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哪个朝代引进到我国

作者&投稿:鄢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占城稻引进于哪个朝代?~

是南宋时期。

根据已有考古和研究结果来看,种植水稻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早期。
三个万年以上的古稻遗址有: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其中玉蟾岩遗址经年代测定为距今一万二千多年,这时候的稻谷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含有籼、粳特征)之间,因此被认定为是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古栽培稻类型。
后两个遗址的时期要更早一些,属于旧石器末期至新石器早中期,但没有发现稻谷的碳化颗粒,只是发现了稻谷的植物硅酸体。
以往我们教科书上告诉我们,国内发现的最早的水稻是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但根据严文明教授的《中国稻作文化起源》来看:“这里发现的稻谷遗存极为丰富,单是1973年冬至1974年春第一次发掘时,就在第4文化层发现约400平方米的稻谷、稻壳和稻草堆积,其厚度从10-20厘米到30-40厘米不等,最厚处达70-80厘米。。。颗粒大小接近于现在的栽培稻,比现在野生稻大得多,加以还有许多稻作农具共存,可以肯定这些稻谷堆积的遗存属于栽培稻的收获品”,说明处于新石器中期的河姆渡时期的稻作农业已经发展到相当一定的程度了,所以在这之前肯定是有前例的,也就是说河姆渡的稻作农业是被传播过来,不是独立发展而来的。
但,中国那么大,随着考古的发现,可能会有更多新的成果被发现,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探析,黄剑华
再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水稻原产中国,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自从宋朝从越南引进优质品种的占城稻之后,水稻真正担当起了承载中华文明的重任。

史记中记载大禹时期曾广泛种植水稻,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大禹命令伯益给大家分发水稻种子,种在水田里,还命令后稷(周的先人)给大家分发食物。没有食物的地方,他就命令有多余的地方,分给那些少的地方。

扩展资料

隋唐以来,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到了宋代,中国南方的人口超过北方,源于南方水稻生产的成就。《宋史·食货志》说:“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

北宋陆游的文章中已出现“苏常熟,天下足”这样的说法。说明最迟到北宋末年,苏州、常州(大致相当于今江苏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和上海市西北一带)生产的粮食不仅能满足本地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要,还有大量富余,可以保证中央政府的调拨并供应外地。

这种新经济结构变化,其中根本原因是水稻生产在起作用。南方水田稻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开发潜力,要远优于北方旱作农业生态系统。土壤肥力得天独厚,冲击平原上游的天然营养物质被冲刷到此,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天然的养料。

水热条件非常也适合于水稻生产,水田稻作不仅可以提供比北方旱田高出两倍的产量,稻田的水面覆盖还可以防止土壤流失,并能够稳定土壤中的氮和有机质的含量。太湖地区水田的土壤含氮量是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旱田的土壤含氮量两倍。

此外,南方农业继承了汉代以来的稻作传统,水稻的产量也明显比麦类高。从社会系统方面看,宋以后,南方地区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并在这个基础上保持政治系统的相对稳定。

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土地数量减少,封建地租在后期达到很高的水平,剥削程度远超过北方,有江南重赋一说,但一直到清末,并未发生大规模动乱,这充分体现了南方地区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对社会系统的支持作用。

何炳棣指出:封建统治者只要维护社会稳定、抗御北方的侵犯者,便可以获得长期的稳定统治,与封建社会前1000年的那种政治动乱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

水稻生产地区的人口规模一般较大,一方面与水稻产量高有关,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另一方面,与水稻本身的营养价值可能关系密切,水稻在富有营养的同时,以稻米为食物的民族,其个体多数并不处于肥胖的状态,似乎显得更加健康,所以水稻生产地区的人口密度要大一些。

关于中国古代人口的增长,人口学的研究一般认为只是到了清代才出现快速的局面,主要原因与美洲作物的引进并大量种植于旱地有关,次要原因是清代前期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此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

