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战国至明朝,我国修建哪些重要的水利工程

作者&投稿:成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自战国至明清,我国修建了哪些重要的水利工程~

还能记起几个:

秦统一六国之前,在渭水附近修建了××渠,好像是梁国的工程师主持的...

灵渠(今广西桂林附近)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隋朝炀帝,修建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运河,工程难度和应用价值举世无双...

唐朝,“传说”李冰父子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偃,四川成都...上游,至今还可用
-----------------------------------------------
哈哈哈,楼上正确,佩服!

中原水运枢纽鸿沟

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战国初,魏国最早进行变法,魏文侯在位时(公元前 445—前396年)在李悝[kuī亏]、吴起、西门豹等人协助下,对经济和政治进行改革,军事力量曾盛极一时。战国中期,魏惠王仍然雄心勃勃,力图称霸中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先在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将都城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东迁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继而又以大梁为中心,在黄、淮之间,大兴水利,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水运枢纽。

鸿沟是沟通黄、淮两大水系的水运枢纽。这一工程经过两次大规模施工,才告完成。它开工于公元前360年,即迁都大梁的第二年。当时主要的工程是从黄河的汊道济水引黄河水南下,注于大梁西面的圃田泽(已淤),再从圃田泽引水到大梁。当时圃田泽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周围300里,它既可作为计划中鸿沟航道的水柜,以调剂鸿沟的水量;又可使水中的大量泥沙沉淀于此,以减轻下游运道的淤塞。

又过了20多年,即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 339年),魏国对它又作大规模的扩展,将原来的大沟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至今河南沈丘东北,与淮水重要支流颍水会合。这条人工河道,史称鸿沟。鸿沟从大梁南下时,一路上又沟通了淮河的另一批支流,如丹水(汴河上游)、睢水(已淤)、�[huò豁]水(今浍水)等。

魏国境内,本来可通航的河道较少,黄河多沙,只有部分河段可以行舟,丹水、睢水、�水、颍水等,流短水少,也很少舟楫之利,内河航运并不发达。鸿沟凿成后,引来了丰富的黄河水,不仅鸿沟本身成为航运枢纽,而且丹水、睢水、�水、颍水等也因为补充了水量,航道比较畅通了,内河航运有很大的发展。魏襄王七年(公元前312年),越国对魏国表示友好,赠送一批魏国需要的物资,其中除500万支箭杆外,还有300艘船只。赠箭、赠船,分别反映当时魏国在战争和航运两方面,对这些物资的需要都在增加。鸿沟水系不仅改善了魏国的水上交通,由于这些水道还可灌溉农田,因而它也促进了魏国农业的发展。史念海先生在其所著《河山集》中,认为鸿沟和丹水、睢水、�水、颍水等流域,是战国后期我国最主要的产粮区之一。

自春秋以来,由于邗沟和荷水两条运河的穿凿,江、淮与河、济之间,已有水道可通,南北水上交通有所改善。但是对于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发达的中原来说,这条水道的位置,毕竟有些偏东,与南方各地交往,未免过于绕远。而且因为它是当时南北之间的唯一水道,也不能满足通航需要。鸿沟凿成后,中原地区可以通过鸿沟本身及丹、睢、�、颍等水径直入淮,与南方吴、楚等地的水上交通,远比以前方便了。鸿沟的穿凿,中原地区对其他各地的水上交通也有所改进。它可以循济、丹等水,东通卫、宋和齐、鲁;还可利用黄河,北通赵、燕,西连韩、秦。

穿凿鸿沟以前,黄河中下游和淮水流域,已经形成一批城市。它们中的大部分是政治性的都城,如洛邑(东周都城,今河南洛阳)、大梁(魏都)、阳翟(韩都,今河南禹县)、帝丘(卫都,今河南濮阳西南)等。商业性城市较少,宋国的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因为地处荷水、济水交点,交通方便,才发展成为“天下之会”的商业中心。鸿沟水利系统形成后,由于河、淮之间航运和农业的发展,使上述这些都城的商业迅速繁荣起来。如帝丘繁荣到可与“天下之会”的陶相比,并称“卫陶”。洛阳和阳翟也成为战国后期非常活跃的商业城市,当时著名的大商人白圭和吕不韦,便分别为上述两地人。因有鸿沟可资利用,洛阳商人还“东贾齐鲁,南贾梁楚。”此外,在鸿沟运河网中,还兴起了一批新的城市,如丹水和泗水会合处的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睢水边上的睢阳,颍水入淮处的寿春等。

