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和霜是怎么形成的,应该是说凝结还是凝华?

作者&投稿:荣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雪是怎么形成的?具体过程、是凝华还是凝固?~

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花。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

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以香港为例,现有的纪录只有1893年1月才下过。有些温暖地区,如台湾或热带非洲的平地不下雪,但该地寒冷的高山会下雪。而某些主题公园会提供人工雪给人玩。

雪花是在云内由微小的冰晶互撞黏在一起后形成丰富多样的形状。没有两个雪花是完全相同的,但雪花仍然谨守着最初的冰晶基本的六角形对称标准结构。透过显微镜可以看见雪花错综复杂的构造大多都是六角形的,而雪花的中心一定呈现出对称的六角形,它之所以有这样的形状,是因为它要在平面上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布置,它是结晶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天气非常寒冷时,冰晶不易黏在一起,雪呈细粉状的小雪珠。雪珠是云中温度低于摄氏零度的许多小云滴在冰晶上互相碰撞凝结而成,仔细观察雪珠的形状,可以看出小雪珠是由许多细白的冰粒聚集而成的。当冷空气逐渐向前推移,上升气流减弱,云中水汽直接在冰晶上凝结成较大的形态,此即我们所见到的雪花。如果温度接近冰点,则会落下湿雪,形成较大的雪花,特别是无风的时候。大型的星形雪花直径可达5到7厘米。

但多数的雪花在落下地面的途中融化成雨,只有当地面附近的空气够冷,才能让雪花落到地面成雪。





不同形状的雪花
但我们看见的雪花有更多种的样子。原因在于雪花在大气中生成,而大气状况复杂多变。因应温度与湿度的改变而有相对的变化。雪花可能是自己融化,或与另一片雪花相撞,或是相互挤在一起破坏,每片雪花结晶都是经历了独特的方式生成,但也有撞成一团的八角型雪花,像一个铜币那么大的雪团可能由一百多片雪花聚成,因为互相碰撞的关系,雪花都已变了形。这样的雪,如果尚未开始融化,是捏雪球的好材料,不过不能供研究者研究雪花的形状。

雪和霜是凝华.
雪:水蒸气凝华成的冰晶落到地面上.

霜: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 .

我们都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雨滴和雪花是由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长变大而成的。那么,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水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并合而增大成为雨滴的。

冰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时,冰晶表面会增热而有些融化,并且会互相沾合又重新冻结起来。这样重复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云内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华继续增长。但是,冰云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里水汽不多,凝华增长很慢,相互碰撞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长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了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发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最有利于云滴增长的是混合云。混合云是由小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的。当一团空气对于冰晶说来已经达到饱和的时候,对于水滴说来却还没有达到饱和。这时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而过冷却水滴却在蒸发,这时就产生了冰晶从过冷却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冰晶增长得很快。另外,过冷却水是很不稳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冻结起来。所以,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冻结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

在初春和秋末,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同样雪的大小也按降水量分类. 雪可分为小雪,中雪和大雪三类, 具体见表3.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翻翻日历,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间。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

霜本身对植物既没有害处,也没有益处。通常人们所说的"霜害",实际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时产生的"冻害"。

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

另外,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因此,霜大都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

此外,风对于霜的形成也有影响。有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但是,风大的时候,由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同时风大的时候,上下层的空气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从而也会妨碍霜的形成。大致说来,当风速达到3级或3级以上时,霜就不容易形成了。

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

霜的形成,不仅和上述天气条件有关,而且和地面物体的属性有关。霜是在辐射冷却的物体表面上形成的,所以物体表面越容易辐射散热并迅速冷却,在它上面就越容易形成霜。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假如质量相同,其内部含有的热量也就相同。如果夜间它们同时辐射散热,那末,在同一时间内表面积较大的物体散热较多,冷却得较快,在它上面就更容易有霜形成。这就是说,一种物体,如果与其质量相比,表面积相对大的,那么在它上面就容易形成霜。草叶很轻,表面积却较大,所以草叶上就容易形成霜。另外,物体表面粗糙的,要比表面光滑的更有利于辐射散热,所以在表面粗糙的物体上更容易形成霜,如土块。

霜的消失有两种方式:一是升华为水汽,一是融化成水。最常见的是日出以后因温度升高而融化消失。霜所融化的水,对农作物有一定好处

凝华,物体三态里面转化没有凝结的说法,只有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凝固,熔化。

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结后重量会慢慢的增大,最后形成雪而飘落到地面。
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后会在物体的表面上形成薄薄的一层固态的冰状,我们称之为霜。

雪是凝结
霜是凝华


雪和霜的形成是什么物态变化
1、凝华现象的物理机制 雪和霜的形成是自然界的奇妙现象,涉及物态变化的凝华现象。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下遇到固体表面时,会凝结成小冰晶,这就是凝华现象。2、与环境的互动 雪和霜的形成与环境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在冬季,当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时,水蒸气会转化为冰晶,形成雪。而在温度较低的...

霜是怎么形成的 霜怎么形成的过程
霜是接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体上凝华而成的。而温度越低,空气密度就越大,比重也越大,随着空气的流动,最冷、最重的空气就会往最低处流动,到达最低处停留后,逐渐积聚凝华成霜。霜的出现,说明当地夜间天气晴朗并寒冷,大气稳定,地面辐射降温强烈,这种情况一般出现于有冷气...

雪和霜的形成是什么物态变化
雪和霜的形成都是由于凝华这一物态变化。1、雪和霜的形成机制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点以下的温度时,会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冰晶,形成雪。而在晴朗的夜晚,地面物体表面的水蒸气在低温下也会凝华成为霜。2、环境因素的影响雪和霜的形成受到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直接影响。在冬季,温度下降至冰点以下,水蒸气...

