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取得了哪些法制建设的成果?

作者&投稿:松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哪些成就?~

  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成就: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西部地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2000—200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655亿元增加到58257亿元,年均增长11.7%,占各地区加总比重由17.1%提高到17.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4624元增加到16000元,从相当于各地区加总平均水平的59.5%提高到63.7%。工业增加值由5946亿元增加到24000亿元左右,增长近4倍。地方财政本级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5159亿元,年均增长19.6%,占全国比重由17.6%提高到18.0%。地方财政本级支出由2601亿元增加到13772亿元,年均增长22.8%,占全国比重由24.9%提高到2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6111亿元增加到35839亿元,年均增长22.9%,占各地区加总比重由19.2%提高到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954亿元增加到19239亿元,年均增长14.9%,占各地区加总比重由16.7%提高到17.2%。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72亿美元增加到1068亿美元,年均增长25.6%,占全国比重由3.6%提升到4.2%。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基础。10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2000—2008年累计新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达1.7万亿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完成了送电到乡、油路到县等建设任务,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公路方面。“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1.6万公里全线贯通,西部开发八条省际干线公路1.8万公里将于2010年全面建成,贫困县出口路、通县油路、县际公路陆续建成通车,通乡公路建设全面启动,乡(镇)、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分别实现98.3%和81.2%,基本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支点的路网骨架。2000—2008年,西部地区新增公路通车里程88.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927公里。2008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2.1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38.1%,其中高速公路16456公里,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23.2%。
  铁路方面。全长1100多公里的青藏铁路通车,填补了我国唯一不通铁路省区的空白,成为青藏高原千百年来永载史册的辉煌穿越。到2008年底,进藏列车运送旅客352.8万人,货物280多万吨,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渝怀铁路、兰武铁路复线、遂渝铁路建成投入运营。兰渝铁路、贵广铁路、南广铁路、成兰铁路等跨区域铁路以及郑州至西安、成都至绵阳至乐山、西安至宝鸡等客运专线相继开工建设。2000—2008年,西部地区新增铁路营业里程8000多公里。到2008年底,西部地区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2.94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23.2%和38.8%,占全国总营业里程的比重达到37.7%。西部地区铁路路网规模不断扩大,运力紧张得到缓解,在南方冰雪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保障电煤供应等应急运输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机场方面。重庆、成都、西安、昆明、贵阳、拉萨、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南宁、桂林等12个干线机场和敦煌、包头等30个支线机场实施了大规模改扩建,新建林芝、九寨沟等21个支线机场。到2008年底,西部地区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79个,占全国机场总数的49.4%。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缩短了遥远的西部与全国各地的距离。
  水利方面。广西百色、四川紫坪铺、宁夏沙坡头、内蒙古尼尔基等大型水利枢纽相继建成发挥效益。四川都江堰、武都引水二期、宁蒙河套灌区等133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相继建成,新增、恢复灌溉面积890多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400多万亩,新增节水能力60多亿立方米。安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299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7794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西部地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2000—200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655亿元增加到58257亿元,年均增长11.7%,占各地区加总比重由17.1%提高到17.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4624元增加到16000元,从相当于各地区加总平均水平的59.5%提高到63.7%。工业增加值由5946亿元增加到24000亿元左右,增长近4倍。地方财政本级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5159亿元,年均增长19.6%,占全国比重由17.6%提高到18.0%。地方财政本级支出由2601亿元增加到13772亿元,年均增长22.8%,占全国比重由24.9%提高到2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6111亿元增加到35839亿元,年均增长22.9%,占各地区加总比重由19.2%提高到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954亿元增加到19239亿元,年均增长14.9%,占各地区加总比重由16.7%提高到17.2%。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72亿美元增加到1068亿美元,年均增长25.6%,占全国比重由3.6%提升到4.2%。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基础。10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2000—2008年累计新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达1.7万亿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完成了送电到乡、油路到县等建设任务,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公路方面。“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1.6万公里全线贯通,西部开发八条省际干线公路1.8万公里将于2010年全面建成,贫困县出口路、通县油路、县际公路陆续建成通车,通乡公路建设全面启动,乡(镇)、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分别实现98.3%和81.2%,基本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支点的路网骨架。2000—2008年,西部地区新增公路通车里程88.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927公里。2008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2.1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38.1%,其中高速公路16456公里,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23.2%。
铁路方面。全长1100多公里的青藏铁路通车,填补了我国唯一不通铁路省区的空白,成为青藏高原千百年来永载史册的辉煌穿越。到2008年底,进藏列车运送旅客352.8万人,货物280多万吨,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渝怀铁路、兰武铁路复线、遂渝铁路建成投入运营。兰渝铁路、贵广铁路、南广铁路、成兰铁路等跨区域铁路以及郑州至西安、成都至绵阳至乐山、西安至宝鸡等客运专线相继开工建设。2000—2008年,西部地区新增铁路营业里程8000多公里。到2008年底,西部地区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2.94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23.2%和38.8%,占全国总营业里程的比重达到37.7%。西部地区铁路路网规模不断扩大,运力紧张得到缓解,在南方冰雪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保障电煤供应等应急运输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机场方面。重庆、成都、西安、昆明、贵阳、拉萨、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南宁、桂林等12个干线机场和敦煌、包头等30个支线机场实施了大规模改扩建,新建林芝、九寨沟等21个支线机场。到2008年底,西部地区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79个,占全国机场总数的49.4%。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缩短了遥远的西部与全国各地的距离。
水利方面。广西百色、四川紫坪铺、宁夏沙坡头、内蒙古尼尔基等大型水利枢纽相继建成发挥效益。四川都江堰、武都引水二期、宁蒙河套灌区等133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相继建成,新增、恢复灌溉面积890多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400多万亩,新增节水能力60多亿立方米。安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299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7794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同志多次深入西部地区调研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对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印发了《"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四年累计4000多亿元。

