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战是化学战,二战是物理战,那么海湾战争是一场硅对铁的数学战

作者&投稿:漆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军事和数学的关系~

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军事科学也不例外。


综 述 从人类早期的战争开始,数学就无所不在,不论是发射弩箭还是挖掘地道,数学就像冥冥之中的命运之神一样在起作用。虽然战争是个令人讨厌的话题,但战争却是人类不可避免的。

提起数学与军事,人们可能更多地想到数学可以用来帮助设计新式武器,比如阿基米德的传闻故事:阿基米德所住的 Syracuse 王国遭到罗马人的攻击,国王 Heron 请其好友阿基米德帮忙设计了各式各样的弩炮、军用器械,利用抛物镜面聚太阳光线,焚毁敌人船舰等。当然,这样的军事应用并没有用到较高层次的数学。其实,古时数学用于军事只到这种层次。《五曹算经》中的兵曹,其所含的计算,仅止于乘除;再进一步,也不过是测量与航海。一直到二十世纪,科学发展促使武器进步,数学才真的可能与战事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数学的研究工作可能与空气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弹道学、雷达及声纳、原子弹、密码与情报、空照地图、气象学、计算器等等有关,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武器或战术。

事例一 一支高智商的反法西斯队伍 二战迫使美国政府将数学与科学技术、军事目标空前紧密地结合起来,开辟了美国数学发展的新时代。1941至1945年,政府提供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全国同类经费总额的比重骤增至86%。美国的“科学研究和发展局”(OSRD)于1940年成立了“国家防卫科学委员会(NDRC),为军方提供科学服务。1942年,NDRC又成立了应用数学组(AMP),它的任务是帮助解决战争中日益增多的数学问题。AMP和全美11所著名大学订有合同,全美最有才华的数学家都投入了遏制法西斯武力的神圣工作。AMP的大量研究涉及“改进设计以提高设备的理论精确度”以及“现有设备的最佳运用”,特别是空战方面的成果,到战争结束时共完成了200项重大研究。

在纽约州立大学,柯朗和弗里德里希领导的小组研究空气动力学、水下爆破和喷气火箭理论。超音速飞机带来的激波和声爆问题,利用“柯朗——弗里德里希——勒维的有限差分法”求出了这些课题的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的解。布朗大学以普拉格为首的应用数学小组集中研究经典动力学和畸变介质力学,以提高军备的使用寿命。哈佛大学的G·伯克霍夫为海军研究水下弹道问题。哥伦比亚大学重点研究空对空射击学。例如,空中发射炮弹弹道学;偏射理论;追踪曲线理论;追踪过程中自己速度的观测和刻画;中心火力系统的基本理论;空中发射装备测试程序的分析;雷达。

普林斯顿大学和新墨西哥大学为空军确定“应用B-29飞机的最佳战术”。冯·诺伊曼和乌拉姆研究原子弹和计算机。维纳和柯尔莫戈洛夫研究火炮自动瞄准仪。由丹泽西为首的运筹学家发明了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算法,使美军在战略部署中直接受益。

事例二 破译密码的解剖刀——数学 英国数学家图灵出生于一个富有家庭,1935年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去了美国的普林斯顿,他为设计理想的通用计算机提供了理论基础。1939年图灵回到英国,立即受聘于外交部通讯处。当时德国法西斯用于绝密通讯的电报机叫“Enigma”(谜),图灵把拍电报的过程看成在一张纸带上穿孔,运用图灵的可计算理论,英国设计了一架破译机“Ultra”(超越)专门对付“Enigma”,破译了大批德军密码。

1941年5月21日,英国情报机关终于截获并破译了希特勒给海军上将雷德尔的一份密电。从而使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厉害的一艘巨型战列舰,希特勒的“德国海军的骄傲”——“俾斯麦”号在首次出航中即葬身鱼腹。

1943年4月,日本海军最高司令部发出的绝密电波越过太平洋,到达驻南太平洋和日本占领的中国海港的各日本舰队,各舰队司令接到命令: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将于4月18日上午9时45分,由6架零式战斗机保护,乘两架轰炸机飞抵卡西里湾,山本的全部属员与他同行。

