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土著的文化习俗

作者&投稿:定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风俗~

  澳大利亚风俗文化
  信仰是土著民族生活中最重要的的一部分。土著民族的每一块土地或部落都有其宗教的来源,所以他们之间从来没有因为土地等生活来源而争执,他们之间所发生的冲突大都起源与宗教活动,民俗等被外来民族所冒犯,冲突往往由部落中的长者调解解决。这是为和我们建议在参观土著文化时在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最好不要随便照相。

  土著民族相信所有的土地及自然界的东西都是在人类出现之前称着梦幻时期就存在的神氏祖先所创造。而这些神氏祖先仍然存在在自然界中,影响着自然界的所有的一切。图腾是神氏祖先与人类的联系中介。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图腾,这些图腾通常由一些动物如小袋鼠,鸟,鱼等来担任。

  有关梦幻时期或创造时期,各个故事给出了各个部落相关的宗教,习俗,及各个部落的土地的起源,告诉哪里可获得生活资源,如寻找资源,如何寻找生活伴侣等,实际是各部落的生活教科书,这也是为何土著民族的生活离不开宗教的原因。

  土著民族对有关他们神氏祖先的圣地都非常爱护,每个人都会自觉地维护它们。

  语言与音乐文化
  土著语言非常多种,但大多面临丢失。在欧洲人到来直前大约有250种方言,但现在仅存一百来种,真正在使用的只有二十来种。大部分的土著民族已使用英语作为他们的第一或第二语言。许多品种的语言只有老一辈人才会说。土著语言面临着断代的危险。

  土著音乐是土著民族文化,每日的生活和庆祝活动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它们大都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

  土著音乐分为三种:

  一是神圣色彩的,用于神圣和秘密的庆典活动,只能在特定的地点用于特种目的。其主题通常与某些事件及神氏祖先有关。有些歌只用某些男人才知道。妇女也有自己秘密的庆典。

  二是半神圣的,这种音乐占大部分。它们通常有男士唱各,妇女跳舞,他也只能在特定的庆典地点上表演。在其它场合,男士决不会唱这些歌的。

  三是非神圣的娱乐音乐。可由各种人士在各地表演。

  音乐是土著民族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土著孩子被要求将唱歌跳舞作为每日的功课。孩子们在不同的时期学不同的歌曲。

  左图 Didgeridoos 是土著民族最主要的乐器,由中空的木管做成,由成年男土著表演。

  土著音乐是由有节律的歌曲配合有限的乐器组成。其乐器除Didgeridoos 大都是简单原始的打击器组成,如拍手,拍身体,打击木棍等。

  绘画艺术
  数百年前,在澳洲这块古老而孤立的大陆上,有一类与世界上其他人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澳洲土著人。那时,他们没有自己的历史,没有自己的语言,终年与桉树相伴,与袋鼠、鸭嘴兽为伍,过着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的生活。在山间丘陵,他们栖居于洞穴中,以防不测;在森林灌木丛,他们用树枝架棚,苫以兽皮、树皮,并用它遮身御寒;在干燥的沙漠原野,他们则筑沙墙,挡风露宿。澳洲土著人就是在这种与大自然抗争的漫长的生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澳大利亚逗留不长的时间,我们发现透过澳大利亚的博物馆、美术馆,透过澳大利亚土著人的绘画艺术,对其士著人珍贵的历史文化可见一斑。

  据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专修土著人绘画艺术的专家介绍,由于澳洲土著人在历史上没有文化记载,其文化也多半表现在口头流传下来的神化故事、歌吟、绘画、雕刻和习俗之中,而绘画是记录土著民族历史及传播土著民族文化的一个尤为重要的媒介,被人们视为了解该民族的历史形成与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料。在南澳的纽拉博尔(NULLABOR)发现的洞穴壁刻——土著人的石壁画,距今已有两万年的历史。这些绘画除用象征手法表现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之外,还以具象手法记录他们的风俗习惯、神化故事及渔猎生活。因此,澳洲的土著绘画又被人们称为“可视文化”。“梦创时期”(DREAMING TIME),被土著民族认为是整个世界的伊始,天空大地、人类万物皆生于此。当时,世界混沌一片,只有一条巨蟒——土著人相信这是神的化身。这条巨蟒熟睡后,梦见了土地,土地就出现了;梦见了人,人就出现了。所以,世界是由神创造的,神控制着万物的变化。这种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反映到土著人的绘画艺术之中,并成为土著绘画艺术始终描述的主题。

