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历史背景

作者&投稿:程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天下成河》历史背景设于清朝。

《天下长河》于2022年11月11日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同时播出。该剧首播就拿下卫视收视第一,紧接着一路长虹,流量与口碑双丰收,打破了多年来至巅峰跌落、沉寂已久的历史剧僵局,也许正因如此,该剧被许多观众誉为古装历史传奇剧的“回潮”之作。

剧集背景设于清朝,自不同角度,对不同角色的诠释,展现了在治理黄河这一千古难题下形形色色的百态群像。康熙十五年间,时逢暴雨,洪水咆哮而至,毁堤淹田,举目四望,汪洋一片,一时间人人自危。由此引出千余年来华夏民族永恒的主题:治理黄河。

该剧以“天下长河”为故事主线,根植于历史“长河”,讲述黄河文化精神传承的故事。剧中,靳辅临危受命,率领一众河工齐力抗洪,纵使被栽赃陷害仍在所不辞;陈潢耿直率真,自称“河伯投胎”,以身测水流,不忘初心,真正做到“终生治河、毕于黄河”。

此外,无论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康熙、圆滑世故的明珠、还是毅然舍小我的靳辅之子靳治豫,结合着厚重的历史背景的叙述,人性鲜活毕露。该剧由治河推及治官、治人心的深层内涵,展现了守正创新、鞠躬尽瘁、攻坚克难的精神内核。



