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罗尼的相关文献

作者&投稿:晋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榆木的相关文献~

《宋书·符瑞志下》:“ 琅邪费 有榆木,异根连理,相去四尺九寸。”《魏书·桓帝纪》:“帝曾中蛊,呕吐之地仍生榆木。参合陂 土无榆树,故世人异之。” 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舟车》:“梁与枋樯用楠木、槠木、樟木、榆木、槐木。”

明史 林聪,字季聪,宁德人。正统四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景泰元年进都给事中。时方多故,聪慷慨论事,无所讳。中官金英家人犯法,都御史陈镒、王文治之,不罪英。聪率同列劾镒、文畏势从奸,并及御史宋瑮,谢琚,皆下狱。已而复职。聪又言瑮、琚不任风纪,二人竟调外。中官单增督京营有宠,朝士稍忤者辄遭辱;家奴白昼杀人,夺民产,侵商税。聪发其奸,下诏狱。获宥。增自是不敢肆。三年春,疏言:“臣职在纠察刑狱。妖僧赵才兴之疏族百口,律不当坐,而抄提至京。叛人王英,兄不知情,家口律不当逮,而俱配流所。虽终见原,然其始受害已不堪矣。湖广巡抚蔡锡以劾副使邢端,为所讦,系狱经年,而端居职如故。侍郎刘琏督饷侵隐,不为无罪。较沈固、周忱乾没万计,孰为轻重?琏下狱追征,而固、忱不问。犯人徐南与子中书舍人颐,俱坐王振党当斩,乃论南大辟,颐止除名。皆刑罚之失平者。”帝是之。端下狱,琏得释,南亦减死,除名。东宫改建,聪有异论,迁春坊司直郎。四年春,学士商辂言聪敢言,不宜置之散地,乃复为吏科都给事中。上言夺情非令典,请永除其令。帝纳之。初,正统中,福建银场额重,民不堪。聪恐生变,请轻之。时弗能用,已果大乱。及是复极言其害,竟得减免。五年三月,以灾异偕同官条上八事,杂引五行诸书,累数千言。大略以绝玩好,谨嗜欲,为崇德之本。而修人事,在进贤退奸。武清侯石亨、指挥郑伦身享厚禄,而多奏求田地;百户唐兴多至一千二百余顷,宜为限制。余如罢斋醮、汰僧道,慎刑狱,禁私役军士,省轮班工匠,皆深中时弊。帝多采纳。先是,吏部尚书何文渊以聪言下狱,致仕去。及是,吏部除副使罗{⺮虎}为按察使,参政李辂、佥事陈永为布政使。聪疏争之,并言山西布政使王瑛老,宜罢。{⺮虎}等遂还故官,瑛致仕。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诸司惮聪风裁,聪所言,无敢不奉行者,吏部尤甚。内阁及诸御史亦并以聪好论建,弗善也。其年冬,聪甥陈和为教官,欲得近地便养。聪为言于吏部。御史黄溥等遂劾聪挟制吏部;并前劾仲贤为私其乡人参政方员,欲夺仲贤官予之;与吴诚有怨,辄劾诚;福建参政许仕达嘱聪求进,聪举仕达堪巡抚。并劾尚书王直阿聪。章下廷讯,坐专擅选法,论斩。高谷、胡濙力救。帝亦自知聪,止贬国子学正。英宗复辟,超拜左佥都御史,出振山东饥,活饥民百四十五万。还进右副都御史,捕江、淮盐盗。以便宜,擒戮渠魁数人,余悉解散,而奏籍指挥之受盗赂者。母忧起复,再辞。不许。天顺四年,曹钦反。将士妄杀,至割乞儿首报功,市人不敢出户。聪署院事,急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锦衣官校恶钦杀指挥逯杲,悉捕钦姻识。千户龚遂荣及外舅贺三亦在系中。人知其冤,莫敢直,聪辨出之。其他湔雪者甚众。七年冬,以刑部囚自缢,诸给事中劾纪纲废弛,与都御史李宾俱下狱。寻释。成化二年,淮南、北饥,聪出巡视。奏贷漕粮及江南余粮以振,民德之如山东。明年偕户部尚书马昂清理京军,进右都御史。七年代王越巡抚大同。岁余,遇疾致仕。再岁,以故官起掌南院。前掌院多不乐御史言事,聪独奖励之。或咎聪,聪曰:“己既不言,又禁他人言,可乎?”十三年秋,召拜刑部尚书,寻加太子少保。聪以旧德召用,持大体,秉公论,不严而肃,时望益峻。十五年,偕中官汪直、定西侯蒋琬按辽东失事状。直庇巡抚陈钺,聪不能争,论者惜焉。十八年乞归不得,卒于位,年六十八。赠少保,谥庄敏。聪为谏官,严重不可犯。实恂恂和易,不为崭绝之行。以故不肖者畏之,而贤者多乐就焉。景泰时,士大夫激昂论事,朝多直臣,率聪与叶盛为之倡。尧山堂外纪林庄敏公九岁时,邑宰包姓者谒其尊翁梅所先生,公侍侧,有白犬在门,顾梅所,包曰:“公子能对乎?”梅所曰:“颇能。”包出句云:“白犬当门,两眼睁睁惟顾主。”公应声曰:“黄蜂出洞,一心耿耿只随王。”包叹异曰:“公辅之器也。”林庄敏公初为给事中,以言谪国子学正,尝坐率性堂,有《书怀》诗,曰:“东风吹雪弄余寒,朴或歌来兴未阑。圣世谁云轻冷职,菲林元不称言官。蠹芸香暖图书静,炉篆烟销午漏残。自笑此身宜懒散,敝冠尘土不须弹。”成化间,林庄敏公为司寇。一日,与陕西杨司马鼎会坐,林戏曰:“胡儿十岁能骑马。”盖杨多须而年少之故。杨遽答曰:“癞子三年不似人。”林在位已久,而闽地有癞也。

