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三叠纪热构造事件与早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

作者&投稿:油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早中生代造山运动的意义~

早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的提出始于20世纪初期(Deprat J,1914;Fromaget,1932, 1934),在印支半岛越南三叠纪地层中发现的 “诺立克” 和 “瑞替克” 两大地层不整合。 前者相对较老,后者相对较新。这些不整合代表的造山旋回(印支旋回)所对应的造山 运动称为早中生代造山运动。法国人佛罗马热(Fromaget)将此运动命名为“印支褶皱”。 鉴于这一褶皱被法国地质学家详细研究过,黄汲清沿用此名并被后人所接受,称中生代初 期的运动为印支运动(黄汲清,1945)。
早中生代构造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在20世纪上半叶就被我国地质学家所重视(李敏尧 等,1934,1935;黄汲清等,1937,1940,1945;孟宪民等,1937;许德佑,1940)。在 中国,早中生代构造事件通常表现为三叠纪和侏罗纪之间的呈不整合状态或者晚三叠纪地 层呈明显的褶皱,这些褶皱的特点就是强烈褶皱与逆掩断层伴生(黄汲清,1945)。这一 认识为众多地质学家所接受(任纪舜等1973,1990;陈海泓等,1993;侯泉林等,1995; 何海清等,1997;王岳军等,2002;吴根耀,2002;蔡学林等,2002),并相信早中生代 造山运动具有区域上的重要意义,相继撰文讨论早中生代造山事件在区域大地构造演化上 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早中生代构造事件使华南泥盆纪-三叠纪沉积盖层发生了全面褶 皱(任纪舜,1980),东亚及西太平洋间大陆与海洋因此而发生重新配置。早中生代构造 事件是亚洲乃至全球一次极重要的构造运动(蔡学林等,2002;吴根耀,2002)和中国 东部地壳构造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任纪舜等,1998),从早中生代开始,到白垩 纪达到顶峰的中生代造山作用是显生宙中国东部最重要的构造变革时期(任纪舜等, 1989,1990,1998),早中生代构造事件打破了中国东部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开始了滨太 平洋域的发展(任纪舜等,1973;黄汲清等,1977)。
近年来,越南已成为东亚早中生代地质研究的热点地区,越南北部Song Chay Massif 地块(Maluski H.et al.,2001)、Day Nui Con Voi附近的地块(Lan et al.,2000)和越南 中部的Truong Son带(Lepvrier C et al.,1997)、Da Nang-Khe Sanh地块(Nam Tran Ngoc,1998)及Kontum地块(Lo et al.,1999)变质基底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比较一 致地记录了早中生代变质作用的年龄为245 Ma,它与秦岭-大别造山带峰期高级变质作用 的时代相吻合。

秦岭造山带具有复杂的演化历史。在海西期末至印支期,随着东秦岭古海的消失,古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发生对接,但陆-陆碰撞造山运动结束之后,在燕山期仍发生继承性的强烈陆内造山运动,这一时期华北陆块向南仰冲于扬子陆块之上,从而出现一系列往南推覆的推覆体。迄今对中生代碰撞及陆内造山过程中整个东秦岭总体的构造格局尚缺乏完整而系统的研究,但这一造山过程中最北部的推覆体出现在北秦岭的北缘,其表现为古华北陆块南缘以浅海相为主的地层及其基底结晶岩系往南逆冲于中元古界宽坪群之上,而在其南部宽坪群构成另一个推覆体往南推覆于具洋壳特征的早古生界二郎坪群及陆相的三叠系之上。再往南,二郎坪群与其南部的秦岭杂岩之间的构造关系较为复杂,秦岭杂岩与其南部的信阳群、陡岭群的关系亦有待研究,但最南部武当群往南的构造推覆已为多个研究者所肯定。因此虽然重塑整个东秦岭中生代挤压造山的格局仍要做艰苦的工作,但总体上这一时期往南推覆的构造无论在北秦岭或在南秦岭均十分清晰。笔者感觉到现今有一种误解,即认为本区往南推覆的东秦岭北缘推覆体是东秦岭较为特殊的构造单元,事实上东秦岭构造带中尽管包容了碰撞造山期之前的一些古老的构造,同时同造山及后造山阶段还出现了一些大型伸展拆离构造及走滑构造,而限于研究程度对这一时期的推覆构造尚未进行系统的研究,例如北缘推覆体以南的宽坪推覆体的详细情况至今我们仍知之甚少,因此有必要提醒读者从秦岭构造演化的全局去看待本区的局部构造现象。
中生代发生的陆内造山运动在早白垩世结束,由于构造推覆东秦岭地壳发生叠置、堆垛、缩短、增厚并导致深部地壳重熔,在北秦岭出现大量的燕山期花岗岩体。这一过程在早白垩世末期结束,自晚白垩世开始,东秦岭进入后造山演化阶段,地壳由前期的收缩逐渐转为伸展,山体向北的重力扩展形成了山麓推覆构造带,由于造山带的伸展塌陷出现拆离伸展断层及变质核杂岩(图1-3),而晚期更进入盆岭构造演化阶段。因此,在原来近东西向绵延的北秦岭山脉中,出现一系列北东向的地堑及半地堑式的构造盆地,而盆地之间则为高耸的山岭,前者如洛宁-卢氏盆地、嵩县-潭头盆地、灵宝-朱阳盆地,后者如北东向的熊耳山、崤山、小秦岭等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核心的北秦岭北部最高的山岭。片麻岩地体的一侧或整个外缘出现伸展拆离断层,即上述片麻岩地体为变质核杂岩。因此,现今北秦岭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反映燕山期以来的造山运动及后造山阶段的伸展造山运动的面貌。

