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类铅锌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

作者&投稿:宁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模型二十二 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找矿模型~

一、概 述
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多分布于环太平洋、特提斯构造 - 岩浆活化带,一般产在中、新生代陆相火山沉积盆地的边缘。成矿作用与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产在凝灰岩、中 - 酸性火山角砾岩、熔岩、次火山岩中。矿床受断裂、火山口边缘控制,呈脉状、透镜状成群产出,矿床规模一般不大。我国浙江的五部 ( 铅锌金属储量 149. 48 ×104t,铅锌合计品位 3. 69% ,下同) 、江西的银山 ( 85. 19 ×104t,3. 22% ) 、内蒙古三河 ( 36. 23 × 104t,2. 59% ) 、安徽岳山 ( 39. 80 × 104t,2. 29% ) 和福建银坑 ( 29. 05 ×104t,2. 58% ) 等属于这类矿床 ( 孙延绵,1999b) 。
事实上,这类铅锌矿床就是全球银矿分类中提出的 “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容矿的银 - 多金属矿床”型,它是银矿的最主要类型,当其伴生有大量铅锌时,就可称其为 “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这类矿床在美国、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等地均有分布。如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克里德 ( Creed) 矿床就是一个产在中新世石英安粗岩、流纹岩、火山碎屑岩中的银 - 铅 - 锌矿床 ( 吴美德等,1991) ;玻利维亚 1996 年发现的圣克里斯托巴尔 ( San Cristobal) 银 - 铅 - 锌矿床 ( 银 14880t,62g/t; 铅锌549 × 104t,2. 12% ) 也是属于产在陆相火山岩中与晚中新世安山岩和英安斑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 P. Laznicka,2006) 。
二、地 质 特 征
1. 总体地质特征
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产于陆相火山沉积盆地的边缘。含矿岩系一般是中、新生代凝灰岩,酸性、中酸性熔岩,次火山岩 ( 英安斑岩、石英霏细斑岩) 等。成矿作用与火山和次火山热液有直接关系。在我国,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主要分布在东部,特别是闽、浙中生代火山岩发育地区,成矿时代为燕山期。
该类矿床受断裂控制,矿床呈脉状、透镜状或似层状,成群成带产出。我国江西银山矿区有 72个矿带,数百个矿体。单矿体一般长数十至数百米,最长可达 2 千余米 ( 如浙江五部 1 号矿体) ,斜深数十至数百米,最大斜深千米以上,厚数十厘米至数米,最厚达 100m 以上 ( 如江西银山) ,沿矿体走向和倾向具有分支复合和膨缩现象。
该类型矿床矿物成分一般较简单,金属矿物以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硫砷铜矿为主。有的矿床,如江西银山,矿体下部富铜,上部富银。脉石矿物有石英、绢云母、锰方解石、菱铁矿等。矿石结构呈现各种结晶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和碎裂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细脉浸染状、角砾状等。成矿作用往往表现为多阶段性,一般可分为石英 - 硫化物阶段、硫化物 - 硫盐矿物阶段、硫化物 - 碳酸盐阶段。
围岩蚀变强烈,早期蚀变由次火山岩体向外、向上依次为弱绢云母化→石英绢云母化→绢云母绿泥石化→绿泥石、碳酸盐化。晚期蚀变围绕赋矿断裂,发育在矿脉旁侧的线性蚀变,并叠加在早期蚀变之上,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矿化分带在我国江西银山呈现出矿体自下而上为 Cu→Cu、Pb、Zn→Pb、Zn→Pb、Zn、Ag; 在浙江五部,仅表现出在矿体深部铅的含量大幅度降低。
该类型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也有大型,如玻利维亚圣克里斯托巴尔,我国江西银山、浙江五部等。该类型矿床矿石品位较低,Pb + Zn 含量一般为 3% ~ 4%,Pb / Zn 比值为 0. 68 ~ 0. 92。
现以我国浙江省五部铅锌矿床为例具体阐明该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
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以中国浙江五部铅锌矿床为例
五部铅锌矿床位于浙江省括苍山南麓,1958 年由群众报矿发现,截至 1992 年累计探明铅锌总储量 149. 48 ×104t。其中铅 61. 2 × 104t,品位 1. 54% ; 锌 88. 28 × 104t,品位 2. 15%; 还伴生镉 4904t、银 645t。
( 1) 区域地质背景
该区大地构造位置属闽浙沿海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带,矿床产于 “宁溪盆地”中的次级火山断陷盆地边缘,受断裂控制。其中以 NE 向和 NW - NNW 向两组断裂为主,前者为区域性逆冲断层,规模巨大,长达几十千米,宽大于 10km,其中有基性岩脉贯入。后者主要发育在断陷盆地内部 ( 五部断裂) ,一般为正冲断层,规模不大,其中可见铅锌矿化、黄铁矿化,是区内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 ( 图 1) 。
区内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一套中生代陆相酸性 -中酸性火山岩建造夹有少量湖相碎屑岩,自下而上分别为:
上侏罗统: 上部是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夹薄层凝灰质粉砂岩、泥岩; 下部是流纹英安质熔结凝灰岩。
下白垩统: 为一套断陷盆地岩相建造,岩性较复杂,是主要含矿层,可分为 3 个岩性段。下段分布广泛,厚度变化大,主要由泥岩、火山碎屑岩和中 - 基性熔岩组成;中段零星分布于宁溪盆地内,其下、中部为一套玻屑熔结凝灰岩、玻屑凝灰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上部是霏细岩、凝灰角砾岩,与下段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上段分布于盆地西部及半山岩体周围,岩性为一组浅灰 - 肉红色流纹质粗晶屑凝灰岩。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出露的火成岩主要是燕山期超浅成次火山岩相酸性小岩体,赋存于一定的火山机构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有贯穿矿区 NNW 向主断裂带的石英霏细斑岩体和矿区北部古双岩体的石英霏细斑岩。

