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铁骑的没落也强悍

作者&投稿:第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朝末年,八旗军和关宁铁骑谁更厉害??? 还有明末有哪几个厉害的军队???~

关宁铁骑的前身就是辽东铁骑,另外明末劲旅还有刘綎的车兵,秦良玉的川黔军,戚继光留下来的戚家军
浑河一战7000戚家军和川黔军对阵10万八旗,杀敌2万有余

打仗看主将,不是说擒贼擒王吗?没有王怎么可能有兵?例如三国诸葛亮,几十兵力照样抚琴退敌……更有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即墨之战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代之战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巨鹿之战 项羽 2万——40万 歼灭
  彭城之战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井陉之战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昆阳之战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祝阿、临淄之战 耿?m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赤亭之战 虞诩 3千——数万
  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 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
  彝陵之战 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前秦灭前燕之战 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败至洛阳,仅剩10余万
  沙苑之战 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玉壁之战 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金乡之战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虎牢之战 李世民 3500——10余万 歼灭窦建德
  唐平萧铣之战 李靖 不详——40余万 平萧铣
  奉天、灵台之战 郭子仪 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太原之战 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雍丘之战 张巡 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
  睢阳之战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六合之战 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
  和尚原之战 吴绛、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顺昌之战 刘锜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郾城之战 岳飞 数千——1.5万 大败金军精锐
  陈家岛海战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采石之战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鄂州之战 伯颜 20万——60万 大败宋军
  丁家洲之战 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
  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 20万——60万 水战,全歼陈友谅
  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萨尔浒之战 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 歼敌约5万人
  宁远之战 袁崇焕 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
如果没有有智谋的将领的话。那么战斗力就是兵力多的强咯?貌似少数民族的军事战斗力比较强。 骑兵克制步兵,步兵克制弓兵,弓兵克制骑兵。这么看了话,关宁铁骑更强!

