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岸线历史变迁

作者&投稿:甄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黄河港段海岸带变迁~


图3-3 1986~2004年黄河港段海岸线变化图

Fig.3-3 Coastline evolution of Huanghe Port area from 1986 to 2004
黄河海港于1985年建成,地处M2分潮无潮点附近,在建港之前,刁口河未改道的1975~1976年,海港附近的海岸线处于蚀退状态(图3-3)。1976~1984年,由于刁口河附近岸线的大面积蚀退,部分泥沙在海洋动力的作用下,被带到这一区域,造成该区域海岸线的淤进。1985年建港后,由于海港防潮堤的突出,港口左侧,海洋动力作用加强,岸线处于蚀退状态;港口右侧,海岸线处于淤伸状态。因港口左侧的蚀退影响港口的安全,于1986年在该处修建一座类似丁坝性质的防潮堤,以阻止港口左侧岸线的蚀退。但建成不久,就被大潮冲垮,复于1987年在左侧蚀退段修建防潮大堤。另外,1988年桩西油田建成之后,海岸线(以一般高潮线为标准)基本被固定下来。与此同时,港口右侧的岸线由淤积状态转为蚀退状态,但蚀退幅度不大。考虑到港口安全,于1990年在港口右侧修建一条长约2km的一般防护堤(彩图8),基本控制了该段海岸线的蚀退。1990~2004年以后海岸线没什么变化。

图示河段处于凸岸,泥沙淤积严重,乙处位于凹岸,河床受侵蚀严重;河岸的变迁不仅与地转偏向力有关,还与河床本身的弯曲状况有关;甲、乙、丙三处,乙处以侵蚀作用为主,且侵蚀作用最强.所以甲、乙处河岸南移,丙处北移.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二、近、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变迁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河南兰阳汛,铜瓦厢、三堡河决,……穿运,归大清河,由利津铁门关北肖神庙以下二河盖、牡蛎嘴入海”。按铁门关沿河至肖神庙十八公里,二河盖又在肖神庙东二点五公里,牡蛎嘴或因盛产牡蛎而得名,位于二河盖外的低潮线,黄河入海口距铁门关约二十公里许。其时黄河三角洲的南缘,位于小清河口的羊角沟以西,是清朝王家岗盐场滨海盐田的所在。三角洲的北缘在沾化县东北滨海的石桥海口。其位置约当套儿河河口。根据历史记载结合沿海渔民坨堡的建置,并参照卫星照片的分析,推测1855年岸线的走向,大体上北起徒骇河口,经小沙、李家坨子、肖神庙、罗家屋子、青坨子,至小清河口一线,全长约一百二十八公里。

新的黄河河口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河口潮流作用很弱,潮差通常只有零点八至一米,潮区界距河口不过二十至三十公里,入海的泥沙约有百分之四十左右在口门附近堆积。由于河口沙嘴向海外迅速伸展,从而使河槽纵比降减小,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迳流宣泄不畅。洪水时发生河道分汊或放弃旧河槽,另从低洼地寻找新的路径入海。此后,新的河道又将重复以上新老套迭的河道发育的历史过程,使尾闾河段一直处于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周期性演变过程中,成为弱潮多沙延伸摆动频繁的堆积型河口。

自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道入渤海的百余年来,其决口改道的范围,北起徒骇河的套儿河河口,南迄小清河口之间,成为三角洲的南、北缘,以利津县东的宁海为顶点。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全部面积达五千四百五十平方公里。如以1855年的推测岸线为内界,则1855年以后新淤积而成的三角洲部分为二千九百七十平方公里。

近代黄河三角洲范围内,自1855年开始的百余年间,黄河尾闾的决口改道达五十余次。其中较大的摆动改道有十二次之多。三角洲上废弃的河道,鳞次栉比,从而形成放射状的入海水系,发育成典型的扇形三角洲。综观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的发展过程,其间除去1938年至1947年因花园口掘堤黄河改道南泛的几年以外,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价段:

1.1855—1896年黄河改道的初期

1855年铜瓦厢决口之初,下游入海河道未筑堤防,黄河所挟带的泥沙,大部沉积在张秋镇以上的冲积扇上,由此下泄至大清河口的水较清,泥沙很少在河口淤积。史载同治十二年(1873年)齐河至利津“每有涨溢,出槽不过数尺,尚可抵御,并无开口夺流之事”。光绪元年(1875年)以后,铜瓦厢以下陆续修筑南北大堤,泥沙淤积于河床,使河床垫高拓宽。光绪八年(1882年),历城桃园决口,下游河道从此以决徙为常态,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已是水行地上,河底高于平地。总的情况是,在这四十年内,黄河泥沙多因河水的泛滥沉积于河漫滩,河口外的堆积相对来说还比较缓慢。

历史上黄河水为何会流入长江!黄河26次重大改道,见证黄河的变迁




不同海岸带变迁过程
1976~1984年,由于钓口河附近岸线的大面积蚀退,部分泥沙在海洋动力的作用下,被带到这一区域,造成该区域海岸线的淤进。1985年建港后,由于海港防潮堤的突出,港口左侧,海洋动力作用加强,岸线处于蚀退状态;港口右侧,海岸线处于淤伸状态(图10-4)。因港口左侧的蚀退影响港口的安全,于1986年在该处修建一座类似水坝性...

