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北京城布局有何特点?

作者&投稿:佼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朝北京城布局有何特点?~

北京故宫,原名"紫禁城"。在明代朱元璋之孙,通过地理风水反复研究后,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历时十四年建成。其规模宏大,占地7.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为1.5平方公里,有房屋9999间,黄色琉璃瓦屋顶,蓝色护城河和红色围墙把它与外界隔开。

故宫在设计建造时,遵循了许多儒家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所谓前朝,是指宫殿的前面是百官议政的朝堂;所谓后市,是指皇宫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以满足宫廷生活的需要;左祖,指的是皇宫的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社,指皇宫的右面,是皇帝祭祀土地神、谷物神的社稷坛。

故宫的建筑都严格遵循对称的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排列,而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更以故宫为重心,这些建筑都坐北朝南,体现着皇帝的至尊。午门是故宫的正门,红墙黄瓦,朱漆大柱,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平面呈"凹"字形,以聚生气,中间洞开三门。在午门高大砖石墩台上建有崇楼五座,正楼九开间。这些都是传统思想"九五至尊"的象征。

过了太和门就是三大殿。三大殿坐落在一个"土"形的三台上,这个三台一方面抬高了三大殿的高度,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文化阴阳五行中"土"居中,所以故宫的设计者将故宫最重要的部分用汉白玉砌成了"土"形三台。

坤宁宫与乾清宫的名字和功用都是对应的。《易经》中,乾对天,主阳;坤对地,主阴。清、宁二字都是安定、详和的意思。

故宫的后门为神武门,位于中轴线之北。神武门原称玄武门,为了避康熙玄烨之讳将玄武门改为神武门。故宫中有一条称为金水河的小河,横贯东西,将广场分为南北两半。在中国人的环境观念中,背山面水是一种理想的模式,甚至以风水的形式被固定下来。金水河自紫禁城的西北角流入宫中,并流经几座重要的建筑前面,以造成背山面水的吉利环境。按五行相生,金生水,故名金水河,也是皇家饮用之用。

故宫的规划与建筑布局运用了五行学说的观念。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世界观和宇宙观。古人认为世上万物皆分阴阳,男性为阳,女性为阴;方位的前为阳,后为阴;数字中的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等等。在故宫,属于阳性的帝王执政的朝廷放在前面,将皇帝、皇后生活的寝宫放在后方,这不仅适应使用功能方面的需要,也符合阴阳之说。前朝安排了三座大殿,后宫部分只有两座宫(即乾清和坤宁二宫,交泰殿是后期加建的),符合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之说。又如天上五官的中官居于中间,而中官又分为三垣,即上垣太微、中垣紫微、下垣天市,这中垣紫微自然又处于中官之中,成了宇宙中最中心的位置,为天帝居住之地。这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宫殿也应该称为紫微宫。明、清两朝把皇帝居住的宫城禁地称为紫禁城自然是事出有据了。唐朝长安的皇城和宋朝汴梁的宫城,它们的南门都称为朱雀门。明、清朝紫禁城的午门也称为五凤楼,凤本属鸟类,所以午门也是朱雀门,北面的宫门自然称玄武门。

紫禁城的龙脉就是北京城的龙脉。中国的龙脉在昆仑山,在引用了许多古人论述天寿山与北京城的关系后断言北京的龙脉在昌平的天寿山,龙穴就在紫禁城。作者强调:“古人建城必靠山,古人建阴宅必选山”、“古人建城必寻龙脉”、“定龙脉是建城的首要原则”。意思就是古人在建北京城和紫禁城时肯定是先选定天寿山龙脉后建城。如果二环路内的北京城是明朝选定的,倒可勉强附会,可偏偏这个城址不是明朝的首选地,而是明的前朝元代选址定都的。明清紫禁城也是在元故宫的遗址上南北稍加移动修建的,决不是明朝根据龙脉重新选址修建的。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弄明白,昌平那座山明朝之前叫黄土山,明朝选为皇陵后才改名天寿山,因此所有论述天寿山与北京城关系的书都是明朝以后文人的附会说。忽必烈选址都城时有个得力参谋刘秉忠,此人有些迷信,当过和尚,又懂得道教理论,但未见他的风水和龙脉之说。据一位元史专家介绍,迄今为止,他也没发现一篇元朝建大都城和故宫前先根据风水理论定龙脉的文献。

