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谈谈神话时代、夏、商、周的中国历史

作者&投稿:漫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能谈谈神话时代,夏,商,周的中国历史~

随州叶家山现西周青铜双面人头像
夏朝建立前后,即尧舜禹时期,随州一带乃至整个长江中游都是三苗的居地,而随州地区处于三苗的北疆,因而在夏人同三苗的斗争中,随州成为双方的争夺的要地,尧舜禹也由此同随州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

“尧放丹朱”。据《世本》、《尚书 · 尧典》、《汉书 · 律历志 · 世经》等记载,丹朱即尧的儿子。尧为了征服三苗,封其子丹朱于丹水为诸候。丹水即今河南淅川县西南,在随枣走廊西端,其中包括今随枣走廊。

“舜耕厉山”。舜继位后,对三苗采取“先教化、后分流”的策略,初步改善了夏人与三苗的关系,部分夏人移居随枣走廊,于是,出现了“舜耕厉山”的传说。厉山,即今随州厉山。古往今来,随州留下许多纪念舜的遗迹。如:厉山山上有帝舜庙,山腰有舜田,山脚有舜井。据清同治《随州志》记载,随州城南一里有东汉灵帝光和三年之舜子巷义井碑。《方舆胜览》称,“舜井碑在随州······相传秦时碑”。后来秦碑遭毁,宋时续立新碑。此碑抗战时不知去向,1996年在随州市涢水河旁徐家湾重新发现。

“舜葬九嶷”。原学者大都认为舜所葬之九嶷山位于湖南零陵,然据张良皋先生多年潜心研究,认为舜葬之九嶷山即今随州大洪山。

“禹败三苗”。禹接替舜的地位后,对三苗进行了更大规模的讨伐。《墨子 · 非攻》详细记载了这场战争。经过这场毁灭性打击之后,作为三苗北疆的随枣走廊首当其冲地纳入了夏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下。从随州西花园遗址中发掘的早于商、晚于龙山文化的大量陶器,即是禹占三苗在考古上的反映。

殷商时期,随州乃至整个江汉地区被称作“南土”。商王盘庚迁殷后,“殷道复兴,诸候来朝”。商王武丁时,为了征服不朝者,发起了对荆楚的征战。殷人这次南征不仅取道随枣走廊,而且借助了汉东地区诸方国包括曾国的军事援助。古曾国的地望在今枣阳、随州、京山一带。随州淅河梁家畈发掘的一座商代墓葬,印证了早在武丁伐荆楚之前,殷人已基本控制了随枣走廊。

周王朝建立后,为了掠夺当时最重要的物资---铜,频繁地对居于江汉地区的诸侯国用兵征战,随州走廊成为周人“俘金”的通衢,即必经之地。

商周之际汉东姜姓古国---厉国。”厉国又称“赖国”相传系厉山氏(即烈山氏)后裔所建,姜姓。其地望在今随州市东北20公里之厉山镇一带。据西周初年的铜器《太保玉戈》铭文考证,厉国至迟在商代末年已经立国,西周初年已成为周的诸侯国,并与周王室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早期,厉国成为楚之与国。鲁昭公四年(前538年),楚国为了加强对汉东地区的控制,灭掉了这个长期处于楚人卵翼之下的厉国。

周代汉东同姓封国--唐国。据西周早期铜器《中斛》铭文考证,唐国至迟在西周早期就已立国,文献最早出现在西周晚期。唐国地望在今枣阳东南、随州西北的唐县镇。还有一说认为唐国系由北方迁徙而来。其族姓一说系周的宗支,属姬姓;一说为祁,系尧之后。据《左传 · 哀公十七年》载,春秋早期,楚国就凭武力威服了唐国。春秋中期,唐国沦为楚的附庸。鲁定公元年(前509年),唐成公朝见楚昭王,贪婪的楚令尹子常看中了他的两匹肃霜马而得不到,把他扣留了三年,后来唐人灌醉了唐成公的随从,窃马献给子常,唐成公才得以归国,唐从此与楚结恨。定公四年(前506年),唐参入吴蔡联盟攻陷楚国郢都。次年秦人出兵帮助楚人击退盟军,收复失地。这年7月,秦楚联军灭唐。

周代汉东姬姓大国---随国。在周王朝所封的汉东诸侯国中,随国最为强盛。据众多史书记载,“周初建国千八百,见于春秋经传 者,六十有五而随称为大”。随国的疆域,包括今汉水经东,桐柏以南,广水以西,钟祥、京山以北地区。随国立国灭国时间,文献无明载。但据《车语 · 郑语》、《春秋 · 哀公六年》等文献分析,随国至迟春秋晚期已立国,或许更早些,其国祚延至战国,随国之灭年代约在公元前328年前后。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文献中大量记载有随国。如“随侯珠”与“和氏璧”齐名,南珠北璧,珠联璧合,童叟皆知。但在随州境内却出土了大量曾国文物,且曾随姓氏相同、疆域相同、年代相当,从多专家学者提出“曾随合一”说。也有少部分异说,认为或是曾灭随,后楚又在随地分封了一个曾国。曾随之谜的彻底破解,仍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

1978年夏,考古工作者在随国故都的今随州市郊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的随国国君墓葬----曾候乙墓。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铜礼器、漆木器、金银器、珠玉器及各类乐器、车马兵器和纺织服饰等,不仅展现了鼎盛时期随文化的辉煌成就,而且在诸多方面还代表着当时乃至世界文化的最高水平。

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器,具有量多、型大、体重、工精等特点,其采用的复合范铸、分铸、铸接、焊接、失蜡法等工艺,反映出随国金属铸造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我国铸造史上的创举。

曾候乙墓首次出土了16股粗弦线、丝麻交织物、单层锦织物和锁绣,反映了随国纺织技术的高超技艺,是我国纺织史上的突破。

曾侯乙墓出土的众多文物,造型优美,纹饰瑰丽,无论铜塑、雕刻还是绘画都 造 型生动,令人叫绝,其高超的美术水平,成为我国美术史上的奇葩。

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种类之全、数量之多、性能之优,为迄今所仅见。其中,首次发现了早已失传的十弦琴、五弦琴、排箫等出土的笙,发现有竹质簧片。近代欧州音乐家和物理学家正是通过对我国笙簧的研究,才发明手风琴和口琴。此墓出土的全套编钟可演奏七声音阶,从而使外国学者对我国先秦时期乐器是否具有七声音阶的疑虑涣然冰释。曾侯乙钟磬上的铭文记载了先秦的乐理知识,尢其是十二个半音阶齐备,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十二个半音阶的定调乐器。曾侯乙乐器的面世,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堪称空前“绝响”。

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衣箱盖上,两端分别画有苍龙、白虎图和二十八宿天文图,是迄今所见我国二十八宿全部名称的最早的记载,成为我国天文史上的界碑。

