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作者&投稿:冻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东汉时期的重要事件~

  我就知道一个: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


  刘秀 更始三年(25)夏,在鄗县南千秋亭五城陌(今河北柏乡内)即皇帝位。改元建武,改鄗为高邑,次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政权。之后4年,指挥军队镇压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在位期间,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建武二年至十四年(公元26~38)颁布6道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战争期间被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未释放的官私奴婢必须有基本的人身保障。建武十一年,连下三次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组织军队屯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举措

  统一政权的重建

  东汉政权建立后,立即出动大军渡河南征。首先是扫荡更始政权在各地的残余势力,然后集中主力镇压赤眉军。建武元年八月,攻取洛阳。这年十月,刘秀由河北至洛阳,遂定都于此。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天,邓禹率部到达关中地区,趁赤眉军撤离长安到扶风(今陕西兴平)的时机进入长安。不久,赤眉军复还长安,击败邓禹军,迫使其撤出关中。但这时赤眉军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一方面,关中地区的豪族地主结成营垒,负隅顽抗;另方面,关中又接连发生灾荒,粮草供应非常困难。赤眉不得已再度撤离长安,决意引兵东归。不料在东归途中陷入汉军的重围之中。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光武以邓禹屡战败绩,乃命偏将军冯异为征西大将军,代邓禹总统诸军;又命邓禹率军与冯异会合,在崤山(今河南渑池以南)一带布防,狙击赤眉军。崤底(今河南渑池西南)之役,赤眉军大败,损失八万余人。余众十余万人南走,在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附近陷入重围。光武“自将征之”,赤眉忽遇大军,非常惊震,乃遣刘恭乞降。

  镇压农民起义后,东汉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进攻南北各地的封建割据势力。从建武五年至十二年(公元29—36年)之间,陆续消灭掉渔阳的彭宠,南郡的秦丰,梁地的刘永,齐地的张步,卢江的李宪,东海的董宪,汉中的延岑,夷陵的田戎,陇西的隗嚣,安定的卢芳和巴蜀的公孙述,重建统一的刘汉封建政权。

  为了巩固新建的东汉封建政权,光武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和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措施。

  集权于尚书台

  光武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而摘除其军政大权。光武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尚书仆射一人,六曹尚书各一人,秩皆为六百石,分掌各项政务。以下设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从此,“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公)府”;“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但是到了东汉后期,有权势的大臣多加“录尚书事”的职衔,从而权柄再度下移,尚书台又蜕变为权臣专政的工具。

  简化机构,裁减冗员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有四百余县,吏职省减,十置其一”。同时,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职,也取消了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都试,地方防务改由招募而来的职业军队担任。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州牧刺史逐渐权重,兼有军政财大权,地方兵力又逐渐兴起。

  提倡儒学,表彰气节

  光武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光武巡幸鲁地时,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早在东汉建立之初,光武就仿照王莽、公孙述等人利用谶书作为其承受天命的依据,指使他过去的同学强华伪造了一个叫做“赤伏符”的谶语:“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在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表示他继承了西汉的火德,是“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的真命天子。东汉统一全国后,更“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迷信尊为“内学”,作为其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在提倡儒学神学的同时,光武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禄,依附王莽,乃表彰气节,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企图养成重名节的社会风气,为巩固东汉封建统治服务。

  注意民生,与民休息

  第一,释放奴婢、刑徒。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参加起义;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光武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诏令免奴婢为庶人的范围,主要是,王莽代汉期间吏民被非法没收为奴的,或因贫困嫁妻卖子被卖为奴婢的;在王莽末年因饥荒或战乱被卖为奴婢的;在战乱中被掠为人下妻的。另外,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较之过去有所提高。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第二,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光武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因而经过整顿之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第三,薄赋敛,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边功,与民休息。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光武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而首先是薄赋敛。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其次是省刑法。再其次是偃武修文,不尚边功。光武“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未尝复言军旅”。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域鄯善、东师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光武下诏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第四,欲抑制豪强势力,实行度田政策。东汉政权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就是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诏下之后,遇到豪强势力的抵制。光武下令将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结果引起各地豪强大姓的反抗,有的地区甚而爆发武装叛乱,“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光武只得不了了之。于是,度田以失败告终。

  因各项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为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奠定了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物质基础。

