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每段概括

作者&投稿:梅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分段,全文概括。~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全文概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充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
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该散文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
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
艺术手法
状物写景,绘声绘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使景物描写有声有色,鲜活生动。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高大”“肥胖”“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角度写。
呜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角度写。覆盆子“又酸又甜”是味觉描写。这便是绘声绘色、有滋有味。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
语言简练,生动传神。如写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的景物,只有寥寥数笔,但却把事物的情状描绘得非常生动。写冬天雪地捕鸟,连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生动而又富有层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这彰显了作者遣词造句之功力。写学生读书的场面,先生读书的神态、动作,都传神、逼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总写百草园的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表明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与留恋。
  二层(2段):写热天的时候百草园充满了无限趣味。 (百草园的美景)
  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以及“我”对这个故事的感慨。 (美女蛇的故事)
  四层(7~8段):写冬天时在百草园中的雪地捕鸟时的乐趣。(雪地捕鸟)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城中最严厉的书塾读书,回想自己在百草园所做的事情。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的特点以及先生的为人。
  三层(12~16段)写初次见先生,问先生“怪哉”是怎么一回事,没有得到答案。
  四层(17、18段):写偷偷到后花园去玩,后花园的乐趣。
  五层(19~21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以及“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描画儿。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并揭露批判了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


  还有一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表现作者由童年的玩乐到入学读书的成长过程。文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在百草园中的游戏,那里快乐,满溢着生机与活力。百草园,顾名思义,是个荒凉的地方,“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刻画了百草园的形象。然而作者又写到“那里却是我的乐园”,从荒凉的地方变成乐园,其间充满童趣,孩子们最大的特点便是好奇,昆虫的叫声引起了他们兴趣,冬天捕鸟更是反映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在作者笔下,百草园俨然就是一个无拘无束,没有忧愁,没有烦恼,可以尽情欢笑,任意妄为的儿童乐园。

  第二部分写长大了,不得不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中间还有巧妙的过渡。作者逼真地描绘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学生进学前先向孔夫子牌位行礼,而后向先生行礼,平时只有读书,别的事是不可以过问的。书屋里有打人的戒尺,也有罚跪的惩罚。总之,三味书屋是与百草园截然不同的,那里充满束缚。不过作者随后也写到书屋后的小园,孩子们经常跑到那里玩耍,流露出孩子们的天性

  主题思想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形成鲜明对比,百草园无拘无束,充满乐趣;三味书屋却到处是束缚,还有很多惩罚。虽然三味书屋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私塾,但是作者的本意却不是来批判它,通过描写先生就可以看出,作者对先生的描述是和蔼的,通常也只是“瞪几眼”,罚跪并不常用。从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看出本文的意图,描绘了作者从“乐园”到“被称为最严厉的私塾”的心理变化。


  最好加多一点啊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又可按时间和事情的不同分为几层: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出自什么文章?
出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节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全文!!!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要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内容是主人公鲁迅的童年,屋子后面有百草园,这是他童年最快乐的时候,通过美女蛇等故事讲述,后来主人公在私学的教育中长大,他把其称为为三味书屋,是他怀念的童年时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了哪几件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八件事,分别是:油蛉和蟋蟀唱歌、翻砖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听妖怪的故事、到三味书屋学习、上课画连环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作背景及作者资料
写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本散文集是什么时候的作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简介: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指的是什么
鲁迅先生有篇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许多人并不了解三味书屋的“三味”的含义。那么,“三味”究竟是指什么呢?“三味书屋”原题“三余书屋”,取《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董遇言:“为学当以之余,冬者发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示人们应把握时间,努力学习。书屋易主寿...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来记叙的,由此把握全文的结构就较为容易了。作者先写百草园:“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书房中间挂着一...

郏县1708021663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 -
抄苏五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 鲁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

郏县1708021663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梗概
抄苏五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最早发表于同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副题《旧事重提之六》,后由作者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曲谱写幼年往...

郏县1708021663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概括 -
抄苏五子:[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

郏县17080216637: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要内容 -
抄苏五子:[答案] 就是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百草园是他玩的地方,主要是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封建教育的抨击

郏县1708021663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简单的 -
抄苏五子:[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生动描写了塾师寿镜吾的形象,他是鲁迅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

郏县1708021663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旨概括 -
抄苏五子:[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历来的概括是: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

郏县1708021663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抄苏五子: 碧绿:___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吟:___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肥胖:___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捷:___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_____________ 比喻句:___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郏县1708021663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三个方面发素材来描写百草园之乐?课文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三个方面发素材来描写百草园之乐?还有 ... -
抄苏五子:[答案] 三方面之乐: 乐景(百草园里的美景) 乐闻(美女蛇的故事) 乐事(捕鸟的乐趣) 修辞手法: 1.拟人 例: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作用:很有趣,很生动,把蟋蟀和油蛉比作像人一般会唱会弹. 2.比喻 例: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

郏县1708021663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00字, -
抄苏五子:[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家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表达了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文中,充分描绘出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