四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加快增长,城乡面貌出现新气象。2000-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8.7%、9.9%和11.2%,比1999年的7.2%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提高,其中2003年增长30.7%。

(一)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开发约3600多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资金2200多亿元。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9500多亿元。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5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7300多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00多亿元。青藏铁路新线铺轨317公里;西气东输东段工程全面建成,已向华东四省一市商业供气;西电东送新开工项目总装机容量2800多万千瓦,建设输变电线路9800多公里;新建和改造大型水库43座,塔里木河、黑河综合治理初见成效,两河下游胡杨林开始复活;新增公路通车里程累计7.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00公里;新建铁路新线、复线和电气化线路4570多公里,新建和改扩建机场30个,其中,竣工15个,在建15个。

(二)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经过两年多的试点,从2002年起,退耕还林工程在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启动。到2003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28亿亩,其中完成退耕地还林1.08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2亿亩,造林成活率基本可达到要求。四年多来,退耕还林工程直接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民粮食、种苗和现金补助收入492亿元,促进了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退牧还草工程开始试点,安排治理严重退化草原1亿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展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进入实施阶段。江河上游和西部中心城市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油路到县工程已基本完成总里程2.6万公里的建设;改造和新建300多个贫困县的出口公路1.7万公里;县际公路工程总里程4.6万公里,累计开工3.0万公里,完成路面工程4400公里。送电到乡工程解决了969个无电乡的通电问题。广播电视到村工程的实施使西部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的比例达到97%以上。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基本解决了西部地区2600万人的饮水问题。2001年开始在云南、贵州、内蒙古、宁夏进行试点的生态移民工程,已使70万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不具备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地区困难群众得到易地安置。

(四)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累计安排科技开发项目2100多个,建设科研基地18个,支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30个。安排7000多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支持240多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中专和技校建设,重点建设25所高校基础设施和152所大学的计算机校园网、500多所县级优质普通高中以及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示范试点等工程。支持西部地区建设260所贫困县医院、800多个疾控机构、290多个血站和血液中心,配备1190多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770多辆巡回医疗车,6万多个广播电视接收装置和一批基层文化设施。中央国家机关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干部的培训,与西部地区交流干部人数增多,仅2003年,省部级干部交流 17人,220名局级干部到西部挂职;454名西部、少数民族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地区挂职锻炼。中央组织部、团中央、教育部等组织实施了博士服务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活动。

(五)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水电、天然气、石油、有色金属、棉花、糖料、水果、肉类等特色产品初步形成优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9年的35.2%提高到2002年的38.7%。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力度加大,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世界500强企业已有近百家到西部地区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四年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5亿美元。东西部经济合作和对口支援加强。仅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投向西部地区的资金就达1000多亿元。

(六)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增加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资金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全部纳入西部开发的范围。国家在西部开发投资中对西藏作了重点安排,第四次援藏建设项目117个,组织有关省市对口支援西藏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400多亿元。国家在新疆布局了西气东输、水利开发、流域治理、退耕还林、交通建设、商品棉基地建设、优势资源勘探等一批重点项目。内蒙古、宁夏、广西自治区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人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在改革开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投资环境存在不少问题,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既要有紧迫感,又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

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任务和措施

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把加快改革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西部教育"两基"攻坚,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一)坚持"五结合",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继续抓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作重点是巩固成果,在"五结合"上下工夫。2004年安排退耕地还林任务1000万亩,荒山荒地造林任务5000万亩。集中治理25度以上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特别是江河两岸、湖泊水库周围的陡坡耕地。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注重实效。退牧还草工程要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政策措施。2004年安排退牧还草任务9000万亩。要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结合起来,解决好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长远生计问题。

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落实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任务。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监管,加强江河上游水污染治理、工业污染防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环境保护工程。加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环保设施建设。