关宁铁骑在吴三桂的反动统治下,帮助清军占领了北京。后来在吴三桂的带领下彻底击败农民军,随后又协助吴三桂反清,一度几近将清朝推翻,康熙丧失了50万军队。
随着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被平息,曾经威名赫赫的关宁铁骑终于在炮火硝烟中归于沉寂。  由于关宁铁骑归袁崇焕指挥过,所以明朝对这支部队的记载只是轻描淡写。清朝立国之后,由于关宁铁骑曾是八旗军的死敌,且最后又助纣为虐,参与吴三桂的反叛,所以,清朝的记载也是能贬则贬。这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境遇,使关宁铁骑在后人的眼中,印象一直模糊不清。  2008年6月,中国发展出版社推出《历史上的十大军团》一书,关宁铁骑与战国时期赵国的李牧骑兵兵团、秦国的王翦兵团、西汉韩信军团、汉武帝时的霍去病军团、南朝时期梁武帝手下的陈庆七千白袍军、南宋岳家军、成吉思汗怯薛军、明朝常遇春兵团、大清八旗军等,同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常胜军团,关宁铁骑终于在蒙尘数百年后得以正名。
关宁骑兵是明朝统治者学习先进军事产业的一次尝试。话说天启年间,兵部尚书王在晋主持辽东战事,当时正值广宁大败,辽东官军已是全线崩溃,各个胆寒。王在晋勘察前线之后,认为朝廷边军已不堪再战,纵然侥幸收复广宁,也无力坚守。而且国家财力疲敝,根本无法与建奴长久对峙,于是主张尽数放弃辽东、辽西,以长城为边境,重修山海关作为最后防线,只以水师骚扰建奴腹地,如此便可大大减少军费开销,所需工程费用总共亦不过一百万两银子。
但当朝诸公皆以为,王在晋不谋划恢复辽东失地,反而还要再丢弃辽西,实在怯懦无用,于是将其罢免,改由帝师孙承宗督师辽东。孙承宗倒是一心想要打回辽阳和沈阳,收复辽东,但朝廷官军在野战之中实在打不过后金,便想出一条堡垒计,在山海关外大兴土木,不断往东修堡垒。建奴来了,军民就缩进堡垒坚守,建奴退去,就再往前继续修新的堡垒,一边挺进一边施工,最后把堡垒修到沈阳为止。  此策如果用在永乐、嘉靖年间,国家财计充裕之时,或许倒也可行。然而自从天启年间以来,天下灾荒频繁,赋税难以征齐,户部银库早已入不敷出。孙承宗为了推行堡垒战术,在辽西集结十余万大军,还要修堡垒、铸火炮、囤积粮秣,却依然无力主动出击,反而每逢野战必败,未能收复一寸失地,不能遣散大军休养生息,军费开销自然也降不下来,还白白送给了后金大笔的粮草、兵器、马匹和饷银。而且每一次女真兵来袭,摧毁沿途各堡垒之后,官军还得再一次重修,于是朝廷又要拿出一大笔的工程开销。  结果,朝廷在辽西关宁军身上每年花费的军饷,居然高达五六百万两白银之多,而之前朝廷户部的岁入,也不过每年四百万两上下,户部很快就开始哭爹叫娘。孙阁老看看似乎不行,于是又想要自力更生,在辽西屯田,但辽西之地能够收获的粮秣赋税,折合白银只有十五万两。而且在关外屯田的话,如果关宁军无法在野战之中击败建奴,没办法阻止敌军劫掠,那么你这些屯田里的庄稼就等于是为女真人种的。  这般入不敷出之下,朝廷不得不一再加征辽饷,搞得天下人心惶惶,可是依然无法弥补这个无底洞。由于在辽东要修筑这么多堡垒,工程用度太大,朝廷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于是西北各镇的粮饷长期欠发,导致山陕边军哗变,西北流寇横行之势遂不可遏止。而中原、山东也是不堪重负,民变蜂起。无论大凌河之战胜负如何,只要孙承宗靡费巨万的堡垒计不改,以朝廷财力之窘迫,迟早要被活活拖垮。
举一个更加显著的类似例子来说吧,自从大明迁都北京以来,北京的粮食供应,就仰赖于大运河上的漕运。但问题是,一条运河从南到北,从地方到中枢,从漕丁运兵到户部尚书、内阁大佬,不知道多少人在这上面分肥,每年按规定从江南往北京运粮八百万石,沿途各种莫名其妙的耗费却近三千万石,还有那修缮运河、维护水闸的花销,当真是每年都要把泼天一般的金银掏出去,压得江南百姓喘不过气来。  于是,江南的有识之士就在心想,既然漕运从南到北几千里,漕船、漕丁、沿途官府、各种规费盘剥层层剥皮,开支怎么也节省不下去,而且都得摊在江南人的头上。那么为何不釜底抽薪,索性不走运河,改走海路呢?要知道,海船的运量远大于漕船,帆船的速度也远快于人力拉纤的漕运,如果能改漕运为海运,那么运输成本和沿途耗费肯定会大大减少,江南百姓的负担也就会大大减少,造福民生,善莫大焉。  所以,自从戚继光平定倭寇,海疆恢复平静之后,就不断有人在朝堂上提议将漕运改为海运,减轻整个江南的负担。但这一切倡议最终都是石沉大海——上千里的运河漕运,近百万人牵扯其中,每年有几千万石粮食可供分润,就是几千万两的银子。