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巴甫洛夫效应?

作者&投稿:邵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巴甫洛夫效应?~

这个效应叫巴甫洛夫定律,又叫条件反射定律。巴甫洛夫(Ivan·P· Pavlov,1849年~1936年)俄罗斯和苏联生理学家,正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巴甫洛夫通过一系列在狗身上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无条件反应的概念。
比如将食物放进狗嘴里时出现的唾液反应,是一种大脑反应;是存在于脊柱或者下脑中枢里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之间的一种直接连接。对比而言,条件反射,比如听到铃声或者其它在以前都是中性刺激的声音时出现唾液现象,是由条件形成过程中在大脑皮层里建立起来的新反射通道的结果。

扩展资料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分类
条件反射是中性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和空间上多次结合以后,中性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的过程。条件刺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的刺激,称为第一信号,如声、光、电、味等刺激;另一类是抽象的刺激,称为第二信号(虚拟信号),如语言,文字,符号。根据条件刺激的不同,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第一信号条件反射和第二信号条件反射。
1、第一信号条件反射
以具体信号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各种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信号都是具体信号。巴甫洛夫认为第一信号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共有的。例如“望梅止渴”,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再次看到梅子,不吃梅子也会流口水。人吃到梅子流口水是非条件反射。看到梅子不吃梅子流口水,是条件反射。这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过口水的基础上完成的。
2、第二信号条件反射
以虚拟信号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语言,文字,符号等都是虚拟信号。巴甫洛夫认为,第二信号条件反射是人所特有。例如“谈梅生津”,指人没吃到,也没看到具体的梅子,只是听到梅子,就流口水,这是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反射。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也需要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即这个人曾经吃过梅子,流过口水。

“巴普洛夫”效应指条件反射。
实验内容:巴普洛伐在研究狗的进食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
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形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扩展资料
由实验得出的规律
(1)获得: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如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
(2)消退: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
(3)泛化: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反应形成后,与之类似的刺激也能激发相同的条件反应,如狗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反应后,对近似铃声的声音也会产生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便是获得与泛化的最好例证。再比如,刚开始学汉字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区分“未”和“末”、“日”和“曰”。
(4)分化: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物的反应进一步精确化,对目标刺激物加强保持,而对非条件刺激物进行消退。如狗只对某一种铃声产生反应,对其他近似铃声不做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做了一个相当著名的实验,他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餵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一开始是摇铃,后来还包括吹口哨、使用节拍器、敲击音叉、开灯……等等),连续了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餵食,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流口水,而在重复训练之前,狗对於「铃声响」是不会有反应的。他从这一点推知,狗经过了连续几次的经验后,将「铃声响」视作「进食」的信号,因此引发了「进食」会产生的流口水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这证明动物的行为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刺激,将刺激的讯号传到神经和大脑,神经和大脑作出反应而来的。
条件反射的情境涉及四个事项,两个属于刺激,两个属于机体的反应。一个是中性刺激,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这是条件刺激(CS),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就是铃响。第二个刺激是无条件刺激(UCS)。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预期的反应: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出现了肉,即UCS,就引起唾液分泌。对于无条件刺激的唾液分泌反应叫作无条件反应(UCR)。这是在形成任何程度的条件反射之前就会发生的反应。由于条件反射的结果而开始发生的反应叫作条件反应(CR),即没有肉,只有铃响的唾液分泌反应。当两个刺激紧接着(在空间和时间上相近),反复地出现,就形成条件反射。通常,无条件刺激紧跟着条件刺激出现。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相随出现数次后,条件刺激就逐渐引起唾液分泌。这时,动物就有了条件反应。一度中性的条件刺激(铃响)现在单独出现即可引起唾液分泌。
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条件刺激并不限于听觉刺激。一切来自体内外的有效刺激(包括复合刺激、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及时间因素等)只要跟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即强化),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一种条件反射巩固后,再用另一个新刺激与条件反射相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反射。同样,还可以形成第三级条件反射。在人身上则可以建立多级的条件反射。
当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激所强化时,就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无条件刺激加以强化,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将逐渐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例如,对以铃声为条件刺激而形成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狗,只给铃声,不用食物强化,多次以后,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将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不能引起分泌,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
巴甫洛夫认为,消退是因为原先在皮质中可以产生兴奋过程的条件刺激,现在变成了引起抑制过程的刺激,是兴奋向抑制的转化。这种抑制称为消退抑制。巴甫洛夫指出,消退抑制是大脑皮质产生主动的抑制过程,而不是条件刺激和相应的反应之间的暂时联系已经消失或中断。因为如果将已消退的条件反射放置一个时期不做实验,它还可以自然恢复;同样,如果以后重新强化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很快恢复,这说明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原先已形成的暂时联系的消失,而是暂时联系受到抑制。消退发生的速度,一般是,条件反射愈巩固,消退速度就愈慢;条件反射愈不巩固,就愈容易消退。
在条件反射开始建立时,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该刺激相似的刺激也或多或少具有条件刺激的效应。例如,用500赫的音调与进食相结合来建立食物分泌条件反射。在实验的初期阶段,许多其他音调同样可以引起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只不过它们跟500赫的音调差别越大,所引起的条件反射效应就越小。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泛化。以后,只对条件刺激(500赫的音调)进行强化,而对近似的刺激不给予强化,这样泛化反应就逐渐消失。动物只对经常受到强化的刺激(500赫的音调)产生食物分泌条件反射,而对其他近似刺激则产生抑制效应。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分化。
巴甫洛夫所做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他的研究公布以后不久,一些心理学家,如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开始主张一切行为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虽然在美国这一极端的看法后来并不普遍,但在俄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地位。无论如何,人们一致认为,相当一部分的行为,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观点可以作出很好的解释。