早中生代造山事件已被国内外地学界广泛接受,并认为它与印支和华南地块之间的大 陆碰撞作用有关。然而,在中国西南部,由于缺乏更多三叠纪挤压变形或角度不整合的证 据,因此,早中生代构造事件对大陆聚合的区域意义仍存有一些争议(Tapponnier et al., 1990;郭福祥,1992)。最近,Carter等(2001)对越南变质基底,包括Day Nui Con Voi 附近的地块、Tmong Son带和越中部Kontum地区的氢同位素计年和变质基底锆石U-Pb 研究结果表明,在(258±6)Ma和(243±5)Ma期间越南大部分大陆地壳受到了韧性 变形和强烈的高温变质作用的影响。这一时期与华南地块和华北地块碰撞(秦岭-大别 造山作用)的最后阶段相一致,并与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的大别山地区的高峰期高级变 质作用的时代相吻合。Nam Tran Ngoc等(2001)进一步确认了越南的大部分大陆地壳在 中三叠世时受到了强烈的高温事件影响,新近的U-Pb同位素年龄与已发表的氩同位素 年龄均表明峰期变质作用和剥离到上部地壳层次(脆性)的剥离作用发生在(258±6)Ma 至(243±5)Ma之间的这一有限的时间间隔内,这种情况也与华北-华南、Sibumasu- Indochina之间的碰撞作用广泛一致。这一事实意味着上述事件是相关的(HackerB R et al.,1998;Meng Q R et al.,1999)。它表明早中生代构造事件对大陆聚合有着区域性意 义。发生于早中生代造山运动的越南三叠纪这一热构造事件,对华南地块和华北地块最后 阶段的碰撞有着较大影响。秦岭-大别造山带形成的动力源可能来自越南三叠纪这一热构 造事件,并最终导致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形成。Carter et al.(2001)指出:“越南的早中 生代构造事件具有区域上的重要意义,它构成了华北-华南汇聚历史的完整部分”。

东南亚大陆由许多离散的块体构成。它们从冈瓦那大陆分裂出后在中生代期间拼合在 一起(Carter et al.,2001)(图3-7)。Carter et al.(2001)研究表明,羌塘-中缅苏马地 块(Qiantang-Sibumasu)在早二叠世之前归附于冈瓦那大陆,此后发生裂谷和分离作用。 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期间,该地块从南向北漂移,开始接近印支和华南地块(图3-7)。

图3-7 早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示意图

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258±6)Ma~(245±3)Ma),羌塘-中缅苏马地块(Qian- tang-Sibumasu)与印支地块发生碰撞。而来自马来西亚Bentong-Raub缝合带的证据表 明,这一碰撞发生在晚二叠纪至早三叠世期间,它使古特提斯俯冲在印支板块之下(Met- calfe et al.,1995);在泰国北部,来自Nan Uttaradit缝合带和Sukhothai褶皱带的证据表 明古特提俯冲在东中缅苏马地块(Sibumasu)之下,使印支地块形成了一个被动边缘(Singharajwarapan et al.,2000)。这一模式的碰撞时间虽未得到很好的限定,但可以确定 它发生在三叠纪内(Carter et al.2001)。当中缅苏马地块(Sibumsu)与印支地块发生碰 撞时,华北和华南地块开始汇聚。华北地块发生逆时针旋转(周姚秀等,2000),华南地 块发生顺时针旋转(图3-7)。晚三叠世,通过松潘海的俯冲作用和关闭,最终出现了由 许多离散的块体拼合和而成的东南亚大陆,并形成了长达2000km的秦岭-大别造山带。