  澳洲首都堪培拉的一位学者告诉我们,当地土著语言中无“画家”一词,绘画一般被土著人视为生活必修课。当土著人儿童长到一定年龄之后,便开始跟着长辈在各种东西上描画。随着年龄的增长,描画的范围逐步扩大,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因此绘画技能亦不断提高。不过,由于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土著人绘画形式基本上分为三种:石壁画、树皮画和沙石画。

  石壁画是以凹纹刻在洞穴或山岩的石壁上的,因而得名。其表现内容多为“梦创时期”的神化传说及人和动植物等,绘画形式比较简单,包括几何图形和物象,一般都寓有一定的涵义,是一种视觉语言,记录或象征某种事物或事件,如河溪山峦的地理位置、祖先的足迹及捕猎路线等。石壁画又分为刀刻涂抹和直接描绘两种,所用颜料多取于画址附近的褐色、白色矿石,并将其磨成粉末调制而成,画面一般与实物大小相等。目前,在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见到这种简朴的石壁画,其中保存比较完好的多集中在西澳的金伯利斯(Kinberleys),及昆士兰州的约克角半岛(Cape YorkPeninula)。这些画尽管历尽沧桑,有些已有上万年的历史,但依然清晰可辨。

  我们在金伯利斯看到了一些石壁画,其中最为壮观的一幅画的是恐龙图。这只庞然大物,正悠闲自得地在林中的池塘边汲水,不远处还有几个人好像不敢靠近似的在一旁注视着。恐龙头顶褐色的颜料十分清楚。

  沙石画则可以说是居住在沙漠地区的土著人创造的杰作,多集中于澳大利亚中部的沙漠地带。主要以沙石、树枝、木炭和羽毛等物做画,在一块平整、洁净的地面上构成一定图案,然后用颜料、动物血在上面描抹,表现的主题大都为神话故事。这种沙石画多用于祭祀仪式等,仪式结束后,一般不再保留,因此,没有太古老的作品保存下来。

  树皮画的历史不像石壁画那样悠久,是近一个世纪在澳洲土著人中盛行起来的,现已成为土著人绘画的最高艺术成就之标志。其内容也以“梦创时期”的神话为主,还有大量表现袋鼠等常见动物和狩猎情景的内容。在表现手法上,既具象征性又显抽象性,其突出特点是土著人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运用了西方现代绘画技巧,以点、线、圆、几何图形形成固定图案来代表一定的事物,构成画面,传情达意。这些画看上去颇似西方现代装饰画,其实,它业已成为土著人的典型艺术作品。

  在悉尼的一家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一幅保存尚好、距今约有百年的树皮画。画的是猎人正在追逐一只硕大的袋鼠。在这张完整的按树皮上,袋鼠几乎占去了画面的5/6,或许是艺术家有意识的夸张。而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四肢、躯干,甚至它的五脏六腑都一清二楚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因为画家运用的是一种透视法。原本透视法像照X光一样,能将生物的骨骼再现在平面图上,澳洲土著人的这种透视法似乎超越了X光,更进一步将生物的内脏勾画出来。据说,老一辈的土著人能够“读懂”这种绘画的内容。树皮画的材料在澳大利亚垂手可得。生长笔直的桉树,其光滑细密的浅褐色外皮为这一绘画形式提供了天然优质的材料。土著人将树皮割下来,经过烘干、压平后,以树枝、人发或植物纤维束等为画笔,用赭石、土块、锰石、木炭和蛋汁、血、兰花汁为颜料。近年来,也有人开始使用化学树脂颜料来作画。树皮画的传统颜色为黑、白、赭红、黄四种。由于树皮画易于携带、保存,使土著绘画发生了一次质的变化,不仅绘画数量大增,而且表现的内容与风格更加丰富多彩。