就是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做了一个相当著名的实验,他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餵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一开始是摇铃,后来还包括吹口哨、使用节拍器、敲击音叉、开灯…… 等等),连续了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餵食,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流口水,而在重复训练之前,狗对於「铃声响」是不会有反应的。他从这一点推知,狗经过了连续几次的经验后,将「铃声响」视作「进食」的信号,因此引发了「进食」会产生的流口水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这证明动物的行为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刺激,将刺激的讯号传到神经和大脑,神经和大脑作出反应而来的。
条件反射的情境涉及四个事项,两个属于刺激,两个属于机体的反应。一个是中性刺激,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这是条件刺激(CS),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就是铃响。第二个刺激是无条件刺激(UCS)。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预期的反应: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出现了肉,即UCS,就引起唾液分泌。对于无条件刺激的唾液分泌反应叫作无条件反应(UCR)。这是在形成任何程度的条件反射之前就会发生的反应。由于条件反射的结果而开始发生的反应叫作条件反应(CR),即没有肉,只有铃响的唾液分泌反应。当两个刺激紧接着(在空间和时间上相近),反复地出现,就形成条件反射。通常,无条件刺激紧跟着条件刺激出现。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相随出现数次后,条件刺激就逐渐引起唾液分泌。这时,动物就有了条件反应。一度中性的条件刺激(铃响)现在单独出现即可引起唾液分泌。
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条件刺激并不限于听觉刺激。一切来自体内外的有效刺激(包括复合刺激、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及时间因素等)只要跟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即强化),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一种条件反射巩固后,再用另一个新刺激与条件反射相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反射。同样,还可以形成第三级条件反射。在人身上则可以建立多级的条件反射。
当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激所强化时,就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无条件刺激加以强化,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将逐渐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例如,对以铃声为条件刺激而形成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狗,只给铃声,不用食物强化,多次以后,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将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不能引起分泌,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
巴甫洛夫认为,消退是因为原先在皮质中可以产生兴奋过程的条件刺激,现在变成了引起抑制过程的刺激,是兴奋向抑制的转化。这种抑制称为消退抑制。巴甫洛夫指出,消退抑制是大脑皮质产生主动的抑制过程,而不是条件刺激和相应的反应之间的暂时联系已经消失或中断。因为如果将已消退的条件反射放置一个时期不做实验,它还可以自然恢复;同样,如果以后重新强化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很快恢复,这说明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原先已形成的暂时联系的消失,而是暂时联系受到抑制。消退发生的速度,一般是,条件反射愈巩固,消退速度就愈慢;条件反射愈不巩固,就愈容易消退。
在条件反射开始建立时,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该刺激相似的刺激也或多或少具有条件刺激的效应。例如,用500赫的音调与进食相结合来建立食物分泌条件反射。在实验的初期阶段,许多其他音调同样可以引起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只不过它们跟500赫的音调差别越大,所引起的条件反射效应就越小。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泛化。以后,只对条件刺激(500赫的音调)进行强化,而对近似的刺激不给予强化,这样泛化反应就逐渐消失。动物只对经常受到强化的刺激(500赫的音调)产生食物分泌条件反射,而对其他近似刺激则产生抑制效应。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分化。

