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必失,语多伤人,君子三缄其口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禾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君子三缄其口什么意思~

“君子三缄其口”意思是形容君子说话谨慎,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三缄其口”是汉语成语,拼音是sānjiānqíkǒu,出自《太公金匮》:“武王问:‘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太公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三缄其口”造句:
1、对于自己的家庭,他三缄其口。
2、我对这件事情完全不了解,只好三缄其口,不好插嘴。
3、对于这件事,他三缄其口,处理得十分妥当。
4、他爱讲些顶好三缄其口的怪话,他读的书太多,他常爱逛逛栗树咖啡馆,那本是画家跟音乐家扎堆儿的地方。
5、对于国家机密,我们应该三缄其口。

三缄其口的意思是: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成语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
出处: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出处翻译:孔子前往周国游说,在太庙前观看,右边石阶前立有一个金子铸造的人偶,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然后在他的背后刻上:古时候说话谨慎的人。
成语用法:三缄其口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
扩展资料:
三缄其口的近义词:
1、默默无言,汉语成语。拼音: mò mò wú yán,释义:默默:不出声。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至于他爷爷及方必开两个,到了此时,都变成“锯了嘴的葫芦”,只有执壶斟酒,举箸让菜,并无可以插得嘴的地方,所以也只好默默无言。
2、缄口不言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畏惧权势,言语谨慎,怕招惹是非,应当说的而不敢说或不愿意说。
出处:及容《饥饿荒原》二七:她只有缄口不言,把愤怒、把委屈、把由病引起的虚弱一古脑朝肚里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缄其口

三缄其口
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

释义: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例子: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三缄其口是何意·出自于哪?
“三缄其口”指说话谨慎或尽量不说。
此典出自《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
春秋时期,孔子列游到东周,参观周天子的祖庙。庙堂右边台阶前有一尊铜像,它嘴上贴着三层封条,背上还刻有铭文说:“这是古代说话特别谨慎的典范。要引以为戒啊,要引以为戒啊!不要多说话,多说话就多败亡;不要多管事,多管事就会多祸患。安乐时一定要警戒自己不要忘乎所以,更不能去做使自己后悔的事情。别认为当时没什么祸患,其祸患将会很长久;别认为没有什么损害,其祸患将会很大;别认为没什么残害,其祸患将会蔓延;更别认为没有人知道,老天将会惩罚你。小火微光扑不灭,对怎能奈何熊熊大火;涓涓细流不堵住,就会汇成滔滔的江河;绵绵的丝线不剪断,就会织成罗网;不砍伐青青的幼树,枝繁叶茂之后,将需要更大的斧头。如果不能做到谨慎行事,就会酿成祸患;口有什么坏处呢?它是招祸之门。强暴蛮横的人往往死得很惨,争强好胜者必然会遇上对手;盗贼怨恨主人,百姓妒忌显贵。君子深知不可能压倒天下的人,所以甘落人后、甘居人下反而使人敬慕。取柔弱之势,居低下之位,谁也不能与之抗争。人们都趋向彼方,我独坚守此处;众人都盲目跟从,唯独我不肯随波逐流;内心蕴藏着自己的智慧,从不与别人比试技能高下;这样,即使身份尊贵,地位显赫,也没有人加害于我。大江大河之所以比众多的溪流更加源远流长,就是因为它地处低下之位。上天行事不分亲疏,常常保护好人。要以此为戒啊!要以此为戒啊!”孔子看后,回头对弟子们说:“你们要记住这些话!这些话虽然粗俗,但却切中事情的要害。《诗》上说:‘小心谨慎,如面临深池,如脚踩薄冰。’能做到这样立身处世,就不会因说话而导致灾祸的发生了!”

