商鞅变法是有利于百姓,但它触犯了贵族阶层(如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等),在当时贵族势力对他恨之入骨,在信任他的秦孝公死后,便被处死.

镇安县17189167395: 商鞅怎么死的? -
柘谢澳舒: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尤其是军功爵制度,造成秦国贵族多怨.秦国公族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镇安县17189167395: 秦国的商鞅到底是怎么死的? -
柘谢澳舒: 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战国策》记载秦孝公想传位于商鞅,商鞅推辞不接受.五个月后,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君继位.商鞅想要告老退休,有人向秦惠文君说:“大臣功高盖主就会危害国家社稷,对身边的人过于亲近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镇安县17189167395: 商鞅之死的原因包括哪几个因素 -
柘谢澳舒: 一是秦孝公早逝.二是商鞅得罪了太子.三是当时还有复辟势力的存在.四是他的变法过于严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