(莲池大师《诸经日诵》所收)
此咒於莲池大师之《诸经日诵》已收入,并作为修行功课之一
此陀罗尼是普贤如来所说。经云:「若人诵此一遍,准诵龙藏中《华严经》上中下三本一遍」。何况常持。若能满十万遍,其人敏悟精微,洞彻一切教藏,至於福聚转障不可具说。普贤王如来(非普贤菩萨)为密教阿达尔玛佛(ati-buddha),乃金刚乘最极究竟,无上殊胜法教的宣演教主,由此可知华严法教与密宗红教大圆满法皆为理趣不二、殊途同归的成佛大法,愿行者珍视实修之。─出自《大正藏》第十九册页709下。
梵文:华严经四十二字母简介
从中国的佛经翻译来看,早期翻译的佛经大多属於《般若》部,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於鸠摩罗什译的《大品般若经》。西晋‧太康七年(286)竺法护(Dharma-raksa)所译《光赞般若波罗蜜经》与元康‧元年(291)无罗叉所译《放光般若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均是这部《般若经》的同本异译。其中《放光般若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之【陀邻尼品】、《光赞般若波罗蜜经》之【观品】都有提到这「四十二字门」及字义,这是通过「梵文字母」或「字母组合」来宣扬诸法般若的空性思想。依次胪列「四十二个」梵文字母,在每个字母後又附以与《般若经》相关的教义来解说,宣扬教义时大多采用「者,……不可得」、「者,……不可得见」、「不可得」、「不可得见」……等句式,反映了《大品般若》经「诸法性空」的思想。
虽然当时讲习「四十二字门」的材料没有保存下来,但从有关当时研习、讲筵之盛况的记载,可以推想出「四十二字母」在当时的传习状况。尤其是鸠摩罗什所译出解释《大品般若经》的《大智度论》,其中龙树菩萨对「四十二字母」的解释非常详细,这使「四十二字母」更容易为中国人所接受与学习。不久之後《华严经》也被译出,此经的【法界品】也借「四十二字母」宣扬与《华严》相关的教义,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当时人把「梵文字母」与「佛教义理」联系起来的观念。如《大智度论‧卷48》(T25, p0408b)对此「四十二字门」的说明:
问曰:
若略说则五百陀罗尼门,若广说则无量陀罗尼门,今何以说是字等陀罗尼,名为诸陀罗尼门?
答曰:
先说一大者,则知馀者皆说。此是诸陀罗尼初门,说初馀亦说,复次诸陀罗尼法,皆从分别字语生。「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菩萨若「闻」字、「因」字,乃至能「了其义」。是字,初「阿」後「荼」,中有四十。得是「字陀罗尼」,菩萨若一切语中,闻「阿」字即时随义,所谓:「一切法从初来不生相」………若闻「茶」字即知:「一切法必不可得」……「茶」外更无字,若更有者,是四十二字枝,是字常在世间,相似相续故。入一切语故无碍。如国国不同,无一定名,故言无名。「闻」已便尽,故言灭,诸法入法性,皆不可得,而况字可说?诸法无忆想分别,故不可示。先意业分别故有口业,口业因缘,故身业作字。字是色法,或眼见或耳闻,众生强作名字,无因缘,以是故,不可见不可书。诸法常空如虚空相,何况字?说已便灭,是文字陀罗尼,是诸陀罗尼门。求闻持陀罗尼
全称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
─出《金刚顶经成就一切义品》。大唐中印度三藏善无畏奉 制译。《大正藏》第二十册页601下─603上。
念此菩萨神咒可得忆持不忘之力用,并圆满诸愿。
尔时薄伽梵。入诸波罗蜜平等性三摩地。从定起已即说此能满诸愿虚空藏菩萨最胜心陀罗尼曰
南牟(一)‧阿迦(去引)舍(舒可反二)‧揭(鱼羯反)婆(去引)耶(余可反三)‧唵(四)‧阿唎(五)‧迦(入)么唎(六)‧慕唎(七)‧莎[口*缚]诃(八)‧
