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书 | 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

作者&投稿:昌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村上春树的小说并没有完整读过,也算浅白了,但是对“ 村上春树 ” 这个名字却不陌生,现在,不都这样吗?写文时会引用他的“经典之句”。



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还算喜欢。

好吧,感觉不好好拜读大作家的一部作品就对不起他似的。刚好,手头一本新的 《且听风吟》,就是它了。

“且听风吟” 这四个字我怀疑是从中国的哪首古诗词里拈来的,这么富有诗意和想象。古典清雅又老庄的意味,却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处女作。

《且听风吟》一部不长的中篇,七万字。“然而正是这七万字让村上从默默无闻的爵士酒吧小老板成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

《且听风吟》是春上所有小说的一个缩影,无论是主人公特立独行的性格,文本的语言风格,让人耳目一新的修辞,还是村上春树似的幽默,都已经初见端倪。

( 二 )

让我感兴趣的是林少华老师在开头译序部分。

有村上自己谈到这本小说的诞生。

“说起来十分不可思议,三十岁之前我没有想过自己会写小说”  (可他29岁就完成了)

借钱经营一家小店,用以维持生活。也没什么野心,说起高兴事,无非每天听听音乐,空闲时候看看书罢了。  我、妻、加一只猫,一起心平气和地度日。

一天,动了写小说的念头,总之想写点什么。于是去文具店买来笔和纸。深夜工作完后,一个人坐在厨房餐桌旁写类似小说的东西。

他说自己也有很多东西不明白。大部分都是极为下意识地冒出来。不曾有总体构思什么,反正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一路写下来。感觉上就像“ 自动记录 ” 似的。”

当然,第一遍二百页全部写完后撕掉扔了,又从头写了二百页。重写时只用了原来的故事梗概,其它无论比喻还是什么,再不采取现实主义手法,只管随心所欲或者开玩笑似的写下去。写着写着,觉得“全身的筋肉开始舒展自如”,有了得心应手之感。

每天夜里在厨房餐桌边喝啤酒边写,顶多写一个小时,但“很开心” 。

第二次写完,直接寄给了《群像》编辑部,结果获了新人奖 。

当时的五位评审委员,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等,全票通过。

( 三 )

看了介绍,一下子产生很大兴趣,读完却有些索然无味。甚至还有些不清晰和不明了。真的有如村上自己所指的“疏离感”、“ 虚无感”。

也是,择书习惯、性格特质、见识阅历、喜好偏爱对比着还是有巨大的差异。还有文化上的。

毕竟是春树获奖又成名的一本小说,还是认真看完了。

故事并不复杂,回忆类,那个夏季,从七O年八月八日开始,结束于18天后。青春20岁的“我”与“  鼠”还有“杰”,人生旅途中一段交集和友谊。我俩聚在一起,经常在杰的酒吧,喝酒、聊天,出游,度过了一个凛乱迷茫的假期。 

清晰的线是“我” 在杰氏酒巴卫生间,遇见醉酒不醒倒在地上的女孩,她没有小拇指。“我”  送她回家并陪她一晚上,至此有着牵扯不断的,从最初敌意到渐趋好感,若有若无的情愫。假期结束,“ 我 ”  返回东京,最终没有再见面的故事。

40章里还夹杂着很多别的内容。中间的跳跃性,会让你觉得短暂迷路。大量极其简单的对话支撑着情节, 有些片段的突然中断,省略,也留有很多想象的空白。

如果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年龄,真的不容易读懂。

好在,感觉还是有。借用村上春树说的,只是想在那里建造一个自己的房间,能使自己心怀释然(为了救助自己),但愿也能成为使别人心怀释然住起来舒服的场所。

他撘建的这座文字房子套间大小不一,摆设凛乱,当你走进去看时,还得需要时间,仔细观察,慢慢就懂得了其中意味和布局。不过好在有音乐、歌词、唱片和广播、电影、头头是道的作家们的言论,有新奇的体会和领悟。

“ 疏离感、 虚无感、孤独感、幽默感,构成了村上作品的基本情调。”

且听风吟,回首那个夏天,凛乱、无序、迷茫却有着关于生命体验最真实的触碰。

        ( 四 )

试着理解村上的小说特质。发现不一样的认识。

如果你被村上自己随意般的解说迷惑,以为小说完全凭灵感,没什么准备,就可以出好作品,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村上春村19岁到东京,入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就读。26岁大学毕业。

除了开酒吧以外,从小到大,习惯做的就是看书,阅读量惊人,翻阅大量的书,涉猎广泛,他自己也曾说高中时代收集旧书,破烂的很有年代感的书,优秀的不优秀的,总之多多益善。