图 1 中国浙江五部铅锌矿床北矿段地质略图( 引自陈毓川等,1993)

( 2) 矿床地质特征
五部铅锌矿床主要产于火山断陷盆地东缘 NNW 向断裂带内,矿体沿断裂带展布,呈线形或串珠状排列,赋存于石英霏细斑岩外接触带之蚀变流纹岩、凝灰岩中,产状受断裂控制 ( 图 2) 。

图 2 中国浙江五部铅锌矿床 27 线剖面图( 引自陈毓川等,1993)

铅锌矿床赋存于 NNW 向的五部断裂中,断裂全长 30km 以上,倾向西,倾角 60° ~70°,矿化带宽数米至数十米。五部矿床包含北矿段、南矿段及龙潭背矿段,长约5km,在控矿断裂带内有 7 个矿体 ( 北矿段 3 个、南矿段 4 个) 。北矿段 1 号矿体规模最大,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与控矿断裂产状一致,走向长 2140m,延深一般 400m 左右,控制最大延深达 880m。矿体最大厚度 32. 23m,最小0. 9m,平均 9. 88m。主 矿 体 上、下 盘 尚 可 见一些平行及分支矿体。
主要矿石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其次有黄铜矿、斑铜矿、镜铁矿;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锰方解石,另有少量蔷薇辉石、重晶石、萤石等。矿床铅锌比为 1∶ 1 ~1∶ 2,往深部铅品位降低。
矿石结构构造主要是致密块状、细脉浸染状,其次是网脉状、团块状、角砾状。
由于长期的构造作用和频繁的火山活动,矿区内断裂、破碎十分强烈,为热液运移和交代作用提供了良好条件,在矿体上、下盘围岩都产生不同程度的热液蚀变,如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都十分发育,蚀变强度随距离矿脉的距离增大而减弱 ( 《中国矿床》编委会,1989) 。
根据矿区包裹体测温结果,铅锌矿成矿温度大约在 170 ~ 207℃ 之间,个别样品可达370℃ ,属中温热液成矿。矿石硫化物中硫同位素 δ34S 变化范围为 - 4. 40 ~ + 4. 53 ,平均为1. 36 ,接近陨石硫,硫似来源于下地壳或上地幔。铅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铅来源于矿床的围岩或火山岩下伏的基底岩石 ( 张启圻,1987) 。
据其成矿特征看,五部铅锌矿成因类型属于陆相火山岩型中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矿远景区划室,1990) 。
三、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
1. 矿床成因
“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与 “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容矿的银 - 多金属矿床”属于同一个类型,它与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铅锌矿床有一定的成因关联,它们都受控于构造 - 长英质岩浆热液作用,以中、新生代为主,特别是与环太平洋带和特提斯带的构造 - 岩浆活化作用有关。矿床产于中、新生代陆相火山沉积盆地边缘的火山岩系中,矿床多受断裂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成群成带产出。
对矿床成因的认识分歧不大,基本上都认为与陆相火山活动有关,属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但对具体矿床来说也有一些认识上的差别,有的学者认为浙江五部铅锌矿床是在区域性大规模火山喷发、次火山 ( 石英斑岩) 侵入之后,热液沿裂隙充填交代形成的矿床。成因类型属于陆相火山岩型中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而江西银山铜铅锌金银矿床成矿作用不仅在空间上而且在时间上是与火山 -次火山 - 斑岩体系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为火山 - 斑岩体系热液成矿 ( 图 3) ( 裴荣富,1995) 。

图 3 陆相火山盆地中与火山活动有关的 ( 银山式) 铜银铅锌矿床模式图( 引自裴荣富,1995)