实行将人口税改征为土地税,摊丁入亩的方式,固然这是一种正确的解释,但是其中没有被特别给予关注的水稻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旱地在江南一带数量并不多,而人口密度最大的还是江南水稻产区,所以水稻的功劳才是关键。

水稻生产还使得有鱼米之乡之称的苏杭一带被视为人间“天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水稻生产。到了明代,水稻生产向纵深发展,江汉平原一带大量围湖造田,加之当地长期冲击而形成的土地。

接受了来自上游的土壤有机物质,非常肥沃,利于水稻生长,“湖广熟,天下足”开始流传,其作用毫无例外还是水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稻



水稻原产中国,宋朝从越南引进优质品种的占城稻之后,水稻真正担当起了承载中华文明的重任。从北宋开始,中国古代王朝的经济重心便正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与小麦农业一同衰落的中华文明也在水稻农业中重获生机。

水稻是一种喜爱水热性气候、需要大量水资源的作物,非常适合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种植。这种作物产量非常高,农民撒下去的种子通常可以收获20倍左右的稻谷。这与小麦4倍于种子的产量相比显然是非常可观的。

再加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甚至三季,这意味着同样面积的土地,可以种植的水稻要比小麦多出好几倍。这对于因为粮食危机不断陷入动乱的古代中国人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福音。

更重要的是。种植水稻的土地不需要休耕,只需要每年适当补充养料就可以持续不断地耕种,比起种一季就得休耕一两年的小麦来说,大大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水稻常年浸泡在几十厘米深的水中生长,避免了麦田反复灌溉使水分大量蒸发造成的盐碱化问题。

扩展资料

我国是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史前栽培稻遗存的出土地点已达一百六、七十处。时间在万年以上的就有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其中在江西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12000年的稻作遗存。

而且在其不远的东乡县至今仍有栽培稻的祖先普通野生稻的分布;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中还出土了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水稻实物标本。

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在江苏、湖南等地距今6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水稻田与灌溉的水沟,这些都为中国为亚洲栽培稻起源地的说法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稻米一直就是中国南方人民的主食。公元1000年前后,稻米已养活了半数以上的中国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种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由最初落后的象耕鸟耘、火耕水耨,逐渐发展成以耕、耙、耖为主体的水田整地技术,以育秧移栽为主体的播种技术和以耘田、烤田为主的田间管理技术。

中国的水稻栽培直接影响到周边其他国家稻作的发展。2000余年前,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吴越人把水稻栽培带到今日本九州一带,这是日本有稻作栽培之始。 

东汉时,九真(今越南北部)太守任延将内地的耕犁技术传到他所辖的地区,影响到邻近的交土(同交趾)、象林(越南中部)等地的水田耕作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稻



自从宋朝从越南引进优质品种的占城稻之后,水稻真正担当起了承载中华文明的重任。

水稻是一种喜爱水热性气候、需要大量水资源的作物,非常适合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种植。这种作物产量非常高,农民撒下去的种子通常可以收获20倍左右的稻谷。这与小麦4倍于种子的产量相比显然是非常可观的。

再加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甚至三季,这意味着同样面积的土地,可以种植的水稻要比小麦多出好几倍。这对于因为粮食危机不断陷入动乱的古代中国人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福音。

更重要的是。种植水稻的土地不需要休耕,只需要每年适当补充养料就可以持续不断地耕种,比起种一季就得休耕一两年的小麦来说,大大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水稻常年浸泡在几十厘米深的水中生长,避免了麦田反复灌溉使水分大量蒸发造成的盐碱化问题。

从北宋开始,中国古代王朝的经济重心便正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与小麦农业一同衰落的中华文明也在水稻农业中重获生机。

扩展资料

中国的黄河文明在小麦农业中饱受煎熬。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的两千年里,中国的农业开发程度不高,规模也不太大。当时黄河流域的生态情况良好。土地仍然保持着较好的肥力。中国社会政治动荡基本上是由诸侯国争夺霸权引起的,很少出现农民起义或者民变这样的事情。