季梁,随国都人,出生于春秋初年。约公元前来世纪中叶,开始登上随国的政治舞台。他在辅助随国君治理随国期间,励精图治,内修国政,外结睦邻,政绩显赫,被后人誉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死后葬于今随州市东郊义岗,建有墓祠,为后世所敬重。

季梁杰出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军事思想至今仍射出穿越时空的光彩。其中,“民为神主”是季梁哲学思想的精髓;“修政而新兄弟之国”是季梁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透过假相分析事物的实质,“弗许而后战”、“怒我而怠寇”的避实就虚战略思想和政治决定军事的“小道大淫”的政治策略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的军事思想和学说,奠定了季梁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他不仅成为开我国儒家学说和古代民“主”思想之先河的思想家之一,而且不愧为我国历史上无神论者的先驱和杰出的军事家。

战国时期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许行假托神农之名撰写《神农》一书。该书阐述了君民并耕与重农思想,兼及农业生产经验与技术。《吕氏春秋》比较完整系统地保存了《神农》一书的内容,成为后人了解神农时代的珍贵文献。

个人推荐讲坛社系列
该系列大致按照从上古至近代的时段来分卷,包括《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夏王朝》,《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春秋战国》,《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绚烂的世界帝国》,《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海与帝国:明清时代》,《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中华民国》。
你可以结合《东周列国志》、《战国策》、《春秋》一起看

  毛泽东眼中的商纣王和历史真实的商纣王(转载)

  站在正统的儒家立场上看,晚年的毛泽东似乎有一种故意与流行的观念唱反调的“癖好”。譬如,商纣王历来被认为是荒淫无道的暴君典型。然而毛泽东却认为把他看作坏人是错误的,他其实“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他的失败只是在于“俘虏政策做得不太好”。在这一问题上,毛泽东多少受到了郭沫若的一些影响。商纣王在历史上的真实作为,肯定会被他的政敌周王朝所篡改、诬蔑。愈早的史料,这 种篡改就越?

  《后汉书•孔融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曹操攻占邺城时,曹丕偷偷将袁熙的妻子甄氏藏起来并予以霸占。孔融知道以后,就给曹操写了一封信,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问孔融此说出自哪部经典,孔融对答说:“以今例古,想当然耳。” 好一句“以今例古,想当然耳”,就这一句话,与纣王一同葬身鹿台的妲己就成了“大圣人”周公的侍妾。而大明朝的许仲琳老先生,更加“想当然耳”,他老人家的辉煌巨著《封神演义》,被古人当成“神话武侠”,特别是在民间,其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今天的金庸、古龙。说书的、唱曲的、杂耍的,总少不了把《封神演义》当成蓝本,就像现在把金、古二位的小说全部拍成电视剧,还一遍遍地比着拍。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重新拾起小学时已看过的《封神演义》仔细研读,却发现苏妲己并非是什么坏人,理由大概是:作为人的苏妲己是被殷纣王强迫来的,她一定要“报仇伸冤”;作为狐狸精的苏妲己,则是一个叫女娲的神仙派来“打入敌人内部的”。《封神演义》里虽然把她写得如此之坏,却也依然可以看出她的确是个垫背的。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1147年的某天,殷纣王发动大军,攻击有苏部落。有苏部落显然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之间,有苏部落酋长苏护选择了屈膝,献出他们的牛羊、马匹、美女,还有自己的女儿。苏护被迫献出女儿以后,反意更甚,坚定地投向了大商的宿敌——周方国的怀抱,给近在咫尺的商都嵌入了一颗“问心钉”。

  如果《左传》所载确实,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商人亡国之恨记在妲己身上,因为据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夏商周断代工程”最大的成就,就是确定了殷商亡国之战——牧野之战的发生时间,这个时间甚至精确到了日),殷商亡国之时就在公元前1146年,这距离纣王自焚于鹿台仅剩一年时间。用一年时间搞垮了当时的“超级大国”殷商王朝,这个彼时代的“田中芳子”,能量也未免过于超乎寻常了?

  殷纣末帝 其罪六宗

  战争机器一旦启动,就一定要绞出血汁。牧野之战的风云际会与喧嚣变幻,在后代史书上却被搞得模糊不清。《尚书》中说这次战役的牺牲是“流血漂杵、赤地千里”。但是这样的话,就与一代圣主“吊民伐罪”的主题有点脱钩,应该兵不血刃才对。但我们看到的是死者肝脑涂地,敌人踏着他们的血尸像洪水一样涌上来,商人拼死捍卫政权,周人则用极其残酷的手段夺取之。

  周武王为了解释自己伐纣的合理性,在《尚书》中开列了纣王六条罪状:

  第一是酗酒;

  第二是不用贵戚旧臣;

  第三是登用小人;

  第四是听信妇言;

  第五是信有命在天;

  第六是不留心祭祀。

  说实话,这些罪状不管放在哪个朝代都不算严重,也完全没有后人形容纣王时的荒淫残暴。引用潇人在《大周天子》中的话说,有的用现代价值观判断,甚至富于进步意义。比如第二、第三条的“不用贵戚旧臣、登用小人”就很有代表性。这里的“小人”说白了就是“非高干子弟”。纣王不录用王族中的亲贵和从前商王的旧臣之子,而是提拔录用出身卑微之人,这是打破血统论,用今人眼光来看属于进步的用人观,是“唯才是举”,打破了“用人唯亲”。可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任用出身低微的人而停掉亲戚不用,会遭到亲贵集团的蜂拥攻击,甚至纣王的敌人——周武王都不原谅他。

  可是从前商王武丁任用出身低微的“傅说”,也是一种“登用小人”,但武丁还是不得不采取托梦的曲折形式录用傅说,习惯势力的“可怖”,由此略见一斑。

  同样,纣王为了挽救帝国的颓势,进行的这些必要的人事调整——录用“非高干”的能人取代腐朽的权贵,也必然导致了以其大哥“微子启”为首的亲贵和旧臣集团的极力反对。“微子启”甚至采取不合作的政策,带着自己的人怒而出走,从而分裂了商王朝的统治核心,破坏了商王朝的国运。从史料上看,类似的上层分裂不限于“微子启”一案。

  纣王的叔叔比干被处死,另一个叔叔箕子被下狱,也可能是新的用人制度调整触及了这些叔叔的亲贵家族利益,加上其他的“政见不合”,最终与纣王发生严重冲突,以致有人为此而死。这也可见商王朝之积弊已久,问题之复杂,现实之难办,一点改革都阻力重重。纣王只有挣扎一番之后,等着去殉死他的王朝罢了。

  其实,也正是纣王任用的诸如“飞廉、恶来”这些出身低微的“小人”,帮助他三征东夷,并且与商王朝共生死,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倒在战场血泊中。而微子启、箕子这些“自命不凡”的被后世学者奉为君子贤人的王室贵胄,反倒在大周取得政权以后,立刻投入周人的怀抱,变节为官,不惜侍奉仇敌。

