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法院应当依据和参照适用的规范都有什么?

作者&投稿:房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依据是什么~

一、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概述
(一)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概念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合法性审查的原则要求在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审查时,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标准,这种法律规范标准既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也称之为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对法律的适用。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概念: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是指导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或参照规章)具体适用于各种行政案件中,从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的活动。
(二)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特征
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不同于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对法律的适用,它有以下特征:
1、行政诉讼中法律适用的主体是人民法院。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我国的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通过依法审理行政案件,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的活动。这样行政诉讼中只有人民法院才是法律适用的主体,才有权适用法律。而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只是诉讼当事人之一,在行政诉讼中无权决定对法律的适用,即不能最终依法确认自己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因此,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而非行政机关。
2、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属于第二次适用法律。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是对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中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作过的法律适用再次适用,也称之为审查适用。所以,通常称之为人民法院在对行政案件审理中第二次对法律的适用。这是因为: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无论采用正式文书形式还是未采用文书形式,从实质意义上讲,该具体行政行为都是行政机关适用法律、法规或其他规范性文件于特定法律事实的结果。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也需要对查处案件事实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所适用的法律文件加以选择、适用,并作出认为符合法律规范的决定。因此,在进入行政诉讼程序之前,行政机关已经对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作出决定,这是第一次法律适用。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后,经过审理直至作出裁判,对具体行政行为作出最终是否合法的判断。在此过程中仍需选择适用相关的法律规范,这便是第二次适用法律。行政机关第一次法律适用时所面对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事实,即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第二次适用法律虽然也涉及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事实,但审查对象已不是行政管理相对人一方的行为事实,而是行政机关所认定的行为事实。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正是在审查行政机关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事实所进行的法律适用是否合法的基础上所作的再次适用。
3、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解决的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合法性审查是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人民法院原则上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除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和行政赔偿外,不解决合理性问题。这是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不同于刑事、民事诉讼法律适用的特点之一。因为行政机关在多数情况下享有自由裁量权,只要在法定权限和幅度内,行政机关可以依自己的判断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因而司法机关不能具体介入到行政机关的判断中去,甚至代替行政机关作出自己的决定,这有违权力制衡的原则。因而,在行政诉讼中,衡量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唯一依据只能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且可以参照规章,不存在人民法院的任何主观判断标准。
5、法律适用的范围限于法律、法规和规章。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行政规章,而不同于行政机关第一次适用法律时,可以适用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而与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不抵触的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如乡镇政府的决定同样也可以作为行政机关执法的依据。
二、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原则
由于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是人民法院审查行政机关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事实所适用的法律是否正确,是对行政机关适用的法律的再次审查适用。因此,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对法律的适用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一)适用调整被处理行为或事项的法律规范。因国家行政管理事务既繁杂又细化,这就界定了相关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由于客观现实中存在着行政主体不能正确把握所适用法律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往往导致适用的法律规范与被处理的行为或事项不相吻合。如分不清《土地管理法》和《水法》调整对象的具体界限,对未经批准在河滩上建房这种不属于《水法》调整的行为,错误地适用了《土地管理法》进行处罚。又如某乡人民政府将耕地当作荒地越权批给农民建房,该事实属于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调整的对象,应当依该条款的规定进行处罚,结果土地管理部门却适用《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进行处罚等。对于这种行政主体适用的与行为事实不相符的法律规范,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进行法律适用时,应予以纠正。
(二)遵循从旧兼从轻的法律适用原则。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作为参照的是《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 第五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 人民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不一致的,以及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

第五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

人民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不一致的,以及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

依据的应当是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对于这些法律渊源应该无条件适用。

参照的指的是相对低位阶的法律渊源,诸如地方政府规章和部门规章,法院若认为其有错误不适用即可,但特别注意单行条例和自知条例是应优先考虑的。

除过上述两种还应当参考(注意是参考)一些其他规范性文件,由于其效力位阶更低,法院的时候就更加自由了。

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吗?希望对你有帮助。


行政诉讼中是否具有规范性文件
行政诉讼中,法院适用规范性文件的办法:法院应当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但对规章,只是作为参照来适用;并且其中的地方性法规只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

法院依申请调取证据是否质证
法院调取证据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当事人申请法院调取;二是法院依职权主动调取。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限于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则限于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因为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并不存在本应由当事人负举证责任变为由人民法院负举证责任的...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的依据包括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的依据包括:1、法律、法规是行政审判的依据。行政审判的依据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和裁判的标准和尺度。中国行政审判的依据是法律和法规。这里的“法律、法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参照适用规章。规章包括部门规章...

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起诉期限
一、依申请履行法定职责情形下行政不作为的起诉期限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行政诉讼法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原则: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行政审判权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就具体案件的审判来说,各人民法院的审判权独立。审判人员独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行政诉讼有原则 “一行为一诉讼”
当原告的起诉明显有违上述原则时,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必要的指导和释明,以便协助诉讼能力不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一个行政案件中恰当确定一个被诉行政行为。而不是直接以违反了“一行为一诉讼”的原则,直接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这不利于实质性化解争议,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如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答复。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经调取未能取得相应证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原因。人民法院需要调取的证据在异地的,可以书面委托证据所在地人民法院调取。受托人民法院...

行政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行政诉讼的证据的作用是证实或说明行政案件的真实情况是否存在,任何一个行政案件的真实情况都需要用证据来加以证明。在行政诉讼中,需要以证据加以证明的证明对象包括:当事人主张的法律事实和程序性事实、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査的事实;习惯经验、定理和专门知识;法律法规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等。人民法院在收...

行政诉讼案件中,有哪些情形法院应当再审?
一、行政诉讼案件中,有哪些情形法院应当再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1、不予立案或者驳回起诉确有错误的;2、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未经质证或者系伪造的;4、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5、违反法律...

行政诉讼中政府如何依法履职
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芦淞区19883706141: 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可以依据什么作出判决 -
岛雷狗皮: 人民法院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作出裁决

芦淞区19883706141: 简述行政诉讼的特殊原则 -
岛雷狗皮: 1、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其含义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进行审查并作出判决.按照这...

芦淞区19883706141: 急谁有,国税税收执法考试的题库(含答案)本人因为要参加今年11月
岛雷狗皮: 一、单项选择题: 1、法是国家创制,体现某种社会集团意志的社会行为规范.法之... 18、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发现需要参照适用的依据,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

芦淞区19883706141: 法院在诉讼中的地位 -
岛雷狗皮: 法院是审判机关,应审判中立,是指承担审判职能的法院及其审判人员不能有控辩双方或者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机关或者人员担任,而且审判者应当对控辩双方不偏不倚,平等对待.审判只有中立才能公正,...

芦淞区1988370614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的最新司法解释? -
岛雷狗皮: 为保证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理行政案件,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制定本规定.第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

芦淞区19883706141: 人民法院审理专利行政案件时怎样参照行政规章?
岛雷狗皮: 一般说来,规章包括中央部委规章和地方性政府规章.它是有 权行政机关依据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规定发布的行政管理规范, 是我国行政法的法律渊源之一.《行政诉...

芦淞区19883706141: 行政诉讼的证据和法律适用
岛雷狗皮: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 证据有以下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三十...

芦淞区19883706141: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过程中,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地方人民政府规章与国务院部、委规章不一致时,应当如何处理? -
岛雷狗皮:[选项] A. 适用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B. 适用国务院部、委规章 C. 由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送请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解释 D. 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