时间有余,先把看书这事儿做好,写的事情不急。

这样广博几十年如一日的读书积累,思考,才能在某一个特定场景,看了一场棒球比赛时突然惊醒。 就想写小说了。我想这其实是水道渠成了,且已经行至激流如瀑布般的状态。

他只需要个契机,一写成名原来如此。

这其实从他这部《且听风吟》就可以看到。两位主人公,“我”爱看书,因《情感教育》而回答 “因为福楼拜早已经死掉了。” “活着的作家书就不看”  ……,而另一位主人公“鼠” 也会写小说。所以,整篇书中,有大量对话,折射思考的火花。 还有很多国外的作家、作品,名人名言、音乐、歌词、唱片名、电影名、广播电台等,有时出现一本书籍的名字,某位作家的理念,或直接一段翻译过的歌词。

林杯总总的

当然,我最惊讶的是书中重点讲述影响“我”的美国作家哈特费尔德,差点我以为这就是真人,作家的家世,住址,写的《火星的井》,书中描写及作家理念之类。小说的最后,“我”千里迢迢,来到小镇,探访作家之墓,花了一个小时才找到哈特费尔德的墓。双手合十凭吊,采来野蔷薇…… 

最后才知,书中这个重要的名人也是杜撰的,果然是小说。哈特费尔德,其实也是村上春树的化身。

就像村上春树文中一上来就说的 :

他说出了创作者们的心里话。

2020 -- 8 月                    风铃


紫金县17021065343: 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说的是什么,该怎样理解 -
郸泽柠檬:[答案] 说的人人都有、都曾有的青年时代.里面包含孤独、爱情、时间的易逝.其实村上的青春三部曲《且听风吟》,《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除了寻羊偏重探讨恶以外.前两部都做了普鲁斯特式的思考,力图捕获时间之流.我的理解是这样.

紫金县17021065343: 求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txt下载链接 -
郸泽柠檬: 村上春树 且听风吟 txt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fid=1120360021&shareid=2989849074&uk=4281140547 望采纳,谢谢^ω^

紫金县17021065343: 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 -
郸泽柠檬: 再也不用久久思考,这一切难道不是已经过去了么.即既然已经成为过往,就不必思考不休.这是我理解的字面意思.至于彼得、保罗和玛丽(Peter, Paul and Mary),PPM,是1960年代活跃在美国乐坛上的一支三重唱组合.该组合由彼得·亚罗、保罗·斯图基和玛丽·特拉弗斯组成.村上春树在这里引用这句歌词想毕是想烘托主人公那一时期茫然而又试图冷静的无奈彷徨.仅是我个人看法,还望采纳╮(╯▽╰)╭

紫金县17021065343: 且听风吟有多少字? -
郸泽柠檬: 1、《且听风吟》有4万余字. 2、《且听风吟》 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79年,是他的处女作,也是村上春树的“青春三部曲”的第一部.荣获第二十二届群像新人奖.这部小说情节并不很复杂.“我”在酒吧...

紫金县17021065343: 村上春树 且听风吟 -
郸泽柠檬: 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可能是因为鼠在讽刺或者说冷笑那句话的愚蠢,暗指它会产生半夜起来跑步这种状况的尴尬,但是个人还是觉得,村上的小说读的就是那么一种感觉,鼠说话的魅力更是不在于条理或者说内涵,而在于那么一种隐约闪烁的思想的光芒.

紫金县17021065343: 村上春树通过《且听风吟》想表达怎样的思想?为什么看完了,仍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
郸泽柠檬: 就《且听风吟》来说,是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他这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为何写作,只是心中有些话想舒发出来而已,所以,这部小说,没有任何主题,只不过试图借游戏般的文字,堆砌起“自我”的形象,如果真要说主题的话,“以写作为手段,来获得解脱”,也只能如此概括了.

紫金县17021065343: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这本小说好看吗?
郸泽柠檬: 不错,可以看看,算是一部佳作.

紫金县17021065343: 且听风吟是什么小说啊? -
郸泽柠檬: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且听风吟》

紫金县17021065343: 且听风吟(村上春树的)到底哪里好! -
郸泽柠檬: 村上自己说,这是他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写了两遍,第一遍写完觉得语句和笔调都不尽如人意,于是推倒重来,第二遍开始尝试拿英文写,英文写完然后再用日文翻译过来,这样就出来了一种崭新的文体.这本书是超乎他意料之外的,因为得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