  至于第四条罪状说纣王“听信妇言”,其实是少见多怪。商朝女性在政坛上颇有作为,如商王武丁时期的“妇好”就是一位巾帼杰出人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尊重女性的客观状况。纣王听信妲己,即便这是事实,我们也不要奇怪。当“贵戚旧臣”都不支持,甚至分裂而去,当社稷危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像蝉那样高叫,沸反盈天),人心惶恐,各怀叵测,那纣王也只有跟自己的女人妲己合计军国大事了,毕竟自己女人还是跟自己坐在一条船上,值得信赖,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共同自焚于鹿台。

  而所谓第五、第六条“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的罪状,这是与国计民生无关的小节,而且并不属实。从出土的甲骨卜辞上看,到了纣王的父亲(帝乙)和纣王(辛)时期,祭祀祖先的典礼系统比起前代商王,倒是显得更加成熟完备。

  总之,周武王给纣王定出的这六条大罪,只有第一条“酗酒”还算是有点儿分量。但是商朝人好酒,喜欢以酒佐餐、聚众豪饮,这是他们一贯的风气。从出土器物来看,商朝后期的饮酒器具明显激增,这表示社会饮酒之风蔚然,甚至有些商代遗址中还曾挖出来好几坛子当时的酒呢!

  须知,一个帝国积累年头久了,财富丰厚,人们闲逸,走上饮酒的路子,是必然的事情。商朝人崇尚音乐,边喝边唱,是很爽的。你也许会说,商朝社会的饮酒风气都是纣王带的坏头。那么,如今美国吸毒问题严重,这都是克林顿带的头吗?

  商代后期饮酒成风,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原因该是广泛而复杂的。纣王想推动也好,或者制止也好,移风易俗也好,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就好像清朝末年吸鸦片蔚然成风,不是一两个皇帝能改变的。当时下层、中层乃至高层的人(达官亲贵们)都拼命要吸,皇帝根本拗不过他们。喝酒、吸毒、吸鸦片,这类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梳理社会机制与根本矛盾出发,这对于忙于应付东西外敌交相侵扰的末帝纣王来说,固然是无法实现的。就像清朝末年的光绪根本管不了泛滥的鸦片。

  周人给纣王与妲己泼脏水并不厉害,只是上述六条的就事论事而已,也不过于涉及二人人格,没有焚炙忠良、滥杀无辜、嗜血成性之类的指责。总之,周人并没有把纣王与“暴虐荒淫”四字挂上钩。真正把纣王脸涂黑,还不是他的敌人——周人干的,而是五百年后战国时代那些学者。

  纣王形象 历史叠加

  在温县温泉镇北近9公里,护城河的南侧有徐堡乡苏王村,相传该地为商末冀州侯苏护故里,后人以苏王名村。据当地人称,村北原有奶奶庙,内供“碧霞原君”,也就是殷纣王的妃子——苏妲己。当地人之所以供奉“碧霞原君”,是否因为内心并没有将纣王的种种罪恶都算到妲己头上去呢?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里这样评价:“海伦的故事,到了纪元前(公元前)九世纪,产生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苏妲己的故事,直到纪元后十五世纪,才产生许仲琳写的文学价值很低的小说《封神演义》”。

  其实,认真读来,“许仲琳写的文学价值很低的小说《封神演义》”里也闪现着作者许仲琳的思想火花,面对弱女子苏妲己,许先生终于不肯让这个无辜的女孩子去从事谗害忠良、敲骨剖腹、发明炮烙之刑等勾当,便让那只受命于女娲的千年狐狸精吸了妲己小姐的魂魄,托其身形而肆意为害了。

  据当地人说,许仲琳写《封神演义》的时候,曾经到焦作进行过“实地考察”,当时离恩村不远有座古墓,百姓之中还流传着关于狐狸精迷人的传说,许老先生将此“聊斋式”的故事采入书中,便演绎出了“九尾妖狐”附身苏妲己的奇幻神话。

  纣之不善 非此之甚

  战国时的那些学者为了在“百家争鸣”中显示自己观点的正确,说话喜欢走极端。就像两个人吵架吵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都可以拿来作证据。他们喜欢举出极好的好人(也就是他们捧起来的圣人)以及极坏的坏人(他们造出来的坏人),作为正反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论点,从而把自己的学说变得生动丰满、振振有词,以便游说诸侯,有时甚至不惜为此伪造古史。

  “成王败寇”,于是,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这些古代成功人士,都被锦上添花似的“包装”成了极好极好的完人、圣人而推出,他们的失败地方(比如尧舜的失位)也被美化成所谓的“禅让”。而夏桀、商纣王等几位可怜而无辜的先生,则因为是失败者,就被“雪上加霜”,与“暴虐荒淫”四字挂上了钩。这些亡国之君,比起前面的开国大帝,何成何败,自不待言,不挤对他们挤对谁呢?

  其实,世上哪有百分之百的好人和坏透了的坏人呢?我们循着历史的轨迹,就可以看到脏水是怎么随着历史年代的推延而一点点泼到纣王与妲己身上去的。

  在春秋时期,关于纣王的罪状还只限于“比干谏而死”。到了战国,比干的死法就生动起来了,屈原说他是被投水淹死,吕不韦的门客说他是被剖开了心。到了汉朝,刘向更进一步说纣王剖开他的心是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圣人”的心是不是七窍。

  到了晋朝,皇甫谧这位喜欢写历史书的医生干脆说,纣王在妲己的怂恿下,除了剖开我们这位可怜的“苦人儿”比干的心,还解剖了怀孕的妇女,想看看胎儿形态。

  学者子贡早就意识到了纣王的悲哀,他本人也有点看不过去,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纣王虽不好,但不至于如此之坏,所以君子千万别把自己混得太差,否则后世的人想举出恶事来说理,就一定涂抹了他来充数!

  酒池肉林 加于妲己

  至于纣王最著名的“酒池肉林”、“炮烙”的事情,大周朝初期的文献上也从来没有过,春秋时代也没有,是到了战国末期的韩非子首次描绘出来的。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写得非常了不起:“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 ,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韩非子口罗嗦了这么半天,却不外乎是为了证明他的论点:“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防微杜渐,告诫他所“爱戴”的君王们:不要“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啊,否则就成了纣王那样的亡国之恶君啦!纣王使用象牙筷子,不在乎这些小错,不断积累,终于错越来越大,酒池肉林,以至 于亡国了!