薄伽梵言。此陀罗尼。是过去现在一切诸佛之所同说。若能常诵此陀罗尼者。从无始来五无间等一切罪障悉皆销灭。常得一切诸佛菩萨共所护念。乃至未成佛来。所生之处。虚空藏菩萨恒随守护。令诸有情常所乐见。诸有善愿无不满足。一切苦患皆悉销除。常生人天不堕恶趣。生生之处常忆宿命。设不加法但能常诵获福如是。若欲加法持此陀罗尼求闻持者。当于绢素白[迭*毛]或净板上。先画满月。于中画虚空藏菩萨像。其量下至不减一肘。或复过此任其力办。菩萨满月增减……如其不能办涂香等供养之物。但作第二运心供养。法亦成就。即以手印掏珠。诵陀罗尼明记遍数。诵时闭目。想菩萨心上有一满月。然所诵陀罗尼字。现满月中皆作金色。其字复从满月流出。澍行人顶。复从口出入菩萨足如自发言咨启菩萨足下。诵陀罗尼未止息来。所想之字巡环往来。相续不绝如轮而转。身心若惓即须止息。至诚瞻仰便坐礼拜。闭目复观满月菩萨。极明了已。应更运心令渐增长周遍法界。复渐略观。于最后时量如本已。方始出观。又作前手印诵陀罗尼三遍已。举大母指发遣菩萨。作是念言唯愿慈悲布施欢喜。后会法事复垂降赴。如是诵陀罗尼。随其力能或一日一上。或一日两上。从始至终每如初日。遍数多少亦如初上。不得增减。前后通计满百万遍。其数乃终亦无时限。然于中间不容间阙。后于日蚀或月蚀时。随力舍施饮食财物。供养三宝。即移菩萨及坛露地净处。安置。复取牛酥一两。盛贮熟铜器中。并取有乳树叶七枚及枝一条。置在坛边。华香等物加常数倍。供养之法一一同前。供养毕已。取前树叶重布坛中。复于叶上安置酥器。还作手印诵陀罗尼三遍。护持此酥。又以树枝搅酥。勿停其手。目观日月兼亦看酥。诵陀罗尼无限遍数。初蚀后退未圆已来。其酥即有三种相现。一者气。二者烟。三者火。此下中上三品相中。随得一种法即成就。得此相已便成神药。若食此药即获闻持。一经耳目文义俱解。记之于心永。诸余福利无量无边。今且略说少分功德。如至却退圆满已来。三相若无法不成就。复应更从初首而作。乃至七遍。纵有五逆等极重罪障。亦皆销灭法定成就。
梵文:
不空绢索毘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与《佛光大辞典》对〈光明真言〉的解释:「光明真言是大日如来之真言,一切诸佛菩萨之总咒。」由此开宗明义的简介,即可了解此咒的重要性及其在密教中的地位,因大日如来是密教的始祖。
〈光明真言〉的来源经典,在《大正藏》中有三:
(1)《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卷二十八〈灌顶真言成就品〉。
(2)《不空羂索毘卢遮那佛大灌顶光明真言》。
(3)《毘卢遮那佛说金刚顶经光明真言仪轨》:
〈简易罗马拼音〉om amoga vairocana maha-mudra mani-padma jvala pravartaya hum〈传统汉字音译〉唵 阿谟伽 尾卢左曩 摩贺 母捺罗 摩尼 钵纳摩 入缚罗 钵罗嚩多野 吽
[不空绢索毘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出自《大正藏》第十九册页606中
即名「光明真言」。毘卢遮那如来。为授母陀罗尼印三昧那神通法品。而最为第一。若有过去一切十恶五逆四重诸罪。烬然除灭。若有众生。随处得闻此大灌顶光真言。二三七遍经耳根者。即得除灭一切罪障。若诸众生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诸罪。犹如微尘满斯世界。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是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尸骸上。或散墓上。遇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狱中若饿鬼中。若修罗中若傍生中。以一切不空如来不空毘卢遮那如来真实本愿大灌顶光真言神通威力加持沙土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舍所苦身。往於西方极乐国土。莲华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堕落。复有众生连年累月。痿黄疾恼苦楚万端。是病人者先世业报。以是真言於病者前。一二三日每日高声诵此真言一千八十遍。则得除灭宿业病障。若为鬼娆魂识闷乱失音不语。持真言者加持手百八遍。摩扪头面。以手按於心上额上。加持一千八十遍。则得除差。摩诃迦罗神作病恼者。亦能治遣。若诸鬼神魍魉之病。加持五色线索。一百八结。系其病者腰臂项上。则便除差。