鸿沟到汉朝时称狼荡渠,魏、晋时的蔡河,也是鸿沟的一部分,它在历史上长期发挥重要的作用。



连接湘漓的灵渠
春秋战国时,我国运河工程首先兴起于长江中下游及黄、淮之间。到秦、汉时期范围扩大了,南到五岭,西至关中,北及幽燕,都凿有运河。灵渠便是其中之一。

在古代,我国南方有一个人数很多的越族,他们活跃在江、浙、闽、赣、粤、桂等广阔的土地上,其中分布在粤、桂等地的越人叫南越①。战国时期,南越与楚国已有一定关系,吴起在楚变法时,即将湘南、粤北、桂东北的苍梧并入楚国的领土。秦灭楚后,进一步向南发展,进军南越腹地。当时由于五岭②的阻隔,交通不便,粮秣运输困难,于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命监御史禄负责穿凿运河,以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

五岭山脉中的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有一个谷地,谷地中有两条自然河道,一条是湘江上游的海洋河,另一条为粤江水系中的始安水。如果在两水之间凿一条运河,就可沟通长江和粤江,便可解决秦军的粮运问题。不过,在此穿凿运河,在工程上说,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海洋河和始安水的距离很近,最近处只有1.5公里。不利的是海洋河和始安水间横亘着高约 20—30米、宽约 300—500米的小山阜;而且整个谷地地势的坡度也较大。监御史禄等决定克服困难,兴建这条运河。经过几年的努力,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工程基本建成。这条运河的最早名称已经难以考查,后来人们相继称它为秦凿渠、零渠、灵渠、兴安运河等。

灵渠由分水工程、南渠、北渠三部分组成。分水工程建在水量比较丰富的海洋河上,其具体位置在今兴安县东南二公里处的分水村。这里不是离始安水最近的地方,所以舍近取远,选址于此,是因为此地的河床较高,大抵与始安水相当的缘故。分水工程呈“」”形,似木工的曲尺,角尖对着海洋河的上游。平时,它拦截海洋河水,阻止河水流入原来的河道,将其一分为二,七分进北渠,三分入南渠。这座曲尺形的分水工程,后人称为人字堤,就是今天大、小天平的前身。大、小天平属滚水坝性质的工程,洪水时,水可从坝上漫出,流入故道,以减轻天平本身及南、北渠道的压力。后来,在大、小天平的顶端前面,又建铧嘴,以提高分水功能和保护天平。据考证,铧嘴是唐朝增建的。

南渠可分上下两段,上段自小天平向西北走向,到兴安县北,接始安水,长约4.5公里。这一段系凿岩成渠,全部由人工开成,宽度虽较小,约7—14米,但工程比较艰巨。下段沿始安水、零水向西,至今溶江镇附近,接漓江,长约30公里,是在始安水和零水的基础上拓展而成,宽约10—60米。南渠全长30多公里,落差29米,河床比降很大,渠道上不设辅助工程,不便舟楫上下。后人推测,为了便于通航,当年可能已在沿渠建有原始陡门。陡门现称船闸,平时关闭,随着舟楫的前进而顺序打开,从而可以减少航行的困难。我国的正式陡门,至迟形成于唐朝,其雏形有人认为可以上溯到修建灵渠时代。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闸运河。

北渠从大天平向北,到今洲子上村附近回到湘江故道,长约3.5公里。北渠经过的地带,是个山间小平原,这里的地面虽然较少沟壑,但坡度偏大,采用直线渠道,与南渠一样,也会流水过急,不便航行。为了减少这段渠道的比降,建设者们采用曲线渠道,形如蛇行。巧妙地用伸长渠的长度,以达到减少比降、利于通舟的目的。