河岸线变迁主要原因
图示河段处于凸岸,泥沙淤积严重,乙处位于凹岸,河床受侵蚀严重;河岸的变迁不仅与地转偏向力有关,还与河床本身的弯曲状况有关;甲、乙、丙三处,乙处以侵蚀作用为主,且侵蚀作用最强.所以甲、乙处河岸南移,丙处北移.故B选项正确.故选:B.

长江(安徽段)河道演变及崩岸遥感调查研究
在分汊段的上、下单一顺直河段,岸线基本没变化。 本河段左岸线长41.1km,右岸41.2km,直线长38.5km,曲折度1.07,江心洲8个。 9 紫沙洲复式鹅头分汊河段 本河段上起大通,下到荻港,是区内河势最复杂的河段。右岸羊山矶、十里长山、荻港等很早就已临江;左岸为较开阔的超河漫滩,历史上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这一侧。

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中纬度...
小题1:C小题2:A 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材料,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多,岸线向海洋推进。没有大河注入,海水侵蚀海岸,岸线向陆地收缩。所以根据图中岸线的位置和弯曲状态,可以判断有大河注入的时代。甲、乙都 不是岸线凸向海洋最大的位置,A...

法国著名河流塞纳河风光
塞纳河是法国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以其穿越巴黎市中心的浪漫风光而闻名于世。这条河流不仅是法国的交通要道,也是孕育了无数文化与历史故事的见证者。在塞纳河畔,可以看到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变迁与文化沉淀,感受到法国特有的艺术氛围和浪漫情调。塞纳河发源于法国勃艮第地区的朗格勒高原。它的全长接近776...

河流什么时候侵蚀作用强
考点: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专题: 分析: 主要考查了物体运动惯性对河道的影响,受物体运动惯性的影响,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河流凸岸受流水堆积作用. 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故正确; B、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物体运动惯性、河道的形状有关,故...

乌拉圭河概况
乌拉圭河的水质优良,河畔生态环境多样,吸引了各种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在此栖息。河岸线蜿蜒曲折,两岸风光旖旎,是游客观光和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此外,乌拉圭河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见证了南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变迁。乌拉圭河不仅是南美洲东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更是连接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

河北省水利工程集团洺河治理项目一共几期
1、第一期建设工作于2017年启动,于2018年6月全面完工。第一期工程主要针对洺河河道进行了清淤疏浚、河床整治、堤坝加固、植被修复等治理措施,旨在保护洺河的生态环境和防洪安全。2、第二期建设工作于2018年开工,主要包括洺河岸线整治、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工作,旨在进一步改善洺河的生态环境和提升周边...

阿其克河多长
阿其克河岸线划定河段长为89.455km根据阿其克河河道及岸线特征将阿其克河分为4段,昆仑山北坡至克洛勒巴克段,克洛勒巴克段至如克库拉克段,如克库拉克段至G315公路桥段,G315公路桥段至勿吐黑水塘坝段。”

建筑退让河流是退河岸线还是蓝线
建筑退让河流是是蓝线。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建筑退让河流使用蓝色的线进行表示。河流(River),是指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

鲅鱼圈区13334931089: 黄河一共改道几次? -
慕韩疤痕: 河道变迁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 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5年).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路线,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

鲅鱼圈区13334931089: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黄河变化的原因 -
慕韩疤痕: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

鲅鱼圈区13334931089: 中国黄河经过几次的改变河道?
慕韩疤痕: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 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帝5年).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路缐,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濮阳,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但在改道后,於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

鲅鱼圈区13334931089: 黄河的历史
慕韩疤痕: 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

鲅鱼圈区13334931089: 黄河有史以来经过几次改道? -
慕韩疤痕: 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循新道称为改道,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改道十分频繁,中游的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一带的黄河河道都曾多次变迁,但影响重大的是黄河下游河道改道. 通常认为,《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河...

鲅鱼圈区13334931089: 黄河上游的落差? -
慕韩疤痕: 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大.如内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走阴山脚下称为乌加河,南支即今黄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

鲅鱼圈区13334931089: 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
慕韩疤痕: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 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

鲅鱼圈区13334931089: 黄河流经哪几个省份?
慕韩疤痕: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

鲅鱼圈区13334931089: 黄河曾经几次改道 -
慕韩疤痕: 第一次 公元前602年 沧州入渤海 自然 第二次 公元11年 滨县,利津入渤海 自然,人为 第三次 公元 1048年 北流由天津入渤海,南流由无隶笃马河入渤海 自然 第四次 公元1194年 清江口,云梯关入海 自然,人为 第五次 公元1494年 淮河入海 自然,人为 第六次 公元1855年 利津入渤海 自然,人为 第七次 公元1938年 淮河入海 人为

鲅鱼圈区13334931089: 试分析历史时期我国河流变迁的原因 -
慕韩疤痕:[答案] 1、试分析历史时期我国流河的变迁的原因? 影响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因素:(1)自然因素,A、土壤,黄河中上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在雨水的冲刷下极易流失; B、气候,黄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和夏秋之交,暴雨形成的洪水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