面对如此巨大而稳定的收益,有谁愿意去改变?又有谁敢触碰?  哪怕江南的东林党掌控了明末朝政,但他们背后的金主乃是江南的缙绅富商集团,而不是江南的小民农户,漕运对江南百姓盘剥吸血得再狠,对于擅长偷税漏税的他们也影响不大,自然没有什么改变的动力。  结果从明朝一直拖到清朝,哪怕蒸汽轮船和铁路火车都出现了,因为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漕运依然还是老样子不变。最后到了二十世纪初,因为大运河北段实在是淤塞得根本不能行船,而刚刚闹过庚子义和团之乱、签署辛丑条约赔了列强四万万五千万两白银的清廷,又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治河经费了,只得不顾一众官吏们的幽怨眼神,毅然废止了漕运——丢了饭碗的漕帮从此变成了青帮,有的改行去闯荡上海滩,有的去投靠孙中山成了革命党。在日后的辛亥革命之中,这些下岗纤夫还对推翻清王朝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同理,孙承宗阁老的堡垒战术,不仅每年花费五百万两银子,全国赋税投进去都不够,而且一旦真打起来,攻也攻不动,守也守不住。所谓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不过是全部二十多座堡垒,被后金军扫荡得只剩最多四五座,大量的钱粮物资和人员都被掳走资敌,只是有几座特别坚固的堡垒没有被攻破而已。  而为了守住这几座堡垒,还有巴掌大小的一块地皮,代价却是四海骚然、中原大乱,百姓不堪重负、揭竿而起,边军断饷绝粮、纷纷哗变,无数流寇横行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各省,搅得全国动荡不宁。  只要稍微比较一下得失,就该明白明末的朝廷国力,已经根本支撑不起这种堡垒战术了。  既然这种堡垒战术如此糟糕,既浪费钱又没成效,还有巨大的后遗症,为何明廷还硬是要抓着不放呢?  因为它跟漕运一样,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方便大家伸手贪污!  显而易见,花费巨资搞那么多个根本守不住的工程,对于有关部门来说,真是太适合贪污工程款了——敌人来袭,堡垒陷落,然后被劫掠和拆毁,在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之余,也会将有关人员全部贪污工程款的痕迹给毁灭得干干净净。  所以,只要堡垒修到哪里,贪污就延伸到哪里。那些黑心官儿把堡垒修成豆腐渣工程还是轻的,直接在账单上瞎编一些不存在的据点,专门用来向朝廷骗钱也是常事!反正等到女真兵一来,就是玉石俱焚,一片废墟哪怕朝廷事后想要派人来查账,也无处可查……除此之外,朝廷花名册上的十几万关宁军,分散在二十几处堡垒里,互相无法支援,女真军一旦来扫荡,明军自然是兵败如山倒,死亡溃散无算,一场败仗下来,所有吃空额的痕迹也被消除得干干净净,真应了王在晋的那句话:“食粮则有,临敌则无!”  于是,孙承宗在辽西建立的堡垒群,不但成为了女真人定期组队刷怪、爆出粮草军械的固定补给站,还成了辽西将门每年敲诈朝廷的聚宝盆。更要命的是,辽西将门也是官场老油子,很懂得法不责众和抱团发财的道理,于是就跟漕运一样,自从辽西堡垒群开工之后,从内阁六部到地方大员,不知道多少人都从这里面沾手分肥——朝廷的财政收入几乎都在这里了,凡是有点能耐的家伙,都会想办法从这里捞钱啊!  结果,大明帝国每年砸锅卖铁地往辽西投入五六百万两银子,为此搜刮得天下百姓群起而造反,结果却是养肥了从中枢文官到辽西将门的一大帮吸血鬼、吞金兽,还把辽西将门给养成了不受朝廷控制的藩镇,只肯大把地拿粮饷,不愿意好好打仗,捎带着让女真人抢走大量钱粮和物资,变得一日比一日强壮。  所以,尽管辽西堡垒群把朝廷财政拖得基本崩溃,但从内阁重臣、朝廷六部到参与辽西堡垒群建设的各方势力,当然还有作为直接当事人的辽西将门,都不愿意改用王在晋的方略,撤回山海关节省开支,让朝廷喘一口气。因为朝廷一旦花费的少了,他们这些贪官污吏能捞到的好处也就少了。而胆敢强行推行这种策略的家伙,非但会担上“丢弃祖宗之地”的骂名,还会得罪一大堆人,多半连性命都未必能保得住!  这样一来,为了这么多人的灰色收入,大明朝廷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坚持辽西堡垒战术,一直拖到整个国家垮掉为止——其实到了后面,就连孙承宗自己也隐约感觉到,这套看上去很好很强大的堡垒战术,已经变成了好像漕运一样的害民玩意儿。但事情到了这一步,连他这个创始人自己都没有办法改弦更张了。




