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对联六个典故?

作者&投稿:吁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下面我要介绍的是一副对联用了留个典故,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对联吧。

   一副对联 六个典故

  有这样一副对联:

  西席桃李满桑梓,东坦龙蛇尽楷模 。

  这副对联只有14个字,却巧妙地运用了六个典故,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语意丰赡,饶有情趣。为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联意,本文对其中所用的典故略作如下分析:

  西席:尊称老师。古人何以尊称老师为“西席”呢?这与汉明帝刘庄有关。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此事有史料可查:汉明帝是光武帝刘秀的继承人,他当太子时就拜桓荣为老师,登上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他常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请桓荣坐向东的位子,并替桓荣摆好桌案和手杖,亲自手拿经书听桓荣讲解经文。他为何让老师“向东”坐呢?因为汉代室内的座次以“西席”***面向东方***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由于皇帝安排老师坐西席,于是人们就把家庭教师,甚至所有的老师都尊称为“西席”了。

  桃李:喻指学生。典出《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此话原来是谁对谁说的呢?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人。后来他因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了北方。在北方,他遇到个叫子简的人,就大发牢骚,抱怨那些受自己培养、保举的人不肯为他出力。子简听后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李,夏天才可以在树下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如果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那么,不仅夏天不能利用它,就是到了秋天它满身长的刺还会刺人。”接着子简又说:“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物件,然后再加以培养。你选拔的人本来就是不应该选拔的啊!”这里,子简以“种树”来喻“育人”,既形象又深刻。后来,人们就把老师培育出的优秀人才喻称为“桃李”,并渐渐地把所教育的学生、栽培的后辈都称作“桃李”了。

  桑梓:代称家乡。典出《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这四句诗的大意是:我见到了桑树和梓树,便想起家园四周父母也种了它们,引起了我对父母的怀念,于是便恭恭敬敬地对着它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基于这样的诗意,《后汉书》中也有“松柏桑梓,犹宜恭肃”***面对松柏桑梓,就应该表现出恭敬肃穆的样子***的句子。因为桑树、梓树是父母亲手栽种的,它们生长于家乡,所以后人便用它们来代指家乡;又由于简洁顺口的需要,人们便把这两种树名合称为“桑梓”,因而“桑梓”也就渐渐地成为“家乡”的代称了。如唐代大诗人柳宗元《闻黄鹂》诗中就有“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的感伤之句。

  东坦:指代女婿。据《辞源》“东坦”条注,“东坦”为“东床坦腹”的略语。“东坦”何以指代女婿呢?这与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婚姻有关。晋代太傅郗鉴想在丞相王导家物色个女婿,便派他的门生到王家代自己挑选。门生来到东厢房王家子弟齐集的地方一个个相一番,回去向郗鉴报告说:“王家的小伙子都很好,难分上下。不过,听说您要选女婿,他们个个都打扮得衣冠楚楚,举止文雅,希望能被选中,只有一个后生躺在东边的床上,敞开衣襟,露著肚皮,满不在乎,好像根本不知道您要选女婿似的。”郗鉴听了,高兴地说:“这个人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于是郗太傅就把女儿许配给了这个人。这个躺在床上袒露肚子的人,就是后来成为大书法家的王羲之。此故事作为美谈流传了下来,渐渐地人们就把好女婿称为“东床佳婿”、“东床坦腹”、“东床”和“东坦”等。

  龙蛇:比喻非常人物。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意思是说:幽深的大山,广阔的水域,确实是生长龙蛇的地方。据《辞海》中援引杜预的注释“言非常之地多生非常之物”可见,原来的意思是说,不寻常的地域环境,往往会生长出不寻常的事物,即有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之意。唐朝大诗人李白有诗《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其中“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两句也可以作为佐证。此外,“龙蛇”一词还常常用来:比喻隐匿、退隐,比喻矛戟等武器,形容盘曲的树枝,形容书法雄健洒脱、笔势豪放等等。但就上面对联的内容来看,这里的“龙蛇”应该是喻指“非常的人物”,即有才干的杰出人物。

  楷模:喻指模范人物。“楷模”一词,出自清代汪灏受康熙命所编的《广群芳谱》。楷树,即黄连树,这种树枝干疏而不屈,刚直挺拔。相传它生于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坟头。孔子死后,其弟子三千在坟墓边守灵三年。惟独子贡在孔子生病时因外出经商而未能探视,他则祭守六年。子贡在奔丧时曾折树枝为哭丧棒,并将其插入墓旁,后来此树枝便萌发长成叶茂枝疏、干直质良的大树。模树,据说生长在西周初年的政治家、主张“明德慎罚”、礼贤下士的周公坟上。此树四季常青,枝繁叶茂,其叶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青、夏赤、秋白、冬黑,色泽纯正。因为这两种树都生长在圣贤的墓旁,其形状与质地又为人们所喜爱、钦敬,所以后人便把那些品德高尚、受人尊敬、可为师表的模范人物称为“楷模”。

  综上所述,六个典故的含义搞清了,整个对联的大意也就不言而喻了。原来它是赞美老师的:我的老师教育有方,得意门生遍及乡里;他的女婿非同寻常,个个堪称人之楷模。  




有哪些有典故的对联
一、巧对数字联。有人游览桂林独秀峰,在凉亭休息,指着这个六角亭对同伴出了个一联:“独角尖尖,四面八方六角”,其中有一游客对了下联:“两拳拱拱,五指二短三长”,对得也较工整自然。二、佛印巧对苏小妹。佛印与苏东坡交谈常常得意忘形,苏小妹有意想讽刺一下这个和尚,便出个上联:“人曾是...