《天下长河》讲述了清前期靳辅、陈潢治黄河的事迹,既呈现了艰苦奋斗、深入一线、科学办事之难,也揭露了腐朽的封建制度下,帝王术、朝堂政争和迂腐观念毁事之易,被赞为“历史剧低潮的回勇之作”。
《天下长河》是文艺作品,并非正史。“靳辅治河”有成绩,但后代争议亦多。
从结果看,靳辅主张的“束水冲沙”(收窄河道,用水的冲力带走河床泥沙)是失败的,“减水坝”后来也出现了种种问题。靳辅算不算清官,亦属悬案。
《天下长河》为突出靳辅、陈潢,将名臣于振甲(即于成龙)写成食古不化的冬烘,指陈潢、高士奇、徐乾学是结拜兄弟,将徐乾学刻画得猥琐不堪,称陈潢死在狱中(陈潢未及入狱已病死)……均非史实。
在细节上,《天下长河》也不够严谨,如:翰林院中人集体打养生太极拳(太极拳一词出现在光绪时期,清末才“传习者颇众”),康熙频频微服私访,徐乾学成了“索党”(徐乾学属明珠党)……
《天下长河》能火,可能是迎合了观众们对清朝的刻板印象,即复杂多变的政争,黑白分明的派系;一事不成,必然有贪官,一事能成,必因主事者手上有老茧、家中无余粮。这种刻板印象不利于正确认识历史。
康熙为何要治河
“天下之事三大虞,一河二路三官吏。”历代皆以治河为大政。
康熙曾说:“朕自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同勤)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电视剧误成贴于墙上)。”
明清长期战争,河防废弛,“官窜夫逃,无人防守,伏秋汛涨”。清顺治时,黄河年年决口。康熙元年到康熙十六年(1662—1678年),黄河共决口67次(不同学者统计数字不同,《清史稿》记为46次)。五易河督,均无成绩,特别是康熙十五年(1677年)夏,黄河堤防再崩34处,缺口300余丈,“扬属皆被水,漂溺无算”,迫使康熙下决心彻底治理黄河,将水利经费从三十万金增至三百万金。
当时治河的主要困难在:
其一,黄河含沙量高,抬高河床,下河七州县(即江苏省宝应、高邮、盐城等县)一段成“地上悬河”,遇雨则溢。
其二,大运河水源不足,需引黄河水,致运河淤塞,漕运艰难。
其三,大运河借用了黄河的180里河道,浪高水急,风险大。
问题源于南宋时黄河第四次改道,主流夺淮河河道入黄海(支流从山东入渤海),黄河水多沙多,一到汛期,淮河沿岸即成泽国。“大明治水第一人”潘季驯提出“束水攻沙”,即收窄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带走泥沙,以清淤防洪,被称为“潘法”。
“潘法”并不科学,因时人不知测含沙量等,被冲走的泥沙在下游淤成三角洲,延缓流速,只需几十年,水灾便卷土重来,但那时已无人追责,“潘法”被认为是最佳办法。康熙派靳辅当总河,正因靳辅遵奉“潘法”。
靳辅可能也受过贿
靳辅是康熙朝12位总河中成就最高者。
靳辅是汉八旗中镶黄旗人,父靳应选在顺治元年(1644年)“从龙入关”,官至通政使司右参议(五品)。顺治九年(1652年),19岁的靳辅从官学生考入国史馆,任编修,此后担任过内阁中书、兵部员外郎等,康熙十年(1671年),38岁的靳辅成安徽巡抚。
康熙让靳辅当总河,源于两点:其一,吏部尚书明珠大力推荐,明珠与靳辅是八旗官学时的同学。其二,靳辅属八旗旧部,皇帝视同家人。剧中靳辅见皇帝时自称奴才,而非臣,符合当时习惯。
靳辅是否党附明珠,史无明录,但未必是清官。据《清圣祖实录》,康熙曾试探靳辅:“尔之僚属何人最为清廉?”靳辅回答:“河工浩繁,员役众多,其中赏赉激劝,使之奔走,不无费用……若古人一介不取,一介不与,远愧不能。臣自揣如此,何敢保其僚属清廉,以欺圣明。”
靳辅承认既受贿也行贿。清代制度漏洞大,无陋规寸步难行,任事者不得不腐败。康熙对此了然于胸,提问是测验靳辅诚实与否。
靳辅做事认真。被任命为总河后,经2个多月考察,“遍历河干,广咨博询,求贤才之硕画,访谙练之老成。毋论绅士兵民以及工匠夫役人等,凡有一言可取、一事可行者,臣莫不虚心采择,以期得当”。一日上八疏,提出治河方略。
靳辅治河的特点是将漕运、治淮、治黄通盘考虑,但只重下河七州县,忽略山东、河北等处。靳辅治河期间,这些地区的河患始终没解决,且靳辅很少实地勘察相关堤坝,引起康熙不满。
陈潢不是河伯转世
电视剧中,靳辅、陈潢为勘探河源,到了星宿海(今属青海省玛多县),此处不合史实。
误会源于陈潢死后,同乡兼友人张霭生据其治河思想,写成《河防述言》(剧中称康熙题签,应是虚构),通篇体例是靳辅提问、陈潢回答,乾隆时附在靳辅的《治河方略》后出版,并加入《河防摘要》(可能是顺治时任总河的朱之锡著)与河图。后人误以为,书中河图出自靳辅、陈潢之手,其实是乾隆时所绘。
最早提出星宿海是黄河源的,是乾隆的乾清门侍卫阿弥达,他奉旨去青海考察河源,刷新了“黄河源有二”的旧观念。剧中一边安排陈潢在监狱中画他死后才有的河图,河源在星宿海;一边又让他念念有词,称“黄河源有二”,未免荒唐。
那么,陈潢真是河伯转世?恐是民间传说。
陈潢是靳辅的师爷,康熙十年(1671年)入幕,时靳辅刚接任安徽巡抚,不负责治河。靳辅过邯郸吕祖祠时,见壁上陈潢题诗,即:
四十年中公与侯,
