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有哪些

作者&投稿:况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童年时期
青年时期的鲁迅
13岁那年,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锒铛入狱,此后他的父亲长期患病,终致死亡,家境败落了下来,因此卖了房子。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小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间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自他家变穷了,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好朋友也不和他说话了,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对于他幼小的心灵的打击很大,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事物的。多年以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求学时期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 。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1898年,18岁的 鲁迅先生画像
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先生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他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弃医从文
鲁迅
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95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他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 的思想不但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病逝上海
鲁迅先生葬礼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生前,他立下遗言:“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列。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鲁迅先生葬礼
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共16本。其中《风筝》《故乡》《孔乙己》《诗二首》选进二期课改教材初二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进二期课改教材初一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风筝》《雪》《藤野先生》《社戏》等都被选入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本。《朝花夕拾》一书也成为中学生的必读书目之一,而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也成为后代人的精神佳作。 1918年起,先后发表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坟》《故乡》《故事新编》等小说名篇,后来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


青少年是什么
一、青少年的基本定义 青少年期是一个人生命中充满活力和变化的阶段。一般来说,青少年指的是年龄在10岁至19岁之间的人群。这个阶段是身体发育迅速、个性形成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面临着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因此他们在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都在经历显著的变化。二、青少年的生理特点 在这一阶段...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三. 情感与社会性发展规律 青少年时期是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社交技能也逐渐提高,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强烈。四、心理发展阶段性规律 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他们可能会经历童年期的依赖到青春期的自主,再到成熟期的自我...

什么是儿童身心发展十分迅速的时期
儿童身心发展十分迅速的时期,通常指的是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和大脑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从生理上来说,儿童在这个阶段的生长速度非常快。他们的身体逐渐长高,体重增加,骨骼和肌肉也在不断发育。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运动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从学会翻身、爬行、站立...

朝花夕拾24孝图讲了谁的故事?
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 扩展资料: 《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

比起生命中的其他时段,青少年期更可能经历的事件或体验的情绪有()。
【答案】:B、D 解析:青少年期是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情绪通常不稳定,因此属于喜怒无常而非平静稳定;分离焦虑属于婴儿期的情绪表现,亲子冲突才是青少年面临的情绪问题。故本题答案选BD。

少年心理学心理成长过程
青少年时期的心理成长过程是一个关键阶段,学习内容、方法和活动要求的转变促使个体认知和言语能力显著发展。首先,概括化观察力、成熟的记忆力和理论抽象思维能力是显著特征。与儿童期相比,青少年的记忆力显著提升,意义识记取代机械识记成为主要记忆手段,有意识记的主导地位增强,记忆力进入了最佳时期。思维上...

青少年年龄段是多少
青少年年龄段是11到19岁。青春期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时期,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间,其年龄段是在十一岁到十九岁之间,指的就是青少年。在这一时期,人类经历了青春期,性成熟的过程,学者认为,青春期的青少年很难准确定义,因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青少年是青春期的年龄段的人。青春期是儿童转变成人角色...

在鲁迅青少年时期时有哪三人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我觉得应该是藤野先生,少年闰土,和啊长

青少年是指哪个年龄段
生物学上,青少年的身体经历显著的变化,包括生长发育、体格增长和性成熟等。此时他们的生理发育逐渐接近成熟状态,为成年生活打下基础。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身体特征和社会角色也在逐渐转变。因此,这个年龄段的界定是相对宽泛的,一般以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成熟程度为参考。学术界通常认为青少年是指达到了一定...

青少年指的是从几岁到几岁
5. 在中国,年龄分组通常包括青年(29岁以下)、中青年(30至39岁)、中年(40至49岁)和中老年(50岁以上)。6. 青年时期是内分泌机制完善和生理机能增强的时期。7. 中年时期是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时期,但同时也是生理功能逐渐下降的时期,心理能力继续增长而体力衰减。8. 老年人通常会经历新陈代谢...

滨州市17711159829: 鲁迅少年时代的故事 -
产娜卡巴: 他小时候养了一只小耗子~~在他家老屋被蛇咬伤,是他救的,小鼠就跟着他了.会爬上人的膝盖,舔舐碗沿的剩饭,还在书桌上舔食墨砚,这使鲁迅非常惊喜.后来被保姆长妈妈不小心踩死了,骗他说是被猫吃去了,从此鲁迅非常仇猫,长大后才知道真相.

滨州市17711159829: 鲁迅少年时代的故事童年时...... -
产娜卡巴: 在鲁迅先生的《社戏》一问中有表示鲁迅先生童年与小伙伴 划船 看戏 凫水等.在《闰土》一文中还描述了夜间看西瓜,抓猹的故事.

滨州市17711159829: 鲁迅少年时代的趣事 -
产娜卡巴: 童年时代,鲁迅常跟母亲住到绍兴乡下安桥头外婆家里,后来又到皇甫庄大舅父家里寄居.安桥头、黄甫庄都在绍兴昌安门外水乡,宽狭纵横的河流静静地流过村边.鲁迅喜欢到乡下去,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因为在这里不...

滨州市17711159829: 鲁迅先生年轻时代经历了哪些探索? -
产娜卡巴: 显示学医,然后弃医从文,用思想救国.从文的原因:鲁迅在《呐喊》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滨州市17711159829: 《朝花夕拾》中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片段的篇目有, -
产娜卡巴: 《朝花夕拾》10篇散文中,《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上述7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

滨州市17711159829: 少年鲁迅的特点 -
产娜卡巴: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便迅速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

滨州市17711159829: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产娜卡巴: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是以鲁迅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他从农村到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生活经历,抒发了他对往昔亲友和师长...

滨州市17711159829: 《朝花夕拾》中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片段的篇目有, -
产娜卡巴: 《朝花夕拾》10篇散文中,1.《狗·猫·鼠》:2.《阿长与〈山海经〉》:3.《二十四孝图》:4.《五猖会》: 5.《无常》: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7.《父亲的病》上述7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