  这种牵强附会,把纣王亡国的主要原因简单归结于为纣王设想出的“奢侈”,而忽视了商朝的累代积弱与外族的迅速强大,是韩非子的肤浅与片面。

  但是,韩非子确实把“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个道理讲得非常生动,照理这篇作文是可以打一百分的,只是可惜了纣王的形象。而韩非子作文生动成功的原因,就在于有纣王这么个“意象”可以供他打扮起来任意当道具用。

  到了西汉,司马迁也是个大手笔,继续给历史加鸡精。他在韩非子“酒池肉林”的基础上又加了“男女裸奔其间”,从而使他的文章也很生动。汉朝人“少见多怪”,把这个视为纣王淫荡。

  汉朝的刘向也不甘寂寞,他把纣王鹿台的面积升级为“大三里,高千尺”,显得更为奢侈。并且详细设计了炮烙的图纸,还让妲己坐在嘉宾席上旁观,一有罪犯掉到火炭里,鼓掌而笑。到了接下来的东汉,纣王脸上留的空白不多了,只好把酒池的面积扩大到可以行舟,牛饮者达到三千人。

  时光到了晋朝,皇甫谧医生咬咬牙,把鹿台的建筑面积,比汉朝又提高了十倍,达到“高千丈”的地步,同时他可能觉得炮烙还不过瘾,又“亲自”为纣王和妲己设计了一个热铜斗,让商王朝的“犯人”举着,一会儿手就烂了。

  总之,纣王的脸上就是这样一点点脏起来的,前后用了一千多年时间。后人之所以这么埋汰他,也是说明被当时的皇帝压迫得不行,只好借涂抹纣王来告诫人君,起到劝善惩戒作用。

  而苏妲己则被殃及池鱼,成为怂恿者、帮凶,直至上升为颠覆大商王朝的实际执行人。

  殷商王朝 如何覆灭

  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两个主要的敌手:西部的周方国及东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里被称作人方)。

  由于周方国在西部行征伐之权,国势迅速强大,自周侯季历至西伯姬昌仅仅两代,周方国开辟的领土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只不过文王曾与纣王在山西黎城恶一场,被打得大败,如果不是来自东夷的军师姜子牙在商王国东部策反东夷作乱,恐怕文王的统一大业将就此完结,而文王被俘、囚于羑里很可能就发生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姬昌很可能被纣王处死,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被释放回家?

  自此,武王姬发韬光养晦、励精图治,而纣王则变生肘腋、两面受敌。击败周军以后,纣王略作休整,便兵发东夷,无暇西顾,使周方国得以重整旗鼓。

  在对付东夷的战争中,纣王一方占尽优势。为了永绝后患,纣王甚至建起了一条通往东夷的大道,以便迅速调兵镇压夷人的反抗。

  夷人尽管善弓,但商军的箭镞以青铜打造,精巧而锋利,其射程远、杀伤力大,而且商军作战部队中甚至出现了“象队”,古书上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大象象牙轻易地戳穿了东夷人的胸膛然后把尸体抛向空中,东夷的军队一批批倒了下去。被纣王指挥的商军一阵冲杀,层层包围,东夷人的部队大部分做了俘虏?

  据说,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样,一直打到长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大胜。从此以后,中原和东南一带的交通得到开发,中部和东南部的关系密切了。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南地区,使当地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了生产。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历史贡献,应该记到纣王身上。从《左传》记载的时间看,他很可能是在这次征伐东夷的战争中,路过有苏氏部落掳获了妲己。

  但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却几乎拖垮了大商王朝。西陲的周武王得知纣王大军尽出,指向东方,都城内防御力甚弱,便在一部分叛商部族的带领之下,奇兵突袭,于牧野一战功成,而这时商王的大军远在东南,无力援手,牧野之战的商军,并非商王朝的精锐之师,而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囚徒。

  即便如此,牧野之战也打得惨烈非常,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奴隶与囚徒们临阵倒戈,周武王几乎是兵不血刃地赢得了胜利。其实,从武王对纣王的处置来看,他也绝不是什么仁德之君。

  周武王攻下鹿台,用大钺砍下商纣王烧煳了的脑袋,悬挂在大白旗上,一并被割下脑袋的还有纣王的两个妃子:有苏氏(即苏妲己)和有莘氏。其中的有莘氏,据说还是周武王送给殷纣王的“贡品”。伍子胥对楚王掘墓鞭尸,还遭到后人的非议,为什么武王如此对待已死的纣王与妲己等人,却没人说他残暴?真的是纣王太坏吗?

  反正我读史书,其中的很多情节我是不信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嘛!

传说尧当皇帝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旱灾。土地烤得直冒烟,禾苗全都枯干,甚至铜铁沙石也晒得软软的快要熔化了。人民更是不好受,血液在体农会里仿佛在沸腾。怪禽猛兽纷纷从火焰般的森林、沸汤般的江湖里跑出来伤害人民,弄得人民苦上加苦。天帝知道这事后,就叫羿到凡间去解救人民。天帝赐给羿一张红色的弓,十支白色的箭。

异奉了天帝的命令到了凡间,受到人民的欢迎。他于是摆了架势,弯弓搭箭,难准天上的火球,嗖的一箭射去。起初没声响,过了一会,只见天空中流火乱飞,火球无声爆裂。接着,一团红亮亮的东西坠落在地面上。人们纷纷跑的近前去探看,原来是一只三足乌鸦,颜色金黄,硕大无比,想来就是太阳精魂的化身。再一看天上,太阳少了一个,空气也似乎凉爽了一些,人们不由得齐声喝采。这使羿受到鼓舞,他不顾别的,连连发箭,只见天空中火球一个个的破裂,满天是流火。

站在土坛上看射箭的尧,忽然想到人们不能没有太阳,急忙命人暗中从羿的箭袋里抽出一支箭,总算剩下一个太阳没被异射落。

羿在射落九个太阳之后,又为人民除去许多怪禽猛兽。其中有吃人的“犭契犭俞”,牙齿像凿子的“凿齿”,长着九个脑袋的水火之怪“九婴”,毁坏房舍的“大风”兴波作浪的洞庭巨蟒“巴蛇”和大野地猪“封(豸希)
身材高大的夸父,立下宏愿,决心去追赶太阳,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夸父耳朵上挂两条黄蛇,手里也握着两条黄蛇,随身还携带着一根手杖。一天,太阳升起了,他迈开大步追去,一直追到禺谷。传说禺谷是太阳休息的地方。在太阳落到这里洗浴后,就在巨大无比的若木上休息。到第二天再升起来。这时只见一团巨大红亮的火球就在眼前,夸父已进入太阳的光轮,完全处在光明的包围中。当他正在庆幸自己的胜利时,他感到极度口渴。于是他伏下身子,大口大口地喝黄河、渭水里的水,几下就把两条河里的水喝干了,可还是口喝难忍。他又向北方奔去,想去喝大泽的水,大泽是一片纵横千里的水域。可是夸父还没有达到目的地,就死了,像一座大山一样倒了下来。手杖丢落的地方,出现了一片枝叶繁茂、鲜果累累的桃林。

传说河南、陕西两省交界处的灵宝县东南,有一座夸父山,是夸父留在人间的遗迹,山的北面,有一座好几百里的宽的桃树林。还传说湖南也有一座夸父山,上面还有夸父架锅的三块巨石。中国上古神话中,有一位化育万物、造福人类的女神,这就是女娲