东汉时期的故事:史上最"抠了"皇帝
汉文帝刘恒,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之第四子。公元前197年,在萧何等33位朝臣的举荐下,七岁的刘恒被封为代王。刘恒的母亲薄氏,终刘邦之世,一直处在"诸姬"当中,从没有升到“夫人”的行列,故此其母子才能躲过吕后的迫害,平安地活下来。
公元前188年,只有22岁的汉惠帝英年早逝,吕后分立刘恭、刘弘为帝。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官廷发生变乱,齐王兄弟兴兵伐吕,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见势亦响应,夷灭吕氏一族,史称"荡涤诸吕"。
功臣派畏齐王势壮,贪代王势孤,拥立之。公元前180年,刘恒登基为帝,是为西汉史上第三位皇帝汉文帝;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享年46岁,葬于霸陵(在今陕西长安区东),庙号太宗,溢号孝文皇帝,他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北宋文学家吴垧《五总志》上有这样的记载: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履"。由于草鞋材料以草与麻为主,非常经济,且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自备,汉代称之为"不借"。
在汉文帝时,已经有了布鞋,草鞋已经沦为贫民的穿着,而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就是说他穿着草鞋上殿办公,做了节俭的表率。不仅是草鞋,就连他的龙袍,也叫是"绨衣",绨在当时就是一种很粗糙的色彩暗淡的丝绸。
就是这样的龙袍,也一穿多年,旧了,也让皇后给他补一补,再穿。
汉文帝自己穿粗布衣服不说,后官也是朴素服饰。当时,贵夫人们长衣拖地是很时髦的,而他为了节约布料,即使给自己最宠幸的夫人,也不准衣服长得下摆拖到地上。官里的帐幕、帷子全没刺绣、不带花边。
汉文帝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本皇帝决不当收藏家。他还能关心百姓的疾苦,刚当皇帝不久,就下令:由国家供养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要发给他们米、肉和酒;对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还要再发一些麻布、绸缎和丝棉,给他们做衣服。
春耕时,汉文帝亲自带着大臣们下地耕种,皇后也率官女采桑、养蚕。在他死前,最后安排了一次节俭的活动-他的丧事。他在遗诏中痛斥了厚葬的陋俗,要求为自己从简办丧事,对待自己的归宿"霸陵",明确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霸陵山川因其故,勿有所改",即按照山川原来的样子因地制宜,建一座简陋的坟地,不要因为给自己建墓而大兴土木,改变了山川原来的模样。”汉文帝还主张死后把夫人以下的宫女遣送回家,让她们改嫁。
汉文帝在位期间,轻徭薄赋,甚至12年免收全国田赋。他还亲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政治上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政权,对外妥善处理同南越和匈奴的关系,对南越王赵它实行安抚政策,对匈奴在实行和亲政策的同时,加强了边防的力量。
匈奴曾三次侵犯汉境,汉文帝均及时派兵还击击退强敌。汉文帝废除严邢苛法,带头执行法制判决,并且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提拔重用人才,使汉朝从国家初定逐步走向繁荣昌盛,为后来汉武帝的横扫四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扩展资料: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西蜀丞相诸葛亮积极备战:在内地,他大力发展生产,在边疆,针对西南部夷族的骚扰,他制定了以怀柔为主的“南中政策”。在亲自带兵征讨的过程中,对孟获是七擒七纵,对湘西久攻不下诸葛亮的“铜仁蛮”亦恩典有加,以德服之。
相传当时“蛮儿女患痘多有殇,求之武侯,教织此锦为卧具立活”。故事虽然夸张,但可生动的反映出织锦改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受到治病去疾的神奇效果。此后他又实行“移民实边”的政策,鼓励“无蚕桑,少文学”的夷族从山区移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
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等省保存的民间织锦,就基本上于这个时期定型。

1、东汉初年的封建租赋徭役负担,比起西汉后期和战争期间有所减轻。刘秀前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使大量奴婢免为庶人,使流民返回农村,促进生产。他统治的时期,遭战乱破坏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人口与垦田数目大大增加,史称“光武中兴”。

2、光武帝死后,汉明帝即位。命窦固、耿秉征伐北匈奴。

3、黄巾起义。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腐朽的朝廷根本无力平叛,在黄巾军冲击下,岌岌可危的东汉王朝决定饮鸩止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虽成功镇压了黄巾起义,但却使地方州郡长官拥兵自重。


两汉时期前后发生了什么?
西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繁荣时期。西汉初期,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农业发展,又通过改革币制,增加了国库收入,出现了经济繁荣局面。虽然汉朝初期,多次发生过地方势力的叛乱,刘吕两姓之争等政治军事斗争,但由于坚持统一的思想和力量占上风,所以叛乱被...

汉朝历史简介
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 ,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

汉朝一共分为几个阶段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历史 西汉重要政治制度或重大历史事件如题 谢谢了
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到西汉末年,垦田面积已达8270500余顷,人口达5900余万,比战国时期增加两倍以上。 [92] [95] 冶铁业汉代的冶铁业作坊多,规模大。20世纪50年代后,在河南、山东、北京、江 汉代武器 [96] 苏等地发现了许多汉代冶铁遗址,其中以河南巩县铁生沟村和南阳北关瓦房庄等地遗址...

汉朝是什么年代
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开创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中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和党锢之祸,于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虽剿灭民乱却...

