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国土资源 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作者&投稿:乘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土地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什么作用,如何管理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实务基础知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知识土地资源: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利用的土地。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后备资源) 。其特点:数量固定、质量差异大、位置不能移动。 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丰富程度,一要看土地资源的总量和人均量;二要看土地资源的质量和区位。我国的土地资源的特点:疆域辽阔,资源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质量差、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明显土地利用: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进一步说,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类依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对土地进行有目的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活动。主要有:生态利用、空间利用和景观利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使有限的土地持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即达到土地供求的持续平衡。遵循四个原则:坚持人口资源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科技发展为前提,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坚持科学决策严格管理的原则。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战略问题。尤其对一个土地资源很少、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更为重要,因此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正是强调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的重要体现。 土地利用规划:国家为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期内对土地利用所作的统筹安排和制定的调控措施。土地利用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标和任务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这种发展不能是眼前的、局部的,而是长期的、全局的,即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根本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各部门、各产业之间和地区间要优化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规划要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土地利用问题,又要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是对土地利用的安排。必须遵循统筹兼顾、综合平衡这个基本原则和方法。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类型(按现行实践分三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级人民政府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在一定区域范围和时期内,根据土地资源现状、潜力和各业用地需求,对城乡土地利用进行的统筹安排和综合部署。特点:强制性(以各级政府组织编制,自上而下控制,具有法定效力)、长期性(属长期规划,我国现规划期限为15年)、战略性(国家、省、地(市),县、乡(镇))、控制性(下级受上一级,地区受宏观控制)、权威性(政府编制,国家权力保证,法定地位)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所作的安排,如基本农田护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特点:针对性(可由政组织编制,也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范围相对小)、专一性(内容相对单一,是对总体规划中某一个利用问题的补充、深 化或细化)、从属性(服从于总体规划的控制和指导)土地利用规划设计:是为了实施某个具体的土地利用问题,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 或建设项目,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对项目用地内容所作的详细安排和对配套设施的布置与设计。特点:从属性、微观性、地方性。范围更小,直接 报务于具 体项目,编制单位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必须以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结合实际编制。(资料规划历史回顾: 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87—2000年)
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建国以来历史上第一部对城乡土地利用活动统一规范管理的《土地管理法》(1986年6月25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1987年,我国第一轮覆盖全国范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开始展开,到1992年前后在全国普遍推开,规划的目标年为2000年。 这一轮规划我们县级没有开展。 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
1996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对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设想。在1997年全国宏观经济调控和严格保护耕地的环境和政策背景下,结合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和修订《土地管理法》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即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这轮规划通过两次修改,到2000年正式获得省、市批准实施,包括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等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是调控土地利用的国家措施、是具有法定效力的管理手段、是量大面广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依法编制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统筹安排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注重实施原则。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土地土地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土地资源状况,从长远和全局出发,对一定时期内城乡各类土地的利用所作的综合协调和统筹安排,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开发等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基本依据,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具体有四方面的作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城乡建设合理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土地管理的“龙头”和依法行政的基本依据。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从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综合配置各类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有效保障和科学整治土地,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控制土地供给总量,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有序进行,提高土地资产效益;建立健全实施规划的机制和法制,促进、维护和监督城乡建设、土地开发等各项土地利用活动按规划进行,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法规、行政、运作):法规体系:是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运作体系提供法定依据,一般分为国家和地方法规。行政体系:指土地利用规划行政管理体制,在土地利用管理中起主导作用。我国实行的是国家集中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运作体系:指各级、各类土地利用规划在规划和用地控制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全国、省、市(地)级总体规划属于战略性规划,起宏观调控作用,是制定下一级总体规划的依据,在实施中发挥着“直接”作用,其规划目标和主要用地指标、重点用地项目安排是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预审和审批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等的依据。市(地)级中的中心城区、县、乡级总体规划属于管理性、实践性或操作性规划,是预审建设用地、审批农用地转非农建设和征地、审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依据。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的关系: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村镇规划是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和集镇布点规划及相应的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划范围是整个地域,它是对包括城市、村镇在内的全部土地作出统筹安排。所以,在土地利用上,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是点与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服从整体。为此,>明确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在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村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中,要依法搞好两规的协调和衔接。土地利用规划重点要城市或村镇发展用地的规模、方向和范围上进行协调,确定城市或村镇建设用地地区的界线(布局、用地指标等)在规划执行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城市规划在建设用地规模上就应当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县级和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1)根据地级规划所规定的土地利用方向、重点基础设施的布局,结合本县的土地资源特点,确定县内的土地利用方向、各类用地的规模和布局,重点确定耕地、土地开发整理和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布局,并把指标分解到乡;(2)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编制各分区用途管制规则;(3)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县级规划的要求和和本乡(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确定本乡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和各类用地指标,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环境用地及其它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规模和范围;(2)进行土地用途分区,落实每一块土地的具体用途和限制条件;(3)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土地规划管理基础知识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是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维护土地利用的社会整体利益,组织编制和审批土地利用规划,并依据规划对城乡各项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引导和监督的行政管理活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是国家土地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活动的主体是国家土地行政管理机关,客体是土地利用规划及与之相关的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贯穿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全过程。