中缅苏马地块(Sibumsu)的汇聚作用可能启动或加速了印支-华南的旋转。它的最 初碰撞导致印支在华南之间成为三明治夹心,致使越南的大部分地壳经受了高温变质作 用。伴随着区域的迅速剥露作用,高温变质作用最后终止于(243±5)Ma。迅速剥露的 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与初始阶段的斜接汇聚(扭压)或聚合后各地块之间(扭 张)的区域应力场变化有关(Carter et al.,2001)。




印支期后含煤盆地构造演化历史中、西部与东部、海域不同
中国东部及海域含煤盆地属太平洋构造体系域,中生代以来热-构造事件活跃,在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以及欧亚大陆东部受太平洋板块俯冲潜没作用的影响下,产生以挤压、走滑、拉张等作用为主的构造沉降,发育了以裂谷、断陷为主的中、新生代含煤盆地群。在陆上为陆内断陷型含煤盆地,在海域为陆缘断...

地磁极性与地质事件的对应关系
这就进一步表明,图12.6推演的天文周期时间尺度和地磁极性状态及地质事件类型与秦祁昆造山系地质实际是基本一致的。而且,也揭示了地磁场的不同极性状态是控制不同地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具体说,大陆裂谷、洋盆开启、岩浆活动和强烈的成矿作用是地磁场正向极性状态演化过程的一些标志性事件,而造山-构造热事件是反向极性...

(二)海平面相对变化与构造和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晚二叠世早期大陆裂谷火山事件发生在上扬子克拉通内部,而大陆边缘仍是拉张阶段,由甘孜—理塘洋壳玄武岩、川西深海硅泥沉积和放射虫以及大石包组枕状玄武岩等,说明上扬子陆块西缘仍处于海平面上升过程。克拉通内的构造热活动,造成了大陆火山岩数千米厚的巨大堆积体,地壳上穹的速率和隆起的幅度极大地超过...

(三)沉积模式和海平面变化
沉积学家所熟知的Vail建立的层序模式只是被动大陆边缘的一种特殊形式,属构造热沉降期的稳定边缘。上扬子克拉通及西缘晚古生代的演化虽为被动大陆边缘,但在二叠三叠纪时则是被动边缘转为前陆盆地的转折阶段,因而沉积模式显然与前者不同。建立被动大陆边缘层序沉积模式除了上述基本因素外,还有特殊性:(1)...

东北亚大陆边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序列
古近纪始新世中期(40Ma左右),东北亚大陆边缘区又发生一幕重要的构造事件,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突然性变化,即由向北北西变为向北西西方向运动,与热点有关的天皇-夏威夷海岭走向的转折记录了该运动方向的重要变化;与此同时,数个地体在白令海中向东北亚大陆边缘拼贴,使原先的陆缘俯冲带大幅度向南东迁移...

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演化与成矿
在华北地区,以华北地块边缘的大规模金-钼成矿为特征,如地块北缘的杨家杖子、涞源等钼矿和冀北金矿(东坪、金厂峪等),地块南缘的小秦岭金矿和钼矿(文峪、金堆城等)和胶东金矿。而在华南地区,由于受到印度板块和西太平洋板块的双重推挤,原先的华南加里东增生褶皱带发育强烈的构造热事件,软流圈和...

岩浆演化特征
岩石圈地幔上隆,形成了新的断裂和古老大断裂的活动,导致了颇具规模的构造热事件。辉长岩包体就是在这样的构造环境中经局部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在相对开放的体系中,沿着已活动的宁远—江华断裂侵位于地壳。由于当时本区岩石圈伸展、减薄、断裂活动加强,氧逸度增大,固结速度加快,岩浆根本来不及结晶分异...