(二)坚持"抓两头",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抓好关系西部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和与群众当前利益密切相关的中小项目。集中力量建设好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在抓紧续建工程的同时,根据规划要求和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2004年适时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04年再安排开工建设县际公路1.6万公里,继续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完善部分地区农网改造,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缺电县电力设施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已通电自然村(20户以上)通广播电视建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三)推进"两基"攻坚和公共卫生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西部地区科技能力建设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要用五年时间实现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集中力量支持西部未"普九"县的中小学校舍和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免除杂费、书本费,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加强贫困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设,重点支持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的农村医疗设施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继续支持西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建设。

(四)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抓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根据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要着力培育能源、矿产、旅游和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走市场配置资源的新路子。由国家投资或需国家批准的重点项目,只要西部地区基本具备条件,有市场,有竞争力,应当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

(五)大力改善西部地区发展环境,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合作。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形成社会信用制度。积极推进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把东中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与西部地区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实行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建立市场化的地区之间企业协作机制。要依托优势产业、重点工程、重点地带,吸引外来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优势产业发展,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

(六)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要认真研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实践,加强对带有全局性和制度性的重大法律问题的调查研究。在国家总体法制框架下,以制定《西部开发促进法》、《西部开发生态环境监督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以推动西部地区法制环境改善为中心,加大法制建设工作力度,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制定灵活的用人政策,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县处级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交流力度。建立大中城市专业人员到西部地区基层服务制度。加大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 。

(七)研究落实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开展"十一五"西部开发规划前期研究工作。要抓紧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中,要将本届政府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开展"十一五"西部开发规划的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启动重点经济区域规划编制工作。

回答者: MALABS - 经理 五级 2009-7-31 08:27
这个····
最近出了很多事,这种问题好似不好回答

自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来,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是党中央、各级领导和人民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因此就目前人们所了解的西部开发的状况结合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实际情况,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04—05学年寒假做一次调查。下面就以问卷结果做调查分析。

一、“西部大开发”实施中人民的主观认识

就调查结果而言,所调查人群涉及学生、工人、军人、商人、金融工作者、白领,其学历不等。虽没有设计生长城市,但西部与中部及沿海地区人数平均。从主观角度对西部的认识中,50%的人对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总体印象为一般。认为虽有美丽的草场、遍地牛羊等,但依然不乏沙漠、荒地等。对总体的印象仅维持在一些有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而已。

其中高达70%的人对西部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很不了解,而剩余的30%则为一般。对于西部大开发的几个省、自治区,大多数是以少数民族为主,而当地的一些本地产业若想要走出家乡,拥有更多的市场,宣传还需要再加把劲儿。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懂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才能更加吸引投资商的目光。

也正是如此,调查中有55%的人最想了解西部的是风土人情。一方面反映了西部自身的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种商机,使当地的人利用这一点心理开发旅游观光行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很多独特的风土人情,这将是与名胜古迹相持并论的另一块旅游宝地,拥有巨大投资潜力。

而作为私人旅行,人们还是首选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云南,四季如春的昆明,迷人的香格里拉成为云南首选的坚强后盾。神秘的西藏也排在前列,布达拉宫、入云的雪山、草场牛羊,再加上《天下无贼》中的迷人风景、纯朴人情也为西藏增加了许多人气指数。相较于西南各地的旅游大产,西北地区显得有些冷清,尽管也有许多秀美景区,但也许是地理位置僻远,气候干燥,南北差异明显等客观原因,使得失去了一些游客。但近年来一些关于考古方面、探险等旅游项目的开发,又重新刮起了一波旅游的热潮,罗布泊、楼兰古城散发着独特魅力。

人们对西部的主观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投资、消费、人才走向等方面问题,因此由调查分析得出: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对外宣传起着很重要作用,只有被别人了解了,才会得到进一步地发展合作。

二、“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对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这么多年来,今天人们对国家给予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有75%认为一般,其余25%认为合适。其实国家给予西部有很多优惠的政策,但也许对于大多数的非西部地区的人们并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人以为只有像沿海地区一样水平了才叫做有成果。实际上近五年来,西部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8.8%,10.0%,11.3%和12%,高于前些年的增长速度,五年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治理、三峡库区国土整治及水污染治理等重点工程全面展开,取得明显效果。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重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加强。这些成绩都是应该肯定的,而有这些成绩的前提是在中央建设资金累计安排在西部地区约4600亿元,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的大力支持,和各种相应的积极措施下取得的。

另具调查显示,60%的人认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应选择旅游为最佳。这确实是一个很具有潜力可挖的项目,但也反映了人们只是抱着一种体验和了解的态度走向西部,并没有想要走进西部在这里开发或者投资一些其他的行业。因为另一题结果显示,100%的人认为现在投资西部大开发经济效益一般。这种观念也就直接导致了人才流失,企业停滞,市场狭小,经济僵化等一系列后果。人们并不看好西部大开发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一项摆在领导者面前的难题,为此乌鲁木齐市政府制定了“建经济强市,创旅游名城”的发展目标,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断调整经济结构,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同时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增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的重要举措之一。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