  澳洲土著人在从事绘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继承了本民族的绘画传统,使其像一种有形的文字记载着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先神灵的崇拜。这一幅幅作品犹如一个个历史画面,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以及浓厚的原始文化气息。这种用自然的方式再现自然原貌的视觉艺术形式,可以说是澳洲土著人的独特文化传统。

  澳大利亚是由全世界各民族组成的国家,在文化艺术方面充分展示了它的丰富多采。一方面,它体现在土著人的绘画、文学和音乐中,另一方面,也表现在西方传统的艺术、文学、现代舞蹈、电影、歌剧和戏剧中,而亚太地区也是影响澳大利亚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澳大利亚的作品在其内容和风格上往往融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的特色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

  澳大利亚的电影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经常荣膺世界各项电影大奖,并为好莱坞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歌剧在某种意义上看是一种典型的澳大利亚的艺术形式,尽管它发源于意大利,但澳大利亚人赋予它特殊的热情和新的内涵,从内利?梅尔巴夫人到琼萨瑟兰夫人,澳大利亚为世界培养了如此杰出的女歌剧演唱家。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土著文化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澳大利亚的土著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万年前,土著人有丰富的口头传说,有与祭祀有关的原始舞蹈,但最为突出的还是绘画,绘画是土著人记录历史、延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土著绘画的内容以梦幻为永久的主题,主要描绘各种神话传说及土著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情景,土著绘画的形式主要有石壁画、树皮画和沙石画,颜色多取于褐、白两色。

  澳大利亚的文学作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土著人以及来自海外的移民作家为这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目前,澳大利亚的文学作品逐渐反映出对亚太地区文化的意义以及本地区国家间共同利益重要性的认识。

  澳大利亚人酷爱欣赏音乐会,澳大利亚有八个大型专业交响乐团,就通俗音乐来讲,澳大利亚在世界英语国家中所提供的乐曲数量占第四位,澳大利亚摇滚音乐的出口正日益发展,澳大利亚的文化艺术是一个巨大的行业,它雇佣33.6万人,每年创造的价值达130亿澳元。

  澳大利亚的电影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经常荣膺世界各项电影大奖,并为好莱坞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歌剧在某种意义上看是一种典型的澳大利亚的艺术形式,尽管它发源于意大利,但澳大利亚人赋予它特殊的热情和新的内涵,从内利?梅尔巴夫人到琼萨瑟兰夫人,澳大利亚为世界培养了如此杰出的女歌剧演唱家。

  澳大利亚人也非常喜爱观看戏剧演出及参观美术展览,如果按人口平均计算,澳大利亚人购买杂志和书籍的数量在世界上属于最多者之列,澳大利亚拥有众多的美术馆、剧院和图书馆,最重要的从事收藏的文化设施有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澳大利亚国立博物馆、澳大利亚国家电影和音响档案馆、国家科技中心、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和国家海洋博物馆等,1300多个博物馆收集并保存着澳大利亚的文化遗产,悉尼歌剧院也许称得上是澳大利亚最具特色的城市标志的建筑物。

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社会中,某些人是不允许相互接触的。例如,男人和他的继母必须避免互相接触,必须通过第三人才可以交流。成年兄妹在对话时也必须脸朝着不同的方向。还有一种亲缘关系的传统,女人把她母亲的姐妹们也称做“母亲”,而母亲的姐妹们也称她“女儿”。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好几个“父母”。
大多数土著人的婚姻都是由家族安排的,一些孩子在出生之前就已经被指腹为婚了。女孩子们通常在十三四岁就已经结婚了。在一些部落里丈夫会比妻子年长很多,而许多现代土著人的婚姻已经不再遵循传统规则和习俗了。
澳大利亚土著人向遥远的地方发出烟雾信号很奇特。他们把新砍下来的木头会燃起黑色的烟,而干木头燃起的烟颜色要浅一些。随后,土著人向烟吹气或者用树皮在篝火边煽风,这样冉冉上升的烟就会变成不同的形状,比如圆柱形的烟,螺旋上升的烟或者一股股突然喷出的烟。而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烟代表了不同的含义。他们用这种烟雾信号,通知人们当地的新闻事件,警告有客人到来或者外敌入侵,或者找人帮忙把猎到的动物运到家里。
澳大利亚土著人也用一种长约20~60厘米的木棒传递信息。一些木棒非常简单,也有一些木棒有雕刻,绘画或羽毛做装饰。这种木棒的形式有些像提示符。例如,木棒上刻有三个凹痕就意味着三位长者发出了邀请,同一个木棒可以多次使用,代表不同的含义。