据说天地开辟以后,大地上虽然有了山川、湖泊、花草鸟兽,可是还没有人类的踪迹。大母神女娲想创造一种新的生命,于是她抓起了地上的黄土,仿照自己映在水中的形貌,揉团捏成一个个小人的形状。这些泥人一放到地面上,就有了生命,活蹦乱跳,女娲给他们取名叫做“人”就这样,她用黄泥捏造了许多男男女女的人。但是用手捏人毕竟速度太慢,于是女娲顺利拿起一截草绳,搅拌上深黄的泥浆向地面挥洒,结果泥点溅落的地方,也都变成一个个话蹦乱跳的人。于是大地上到处都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女娲还使男女相配,叫他们自己生育后代,一代一代绵延。在神话中女娲不单是创造人类的始祖母,而且是最早的婚姻之神。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宇宙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半边天空坍塌下来,露出一个个可怕的大变动,半边天空坍塌下来,露出一个个可怕的黑窟窿,地上也也出现一道道巨大的裂口,山林燃起炎炎烈火,地底喷涌出滔滔洪水,各种猛兽、恶禽、怪蟒纷纷窜出来危害人类。女娲见人类遭受这样惨烈的灾祸,就全力补修天地。她先在灌河中挑选许许五彩石,熔炼成胶糊,把天上的窟窿一个个补好。又杀了一只大龟,砍下它的四只脚竖在大地四方,把天空支撑起来。接着杀了黑龙,赶走各种恶食禽猛兽,用芦苇灰阻塞了横流的洪水。从此灾难得以平息,人类得到拯救,人世间又有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让人类更愉快地生活,女娲还造了一种名叫“笙簧”的乐器,使人们在劳作之余进行娱乐。

女娲是产生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神话人物。这个神话,反映出当时人类对自身起源和自然现象的天真认识。至今在我国西南的苗族、侗族中还流传着女娲的神话传说,并把她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首先,"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再莫名其妙的人,也不会如此不堪地往自己的脸上抹灰吧!他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
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两个主要的敌手:西部的周方国及东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里被称作人方)。
纣王的历史贡献
1.他开拓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的功绩。商朝疆域的扩展,促进了中原文明的传播,有助于华夏大地的生产力发展。
2.他曾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如反对神权,改革旧俗。
3.打破奴隶主贵族“世袭”制,大胆地从中下层提拔了一批新人,为其革新路线服务。
4.为古代中国的最终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思想的基础,是统一古代中国的先驱者。
又名癸、履癸,商汤给他的谥号为桀(凶猛的意思)。桀是夏朝第16代君主发之子,在位54年(前1653—前1600)。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生卒年不详。发病死后继位,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52年,国亡,被放逐而饿死。

1.夏桀是夏王朝的末代君主。他文才出众,武艺超群;赤手空拳可以格杀虎豹,能把铁钩象拉面条一样随意弯曲拉直,如此文韬武略的男人应该有能力成为一个英明的君王。遗憾的是:夏桀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暴虐、享乐和瞎折腾上。夏桀和商部落的末代君主殷纣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和夏桀一样文武全才。人们对他的了解比夏桀要充分,因为以他为主人公的通俗演义型小说《封神榜》在中国民间家喻户晓,成为民间戏文里房屋的主题。他天生神力,如果生在今天的西班牙,一定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斗牛高手,能囊括所有斗牛项目的冠军;因为他能把九条牛倒拉着走。他的双手还能托住大厦的横梁……要命的是:他没有把他的聪明才智用在治国安帮和济世安民上,而是用在拒绝规劝和掩饰错误上。

夏桀和殷纣都是能力卓越才干超群的帝王,本应该成为造福天下普济苍生的英雄人物,没想到在成为帝王之后竟成为天下的公害,为人民也为他自己带来巨大的灾难。这说明中国的帝王从一开始就拥有不加限制的广大权力,只有无限的权力才具有如此猛然的毒性,使一个英雄人物沦为禽兽不如的恶魔。俱得注意的是:夏桀和殷纣的所作所为就象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二人的结局也大同小异。两人都过不了美人关,并最终在美人的怀抱里跌得国破家亡。

2.对流传了三千年的对商纣王妖魔化的记述,历史学家郭沫若专门进行考证后做过翻案文章,认为“后人是深受了周人宣传的毒.”郭沫若说:“商纣王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他的英雄末路“有点像后来的楚霸王”。1958年11月,毛泽东在阅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后的谈话中表示同意郭沫若的考证,认为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又认为,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如果抛开周朝为显示伐纣正义性而做的歪曲宣传和后世文学想像,以科学研究和考古成果为准绳,应该肯定纣王开拓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的功绩。商朝疆域的扩展,促进了中原文明的传播,有助于华夏大地的生产力发展。《史记》上说纣王本人“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手格猛兽”。当时商军已使用战车,装备青铜兵器,出征兵力最多时达1.3万人,这足以称雄黄河和长江流域。不过商朝开拓疆土达到高峰时,西周联合一些早怀二心的诸侯突然发起“武王伐纣”之战。纣王因主力军在外未归,仓促组织充当奴隶的外族人俘虏保卫首都朝歌(今河南安阳市附近)。两军在牧野遭遇,主要来自东夷的奴隶不愿为仇家卖命打仗,纣王又缺少嫡系骨干监管,结果出现战场倒戈。经过一番“血流漂杵”的厮杀,商军崩溃,周军乘势杀入朝歌,心高自傲的纣王自焚。殷商就此覆亡于突然事变。

商朝在首都附近的牧野一战而亡,事先并无边境交锋,现代人恐怕会感到奇怪。若研究当时的历史条件可看到,夏、商期间地广人稀、部落林立,统治者还没有大面积的疆土意识,只有“点”的概念。商以首都为统治中心据点,以向周围部落联盟不断征伐的方式巩固统治和扩大贡赋区。据殷墟出土甲骨文记载,商灭亡前几十年间曾上百次征伐其他部落。纣王因自恃强大,一直未认真考虑国都设防,将安全寄托于单纯攻势之上。

河南二里头的考古发掘证实,夏代都城就建筑过城墙。在冷兵器时代,筑城是最主要的防御措施,里面有一定守兵和充足粮食,便可坚守待援甚至能拖垮攻城者。商后期在朝歌建都270余年,殷墟考古发现其城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却没有筑墙,只有一条与洹水相连的壕沟。这样一旦在野战中失败,国都即危,从远方调兵都缓不应急。纣王东征南讨连战连捷,获得大量奴隶和财物,位于西方的周文王又装出一副谦恭模样纳贡,这使他几乎没有忧患意识,自然会享受淫乐。商朝人又迷信占卜,出土甲骨文的内容多是问神鬼讨凶吉,更使当权者不能理智地看待局势。武王伐纣的成功,可谓有效利用了对手长期总体性用兵方略的失误,掌握有利时机以弱袭强一举成功。