对于招商引资而言,投资环境至关重要。投资环境是投资活动的场所和载体,是投资者和政府及社会环境的纽带。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软环境包括经济环境、行政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等乌鲁木齐市企业调查对就这六个方面对区外资企业对乌市的总体评价作一调查其结果如下:

1、硬环境:调查中九成以上外资企业比较满意。其中自然环境,地理与内地较远,与周边国家合作有区位优势;房地产业和部分工业企业冬季生产受气候影响;环境污染好转但仍然严重。而基础设施方面,市区道路虽拓宽,但返修的“拉链”工程严重,邮电通讯服务改善,但政府与企业互联网建设落后,水电暖气供应比较满意。生活设施条件满意,但绿化面积太低。因乌市属首府,很多建设还是有一定的水平。

2、软环境:这是企业“愿意来,留得住”的关键因素。而外来企业对软环境的满意度却只有67%,如何找准切入点,着力改善软环境是工作重点。

在评价中可以看出行政环境总体状况良好,政策稳定性好、灵活性差,机关办事效率不高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济环境中GDP持续增长,有实力可以合作的企业不多,市场规模小,金融贷款条件不灵活。法制环境倒还是比较满意。社会环境中信息化水平不高,行政管理和监督中的信用管理欠制约制度。而城市卫生状况和绿化不太满意,教育机构健全,文化观念风俗差异不大,但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从上述评价中可以感觉到硬环境中城市建设、道路、卫生和绿化是很重要的。人们都喜欢在干净、整齐、方便的城市居住和工作,也只有在舒适的环境中才能静下心来工作。而对于软环境,一个城市的政府形象,包括思想观念、人员素质、工作效率、诚信等都是外资投资所衡量的第一标准。市场的建设、政策的严密性和透明度也是投资商所考虑的,这些都是作为投资的前提保障,做得好才能让人放心投资建设。加入WTO后,新一轮的招商引资已经从依靠政策优势逐步转向了依靠整体投资环境,整体投资环境的优势将成为决定一个地区和城市招商引资的决定力量。因此转变观念,提高服务质量水平,进一步完善市场建设变得至关重要。

据调查报告分析,有50%的人认同影响西部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是思想保守,也有一些人认为是基础设施、能源交通财政不足。

三、“西部大开发”实施中的必要条件

结合上面分析的内容,改善投资条件所带来的是更多外资企业,而在这些条件之上的是80%的人所认为的西部大开发迫切需要的是人才。而沿海城市之所以具有的发展优势也同样是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地理港口、经验管理等也同样拉开了东西部的距离,因此作为西部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教育,建立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快人才成长的人才发展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和人才培训力度。要采取特殊政策,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国内外人才到西部工作和创业。

在这同时还要搞好环境保护和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推动西部与周边国家开展边境贸易和经济合作。

综上述调查分析,西部大开发的工作任重道远,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西部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认清经济发展所面临和要解决的问题,想办法解决,在稳步发展中求新,在中规中矩中求变,使西部经济能更快地加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中,让我们的市场更丰富更具规模。

四年多来西部大开发的主要进展

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同志多次深入西部地区调研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对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印发了《"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四年累计4000多亿元。

四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加快增长,城乡面貌出现新气象。2000-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8.7%、9.9%和11.2%,比1999年的7.2%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提高,其中2003年增长30.7%。

(一)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开发约3600多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资金2200多亿元。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9500多亿元。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5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7300多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00多亿元。青藏铁路新线铺轨317公里;西气东输东段工程全面建成,已向华东四省一市商业供气;西电东送新开工项目总装机容量2800多万千瓦,建设输变电线路9800多公里;新建和改造大型水库43座,塔里木河、黑河综合治理初见成效,两河下游胡杨林开始复活;新增公路通车里程累计7.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00公里;新建铁路新线、复线和电气化线路4570多公里,新建和改扩建机场30个,其中,竣工15个,在建15个。

(二)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经过两年多的试点,从2002年起,退耕还林工程在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启动。到2003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28亿亩,其中完成退耕地还林1.08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2亿亩,造林成活率基本可达到要求。四年多来,退耕还林工程直接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民粮食、种苗和现金补助收入492亿元,促进了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退牧还草工程开始试点,安排治理严重退化草原1亿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展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进入实施阶段。江河上游和西部中心城市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油路到县工程已基本完成总里程2.6万公里的建设;改造和新建300多个贫困县的出口公路1.7万公里;县际公路工程总里程4.6万公里,累计开工3.0万公里,完成路面工程4400公里。送电到乡工程解决了969个无电乡的通电问题。广播电视到村工程的实施使西部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的比例达到97%以上。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基本解决了西部地区2600万人的饮水问题。2001年开始在云南、贵州、内蒙古、宁夏进行试点的生态移民工程,已使70万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不具备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地区困难群众得到易地安置。