东北亚大陆边缘中—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
中侏罗世到白垩纪初的碎屑岩与大量的三叠纪—早侏罗世的硅质岩、硅质页岩及晚古生代的基性火山岩、灰岩、硅质岩等一起组成逆冲推覆体和沉积-构造混杂...中新世末(距今6Ma),在日本中部海岸的伊豆半岛发生了一期热-变质事件,出现距今6Ma~10Ma的丹泽石英闪长岩,并产生了沸石、葡萄石-绿纤石、绿片岩和角闪岩...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项目在拉萨地体中部发现了松多榴辉岩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把拉萨地体解体为北拉萨地体和南拉萨地体,为古特提斯洋盆演化和多地体存在提供了新证据。厘定了南迦巴瓦的构造格架、地质年代序列和重要的构造岩浆事件;提出南迦巴瓦岩群经历了多期造山与再活化过程;获得了拉萨地体前寒武纪构造热事件的年代学证据;证明...

印支构造运动发生的全球背景
陆块内部深水硅质岩发育,如扬子陆块内部及其周缘等(图8.1)。这些地质事件均显示大面积的岩石圈快速拉伸与地幔热柱事件。表征联合大陆Pangea的裂解和古特提斯的打开和形成。蒙古-鄂霍次克可能属于古特提斯的范畴,即古亚洲洋晚二叠世闭合后的再次张开。图8.1 中国扬子板块及其周边玄武岩、蛇绿岩和硅...

东平县15629583198: 物种灭绝的灭绝原因 -
房旺典灵: 自从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物种大灭绝现象已经发生过5次. 地球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大约有85%的物种灭绝. 在距今约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发生了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海洋生物遭到重...

东平县15629583198: 地球生命在35亿年演化过程中的五次大灭绝是什么时间?什么原因?什么后果 -
房旺典灵: 第一次 时间: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 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结果 :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 第二次 时间: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 结果:海洋生物遭受...

东平县15629583198: 二 、华北克拉通演化史 -
房旺典灵: 二 、华北克拉通演化史 1.太古代的构造及其演化(1)最早的陆核35亿年左右的构造-热事件形成了一小块最早的陆壳,不过他的轮廓和构造面貌都尚难确定(2)陆核阶段(迁西期)35-30亿年其间,是...

东平县15629583198: 1、宇宙形成以来,多少年形成了银河系?2、银河系多少年形成了太阳系?3、太阳系多少年形成了地球?4、地球形成开始,多少年后出现了始祖猿人? -
房旺典灵:[答案] 地球是人类的发源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行星.诗人们常常亲切地把大地比作自己的母亲.的确,地球对人类的生存和... 岩石圈又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动.中生代开始经二三千万年,到了三叠纪末期,在北美、南美之间和欧亚、非洲之间发生了...

东平县15629583198: 中生代的主要事件 -
房旺典灵: 中生代早、中期在陆地上是爬行动物的天下,但这时原始哺乳动物和原始的鸟类已经出现,繁盛的被子植物也在这时发展起来.在侏罗纪中晚期,大量带羽毛的恐龙、早期鸟类、现代昆虫的祖先类群和被子植物的出现,表明这个时期是一个重要...

东平县15629583198: 地球最早的时期是那个时期! -
房旺典灵: 地球的地质年代从今到古可分为(以下的分类依照的是国际地层委员会,剑桥大学的划分略有不同) 年份每一百万年为一个单位. 1. Phanerozoic Eon: PH (显生宙) 1) Cenozoic Era: CZ (新生代) (0 - 65.5) 现代生物的时期 (哺乳动物,...

东平县15629583198: 朱罗纪的上一纪是什么? -
房旺典灵: 三叠纪(Triassic period)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这种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从三叠纪...

东平县15629583198: 生物演化与地质年代单位及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 -
房旺典灵: 生物演化指生物的族群从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之间,获得并传递新性状的过程.并解释长时段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新物种的生成与生物世界的多样性.经历数十亿年的演化与物...

东平县15629583198: 古近纪代表性生物及地质事件 -
房旺典灵: 隐生宙:包括前太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出现生命迹象,植物为高级藻类;动物为多细胞动物、裸露动物、小壳动物.地质事件:刚开始时,地面温度很高,由火山喷发出的气体形成大气层,之后不断循环,形成较初始的地球(原始海洋,...

东平县15629583198: 三叠纪时期的生物植物:三叠纪有哪些恐龙 -
房旺典灵: 三叠纪是侏罗纪之前的时期,三叠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2.03亿年前,均以一次灭绝事件为标志.三叠纪标志着中生代的开始,也是整个地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恐龙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气候三叠纪时总的气候比较温暖干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