曾有人把北京城西北缺角、东南角歪斜解释为风水学上的“天塌西北、地陷东南”。近期另一本国家级的权威杂志的风水专辑上,也有教授根据风水理论把西北缺角称为“天缺口”。所以北京城和故宫筒子河西北都缺一角,总之都是人为故意。中国历史上哪朝哪帝不迷信风水,但为什么魏洛阳城西北多一角?南朝建康城、北宋东京城、唐长安城、元大都城、元明清宫城都不缺西北角?元大都是非常典型的方正平直的都城,大街小胡同都规定尺寸、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有清楚的记载,但为什么东直门和西直门不能通顺平直?非常重要的安定门大街到了大佛寺就得拐一个弯.

——Baidu知道

紫禁城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紫禁城,在建筑布置上一砖一瓦都在表现着皇权至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紫禁城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紫禁城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彩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紫禁城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紫禁城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优美而恬静。
另外,紫禁城有一条中轴线,以天安门为开端,经端门,从午门进去,以前三殿(在明代分别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至嘉靖时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至清代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轴,东西六宫(西六宫:太极殿、永寿宫、咸安宫、储秀宫、体和殿;东六宫:钟粹宫、景阳宫、延禧宫、永和宫、景仁宫)为翼,呈现出极好的对称性。

特点:

在色彩应用上,也完全反映“五行”思想。宫墙,殿柱用红色,红属火,属光明正大。屋顶用黄色,黄属土、属中央,皇帝必居中。皇宫东部屋顶用绿色,属东方木绿,属春,用于皇子居住。皇城北部的天一门,墙色用黑,北方属水,为黑。

所有单体建筑,也因性质不同而选用了不同的颜色,藏书的文渊阁,用黑瓦、黑墙,黑为水,可克火,利于藏书。二层的文渊阁室内,上层为通间一大间,下层分隔为六间,体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易经》思想。天安门至端门不栽树,意为南方属火。

建筑风水布局,还表现在名称上合于《易经》之理。南端的丽正门,合于离卦的卦辞“日月丽乎天”。顺承门、安贞门在北部后宫,合于坤卦“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安贞之地,应地无疆”。

皇帝的乾清宫,皇后的坤宁宫,合于乾、坤之义。不宜加木,木生火,在此不利于森林结构的防灾。

扩展资料

近现代改建

1911年清朝灭亡后,对北京城池进行改建,为改善交通和修筑环城铁路,先后拆除了正阳门、朝阳门、宣武门、东直门、安定门的瓮城,皇城城墙和东安门。1924年在内城城墙上新开和平门,1937年开辟启明门(建国门)和长安门(复兴门)(这两个其实是豁口)。

1949年之后,对北京城池进行了大规模的拆除工作。朝鲜战争期间,为便于疏散民众,在内城城墙上增开了东四十条、小街、新街口等豁口。外城城墙、城门和角楼于1951年至1958年拆除。皇城的中华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地安门于1950年代拆除。

内城城门和城墙先后于1965年至1969年拆除。内城护城河的东西南三面也加盖改为暗沟,成为城市下水道系统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清北京城



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如下

一、总体特点:有内外城之分(如下图)

二、内皇城内门多:明朝增加和修建了好多不同性质的门(如下图)


三、整齐,对称

       城内外总体平面整齐划一,自南向北延伸的中轴线把全城一分为二,左右布局对称,体现了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思想。


四、立体感强,主要体现在城的防御设计上

       城防建筑的设计上,北京城池也吸取了北宋《武经总要》和南宋时期已经发展健全的城池建造经验,以砖石城墙为基础,箭楼、角楼、瓮城、敌台、闸楼、城壕等为依托,组成了平面和立体的综合防御体系,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史上防备最完善的都城之一,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工程技术的极高水平