(四)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累计安排科技开发项目2100多个,建设科研基地18个,支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30个。安排7000多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支持240多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中专和技校建设,重点建设25所高校基础设施和152所大学的计算机校园网、500多所县级优质普通高中以及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示范试点等工程。支持西部地区建设260所贫困县医院、800多个疾控机构、290多个血站和血液中心,配备1190多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770多辆巡回医疗车,6万多个广播电视接收装置和一批基层文化设施。中央国家机关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干部的培训,与西部地区交流干部人数增多,仅2003年,省部级干部交流 17人,220名局级干部到西部挂职;454名西部、少数民族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地区挂职锻炼。中央组织部、团中央、教育部等组织实施了博士服务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活动。

(五)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水电、天然气、石油、有色金属、棉花、糖料、水果、肉类等特色产品初步形成优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9年的35.2%提高到2002年的38.7%。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力度加大,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世界500强企业已有近百家到西部地区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四年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5亿美元。东西部经济合作和对口支援加强。仅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投向西部地区的资金就达1000多亿元。

(六)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增加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资金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全部纳入西部开发的范围。国家在西部开发投资中对西藏作了重点安排,第四次援藏建设项目117个,组织有关省市对口支援西藏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400多亿元。国家在新疆布局了西气东输、水利开发、流域治理、退耕还林、交通建设、商品棉基地建设、优势资源勘探等一批重点项目。内蒙古、宁夏、广西自治区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人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在改革开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投资环境存在不少问题,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既要有紧迫感,又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

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任务和措施

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把加快改革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西部教育"两基"攻坚,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一)坚持"五结合",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继续抓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作重点是巩固成果,在"五结合"上下工夫。2004年安排退耕地还林任务1000万亩,荒山荒地造林任务5000万亩。集中治理25度以上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特别是江河两岸、湖泊水库周围的陡坡耕地。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注重实效。退牧还草工程要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政策措施。2004年安排退牧还草任务9000万亩。要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结合起来,解决好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长远生计问题。

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落实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任务。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监管,加强江河上游水污染治理、工业污染防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环境保护工程。加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环保设施建设。

(二)坚持"抓两头",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抓好关系西部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和与群众当前利益密切相关的中小项目。集中力量建设好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在抓紧续建工程的同时,根据规划要求和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2004年适时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04年再安排开工建设县际公路1.6万公里,继续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完善部分地区农网改造,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缺电县电力设施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已通电自然村(20户以上)通广播电视建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三)推进"两基"攻坚和公共卫生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西部地区科技能力建设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要用五年时间实现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集中力量支持西部未"普九"县的中小学校舍和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免除杂费、书本费,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加强贫困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设,重点支持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的农村医疗设施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继续支持西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建设。

(四)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抓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根据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要着力培育能源、矿产、旅游和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走市场配置资源的新路子。由国家投资或需国家批准的重点项目,只要西部地区基本具备条件,有市场,有竞争力,应当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

(五)大力改善西部地区发展环境,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合作。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形成社会信用制度。积极推进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把东中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与西部地区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实行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建立市场化的地区之间企业协作机制。要依托优势产业、重点工程、重点地带,吸引外来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优势产业发展,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

(六)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要认真研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实践,加强对带有全局性和制度性的重大法律问题的调查研究。在国家总体法制框架下,以制定《西部开发促进法》、《西部开发生态环境监督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以推动西部地区法制环境改善为中心,加大法制建设工作力度,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制定灵活的用人政策,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县处级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交流力度。建立大中城市专业人员到西部地区基层服务制度。加大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 。

(七)研究落实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开展"十一五"西部开发规划前期研究工作。要抓紧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中,要将本届政府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开展"十一五"西部开发规划的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启动重点经济区域规划编制工作。

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同志多次深入西部地区调研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对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印发了《"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四年累计4000多亿元。

四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加快增长,城乡面貌出现新气象。2000-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8.7%、9.9%和11.2%,比1999年的7.2%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提高,其中2003年增长30.7%。

(一)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开发约3600多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资金2200多亿元。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9500多亿元。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5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7300多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00多亿元。青藏铁路新线铺轨317公里;西气东输东段工程全面建成,已向华东四省一市商业供气;西电东送新开工项目总装机容量2800多万千瓦,建设输变电线路9800多公里;新建和改造大型水库43座,塔里木河、黑河综合治理初见成效,两河下游胡杨林开始复活;新增公路通车里程累计7.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00公里;新建铁路新线、复线和电气化线路4570多公里,新建和改扩建机场30个,其中,竣工15个,在建15个。