3.周厉王他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任用荣夷为卿士,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他还不断南征荆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不时入侵。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奋起反抗。周厉王为压制国人的不满,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杀死,这些引得国内各项矛盾愈来愈尖锐。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他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

4.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真的。《史记·周本纪》谓:“当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襃姒为后,伯服为太子。……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

商纣并非无道

“商王朝要全力对付东夷,为了稳定后方,又把他释放了。”(《中国古代史》)文王出狱之后,纣王“杀牛而赐之”。(《淮南鸿烈解十二》)纣王宴请文王,并不无愧疚地对文王说,告你状的是一个长鼻决耳的人。文王说,这是崇侯虎的形象。作为一个国君,连谁给他回报的都告诉被告者,这似乎显得幼稚可笑。后来,纣王为了安定西方,就依靠文王,赐文王弓矢斧钺,让其获得征伐大权,为巩固殷的后方作贡献。为了名正言顺,纣封文王为西伯。
纣王囚了文王,又从哪里能看出纣王对文王的残暴呢?放出文王之后,纣王又是赐牛,又是宴请,还不无愧疚地解释囚的原因,还授权,还封官。纣王憨厚、热情、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纣王对文王有情有谊,有信任有希望。就连文王取得征伐权之后,伐犬戎,伐密须,败耆(即黎)国,伐邗,伐崇,纣王都不怀疑他另有图谋。这还引起大臣们对纣的极大不满。.事实是文王利用纣王对自已的信任,完成了对纣王的战略包围,打下了灭纣的坚实基础。
攸侯喜征抚东夷林方、人方、虎方、粤方,迁殷民十五万与林方、人方等同化。(董作宾语。见文叶雨蒙:《殷人东渡美洲》)可见纣王征东夷并非以掠夺财物为目的,也不是用纯粹武力镇压。他用的是征讨加安抚办法,所以董作宾用征抚一词。东夷来扰乱,我征讨你。又把东夷人看成自已人,加以安抚。并且派十五万殷民去与他们同化,使他们彻底与自已溶为一体。这怎么能说纣王残暴呢?这就是殷纣王“征”东夷,东夷人“服”的原因。这就是东夷从未叛殷的原因。也是殷亡后东夷人叛周,甚至是多次叛周的原因。
纣王的十万东征大军一夜之间成了无家可归的游子,摆在他们面前的路有两条:或者向周人投降,命运不堪设想。或者逃往海外,命运也不容乐观。他们选择了宁可冒死出海也不投降周人的道路。经专家考证,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到了美洲,并在那里定居下来,这就是今天的印第安人。关于殷人东渡的问题,中外专家早己有论述,地下文物也有证明,印第安人代代相传,他们是三千年前从天国经天之浮桥岛到美洲的。他们的祖先是殷人。
纣王的东征大军宁可冒死去寻找新的生活,也不投降周人,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们忠于殷国,忠于纣王。否则他们可以投降,可以溃散,可以自谋生路,何必冒死集体出海呢?如果纣王残暴,军队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忠于一个残暴的人吗?如果武王仁慈,爱人,这些军队为什么不奔向爱自已的人,而宁可死在海里也不投降武王呢?
《牧誓》是武王伐纣的誓词,它集纣王罪过之大成。.《牧誓》指出纣王三大罪过:
一、听信妇人的话。我们说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为什么妇人的话就不能听呢!为什么听妇人的话就是罪过呢?母鸡打鸣家庭就要败落的观点是完全镨误的。这一条不仅不是纣王的过错,反而说明纣王的思想进步了,观念更新了,他不但不再把妇女看成祸水加以歧视,而且对他们的正确意见加以采纳,这是好事,优点,根本不是什么罪过。反过来恰恰证明武王的思想是落后的。
二、不祭祀祖宗和上帝。殷人信鬼神,纣王鬼神观念有点淡薄,祭祀鬼神不够按时。所以,武王对纣王也大加指责。在今天来说,这也谈不上什么罪过,也是一种进步。假如人们不怀疑鬼神,不放弃鬼神,科学如何得以发展,社会如何进步?武王对纣王这一点的指责也是错误的。
三、任用四方逃亡的奴隶而不任用同宗兄弟。在奴隶社会,奴隶不被当成人,而被当作财产,可以随便打、骂、买、卖、杀死、送人。殷纣王能任用奴隶,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特别是对四方许多逃亡的奴隶崇敬、提拔、信任、重用。任用这些人作卿士大夫一类的官,这就更了不起了。殷纣王真是解放奴隶第一人。
从生产力来说,周远落后于商。如酒,酒是粮食酿造的,在殷国,不仅殷纣王饮酒,普通人也饮酒。因为粮食多,除吃之外,多有剩余,酿酒成风。在周国,生产力低下,所收粮食尚不足以填饱肚子,哪有余粮做酒?所以,酒就成了奢侈品。国家禁止做酒,禁止饮酒。因为酒做多了,就会有更多的人饿肚子。周人禁酒是其农业落后的反映,不是文王武王周公廉洁朴素,或者有别的什么高贵品质。再如手工业,殷国手工业己相当发达,周国很少,所以殷亡之后,周人把殷国的手工业者瓜分了,而且待遇也比其他人高。
从领导水平说,纣兼天下,朝诸侯,人迹所及,舟楫所通,莫不宾服。(《淮南子·主术训》)周灭商之后,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无从下手领导。第二年,武王访问箕子,求教治国之术。箕子以《洪范》告之。
从法律来说,,周没有完善的法律,灭商之后,仍以商的刑法为准则。(见《康诰》)
从礼节来说,周灭商之后,仍沿用商的礼节。(见《洛诰》)
商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这是郭沫若考证出来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一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大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 使商朝亡了国。
当时微子是里通外国。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比干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微子反对他。纣王去打徐夷(那是个大国、就是现在的徐州附近),打了好几年,把那个国家灭掉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
武王头一次到孟津观兵回去了,然后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通外国。
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望,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不投降。微子是汉奸,周应该封他,但是不敢封,而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后来武庚造反了,才封微子,把微子封为宋,就是商丘。
郭沫若说:殷纣王开拓东夷、淮夷、虎夷(人方、林方、虎方),功垂千古。今天中国有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浙闽、广州等领海之域,是帝辛开辟的。
为什么纣王就是就是贪图享乐别人就不是?再如对女人,纣王宠一个妲巳就成了大罪过,皇帝们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为什么么就是正常的?“礼三十而娶,文王十五而生武王,非法也”。(见《淮南子·汜论训》)为什么文王十五岁时就有了第二个儿子武王,就不是好色,连“非法”也不是罪过?
纣王征东夷是自卫性的,又是安抚性的,有人就说纣王“穷兵赎武”。文王获征伐权后,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明年伐邗。明年伐崇侯虎。谁不听我说,我就伐谁。不但没人说“穷兵赎武”,反而赞扬说完成了对纣的战略包围。
同样是对自己国家的领导人不满,称纣的三个反对派箕子、比干、微子为“三仁”,而且微子己经叛国,还要称“仁”。称武王的反对派“三监”,叫“三监”叛周,是叛徒。
纣王杀比干是残暴,周公杀管叔,却说“周公杀兄,犹之为仁。”
纣王的残暴是周人为了说明伐殷有理,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强加给纣王的。后人怕得罪周人,都跟着喊。有言曰:谎言重复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再后来的人莫得其实。审形者少,随声者多,或至以无为有。结果纣王的所谓罪过代代叠压,以讹传讹。有人讲点实情,也形不成气候,改变不了形势。所以历代有人为纣鸣不平,历代潮流说法都说纣王是暴君。