汉朝时期有什么发明
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3、瓷器烧造 汉代也是中国最早发明瓷器烧造的时代,这个时期还发明了蒸馏法、水力...

汉安帝在位期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那么他死了,必然要寻找新的皇帝。邓太后和自己的哥哥一商量,决定迎立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刘祜,当时的刘祜刚满13岁,是为汉安帝。虽然汉安帝登基了,但是他是由邓太后扶持的,所以大权掌握在了邓太后以及他的哥哥手里,汉安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朝臣看大权旁落了,所有暗地里召集了一批对邓太后不...

东汉末年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东汉末年的自然灾害为瘟疫、地震、水灾,导致了人口急剧的下降。中国古代最大的一次瘟疫发生于东汉末年。当时中原地区流行瘟疫,那时“家家有伏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声,或合门而亡,或举族而丧者”。当时正值黄巾起义,又恰逢瘟疫肆虐,真可谓祸不单行!中原地区陷入极恐怖的状态,一个关于当时户口比较...

汉景帝时期爆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给当时造成了什么后果?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对“七国之乱”这个事情很了解。其实,这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叛乱,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是因为由于发生了地方王国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在加上当时的皇后吕后专权等原因。那么,发生七国之乱给当时造成了什么后果?在爆发七国之乱的过程中,...

西汉末年的大规模起义叫什么?
王匡、王凤就把这批饥民组织起来起义,他们占领了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作为根据地,攻占附近的乡村。不到几个月工夫,这支起义军发展到七八千人。王莽派了两万官兵去围剿绿林军,被绿林军打得大败而逃。投奔绿林山的穷人越来越多,起义军增加到五万多。第二年,绿林山上不幸发生了疫病,五万人差不多...

玄武区13668401632: 发生在汉朝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
宗政民全威:[答案] 西汉:(-202—公元9年) 汉高祖刘邦、汉武帝 (1)定都长安,建立汉朝.实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政策 (2)沿用... 西域:玉门关、阳关,西域≥新疆 (8)经营南方:浙、福建、两广和西南(少数民族) 东汉(25-221)光武帝刘秀 (1)定...

玄武区13668401632: 请问在东汉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宗政民全威: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

玄武区13668401632: 东汉时期的大事(几个字概括) -
宗政民全威: 东汉建立后,在行政区划工作上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恢复西汉时的郡县名,清除王莽新朝时乱改的地名,重新规划全国的郡县,二是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交往的开始,这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

玄武区13668401632: 历史上为什么会分东汉和西汉,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后来东汉又是怎么灭的啊 -
宗政民全威:[答案] (一)西汉建立时间在前.共传十四帝,历经211年(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建立者是高祖刘邦.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东汉建立时间在后.共传十九帝,历经196年(公元25年~220年).建立者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二)...

玄武区13668401632: 东汉到三国鼎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
宗政民全威: 1、200年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封建军事集团之间兼并战争曹操统一北方 2、208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 3、220年曹丕魏国都洛阳 4、221年刘备蜀国都成都 5、222年孙权吴国都建业(今南京) 6、230年吴派卫温到夷洲(今台湾) 7、263年蜀国灭亡 8、265年司马炎西晋都洛阳 9、280年西晋灭吴后统一南北 以上是三国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要知道更详细的,去看看《三国志》吧

玄武区13668401632: 东汉的起始年代? -
宗政民全威:[答案] 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与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二十四史中的断代史—《后汉书》,即记载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东汉一朝共196年的历史.东汉一朝中发生了许多影响世...

玄武区13668401632: 东汉重大事件? -
宗政民全威: 那无疑就是董卓篡权了 在不就是 曹操将自己三个女儿嫁给汉帝后 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玄武区13668401632: 三国时期发生的事? -
宗政民全威:[答案] 公元189年,爆发了震惊朝野的董卓之乱,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在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中,一代枭雄曹操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在刘备谋士诸葛亮与东吴重臣鲁肃的共同推动下,孙刘两家结...

玄武区13668401632: 在公元1 - 2世纪,中国正处于什么时期 -
宗政民全威:[答案] 公元1年至100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世纪 公元1-2世纪是公元1年至200年 公元1年中国正处于西汉平帝元年 公元1年至9年中国正处于西汉时期 公元9年至24年中国正处于王莽代汉建新时期 公元9年至200年中国正处于东汉时期 西汉(西元前202年~...

玄武区13668401632: 东汉末年发生的2次重大战役分别是什么写出时间,作战双方,结果,意义 -
宗政民全威:[答案] 东汉末年如果不算黄巾起义的话,那就是三国时期了.曹操vs袁绍---官渡之战:曹操胜.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代汉建魏的基础.孙刘vs曹操---赤壁之战:孙刘胜.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持续近百年的三国时代正式开始.蜀国vs吴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