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让梨名满天下的孔融,成年的他是什么形象?

作者&投稿:泰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孔融的童年,有两件趣事流传至今成为人们口中的美谈,一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众所周知孔融是家中年纪最小的孩子,但是他不仅不持年幼而娇横,而是懂得礼让年纪大的哥哥们,二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个典故也同样来自于孔融,他自幼就聪慧过人,是有名的神童,当时一位名士就调侃他小时候很聪慧但是长大了可不一定成材,没想到小孔融不惧讽刺,直接怼回去,说想必您小时一定十分厉害,他反应迅速又将矛头指向对方,让在座的宾客们都为之惊奇不已。

世人口口相传最多的也就是这两个故事了,那么孔融长大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他有没有如那位名士所说,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类型呢?或者仍像少时那样懂礼貌守礼仪呢?其实,长大后的孔融名声依旧很高,身为孔子后代的他,是东汉末年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也就是除了曹氏父子三人之外,文学成就非常高的人之一了,但是这位声望极高的儒士,真的仍像小时候那样讨人喜欢吗?他最后又为何会被曹操所杀呢?

一、刚直不阿

孔融受人征召做官以后,就暗中查访官场乱像,那些暗地里搞小动作贪污的人,他都进行罢免贬职,这其中就有很多宦官的亲信,当时朝野中宦官的权力很大,他的上司怕得罪这些高官,于是便责问孔融何至于此,孔融则面不改色地说出这些贪官污吏的面目,毫不示弱,

孔融作为一个文人,性情中便多了一些文人身上的高洁傲岸,因此在官场中厌恶结党营私的丑恶行为,自己也直言不讳声讨这些乱像,自然就为以后的被杀埋下了祸根。

二、孔融“非孝”?

很多人常常感叹孔融小时候可谓是孝道的模范代表人物,可长大后又向孝道提成了质疑,他曾经对称衡说,父亲对于儿子,有什么恩情呢,不过是由父母的感情所产生的;母亲对于儿子,同样有什么恩情呢,就像把物体放在瓶中,拿出后也就分离了,这样的言论在当时肯定是被认为大逆不道的言论,可是他的用意却更加深刻。

当时的东汉末年,察举制度盛行,礼教制度渐渐僵硬颓废,名教礼法进入高度形式化和虚伪化的阶段。许多人为了赢得孝的好名声以进仕途,便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孝道披上虚伪的装饰,珍视父母之情的孔融自然看不去这种虚伪的孝道,于是便怀疑攻击这种行为。

一个十分典型的事件就是,孔融在一次出行中,看到路边有一个人在父亲的坟前痛哭,仔细一看却不见路人脸上有憔悴的神情,于是认为这个人在虚伪尽孝,博取好名声,心中十分痛恨,把路人杀掉了。

而就在今天,仍有许多人认为孔融少时孝顺后来变卦的行为很讽刺,实际上孔融正是在抨击当时的扭曲价值观,可见其用心良苦。

三、武断残忍

因为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多人就对孔融有了一层美好的滤镜,以为孔融一直是一位仁厚的人,实际上,长大做官的孔融,早已不像小时候那般天真可爱了,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孔融受到赏识后在北海做官,刚刚赴任的时候,他就强制要求全城的百姓都要出来迎接,如果不来的话就以谋反罪定,北海本来是一个百姓生活十分拮据的地方,但是孔融非但不体恤民情,还粗暴地实施强制征税的政策,搞得百姓叫苦连天,还有那次在路边因为一个百姓缅怀亡夫却没有憔悴的神情而将其杀掉,虽然一方面体现出他对虚伪孝道的厌恶痛恨,但另一方面,不分青红皂白便将一个生命诛杀,此举还可以看出他的武断残暴。

成年的孔融在很多地方都做得有悖于少年时的行为。他自恃才高八斗,于是对人都很傲慢无礼,与小时候懂得礼让,守礼法的乖孩子背道而驰。

四、爱好贤才

孔融十分重视和喜爱贤才,于是便经常提拔年轻人,导致他退休以后仍然门庭若市,宾客满门,十分热闹,孔融也对此感到十分满意和欣慰,他个性宽容,刚好和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相反,但是十分信任那些有贤能的人。

孔融说话很直白,身边的贤士如果有不足的地方他会直言不讳地说出口,而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他又会毫不吝啬地进行夸赞,因此广大地区的名士都十分信服他。

五、总与曹操作对

如果说孔融的童年时期最主要的特点是天资聪慧,受尽瞩目,而他的后半生则吧把精力用在了怎么怼曹操这件事上,生性刚直的他看出了曹操背后的野心,以及曹操对人对事的阴险狡诈,越来越看不惯他,于是说话便口无遮拦,总是惹怒曹操,他不断上表皇帝,发表对于分封诸侯的弊端,实际上就是暗指曹操的权力过大,威胁皇权,曹操此时愈发觉得不得不把他当回事了,孔融的危险言论使曹操害怕起来。

曹操本就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处处谨慎行事,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影响自己成就大业的眼中钉,于是,死神的阴影渐渐逼近孔融。

建安十三年,曹操勾结其他官吏,给孔融安上了意图不轨犯上作乱的罪名,就将孔融处死了,并且他的家人都被株连,一代名儒就这样成为了历史的云烟。




孔融原文_翻译及赏析
而且是孔子后代,名满天下。他是个书生气很浓的人,不会当官,不会察言观色,而且脾气耿直,眼里装不进沙子。但他只是发表言论,按现代观点来说,是言论自由...《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语。 忘年之交 “忘年之交”出自《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不惑,遂与为交友。”指年辈不相当而...