这份电报当即被美国海军的由数学家组成的专家破译小组破译,通过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之手,马上被送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案头。于是,美国闪电式战斗机群在卡西里湾上空将山本的座机截住,座机在离山本的目的地卡西里只有几英里的荆棘丛中爆炸。

中途岛海战也是由于美国破译了日本密码,使日本4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被炸沉,330架飞机被击落;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机务人员阵亡。而美国只损失了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

从此,日本丧失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事例三 巴顿的战舰与浪高 军事边缘参数是军事信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概率论、统计学和模拟试验为基础,通过对地形、气候、波浪、水文等自然情况和作战双方兵力兵器的测试计算,在一般人都认为无法克服、甚至容易处于劣势的险恶环境中,发现实际上可以通过计算运筹,利用各种自然条件的基本战术参数的最高极限或最低极限,如通过计算山地的坡度、河水的深度、雨雪风暴等来驾驭战争险象,提供战争胜利的一种科学依据。

1942年10月,巴顿将军率领4万多美军,乘100艘战舰,直奔距离美国4000公里的摩洛哥,计划在11月8日凌晨登陆。11月4日,海面上突然刮起西北大风,惊涛骇浪使舰艇倾斜达42°。直到11月6日天气仍无好转。华盛顿总部担心舰队会因大风而全军覆没,电令巴顿的舰队改在地中海沿海的任何其他港口登陆。巴顿回电:不管天气如何,我将按原计划行动。

11月7日午夜,海面突然风平浪静,巴顿军团按计划登陆成功。事后人们说这是侥幸取胜,这位“血胆将军”拿将士的生命作赌注。

其实,巴顿将军在出发前就和气象学家详细研究了摩洛哥海域风浪变化的规律和相关参数,知道11月4日至7日该海域虽然有大风,但根据该海域往常最大浪高波长和舰艇的比例关系,恰恰达不到翻船的程度,不会对整个舰队造成危险。相反,11月8日却是一个有利于登陆的好天气。巴顿正是利用科学预测和可靠边缘参数,抓住“可怕的机会”,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

事例四 海湾战争--数学战 1990年伊拉克点燃了科威特的数百口油井,浓烟遮天蔽日,美国及其盟军在“沙漠风暴”以前,曾严肃地考虑点燃所有油井的后果。据美国《超级计算评论》杂志披露,五角大楼要求太平洋—赛拉研究公司研究此问题。该公司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和有热损失能量方程作为计算模型,在进行一系列模拟计算后得出结论:大火的烟雾可能招致一场重大的污染事件,它将波及到波斯湾、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但不会失去控制,不会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不会对地球的生态和经济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样才促成美国下定决心。同时在这次战争中,美国将大批人员和物质调运到位,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这是由于他们运用了运筹学和优化技术。所以人们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化学战(火药),第二次是物理战(原子弹),海湾战争是数学战。

事例五 不可思议的美伊战争 美伊战争给人们带来太多的震撼!从2003年3月20日正式爆发,到4月11日美军攻占巴格达。进攻者以区区十万余人的军队,在二十几天的时间里,几乎没经过像样的战斗就完全征服了一个世界中等军事强国。不少人觉得美伊战争不像一场战争,而更像一场游戏。

而事实上并不奇怪,美军打的是一场由数学支撑的信息化战争。汤姆逊说:信息不仅仅是一件武器,它还是一种能够改变战争文化和定势的新技术。它能改变一切。它所带来的变化比我们看到的任何一种变化都来得强烈,比坦克、潜艇甚至原子弹都要厉害。在今天的战场上,谁拥有绝对的信息掌控权,谁就能获得胜利。美军在美伊战争中通过数据链把天空地海、本土统帅部、前方司令部和战场上每一个士兵连为一体,反应灵敏,随心所欲。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战果,赢得胜利。