  “宫城居中,四方层层拱卫,主座朝南,中轴突出,两翼均衡对称”。这是明北京城在规划布局上的最大特色。

  朱棣在夺取皇位之后,便于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平为北京,二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永乐四年(1406年)决定迁都,并于第二年即下诏开始营建宫殿、坛庙。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步完工,第二年正式迁都北京。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建成的,但比元大都更加雄伟壮丽。从整个城的平面布局来看,明北京城是一座呈“凸”字形结构的城,且外城包着内城的南面,内城包着皇城,皇城又包着紫禁城。从外城到紫禁城,城墙的外面绕以宽且深的护城河。这样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就成为全城的中心,处在层层拱卫之中。在城的四周再布以天、地、日、月坛,紫禁城俨然是“宇宙的中心”了。

  北京城的建筑,又是以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为依据进行布设的。外城南边正中的永定门,是这条中轴线的起点,皇城后门——地安门以北的钟鼓楼,则是这条中轴线的终点。全城最宏大的建筑和场景都安排在了这条中轴线为基础,在其两侧作有机的布置和组合,其周围再部署以低矮,青灰色的四合院。整个城的规划布局形成了一个完整和谐,举世无双的巨大建筑群。金碧辉煌的宫殿,在数以千计,布置有序,掩映在绿阴底下的四合院的衬托下,更显得宏伟壮丽了。

  已故的建筑大师、原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北京城正是在全盘的处理上,完整地表现出伟大中华民族建筑的传统手法和都市计划方面的智慧与气魄。”

  一位曾在嘉靖二十年(1541年)到北京的葡萄牙作家平托, 在他所写的“游记”中这样写道:北京是个“富足、文明、宏伟”的“世界大都会”、“城高墙厚”、“楼阁相直”,城中商店林立,百货充塞于市,“行走于街市之中,如入幻境”。

  明朝人对北京城的设计建造是双龙布局形状
  图解:有关专家对北京景山地区的遥感航摄照片进行了研究,发现这里的古代建筑群的整体设计形状貌似一组拟人化的建筑。地质矿产部地质遥感中心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们利用遥感技术所拍摄的全北京城鸟瞰照片,翻阅了大量有关史料,相互印证。他们惊奇地发现,明朝人对北京城的设计建造是双龙布局形状。一条水龙和一条陆龙衡山环水,蔚为奇观。

  (一)紫禁城 紫禁城(今故宫)是京城的核心。明初攻克大都后,将原来的元皇宫、除隆福宫改为朱棣的燕王府外,其余大部分宫殿为了"灭王气"全部拆毁了。因此迁都北京,就需重新建造紫禁城皇宫。紫禁城于永乐十八年完工,周约六里余,南北960米,东西760米。城外护城河(称筒子河)宽52米。城四门:南午门,北玄武门、东东华门、西西华门。四角有壮丽的角楼。 (二)皇城 包围紫禁城、西苑(三海)、景山之城曰皇城。长约十八里,有七门。最南大明门,大明门内为正门,即承天门(清改天安门),门前为广场,广场东北为长安左门(俗称东三座门),西北为长安右门(俗称西三座门),皇城东门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 (三)内城 公元1368年徐达攻克大都后,便着手改建城池。当时元顺帝退走蒙古高原,为防其南侵,遂将大都城北部比较空旷荒落的地方放弃,北垣南缩5里,另筑新城。永乐十八年(1420)命营缮司郎中蔡信为工部右侍郎,加修筑东、西、南三面城垣。东、西垣在元旧土城基础上包砖砌成。南垣已于永乐十七年(1419)向南推展了二里,亦用砖包砌。城周长四十里,共九门,即明京城,后称内城。 (四)外城 蒙古骑兵多次南侵,时常迫近京城。如嘉靖二十九年(1550),俺答兵就曾到南郊。世宗朱厚�为加强城防,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于嘉靖三十二年增筑外城。原计划筑城一百二十里,四面包围内城,但因财力不足,只修包了南郊,成了"凸"字形,全长二十八里,有七门。嘉靖四十二年又增修各门瓮城,至此时完成了北京城的规模。外城的建成,形成了一条自正阳门通往永定门的笔直的大道,也是全城中轴线的南端。中轴线全长近8公里,南起永定门,穿正阳门、紫禁城的正中心和景山中峰,最后止于鼓楼和钟楼。 (五)城门 明京城城门"内九外七",明初内城各门之名皆沿用大都旧名。正统四年(1439),修建北京内城九门城楼竣工,这年改丽正为正阳,文明为崇文,顺承为宣武、齐化为朝阳,平则为阜成。内城九门是:正阳、崇文、朝阳、东直、安定、德胜、西直、阜成、宣武。外城的七门是: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1�古都城门十二景"正阳石马"、"崇文铁龟"、"朝阳谷穗"、"阜成梅花"、"东直铁塔"、"西直折柳"、"安定真武"、"德胜石碣"、"西便白羊"、"彰仪金人"、"右安花畦"、"宣武水平"。2�进城车辆之规定正阳门为京城正门,走皇辇宫车。崇文门设鱼、酒纳税之所,故走酒车。朝阳门为南米漕运入京之门。东直门为木材入京之门。安定门走粪车。德胜门为出兵之门。西直门走水车,因皇帝御用之水取自玉泉山。阜成门为西山煤炭入城之门。宣武门清代走囚车。3�入门税当时规定,凡是男子负重、骑牲口、推车一律上税,每年有10万两之多。1930年底取消入门税之后,发展成站岗人员向进城人任意索取。在解放后彻底取消入门税或变相的入门税。 (六)其他建筑 明代京城是按"左祖右社"的封建传统规制而建的,在皇城左建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用以祭祀皇帝的祖先,右建社稷坛(今中山公园)用以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在内城南郊建天坛,以祭天,北郊建方泽坛(地坛),以祭地,东郊建朝日坛(日坛),以祭太阳,西郊建夕月坛(月坛),以祭月亮。此外,在今天桥南还建有先农坛,太岁坛等。明朝各皇帝为死后也能居于超人的地位,生前就在昌平县的十三陵大兴土木,为自己修筑了规模浩大的陵寝。拱卫着北京的万里长城,是明朝北京的主要防御建筑,从徐达攻下大都后,为防备元皇室卷土重来,就开始重新加固、修筑居庸关等处长城,城墙不但加高加宽,而且一律用砖包砌,使得居庸关、八达岭等处长城格外雄伟险绝。