(二)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经过两年多的试点,从2002年起,退耕还林工程在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启动。到2003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28亿亩,其中完成退耕地还林1.08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2亿亩,造林成活率基本可达到要求。四年多来,退耕还林工程直接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民粮食、种苗和现金补助收入492亿元,促进了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退牧还草工程开始试点,安排治理严重退化草原1亿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展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进入实施阶段。江河上游和西部中心城市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油路到县工程已基本完成总里程2.6万公里的建设;改造和新建300多个贫困县的出口公路1.7万公里;县际公路工程总里程4.6万公里,累计开工3.0万公里,完成路面工程4400公里。送电到乡工程解决了969个无电乡的通电问题。广播电视到村工程的实施使西部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的比例达到97%以上。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基本解决了西部地区2600万人的饮水问题。2001年开始在云南、贵州、内蒙古、宁夏进行试点的生态移民工程,已使70万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不具备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地区困难群众得到易地安置。

(四)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累计安排科技开发项目2100多个,建设科研基地18个,支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30个。安排7000多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支持240多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中专和技校建设,重点建设25所高校基础设施和152所大学的计算机校园网、500多所县级优质普通高中以及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示范试点等工程。支持西部地区建设260所贫困县医院、800多个疾控机构、290多个血站和血液中心,配备1190多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770多辆巡回医疗车,6万多个广播电视接收装置和一批基层文化设施。中央国家机关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干部的培训,与西部地区交流干部人数增多,仅2003年,省部级干部交流 17人,220名局级干部到西部挂职;454名西部、少数民族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地区挂职锻炼。中央组织部、团中央、教育部等组织实施了博士服务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活动。

(五)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水电、天然气、石油、有色金属、棉花、糖料、水果、肉类等特色产品初步形成优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9年的35.2%提高到2002年的38.7%。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力度加大,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世界500强企业已有近百家到西部地区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四年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5亿美元。东西部经济合作和对口支援加强。仅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投向西部地区的资金就达1000多亿元。

(六)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增加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资金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全部纳入西部开发的范围。国家在西部开发投资中对西藏作了重点安排,第四次援藏建设项目117个,组织有关省市对口支援西藏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400多亿元。国家在新疆布局了西气东输、水利开发、流域治理、退耕还林、交通建设、商品棉基地建设、优势资源勘探等一批重点项目。内蒙古、宁夏、广西自治区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人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在改革开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投资环境存在不少问题,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既要有紧迫感,又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

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任务和措施

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把加快改革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西部教育"两基"攻坚,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一)坚持"五结合",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继续抓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作重点是巩固成果,在"五结合"上下工夫。2004年安排退耕地还林任务1000万亩,荒山荒地造林任务5000万亩。集中治理25度以上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特别是江河两岸、湖泊水库周围的陡坡耕地。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注重实效。退牧还草工程要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政策措施。2004年安排退牧还草任务9000万亩。要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结合起来,解决好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长远生计问题。

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落实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任务。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监管,加强江河上游水污染治理、工业污染防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环境保护工程。加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环保设施建设。

(二)坚持"抓两头",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抓好关系西部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和与群众当前利益密切相关的中小项目。集中力量建设好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在抓紧续建工程的同时,根据规划要求和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2004年适时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04年再安排开工建设县际公路1.6万公里,继续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完善部分地区农网改造,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缺电县电力设施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已通电自然村(20户以上)通广播电视建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三)推进"两基"攻坚和公共卫生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西部地区科技能力建设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要用五年时间实现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集中力量支持西部未"普九"县的中小学校舍和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免除杂费、书本费,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加强贫困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设,重点支持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的农村医疗设施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继续支持西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建设。

(四)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抓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根据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要着力培育能源、矿产、旅游和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走市场配置资源的新路子。由国家投资或需国家批准的重点项目,只要西部地区基本具备条件,有市场,有竞争力,应当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

(五)大力改善西部地区发展环境,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合作。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形成社会信用制度。积极推进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把东中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与西部地区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实行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建立市场化的地区之间企业协作机制。要依托优势产业、重点工程、重点地带,吸引外来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优势产业发展,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

(六)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要认真研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实践,加强对带有全局性和制度性的重大法律问题的调查研究。在国家总体法制框架下,以制定《西部开发促进法》、《西部开发生态环境监督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以推动西部地区法制环境改善为中心,加大法制建设工作力度,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制定灵活的用人政策,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县处级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交流力度。建立大中城市专业人员到西部地区基层服务制度。加大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 。

(七)研究落实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开展"十一五"西部开发规划前期研究工作。要抓紧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中,要将本届政府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开展"十一五"西部开发规划的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启动重点经济区域规划编制工作。

  这个····
  最近出了很多事,这种问题好似不好回答

  自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来,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是党中央、各级领导和人民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因此就目前人们所了解的西部开发的状况结合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实际情况,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04—05学年寒假做一次调查。下面就以问卷结果做调查分析。