巴甫洛夫效应就是经典条件反射,即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原理具体如下:
1.实验开始时,先呈现铃声,狗并未分泌唾液,此时铃声仅是中性刺激。
2.之后,让铃声先于食物数秒钟出现。这样将铃声与食物多次配对后,当只给铃声而无食物时,也引起狗分泌唾液。
3.中性刺激铃声因与食物的多次配对而成为食物的信号,即条件刺激,从而引起狗分泌唾液这一条件反应。巴甫洛夫将铃声与唾液分泌之间联系的建立称为条件反射。
扩展资料
巴甫洛夫效应的学说成果
1.巴甫洛夫学说坚持主观现象与客观现象之间的辩证统一,强调一切主观活动都是由外界影响所致的因果决定论,主张采用条件反射法这一客观的实验法来科学地研究心理现象。
2.因此,巴甫洛夫学说又坚持心理现象与生理现象之间的辩证统一,主张从中枢神经活动的规律中探明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3.此外,坚持机体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把条件反射视为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是在机体与外界维持平衡的过程中不断建立起来和变化着的,它服从事物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巴甫洛夫学说

简单来说就是条件反射


什么是“巴普洛夫”效应?
“巴普洛夫”效应指条件反射。实验内容:巴普洛伐在研究狗的进食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

什么是巴甫洛夫效应?
这个效应叫巴甫洛夫定律,又叫条件反射定律。巴甫洛夫(Ivan·P·Pavlov,1849年~1936年)俄罗斯和苏联生理学家,正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巴甫洛夫通过一系列在狗身上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无条件反应的概念。比如将食物放进狗嘴里时出现的唾液反应,是一种大脑反应;是存在于脊柱或者下脑中枢里的感觉...

什么是巴甫洛夫效应
该效应是一种心理学原理,源自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实验中发现的现象。巴甫洛夫效应这个效应源自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消化实验时发现的现象。具体来说,巴甫洛夫效应描述的是一种刺激和另一种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后,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

什么是巴甫洛夫效应
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以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够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巴甫洛夫实验是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一开始是摇铃,后来还包括吹口哨、使用节拍器、敲击音叉、开灯等等),连续...

什么是巴普洛夫现象
巴甫洛夫指出,消退抑制是大脑皮质产生主动的抑制过程,而不是条件刺激和相应的反应之间的暂时联系已经消失或中断。因为如果将已消退的条件反射放置一个时期不做实验,它还可以自然恢复;同样,如果以后重新强化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很快恢复,这说明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原先已形成的暂时联系的消失,而是暂时...

巴普洛夫反应什么意思?
巴甫洛夫效应就是经典条件反射,即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原理具体如下:1.实验开始时,先呈现铃声,狗并未分泌唾液,此时铃声仅是中性刺激。2.之后,让铃声先于食物数秒钟出现。这样将铃声与食物...

巴普洛夫原理
1、这个效应叫巴甫洛夫定律,又叫条件反射定律巴甫洛夫Ivan·P·Pavlov,1849年~1936年俄罗斯和苏联生理学家,正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巴甫洛夫通过一系列在狗身上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无条件反应的概念比如将食物放;巴甫洛夫认为,消退是因为原先在皮质中可以产生兴奋过程的条件刺激,现在变成了引起抑制...