另:
不空大灌顶光真言(出不空罥索神变经第二十八卷洁字函)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即伸右手。摩清净莲华明王顶。时大千世界六变震动。所有十方刹土。过现未来一切如来。毗卢遮那如来。一时皆现。亦同授与清净莲华明王灌顶三昧耶。尔时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毗卢遮那如来。各伸右手。摩清净莲华明王顶。同说不空大灌顶光真言曰
唵(喉中抬声引呼一)旖暮伽(上)废(无计反)噜者娜(二)摩诃亩[打-丁+柰](能乙反)啰么抳(三)钵头(二合)么入缚攞(四)跛啰(二合)袜亸野[合*牛](五)
若有过去一切十恶五逆四重诸罪。得闻此大灌顶光真言三七遍。即得除灭一切罪障。若诸众生。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诸罪。犹如微尘满斯世界。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是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尸骸上。或散墓上塔上。彼所亡者。若地狱饿鬼修罗傍生中。以一切不空如来毗卢遮那如来真言。加持沙土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舍所苦身。往于西方极乐国土。莲华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堕落
秀州海盐普照院释智圆。母丧以遗骨。盛于小匣。日诵毗卢灌顶咒。加持土沙。覆于骨上。殆至盈尺。一日顶骨。忽涌于土面。初不以为然。仍旧覆之。翌日复尔。众皆惊骇。时武夷公权作记以广其事。大智律师。作赞以美之。文见芝园集
在汉译的《毘卢遮那佛说金刚顶经光明真言仪轨》中,说明了本咒为何名为〈光明真言〉的四项理由,兹列出如下:
1. 三世三劫一切诸佛,由诵持此真言咒力,速得成正觉;此神咒是百亿无数诸佛如来母、万亿无数菩萨圣众母;此大神咒、此大明咒、此无上咒、此无等等咒;依此名〈光明真言〉。
2. 此释迦如来常恒恭敬礼拜;昔修忍辱仙人行间,常诵此真言咒。时从顶出现百千光明,照曜三千世界成正觉,故名〈光明真言〉。
3. 依(此咒)光明力,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等,皆悉解脱恶趣,速得成正觉,故名〈光明真言〉。
4. 欲令父母灵生极乐净土,向西方诵千遍,定生极乐净土,是故建立墓所,以真言书,副无量寿梵字,安置父母墓所,必彼灵虽经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不堕恶道,必往生极乐净土莲华中宝座上成佛。(彼)时从眉间放白毫光明,故名〈光明真言〉。
除 婬 欲 咒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经‧卷二》。出自《大正藏》第二十一册页543上、545上。
─或见《陀罗尼杂集‧卷二》。《大正藏》第二十一册页586上。
─或见《文殊菩萨献佛陀罗尼名乌蘇吒》。《大正藏》第二十册页778上。
经文节选:
时佛勒阿难。为未来没苦众生。广宣流布。时文殊菩萨先说偈言一切众生类 回没婬鬼界
无能觉之者 唯我能救拔
永断生死本 普处寂灭乐
我文殊师利。今欲说神咒。拔济诸众生。除其婬欲本。有名乌稣吒(晋言usota)。除婬欲,却我慢。
句梨句梨-帝那‧忧拙忧拙-帝那‧
度呼度呼-帝那‧究吒究吒-帝那‧
