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温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意思是?~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意思是:要经常擦拭它,不要让它沾上尘埃。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出自唐代高僧神秀所作的诗偈《无相偈》。原文:
《无相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释义:
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
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捻花微笑,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扩展资料:
“身是菩提树”即《菩提偈》是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
是从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说了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而慧能说菩提是个觉道,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着,怎么还要有个台呢?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什么也没有。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相偈

表面指佛像需要时刻擦拭才能整洁明亮,不染尘土,寓指人需要时刻自省才不会在欲望中迷失自己,保持自我真心。

经常地勤快地擦拭灰尘,不要让它沾染上了尘埃。
拂拭:擦,抹。
染:沾上,污染。

这句的意思是说,屏除自己身体内心不好的行为及念头,日日除,时时除,日久天长,心即如无垢明镜一般。即能包溶万物。

原文

菩提偈①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原文解释:

这个是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

这是从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释义:

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

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捻花微笑,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出于此)

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释义: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

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

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作品赏析

词语出处

1、此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2、禅宗故事--菩提本无树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观后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既然清静何必有偈,五祖之境界举手投足赫然而生,

"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慧能的意思"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着,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五祖擦偈:心本不生不灭,遇境似有境灭还无。心之所以有挂碍、有尘埃,只是因为,心对世界万事表面的相有所住。故人会有烦恼,进而产生贪嗔痴,无法明心见性,得到真正的自在。要知道,世界上万物都是终须败坏的。所以是虚妄的,不是永恒的,不应该用太多的血心去留恋它。所谓万物皆为我所用,并非我所属。心无所住,无所挂碍,即是无心无尘。

五祖的意思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着,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着,你执着它做什么?你执着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着些什么?

菩提本无树②,明镜亦非台③。

佛性常清净④,何处有尘埃⑤!

注释

①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菩提偈,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

②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成道,故称此树为菩提树。但这种树的本名是什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据说南朝梁时僧人智药曾把这种树自天竺移植中国。《雷州府志》记载:“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琼山县则把这种树所结的果子称为金刚子。这种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绕树行礼。今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藏经阁旁左右两侧,各有一棵菩提树。

③明镜:据《资持记》下二之三曰:“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

明镜是明净之镜的缩写。此镜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镜。照真故是净。照俗故是明。明故则像亮假显。净故瑕尽真显。镜故体圆中显。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净镜。[1]  台:指实物之镜

④佛性:是梵汉并译名词,意译为“觉性”、“如来性”,有时被称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来藏”的异名。原指佛陀本性,发展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助修行目标和理想境界。这个问题,小乘和大乘的观点不一致,提出种种不同的见解,引起长期争论。中国南北朝时盛谈佛性,隋唐各宗也重视佛性说。天台宗提出五种佛性,法相宗归结为两种佛性,华严宗更把“有情”众生的佛性与“非情”之物的法性区别开来。清净:佛教术语,远恶行,离惑垢,称为清净。

⑤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3.龙棘子的传说

故事《龙棘子的传说》作者--苦痕

神鸟没有出现,倒是遇上了一位老僧,老僧年逾古稀,慈眉善目,矍铄有神,身着褐色衲衣,肩挎布袋,脚踏芒鞋,走起路来身轻如燕,双方惊疑之间,还是老僧先说话了。“阿弥陀佛,能否看一看施主的念珠?”

“我不懂佛,自己串的,只是用来辟邪。”

“佛懂你,施主戴的念珠,似曾相识,传说中记载是一种名贵的树生长的,老衲为找这样的菩提子,寻遍天下没有找到,却在龙山里遇到了,这是难得的机缘,能否告诉老衲是什么树木?”

“这树满山都是,就是那种棘子果啊。”卢能顺手指向最近的一棵。

“老衲都尝过了,形状、纹路都不对,请施主帮我摘点。”

“这个我也找不到。”

“敢问施主的是从哪棵树上摘得?”

“说来话长…….”卢能把如何遇凤、如何尝果之事,一一道来。说完摘下串珠,递给老僧。

老僧接过串珠,仔细的端详一番,顺手盘了起来,叹道:“阿弥陀佛,自礼空王,终开法悟。佛人居佛地,佛地佛人居,因无所住而生其心。此乃神来法器,真正的东方菩提子念珠。”

“草民不解,还望示下。”

老僧还了念珠,摘下布袋,席地而坐,说道:“施主请坐。老衲以为智慧果必长在智慧树上,菩提子必有菩提树,始终悟不出道来,而看到这龙山棘子,听了你的遇凤尝果,如醍醐灌顶,菩提莫问出处,智慧在于顿悟。”

“大师的意思是菩提本无树,下下人也有上上智。请问大师,神鸟说的开心性,惠者自能,又是何意?”

