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粮食文言文

作者&投稿:张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列子拒粮的文言文

子列子穷(1),容貌有饥色。

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2):“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3)。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4):“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5),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6),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

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7),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翻译:列子住在郑国的时候,家里很穷,经常吃不上饭,面黄肌瘦的叫人觉得非常可怜。

有人对郑国的相国子阳说:“列御寇是一位有道的贤者,居住在你治理的国家,生活却过得这么贫困,饭也吃不饱,你难道不喜欢贤士、不在乎名声吗?” 子阳听了,赶紧叫手下的官员去给列子送粮食。列子听说了官员的来意,执意不肯接受子阳的馈赠。

官员没有办法,只好走了。列子的老婆眼巴巴看见到手的粮食没有了,气得直埋怨列子,捶着胸脯说:“人家都说当贤人的老婆孩子,可以吃得饱、穿得暖,全都是胡说八道!你看看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人家相国大人看得起你,才给你送粮食,你摆什么谱啊?你摆谱不要紧,你也看看我们几天没吃一顿饱饭了啊!什么贤人,闲得喝风去吧!” 列子笑着对妻子说:“你以为这是好事吗?我看未必。

相国不是因为知道我是贤人才给我送吃的,而是听了别人的话,才想到给我粮食吃。他今天能因为听了别人的话馈赠我们食物,明天就不会因为听了别人的话而找我们碴吗?这样的人,还是不要跟他打交道的好啊。”

不久,因为子阳的民怨太深,老百姓纷纷起来反对子阳,把子阳给杀死了。

2. 昭公七年,宋国岁饥

昭公七年,宋国岁饥,公子鲍尽出其仓禀之粟,以济贫者。又敬老尊贤,凡国中年七十以上,月致粟帛,加以饮食珍味,使人慰问安否。其有一才一艺之人,皆收致门下,厚糈管待。

昭公七年,宋国(在那年)是饥年,公子鲍把他粮仓中的所有粮食都拿出来救济贫困的百姓,而且(鲍)尊敬老者尊重有能力的人,凡是宋国内七十岁以上的(人)每月都给于粮食和衣物,又加上山珍海味,(而且)派人去慰问他们过的可好,在这中间有一个有才能的和一个有技艺的人,都收在自己的门下,好生款待

这是我自己翻译的,如有不妥之处请谅解

3. 文言文分粮救荒 阅读答案

《分粮救荒》

【原文】

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骆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居无子,则统甚衰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之】,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

【题目】

1、解释括号内的词。

(1)【遂】使分施( )

(2)数问其【故】( )

(3)两狼之并驱如【故】( )

(4)诚如【是】( )

2、翻译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1)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

(2)乃自以私粟与之。

3、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内容。

4、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于是。(2)原因。(3)之前、以前。(4)这样、上文所说那样。

2、(1)士大夫(骆统)您的粮食不够,我怎么安心的让自己一个人吃饱呢?

(2)于是把自己储藏的粮食给了他(骆统)!

3、在一次粮食紧缺的时候骆统爱民如子,将粮食分给其他人,没有私藏!他姐姐知道后,被骆统感动,将自己的粮食拿了出来,贡献灾民!

4、要为官清廉,不能为一己私利而贪污腐败,要时时刻刻以人民利益为重。作为国家一份子,每一个公民都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做贡献!全社会要向好的人或事看齐,让社会更好发展!这对现代社会建设有很大借鉴!

参考:百度知道

/link?url=CxuzmhNYBXke5mbuVxBDIP8zxLeT1ybUv7_L0mi9SgJAvpxzLWZh9dQ2nNX27Hhn0v2ZimCzzMCe6ljjDeStHq

4. 文言文(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

5. 用文言文讽刺糟蹋粮食的人时该怎么说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训俭示康》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成由勤俭破由奢

●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吃饭要知牛马善,着丝应记养蚕人




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的文言文翻译
译文:景公时,闹饥荒。晏子请求给百姓发放粮食,景公不同意。晏子主管修筑路寝之台,他命令官吏提高雇工的工钱,增加道路的长度,延缓工期,而不加以催促。三年后台子筑成,百姓也得到振济。所以君王满意于游玩,百姓粮食能饱足。君子说:“按照政策晏子只想发放给百姓粮食罢了,如果不能实现,就借助(自己...

