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属于二十四史

作者&投稿:隐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资治通鉴》不是二十四史之一?~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二十四史,包括那基本书,记述时间多长,资治通鉴亦然。
下面分别介绍,会很长,要有耐心哦。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1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卒于宋哲宗元佑元年,享年68岁。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举荐兴国之才——黄中庸(1030-1110),字长行,号军城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福建兴化军城西驿前街府西巷(即今莆田城西雷山巷110号其故居尚存)黄太常寺卿第。北宋景佑甲戌进士大理寺评事黄宠之子。黄中庸从小受到其父宋进士宝文阁大理寺评事黄宠的熏陶,学习刻苦,勤奋上进,皇佑四年(1052)中福建乡试举人,次年,赴京会试第一即会元;经殿试中进士二甲第一名即传胪。以司马光温国公论荐,累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二十四史



我国的史籍浩如烟海,其中最著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当首推二十四史。

可是,我们有时候说二十四史,有时候说二十五史,还有说二十一史的时候,倒底有多少“史”呢?

原来,无论是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都是对官修的历代史书的总称。明朝时,人们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明史》行世,人们就把它与“二十一史”合称“二十二史”。

此后,人们又把《旧唐书》并入其中,合称“二十三史”。

史书中有一个很有名也很有价值的《旧五代史》,已经散失了。在乾隆年间,学者们主要依据《永乐大典》,又把《旧五代史》辑录整理成书,经乾隆皇帝钦定,与“二十三史”合称“二十四史”,成为过去传统史学领域中的“正史”。这样,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史就正式形成了。

到了民国,人们又把《清史稿》容纳其中,于是,二十四史就又变成了二十五史。

所谓新史稿,是指二十四史以外的两部纪传体史书——《新元史》和《清史稿》。从《史记》到《明史》,这二十四部「正史」记述了中国自古代黄帝到明朝的漫长历史。在二十四史之外,还有两部比较重要的史籍,一部是民国初年由柯劭忞编撰的《新元史》,纠正了旧《元史》中的一些谬误,补充了一些重要史实。1921年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为「正史」,与旧有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另一部是赵尔巽编撰的《清史稿》,529卷,纪传体清史未定稿,把二十四史没有包括的清代历史,做了比较完整的整理,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中华民国之前的中国历史长卷,因其为未定稿,故未列入「正史」之中,但也有人将《清史稿》与上列二十五史合称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记录了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开始,直到清朝灭亡大约5,000年的历史进程,构成了一个前后衔接、连续不断的整体。

由于历代王朝的君臣和史学家都十分重视「以古为鉴」,因此各朝代史家修史的动机不尽相同,但在要求写出历史上的治乱盛衰、得失成败的真象,不使事实湮灭上,却有着基本的共识。司马迁开创的「秉笔直书」是《二十四史》的主流,曲笔作史受到后人的唾弃,所以《二十四史》各史中的本纪部分,逐年记载每一代皇帝在位时的军国大事、社会变化、人事活动,以至大自然的变化,顺序连贯起来就成了一部相当完整的中国历史全纪录,这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在中国浩如烟海、多种体裁的史书中,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居于各种史书的首位。到清朝乾隆年代编辑《四库全书总目》时,以纪传体史书记述的内容为正统历史,并诏定《史记》至《明史》二十四种史书为「正史」;自此以后,「正史」便成为《二十四史》的专有名称。

《二十四史》的内容包括了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开始,直到明朝灭亡大约四、五千年的历史,构成了前后衔接、连续不断的整体,是中国古代历朝「正史」的总结,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卓然成果。