随着统一国家的产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开发随即展开,于是小麦种植导致的土地贫瘠问题开始成为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心腹之患。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直接危及农民的生存。

人地矛盾演化成严重的社会政治矛盾,一个个显赫的王朝颓然倒下,经过一番动乱,新的王朝在恢复肥效的土地上重新崛起。到了唐朝。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终于走到了衰竭的一天。

当时,唐王朝制定出非常出色的土地政策和赋税制度,使黄河流域的土地开发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唐朝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农业奇迹,迎来了梦幻般的“盛唐气象”。然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唐朝的大规模开发下,终于达到了地力的极限。

唐朝中期以后,帝国再次陷入激烈的秩序动荡,农民起义和藩镇割据成了唐帝国下半生的主题。最终,中国进入了50余年的五代十国大分裂时期。

看起来,黄河文明似乎已经危机重重。但是,为什么中国的文明没有像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那样彻底衰亡,而是薪尽火传,一直延续至今呢?因为我们还有另一条大河——长江,在它的怀抱里有另一种粮食作物——水稻在等待我们的祖先。



水稻原产中国,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自从宋朝从越南引进优质品种的占城稻之后,水稻真正担当起了承载中华文明的重任。

水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12320±1200—14810±230年。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

史记中记载大禹时期曾广泛种植水稻,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大禹命令伯益给大家分发水稻种子,种在水田里,还命令后稷(周的先人)给大家分发食物。没有食物的地方,他就命令有多余的地方,分给那些少的地方。

扩展资料

水稻在中国分部:稻谷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

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

2.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黔东湘西高原。

3.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

4.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及内蒙古东北部。

5.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

6.华中双季稻稻作区: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稻



  水稻原产中国,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后来在宋代,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占城稻是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根据我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我国种植水稻最早哪个朝代我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植水稻的
1、我国是从3500年开始种植水稻的。2、我国北方发现较为完整的古灌渠表明:3500年前辽西人已经开始种水稻。位于辽宁西部的阜新市紧靠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多风少雨,十年九旱”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3、然而这个干旱少雨的地方3500年前竟是“灌溉水渠纵横交错、稻浪翻滚”的地方??考古专家在该市...

稻米产量超过小麦的朝代
稻米产量超过小麦的朝代是宋朝。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宋朝时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稻米居宋朝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中国历史上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在宋朝。稻米也叫做水稻,是一种可食用的谷物,并且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的南方区域种植比较多。稻谷是我国的主要...

双季稻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什么朝代
双季稻的栽培最早开始于秦汉时期的岭南地区。东汉杨孚《异物志》记载“交趾稻夏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这是岭南地区双季稻的最早记录。长江流域双季稻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晋。

请问,水稻的发展历史?
《史记·夏本纪》关于"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表明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和自然作斗争,疏治"九河",利用"卑湿"地带发展水稻。距今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下游推进到黄河中游。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犁的应用,开始走向精耕细作,同时为发展水稻兴修了大型水利...

米饭的历史出现在哪个时代?
宋代最早引进国外稻种 早在北宋赵恒(真宗)当皇帝时,即有从国外进口稻谷的记载。宋代僧人文莹撰《湘山野录》:“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绿豆子多而粒大,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这批稻谷并不是用来直接消费的,而是做稻种,中国吃“进口大米”是不是在这个...

诗句“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最早创作于下列哪个朝代
北宋。占城稻是出产于印支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原诗出苏轼《白塔铺歇马》: 甘山庐阜郁相望。林隙熹微漏日光。

种植稻米最早哪个朝代 种植稻米的相关历史介绍
1、根据已有考古和研究结果来看,种植水稻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早期。2、三个万年以上的古稻遗址有: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其中玉蟾岩遗址经年代测定为距今一万二千多年,这时候的稻谷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含有籼、粳特征)之间,因此被认定为是普通...