虽然是梦也风流。
我今落魄邯郸道,
要替先生借枕头。
与剧中“愣头青”的书呆子形象相反,现实中的陈潢状貌魁梧、气宇轩昂、举止持重,当时陈潢已36岁,只比靳辅小2岁。剧中靳辅得知陈潢去世,痛苦地说:“他是如此的年轻……”可陈潢去世时已52岁。
陈潢治河,主要贡献在亲临一线、工作负责,原工程预算600万两白银,他细心节省,只用了251万两。长期扎根基层,所以陈潢“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但他并没真正突破“以经治河”的误区,凡事皆套用“潘法”。
争议重重减水坝
陈潢治河,减水坝争议最大,即“潘法”中的滚坝(并不是剧中所说的前所未有),又名分洪坝,即在河道一侧建分流设施,遇特大洪水则开坝分水,减少主坝压力。康熙颇不认同,认为“水流浸灌,多坏民田,朕心不忍”,看到它在抗洪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仍表示:“此减水坝虽有益于河工,实无补于百姓。”
黄河泥沙多,分洪后,减水坝易淤,只能再建新坝,随着河床抬高,建新坝难度加大。康熙时,一座减水坝需6万两白银,道光时已超35万两,政府财政难以负担,只好听任泛滥。
不论是潘季驯,还是靳辅、陈潢,都没考虑过从上游开始治沙,层层防护,才能解决下游淤积的问题。古人无现代科学观念,测量少、数据少,遇事凭“直觉加俗理”,很难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面对复杂局面,只好从经典著作中找依据。陈潢反对动辄提大禹,可他自己也常拿“大禹治水”说事。
康熙一直不太信任靳辅。靳辅任总河后,第二年、第三年在大水中损失惨重,第四年还出现了决堤,未实现“三年让黄河归故道”的承诺,康熙一度想换马,最终只是让“靳辅著革职,令戴罪督修”。电视剧将决堤责任推到于成龙的头上,未免冤枉。
清朝有两个于成龙,都以清廉著称。小于成龙字振甲,即剧中的于振甲。与靳辅一样,于成龙也是汉八旗,11岁随全家“从龙入关”,后过继给伯父、名将于得水。于得水死后,于成龙恩荫入仕。
出身底层旗人,于成龙不靠科举上位,并非理学先生,剧中于振甲太过矫情。
技术之争变了味
在电视剧中,靳辅与于成龙治河理念不同,导致康熙误会,最终酿成悲剧,这也不完全符合史实。两人争议长达三年,康熙多次召开集体会议讨论,才决定采用于成龙的办法。
康熙第一次南巡时,便已提出“挑浚海口”,比于成龙早得多。于成龙方案未列预算,仍受重视。明珠认为,“其工费约用百余万两”,“若以百万帑金尝试于未必可成之工,殊为无益”,他建议康熙派人“亲至其地一看”。康熙派萨穆哈、穆成格、汤斌等确勘,结果是“彼处百姓,佥谓挑浚海口无甚利益”,康熙“沉思久之”,表示“既经众议如是,著停止”。
如剧中所说,康熙改主意,源于汤斌不经意地表示,地方也有不同意见,但未奏报上来。
康熙敏感地意识到,明珠、余国柱在蒙蔽自己,恰好言官郭琇上书弹劾靳辅,康熙便“启发”他说:“廷臣中有掣肘河务者,尔予本内曾言及否?”几天后,郭琇便上疏弹劾明珠、余国柱,甚至称余国柱是余秦桧。
郭琇当吴江知县时,本“以贪渎闻”。后上司汤斌劝郭琇走正路,郭琇退回全部赃款,并让家人用十几桶水彻底冲洗大堂,从此成了清官。弹劾明珠后,史书称他是“铁面御史”。
剧中称徐乾学、高士奇和陈潢是结拜兄弟,但高士奇比陈潢小8岁,陈潢怎会叫他二哥?高士奇升迁全靠明珠。徐乾学比高士奇大14岁,是当时文坛领袖,他的弟弟徐元文是状元,二人还是顾炎武的外甥。徐乾学官声不佳,为人贪墨,顾炎武刻意躲着他,但他不会像电视剧中那么猥琐。
悲情不应渲染
电视剧称于成龙不懂治水,其实,他任直隶巡抚时曾治卢沟河,该河泥沙多,被称为小黄河。于成龙的办法就是疏浚河道、加固河堤,此后40多年安然无事,改称永定河。
1700年,康熙表示:“靳辅治河时,河道甚好。自任王新命后,仅守靳辅成绩,并无别行效力之处。于成龙初任总河,已将靳辅所修之处,改治一二次。及至董安国,则事尽废坏不堪矣。”
整体上看,康熙最认可靳辅,他批评于成龙“短靳辅,谓减水坝不宜开”,导致河务无功。于成龙承认妄言,“今亦视(靳)辅而行。”这时靳辅已去世两年,剧中演成于成龙当面向靳辅磕头认错。
后人赞美靳辅,一是康熙将靳辅树为典型,以激励后来的河官;二是靳辅确有实绩,甚至超越了潘季驯,后代并称“潘靳”。
靳辅、陈潢坚持专业性,意外被卷入政争中,确有几分悲情,但不宜夸张。
自古能成事,离不开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一个脚踏实地的下属,一个专业性强的专家。可这个“铁三角”并不稳定:皇帝的目标是一家一姓,对封建时代的臣子来说,该以百姓为中心,还是以皇帝为中心,是无解的困境,太坚持专业,易被疑为不忠。
历史就是历史,不应把陈潢刻画成科学家,把靳辅刻画成车间班组长。应该学习他们的伟大人格,但也应看到,他们既无科学精神,也无科学方法,有时是用一种盲目对抗另一种盲目,姿势很对,结果却未必对。过分渲染悲情,可能会忽略对他们的批判,以为办事方法不重要,有热情、讲操守就行,这就可能走进新误区。