编年体,是按时闲顺序敍述历史的著作体裁,因其为中国最古老的著史体裁,故《隋书·经籍志》称之为"古史".
编年体由周代史官于公元前841年前后创体,《左传》完善其体例,荀悦《汉纪》创断代编年体,司马光成通史编年体.其他的编年体史书,还有纲目体,起居注,日历,实录,东华录等.
先秦编年体史书流传至今的,有《春秋》,《左传》,《竹书纪年》(辑本)等.断代编年史,是写一个封建王朝兴亡的历史著作,如东汉荀悦《汉纪》,明谈迁《国榷》等.编年体通史著名的有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清毕沅《续资治通鉴》等.纲目体以编年为序,简记大事为纲,补充注说史事为目.有宋朱熹《通鉴纲目》等.起居注,是记录帝王言语,行动和居止的专书,周代始创.时政记,是宰相执政关於朝廷君臣议论军国要政的记录,武周时始创,明代废止.日历,是由史官根据起居注或时政记等所记杂事,稍加润饰汇编而成的资料书.唐顺宗时所创,明以后废止.实录是在新皇帝即位后,由国史馆根据前一皇帝的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等资料,重新汇编,撰修成的前皇帝言行及一代大事的编年史长编.自北凉刘昞《敦煌实录》创体,唐以后成为定制.东华录,清乾隆闲蒋良骥创体,是根据实录和其他档案,公文,邸报所写的朝廷大事摘要.
起居注,实录等官修编年体资料书,虽不无讳饰篡改,但因其篇幅浩大,材料详明,而有著珍贵的价值.
编年体史书,以事系日,以日系时(季),以时系年,对了解一代兴亡大势,很为方便.但历史事件自酝酿,发生至结束,往往延及数月乃至数年,编年体史书诸事杂陈,从中人们难以稽其首尾.为此,自《左传》起,就用追溯往事或带敍后事的方法,以弥补这一缺陷.另外,这种体裁以时闲为中心,对人物生平,典章制度和文化的敍述多过於简略,而且割裂,年代不明的事甚至无法写入书中,这些都影响了编年体史书的使用价值.



纪传体是一种史书的体裁,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的方式记叙史实。它最重要特点是突出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大量的人物传纪为中心内容,把记言和记事进一步结合起来。从体裁的形式和结构上看,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不可缺少的形式,故通称纪传体。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都是用纪传体写成。


其实就是因为《资治通鉴》是编年体的史书,与《二十四史》的纪传体
不同,所以不能列入《二十四史》。

虽然《资治通鉴》是精品,也没有办法!!!

原因:
1、它是一部通史,不是断代史,这和二十四史的选择方向不相同;
2、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不是纪传体,这也和二十四史的体例不同;
3、《史纪》只所以会是“二十四史”的一部是因为:
A、它是纪传体史书的第一部作品,而且成就非常高
B、黄帝时期到秦代的历史没有纪传体的作品,为了弥补历史的空缺
4、这是定下“二十四史”名称的乾隆皇帝的意思,我们没有发言权的咯

因为“十二四史”是继承《史纪》的传统,其写作手法是“纪传体”,也就是“二十四史”的所有作品都是纪传体史书;而《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其体例与“二十四史”的传统写法不相符,因而不属于“二十四史”。

唯一的理由就是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是纯粹的史书(也是史官所撰),而《资治通鉴》成就和水平很高,但是充满了政治色彩(政治家所撰),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是“以史为鉴”的意思,虽然写的是历史,但不是史书,而是一部教科书、帝王教科书。

因为二十四史只有二十四部,资治通鉴没有它们写的好,惨遭淘汰

它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不是某一朝代的断代史,这和二十四史有本质的区别.


为什么左传不属于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基本是用纪传体写成,《左传》是编年体且不在《资治通鉴》一类的史书内。所以不能列入《二十四史》。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正史是指官修的史书,主要为纪传体的二十四史。以编年体形式存在的官修的《资治通鉴》一类...

百度国学为什么没有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属于史部。在四库全书史部编年类中。百度国学未收录而已。

《资治通鉴》是“五经”之一对吗?
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

《资治通鉴》属于()。
价值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通史,它的价值在于它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司马光在写作过程中,力求客观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他通过广泛收集史书和史料,进行梳理整理,力图还原历史真相。因此,《资治通鉴》被后人视为可靠的历史参考书,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影响 《资治通鉴》对于...