霜是如何形成的?
霜的形成是一种靠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物体上的地面凝华现象,大多在晴天形成,即人常说“浓霜猛太阳”之理;也有夜间形成的,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霜也能开始形成。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霜的形成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雪与霜形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哪些?
3. 霜则是当水蒸气直接沉积在温度低于冰点的表面上时形成的,通常呈现垢状、针状或扇状。霜的形成是通过凝华过程,即水蒸气直接从气态转变为固态。4. 雪和霜的形成都涉及到水的凝华过程,但雪是在空中形成的降水,而霜则是沉积在地面或物体表面的固态水。5. 在物理学的物态变化中,凝华是一种气态...

冰和霜的区别是什么
1、形成原理不同 冰的形成是水的放热现象。霜是一种凝华现象,一般是植物表面等低处的水在温度较低时凝华成的。科学上,霜是由冰晶组成,和露的出现过程是雷同的,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2、状态不同 冰具有四面体的晶体结构。这个四面体是通过氢键形成的,是一个...

霜是怎样形成的
6. 霜的常见分类包括:草地表及地表以上根茎部位开的霜花、白霜(水汽含量多时形成的白色结晶)和黑霜(水汽含量少时未结霜的情况)。7. 霜冻是指农作物因寒潮侵袭而受到伤害,霜冻发生时,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会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8. 当温度降至零度以下,作物内部细胞间的水分结冰,导致...

云,雨,雪,雾,霜,露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原因:1、云 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

霜怎么形成
霜是指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在温度低于 0 ℃的地面上或近地面物体上而形成的白色冰晶,非常松脆。可见,霜其实是水汽跳过了液态,直达固态的产物。霜通常出现在无云、静风或微风的夜晚和清晨。当夜间地面温度低于 0 ℃,并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时,便可能出现霜:首先得有适量的水汽。所谓“巧妇难为...

霜是怎么形成的 霜是如何形成的
1、霜是一种白色的晶体,由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等到天气转冷的秋天清晨,我们会很容易发现霜的身影,尤其是在寒冷的东北部地区,霜就会更常见。2、霜和雪都是水的固体形态,它们都是白色的结晶体,但雪是由天空中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而霜是由地表的水汽形成的。

南沙群岛15372552360: 雪和霜的形成于哪些因素有关 -
糜会可氟:[答案] 雪的形成条件: 水汽饱和、空气里有凝结核 霜的形成 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

南沙群岛15372552360: 雷、雨、霜、雪、雾、等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
糜会可氟:[答案] 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已经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雨滴和雪花就是由它们增长变大而成的.那么,小水滴和小冰晶在云内是怎样增长变大的呢? 在水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并合而增大的.因此,在水云...

南沙群岛15372552360: 雪/雾/霜/雨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
糜会可氟:[答案] 1、空气饱和时,气温降低 这是大气降水的第一个条件 2、水汽凝结,只有空气的冷却还不够,水汽还必须附着在空气中以尘埃为主的凝结核上,形成悬浮在空中的微小的水滴——云和雾 3、有云未必降水,因为云中的小水滴太小,只有当云中的小...

南沙群岛15372552360: 雪 霜是怎么形成的? -
糜会可氟: 1.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花.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2.霜,是水汽(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严寒的冬天清晨,户外植物上通常会结霜,这是因为夜间植物散热的慢、地表的温度又特别低、水汽散发不快,还聚集在植物表面时就结冻了,因此形成霜.科学上,霜是由冰晶组成,和露的出现过程是雷同的,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露点(水汽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而霜点(水汽凝华成霜的温度)低于冰点,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温度低于摄氏零度时,才会结霜.

南沙群岛15372552360: 雪和霜是怎么形成的 -
糜会可氟: 雪: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 霜:水汽在温度很低时直接凝华成固体

南沙群岛15372552360: 雪和霜的形成和哪些因素有关 -
糜会可氟: 雪:由于气温很底(底到可以凝结成雪)的时候,出现降水!那就会形成雪! 霜:是由于在初晨的时候温度差太大致使露水结成冰晶!

南沙群岛15372552360: 云,雨,雪,露,雾,霜分别是怎么形成的? -
糜会可氟: 云:水汽化(蒸发) 然后在高空气温较低初液化 雨:高空中液化的小水滴融合为较大的液滴 当重力足够大的时候 变降落形成雨 雪:高空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 露:清晨气温较低使水蒸气液化 雾:水蒸气借助固体尘埃颗粒液化形成 霜:低空凝华

南沙群岛15372552360: 霜是怎么形成的?
糜会可氟: 霜是水蒸气(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严寒的冬天清晨,户外植物上通常会结霜,这是因为夜间植物散热的慢、地表的温度又特别低、水蒸气散发不快,还聚集在植物表面时就结冻了,因此形成霜.

南沙群岛15372552360: 雪,霜是怎样形成的? -
糜会可氟: 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凝固成小冰晶落到地面 霜是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固形成的

南沙群岛15372552360: 雾、雨、雪、霜、露和冰雹的形成说明是哪一种物态变化就行啦.例如:雪的形成(由小水珠凝固放热) -
糜会可氟:[答案] 雾是水蒸汽液化放热形成的 、雨、水蒸汽液化放热形成的 雪、水蒸汽凝华放热形成的 霜、水蒸汽凝华放热形成的 露水蒸汽液化放热形成的 冰雹水蒸汽凝华放热形成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