(一)紫禁城 紫禁城(今故宫)是京城的核心。明初攻克大都后,将原来的元皇宫、除隆福宫改为朱棣的燕王府外,其余大部分宫殿为了"灭王气"全部拆毁了。因此迁都北京,就需重新建造紫禁城皇宫。紫禁城于永乐十八年完工,周约六里余,南北960米,东西760米。城外护城河(称筒子河)宽52米。城四门:南午门,北玄武门、东东华门、西西华门。四角有壮丽的角楼。 (二)皇城 包围紫禁城、西苑(三海)、景山之城曰皇城。长约十八里,有七门。最南大明门,大明门内为正门,即承天门(清改天安门),门前为广场,广场东北为长安左门(俗称东三座门),西北为长安右门(俗称西三座门),皇城东门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 (三)内城 公元1368年徐达攻克大都后,便着手改建城池。当时元顺帝退走蒙古高原,为防其南侵,遂将大都城北部比较空旷荒落的地方放弃,北垣南缩5里,另筑新城。永乐十八年(1420)命营缮司郎中蔡信为工部右侍郎,加修筑东、西、南三面城垣。东、西垣在元旧土城基础上包砖砌成。南垣已于永乐十七年(1419)向南推展了二里,亦用砖包砌。城周长四十里,共九门,即明京城,后称内城。 (四)外城 蒙古骑兵多次南侵,时常迫近京城。如嘉靖二十九年(1550),俺答兵就曾到南郊。世宗朱厚�为加强城防,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于嘉靖三十二年增筑外城。原计划筑城一百二十里,四面包围内城,但因财力不足,只修包了南郊,成了"凸"字形,全长二十八里,有七门。嘉靖四十二年又增修各门瓮城,至此时完成了北京城的规模。外城的建成,形成了一条自正阳门通往永定门的笔直的大道,也是全城中轴线的南端。中轴线全长近8公里,南起永定门,穿正阳门、紫禁城的正中心和景山中峰,最后止于鼓楼和钟楼。 (五)城门 明京城城门"内九外七",明初内城各门之名皆沿用大都旧名。正统四年(1439),修建北京内城九门城楼竣工,这年改丽正为正阳,文明为崇文,顺承为宣武、齐化为朝阳,平则为阜成。内城九门是:正阳、崇文、朝阳、东直、安定、德胜、西直、阜成、宣武。外城的七门是: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1�古都城门十二景"正阳石马"、"崇文铁龟"、"朝阳谷穗"、"阜成梅花"、"东直铁塔"、"西直折柳"、"安定真武"、"德胜石碣"、"西便白羊"、"彰仪金人"、"右安花畦"、"宣武水平"。2�进城车辆之规定正阳门为京城正门,走皇辇宫车。崇文门设鱼、酒纳税之所,故走酒车。朝阳门为南米漕运入京之门。东直门为木材入京之门。安定门走粪车。德胜门为出兵之门。西直门走水车,因皇帝御用之水取自玉泉山。阜成门为西山煤炭入城之门。宣武门清代走囚车。3�入门税当时规定,凡是男子负重、骑牲口、推车一律上税,每年有10万两之多。1930年底取消入门税之后,发展成站岗人员向进城人任意索取。在解放后彻底取消入门税或变相的入门税。 (六)其他建筑 明代京城是按"左祖右社"的封建传统规制而建的,在皇城左建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用以祭祀皇帝的祖先,右建社稷坛(今中山公园)用以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在内城南郊建天坛,以祭天,北郊建方泽坛(地坛),以祭地,东郊建朝日坛(日坛),以祭太阳,西郊建夕月坛(月坛),以祭月亮。此外,在今天桥南还建有先农坛,太岁坛等。明朝各皇帝为死后也能居于超人的地位,生前就在昌平县的十三陵大兴土木,为自己修筑了规模浩大的陵寝。拱卫着北京的万里长城,是明朝北京的主要防御建筑,从徐达攻下大都后,为防备元皇室卷土重来,就开始重新加固、修筑居庸关等处长城,城墙不但加高加宽,而且一律用砖包砌,使得居庸关、八达岭等处长城格外雄伟险绝。