老僧一听,此人出语不凡,心里先是惊异!随后说道:“这个,老衲只能说是禅意了,惠者大彻也,可以教化,可以度人,可以识人。能者大悟也,只能心领,可以度己,可以识己。”

“神鸟的意思是…让心进入佛境。”



经常地勤快地擦拭灰尘,不要让它沾染上了尘埃。
拂拭:擦,抹。
染:沾上,污染。
这句的意思是说,屏除自己身体内心不好的行为及念头,日日除,时时除,日久天长,心即如无垢明镜一般。即能包溶万物。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此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能否有佛...
神秀的修为很高,修持的方式也很好啊。每时每刻都观照自己的心,不让它被尘埃污染。后来的故事五祖不是也赞同神秀的这种修炼方式,对大众修学人说:但留此揭,与人诵持,依此渴修。免堕恶道,依此揭修,有大利益。原文: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出处:唐代神秀《坛经》含...

日日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句是谁说的呢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是神秀说的。他的意思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是讲究通过不断的修行来达到“悟道”,即“渐悟”。也就是说印度禅宗认为,人的本...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什么意思?
经常擦拭它,不要让它沾上尘埃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意思
常常勤快地擦拭(心镜),不要让(心镜)沾染尘牢污秽。

时时勤拂拭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是说要经常擦拭身上的尘土,出自佛家两首诗之一的《偈神季》。这句话原为五祖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所作的偈子中的一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释义为: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弟子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

时时勤拂拭 勿使染尘埃出全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此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意思
1.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应当不断摒弃内心的杂质,不断修身养性,持之以恒地保持内心的纯净。2. 只有不断地自我反省和修正,人才能够达到心灵的清明,如同没有被尘埃覆盖的明镜。3. 持之以恒地去除内心的尘埃,指的是时刻保持自我净化,最终能够达到包容万物的境界。

时时勤拂拭 勿使染尘埃的意思
这是从神秀和六祖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本意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勿”是不;不要的意思.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只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意思是:从古到今,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埃.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

贺州市19339458563: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 意思是什么 ? -
桐阀摄护: 出自佛谒:“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意思:要经常擦拭,不要让它沾满灰尘. 这句话的目的是告戒人们要经常行善,不要让恶念占据了心灵.表达了人们追求善的情感.

贺州市19339458563: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是什么意思 -
桐阀摄护: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意为: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本性)掸拂擦试, 不让它(本性)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出自《六祖坛经》.这是神秀和六祖慧能那两个偈子中的一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因慧能所作偈语比慧能境界高,五祖将衣钵传于慧能

贺州市19339458563: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意思是? -
桐阀摄护: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意思是:要经常擦拭它,不要让它沾上尘埃.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出自唐代高僧神秀所作的诗偈《无相偈》.原文: 《无相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释义: 弟子就如同...

贺州市19339458563: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桐阀摄护:[答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应该是和这句话相对的,是个典故来的,你搜下后者就有了.

贺州市19339458563: 时时勤拂拭是什么意思? -
桐阀摄护:[答案] 原句是“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意思是以身体去践行佛道,以心去观察自己对佛的感悟,时常警惕自己的行为,不要做出与佛法相背的事.

贺州市19339458563: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意思. -
桐阀摄护:[答案] 就是随时随地提醒自己鞭笞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不要被红尘孽障蒙蔽双眼,保持一颗向善的心.

贺州市19339458563: 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什么? -
桐阀摄护:[答案] 时时刻刻警记在心 提醒自己 检讨自己,不要蒙蔽了自己的心志.

贺州市19339458563: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好快哦! -
桐阀摄护:[答案] 这是神秀说的佛性 全文: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意思是说你的心要像对待明镜一样 经常的擦一擦 别让灰尘 蒙蔽了他的光亮

贺州市19339458563: “时时勤拂试,勿使染尘埃”的意思要简单一点的 -
桐阀摄护:[答案] 做任何事都要勤奋

贺州市19339458563: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本意 -
桐阀摄护: 这是从神秀和六祖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