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读书都喜欢在山中读?

作者&投稿:昌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古人读书时总是从右往左读?~

汉字有左右结构,也有上下结构,纵向是否比横向更能预防阅读的误会,很难说。

首先,古人之所以竖着写,是因为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是在竹木简牍上写字的。而竹木简牍都是窄长的竹木片,用绳串起来可卷成册。“册”字就是简牍的象形字。而打开卷册自然是右手执端,左手展开方便。所以,书写也就是自上而下,从右往左了。
其次,从汉字的特点和人的生理习惯来看,因为是右手写字,左手执册,一个字的笔顺自然是从上至下,自左而右的方便。如果从右往左写,写左半部时,毛笔势必挡住右半字形,不便于安排结构,影响结字的美观。而每个汉字的末笔都是在中下或右下,写完上一字的末笔紧接着写下一字的起笔,竖式书写比横式书写更方便,更便于笔势的连贯。
第三,汉字书写的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古代,上为君,为父母;下为臣,为子女。右为大,左为小。“无出其右”就是没有超过的意思。竹简的书写,是一片片单片写好后再装订的,不存在书写之前展开的问题,倒是有书写之后(竹简顺序)排列的问题。一般是左手持简,右手写字,写好后自然由左手放下,既然是由左手排列的,向左排开大概比较顺。

古人读书可以叫诵读,也叫吟诵,声音阴阳顿挫,很美。但是那个时候,它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读书的人往往不知道怎么断句。于是在读书的时候就晃头晃脑的用肢体的摆动节奏附和一下,便于断句和记忆。
古中国人喜欢讲究神韵,就像国画对比西方油画,追求神而非型。古文更是讲究神韵。几句话也要按其韵律,就像音律一样,入其神时自然击节踏足、摇头晃脑。所以读书时摇头晃脑可以增强节奏感,使自己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摇头可以解除疲劳,防止或缓解颈椎病。读书很辛苦,古代人参加科举,那可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比现在高考难多了,读书的用功劲可想而知。摇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长记忆力。古代的书籍字序是从右向左由上而下,念书的时候头就会来回晃。
此外,古人读书也是表演,摇头晃脑可以丰富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以致于增加美感。
摇头晃脑也是和当时的阅读书写的客观原因有关,毛笔的书写方式和书简的阅读等都是造成的原因之一。

古人喜欢在山里读书,在山里开书院,可能是因为山里安静,没有街市的嘈杂声。古人喜好清净,不喜欢被打扰,况且在山里读书做学问,也容易有灵感,与大自然为舞,修心养性。

因为山中清幽寂静,没有人打扰,风景又很优美,在山中容易创作出佳句,也有利于激发灵感。

古时候的山比现在的山的环境要好太多了,而且山里的空气也干净,也没有人,周围只有自然的声音。还有古时候的人不像现代人对现代化设备有依赖性,对古人来说,在山里和城里几乎差别不大。

因为山里面清净这样过得时间慢,还没有外界其他因素干预,能让人静下心来读书。小隐隐于山。


名人读书的成语(含故事)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

古人勤奋读书典故
9.挟策读书 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策,写书的竹简。博寒,古代的一种游戏。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10.高凤流麦 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喜欢读书?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

古人爱读书,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
古人“头悬梁”、“锥刺骨”,勤奋读书的故事历来被人们颂扬和学习。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平常的学习中,你做到珍惜时间了吗?凿壁借光匡衡是西汉人,幼年时十分喜欢学习,常常手不离书。可是,他家太穷,连买灯油和蜡烛的钱都没有,晚上无法读书。为此他十分...

书山有路
古人都是喜欢读书的,我和古人一样的喜欢读书,我最爱看历史方面的书籍。每次都被里面的历史英雄吸引。作文栏目组为您准备了一篇《书山有路》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书山有路一】 我喜欢读你,喜欢懂你!你那行云流水般通畅,天高云淡的深邃,让人陶醉,一篇篇欢快音符的乐章,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页,带动着我...