若蜜都若蜜都-帝那‧
究吒呼究吒呼-帝那‧
忧守忧守-帝那‧
耶蜜若耶蜜若-帝那‧
度呼吒-究吒多‧
莎呵‧
诵咒三遍结缕。作七结系脚。
是咒能令诸失心者还得正念。灭婬欲火心得清凉。除其我慢灭结使火。三毒垢障悉得消除。若诸女人及善男子。精神处在无明重渊下。久处於生死不能得出要。洄波生死流没溺婬欲海。莫能觉之者,莫知求出要。呜呼甚可伤。若善男子善女人。心得惺悟还厌婬欲。应当与此陀罗尼咒令其读诵。婬欲之火渐渐消灭。婬欲灭已,慢心自灭。慢心灭已,其心则定。其心定已,结使则灭。结使灭已,心得解脱。心解脱已,即得道果。是则名为大神咒力。诚谛不虚,神力如是。断酒五辛七七四十九日。诸不净肉悉不得食。若男子行者九九八十一日。若女人行者七七四十九日。复昼夜六时勤心读诵。烧黑沈水、白旃檀香。散华供养十方诸佛。六时读诵曾不废忘。日数足已,结使即灭。其心泰然,无复婬欲。
当深生欣跃自发庆幸。今我遭遇大圣神力。此身宜至佛身。不惧沦溺。如是净心念念信向。断诸恶作转杂言论离间之语。不念名利。如是日数足已。决定解脱。其心泰然。无复欲慢。 《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阐释
全称普遍光明焰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
(经名)二卷,唐不空译。略称大随求陀罗尼经、随求陀罗尼经、大随求经、随求经等。佛在大金刚须弥峰楼阁,集一切大众,放顶毫之光照十方一切佛刹说大神咒,名普遍光明。(中略)大随求陀罗尼。并说种种灵验之事。更有宝思惟译之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同本抄略。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阐释
【大随求陀罗尼(梵maha^-pratisa^ravidya-dha^-ran!i,藏Rig-sn%ags-kyi rgyal-mo-so-sor-h!bran%-ba-chen-mo)】
密教咒名。又称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大随求无能胜陀罗尼、随求即得真言,略称随求陀罗尼。此陀罗尼能灭一切罪障,破除恶趣,随所求即时得福德,故名大随求陀罗尼。
依不空译《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载,此陀罗尼是随求菩萨八印言的第一咒,全咒计二百九十句,是陀罗尼中少见的长咒,自古在印度、西域、中国等地颇受道俗喜爱。
全咒内容分为三段,首先叙述归命诸佛菩萨及三宝之理,其次叙说随求菩萨拔除一切众生罪障、烦恼、苦难、恐怖及疾病,令众生身心安乐、所求圆满、诸行成就趣向菩提,最后揭示受持此陀罗尼者,可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等鬼神随从守护,与一切如来之所护念。
关于此陀罗尼的功德,在不空及宝思惟两译本中,皆说此咒有广大利益,并述及听闻之功德、受持读诵之利益及书写带持之功德与作法,文中亦载有种种灵验谈。据经文所载,此咒可攘除天灾地变的苦厄,有火不能烧、毒不能侵、降伏邻敌、破无间狱、除龙鱼难等诸种功德,以及招福德、灭罪障、坚固身心、求子得子、五谷丰穰、调顺天候等利益。而《随求菩萨感应传》三卷中,也载有各种灵验事迹。
在日本此陀罗尼之传持亦颇盛行,计有最澄请回梵汉两字随求即得陀罗尼,空海请回梵字大随求真言、梵字小随求真言,圆仁请回随求八真言,惠运请回随求陀罗尼,圆珍请回梵字大随求真言。宽治六年(1092)三月,明觉撰‘勘注’一卷,释此真言之意义。
[参考资料] 《秘藏记》;《瑜伽大教王经》卷二;《金刚顶瑜伽最胜秘密成佛随求即得神变加持成就陀罗尼仪轨》;《四十帖决》卷七;《秘钞问答》卷十;《阿娑缚抄》;《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诸说不同记》卷三;《胎藏界七集》卷上;《要尊道场观》卷上。