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原因(完整版)
井田制的瓦解与铁器牛耕的广泛应用,新兴地主力量崭露头角,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与争霸战争的烽烟交织,为商鞅变法的诞生提供了深厚的背景(政治转型与思想激荡)。商鞅变法,如同一道璀璨的光芒,照亮了秦国的道路。它的历史使命,不仅在于富国强兵,更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全面转型(历史背景:富国强兵的深刻追求)...

新郑和下西洋:玩家能如何影响历史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新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是明朝时期的一段传奇篇章,它承载着丰富的地理探索、人文交流与技术突破。游戏以这段历史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真实与创新,让玩家在体验中得以深度挖掘。游戏中,你将扮演明朝的决策者,置身于那个时代的地理环境之中,新郑和及其船队的每一步行动,都受到历史的...

20世纪乡土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从20世纪中国文化历史背景看,狭义上的乡土小说是以表现中西方文化冲突为内核的一种独特小说样式。知识分子是这种文化乡土小说的主要表现对象。文章从知识分子的理性和情感二种向度论述了文化乡土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认知性和写意性特点。 一 长期以来,人们对乡土小说的认识存在着一种极大的偏离,以为乡土小说写的是“乡...

张献忠为什么要屠川(张献忠为何要将四川人杀之一空,他与四川人有何深 ...
张献忠为什么要屠川:历史背景下的深层原因 张献忠,这位农民起义领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为何要将四川人民屠杀一空?这其中包含了哪些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因素?本文将带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一、社会动荡与张献忠的政权稳固 张献忠屠川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于社会动荡。他本是农民起义领袖...

垓下歌翻译全文翻译
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令人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

十一世纪的王安石历史背景
在十一世纪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悄然而至——封建农业文明正向科技制度文明转变。王安石,这位敏锐的观察者,以其思想和实践推动了这一变革,试图引领中国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他的努力接近成功,但最终未能如愿,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如果王安石的改革取得成功,中国可能已经走在资本主义的前列,...

