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有多少年历史

作者&投稿:乐正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镇江有哪些历史~

镇江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不仅是“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等传说的发源地,也是《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巨著的诞生地。“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历代文人墨客在镇江留下的名篇佳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

1928年至1949年2月,镇江市为江苏省省会。1949年4月拆分镇江县为镇江市和丹徒县,属苏南行署镇江专署。
1953年,镇江市改属江苏省镇江专区,同时常州专区被撤销,原所属武进、溧阳、金坛3县划归镇江专区管辖。镇江专区辖镇江市和丹徒、扬中、丹阳、江宁、句容、溧水、武进、溧阳、金坛、高淳等11个市县,专署驻镇江市。
1956年,武进县划归苏州专区,原属苏州专区的宜兴县划入镇江专区。扬中县划归扬州专区,后复划回镇江专区。原属扬州专区的仪征、六合、江浦3县划入镇江专区,后复划回扬州专区。镇江专区辖10县。
1958年8月,镇江专区改名为常州专区,专署由镇江市迁至常州市。原由省直辖的常州、镇江2市划归常州专署领导。将江宁县划归南京市领导。撤销丹徒县,并入镇江市。
原属苏州专区的武进县划入常州专区。辖2市9县。1959年9月,常州专区改名镇江专区,专署由常州市迁驻镇江市。辖镇江、常州2市及武进、扬中、丹阳、金坛、溧阳、宜兴、高淳、溧水、句容9县。
1960年,武进县划归常州市领导。1962年,常州市改为省辖市。常州市领导的武进县划归镇江专署领导。恢复丹徒县。原由南京市领导的江宁县划入镇江专区。镇江专区辖1市11县。
1970年,镇江专区改称镇江地区,专署驻镇江市。辖镇江市及丹徒、扬中、丹阳、武进、宜兴、金坛、溧阳、江宁、句容、溧水、高淳1市11县。
1971年,将江宁县划归南京市领导。镇江地区辖1市10县。1983年3月,镇江市改由省直辖。市区设城区、郊区2个市辖区。镇江市共辖4县2区。
1986年9月,镇江市区设金山区、北固区为县级单位。撤销谏壁区改为谏壁镇,由市直接领导。撤销原郊区建制,设立郊区办事处,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8月17日,撤销金山区、北固区,以原区域设立城区;撤销郊区办事处,设置郊区,市属的谏壁镇划归郊区领导。
1984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城区更名为京口区,郊区更名为润州区。
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丹阳县,改设丹阳市。1994年撤销扬中县,以其原辖区域设立扬中市。1995年撤销句容县,以其原辖区域设立句容市。
2002年4月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24号):撤销丹徒县,设立镇江市丹徒区,以原丹徒县的行政区域为丹徒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谷阳镇。

扩展资料

1、精确圆周率的祖冲之

祖冲之把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面第七位,他制订出的《大明历》,把一回归年的长度精确到了365.2428148日,与今天使用的现行历法只差46秒,这两项成果领先世界一千多年。祖冲之是地道的镇江人,他429年出生。一百多年前,他的家族即随祖逖在公元311年从河北易县迁居到了镇江。
2、在镇江伏案八年的沈括

沈括在镇江伏案八年,写成了被誉为“十一世纪科技坐标”的辉煌巨著《梦溪笔谈》,在天文、数学、物理、地学、药物学等方面作出了世界性贡献。我们现在之所以能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梦溪笔谈》是唯一的文献依据。
3、中国炼丹术的核心人物葛洪

葛洪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炼丹家、医学家、道教思想家和道教神学思想的奠基人。他上承东汉魏伯阳,下启南朝陶弘景和唐代孙思邈,为道教和炼丹术做出了开创性工作。葛洪是句容人,他在70岁时,率领子侄重赴罗浮山炼丹,直到81岁仙逝。。
4、世界钟表的鼻祖苏颂