古人爱读书的名言
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出自唐代颜真卿...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都有哪些?
如下:1、凿壁偷光 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匡衡家穷没蜡烛,邻家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2、头悬梁 孙敬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嗜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

从小就喜欢读书因为家境贫寒常常向别人借书来抄然后背书这位古人...
应该是明代的宋濂,我查了一下,有他自己写的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为证 明代: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1、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

古人常称读书人家为“书香门第”,有什么典故?
这些人读书出身,他们也很重视子女的教育,所以他们往往又会购买很多书籍给自己的子女阅读,然后下一代再经过科举做官,这样代代传承,这样的家庭就是书香门第。在古代,书香门第是很受尊重的,书香门第的女子也特别受到当时人的喜欢。因为,书香门第家的女子受到家风的影响,比较有涵养,她们安静有礼貌,也...

蓬江区18276892667: 为什么古代文人墨客喜欢寄情于山水? 老师要求写文章,同志们帮我想想怎么写.或者是给我一点材料. -
书砖利之: 呃,那得看是哪个朝代得了 比如说东晋,那时的人们沉迷于玄学(就是周易,五行八卦之类的),整个社会风气就是那样,贵族什么的不理朝政,追求那种山水之乐,竹林七贤就是代表人物.但陶渊明不一样,他是因为五次入仕,后因受不了官场的黑暗而对官场彻底失望而隐居于田园.而后来的朝代,像王维是万年厌倦了官场,所以隐居于辋川别墅,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怀才不遇,为了躲避才到山中隐居,然后将自己的不平,无奈,寂寥之情寄托于山水

蓬江区18276892667: 古代隐士们隐居于山林究竟为什么 -
书砖利之: 一种用于“自我价值提升”的炒作手法. 中国古代读书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所谓的“隐士”都不是真的要归隐. 他们之所以在山林里深居简出. 一般也就只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通过这种手段把自己包装的很神秘,期待来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一种是混的不好,为了给自己留点面子,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那些所谓的世外高人,他们大部分其实功名之心比谁都重. 一个人如果要真有归隐之心,那我们压根就不会知道他的存在. 因为他是真的不想让我们知道.

蓬江区18276892667: 中国古代文人为什么会钟情于山水 -
书砖利之: 钟情山水”如此一个雅礼的行思,似乎都成了中国古代文人贤士“生气”时可以歇斯底里渲泄的对象.由此看来,现在人们所说的仙人,那更具特有特色韵味了.一个“仙”字由“人”与“山”所构成,这不就和他们那时所说的“山人”一样吗?...

蓬江区18276892667: 古代诗人隐居的原因有哪些 ? -
书砖利之: 古代文人归隐的原因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总体来看,主动归隐的是少数,大多数的文人是不得不归隐,是被迫地走进山林.诗僧灵澈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东林寺酬韦丹刺史》)此话虽然有点...

蓬江区18276892667: 为什么古代文人喜欢山水 -
书砖利之: 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喜于山水田园之间找到创作的灵感,他们喜欢用自然的生物来表达内心的想法,情感等. 另外,秀山丽水有助于陶冶人的性情,在中国的传统当中,高雅的文人隐士总是与山水脱离不了关系!

蓬江区18276892667: 古代文人为什么钟情于山水? -
书砖利之: 寄情山水,以养性情

蓬江区18276892667: 古代文人为什么喜欢山水
书砖利之: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蓬江区18276892667: 古人为什么喜欢游历山水啊,特别是读书之人 -
书砖利之: 山水是大自然的 造化 尤其那些充满灵性的 能引发 读书人的情怀 从而 写出天成的文字 他们 能得到智慧 得到释怀

蓬江区18276892667: 古人读书的故事有什么? -
书砖利之: 悬梁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 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

蓬江区18276892667: 为什么古人那么爱读书? -
书砖利之: 因为古人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且古人想要出人头地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书读好了才有机会考取功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