灵渠工程处处闪烁着建设者的聪明睿智。

灵渠全长虽然不到40公里,是一条小型运河,但因为它沟通了长江、粤江两大水系,其地位却十分重要。它不仅在秦朝,而且在以后2000多年中,都是内地和岭南的主要交通孔道,对促进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加快岭南的开发,意义都非常重大。

对灵渠构造上的巧夺天工,航运上的舟行便捷,宋人范成大深有感触,曾作诗加以歌颂:

狂澜既奔倾,中流遇铧嘴。

分为两造开,南漓北湘水。

至今舟楫利,楚粤径万里。

人谋夺天造,史禄所经始。

(《石湖居士诗集》卷十五)

1936年和1941年,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相继建成,灵渠才让位于现代化交通工具。它在1956年最后停运,改作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工程,并成为桂林地区重要的名胜古迹,供人观赏。



长安、洛阳的漕河
西汉建都长安,到汉武帝时期,由于京都人口不断增加,官僚机构迅速膨胀,又要用兵匈奴和经营西域,中央政府的粮食支出非常浩繁,压力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汉政府一方面在关中大修水利,以便发展当地农业,就近取粮。另一方面是改善水运条件,以便从当时主要产粮区的东部地方,调运更多的粮食进京。

西汉从函谷关以东运粮入京,本来取道渭水西运。但渭水多沙,水道浅涩曲折,运输功能很差。从长安东到黄河,陆路只有300多里,而曲折的渭河水道,却长达900多里①。又由于封冻和水量不足等原因,一年中,它只有六个月可以勉强通航。因此,渭河年运输量很少,西运入京的粮食,只有几十万石。汉武帝时,须从东方调入粮食几百万石,急需另觅途径解决运粮问题。因此,当大司农(主管全国农业的长官)郑当时建议在渭南凿一条径直的运粮渠道时,汉武帝立即采纳了。历史上把这条渠道称为漕渠。

漕渠工程动工于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由齐人水工徐伯负责勘查、测量、定线,由几万军工负责施工。渠首位于长安城西北,引渭水为水源,经长安城南向东,与渭水平行,沿途接纳泬[juè决]水(皂河)、浐[chǎn产]水、霸水,以增加漕渠的水量。这些水道都发源于南山,含沙量很少。漕渠穿过霸陵(治所在今西安市东北)、新丰(治所在今临潼县东北)、郑县(治所在今华县)、华阳(治所在今华阳县东南)等县,到渭水口附近与黄河会合,全长300多里,历时三年完工。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又在长安西南凿昆明池,周长40多里,将沣水、滈[hào号]水拦蓄池内。凿昆明池除了用来操练水兵外①,还可以调济漕渠水量和供应京师的生活用水。

漕渠的通航能力很高,它一直是西汉中后期东粮西运的主要渠道,一般年代,年运输量在400万石左右,最高年份达到600万石,约为渭水运量的10倍。除航运外,它还有灌溉农田之利,溉田面积约10000顷上下,比白渠多一倍以上,约与当时的成国渠相当。西汉亡国后,东粮西运的工作不再继续,漕渠因失修而逐渐湮废。

东汉定都洛阳,漕运工程的重点随着东移,既凿了一条名叫阳渠的新水道,又比较彻底地治理了汴渠。

洛阳虽有洛水可通黄河,但洛水大部分河段河床很浅,不便航运。为了使粮船可以直达京师,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在河南尹王梁主持下,着手兴建运河。他组织力量,“穿渠引谷水(洛水支流)注洛阳城下,东写(泻)巩川。”由于谷水水量不足和渠线安排不当,渠虽凿成了,但不通水。19年后,即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大司空张纯再度在京师附近修建运河。他汲取王梁失败的教训,一方面增加运河水源,除仍引谷水外,又引来了洛水干流;另一方面重新安排渠道线路,西起宜阳东部,向东经过洛阳城的西面、南面和东面,再向东到郾师附近回注洛水。这条运河名叫阳渠。第二次工程很成功,东汉从此以后,来自南方、东方、北方等地的粮船,经邗沟、汴河、黄河等航道,再循洛水、阳渠,可在洛阳城下傍岸了。阳渠的穿凿,不仅便于政府通漕,而且也使“百姓得其利”。