刘氏善举文言文翻译且
2. 文言文 刘氏善举 翻译及字词翻译 译文:刘某某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孩子。 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是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她总是能够拿一升一斗的粮食周济他们。 偶尔有没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说她太好了。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

哪篇文言文的开头是元年关中饥
历来谈论“贞观之治”.谈论贞观时期的治世景象,都会涉及到当时粮食价格的变动。 粮价的大幅度下降,被认为是“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标志之一。这个观点,来源...6. 请帮我做两道语文题这是一篇文言文,开头为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 楼主的题目里是不是以下2段啊?节自《洛阳伽蓝记》[北魏] 杨炫之 永宁寺,熙平元年...

晏子振民文言文答案
1. 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的文言文翻译 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 出处:《晏子春秋 · 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第六》原文: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趋。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君子曰:“政则...

子奇治阿 翻译
原文: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

文言文董奉传翻译
文言文 “董奉者,字君异,侯官人。吴先主时,有少年为奉本县长,见奉年四十余。罢官去后,后五十余年,复为他职,行经侯官。诸故吏人皆老,而奉颜貌一如往日。问:‘君得道耶?吾昔见君如此。吾今皓首,而君转少,何也?’奉曰:‘偶然耳’。又杜燮为交州刺史,得毒病死,死已三日奉时在彼...

赈灾文言文
官府通常会发放常平仓的谷物,平价卖给百姓,这确实是一种救济措施。然而,对于身处千里之外的灾民,即使粮食充足也无法获取。因此,官府的平价售粮只能惠及近处的居民,对于远方的灾民则无能为力。富裕的家庭可以将多余的粮食平价出售给乡亲,这样无论远近都能受益。然而,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粮食的贫苦人家...

文言文中与粮食生产有关的词有
丰年指粮食丰收。灾荒指自然灾害导致粮食欠收。物价调控是指国家通过各种措施来稳定粮食价格。常平仓在丰年收购粮食,在灾荒时平价出售,以调节市场供需和粮价。这些措施有助于保障民生,防止粮食价格暴涨暴跌。结 语 文言文中与粮食生产相关的词语,不仅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农业历史,更反映了古人对粮食生产的...

文言文晋书,陶回传的整篇翻译快快快!!!
当时因收成不好粮食很贵,三吴尤其厉害。皇帝诏令想听任百姓互相买卖,来救一时之急。陶回上疏说:“当今天下不全国到处都歉收,唯有东部粮价偏贵,这样就(允许百姓)互相买卖,这种传闻必定传播得很广,北方贼人听说了,就会窥侍边疆。按愚臣的意见,不如打开粮仓来救济粮食歉收地区的百姓。”于是不...

文言文翻译
刘氏是某个乡村的一个寡妇。她有一个小孩,白天在田里干活,晚上就在烛光下纺织,一整年都是这样。邻居有谁很穷的,刘氏就用食物救济他。遇到没衣服的人,她就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乡里人都说她善良。但是他儿子不理解,心里有怨言。母亲告诫他‘为别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谁没遇上过着急的事...

湘阴县15777223209: 古文中含"振"的句子并且是救济的意思的句子 -
温胜其仙: 1.汉·贾谊《论积贮疏》的“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1)“莫之或止”和“莫之振救”,都是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句式.两个“莫”是否定性无指代词,没有谁,作主语;“止”和“振救”是谓语;“之”是代词,作...

湘阴县15777223209: 与人为善文言文翻译!!! -
温胜其仙: “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出自文言文《刘氏善举》,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

湘阴县15777223209: 文言文:景公闻命解释 -
温胜其仙: 原文: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宴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宴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宴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

湘阴县15777223209: 文言文翻译 帮忙~
温胜其仙: 在这种情况下,郡中富裕人家也都拿出救济穷人的粮食,帮助官府发给灾民,灾民得以保全.

湘阴县15777223209: 文言文(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
温胜其仙:[答案]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 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

湘阴县15777223209: 《晏子春秋》中一篇文言文翻译 -
温胜其仙: 甲_译 文: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

湘阴县15777223209: 晏子谏景公的翻译 -
温胜其仙: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晏子进宫拜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说:“怪啊!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果真不寒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

湘阴县15777223209: 文言文杏林春满歌颂了什么品质
温胜其仙: 你好: 文言文《杏林春满》: 1、原文: 董奉者,字君异,侯官人. 奉山居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五年,计得十万余...

湘阴县15777223209: 古文嗟来之食翻译 -
温胜其仙: 故事:嗟来之食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老百姓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灾,老百姓就没法活了.这一年,齐国大旱,一连3个月没下雨,田地干裂,庄稼全死了,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被饿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