大米是什么朝代出现的
湖南道县与江西万年县考古发现,约一万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种植食用,新石器以前人类应该是口腔咀嚼全稻原谷。在长江下游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存在稻作证据。大米历史上最早的种稻人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早在7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长江中下游...

大米哪个朝代传入中国
大米哪个朝代传入中国大米不是哪个朝代传入中国,大米是中国人最早培育的农作物之一。最早表明中国先民食用大米的遗迹是江西万年县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存,大米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大米起源于中国,不是从其他地方传入的 大米不是从其他地方传入中国的,而是起源于中国,考古发现,约13000多年...

...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主要是在什么时期
水稻种植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水稻种植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扩展到岭南、闽江流域,种植面积也大大提高。 隋唐以后,适于种植高产水稻的污田更加普遍,江淮、江南地区已成为粮食高产区,粮仓比比皆是。 北宋时期,水稻种植北移,江北也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良种占城稻,已传播到江淮地区...

农安县15777541669: 水稻在中国最早出现在什么年代 -
谭云信法: 1、史记中记载大禹时期曾广泛水稻,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大禹命令伯益给大家分发水稻种子,种在水田里,还命令后稷(周的先人)给大家分发食物.没有食物的地...

农安县15777541669: 水稻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谭云信法: 水稻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

农安县15777541669: 水稻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 -
谭云信法: 中国是水稻的起源地,在湖南省道县王蟾岩古代遗址中,发现距今1万年前种植的稻谷遗存.

农安县15777541669: 葡萄,水稻,石榴,丝绸,核桃,苜蓿,小麦分别是什么时候传入或传出中国的?再举三个丝绸之路的例子 -
谭云信法:[答案] 葡萄 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为汉代人张骞引入.水稻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 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石榴,原产于伊朗及其周边地 西域,汉代传入我国丝绸,最早产于中国太湖流域核桃,欧洲东南部、喜马拉雅山 汉...

农安县15777541669: 水稻引进我国是在什么时候 -
谭云信法: 中国是水稻的 发源地

农安县15777541669: 水稻最早是怎么来到中国 -
谭云信法: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属于直接经济作物.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 稻米的种植技术,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国发明的.传说中是神农氏教导人们如何种稻.

农安县15777541669: 水稻于何时引入中国 -
谭云信法: 希望对自己的国家要有信心西方发现最早的水稻种植距今约4K年,但是在哦国发现的水稻种植、、、看清楚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的起源国,根据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古栽培稻,距今已有...

农安县15777541669: 水稻和玉米何时引进中国? -
谭云信法: 水稻分为亚洲水稻和非洲水稻,你问的应该是亚洲水稻,而且亚洲水稻从目前的考古看早于非洲水稻,近期考古发现,中国的水稻栽培历史至少距今有八九千年,比过去一些人认为的印度是亚稻原产地在考古发现上早几千年,因此,不存在中国引进水稻的论点,中国就是水稻的原产地之一.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中国西北部兄弟民族就在栽种过玉米,有糯粒型、爆粒型、有粰型三种,现代我们常见的玉米原产于美洲大陆,由印第安人种植,然后传到欧洲,我国大约在1511年以前引进,距今400多年

农安县15777541669: 大米起源于什么朝代
谭云信法: 大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南方地区的先民已经开始利用水稻,可能进行了栽培.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水稻已经成为中国南方地区先民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培育技术和种植技术已经高度发达.大米是中国人最早培育的农作物之一.最早表明中国先民食用大米的遗迹是江西万年县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存,两遗存基本同时,距离接近,应是同一族群留下的不同遗迹.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为距今20000~9000年前,在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目前尚没有发现明确的水稻种子,但吊桶环遗址中层的硅酸体分析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野生稻已分布到江西北部地区,而且已被当时居民采集食用.

农安县15777541669: 请问东北种植水稻的历史最早起源于何时? -
谭云信法: 纠正一下,占城稻是在北宋时引进的,唐朝时期的粟末靺鞨(东北三省)已种水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