有哪些高尚的故事?急急急急急急急
孔融让梨 孔融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就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的兄弟很多,他在家排行第六。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一篮特别鲜美的梨子放在桌子上,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准备吃梨。爸爸对孔融说:“孩子,你给大家分分梨吧!”四岁的孔融站了起来,他来到桌边,踮起脚,先拿起了一个又大...

古代的作死典范之孔融,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三国群英辈出,的确是出了不少名满天下的人物,孔融就是其中之一,想必大家小时候都学过一篇课文叫做《孔融让梨》,讲的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的故事,不过长大后的孔融其实完全颠覆了以往的形象,恃才傲物,性情乖张,最终死在曹操刀下。先说第一件事,当时北方未定,曹操、袁绍争霸北方,袁绍...

孔融九岁的儿子说了什么话,让孔融死前放弃了为他求情?
四岁让梨成名,却因惹怒曹操被杀 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曹操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在当时那个时代,孔融已是名满天下的才士,天下人皆赞赏他的才华。最初使他闻名天下的,便是四岁让梨的故事。据《世说新语笺疏》记载:“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

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中‘‘融”指的是什么,“香...
又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意思是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才九岁的...

“孔融让梨”中主人公孔融,其实他活在三国,还得罪了曹操?
孔融前期投奔曹操,是因为曹操刺杀董卓的事情,让曹操名满天下,他认为曹操是一个有抱负的人,而实际上却是曹操想要夺权,杀掉董卓,只不过是他的第一步目标而已,这一步刚好符合当时天下众人的愿望。孔融因为诗学文采出众,而与曹植意气相投,常常在曹植的府邸上与曹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杀掉孔融...

孔融是孔子第几代传人
武帝独尊儒术后使孔家成为名门世家、而孔融本人更是当代名满天下的名士,天之骄子般的出身让孔融心高气傲,常说出不得体或的话触怒曹操,尤其是他有较大的影响力却公然反对曹操的政治举措,最终招来杀身之祸,无怪乎物以类聚而与祢衡交好。由于曹操杀孔融所加的罪名极重,甚至直到西晋时陈寿著写《...

孔融让梨的故事谁会翻译
在他四岁时,每次兄弟们一起食梨,哥哥们都拿大的,他却总是拣小的。家中大人问他缘故,他回答说:“我小儿,法当取小者。”为此,他受到孔氏宗族的夸赞。十岁那一年,孔融随父亲来到首都洛阳,当时河南尹李膺名声极大,“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汉书·李膺传》)。但是他“不妄接宾客”,不是当世名人...

孔融让梨故事中的主人公孔融,他是怎么死的?
孔融有天下重名,曹操害怕孔融的言论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便决定置孔融于死地。他暗中指使路粹上书弹劾孔融,说孔融“招合徒众,欲规不轨”,“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于是孔融被杀害,时年五十六岁。

从东汉末年说起,历史上有哪些“名士之殇”的故事?
“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一句话揭露了魏晋之际的残酷性,在那个时代连这些名满天下的士人都无法保全自身,更何况是普通的黎民百姓呢? 由于那个时代政权更迭速度极快,为了巩固政权则为了自己的声望以及名誉便积极地拉拢那些名满天下的名士为自己所用。 然而名士之间的性格、人品都是不尽相同的,有些名士或...

寻乌县15861767558: 让梨的孔融,长大了是怎样一个人?具体是怎么死的? -
廖娇华佗: 孔融和关公(关羽)都是同一时代的人.就象关公那样,他也为了保卫汉朝丢了性命.关公是以英雄事迹扬名,孔融则以学问与礼让见称.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后代.他生于公元153年.他曾出任北海(现时的山东省)太守,所以又名孔北海...

寻乌县15861767558: 孔融长大后成了什么官 -
廖娇华佗: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经刘备表荐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

寻乌县15861767558: 孔文举有哪些故事 -
廖娇华佗: 孔融故事 东汉末的孔融<公元153—208年)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当时文坛上“建安七子”之一,祖籍曲阜,是孔子20世孙.他少有才名,四岁时让梨与兄的故事,使他名扬天下.他十岁时即被父亲孔宙带到东汉的京师洛阳.成年以后,又长...

寻乌县15861767558: 谁能给我关于孔融的资料 -
廖娇华佗: 孔融,鲁国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年少时曾让大梨给兄弟,自己取小梨,因此名垂千古,这也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了.早年加入讨伐董卓行列,后来为曹操办事,但因劝阻曹操攻打刘备而被处死. 为建安七子之首,文才...

寻乌县15861767558: 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建安七子(最好2、3句话) -
廖娇华佗: 孔融(153-208) 孔融,家学渊源,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鲁国曲阜人.他年少时曾让大梨给兄弟,自己取小梨,因此名垂千古,这也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了.早年加入讨伐董卓行列,后来为曹操办事,但因劝阻曹操攻打刘备而被处死. ...

寻乌县15861767558: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小故事
廖娇华佗: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

寻乌县15861767558: 孔融是谁哪里人
廖娇华佗: 春秋战国 孔融,鲁国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年少时曾让大梨给兄弟,自己取小梨,因此名垂千古,这也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了.早年加入讨伐董卓行列,后来为曹操办事,但因劝阻曹操攻打刘备而被处死.

寻乌县15861767558: 孔融让梨的故事 -
廖娇华佗: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

寻乌县15861767558: 三国演义里面的那位孔融是不是从小就“孔融让梨”的那位? -
廖娇华佗: 是的.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人物结局: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

寻乌县15861767558: 三国时期的北海相孔融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
廖娇华佗: 《后汉书--孔融传》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七世祖霸,为元帝师,位至侍中.父宙,太山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