规划是管理的前提和依据,管理是规划依法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的保证。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法组织制定(包括编制和审批)土地利用规划;二是按照经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和引导城乡各项土地利用,即依法实施土地利用规划;三是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目的:1、是保障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法律、法规、政令的严肃性和权威性;2、是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3、是保护耕地、生态环境用地及其他基础性、公益性用地,维护公共利益;4、是保证城乡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纳入土地利用规划的轨道,全面有效地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土地利用的社会整体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任务:1、土地利用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管理。2、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包括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管理规划审查管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规划审查管理、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审核、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是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3、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4、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保障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原则:1、依法行政原则:“法无授权不得行,法有授友必须行,行政行为程序化,违法行为必追究”。2、民主管理原则: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实行参与式管理,即规划管理的公众参与。3、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土地利用涉及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必须实行集中统一规划管理。土地利用计划的制定、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都必须按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报原批准规划的人民政府批准,不得下放规划审批权。(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三大审批权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修改审批权、农用地转用审批权和集体土地征收审批权集中在省人民政府。)4、政务公开的原则:包括编制规划的公开(公众参与)、规划成果的公开(规划公告)和规划实施管理中有关办事的程序、规则、标准和结果的公开。5、经济效率的原则。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方法:方法很多,可以分为行政的方法、法治的方法、经济的方法、社会的方法、科技的方法。为了提高规划管理交通和管理水平,往往需要综合采用多种管理方法。土地用途管制: 指国家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规定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按用途进行合理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和土地使用条件、土地登记注明土地用途、对用途变更实行审批许可制、实行土地法利用监督管理,对违法土地利用规划的行为严格查处等。其特点:强制性、严肃性、权利性、直接性。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规定了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按用途管制的要求,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是确定土地的用途并控制其使用;土地规划的内容是确定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开发的目标和规模,划定各类用途区,并制定土地用途分区管制规则。土地利用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依据和基本手段。用途管制重点是对农用地的管制,特别是农用地转移管制,农用地中重点是对耕地的特别保护,体现在耕地占补平衡等目标。编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一、坚持把“有保有压、突出重点”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基本思路,强化最科学的用地保障机制。只有寸土必惜其贵,寸土必尽其用,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和保证。为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同仁县2010年第一批城市分批次22.2729公顷呈报材料已上报省国土资源待批,其中:扩大内需项目2个,用地面积3.228公顷;民生工程项目2个,用地面积5.8393公顷;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个,用地面积13.2056公顷。新上的单独选址项目3个,其中军事用地1个,用地面积1.202公顷;游牧民定居点2个,用地面积16.0355公顷。游牧民定居点项目已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待批。把有限的新增建设用地用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
二、坚持把“完善共同监管责任机制”作为土地执法监察的重要手段,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是我们的生命线,保护耕地红线是保障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坚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是当前耕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全面推行土地管理共同监管机制,变“一家管、大家用”为“大家管、大家用”,强化属地管理,严格责任追究,不断完善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的联合土地执法机制,加强动态巡查,保持高压态势,严防违法违规用地反弹,坚决维护土地管理秩序。凡是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要严厉追究责任。通过共同监管,落实责任,强化政府领导责任,建立早发现、早制止和早处置的快速反应机制,促进全县耕地保护工作健康开展。要根据《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的规定,严格土地违法问责,对耕地保护不落实、征地补偿安置不到位、违反土地供应政策等重大问题坚决纠正,严肃查处。
三、坚持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破解土地瓶颈、保障科学发展的根本措施,确保耕地总量占补平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和我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加大低效利用土地的处理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危房改造,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拓宽用地空间。继续科学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千方百计优先保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用地需求。同时,严守土地门槛,落实好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要全力加快推进利用低效园地、山坡地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补充耕地工作,加大资金投入,狠抓开发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四、坚持把“招拍挂出让”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推行土地最低限价制度。要不断深化土地市场体系建设,坚持推行土地最低限价制度,全面落实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充分体现市场杠杆的调节功能,发挥竞争机制在土地资源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土地资源公平、公开、集约、高效利用。要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和集约节约用地评价工作,及时发布市场信息,监测企业用地情况,在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制度的同时,避免已出让土地的闲置和低效利用,以市场化的手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遏制浪费土地资源的低层次扩张。
五、坚持把“维护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各项建设的基本前提,切实保障民生和新农村建设用地。耕地不仅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保护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是县乡两级政府和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坚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加强和改进征地管理,维护征地农民的知情权、扩大参与权和谈判权,不履行征地报批程序的,一律不予报批征地。继续完善征地补偿先行机制和直接到位机制,凡被征地农民征地补偿费、安置费不落实的,未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的,一律不予报批。在保障民生和新农村建设用地方面,一是要合理安排生产建设用地,注意控制工业用地量;二是要保证节能降耗改造工程、环境治理工程和生态建设工程等用地优先;三是要重点保障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包括存量用地在内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供地量;四是要安排一定的用地指标用于农村规模化养殖、基础设施和农民住宅建设。
六、坚持把“履行好部门职责”作为国土资源部门的首要工作任务,夯实最坚实的土地管理基础。要以县委提出 “大干一年跨越三年,苦干三年跨越十年”的拼搏精神,加快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优化土地利用布局。深入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摸清全县土地"家底",为加快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依法办理土地登记,加强土地产权管理,提高群众的产权意识,促进土地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推动社会各界耕地保护意识的提高。切实加强节约用地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人的素质,强化土地法制观念,为加强土地管理、严格保护耕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003年12月2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为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十六大精神,立足新疆区情,确定了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半的目标。这是一个超常的、持续快速高效发展的目标。国土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新疆自治区经济发展处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必须把国土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保障程度放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局中去认识和研究。