  一、“西部大开发”实施中人民的主观认识

  就调查结果而言,所调查人群涉及学生、工人、军人、商人、金融工作者、白领,其学历不等。虽没有设计生长城市,但西部与中部及沿海地区人数平均。从主观角度对西部的认识中,50%的人对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总体印象为一般。认为虽有美丽的草场、遍地牛羊等,但依然不乏沙漠、荒地等。对总体的印象仅维持在一些有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而已。

  其中高达70%的人对西部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很不了解,而剩余的30%则为一般。对于西部大开发的几个省、自治区,大多数是以少数民族为主,而当地的一些本地产业若想要走出家乡,拥有更多的市场,宣传还需要再加把劲儿。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懂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才能更加吸引投资商的目光。

  也正是如此,调查中有55%的人最想了解西部的是风土人情。一方面反映了西部自身的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种商机,使当地的人利用这一点心理开发旅游观光行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很多独特的风土人情,这将是与名胜古迹相持并论的另一块旅游宝地,拥有巨大投资潜力。

  而作为私人旅行,人们还是首选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云南,四季如春的昆明,迷人的香格里拉成为云南首选的坚强后盾。神秘的西藏也排在前列,布达拉宫、入云的雪山、草场牛羊,再加上《天下无贼》中的迷人风景、纯朴人情也为西藏增加了许多人气指数。相较于西南各地的旅游大产,西北地区显得有些冷清,尽管也有许多秀美景区,但也许是地理位置僻远,气候干燥,南北差异明显等客观原因,使得失去了一些游客。但近年来一些关于考古方面、探险等旅游项目的开发,又重新刮起了一波旅游的热潮,罗布泊、楼兰古城散发着独特魅力。

  人们对西部的主观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投资、消费、人才走向等方面问题,因此由调查分析得出: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对外宣传起着很重要作用,只有被别人了解了,才会得到进一步地发展合作。

  二、“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对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这么多年来,今天人们对国家给予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有75%认为一般,其余25%认为合适。其实国家给予西部有很多优惠的政策,但也许对于大多数的非西部地区的人们并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人以为只有像沿海地区一样水平了才叫做有成果。实际上近五年来,西部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8.8%,10.0%,11.3%和12%,高于前些年的增长速度,五年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治理、三峡库区国土整治及水污染治理等重点工程全面展开,取得明显效果。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重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加强。这些成绩都是应该肯定的,而有这些成绩的前提是在中央建设资金累计安排在西部地区约4600亿元,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的大力支持,和各种相应的积极措施下取得的。

  另具调查显示,60%的人认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应选择旅游为最佳。这确实是一个很具有潜力可挖的项目,但也反映了人们只是抱着一种体验和了解的态度走向西部,并没有想要走进西部在这里开发或者投资一些其他的行业。因为另一题结果显示,100%的人认为现在投资西部大开发经济效益一般。这种观念也就直接导致了人才流失,企业停滞,市场狭小,经济僵化等一系列后果。人们并不看好西部大开发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一项摆在领导者面前的难题,为此乌鲁木齐市政府制定了“建经济强市,创旅游名城”的发展目标,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断调整经济结构,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同时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增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的重要举措之一。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

  对于招商引资而言,投资环境至关重要。投资环境是投资活动的场所和载体,是投资者和政府及社会环境的纽带。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软环境包括经济环境、行政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等乌鲁木齐市企业调查对就这六个方面对区外资企业对乌市的总体评价作一调查其结果如下:

  1、硬环境:调查中九成以上外资企业比较满意。其中自然环境,地理与内地较远,与周边国家合作有区位优势;房地产业和部分工业企业冬季生产受气候影响;环境污染好转但仍然严重。而基础设施方面,市区道路虽拓宽,但返修的“拉链”工程严重,邮电通讯服务改善,但政府与企业互联网建设落后,水电暖气供应比较满意。生活设施条件满意,但绿化面积太低。因乌市属首府,很多建设还是有一定的水平。

  2、软环境:这是企业“愿意来,留得住”的关键因素。而外来企业对软环境的满意度却只有67%,如何找准切入点,着力改善软环境是工作重点。

  在评价中可以看出行政环境总体状况良好,政策稳定性好、灵活性差,机关办事效率不高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济环境中GDP持续增长,有实力可以合作的企业不多,市场规模小,金融贷款条件不灵活。法制环境倒还是比较满意。社会环境中信息化水平不高,行政管理和监督中的信用管理欠制约制度。而城市卫生状况和绿化不太满意,教育机构健全,文化观念风俗差异不大,但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从上述评价中可以感觉到硬环境中城市建设、道路、卫生和绿化是很重要的。人们都喜欢在干净、整齐、方便的城市居住和工作,也只有在舒适的环境中才能静下心来工作。而对于软环境,一个城市的政府形象,包括思想观念、人员素质、工作效率、诚信等都是外资投资所衡量的第一标准。市场的建设、政策的严密性和透明度也是投资商所考虑的,这些都是作为投资的前提保障,做得好才能让人放心投资建设。加入WTO后,新一轮的招商引资已经从依靠政策优势逐步转向了依靠整体投资环境,整体投资环境的优势将成为决定一个地区和城市招商引资的决定力量。因此转变观念,提高服务质量水平,进一步完善市场建设变得至关重要。