三缄其口
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
释义: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例子: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三缄其口是何意·出自于哪?
“三缄其口”指说话谨慎或尽量不说。
此典出自《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
春秋时期,孔子列游到东周,参观周天子的祖庙。庙堂右边台阶前有一尊铜像,它嘴上贴着三层封条,背上还刻有铭文说:“这是古代说话特别谨慎的典范。要引以为戒啊,要引以为戒啊!不要多说话,多说话就多败亡;不要多管事,多管事就会多祸患。安乐时一定要警戒自己不要忘乎所以,更不能去做使自己后悔的事情。别认为当时没什么祸患,其祸患将会很长久;别认为没有什么损害,其祸患将会很大;别认为没什么残害,其祸患将会蔓延;更别认为没有人知道,老天将会惩罚你。小火微光扑不灭,对怎能奈何熊熊大火;涓涓细流不堵住,就会汇成滔滔的江河;绵绵的丝线不剪断,就会织成罗网;不砍伐青青的幼树,枝繁叶茂之后,将需要更大的斧头。如果不能做到谨慎行事,就会酿成祸患;口有什么坏处呢?它是招祸之门。强暴蛮横的人往往死得很惨,争强好胜者必然会遇上对手;盗贼怨恨主人,百姓妒忌显贵。君子深知不可能压倒天下的人,所以甘落人后、甘居人下反而使人敬慕。取柔弱之势,居低下之位,谁也不能与之抗争。人们都趋向彼方,我独坚守此处;众人都盲目跟从,唯独我不肯随波逐流;内心蕴藏着自己的智慧,从不与别人比试技能高下;这样,即使身份尊贵,地位显赫,也没有人加害于我。大江大河之所以比众多的溪流更加源远流长,就是因为它地处低下之位。上天行事不分亲疏,常常保护好人。要以此为戒啊!要以此为戒啊!”孔子看后,回头对弟子们说:“你们要记住这些话!这些话虽然粗俗,但却切中事情的要害。《诗》上说:‘小心谨慎,如面临深池,如脚踩薄冰。’能做到这样立身处世,就不会因说话而导致灾祸的发生了!”

言多必失,语多伤人。话到舌尖留半句。这是正人君子少开口的信笃。所以有“贵人语话迟”之说法。


言多必失,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话说多了,难免就会有说错的地方。这句话通常是告诫那些比较爱说的人尽量少说废话,即使口才再好,说多了也会有说错的时候。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的说说有哪些?
2、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3、多言是虚浮的象征,因为口头慷慨的人,行为常常吝啬。4、有道德者,绝不泛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发滥言。5、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四季轮回,六句不言。6、人活着,少说直话,太直伤人,太真伤...

语言能伤人,嘴巴能害人,所以,不管是做人还是待人,都要小心谨慎,三思而...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个性都值得去尊重,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意见随意给人贴标签,作评价。如果对方易于接纳你的想法还好,如果抵触,就是自己多嘴多言带来的纷扰。鬼谷子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人生不易,言多必失,管好自己,顺风顺水。

言多必失!越是聪明的人越不会说这两句话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知道语言是很能伤人的,你没有资格嘲讽他人,祸从口出,你的话语,也许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灾祸。两年学说话,一辈子学闭嘴!有些话还真不是想说就能说。做人,要知道言多必失,说话之前多思考,才能减少说错话的几率。越是聪明的人,越知道要少说这2句“蠢...

时机未到时就得保持沉默
这时候的沉默,实际是“火力侦察”。      “言多必失,语多伤人”,“君子三缄其口”的古训,把缄口不言奉作练达的安身处世之道。今天,我们亦应谨记这些古训,该沉默时一定要三缄其口。沉默,是一种态度;沉默,是一种特殊语言;沉默,也会赢得百万金。   

俗话说言多必失,哪一刻你真正理解了这句话?
在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就言语必失,也懂得了好话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冬天寒。其实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无论你自身条件多么优秀,都不要显出高高在上的样子,特别是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语气和说话对象,在说话前多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你就不会冒冒失失的说出不应该说的话来...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真正有修养的人,出言有尺,说话有度
人这一辈子,不管活成什么样,都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一切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的。生活是一场苦旅,我们都在一边感受,一边修行,慢慢磨练自己,完善自己。言有所戒很重要,人们常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有一个亲戚,一向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然而并不太讨家人的喜欢。过完年,亲戚...