为什么明军的队伍在投降清军之后,战斗力反而有所提高呢?
辽东铁骑的士兵基本上都是李成梁自己的家丁,他们的军饷俸禄取自李成梁,基本军饷几乎是大明军队普通士兵的足额发放的2倍,而且从不拖欠。关键除了军饷外有分红,每次战争所赢得的战利品,是内部自己分配,战功越大,分红越多,即便牺牲了的,安家费也非常可观。这样一来,关宁铁骑的利益就在集体的外部,...

明朝靠什么当蒙古铁骑,因为当时的明末有农民军后金和蒙古入侵中原最后吴 ...
我们讲明末把,都觉得明末军队战斗,也对也不对,不对在于,有那么几只军队战斗力,只高不低的,如洪承畴的洪兵,卢象升的天雄军,能和八旗比美的关宁铁骑。懂明史的人都知道,其实明朝不自己折腾自己,后金根本没戏,农民军更没戏,是非常没戏。后金+农民军也较基本没戏,后金+农民军+明朝自己折腾...

明朝时期瓦拉部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后来明朝的军事逐渐衰弱。还有,明朝嘉靖年间戚家军抗倭,保卫东南沿海等地。振奋国威。而且明朝在辽东的劲旅【关宁铁骑】是很强得一支军事力量,坚持在辽东对抗后金(清)政权。明末,关内义兵四起,李自成张献忠等等,屡创明军精锐,皇太极掌权,清兵经常大举入关进犯,也严重削弱明朝军事实力。最终明朝败...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为何会失败?他错在了哪?
李自成领导了明朝末期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打进了北京城,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明王朝。进了北京城以后,他们没有很好的整顿军纪,收拾朝政制定新的时政纲领,而是起了贪图享乐之心,不思进取了。而这时的吴三桂,为了女人把清兵引入关内。可以说李自成率领众人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轻而易举的被明朝的残将...

中国古代兵种有什么?
步兵、骑兵、战车兵、水兵。步兵:轻步兵,重步兵,弓弩兵,器械兵(攻城时使用投石机巨弩的) ,弓箭手(长弓、短弓),盾牌手,朴刀手,斧兵,长枪兵 骑兵:轻骑兵,重骑兵,弓弩骑兵,异种骑兵(骑兵,骆驼骑兵),骑射手 战车兵:轻车兵,重车兵 水兵:普通水兵(水手,瞭望,攻击,操舵),特殊...

为什么明朝的火器已经很先进了,到了清朝却又进入冷兵器时代?
骑兵在那个时代中的重要作用 就当时的战斗来说,骑兵的地位是绝对,因为当时的火炮还不是那么的先进,骑兵依靠马匹快速的冲撞力可迅速攻破炮兵的阵营,这就是为什么在那个时候,明朝以关宁铁骑为骄傲,清朝以自己的八旗骑兵为骄傲。因为在那个时代中,虽然火炮的威力很是厉害,但在一定程度中,当时的火炮还...

阎崇年讲清史讲的好吗?
阎崇年在百家讲坛讲过很多关于清朝的历史,也出了书,曾经我一度觉得他讲的很好,但有一次看百家讲坛,发现他讲崇祯皇帝讲的非常不符合事实,我想问大家,大家觉得他到底讲的好吗?有... 阎崇年在百家讲坛讲过很多关于清朝的历史,也出了书,曾经我一度觉得他讲的很好,但有一次看百家讲坛,发现他讲崇祯皇帝讲的非常不...

高坪区13553097584: 明朝关宁铁骑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 -
徐段孟得: 孙承宗督师辽东,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策略.意思是,以往明朝对后金作战,都是从全国各地调兵,汇聚辽东,其中以广东,广西,四川,浙江,福建等地的兵源最多.这些兵不是不能打,而是对辽东恶劣的环境以及凶悍的对手有些不适应,往往是打得起就打,打不起就躲,反正辽东又不是自己家乡,犯不着卖命.所以孙承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在辽东本地招兵买马.辽东兵原先都是百姓,自己的家园被后金蚕食,家人成了努尔哈赤的奴隶,自己成了无家可归的人.此时参军能激起保卫家乡的那份热情和对敌人的愤怒,所以打起仗来非常卖命,攻击力也相当强悍,关宁铁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所以你就知道他的战斗力如何了.