2. 找矿标志
( 1) 区域地质找矿标志
1) 环太平洋带和特提斯带中的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分布地区。
2) 分布有控制火山 - 侵入活动的区域性大断层。
3) 识别中、新生代陆相火山断陷盆地、破火山口等火山机构。
4) 识别中、新生代陆相酸性 - 中酸性火山岩、斑岩建造。
( 2) 局部地质找矿标志
1) 识别与成矿关系密切、赋存于火山机构中的燕山期超浅成次火山岩相酸性小岩体。
2) 识别火山盆地边缘断裂及破火山口环状和半环状断裂,这些多为控岩和控矿构造,直接控制矿体的空间分布和矿体形态。
3) 寻找发育有多期次蚀变作用的火山岩区,如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
4) 识别区内的矿化分带,如江西银山铜铅锌金银矿床呈现中心和深部是铜、硫、金矿、浅部和边部是铅、锌、银矿的分带规律。
( 3)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区内构成矿床分散晕元素至少有 Pb、Zn、Ag、Cd、Cu、Mn、Mo 等几种元素,特别是元素 Ag 是火山热液铅锌矿的重要指示元素。
( 戴自希 金庆花)

区内铅锌矿床有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火山喷气型(火山岩容矿)、喷气沉积型(沉积岩容矿)以及热液型(包括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等类型。火山喷气型铅锌矿床常与铜矿紧密相伴,如以郭米寺、小铁山等为代表的Pb-Zn-Cu型矿床等。喷气沉积型矿床是祁连成矿带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其典型矿床为锡铁山、大东沟、蓄积山等。热液型矿床的产地甚多,但绝大多数属于矿点或矿化点,仅个别达到小型规模。火山喷气型的Pb-Zn-Cu型矿床已在有关铜矿类型中论述,本节仅就喷气沉积型铅锌矿床和热液型矿床予以总结。
一、喷气沉积型铅锌矿床
1.大东沟铅锌矿床
大东沟中型铅锌矿地处肃北县境内,位于柳沟峡-小柳沟前加里东期大陆裂谷带 内。大东沟矿区地质图见图3-55。

图3-55 肃北县大东沟铅锌矿区地质草图

(据甘肃省酒泉地调队1994年资料改编)
1—第四系;长城系:2—上岩组;3—中岩组;4—下岩组第三岩性段;5—下岩组第二岩性段;6—下岩组第一岩性段;7—北大河岩群;8—石膏;9—加里东期黑云石英闪长岩;10—花岗斑岩脉;11—辉长辉绿岩脉;12—正断层;13一逆断层;14—平移断层;15—推测断层;16—背斜轴线;17—向斜轴线;18—地质界线;19—产状;20—铅锌矿体
矿区出露地层为古元古代北大河岩群及中元古代长城系。北大河岩群出露于矿区南北两侧,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长城系为一套浅海- 潟湖相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建造,根据岩性组合由南向北依次划分为3个岩组:下岩组可分为3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为中厚层状大理岩化硅质灰岩,底部夹变砂岩和石英绢云千枚岩透镜体;第二岩性段为绿泥绢云千枚岩夹薄层大理岩化灰岩、绿泥绢云千枚岩,夹石膏透镜体,厚30~40m,铅锌矿体赋存在千枚岩中;第三岩性段为薄层大理岩化灰岩、绿泥绢云千枚岩、石膏透镜体,为矿层顶板。中岩组为含炭绢云千枚岩夹灰岩透镜体及绿泥绢云千枚岩。上岩组为薄层状大理岩化灰岩夹薄层绢云千枚岩,底部以夹紫红色粉砂岩透镜体为特征。铅锌矿体赋存于下岩组第二岩性段绿泥绢云千枚岩中,与围岩呈整合关系,地层总体走向310°,倾向20°~40°,倾角30°~60°,层间褶皱及小揉皱发育。据大东沟岩石地球化学剖面资料,第二岩性段绿泥绢云千枚岩中的Pb、Zn、Ag等成矿元素的浓集克拉克值分别达279、28.9、103,显示出较大的成矿系数。区域上该千枚岩的铅丰度值大于2000×10-6,高于同类岩石克拉克值的100倍,显示出其为矿区的主要矿源层。其变质作用较浅,围岩蚀变为绿泥石化、硅化,次为碳酸盐化。
矿区侵入岩为加里东中期中酸性岩类,如石英黑云母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以花岗闪长岩为主(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498.0Ma±0.4Ma)。对花岗岩的化学分析结果进行研究,其A/CNK值为1.26,SiO2为66.13%,属过铝质,其成因属于S型花岗岩范畴,为地壳重熔型花岗岩类。铅锌矿床分布于岩体旁侧,反映出铅锌成矿与花岗岩的侵入及其相伴的热液活动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矿化带长约4000m,宽10~60m,平均35m,与地层产状吻合,倾向10°~40°,倾角30°~60°。矿区15~40线间,海拔低于4300m,为主要矿体赋存地段,29线以西及38线以东海拔在4300m以上,地表含矿性差。说明矿区剥蚀程度低,有向下含矿性变好的趋势。矿化带已圈定矿体共20个,呈层状、透镜状,平均厚度0.42~5.96m,长30~730m。矿体沿走向倾向延伸稳定,在矿体富集地段,围岩硅化程度高(图3-56)。