  据调查报告分析,有50%的人认同影响西部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是思想保守,也有一些人认为是基础设施、能源交通财政不足。

  三、“西部大开发”实施中的必要条件

  结合上面分析的内容,改善投资条件所带来的是更多外资企业,而在这些条件之上的是80%的人所认为的西部大开发迫切需要的是人才。而沿海城市之所以具有的发展优势也同样是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地理港口、经验管理等也同样拉开了东西部的距离,因此作为西部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教育,建立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快人才成长的人才发展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和人才培训力度。要采取特殊政策,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国内外人才到西部工作和创业。

  在这同时还要搞好环境保护和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推动西部与周边国家开展边境贸易和经济合作。

  综上述调查分析,西部大开发的工作任重道远,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西部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认清经济发展所面临和要解决的问题,想办法解决,在稳步发展中求新,在中规中矩中求变,使西部经济能更快地加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中,让我们的市场更丰富更具规模。


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有哪些具体成就
西部大开发,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这期间,多个重点工程已经开始运作或是已经竣工,比如: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等等。第一,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截至2009年,国家...

西部大开发,指的西部包含哪几个省?
西部大开发,指的西部包含: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哪些成就?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公路方面。“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1.6万公里全线贯通,西部开发八条省际干线公路1.8万公里将于2010年全面建成,贫困县出口路、通县油路、县际公路陆续建成通车,通乡公路建设全面启动,乡(镇)、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分别实现98.3%和81.2%,基本形成了以大...

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再上新台阶,连续5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累计帮扶8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110万去产能职工得到妥善安置;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均突破750万,年底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2018年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83%,6月末...

西部大开发是什么?
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目标是努力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教育、...

我国财政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效果如何? 如何更好地促进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
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项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都有所提高。然而,西部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一些...

西部大开发成功的是?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一间小屋w 2007-03-08 · TA获得超过216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42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577万 我...

学习西部大开发战略心得体会
虽然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贫困面较大、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仍然存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的任务仍然繁重,西部大开发任重道远。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优先地位,在...

西部大开发是哪一年开始实施的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目标是努力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教育、卫生等基本...

西部大开发
1995年这套模式在新加坡亚太博览会上展览。拿下了最高奖项银鹰奖。这是新加坡的总理李光耀。告诉了咱们中国。咱们中国花60亿买回来的,经过三年研究。98年4月21号。传销被取缔后。在同年的5月12号。放在两广地带做试运行。用于开发西部。西部大开发12个省市都需要通过这套模式打造。

徐闻县18255693025: 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哪些成就? -
宁穆河蚌: 首先,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同全国的差距逐渐缩小.2000-2004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加总数)分别增长8.5%、8.8%、10.0%、11.2%和12.7%.五年年均增长10.2%,同全国同口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差距由"八五"期间的2.8个百分点和...

徐闻县18255693025: 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成就 -
宁穆河蚌: 2000年,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新开工了“十大工程”,即宁西铁路、渝怀铁路、西部公路建设、西部机场建设、重庆轻轨、涩北—西宁—兰州输气管线、青海 30 万吨钾肥工程、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西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四川紫...

徐闻县18255693025: 1.请列举西部大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两个方面即可)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答案不要太长啊.3.为了西部地区的持续发... -
宁穆河蚌:[答案] 1.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2国家;有利于.加强了国家能源基地的建设有利于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稳定,西部;也有利于改善西部落后的经济面貌,总括;从而促进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3.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出台一系列优惠民政...

徐闻县18255693025: 我国西部近几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
宁穆河蚌: 西部大开发,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这期间,多个重点工程已经开始运作或是已经竣工,比如:西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等等.

徐闻县18255693025: 西部大开发成绩在老百姓生活中体现 -
宁穆河蚌: 1、财政收入逐年增长,经济效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交通干线、水利枢纽、西气东输、通信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人畜饮水、沼气利用、节水灌溉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3、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 污染治理、江河源头生态保护等重点工程全面展开,取得明显成效.4、 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重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加强,7000多所中小学危房得到改造.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国家支持建设260所贫困县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取得进展.干部交流和人才培训工作逐步展开.

徐闻县18255693025: 西部大开发有哪些成就
宁穆河蚌: 拉近了东西方差距,改善了西部群众生活条件,增进了民族团结

徐闻县18255693025: 西部大开发有哪些成果 -
宁穆河蚌: 西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等等.

徐闻县18255693025: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多年来,西部地区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实施这一战略(... -
宁穆河蚌:[选项] A. 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要求 B. 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时富裕 C. 将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 根本目的是为了开发西部的资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