过去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现代战争打的是科学技术。任何重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都首先和必须使用于战争,历史不止一次证明这一点。反过来说,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科技落后,感受最真切、最痛苦的也莫过于它的军队了。美国在美伊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运用了人类最高级的科学发明和知识,包括牛顿力学、物体动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有机与无机化学、计算机网络等等(请注意:这里多数是以数学为后盾的!)。这的确是崭新的划时代意义的军事革命,即由大规模集结陆地军事力量的地面战争,转变为依靠高科技电子制导的空中控制力量,主要依靠空中作战遂行战略目的的战争。如果说它还有地面战的话,那也是新型意义下的超地面战争,同时精确制导技术已把战争带入了“精确战士”时代。有这样一组数据:美军从发现目标到实施精确打击的时间,即完成:发现——定位——瞄准——攻击——评估战果,这样一个“打击链条”所需的时间,海湾战争时是一百分钟,科索沃战争时为四十分钟,阿富汗战争时为二十分钟,而此次美伊战争只有十分钟,基本实现“发现即摧毁”。就对方而言,即“被发现即死亡”。


比较而言,伊军则是一支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军队。尽管伊军在兵力、地面兵器数量方面占有优势、空军飞机数量也相当可观;又根据前苏联的大范围前沿作战理论,伊军集结了大批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指挥结构高度集中;伊军还吸取了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教训,并学习了南联盟和车臣战争的经验,采取固守城市、寓军于民、全民皆兵的战略战术,但这样一支令人生畏的军队的防线却在短短的几天里就被数量很少的美军击破。俄罗斯军事观察家惊呼:“军事范例已经改变。其它国家最好注意,美国人已经重新书写了教科书。”

1900年,普朗克(德)提出量子假设,为量子理论奠定了基础1901年,马可尼(意)成功地开通横跨2000英里的大西洋的无线电报通信1903年,莱特兄弟(美)驾驶内燃机飞机首次飞行成功1905年,爱因斯坦(瑞士籍德国人)提出狭义相对论1913年,玻尔(丹麦)和卢瑟福(英)发现原子结构1922年,班廷(加)和贝斯特(加)发现胰岛素1924年,哈勃(美)发现银河系外的星系并于1929年提出“宇宙膨胀论”1924年,摩尔根(美)创建“遗传基因学说”1928年,氟莱明(苏格兰)发现青霉素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开播电视1931年,卡罗瑟(美)首次成功合成尼龙纤维1942年,费米(美籍意大利人)主持建成世界第一座核反应堆

1991年海湾战争中,参加沙漠风暴行动的美国安全爆炸物机器人,英国的“手推车”supet地雷处理机器人均立下了汗马功劳。美国陆军部计划到2000年研制出用于前线修车、排雷、运送弹药和粮食以及为步兵导向的机器人。最宏伟的计划是有的国家要建立一支机器人舰队,到那时,实现无人指挥的全自动舰艇将问世,舰上的机器人甚至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作战计划。

当代战争史上赫赫有名的海湾战争的背后,是一场不动声色的数学战。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为阻挡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军事进攻,点燃油田成为伊拉克的手中利器。当时许多科学家发出警告:如果海湾发生战争,伊拉克引爆科威特数以千计的油井,人类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大灾难。

原子弹、雷达、导弹这三件二战中发明的新式武器研制中物理是非常之重要的组成部分。
http://tieba.baidu.com/f?kz=510644221

一战中是化学毒气战——在一战中,交战双方曾多次使用芥子气和路易氏气等化学战剂。
1915年4月22日,德军在战争中首次使用了化学毒气。当天下午4点,在比利时的小镇伊普雷,德军先发起一阵猛烈的炮击,90分钟后,一片黄绿色的烟雾乘着轻微的北风向联军的堑壕飘去。烟雾卷过堑壕时,联军士兵们顿时窒息得喘不过气来。

刀剑和枪炮是典型的常规武器,化学毒气是第一种超常规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至少使用了45种毒气,约12.5万吨,造成了10万人死亡,90万人受伤。毒气往往会让受害者失明或躯体变形,给他们带来终身的痛苦。

希特勒在一战中中了毒气,几乎双目失明,但是他没有因此而警醒。反而将毒气用在别人人的身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毒气室成了犹太人和俄国战俘的地狱。

一战使用了大量化学武器,例如德国就用过氯气攻击英法联军。
二战终结的标志是日本投降,原子弹是重要原因,德国.苏联.美国都在二战中大力研发原子弹,原子弹的核裂变是物理技术。
海湾战争是标准的信息化战争,硅即代表计算机亦信息化,铁只是武器枪械等。美国用信息技术,伊拉克的战争技术则大为落后。