不过,东汉最大的运河工程,当数汴河的治理。从西汉后期到王莽统治时期,鸿沟水运体系,由于黄河的一再决口,已经支离破碎,有些运道完全断航,由丹水演变而来的汴河,航道也经常受阻。汴河是京师洛阳的主要粮道,在全国入京的租赋中,来自豫、兖、徐、扬、荆等州所占比重很大,多循此河入京。因此,对汴河的治理,东汉朝廷非常重视,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由王景、王吴主持的治河、治汴工程。黄河泛滥是汴河堵塞的根源,治汴必须治河(治河工程详见本书《九、历代治河工程》)。治汴工程主要有改造渠口和筑堤、浚渠等。

汴河以黄河水为水源,而黄河主溜在河床中摆动无常,单一引水口不能稳定地引入河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景、王吴除修复旧闸外,又建新闸,实行多口引水。同时,将引水闸由原来的木结构改成石结构,以便更好地控制进水。黄河洪水流量很大,即便汴口设闸控制,仍然会有过量的洪水进入汴河,汴河仍然会决堤成灾。为了增加汴河的安全系数,二人又在其上游,即浚仪渠,用“墕流法”将涌入的过量的水,有控制地排出堤外①。从荥阳到泗水,汴河全长800里,他们还全面地建筑河堤,深挖河床。经过这次治理,汴河的漕粮能力大大提高。



连缀河北诸水的五渠
河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北面,太行山之东,燕山以南,东临渤海。这里河流纵横,水道众多。南部多黄河故道,由西南流向东北;中部之水多为西东流向,源出大行山;北部诸河为北南流向,发源燕山。它们都流入渤海,流短水少,不便航运。不过,如能在各河之间凿渠沟通,将它们连缀起来,水源得到调剂和集中,航运效益便会大大提高。东汉末年,曹操从政治军事的需要出发,为改进这里的水上交通,做了许多工作,先后凿成白沟、平虏、泉州、新河、利漕等五条水道。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虽打败了袁绍,但绍子袁尚仍盘据邺城(今河北磁县东南),负隅顽抗。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亲领大军渡河北征。从军运需要出发,他在河北首先建成了一条名为白沟的运河。白沟的主要工程之一,是筑堰逼淇水北流。古淇水即今淇河,发源于太行山,东南流向,分两道注入黄河。因此筑有大小二堰。小堰用石材建成,人称石堰,主要目的是堵塞小河,将全部淇水集中于正流。大堰叫枋堰,建于淇水正流入河处不远,这是一条木、铁、石参用,以大枋木为主的拦河大坝。淇水水量欠丰,不能像灵渠在海洋河上那样建分水工程,只能堵住全部淇水,使其北流。因此,河船入沟,沟船入河,都必须盘坝,将货物从船上卸下,拉空船沿坝的斜坡过坝,再将货物装船,继续航行。另一工程是在枋堰北面穿渠,引淇水进入另一自然河道白沟。白沟下接黄河故道古清河,清河北到今天津境,与沱河(滹[hū乎]沱河)会合。这样,白沟工程虽有盘坝之劳,但毕竟改善了黄河南北的水运。

袁尚被曹操击败后,投奔辽西乌桓首领蹋顿①,图谋卷土重来。为了根除后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北伐乌桓。在进军过程中,他命令董昭负责组织力量施工,相继凿成平虏、泉州、新河三条运粮渠道,开辟了通向辽西的水路。平虏渠在今天津市静海县境内,南起沱水,北到泒[gū孤]水。泒水下游,大体上就是后来大清河的入海河段。泉州渠是沟通泒水下游与鲍丘水(潮白河)的渠道,由于它位于泉州县(治所在今武清县西南)境内而得名。新河西起鲍丘水,经过今唐山境内,东接濡[rú如]水。濡水就是今天的滦河。这三条渠道,特别是后两条,大概由于军马倥偬,而冀东又多沼泽,施工困难,工程粗糙,实际上并未发挥作用。