土著居民的故事,歌谣和传统代代相传。歌舞会和庆典舞会仍保留着这些传统文化;部落成员聚集在一起,通过歌曲、音乐和舞蹈讲述澳大利亚的过去。 简介:
澳大利亚土著在严格的习俗规范中生活 每个部落都划分成三个“年龄一性别”集团:成年男子集团,成年女子集团,儿童集团。在成年男子集团中,有一个人数虽少但颇有势力的长老阶层,他们是习俗的维护者,也是社会权力的体现者。其他男子即使被允许参加长老议事会议 也只能旁听,不能参与决策。而儿童进入成年,则要举行献身仪式,即成丁礼。
步骤:
一般来说,完整的成丁礼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让男童与妇女、幼童隔离一段时间 期间仅与男子、老人接近,以传授部落的信仰和传说 学习敬神仪式。事情的开端往往是突然的 该男童在懵懂间被父辈抓住,蒙上眼睛 带到男子的住宿地。第二日,他由祖父带领,拜访远近的部落男子,并观看他们的表演。这是男童第一次看见部落的图腾仪式。
其次,行割礼。割礼由祖父、父亲和舅舅执行,整个过程绝不能被妇幼看至。
再次,文身。成年男子会用尖利的贝壳有规则地在男童的手 腿、脚、肩、背、胸等处割出伤口 并搽涂木炭粉,使伤口愈合时留下疤痕。在这一过程中老人经常会以身作则 将自己的肘部静脉剌穿,让鲜血滴在男童的身上,以向他灌输勇气。
接着,男童会留在森林里 学习各种狩猎和运用武器的技能,并接受一些肉体上的考验。这些肉体考验很奇特但能培养男童刻苦耐劳的精神,比如互相撕咬对方的头脸和肌肉、在火堆上熏烟,甚至还有打掉牙齿、拔头发等。在这一过程中 男童还要遵循一些饮食禁忌。
最后,部落将举行盛大的图腾仪式,正式宣布男童已“成丁”。事前 新男子被绑在青树枝的篝火堆上 由他的姐妹随意打击他的背部。只有经过这场火的考验”,土著男子才有权利结婚。
成丁礼的最后一幕是土著大型狂欢舞会——科罗波里。该舞会通常安排在晚上。当夜幕降临 土著就在树林中间燃起一堆篝火,男女老少围绕着篝火尽情地歌唱跳舞。男子是整个仪式的主角,女子则不停地拍打着自己的臀部,摇头甩发,口中还念念有词。
评价:
成丁礼是土著男子一生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他从儿童集团跨入了成年男子集团。只有经过成丁礼的土著男子,才有资格婚配。同时成丁礼也是传授生存技能和部落传统的最佳时机。 欧洲人来到这里时,澳大利亚约有500个不同的部落。从1787年起,欧洲人大批量向澳大利亚移民,由于土地与生活资源的冲突,而土著人原始的武器根本无法抵抗外来的侵略,至少有2万土著人死于土地的冲突,许多土著人沦为奴隶,大部分的土著人失去了肥沃的可生存的土地被赶往不毛之地。更灾难性的是移民带来了大量的疾病,使缺少生活资源的土著人雪上加霜,至1933年,土著人在澳大利亚的人数大约仅存七万人左右。
1770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抵澳东海岸,宣布英国占有这片土地。
1788年1月,英国流放到澳的第一批犯人抵悉尼湾,英开始在澳建立殖民地。当时估计有75万土著人生活在澳大利亚。欧洲殖民者于1788年到达澳大利亚,将土著部落赶离他们的领土。
1789年,土著人中出现首例由殖民者传染的天花疫情,造成数百土著人死亡。
1791年,英国殖民当局把悉尼湾附近的土地“分配”给服完刑期的流放犯人,开始了对土著人土地的剥夺过程。这一过程中,土著人与殖民者的冲突造成数以万计土著人死亡。
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区改为澳州,成立澳大利亚联邦,但把土著人排除在人口普查范围外,把他们被归为“动物群体”。