一、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经济发展要实现高速增长,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开放的力度,也决定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新疆国土资源厅要做到王乐泉书记在北疆经济会议上要求的那样:“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国土资源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千秋万代,保护和合理利用好国土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要保障。

土地工作。新疆国土资源厅要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兼顾生态”的原则,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观念。在耕地总量不减少并有所增加的前提下,要实现“六个确保”:确保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确保农业结构调整用地;确保城镇化建设用地;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化建设用地;确保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用地;确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外来投资者的项目用地。新疆国土资源厅要进一步制定“六项优惠政策”,即荒山荒地利用优惠政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地优惠政策;企业改制用地优惠政策;畜牧业发展用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利用土地优惠政策;退耕还林还草用地优惠政策。

矿产资源工作。新疆国土资源厅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的方针,为实施自治区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实现自治区工业化发展目标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必须突出一个重点,即为把自治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和特色非金属加工工业基地,提供足够的资源储量和发现矿产地。为此,新疆厅要加快7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加大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力度,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投入,探索建立政府管理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地质矿产风险勘查新机制;二是积极培育建立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尽快使新疆矿业与世界矿业接轨;三是加大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力度,吸引国内外各类资金投资新疆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积极参与周边国家矿产的勘探开发;四是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地质勘查质量和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五是加快推进地勘单位的改革进程,加强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六是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机制,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七是建立地质矿产资料成果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向国内外矿业投资者开放,提供服务,信息共享。

二、紧紧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的主题

新疆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为166.4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曾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是当今世界上仅有的几个矿产资源潜力巨大的地区之一。截至2002年底,新疆已发现矿种13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171种的80.7%。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79种,列入矿产储量表的矿产地为905处,探明储量中居全国首位和第2位的各有9种,居前5位的有24种,居前10位的有43种。据测算,已探明的固体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约62706亿元,保有储量潜在总值约54579亿元,居全国第6位。预计到2020年,自治区矿业产值目标是,在1999~2001年3年矿业平均年产值(指矿物原料产值)的基础上增加两倍半,约为1000亿元。这一时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重点是:建设“西气东输”可采30年以上的天然气气源区,加强原油的勘查开采、加工及建设新疆至兰州的成品油输油管道;建设哈密、昌吉等富煤地区大型坑口电站及大型煤炭液化企业;建设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矿山企业;建设铜、镍矿的开采矿山及铜材深加工企业;建设铍矿开采及氧化铍加工和铍铜合金加工企业;建设罗布泊钾盐开采、钾肥生产基地;进行大型铁矿山的建设及八钢特种钢材的加工;壮大膨润土、蛭石、饰面石材等开采矿山及加工企业。期间,矿产资源供应运输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依托兰新铁路和输油管线,南疆铁路和西气东输管线,形成“T”字形格局的快捷经济的运输通道。