如果说上述四渠的穿凿,主要是由于军事上需要的话,开利漕渠则不同,主要是从政治需要出发的。邺城北控河北平原,南联中原腹地,地位重要,本是袁绍、袁尚父子的大本营。曹操消灭袁氏势力后,将自己的政治中心由许都(今河南许昌市)北迁于此。因此,他很重视对邺城的建设。发展这里的水路交通,兴建利漕渠,便是其中一个方面。它凿于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以漳水为水源,经邺城,向东到馆陶县西南,与白沟衔接。白沟是当时河北地区重要的水上交通线,利漕渠凿成后,邺城因有白沟之利,对幽燕中北部的控制,和对黄河以南的联系,都大大加强。由于漳水水量比较丰富,还因为增加了水源,使白沟的航道更为通畅。除以上五渠外,曹魏时又开白马渠,沟通沱水和漳水。

经过千百年的努力,到两汉时,我国的运河工程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它东起沿海地区,西到关中,南起湘桂,北到幽燕,都有运道可通。它对促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边疆地区的开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都有重大作用。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几千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修建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同时,水文知识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我国古代有不少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计水平也很高,说明当时掌握的水文知识已经相当丰富了。

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建公共水利工程。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扩大运输,加快物资流转,发展商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繁荣。(另外水和土一样又是作物生长的条件,在今天水又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正是由于兴修水利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古代不仅在平定安世时期,就是在纷争动乱岁月,国家也往往不放弃水利事业的兴办。如三国时期蜀国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兴办和对都江堰的修缮。诸葛亮指出:"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所以国家专置管理堤堰的"堰官",负责维护都江堰。

由于历代政府的重视,中国古代的水利事业处于向前发展的趋势。夏朝时我国人民就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西周时期已构成了蓄、引、灌、排的初级农田水利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完成,促进了中原、川西农业的发展。其后,农田水利事业由中原逐渐向全国发展。两汉时期主要在北方有大量发展(如六辅渠、白渠),同时大的灌溉工程已跨过长江。魏晋以后水利事业继续向江南推进,到唐代基本上遍及全国。宋代更掀起了大办水利的热潮。元明清时期的大型水利工程虽不及宋前为多,但仍有不少,且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兴建的数量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水利工程在全国几乎到处可见,发挥着显著的效益。

公共水利工程建设,是古代东方和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中国历史上还留下了不少高层领导(皇帝)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佳话,如西汉武帝亲往黄河工地视察,命令随行将军、大臣负草堵河,自己作歌鼓动。隋炀帝兴修大运河,清代康熙帝亲自研究水利学和测量学,为组织治理黄河和永定河,还曾六次南巡,到治河工地勘察。


为什么万里长城如此著名?
长度惊人 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表明,我国从春秋战国到明朝(包括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内),历代对长城都有不同程度的维修与增建。长城遍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16个省、市、自治区,既有东西走向,也有南北走向,总长度达108000华里(计五万四千公里)。其中超过一万里的就有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由于...

急需长城修筑资料
秦长城西段的建成,对于保护甘肃东部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秦在胜利击败匈奴贵族的侵扰之后,为了巩固在战场上取得的成果,始皇又命蒙恬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 长城的兴修,始于战国年间。当时,魏、赵、楚、齐、燕、秦等国都筑过长城。其中有的修在内地,而主要...

万里长城的特点
长度惊人 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表明,我国从春秋战国到明朝(包括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内),历代对长城都有不同程度的维修与增建。长城遍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16个省、市、自治区,既有东西走向,也有南北走向,总长度达108000华里(计五万四千公里)。其中超过一万里的就有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由于...

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有哪些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

春秋战国时期以来至明朝以前的东西方世界哪个国家的武器装备最先进...
绝对是中国,中国在春秋时就出现了干将、莫邪、勾践、鱼肠、专诸等削铁如泥的宝剑,战国时就发明了弓弩机,秦始皇陵出土的一把钢制宝剑甚至被陶俑压住成弯折状态达2000年(可能吧),文物人员搬开陶俑就瞬间恢复了平直状态。

长城修筑了多长的时间?
根据历史记载,自东周始直至明朝末年,中国一直都处在以长城来抵御外族入侵的命运当中,可谓时运命舛啊.大致算来经历了东周(战国七雄)\/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辽金夏)\/元\/明共计14个王朝,时限为公元前771年-前256年\/前255-221\/前221-207\/前202-...