贺龙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历史背景
在历史的长河中,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派遣贺龙领导的一二零师宋时轮支队和李井泉支队,在马头山、蛮汉山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1945年8月,晋绥独立二旅在许光达、孙志超的领导下,贺龙部队攻克了凉城(原田家镇,现永兴乡政府)和新堂(现凉城县政府)。然而,国民党军队在9月中旬夺回了这些地区。为了...

湖南有哪个朝代
湖南有多个朝代在此留下历史痕迹。以下是相关解释:一、湖南的历史背景 湖南地处中国南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多个朝代都在此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远古时代开始,湖南便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如湘文化等。二、主要朝代简述 湖南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与发展。在...

戍鼓断人行(戍边卫国,历史长河中的壮烈抗战)
戍鼓断人行,这句话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记录了中国古代边疆守卫的壮烈抗战,也见证了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精神。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讨戍鼓断人行的背景、意义和操作步骤,以及它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背景:戍边卫国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而边疆守卫更...

霸王别姬电影历史背景
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史书中虽然没有介绍虞姬的结局。 但后人根据项羽所作的《垓下歌》推断出她在楚营内自刎。 由此上演了一场“霸王别姬”的美丽神话。她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虞姬,这个美丽的名字,将是我们心目中不朽的传奇。 故事:楚汉相争...

内蒙古自治区13344481341: 天下长河(2022年罗晋,尹昉主演的电视剧) - 搜狗百科
冯容施沛: 陈天一治水十年,惨遭陷害,含冤而死. 从历史记载来看,陈天一治水十年,惨遭陷害,含冤而死.史诗级治河大剧《天下长河》也以悲剧结局谢幕,陈天一完成治河巨著后心力耗尽,在与两位兄弟把酒告别后,这位经沧桑的河伯,如同得道高...

内蒙古自治区13344481341: 天下长河陈天一的原型 -
冯容施沛: 《天下长河》陈天一的原型是陈潢,他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治河功臣,出生于公元1637年,去世于公元1688年,精通地理水利方面的知识.康熙年间得到了靳辅的引荐,与靳辅一同成为了受到康熙重用的治河人才.

内蒙古自治区13344481341: 沈从文的《长河》背景及简介?、 -
冯容施沛: 在创作完《边城》后,沈从文“沉默”了一段时期,其小说创作数量明显下降.但正如他所言,“沉默并不等于自弃”,他实际是在寻求创作上新的突破.本卷所收的《主妇》、《王谢子弟》、《贵生》、《大小阮》、《生存》就是他这一时期...

内蒙古自治区13344481341: 关于黄河的历史记载,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俗语谚语,成语典故,古今诗词. -
冯容施沛:[答案] 地理文献: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

内蒙古自治区13344481341: 走进历史的长河 作文 -
冯容施沛:[答案] 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奔腾,流过了五千年的岁月,见证了无数华夏文明,也尽显了各代王朝地兴与衰.走进历史的长河,我看到了当年刘邦一统天下的雄姿,我看到了朝堂之上,刘邦正在询问诸位王公大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的回答皆不得要领...

内蒙古自治区13344481341: 长河的历史跨越了几千年几个朝代 -
冯容施沛: 大约五千年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内蒙古自治区13344481341: 世界第一,二,三长河世界、中国第一,二,三长河 -
冯容施沛:[答案] 世界第一长河是尼罗河.第二长河是亚马逊河,世界第三长河是长江 中国第一:长江(以沱沱河为源),6397公里 第二:黄河(以约古宗列曲为源),5464公里 第三:黑龙江 黑龙江 长度:5498 km 平均流量:10,800 立方米/秒 流域面积:1,855,...

内蒙古自治区13344481341: 世界第一长河? -
冯容施沛: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 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河 世界第三长河----长江 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 世界第五长河——黄河 世界第六长河——澜沧江-湄公河 世界第七长河——伏尔加河 世界第八长河——黑龙江 世界第九长河——勒拿河 世界第十长河——尼日尔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