因为在1战中化学武器第一次出现并被大量使用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损失,在1战后参战国家达成共实限制化学武器的研究和制造使用
二战中坦克,飞机等物理机器被大规模使用,同时新的战术武器大量出现并直接间接的决定了战斗的成败。物理技术成了战场的主宰所以二战是物理战
海湾战争是一场硅对铁的数学战,美军为主的联军大量采用以电脑技术开发的新武器和相应的新战术以及电子技术对伊拉克的相对落后的坦克飞机大炮。由于电脑电子技术大多是硅基为原料和基础发展起来的所有说是硅对铁

一战是化学战:一战中首次使用了化学武器(德国使用了氯气)
二战是物理战:应该是指使用原子弹,也可能是指气冷式机枪(也是德国)或潜艇的广泛使用
海湾战争是一场硅对铁的数学战:是指美军运用网络装备部队取得以一敌百的战果

一战使用了大量化学武器(德国就用过氯气攻击英法联军)。
二战使用了原子弹,原子弹的核裂变是物理技术。
海湾战争是标准的信息化战争,硅即代表计算机亦信息化,铁只是武器枪械等,主要目标是石油


听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毒气战至少毒死了两万人,是真的吗?
整个一战中,英、德、法等国一共释放了12.4万吨化学战剂,造成的非致命性伤亡约117万6500人,至少有85000人死亡,在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小说《西线无战事》一书中对此有所叙述。著名的伊普尔战斗,德国人使用氯气,致使英法联军有1.5万人中毒,至少有5000人死亡。

藏在屁中的毒——硫化氢,是离我们最近的剧毒气体?
比如氯气那个章节老师还详细地介绍了它在一战中被用于化学武器,还说了猪拱土防御氯气给了人类防毒面具的灵感。说到氟化氢时还特意强调了这种气体极度危险,当年研究它的化学家就有多人中毒身亡。 这种看似非常寻常的“非网红”气体有这么厉害?在这一集中说起了这么一个故事,某个科考队来到一片天然硫酸湖附近,领队者...

巨大的伤亡人数,一文看完第一次世界大战
士兵使用机枪比使用刺刀可以对敌人造成更大的伤害,还有毒气的使用。 化学战的概念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释放毒气是一个下流而缓慢的过程,毒气是用于堑壕战的一种理想武器。毒气云席卷阵地,飘入堑壕,使士兵致残或死亡。 催泪瓦斯和芥子气能使士兵致病,而光气和氯气则能缓慢而痛苦地杀死他们。如果剂量足够大,芥子气也...

施毒与清毒:战时化学战与战后化学武器的处理内容简介
日本侵华时期,无视国际法,实施了遭禁止的化学战,其遗留的化学武器至今仍在危害着中国人民。然而,对这一罪行的清算和赔偿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其处理进程艰难而漫长。随着《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有效期限临近,日本政府对于如何处理这一战后遗留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

战争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关于化学战的十个可怕事实
化学战是战争的日常恐怖,使用化学武器已经是战争罪了。化学战第一次出现在一战,其杀伤力和局限性很大,化学战导致的伤亡人数数不胜数,接下来呢就由本站我为大家揭秘关于化学战的十个可怕事实,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关于化学战的十个可怕事实 1、芥子气让人经历了地狱;芥子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海湾战争特点包括计算机网络称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吗
以高密度、高强度、高韧性的贫铀合金做弹芯的贫轴弹,在袭击目标时,产生高温化学反应,其爆炸力、穿选力大大超过一般弹药,可摧毁坚固建筑物和攻击坦克和装甲车。贫铀在击中目标后容易氧化燃烧,在高速穿破装甲时,可使敌方武器或燃料着火焚烧,破坏力很强 一战是化学战,二战是物理战,海湾战争是数学战一这...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结果谁都没想到的战斗
他对主战的军官们说,我给了你们想要的,你们可不要后悔啊。一战结束之后,威廉二世流亡到荷兰。他在回忆录里写到,是犹太人和共济会阴谋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正原因是:这个后起之秀迫切地想要成为在全球说一不二的帝国,但却一点也不知道该如何成为帝国。德国统一之后,号称“铁血宰相”...