万里长城主要特点
1、历史悠久:秦长城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已有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果追溯到西周末年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齐国等长城,我国长城至少已有2700多年历史。即使明代修筑的长城,至今也已600多年。2、长度惊人:从春秋战国到明朝,历代对长城都有不同程度的维修与增建。长城遍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16个省、市...

介绍长城的特点
长城的特点:1、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 绵延万里的长城它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2、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 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

长城长城别名
中国历史悠久的长城,自春秋时期楚国开始,其名称多样且随时代变迁。在那个时期,它被称为“方城”。随后,战国至明代,"堑"、"长堑"、"城堑"和"墙堑"这些名称几乎通用,都指向同一防御工程。“塞”字在史书中的应用广泛,既表示重要的关隘,也是长城的代名词,如“塞垣”和“塞围”。而“长城塞...

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
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 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是:在战国时期,匈奴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秦代蒙恬大规模筑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云阳县17361191682: 自战国至明清修建了哪些重要的水利工程 -
温通露畅: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②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③两汉:农田水利地区性特色明显A.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

云阳县17361191682: 自战国至明清.我国修建了那些重要的水利工程?
温通露畅: 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等 两汉时期,六辅渠、白渠等 隋炀帝兴修大运河 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开通京杭运河 灵渠

云阳县17361191682: 中国古代兴建的水利工程有哪些?
温通露畅: 中国广袤的疆域上分布着数量众多的 江河湖泊,兴修水利也成为社会生活中的 一项重要事业.古代的水利工程基本上可 以分为3个方面,即防洪、灌溉和航运. 防洪工程...

云阳县17361191682: 中国古代兴修得水利工程有哪些呀?有什么作用呢?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希望能把各个朝代得都说说 -
温通露畅:[答案] 如果算上大禹治水的话,那大禹治水是最早的,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应该在战国时期 秦时期 我国是文明古国,科学技术在18世纪之前一直处于世界领跑地位,科技创新、发明一直占世界总量的60%,伟大的水利工程数不胜数.代表作:郑国渠、都江堰...

云阳县17361191682: 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水利设施有哪些? -
温通露畅: 水利事业 春秋时期:淮河流域,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连接淮水和长江流域的运河; 战国时期:郑国渠和都江堰; 秦朝: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 两汉时期:农田水利的地区特色明显,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为主,著名的工程如六辅渠、白渠、...

云阳县17361191682: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建了水利工程有哪些 -
温通露畅: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建了水利工程:鸿沟(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四川都江堰(战国·秦)、广西灵渠(秦)、漕渠(西汉·汉武帝)、京杭大运河(隋炀帝)、新疆坎儿井、浙江它山堰(唐).

云阳县17361191682: 在线急求!!!中国古代著名水利措施!!! -
温通露畅: (1 )大禹治水(2)战国时,李冰修筑都江堰(3)秦朝灵渠(4)汉武帝兴修治理黄河,王景治理黄河(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6)唐代兴修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7)元世祖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朝代 名称 人...

云阳县17361191682: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有哪些? -
温通露畅: 战国时期 秦国在巴蜀地区修建的都江堰战国时期 秦国在关中地区修建的郑国渠战国时期 楚国在淮水流域修建的芍陂秦朝时期 秦朝为征伐岭南的南越,于湖南地区修建的灵渠西汉时期 汉...

云阳县17361191682: 战国时期修建的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什么?该工程的主要作用说什么
温通露畅: 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云阳县17361191682: 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我国境内主要水利工程有哪些 -
温通露畅: 春秋:邗沟(吴,隋时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芍(què)陂(bēi)(楚) 战国:引漳十二渠(魏)、鸿沟(魏,汉代被称为蒗荡渠)、郑国渠(秦)、都江堰(秦) 秦:灵渠(与以上两个统称秦国三大水利工程) 汉:漕渠、六辅渠、白渠;另外同一时间今天的新疆地区出现了坎儿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