苏颂是北宋著名的天文学家、机械制造家和药学家,做过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和宰相,根据《苏氏宗谱》记载,苏颂(1020-1101)是生在镇江、长在镇江、死在镇江的地道镇江人,他的墓在五洲山一带。苏颂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制造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水运仪象台。
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天文钟,被称为“苏钟”。苏颂依据自己的制造实践写成的专著《新仪象法要》,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水运天文仪器的著作。
5、世界园林艺术节的创始人计成

计成是苏州吴江同里人,大约在40岁左右来到镇江,受到镇江山水园林的熏陶,由画家改行搞园林设计制作,声誉鹊起,先后受聘建造了常州的东第园、仪征的寤园和扬州的影园。
在建造寤园时写成了《园冶》这部传世名作,《园冶》是一部系统研究总结古典园林设计建设理论的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世界园林艺术这个门类的诞生。
《园冶》对研究我国建筑史、园林史、美术史具有极高参考价值,在日本、欧洲有广泛影响,瑞典造园学家奥斯瓦尔得.西润曾经三次来中国搜集《园冶》的有关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镇江

  镇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名城,她的历史到底有多久?

  有的说“两千多年”,有的说“三千多年”这两 种说法,谁说得对?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也都有根据,只不过,有的人并没有真正分清“镇江的历史”和“镇江的建设史”之间两个不同概念。“两千年说”,说的是镇江的建城史;“三千年说”说的则是镇江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现如今,人们介绍或是解读一个地方的历史,通常是指一个地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镇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见于三千多年前的一件西周青铜器物,它历史地、真实地再现了镇江的历史。因此,可以这样说,镇江有三千年的历史,不是推算出来的,更不是估计出来的,不但有史可考,而且有出土文物为证。

  翻开古城镇江的历史,最早称“宜”,是西周朝宜侯的封地。上个世纪的1954年6月,镇江大港的烟墩山,出土了一件稀世国宝——西周初期的青铜器物“宜侯夨簋”(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簋”,是一种盛饭的器物,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可贵的是,出土于镇江大港烟墩山的这件“宜侯夨簋”,上面铸有126个字的铭文,记载着西周天子东征的史实,铭文的字里行间还传递出西周初年的井田制和奴隶制的历史信息。宜侯夨簋的主人是宜侯,那么,宜侯这位远去的古人是何许人呢?

  历史上有记载,这位宜侯,是西周朝周康王周钊册封的侯。“宜”,即现在的镇江、丹阳一带,乃宜侯的封地。“夨”,即宜侯之名,叫周夨,系仲雍的第四代孙,亦名周章,所以,又称“宜侯夨”。根据历史记载,宜侯夨死后,葬于宜。“宜侯夨簋”这件西周青铜器物,之所以是国家级的文物,因为它极具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当年,在镇江大港烟墩山出土后,曾引起轰动,震惊世人,郭沫若等著名历史学家、考古专家,对此专门作出了考证,西周朝的这位周康王周钊,在位时为公元前1020—公元前996年,于公元前1010年册封周夨为宜侯,从此,镇江便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行政建制,也有了以历史为依据、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按公元前1010年起镇江开始有行政建制计算,镇江的历史至今已有3018年,因此,镇江的历史“三千年说”,不是假设。

  对于镇江的历史,还有一种“两千年说”。此说也并非是无稽之谈。不过,“两千年说”,说的是镇江的城建史。此说,也同样有史可考,有物可证,这“史”,就是《三国志》,这物就是铁瓮城。

  根据历史记载,三国时期,东吴于公元195年建铁瓮城于镇江,开创了镇江的建城史,距今已经1813年,这也许就是“两千年说”的起源和依据。

  三国时,东吴定都镇江,铁瓮城的开筑,成为镇江建城史的一个开端。吴王孙权命大将孙韶接替孙河继续镇守京口。为了依托长江天堑,抗衡曹操南下犯吴,孙权还决定在镇江筑城,选址在北固山的南峰,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0米,该城弯环回复,形如瓮,坚固如铁,故称“铁瓮城”,凭借北固山近海临江,如兔出穴的特殊地形地貌,因山为垒,缘江为境,纵横环绕,顺势开凿,于公元195年开始筑城,至公元208年竣工,历时14载,建成了江南众多古城中独树一帜的铁瓮城,孙权就将东吴城由苏州迁到了镇江。