传说尧当皇帝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旱灾。土地烤得直冒烟,禾苗全都枯干,甚至铜铁沙石也晒得软软的快要熔化了。人民更是不好受,血液在体农会里仿佛在沸腾。怪禽猛兽纷纷从火焰般的森林、沸汤般的江湖里跑出来伤害人民,弄得人民苦上加苦。天帝知道这事后,就叫羿到凡间去解救人民。天帝赐给羿一张红色的弓,十支白色的箭。

异奉了天帝的命令到了凡间,受到人民的欢迎。他于是摆了架势,弯弓搭箭,难准天上的火球,嗖的一箭射去。起初没声响,过了一会,只见天空中流火乱飞,火球无声爆裂。接着,一团红亮亮的东西坠落在地面上。人们纷纷跑的近前去探看,原来是一只三足乌鸦,颜色金黄,硕大无比,想来就是太阳精魂的化身。再一看天上,太阳少了一个,空气也似乎凉爽了一些,人们不由得齐声喝采。这使羿受到鼓舞,他不顾别的,连连发箭,只见天空中火球一个个的破裂,满天是流火。

站在土坛上看射箭的尧,忽然想到人们不能没有太阳,急忙命人暗中从羿的箭袋里抽出一支箭,总算剩下一个太阳没被异射落。

羿在射落九个太阳之后,又为人民除去许多怪禽猛兽。其中有吃人的“犭契犭俞”,牙齿像凿子的“凿齿”,长着九个脑袋的水火之怪“九婴”,毁坏房舍的“大风”兴波作浪的洞庭巨蟒“巴蛇”和大野地猪“封(豸希)
身材高大的夸父,立下宏愿,决心去追赶太阳,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夸父耳朵上挂两条黄蛇,手里也握着两条黄蛇,随身还携带着一根手杖。一天,太阳升起了,他迈开大步追去,一直追到禺谷。传说禺谷是太阳休息的地方。在太阳落到这里洗浴后,就在巨大无比的若木上休息。到第二天再升起来。这时只见一团巨大红亮的火球就在眼前,夸父已进入太阳的光轮,完全处在光明的包围中。当他正在庆幸自己的胜利时,他感到极度口渴。于是他伏下身子,大口大口地喝黄河、渭水里的水,几下就把两条河里的水喝干了,可还是口喝难忍。他又向北方奔去,想去喝大泽的水,大泽是一片纵横千里的水域。可是夸父还没有达到目的地,就死了,像一座大山一样倒了下来。手杖丢落的地方,出现了一片枝叶繁茂、鲜果累累的桃林。

传说河南、陕西两省交界处的灵宝县东南,有一座夸父山,是夸父留在人间的遗迹,山的北面,有一座好几百里的宽的桃树林。还传说湖南也有一座夸父山,上面还有夸父架锅的三块巨石。中国上古神话中,有一位化育万物、造福人类的女神,这就是女娲

据说天地开辟以后,大地上虽然有了山川、湖泊、花草鸟兽,可是还没有人类的踪迹。大母神女娲想创造一种新的生命,于是她抓起了地上的黄土,仿照自己映在水中的形貌,揉团捏成一个个小人的形状。这些泥人一放到地面上,就有了生命,活蹦乱跳,女娲给他们取名叫做“人”就这样,她用黄泥捏造了许多男男女女的人。但是用手捏人毕竟速度太慢,于是女娲顺利拿起一截草绳,搅拌上深黄的泥浆向地面挥洒,结果泥点溅落的地方,也都变成一个个话蹦乱跳的人。于是大地上到处都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女娲还使男女相配,叫他们自己生育后代,一代一代绵延。在神话中女娲不单是创造人类的始祖母,而且是最早的婚姻之神。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宇宙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半边天空坍塌下来,露出一个个可怕的大变动,半边天空坍塌下来,露出一个个可怕的黑窟窿,地上也也出现一道道巨大的裂口,山林燃起炎炎烈火,地底喷涌出滔滔洪水,各种猛兽、恶禽、怪蟒纷纷窜出来危害人类。女娲见人类遭受这样惨烈的灾祸,就全力补修天地。她先在灌河中挑选许许五彩石,熔炼成胶糊,把天上的窟窿一个个补好。又杀了一只大龟,砍下它的四只脚竖在大地四方,把天空支撑起来。接着杀了黑龙,赶走各种恶食禽猛兽,用芦苇灰阻塞了横流的洪水。从此灾难得以平息,人类得到拯救,人世间又有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让人类更愉快地生活,女娲还造了一种名叫“笙簧”的乐器,使人们在劳作之余进行娱乐。

女娲是产生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神话人物。这个神话,反映出当时人类对自身起源和自然现象的天真认识。至今在我国西南的苗族、侗族中还流传着女娲的神话传说,并把她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首先,"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再莫名其妙的人,也不会如此不堪地往自己的脸上抹灰吧!他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
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两个主要的敌手:西部的周方国及东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里被称作人方)。
纣王的历史贡献
1.他开拓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的功绩。商朝疆域的扩展,促进了中原文明的传播,有助于华夏大地的生产力发展。
2.他曾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如反对神权,改革旧俗。
3.打破奴隶主贵族“世袭”制,大胆地从中下层提拔了一批新人,为其革新路线服务。
4.为古代中国的最终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思想的基础,是统一古代中国的先驱者。
又名癸、履癸,商汤给他的谥号为桀(凶猛的意思)。桀是夏朝第16代君主发之子,在位54年(前1653—前1600)。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


夏商周时代为什么会产生宗教贵族
详细的需要详细的史料来分析,夏商时代属于神话时代,夏商前后近一千年的时间,如今出土的文物与文字仍然很少。但总体可以推断,此时期我国仍然处于较原始的部落时期,比如说夏商的人物动则100岁200岁,这就可能是袭名的缘故,所谓的宗教贵族,是中掌握了解读天地气象权利的人,这一权利自然要母传女,父传...

