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 去人欲存天理 与朱熹的有什么不同吗

作者&投稿:钟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守仁和朱熹对人欲的看法有何异同,该怎么辨析。~

朱熹所言的核心内容是存天理 灭人欲,他认为天理是固定不动的存在在那里的 人只有不断的去掉自己不好的思想 和不正的念头和欲望才能无限的接近这个永恒不变的真理 朱熹的学说被称之为理学,在哲学范畴上是客观唯心主义。
王守仁的观点是天理和人心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他具体阐述了天理和人心的关系“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祛恶是格物”这四句话为逆序的递进 知道什么事善什么是恶 然后扬善去恶 最后始终保持在善的状态就达到了天理 这是王阳明的心学。在哲学范畴上市主观唯心主义。

朱熹和王阳明的学说本质上有根本和主动力的区别。
一、根本不同
王阳明和朱熹认为的根本有不同之处,就是在于他没有把心分开两节,没有分人心和道心。而是认为此心即是天理,在王阳明看来,就是你当下能够直接体验这个心,就能这个能视听言动的心,便是天地万物的本体,便是超越时空的宇宙本源。
在朱熹的语境中,天理是外在于我的普遍道德规范,所以人格基础并不是根植于内心的,即便是被教导成要当圣贤,也只是被动服从于既定的人生价值观。而在王阳明看来,成为圣贤的潜能和动力,都在于自己的生命之中。
朱熹认为的理是抽象的,无形得超乎个体,而并不是人心从当下能够体认的,所以要格物穷理,到事物中把心理找出来。
二、主动力不同
王阳明和朱熹对于心学的一个理解,有一个主动力的区别。朱熹认为,天理是外在于我的普遍道德观规范,所以人格完善的基础,并不是根植于内心,主动力较低。即便被教导成圣贤,也是被动服从于既定的社会价值观。
而在王阳明看来,成圣成贤的潜能和动力,都在于生命之中。因此人格完善和自我实现便是与生俱来的责任,因为是金矿,所以必须要成为金子。同时又是自我的一种天赋,权利,而人的主动性,自信心和创造力,也都在这里显露无疑。

扩展资料
宋明理学家,包括朱熹和王阳明,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去发现宇宙的终极真理。那宇宙的终极真理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找到它,朱熹和王阳明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朱熹认为“性即理”,而王阳明认为“心即理”。而朱熹和王阳明的学说本质上相同点如下:
1、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
2、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或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都是高调的道德主义。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3、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4、地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朱熹:格物致知。(认为天理需要外向于万事万物中去求)

王阳明:天理就在心中(无需外求,只需发明本心)

王对去人欲存天理,持肯定态态度,认为这是道德实践必守之信条,而明清以此信条逐渐为人诟病,交相指责为罪魁祸首。

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且有“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无论是儒者书生,还是世俗百姓,皆看重女子的贞洁,且发展成男子对女子有处女的癖好,这就把女子的贞洁观推向了极至。大批女子为所谓的“贞洁”而献出了美好的年华乃至生命。



1-天理就是人欲,你想要的只要不伤害别人没有侵犯别人的利益,便是对的,便完全可以全心全力去争取并得到。所以,随心而动,随意而发,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2-王阳明是认为孝,德,道等都出于本心,天理即人欲
3-而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

去人欲灭天理是朱熹提倡的,这和王阳明提倡的心学是不一样的,通俗讲王阳明提倡的是,人欲即天理,也就是说心就是理。

一个是存天理 顺人欲!一个是存天理 灭人欲!
王阳明的理论应该比较现实


深州市18556937904: 王阳明的 去人欲存天理 与朱熹的有什么不同吗 -
啜左锋可: -天理就是人欲,德,你想要的只要不伤害别人没有侵犯别人的利益,便是对的.所以,随心而动,随意而发,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2-王阳明是认为孝,道等都出于本心,便完全可以全心全力去争取并得到

深州市18556937904: 王阳明与朱熹主要思想差异是什么? -
啜左锋可:[答案] 朱熹其哲学思想概括:存天理 去人欲.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即人性本似明珠,与天理一致,但为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要“明天理,灭人欲”.而王守仁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

深州市18556937904: 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明朝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①都属于唯心主义 ②都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③都企... -
啜左锋可:[选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深州市18556937904: 王阳明与“存天理灭人欲”什么关系 -
啜左锋可: 朱熹和王阳明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存天理灭人欲,只是方法不一样.朱熹认为天理需要外向于万事万物中去求,是谓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在心中,无需外求,只需发明本心. 高中知识,没想到还记得,希望对你有帮助

深州市18556937904: 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有什么异同?
啜左锋可: 同:都是理学,都是唯心主义,都强调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存天理,灭人欲.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异:“朱”是客观唯心主义,“王”是主观唯心主义

深州市18556937904: 与朱熹相比王阳明的心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
啜左锋可: 朱熹其哲学思想概括:存天理 去人欲.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即人性本似明珠,与天理一致,但为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要“明天理,灭人欲”.而王守仁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由此推断,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常被私欲所侵蚀,故需去除人欲,恢复良知.朱熹主张人性是本恶的,把善的归属放到了天道和伦理道德上,主张人不能随心所欲.王守仁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心学.主张天道自在人心,恶由人心而生,善也由人心而生.所以我觉得:在人生修养上,朱熹注重:克欲顺天.而王守仁注重:修心养性.

深州市18556937904: 致良知代表去除人欲? -
啜左锋可: 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而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致良知,但并不主张灭人欲,王阳明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他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五十岁时提出犹如画龙点睛般的学说宗旨“致良知”.他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他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认为知和行都产生于心,并没有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对于朱熹的“先知后行”等分裂知与行的理论,王守仁在他学生编著的《传习录》中是这样理解的,古代的圣贤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认为这样下去会造成浮夸的风气,于是开始强调要知,更要行,而后世的人就理解为要先知而后行,这就错误的理解了圣贤的意思.

深州市18556937904: 朱熹和王阳明的思想中都有灭人欲,朱熹强调的灭人欲和王阳明的去掉人欲有什么区别 -
啜左锋可: 我的理解是:朱熹认为人的心是不纯净的,需要通过格物穷理来去除心的杂质,纯净自己的心; 王阳明认为人的心是纯净的,心即理,需要做的是去除私欲.(可以将私欲理解为浓雾,心为明镜.去掉浓雾,才能看清自己的本心.)

深州市18556937904: 朱熹同王阳明的主张相同之处有()<br/>①主张理在气先br/?
啜左锋可: 【答案】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朱熹和王阳明都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属于唯心主义哲学派别;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克服私欲,维护统治秩序.故选B.A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属于王阳明的心学.因此①④均错误考点:宋明理学点评:宋明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派.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