  回顾镇江的建城史,同样可圈可点,它是镇江悠久历史中的一个熠熠生辉的亮点。自公元195年至今的1800多年间,以东吴都城铁瓮城为开端的镇江城,在历史的传承中,经过六朝的开拓,唐代的发展,宋代的振兴,明清的兴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展现了新的风貌,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已跨入了现代城市的行列,并在传承中使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交相辉映,成为长江三角洲一颗耀眼的明珠。

  对于镇江的历史,除了“两千年说”和“三千年说”而外,还有所谓的“万年说”,说到了远古,说到了镇江先人的原始状态,当然这是从另一个侧面,另一种意义上的“史说”,例如,早在2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镇江就出现了人类活动,上个世纪的1980年春,镇江高资因修筑路道从山间取土,泥土中发现两支人骨化石,随即邀请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古人类专家来镇江实地考察鉴定,后又带回上海,作进一步科学鉴定,其鉴定的结果是:这两支骨化石为人骨化石,属两个不同人体。其中,一支石化程度高,距今约20万年左右;另一支石化程度较低,距今约4万年左右。上海《文汇报》于同年的6月19日,还特地报道了镇江发现古人骨化石的新闻。古人骨化石证实了,远在20万年前,镇江的高资一带就有了人类活动,是镇江原住民的一支始祖,过着上山打猎,下水捕鱼,平地耕种,居于洞穴的原始生活。但是,不能因此就把镇江的历史称之为4万年或20万年。

  就一个地方来说,它的历史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形成的,且又是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为重要依据,中华大地与世界许多地方一样,有原始人类活动的,可以追溯到多少万年,为什么中华民族的历史,通常都是讲上下五千年,因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标志着一个地方走进文明的新的开始,而不是什么原始状态。

  人们一般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情结:总希望自己所生长的地方、自己所学习、工作的地方,比其他地方的历史长,总觉得历史越长越有优越感和自豪感。正是出于这种良好的愿望,一些地方对于当地历史的表述,往往出现概念上的偏颇和常识性的错误,有意无意地开起历史玩笑。其实,历史就是历史,历史贵在真实,它不具有弹性,也不需要泡沫。一个地方的历史长短,是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起来的。一个地方历史的长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还表明一个地方植根的深浅,但也不是绝对的,放眼千城万镇,有的虽然历史久远,但植根很浅,相反,许多历史并不很长的城市,它的“根”却已扎得很深,原因是什么?因为历史和文化,都需要传承和积淀。


中国的历史有多少年?
中国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历史,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约有2241年。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主要是由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升华的果实。地理概况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

黄河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黄河最早出现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在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黄河发展历史: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

中国有多少年历史?
中国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按史记的说法算起,从三皇五帝上古传说,黄帝炎帝,尧舜禹开始,大约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大中国至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其中商以前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属于传说中的历史,需要通过考古证实。夏朝(约前2070-前1600)第一个朝代,维持了近440年,主要活动区域是黄河中下游一带...

南浔古镇百间楼有多少年历史了?
古镇内景点非常多,百间楼是一个不得不提、不得不去的景点。百间楼,地处南浔古镇以东百间楼河的两岸,整体建筑规模东起东吊桥,北至栅桩桥,粉墙黛瓦的建筑沿河岸蜿蜒而建,长约400米,至今保存非常完好,且依然有人家生活居住在这里。据悉,百间楼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400多年历史,由...

中国历史有多少年?
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从产生文字之后算起,之前的时期称之为“史前时代”。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 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时期:黄帝(姬轩辕)是4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

南京的玄武湖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玄武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222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从公元前221年 的先秦到西汉玄武湖分别称作秣陵湖、蒋陵湖。南朝时,玄武湖进入它在历 史上的鼎盛时期。出于帝王都“四神布局”的需要,又由于宋元嘉年间湖中 两次出现所谓的“黑龙”,湖名开始改为“玄武”。从东晋到梁代,玄武湖先后有过昆明湖...