1910年,澳通过一项政策,以改善土著儿童生活为由,当局规定可以随意从土著家庭中带走混血土著儿童,把他们集中在保育所等处。
1937年,澳当局通过一项可以武力同化混血土著人的官方政策。 上世纪中叶,随着国际上反对殖民主义浪潮和国际人权呼声的逐渐高涨,澳大利亚政府以种族隔离为内容的“白澳政策”逐步瓦解。土著人的命运出现转机。
1958年2月14日,一个名为“联邦土著进步委员会”的组织在澳大利亚南澳州首府阿德莱德宣告成立。澳洲大陆5个州都有代表出席,有意思的是,12名代表中,只有3人是土著人,其他都是白人。越来越多的白人同情土著人,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委员会通过了七点原则声明:废除歧视土著的一切法律;修改宪法,授权联邦政府立法,保护土著人;改善土著人居住条件等。
次年,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在墨尔本召开,吸收了同样不具有公民权的托雷斯·斯查伊岛的土著人,更名为“争取土著和托雷斯·斯查伊岛民进步委员会”,这个全国性机构为土著人争取权益展开了不懈的斗争。
澳大利亚政府在1967年宪法修正案上,宣布废除“在计算联邦人口时……”土著人将不计算在内”的《宪法》第127条,授予土著人以公民权。
1967年,澳大利亚人在全民公决中赞成修改宪法,把土著人纳入人口普查,并赋予他们投票权。
其后,一些有关土著人土地、教育、文化等问题的立法也相继出台。从联邦政府到各州和领地政府都从法律、政策和政策措施上致力于保护土著人的各项权利。土著人和土著文化被政府认同,各种文化向着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融合的方向健康发展,澳大利亚进入多元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1970年4月29日,白人在悉尼港举行盛大庆祝活动,纪念库克船长“发现”澳洲200周年。而全澳各地的土著人则聚集在库克登陆处,举行悼念活动。标语牌上写着一个个消失了的部落名字。他们说:“他们庆祝他们的,我们要悼念许许多多死去的人。”同年,澳政府废除了允许当局带走土著儿童的法令。
1972年,澳大利亚政府重新认识土著人问题,并开始考虑土著人权利的法律保障问题,“多元文化政策”随之开始起步。
1976年,澳政府通过法令,承认土著人享有“北部地区”大片土地的所有权。土著人此后掀起要求归还先祖土地的运动浪潮。土著人一直在为收回他们失去的领上和圣地而斗争。
1992年,澳大利亚政府废除了未受辖领土政策。同年,澳最高法院裁定,土著拥有殖民时期以前澳大利亚一种形式的所有权。
1997年,一项全国性调查报告说,从家人身边夺走土著儿童的政策使多达10万的土著人遭受精神创伤。报告建议政府对“被偷走的一代”作出补偿。同年全国和解大会在墨尔本召开。总理霍华德在会上为“被偷走的一代”辩解,在场的土著人全都背过身去,齐刷刷地把屁股对着这位总理。土著人认为,霍华德的自由党对土著人的态度远不如工党。他们还认为,霍华德同情“单一民族党”,而这个党实际上是主张“白澳政策”的。
2007年,陆克文当选总理,承诺代表政府向那些土著人道歉。
2008年2月13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代表政府就澳土著居民自白人登上澳大利亚大陆上百年来所蒙受的苦难作出了正式道歉。当天大约1000名土著居民聚集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议会附近观看了澳政府具有历史意义的道歉仪式,各地政府也将当地的土著居民集中在电视大屏幕下观看了现场直播。