时下,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发展经济对国土资源部门的要求,还有一些突出矛盾需要解决。一是全区戈壁荒滩面积大,绿洲面积少;二是全区人均占有耕地看似较多,但由于地处干旱环境,沙漠化、盐渍化危害严重,农业耕作条件比较脆弱;三是矿产资源勘查研究的程度较低,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可供开发的后备矿产资源不足;四是在国土资源的利用中违法案件时有发生,执法难、查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五是国土资源系统的作风建设、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优势更要看到不足,既要立足现实更要着眼长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推进国土资源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资源消耗最多的是矿产资源。现代社会证明,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增长远远大于或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经济的发展是要依靠大量消耗矿产资源来支撑的。新疆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铀矿等能源矿产,铁、铜、金等金属矿产,钾盐、建材等非金属矿产是新疆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一般来讲,一个相当大的区域,从开发、出口自然资源到提供初级产品,再到深加工产品,最终能为“世界工厂”提供更高级的产品和服务来聚集财富是资源型地区由弱到强的经济发展过程。因此,必须坚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新疆国土资源厅要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矿产资源规划,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整合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新疆国土资源厅要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提高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新国土资源疆厅必须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促进矿产资源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新疆国土资源厅必须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和保护,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资源和市场,建立大型矿产资源基地。新疆国土资源厅必须正视现实,与新疆毗邻的中亚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与我国互补性很强,开发中亚各国矿产资源,建设一条我国与中亚各国的陆上资源走廊,势在必行。如此,新疆借助亚欧大陆桥,将成为中亚与我国的陆上资源走廊,集“西进东联”纽带、深加工基地、中转集散为一体的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从而带动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

(原载《中国矿业报》)




黄埔区15124617508: 如何通过土地利用规划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叱干转邦川: 加强经济结构调整中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一方面加强规划引导,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总体上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方向.重点做好乡镇土地调整农用地结构和布局.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足额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划定工作,切实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围绕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通过市场与规划、计划等宏观调控手段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有企业增资减债和集约利用土地.

黄埔区15124617508: 土地利用如何规划??? -
叱干转邦川: 土地利用规划亦称土地规划.是指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是根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历史基础和现状特点,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对一定地区范围内...

黄埔区15124617508: 怎么样综合利用土地 -
叱干转邦川: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对发展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是否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合理利用土地,必须立足于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科学...

黄埔区15124617508: 土地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什么作用,如何管理土地资源? -
叱干转邦川: 广义上的土地资源还包括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价值产生的过程,就是劳动力对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归根结底,土地资源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格.合理的开发利用.一是处理好当期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关系.既要快速发展经济,又不能涸泽而渔,断绝了长远发展的可能.二是保证农业等第一产业的存在和发展.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食品安全.三是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系统和地质结构,预防生态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四是科学、合理、法制的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在制度上保证高效和公平.

黄埔区15124617508: 土地资源要怎样开发利用? -
叱干转邦川: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条 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但是土地资源是一 种耗竭性资源.因此,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类只有尊 重自然规律,科学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才能实现其永续开 发利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黄埔区15124617508: 如何通过资源高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
叱干转邦川: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具体要求做了专题部署,全文共分9个部分35条.《意见》要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意见》明确...

黄埔区15124617508: 怎样合理有效的利用我们宝贵的土地资源——浅谈种地赚钱梦想之五 -
叱干转邦川: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面积较大,但是随着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土地的可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减少,“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我国又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耗大国,所以粮食产量的提高就显得比较的重要.纵观我国农业...

黄埔区15124617508: 中国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
叱干转邦川: 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掌握的主要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的保障,“践行科学发展,建设优美城市”更离不开土地的开发利用.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建设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唯一性更加明显.在土地资源供需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科学有序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土地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黄埔区15124617508: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有哪些措施和方法 -
叱干转邦川: 、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控制土地开发的规模 我国土地开发规模之所以失控,是因为各级政府没有很好利用规划的手段对土地开发的总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个别地区甚至将规划视为经济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可见,发挥规划调控作用...

黄埔区15124617508: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类该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
叱干转邦川: 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国家保护整 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 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 免侵害脆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