高坪区13553097584: 明末战斗力最强的明军? -
徐段孟得: 关宁铁骑

高坪区13553097584: 明朝最具战斗能力的部队有哪两支? -
徐段孟得:[答案] 戚家军和秦军吧. 戚家军是戚继光组建的军队,而且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支近代化军队,火器装备达60%以上,纪律严明,... 1642年孙传庭率最后一支秦军出关与李自成决战,在柿园之战中全军覆没. 关宁铁骑在明朝历史上根本就不算是精锐,只是在...

高坪区13553097584: 真实历史上的关宁铁骑战斗力到底怎么样? -
徐段孟得: 高,非常高.其中机动性、防御力、冲击力、单兵作战能力都很强.如果再加上一个优秀的指挥官,那绝对是一等一的战斗力.历史上关宁铁骑在边关防守十几年,清军都无法将其攻破.毛文龙是优秀的军事将领,袁崇焕是个优秀的文官,两个人统帅能力都很强,但是意见不合.所以袁崇焕赶走了毛文龙,对于关宁来说,是一个损失.如果袁崇焕不刚愎自用,崇祯也不急于剿灭清军,而是先割地赔款,调关宁铁骑剿灭国内叛军,稳定民心政治,明朝不至于灭亡.明末其实有回光返照的样子,崇祯也算是明君了.

高坪区13553097584: 明军关宁铁骑的战斗力与清军精兵谁强? -
徐段孟得: 关宁铁骑相当于明朝的割据势力,私人武装.因为长期驻守于边关,战斗力极强,装备比一般明军精良.在李如松,李如柏是就很出名了.在吴三桂与闯王战斗时配合清军就将闯军大败.在先前战斗中,李如柏所率的关宁铁骑大败日军丰成秀吉.

高坪区13553097584: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军队?比如曹操的虎豹骑,孙传庭的秦军
徐段孟得: top10 明成祖时期的燕军 永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充满活力和开拓精神的时... top8关宁铁骑 不论袁崇焕时期,单就吴三桂时期的战果就足以证明其强大. 抛开政治...

高坪区13553097584: 明后期关宁铁骑与前期的三大营相比 -
徐段孟得: 当然,三大营拱卫京师,数量庞大,而且皆为各地精锐,步骑火器俱全,而关宁铁骑只有不到万人,随具是骑兵但人数太少,当数量差到一定程度时,质量的优势是不能扳回的,而且三大营也不是吃白饭的,前期拱卫京师,朱棣能调一群饭桶?所以,我认为还是三大营更强

高坪区13553097584: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和八旗骑兵相比谁更厉害? -
徐段孟得: 当然是关宁铁骑.这是袁崇焕训练出来的,当年关宁铁骑在宁远和锦州的野战中大败鞑子八旗.后来黄太鸡围攻北京,袁崇焕帅九千铁骑日夜兼程,赶回来大败十万鞑子.这两场战役都见于史书,楼主可以去查查 只是由于崇祯皇帝中了反间计杀了袁督师,导致关宁铁骑人心涣散,最终使大明关外土地尽失.要是有袁督师在,鞑子焉能踏进我中原一步?能建立猪尾巴王朝?想到这里,读书人一声长叹

高坪区13553097584: 明朝袁崇焕的关宁铁骑战斗力有多强?
徐段孟得: 10万关宁铁骑可敌大顺军40W 应该是比较强了

高坪区13553097584: 明朝后期的关宁铁骑的详细信息 -
徐段孟得:[答案] 关宁铁骑绝对不会超过万人,由关宁人组成,抵御民变及关外女贞,下面的,看清楚了,征讨关内的没有全牺牲,那一千来人是和曹文诏一起战死的,是明末最强悍的军事力量,不要因为人少就觉得他们差劲,有这种看法的人,才是真正差劲的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