古代有趣的对联故事
书生感慨万千,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24、秀才张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垅遇一挑泥农夫,不肯让路,两人均...

对联中的典故
关帝不死,当趋千里走单骑,登此楼问,刀可换酒乎 夫子若在,必舍大国就小鲜,临斯坊曰,食不厌精也 此联为酒肆饭庄之楹联。上联以武圣关公起,豪气干云;下联以文圣孔夫子收,曲尽其妙。【相关典故】“治大国如烹小鲜”原文为:“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

一些对联的创作典故
在这个意义上,一副对联如果仅有形式而缺乏内涵,那么,就难免沦为一种”文字游戏”、”雕虫小技”。反过来,好的对联则有”诗中之诗” 的美誉。总之,形式与内容的精炼性是对联又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 另外,对联还是一种具有较强的启蒙性的文学形式。学习写对联,对于我们学习 汉语言文学,特别是有关字音、韵律、...

盘点四副千古绝对的对联,看它们背后都有着什么故事
第1副对联: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这个对联背后有一段典故。明朝末年的钱谦益是一代文宗,名声鼎盛。但是钱谦益的人品却让人鄙视。明朝灭亡后,他曾经想要为明朝殉国而跳湖,但是真正到了跳湖的时候,他却说:水太冷而没有跳湖,最后还投降...

对联中典故
再看一副古代倡导廉政的对联:领郡愧难胜,愿闾阎俗变饮羊,人除害马;同舟须共济,与僚寀政朝驯雉,节励悬鱼。联中几乎每个短句用了一两个典故。这里就“饮羊”、“害马”、“驯雉”、“悬鱼”说说。“饮羊”典出《孔子家语·相鲁》:“鲁之贩羊有沈氏者,常饮其羊以诈市人。”这是以...

中国古代那些著名的对联,你听说过几个?
这副楹联是清朝同治六年,两江总督曾国荃重修岳阳楼时,由云南文人窦序撰文,湖南省大书法家何绍基书写盾雕刻的。楹联共102字,上联列举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和传统,下联介绍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概括了岳阳楼有关的历史人物,绘形绘色地描写了岳阳楼所处的...

你知道对联的哪些故事吗?
据说八国联军进犯中国时,有个洋人代表傲慢地出了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清朝的一位官员昂然对出了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这幅对联是典型的拆字联。上联“琴瑟琵琶”四个字上面有八个王字,八大王意寓八国联军,暗含侵略者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下联是清朝官员巧用“魅魑魍魉”...

对联中的典故
桃李:是学生的代称。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质不愿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想开个学馆,收一些学生教读,借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腾出两间空房作为教室,子质所收的学生不分贫富,只要愿学的都...

求对联以及对联出自于哪里的故事
门外吵嚷声惊动了李财主,他以为人们在称赞他的对联,忙打开大门,一看门上的对联,立时气得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 原来,李财主门上的对联,被秀才改成了: 父成聋,子成聋,代代全成聋; 父泼财,子泼财。辈辈都泼财。 为了这副对联,李财主整整病了一个多月,人们无不拍手称快。第四: 有一老太监在冬天...

蒸湘区15150361521: 历史上有一副对联居然用了六个典故,简直是亮瞎双眼 -
邸马复方: 这个应该是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蒸湘区15150361521: 一副对联 六个典故 -
邸马复方: 有一副仅仅 14 个字的赞美老师的对联,竟然巧妙地运用了中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六个常见典故,且语意通畅、音韵和谐,毫无雕琢斧凿之痕.其联为:西席桃李满桑梓;东坦龙蛇尽楷模.此联的大意:我的老师教书育人有方,得意门生遍及...

蒸湘区15150361521: 一副名联及其故事 -
邸马复方: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

蒸湘区15150361521: 对联:古代有趣的对联故事 -
邸马复方: 1.从前在扬州,有一天一个秀才路过一寺院时,要拜访方丈,经通报后,来人与方丈席地而坐,小和尚送来一杯茶,方丈冷冷讲:看茶,来人与方丈攀谈起来,方丈觉得此人较有学问,吩咐小和尚端来小凳子和小茶几,换了一杯好茶招待来人,...

蒸湘区15150361521: 对联的故事,请举例一副对联,说出它的简故,由来? -
邸马复方: 小犬无知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 这副对联是关于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小时候的故事.当时,由于众口相传纪晓岚年少聪慧,所以到他家作客的王公贵族皆想试试其名实是否相符.这副对联的上联就是一位大臣所出,其中当然有戏谑的意味.下联乃纪晓岚立马对上,绝对是出语不凡.

蒸湘区15150361521: 收集三则对联故事 -
邸马复方: 对联故事举例 一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从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二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字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

蒸湘区15150361521: 古代经典对联故事 -
邸马复方: 第一: 李某延师课子,允诺逢七夕请先生,一连数载,李某均不践约,又一年七夕,三餐依旧是粗茶淡饭,先生传学生作对曰:客舍凄凉,恰似今宵七夕. 学生不能对,问其父,父代对道: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到了中秋李某又失约,...

蒸湘区15150361521: 春联的典故 -
邸马复方: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朝鲜、越南的春联(2张)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蒸湘区15150361521: 一些对联的创作典故 -
邸马复方: 展开全部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因多用于张贴、悬挂、雕刻在厅堂门柱上).当代联人 陆伟廉将它定义为:"对联是由两组文义相关的对句所组成的联合体".其中,第一组称上联,第二组称下联.与骈文、格律诗词一样,对联也是我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