化学武器兴衰史话内容简介
《化学武器兴衰史话》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著作,深入剖析了化学武器从诞生到现今的发展历程。该书共分为十五章,详细记述了化学武器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和影响。首章回顾了一战中的化学战,讲述了战争爆发、伊普尔战役以及化学武器的初期发展,还介绍了化学武器之父哈伯教授的贡献。随后章节探讨了早期的化学...

如何看待化学的两面性
但同时,一战中,哈伯担任化学兵工厂厂长时负责研制、生产氯气、芥子气等毒气,并使用于战争之中,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可以说,他是化学战的先驱和灵魂人物。。。 用他来说明化学的两面性再合适不过。。 PS:讲化学的反面意义的话还可以将化学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数学的作用,主要说数学在身边的作用
在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中,可以说数学功不可没。 数学在现代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化学战”(火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物理战”(机械),现代战争是“数学战”(信息、计算机)。 1991年1月美国对伊拉克实施“沙漠风暴”行动前,美国曾严肃地考虑了一旦伊拉克点燃科威特的所有油井将会...

西区17228283008: 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
蒙全可达: 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的目的决定的.两大军事集团的战争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所以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非正义战争.战争爆发后,交战双方都把战争责任推给对方,并且双方都制定了在设想己方胜利后瓜分世界的计划.还有在交战时期诸多以牺牲敌国和弱国的领土和利益来争取盟友的秘密协定,这些都说明了战争的非正义性.

西区17228283008: 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
蒙全可达: 性质不同.一战是由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的矛盾斗争而引发的,基本上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则是法西斯势力疯狂侵略扩张引起的,主要是反法西斯战争.

西区17228283008: 一战和二战分别是为了什么? -
蒙全可达: 一战的性质更多是以利益为主.而且各个参战国各有各的目的. 二战的性质远远超过了一战,它并不在是只局限于欧洲也不只是联盟之间的对决,在二战中每一个参战国都扮演着不同且特殊的角色.而且二战的性质从利益的纠葛彻底转变成了两股势力——正义与邪恶两个阵营的对决.它的内涵与意义对后来的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都有很大的影响,从某个方面说,二战是人类社会进程的催化剂.

西区17228283008: 第二次世界大战1.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场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为同为... -
蒙全可达:[答案] 1.是一次伟大的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3.德国正确认识历史,承认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而日本极力歪曲历史,否认在战争中的罪行.

西区17228283008: 一战二战 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是什么? -
蒙全可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时间:1914年8月 主要战场:欧洲 直接原因/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主要战场: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近东、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 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西区17228283008: 一战二战是怎么回事 -
蒙全可达: 一战是德国发起的,主要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而二战是世界各国为了维护世界各国的和平发起针对法西斯的反抗-是一场捍卫和平正义的战争=====

西区17228283008: 比较一战和二战的异同
蒙全可达: 一战主要的目的是:帝国主义争夺市场,争夺殖民地,争夺在世界各国的势力范围和“特权”.简单的说就是:帝国主义重新分配世界霸权. 二战主要的目的是:德国 民族复仇主义(即纳粹主义) 发动的大战.就是争夺领土,灭亡国家.简单来说就是:德意日“打败”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领土.德国“管”欧洲.意大利“管”非洲.日本“管”亚洲.就是说争夺领土. (我猜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争夺能源) 总结: 一战的目的是世界霸权. 二战的目的是领土.

西区17228283008: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什么不同.
蒙全可达: 性质不同,“一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略夺战争,“二战”则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规模也不同,“一战”规模小于“二战”.

西区17228283008: 为什么战争中不能用化学和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与常规武器都
蒙全可达: 一战后禁止化学武器,是因为当时英法等国想要彻底剥夺德国在日后复仇的能力. 德国的化学工业在当时是世界最强的,不晓得什么时候就会搞出几种新型的化学武器. 禁止生物武器的表面原因,是因为其危害对象主要是平民,而且这种武器的使用者自己也无法控制其传播疾病的范围. 因为化学和生物武器的技术门槛低,容易被弱国和恐怖主义势力掌握,对大国造成严重危害,所以目前核大国自己拥有最恐怖的核武器,却同意禁止化学和生物武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