华夏的夏是指夏朝吗
华是夏的出处,就是地称天府,又曰华阳的华,也是中华的华,中是中西东的中。…汉与龙系有关,先有了汉,才有中西东。有了中,才有了华阳。有了华阳,才有禹的封地夏。因为大洪水,才轮到华夏是源地,才有了启的建立夏商周的夏。…天府是本义,大洪水前是纯神话时代,封神后是人本时代,算...

很多人不知道,夏朝为何用“夏”做名字呢?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唐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身为华夏民族,礼与美的确是构成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孔颖达的话只是一种美好但片面的理解,其实“华夏”二字所代表的远非这么简单。华夏,最早见于《尚书》:“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意思是说,无论...

夏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夏以前的朝代是虞,春秋时人还言之凿凿。不幸的是春秋以后文献散失,有关虞代的史料大量湮没;战国以后文献中所述的虞史传说又大半经过了诸子的加工改造,可信性大大下降。近代辨伪思潮兴起以后,古史辨派的学者们索性从信史中将虞代一笔勾销,将夏以前的古史一股脑儿归于“神话传说时代”。现在通行的...

中国神话时代的主要人物和事迹有哪些?
只能说,我们中华文化底蕴太深厚了,但为了更好的了解研究我们中国神话,我们还是要大概梳理和区分一下的,神话也是有区别的。按照来源和演变方向,中国神话可大概分为四类。一、上古神话。在中国,我们一般笼统的把大禹以前,也就是夏朝之前,称为上古时代,因为那时候没有文字流传,神话也都是以最古老...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第一个朝代是夏朝,那夏朝以前是什么样的呢?_百度...
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根据史书记载,禹传...

问大家一个问题,都说我们是华夏子孙,华是中华,夏是指什么?
出于对上古神话的崇拜,以华胥之“华”谓民族文化,也就不足为奇了。三、“华”源于华服 “华”,与“花”相通,因此也可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左传》中有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甲骨文的“华”字就像一棵树上花开满枝的样子。“华”也有红色的意思。相传周朝...

中国古代六大时期的名称,以及各个时期各有哪些朝代?
现在的史学界观点很多,下面的是比较被认可的划分:远古时期:五帝之前 上古时期:五帝时代 中古时期:夏商周,战国 秦汉至清:至于“近古时期”的说法好像没有,但是秦汉至清可以划分为一个时期 至于六大时期实在不知道 另外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划分的说法很多,单是国内至少就有八种,所以如果是出于兴趣的...

「 ”御龙登天”事件解析:为何夏启之后的君王就不再是神了?
从三皇五帝时代的禅让到三代之家天下,夏启无疑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其生平事迹介乎神灵和凡人君王之间,上能沟通天帝,下能戡平内乱。而伴随着神话时代被王权政治所接替,君王们的神力也毫无征兆的消失了,除了发源自神灵的血统,他们的表现都与凡人无异。 翻遍先秦典籍,夏启「 ”御龙登天”的传说几乎是君王神力的...

夏朝之前的历史
早在千年之前就有学者对上古那些所谓帝王的历史产生过怀疑,原因很简单,西周以前没有文字确切的文字记载。很多学者仍然相信夏的存在,因为根据实际的记载,夏后商帝的世系十分完整,而且所有的文献都没有异议,如果有人瞎编,总不会众口一词吧,其次这些人的行为和三皇五帝有显然的不同,这些人并没有...

尧都区15885932828: 《诸神的踪迹:神话时代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
守翔爱咪: 《诸神的踪迹》把神话中国分成了十八个章节.第一章就是盘古女娲,接着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加上尧、舜、禹,每位传说人物各有一章,凑成十个章节.大有把中国上古神话时代一扫而尽的气势.后面又分八章,分述夏、商、周三代.大禹的后人,启和少康占了一章,这就是夏代.伊尹、傅说这两位上古能臣各为一章算是商代.吕尚、伯夷和叔齐、周公、周穆王这四章跨越了周代,最后,以“中国龙”结尾,每一章的题目都是独立页,深蓝色底,白色美术字,配合着点滴的星星,细连线,象征着浩渺的天空,人们对于远古时代那无穷无尽的想象.

尧都区15885932828: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
守翔爱咪:夏朝:http://baike.baidu.com/view/23706.html?wtp=tt 夏朝 (约公元前 2070至约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着中国若...

尧都区15885932828: 话说中国的神代时期应该是什么朝代
守翔爱咪:神话时代,又称:远古时代、上古时代,指的是文字记载历史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也就是夏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期. 对于世界各地,神话时代的定义也不同.在中国,一般指夏朝以前的时代.在两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历史时代.因这一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故称这一时代为“神话时代”.

尧都区15885932828: 周朝是不是中国神话时代 -
守翔爱咪: 算是 商周以后,封神之战.地仙界的开辟,有了飞升,修真界与世俗界分开,人间虽有神仙传说,但已不多.而 商周之前,神仙在世俗中,全民修真.

尧都区15885932828: 中国古代神话经历什么时代? -
守翔爱咪: 夏、商、周

尧都区15885932828: 中国先秦时代的宗教 -
守翔爱咪: 中国的神话时代与宗教时代在时间上存在一个巨大的空档,即夏朝到西汉这段时期.我们发现中国历史在走过缺少文字记录的上古时期,也就是商、夏之前的那段黑暗岁月,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神话传说的年代作了一个惊人的跳跃,便突...

尧都区15885932828: 夏商周时代为什么会产生宗教贵族 -
守翔爱咪: 详细的需要详细的史料来分析,夏商时代属于神话时代,夏商前后近一千年的时间,如今出土的文物与文字仍然很少.但总体可以推断,此时期我国仍然处于较原始的部落时期,比如说夏商的人物动则100岁200岁,这就可能是袭名的缘故,所谓的宗教贵族,是中掌握了解读天地气象权利的人,这一权利自然要母传女,父传子,代代相传,从而就形成了这个掌握了解读天地权利的家族.

尧都区15885932828: 夏商西周时期我国青铜文明有哪些表现 -
守翔爱咪: 青铜文明是在两河流域文明兴起后,经过刀耕火种,石器时代后,通过粗浅冶炼得到铜器的第二次人类文明大发展时期,中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 商朝出土的司母戊鼎,便是现在世界上已知...

尧都区15885932828: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辉煌灿烂在哪些方面 求解速度啊 -
守翔爱咪: 青铜文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夏商西周的经济) 灿烂的青铜文明=夏商西周的经济

尧都区15885932828: 夏商周时期的传说故事或民间传说…… -
守翔爱咪: 关于夏商周三代的神话传说 《山海经·海内经》说,鲧是黄帝的孙子.他偷来黄帝的“息壤”,采用“堵”的办法去治理洪水.黄帝大怒,命祝融杀了鲧.鲧死了三年不腐,肚子里孕育了大禹后,才化为黄熊. 屈原的《天问》里,对鲧和大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