(一)紫禁城 紫禁城(今故宫)是京城的核心。明初攻克大都后,将原来的元皇宫、除隆福宫改为朱棣的燕王府外,其余大部分宫殿为了"灭王气"全部拆毁了。因此迁都北京,就需重新建造紫禁城皇宫。紫禁城于永乐十八年完工,周约六里余,南北960米,东西760米。城外护城河(称筒子河)宽52米。城四门:南午门,北玄武门、东东华门、西西华门。四角有壮丽的角楼。 (二)皇城 包围紫禁城、西苑(三海)、景山之城曰皇城。长约十八里,有七门。最南大明门,大明门内为正门,即承天门(清改天安门),门前为广场,广场东北为长安左门(俗称东三座门),西北为长安右门(俗称西三座门),皇城东门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 (三)内城 公元1368年徐达攻克大都后,便着手改建城池。当时元顺帝退走蒙古高原,为防其南侵,遂将大都城北部比较空旷荒落的地方放弃,北垣南缩5里,另筑新城。永乐十八年(1420)命营缮司郎中蔡信为工部右侍郎,加修筑东、西、南三面城垣。东、西垣在元旧土城基础上包砖砌成。南垣已于永乐十七年(1419)向南推展了二里,亦用砖包砌。城周长四十里,共九门,即明京城,后称内城。 (四)外城 蒙古骑兵多次南侵,时常迫近京城。如嘉靖二十九年(1550),俺答兵就曾到南郊。世宗朱厚�为加强城防,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于嘉靖三十二年增筑外城。原计划筑城一百二十里,四面包围内城,但因财力不足,只修包了南郊,成了"凸"字形,全长二十八里,有七门。嘉靖四十二年又增修各门瓮城,至此时完成了北京城的规模。外城的建成,形成了一条自正阳门通往永定门的笔直的大道,也是全城中轴线的南端。中轴线全长近8公里,南起永定门,穿正阳门、紫禁城的正中心和景山中峰,最后止于鼓楼和钟楼。 (五)城门 明京城城门"内九外七",明初内城各门之名皆沿用大都旧名。正统四年(1439),修建北京内城九门城楼竣工,这年改丽正为正阳,文明为崇文,顺承为宣武、齐化为朝阳,平则为阜成。内城九门是:正阳、崇文、朝阳、东直、安定、德胜、西直、阜成、宣武。外城的七门是: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1�古都城门十二景"正阳石马"、"崇文铁龟"、"朝阳谷穗"、"阜成梅花"、"东直铁塔"、"西直折柳"、"安定真武"、"德胜石碣"、"西便白羊"、"彰仪金人"、"右安花畦"、"宣武水平"。2�进城车辆之规定正阳门为京城正门,走皇辇宫车。崇文门设鱼、酒纳税之所,故走酒车。朝阳门为南米漕运入京之门。东直门为木材入京之门。安定门走粪车。德胜门为出兵之门。西直门走水车,因皇帝御用之水取自玉泉山。阜成门为西山煤炭入城之门。宣武门清代走囚车。3�入门税当时规定,凡是男子负重、骑牲口、推车一律上税,每年有10万两之多。1930年底取消入门税之后,发展成站岗人员向进城人任意索取。在解放后彻底取消入门税或变相的入门税。 (六)其他建筑