资治通鉴算不算宋代的文学?
算,《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重在以史为鉴,资以治世。这部史书耗费了很多人的心血,汇集了众多人才编纂而成,确实是宋代文学的成就。

为什么不建议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同于一般的史书呢?因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深邃的历史眼光,老到的政治经验,全面总结了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规律和经验。就像梁启超所说的那样,《资治通鉴》成功的原因,在于这部书编写的目的非常明确——它就是写给皇帝看的!成书于北宋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

...汉书、资治通鉴中哪个与其他不属于同一类 为什么?以下谁说的是对的...
资治通鉴 前三本都是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是编年体.

史书《资治通鉴》,属于哪一类体例的历史?
在某一个时间段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就这样一直写一直写,整整写了16个朝代,将近1000多年的历史。不得不说,资治通鉴确实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历史书。在某一个时间段发生了某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司马光都会针对这些历史事件总结出经验以及教训,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司马光为什么要...

资治通鉴属于什么类型的书
《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

资治通鉴属于什么类型的书
《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该书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录了春秋战国至宋朝建立之前,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金东区15096975425: 为什么资治通鉴没有进入二十四史之列? -
实治骨肽:[答案] 你好,二十四史都是以纪传体的形式编写,除《史记》外均是断代史,例如《宋史》讲宋代,《汉书》讲西汉.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讲述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1362年的历史,一年的事情一起说,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希望回答对你有帮...

金东区15096975425: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在24史里 -
实治骨肽: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资治通鉴是编年体的史书,没有直接的关系.

金东区15096975425: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属于二十四史 -
实治骨肽: 原因: 1、它是一部通史,不是断代史,这和二十四史的选择方向不相同; 2、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不是纪传体,这也和二十四史的体例不同; 3、《史纪》只所以会是“二十四史”的一部是因为:A、它是纪传体史书的第一部作品,而且成就非常高B、黄帝时期到秦代的历史没有纪传体的作品,为了弥补历史的空缺 4、这是定下“二十四史”名称的乾隆皇帝的意思,我们没有发言权的咯

金东区15096975425: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算在《二十四史》里为什么后来没有被乾隆皇帝批准?总不是因为它是编年体而导致的吧?历史书上讲到史书只提及《史记》和《资... -
实治骨肽:[答案]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其来历起源于明朝时,人们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

金东区15096975425: 在下寡闻.请问为什么正24史里面没有《资治通鉴》? -
实治骨肽:[答案] 资治通鉴:书名.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编年体通史.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完成,历时十九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

金东区15096975425: 二十四史包括资治通鉴吗作为一部优秀不朽的史书,资治通鉴为何没有列入二十四史?仅仅因为它不属于断代史吗,史记也不是断代史,为什么能列入二十四... -
实治骨肽:[答案] 楼上说的都没问题,我来解释一下《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吧.实际上区别只要翻开书就可以看到,史记打开后,目录是:XXXX本纪第几,XXX列传第几(比如五帝本纪第一)资治通鉴打开后目录要疯掉:XXXX王几年(你要是不...

金东区15096975425: 战国策和资治通鉴为何不在24史之列? -
实治骨肽: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而24史都是纪传体史书,分朝代写的

金东区15096975425: 关于“资治通鉴”请问“资治通鉴”是什么类型的书?讲什么的?它和“二十四史”有什么区别?“资治通鉴”为什么没被列入“二十四史”? -
实治骨肽:[答案] 《资治通鉴》General Mirror for the Aid of Government-我国最大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

金东区15096975425: 二十四史包括资治通鉴吗 -
实治骨肽: 二十四史包括资治通鉴吗楼上说的都没问题,我来解释一下《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吧. 实际上区别只要翻开书就可以看到, 史记开启后,目录是:XXXX本纪第几,XXX列传第几(比如五帝本纪第一) 资治通鉴开启后目录要疯掉:...

金东区15096975425: 资治通鉴算二十四史吗 -
实治骨肽:[答案] 不算的.因为二十四史里面没有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序号 |书名|作者|卷数1 史记 西汉 司马迁 1302 汉书 东汉 班固 1003 后汉书 南朝 范晔 1204 三国志 西晋 陈寿 655 晋书 唐朝 房玄龄等 1306 宋书 南朝 梁沈约 1007 ...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