神和神话对古代希腊文化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
神话叙事几乎在每部希腊文学中都表现了重要的角色。虽然如此,书库是唯一一部由古希腊时期保存下来的希腊神话绘图手稿。这部作品中载有大量有关希腊神话的原始资料(例如诸神的家谱),以英雄神话为主,是现代学者研究古希腊神话的重要文献。由于生活于公元前180到120年的阿波罗多洛斯根据其完成很多相关的作品,...

高淳县18652578691: 大悲咒的由来及相关资料? -
市达唐信: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 其一字一句都包含着正等正觉的真实工夫,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本咒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主要部份,共有八十四句.其详名为:千手千...

高淳县18652578691: 大悲咒陀罗尼和大悲咒有什么不同 -
市达唐信: 大悲咒陀罗尼和大悲咒是相同的.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是这一部经的总名;《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是简略的称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是这部经的别名,《经》这一...

高淳县18652578691: 佛经中,有哪些陀罗尼经? -
市达唐信: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3卷)〖唐 不空译〗诸佛心陀罗尼经(1卷)〖唐 玄奘译〗佛说无量功德陀罗尼经(1卷)〖宋 法贤译〗佛说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1卷)〖宋 施护译〗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般怛啰陀罗尼(1卷)〖唐 ...

高淳县18652578691: 《佛说圣者无量寿智大乘陀罗尼经》 -
市达唐信: 佛说圣者无量寿智大乘陀罗尼经<P> 翻经沙门法尊法师译<BR> 梵语.阿惹亚阿巴惹米打.阿汝甲那.那玛摩诃衍那娑札.<BR> 华言.圣者无量寿智大乘陀罗尼经.<BR> 敬礼诸佛及诸菩萨.<BR>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高淳县18652578691: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的原文 -
市达唐信: 此如意轮陀罗尼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 陀罗尼原文: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 怛侄他.唵.斫羯啰伐底.震多末尼. 摩诃.钵蹬谜.噜噜噜噜.底瑟吒. 篅啰阿羯利.沙夜吽...

高淳县18652578691: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是真的吗 -
市达唐信: 一 真的,因为经过了许多佛教徒的印证,以及我们百度上的资料通过二全称《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即积聚一切如来全身舍利功德之陀罗尼,凡四十句,出自《[1] 》.书写、诵读此陀罗尼,或纳入塔中礼拜之,能消灭罪障,免于三途之苦,寿命长远,得无量功德.又为纳藏此神咒所造之方形塔,称宝箧印塔,于四角刻佛像或种子.五代十国之吴越王钱弘俶依经中所说,铸八万四千小宝塔,纳此神咒,颁施四方,为著名之事例.三具名: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此陀罗尼藏三世诸佛全分之法身舍利,故云宝箧,坚固不坏,故云印.

高淳县18652578691: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
市达唐信: 这两部经,第一部《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没有问题,第二部《长寿灭罪》仅有日本编修的《大正藏》将其收入疑伪部,之前历代藏经均未曾收录,亦有大德指出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故不建议读诵第二部所谓《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虽然现在它流传的很广.

高淳县18652578691: 陀罗尼经是什么意思 -
市达唐信: 1、陀罗尼句经,即《持句神咒经》;2、陀罗尼藏,六波罗蜜经所说五藏之一,为真言陀罗尼之法藏,五藏中最上醍醐之教法,据之而立真言宗.经云: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经,调伏对治;或复有情,造诸恶业,种种重罪,使得消灭,速疾解脱,顿悟涅盘,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

高淳县18652578691: 佛教中“陀罗尼被”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市达唐信: 以下取自慧律大法师《临终备览》一书往生被又名'陀罗尼被'.其来源非出自《大藏经》,而系明季密宗盛行,金刚上师为慈悲救世故,集诸佛密咒,以梵文(或藏文)...

高淳县18652578691: 陀罗尼经和阿弥陀经是一个经文吗 -
市达唐信: 《大悲心陀罗尼经》梵名Maha^ka^run!ikacitta -dha^ran!i^ .全一卷.唐代伽梵达磨译.全称千手知千眼观世音道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略称千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现时流通之大悲咒,即此经宣说之咒语.大悲咒在我国甚具灵验,广为佛子所奉持.回有关大悲咒之经典,除上述译本之外,另有金刚智、不空等人所译,俱载于大正藏第二十册.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答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