城步苗族自治县15630552103: 明朝北京城布局有何特点? -
丛健重组:[答案] “宫城居中,四方层层拱卫,主座朝南,中轴突出,两翼均衡对称”.这是明北京城在规划布局上的最大特色. 朱棣在夺取皇位之后,便于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平为北京,二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永乐四年(1406年)决定迁都,并于第二年...

城步苗族自治县15630552103: 明朝北京城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有什么特点 -
丛健重组: 1、修建多重城墙,更好地拱卫皇帝的居所; 2、整体不是继承了隋唐长安城的对称布局又在金源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了; 3、增强了军事防御的功能,因为北边不安定; 4、城市规划上贸易自由,没有了贸易的地方局限和时间限制,人们可以自由地活动,因而形成了市民阶层和市民阶层特有的文化——小说.

城步苗族自治县15630552103: 明朝北京城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有什么特点? -
丛健重组:[答案] 明朝北京城为刘伯温设计建造,人称三头六臂哪吒城.三头六臂双足为城门

城步苗族自治县15630552103: 明北京城在规划布局上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丛健重组: “宫城居中,四方层层拱卫,主座朝南,中轴突出,两翼均 衡对称.”这是明北京城在规划布局上的最大特色. 朱棣在夺取皇位之后,便于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 ...

城步苗族自治县15630552103: 明朝北京城的建筑有何特色?
丛健重组: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迁都北京.北京城在元都旧城基础上多次扩建,相较原城更加宏伟、壮观.城墙全部采用砖砌,城濠用砖石砌驳岸,有石桥横跨于 城濠上....

城步苗族自治县15630552103: 明清时期北京城的特点 -
丛健重组: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北京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其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脉;北部的军都山为燕山山脉,均属昆仑山系.两山脉在北京的南口(南口是兵家要地)会合形成向东南巽方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山湾环...

城步苗族自治县15630552103: 观察如图所示两幅图,与唐朝长安城比较,明朝北京城设计的最主要特点是() -
丛健重组:[选项] A. 城内有“市”,具有商业功能 B. 城内有宫城和皇城 C. 城有三重,宫城居于中心 D. 城为方形,街道正直

城步苗族自治县15630552103: 明清以来的北京城是如何布局的?它反映了怎样的封建等级制度? -
丛健重组:[答案] 明代北京城是由外城和内城组成的.外城位于南面,是乾位,象征“天”,为阳;内城位于北面,是坤位,象征“地”,为阴.为配合天圆地方、乾坤照应、阴阳合德,外城略宽,呈扁圆形;内城略窄,呈方形.外城的东南为兑位,象征“泽...

城步苗族自治县15630552103: 比较分析唐朝长安城、北宋东京城、元朝大都城、明朝北京城的布局特点! -
丛健重组: 北京故宫,原名"紫禁城".在明代朱元璋之孙,通过地理风水反复研究后,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历时十四年建成.其规模宏大,占地7.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为1.5平方公里,有房屋9999间,黄色琉璃瓦屋顶,蓝色护城河和红色围墙把它与外界...

城步苗族自治县15630552103: 明代北京城的布局和风水有什么关系?
丛健重组: 阴阳八卦思想在明代的北京城随处可见.当时,北京城是由外城和内城组成的.位 于南面的外城处于乾位,为阳,象征“天”; 位于北面的内城处于坤位,为阴,象征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