澳大利亚土著的“篝火晚会”_传授孩子们“玩火”




泰来县13117337866: 精彩澳大利亚土著艺术与文化(简·宾格汉姆著书籍) - 搜狗百科
宇败乙肝: 风俗 澳大利亚的城市都是现代化的城市,由于政府提倡栽花种草和注意保护环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设得象花园一样.有些土著人不愿意住政府提供的住宅,而宁愿住在肮脏不堪的木屋里.澳大利亚人的服饰与西欧人一样,均为西装革履.土著...

泰来县13117337866: 澳大利亚人有着怎样的禁忌与风俗?
宇败乙肝: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人一般都说英文,因为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不过部分澳大利亚土著的居民 说的是自己...

泰来县13117337866: 澳大利亚的礼仪,风俗习惯或禁忌? -
宇败乙肝: 风俗 澳大利亚的城市都是现代化的城市,由于政府提倡栽花种草和注意保护环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设得象花园一样.有些土著人不愿意住政府提供的住宅,而宁愿住在肮脏不堪的木屋里.澳大利亚人的服饰与西欧人一样,均为西装革履.土著...

泰来县13117337866: 澳大利亚有什么风俗习惯?象餐桌礼仪,穿着这些的
宇败乙肝: 服饰礼仪 男子多穿西服,打领带,在正式场合打黑色领结,达尔文服是流行于达尔文市的的一种简便服装.妇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穿裙子,在社交场合则套上西装上衣.无论男女都喜欢穿牛仔裤,他们认为穿牛仔裤方便,自如.土著居民往往...

泰来县13117337866: 关于澳大利亚的文化 -
宇败乙肝: 假如要澳大利亚文化,澳大利亚应该说是土著文化吧,因为本来是英国殖民地.假如说文化.就当地土著人的,我就在澳大利亚,不过要表演的话不太现实.他们是像野人那种= =红色的裤衩,他们的乐器最常见的应该是那种 把棵树中间掏空,...

泰来县13117337866: 澳大利亚有哪些风俗?
宇败乙肝: 澳大利亚的城市都是现代化的城市,由于政府提倡栽花种草和注意保护环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设得象花园一样.有些土著人不愿意住政府提供的住宅,而宁愿住在肮脏不堪的木屋里.澳大利亚人的服饰与西欧人一样,均为西装革履.土著人的服饰也与西欧人样,所不同的是他们的衣服很少洗,显得很脏.还有的土著人赤身裸体,或在腰间扎一块布遮盖.有的佩带臂环、项圈、前额箍和骨制鼻针.节日时,他们还在身上涂上各种颜色.澳大利亚人一般喜欢吃牛、羊肉、鸡、鸭、蛋、野味等.菜要清淡,讲究花样,不吃辣,对中国菜颇感兴趣.爱吃各种煎蛋、炒蛋、冷盘、火腿、虾、鱼、西红柿等.西餐喜欢吃奶油烤鱼、炸大虾、什锦拼盘、烤西红柿等.

泰来县13117337866: 澳大利亚的文化 -
宇败乙肝: 澳大利亚的文化澳大利亚是由全世界各民族组成的国家,在文化艺术方面充分展示了它的丰富多采.一方面,它体现在土著人的绘画、文学和音乐中,另一方面,也表现在西方传统的艺术、文学、现代舞蹈、电影、歌剧和戏剧中,而亚太地区...

泰来县13117337866: 什么是人文习俗 -
宇败乙肝: 澳大利亚颇具独特的风情习俗.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澳大利亚的冬夏正好与位于北半球的我国颠倒.隆 居住在澳大利亚一些部落辖区内的土著人,仍然保护着自己的风俗习惯.他们以狩猎为生,“飞去来器”是他们

泰来县13117337866: 澳大利亚的节庆有什么特色?
宇败乙肝: 澳大利亚法定节日主要有元旦(1月1日)、复活节(3月28—31日)、圣诞节(12月25曰)、节礼日.重大的民间节曰有玛蒂格拉狂欢节、华兰纳节、蒙巴节、佩思野花节...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