“沉默是金,说话是银,言多必失”的意思
意思是话说多了必然是有失的。人在开心的时候,不要多说话,因为开心时很兴奋,往往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易放难收。常常是你这里说着无心,他那里听着有意,一旦出言不慎,不知道就会涉及到谁。比如你这里说张三太小气,太抠门,或许就惹着了李四。常言道: “人言可畏”,话多了,就...

傻瓜的心在嘴里,聪明人的嘴在心里。说明什么意思?
说明嘴巴比较笨的人比较单纯想到什么就说出来,而聪明的人往往说出来的话其实并不是他真正的想法。

为何不了解对方底细不要轻易开口?
。老一辈人总是谆谆教导我们:“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传统的中国人,代代相袭,恪守着“言多必失,语多伤人”、“君子三缄其口”的古训,把缄口不言,奉作练达的安身处世之道。今天,我们亦应谨记这些古训,该沉默时一定要三缄其口。沉默,是一种态度,沉默,是一种特殊语言。

普宁市15986008723: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沉默是金,三缄其口是什么意思? -
钱信养血: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沉默是金,三缄其口"是一句中国古代的谚语,意思是说,就像水一样,深度无需言明,做人应该稳重而不轻率,保持沉默,不要轻易开口,因为言多必失.这句话强调了少说话,多做事,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保持低调和神秘感.

普宁市15986008723: 形容不胡乱说话的成语有哪些 -
钱信养血: 不言不语 不说话,闷声不响. 谗言佞语 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语. 出言吐语 犹言谈吐.指说话. 多言多语 指不该说而说. 风言醋语 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 风言风语 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 ...

普宁市15986008723: 话多尽量少开口用成语怎么说 -
钱信养血: 言多必失 编辑 言多必失,成语,作谓语、宾语,言多必失意思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出自《鬼谷子·中经》:“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中文名 言多必失 拼 音 yán duō bì shī 解 释 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出 处 《鬼谷子·中经》

普宁市15986008723: [三咸其口]什么意思 -
钱信养血: 三缄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解释: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

普宁市15986008723: 三缄其口沉默以对的典故 -
钱信养血: 孔子崇尚周礼,曾专程到周王朝考察文物礼仪 制度.据《说苑.敬慎》载,孔子在参观周王祭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 人,但嘴被扎了三道封条,在这个铜人的背面.刻着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意思是:这是古代一位说话极其慎重的人.大概这给孔子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所以孔子在谆谆教诲弟子时,总是十分强调“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后来人们便以“三缄其口”比喻“慎言”了.人们常用的“缄默不语”也是由此演化而来的.

普宁市15986008723: 提醒人少说话的词语 -
钱信养血: 提醒人少说话的词语有:1. 讷于言敏于行.2. 【注音】:nè yú yán,mǐn yú xíng.3. 【释义】:讷,此处指迟钝的意思.4. 【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一、沉默是金 [ chén mò shì jīn ]1. 释义:意指不常说话的人易取...

普宁市15986008723: 为什么说言多必失呢? -
钱信养血: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不可随随便便说人短处,或揭露别人的**.首先要明白,别人的事你知道的不一定可靠,也许还有你不知道的隐衷.你若将自己知道的片面现象贸然宣扬出去,难免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等到真相大白之时,已经是...

普宁市15986008723: 与三有关的成语 -
钱信养血: 与三有关的成语有 一、三人成虎 [ sān rén chéng hǔ ] 1. 【解释】: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 【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 ...

普宁市15986008723: 口封是什么成语 -
钱信养血: 口封是什么成语——三缄其口.三缄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解释】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结构】动宾式. 【用法】多用于对事情保密的程度.一般作谓语、宾语. 【正音】缄;不能读作“xián”. 【辨形】缄;不能写作“钳”. 【近义词】缄口不言、守口如瓶、默不做声 【反义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例句】为了保守国家机密,在各种不宜场合,我们应该~. 【英译】speak with caution

普宁市15986008723: 三什么什么口成语 -
钱信养血: 三缄其口_成语解释 【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 【释义】: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例句】: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