如何正确看待人类行为中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效应)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效应可以理解为经典条件反射及非可操作性。巴甫洛夫非常有效的证明了动物不仅能够对直接的奖励做出反应,也可以对联想的目标做出同样的反应,最经典的案例是“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人类的行为其实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对于抽象的物体,人们也可以能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

巴甫洛夫效应恋爱是什么?
并且保持缄默不语,无论她如何询问,都不要说话。如此坚持一至两个月,当女生已经对你每天的准时早餐习以为常时,突然停止送餐,她心中一定会产生深深的疑惑及失落,同时会满怀兴趣与疑问找到你询问,这时再一鼓作气将其拿下。此法借鉴了不朽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之“条件反射试验”。

怎样摆脱或打破巴普洛夫条件反射
巴普洛夫效应是指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映的刺激同时给予,是他们彼此建立其联系,即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系。厌恶疗法认为,凡是异常行为,是通过创伤性的心理体验强化习得,并形成条件反射而保留下来。所以,想要重新建立健康的行为,...

伊春市13426624982: 什么是巴甫洛夫效应? -
载怀厄贝: 巴甫洛夫做了一个相当著名的实验,他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一开始是摇铃,后来还包括吹口哨、使用节拍器、敲击音叉、开灯等等),连续了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喂食,...

伊春市13426624982: 什么是巴甫洛夫效应
载怀厄贝: 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以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够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巴甫洛夫实验是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一开始是摇铃,后来还包括吹口哨、使用节拍器、敲击音叉、开灯等等),连续了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喂食,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流口水.

伊春市13426624982: 什么是巴普洛夫现象具体点 -
载怀厄贝:[答案] 巴普洛夫显现差不多就是指条件反射现象.条件反射就是: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映的刺激同时给予,是他们彼此建立其联系,即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系.

伊春市13426624982: 什么是暗示效应? -
载怀厄贝: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XXXXX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伊春市13426624982: 巴甫洛夫是如何解释人做梦的原因的?
载怀厄贝: 世界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从生理机制方面解释了人为什么做梦的问题.他认为,梦是睡眠时的脑的一种兴奋活动.睡眠是一种负诱导现象.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引起了它的...

伊春市13426624982: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
载怀厄贝: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在中国股市的应用 当股市的铃声敲响,我们翘首期盼,期盼来天国的信号: xx大师的预言,xx神奇软件,xx神密指标,xx放量,xx大阳,xx大阴......我们有着万物之灵的大脑讯速(远远少于1秒)下达指令:买进...

伊春市13426624982: 巴普洛夫把妹法 -
载怀厄贝: 曾经有一位生物学人士,公布了工科把妹第一弹,暨“巴甫洛夫把妹法”: 每天给你那位心仪的女同事/女同学的抽屉里都放上精心准备的早餐,并且保持缄默不语,无论她如何询问,都不要说话. 如此坚持一至两个月,当妹子已经对你每天的...

伊春市13426624982: 条件反射是什么意思? -
载怀厄贝: 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如果只有非条件反射是无法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的.可以设想,机体不能只依靠食物掉入口中才引起吃食动作,更不能只在身上遭受伤害时才引起防御动作.实际上,在生命活动中,单纯的非条件反射是不存在的;机体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所以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伊春市13426624982: 什么是经典性条件反射? -
载怀厄贝: 巴甫洛夫及其学派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另一种条件反射叫操作性(工具性)条件反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把一只饿鼠放入实验箱内,当它偶然踩在杠杆上时,即喂食以强化这一动作,经多次重复,鼠即会...

伊春市13426624982: 巴甫洛夫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载怀厄贝: 在变态心理学史上, 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他依据动物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大脑两半球神 经活动特征的一系列概念,如兴奋、抑制以及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过程、相互正负诱导的过程.他始 终使用这些概念来解释人的心理的异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