南京有多少年的历史拉
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考古发现表明,大约30万年前南京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6000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聚居着本地原始居民,时至今日,已经历了无数世代的生息繁衍。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 。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 2470年历史 。公元229年...

中国有多少年历史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自虞朝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

中华民族有多少年的历史?
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间流传有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等。故有书《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一词出现甚早,源自于中国古代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一带,居四方之中,文化、科技发达并且历史悠久,因此...

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中国有大约五千年的历史。如果从黄帝时期约是公元前2700年开始算的话,中国历史约有4700年,在百位四舍五入的话,就是五千年历史了。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盘古开天到二十一世纪之间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从盘古、女娲、后羿等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就现在而言,中国文明的发端应...

呼和浩特市17584662968: 镇江有多少年历史 -
潘昏森得: 镇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名城,她的历史到底有多久? 有的说“两千多年”,有的说“三千多年”这两 种说法,谁说得对?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也都有根据,只不过,有的人并没有真正分清“镇江的历史”和“镇江的建设史”之间两个不同...

呼和浩特市17584662968: 镇江有哪些历史 -
潘昏森得: 历史文化名城镇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东汉末年,孙权从苏州迁到镇江建都,定名京城,不久又西迁南京,镇江改称京口.千百年来,历代名流大家纷至沓来,放歌题咏,挥毫泼墨,李白、白居易、苏轼、陆游、文天祥等人都留下了瑰...

呼和浩特市17584662968: 镇江历史 -
潘昏森得: 镇江是一座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不仅是“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等传说的发源地,也是《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巨著的诞...

呼和浩特市17584662968: 镇江介绍 -
潘昏森得: 镇江是一座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座集港口、工贸、旅游于一体的新兴工贸、旅游城市. 镇江市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潜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处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和中国最长人工运河——大运河的交汇处,...

呼和浩特市17584662968: 镇江的历史和现在 -
潘昏森得: 镇江,古称“宜”“朱方”“丹徒”、“京口”、“润州”、“南徐州”.名字,有两种说法:一是因镇江北部沿江岸—带地势比较低洼,在古代常受水害,所以在水名之前加一吉祥词,以示祈望而得名. 二是在公元1113年宋代(宋徽宗改和...

呼和浩特市17584662968: 镇江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潘昏森得: 镇江是一座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座集港口、工贸、旅游于一体的新兴工贸、旅游城市.

呼和浩特市17584662968: 关于镇江的问题
潘昏森得:镇江辖丹阳、句容、扬中三个县级市和丹徒、京口、润州三个区,总面积3843平方千米,人口290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镇江地处要塞,历史悠久.过去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和将...

呼和浩特市17584662968: 镇江什么时候叫镇江的?叫镇江之后就一直这么叫吗?没有再变过吗?
潘昏森得: 镇江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据史书记载,镇江在历史上曾多次易名,先后用过宜、朱方、谷阳、丹徒、武进、京口、南徐州、延陵、润州等名称. 宜——...

呼和浩特市17584662968: 镇江有多大?它有几个市、县、区? -
潘昏森得: 面积: 3843平方公里,市区1081平方公里 2009年,镇江市辖3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非正式行政区:镇江新区) 镇江市 面积2414平方千米,人口211万人(2009年). 京口区 面积 316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邮政编码212001. 润州...

呼和浩特市17584662968: 镇江属于古城吗 -
潘昏森得: 镇江是一座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出土文物及史籍考证,古属禹贡九州之扬州,西周初期为宜候封地,北宋更名为镇江. 镇江风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而名闻四方.南朝宋、齐、梁三代皇帝,唐名相李德裕、宋名士苏轼、米芾、辛弃疾等,都和镇江有很深的渊源.三国孙刘联姻抗曹,《白蛇传》《水漫金山》,岳飞、韩世忠抗金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都展开于镇江.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日本画家雪舟、美国作家赛珍珠都曾先后在镇江生活工作多年,对镇江怀有深厚的感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