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的赏析

作者&投稿:坚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赏析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多情自古伤离别”,这大概是古代送别类诗词源源不断,佳句甚多的主要原因。读这些诗词,宛若与古人相遇,可感受他们彼此间那淳朴的品行、深厚的情谊、缠绵的倾诉、美好的祝福,令人赞叹不已。李白的送别诗非常出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极现友情之深,令人感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深表对朋友的依恋不舍之情,让人钦羡;“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似有些伤怀,而“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则何其旷达乐观;“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却那般飘逸洒脱,大有仙风道骨之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则又蕴含着若干无奈与哲理……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或他送友,或友送他,都十分感人。《渡荆门送别》也是一首送别诗,不同的是,诗中的“友”却不是朋友,因而显得别有一番情趣。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时年25岁。这次出蜀,可谓壮游:经巴蜀,出三峡,直冲荆门山以外,飞驶至楚汉之间。诗人亲历巴山蜀水之险恶,有“群山万壑赴荆门”的惊诧,亦不乏“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欢欣。诗人叙事抒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充满新奇、惊喜。那连日来跟在诗人身边的两岸群山逐渐消退殆尽,开阔的江面扑入视野,奔腾咆哮的江水向远方流去,直到那水天相连的荒漠辽远的原野,何其壮美。夜半时分,俯瞰江面,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白昼晴空,远眺天边,云蒸霞蔚,变幻无穷,又似海市蜃楼一般奇妙。江山多娇,思绪万千,忽而生发思乡之幽情,乃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之玄。读到这里,方知诗人所指的送别者竟然是故乡之水!正是这故乡水,不辞万里把诗人送上生活道路的远大前程。“故乡水”这个艺术形象多么感人。全诗以启程远游起笔,以途中所见景色为干,最后以惜别作结。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气势磅礴,情思绵长。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雄伟奇丽的画面并不是简单的组合和随意的拼凑。荆门外的所有景色都与长江密不可分:群山是长江两岸的群山,平野是长江流经的平野,月影是长江水中的月影,行云是长江上空的行云,“万里送行舟”的故乡水也是长江之水。它们以长江为中心,共同和谐地构制成一幅雄伟奇丽的江景图,这个背景对于表现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可谓相得益彰。“情乐则景乐”,“景语亦情语”。毫无疑问,《渡荆门送别》所写的景物全染上了诗人内心的感情色彩,进入诗人眼中而又形诸诗人笔下的荆门外雄壮奇伟的自然景色,与这位青年诗人初离故土,投身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追求那不平凡事业的广阔胸怀和奔放热情的情调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说,李白初次离开从小生活的蜀地到楚国游历为壮游的话,那么,与“故乡水”的离别乃是壮别。

全诗意境高远,想象瑰丽,形象奇伟,语言精美,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图,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及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等描摹同样脍炙人口。“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何其瑰丽,“下”与“飞”之配搭,“生”与“结”之合用,把水中月影的变化过程及海市蜃楼的奇特幻象写活了,令人叹为观止。


求《渡荆门送别》的解释
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赏析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属于楚国。李白在蜀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二十五岁;他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这...

渡荆门送别的诗句即赏析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多情自古伤离别”,这大概是古代送别类诗词源源不断,佳句甚多的主要原因。读这些诗词,宛若与古人相遇,可感受他们彼此间那淳朴的品行、深厚的情谊、缠绵的倾诉、美好的祝福...

渡荆门送别的名句赏析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著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这句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

《渡荆门送别》赏析?
赏析:唐开元十四年(726年),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

渡荆门送别翻译全文及赏析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渡荆门送别》赏析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

古诗渡荆门送别赏析
《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唐诗三百首之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解】: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2。海楼:海市蜃楼。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古诗大全《...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及赏析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在蜀地渡过了自己少年时代的李白,满怀激情地踏上了唐代文人普遍走过的人生之路——漫游。他穿巴渝,出三峡,沿长江东下,过荆门山而入楚地。这首诗就写在他出蜀入楚的时候。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从诗的内容看,诗题中的“送别...

渡荆门送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赏析 诗的首联将作者眼前景色的变化描绘了出来,从高耸云霄的峻岭变成了平原旷野,别有一番景色。诗的颔联描绘了四种景色,分别是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

渡荆门送别作品鉴赏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他离蜀远游时所作,乘舟沿江而下,经过巴渝,穿越三峡,目标直指荆门之外的楚地。诗人满怀热情,沿途欣赏着巫山峻岭,随着船行,景色不断变换,至荆门附近,视野开阔,景色大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生动描绘了船出三峡后,山峦逐渐消失,眼前展现出一望无际的平原。"随...

求渡荆门送别和登岳阳楼 其一 的赏析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题材:送别诗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东营市13534512231: 赏析《渡荆门送别》 -
御蒲炎立: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

东营市13534512231: 《渡荆门送别》赏析 -
御蒲炎立:[答案]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

东营市13534512231: 《渡荆门送别》赏析300字要快 -
御蒲炎立:[答案]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题材:送别诗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

东营市13534512231: 赏读古诗《渡荆门送别》(李白) -
御蒲炎立: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诗历来为诗坛所注目,这不仅是因为第二联写得气势非凡,大气包举,更是因为全诗充满了一种无人可及的浪漫情调.从开篇到结尾一气呵成,给人以回肠荡气的美感享受,丝毫没有送别诗所惯有的感伤与悲凉,你甚至读...

东营市13534512231: 《渡荆门送别》1、赏析“万里送行舟”的妙处;2、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错过别后悔! -
御蒲炎立:[答案] 1.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远万里把我坐的舟送到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本是作者思念故乡,却写故乡水留恋作者,写法独特,富有韵味. 2.作者初出茅庐,被外面的大千世界所吸引,兴致盎然,却也是第一次离家,思念故乡是人之常情.

东营市13534512231: 古诗赏析.品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然后答题.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 -
御蒲炎立:[选项] A. 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 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 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东营市13534512231: 诗词鉴赏.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 -
御蒲炎立:[答案] (1)对故乡的眷恋的感情. (2)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的写景方法,二联写实(远)景,三联写虚(近)景. (3)第二联中的“随”“入”炼得好,“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

东营市13534512231: 求渡荆门送别的赏析 -
御蒲炎立: 抒发作者奋发进取的情怀,和对家乡的思念.

东营市13534512231: 渡荆门送别赏析 首联交代了游踪来去.“从”字是说江水情意深长地陪伴自己来楚地 -
御蒲炎立:[答案] “从”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诗中“从”应是其本意思:随行,跟随.

东营市13534512231: 《渡荆门送别》赏析 -
御蒲炎立: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