图3-56 大东沟铅锌矿区0线6矿体剖面

(据甘肃省酒泉地调队,1994)
1—大理岩化灰岩;2—绿泥绢云千枚岩;3—构造破碎带;4—铅锌矿体及编号 5—化学样采集位置及编号;6—穿脉平硐及编号
矿石类型为原生硫化矿石,即含磁铁矿铅矿石及含磁铁矿铅锌矿石。矿石呈半自形-他形粒状、交代结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条纹及条带状、块状等构造。矿石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等,次为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白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石英、斜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等。金属矿物生成顺序: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矿石Pb平均品位为0.68%~5.85%,Zn含量为0.11%~0.67%。
对矿石中方铅矿的铅同位素测定表明(表3-16),铅同位素组成较单一,与吊大坂铅锌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相一致(王志良等,1998)。在206Pb/204Pb-207Pb/204Pb图解上投入造山带铅同位素演化曲线附近,推断铅主要来源于地慢,同时有一定量加里东中期热液改造过程中造山带铅的混入。对表3-16中相应样品的硫同位素分析,其δ34S值为9.6‰~12.0‰,平均为10.8‰。前人研究资料(张理刚,1995)表明前寒武系沉积型矿床的δ34S值为+14‰,由此可推断本矿区的地层硫参与了成矿作用。
表3-16 大东沟铅锌矿矿石铅同位素特征


此外,王志良等(1999)对矿区围岩和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矿石明显地继承了长城系的稀土元素配分特点,但加里东中期花岗质岩浆的侵位,使得矿石的轻稀土元素含量和重稀土元素含量之间的分馏程度比地层更高。
该矿床具以下成矿特征:①矿体产于千枚岩中,呈层状、透镜状,与围岩整合接触,矿石条纹及条带与围岩层理一致,并具同步构造变形特征,显示出原始沉积;②矿石中金属矿物的相互交代表明了成矿热液具多期活动及改造富集作用;③矿质来源于长城系属潟湖-潮坪沉积环境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④矿石中铅同位素年龄值为1151.35~1176.76Ma,与含矿地层年龄接近。以上种种特征表明,该铅矿床属沉积-改造层控型矿床,成矿作用是在海岸潟湖-萨勃哈成岩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叠加了热液改造富集作用。
2.锡铁山铅锌矿床
锡铁山铅锌矿床位于赛什腾山-锡铁山岛弧带 的中段,产于弧后大型沉积盆地的次级盆地内。矿区出露地层有元古宇达肯大坂岩群、中奥陶—志留系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岩系、上泥盆统红色砂砾岩系及下石炭统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图3-57)。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岩系是主要的含矿岩系,自下而上可分为4个岩组:①下部火山—沉积岩组(O2STa),由下部的流纹质-英安质火山岩、中部的基性火山岩(构成双峰式火山岩)和上部的沉积岩组成,沉积岩层是矿区的主要含矿层。岩组中常见硅质岩、含Zn的铁锰碳酸盐岩薄层或纹层。该岩组形成于柴北缘大陆边缘裂谷环境。②中—基性火山岩组(O2STb),由变质的中—基性火山岩(斜长绢云绿泥片岩等)及沉积岩夹层组成,常见铁碧玉岩和硅质岩薄层或透镜体顺层展布。其中的基性火山岩具有钙碱性玄武岩、岛弧拉斑玄武岩和洋岛玄武岩等多重地球化学特性。局部地段在该层序底部断续分布有一薄层超镁铁岩(菱镁蛇纹岩),表明该岩组形成于地幔强烈上隆的裂陷环境。该岩组火山岩中见含Cu(黄铜矿)的铅锌矿化,是区域上的一个重要含Cu层位。③紫红色砂(砾)岩组(O2STc),由紫红色变砂岩夹含砾砂岩构成,显示了地壳抬升,裂陷喷发的第一个火山旋回基本结束。④上部中—基性火山-沉积岩组(O2STd),由一套厚大的中—基性火山岩夹沉积岩组成,基性火山岩中见枕状熔岩,岩石大多具洋脊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性。该岩组中常见含铁硅质岩、碧玉岩及重晶石岩薄层或透镜体顺层展布。由此可知锡铁山铅锌矿床的含矿岩系,是一套由火山-沉积岩变质而成的绿片岩系。它们由下部的火山-沉积旋回(a、b岩组)和上部的火山-沉积旋回(c、d岩组)组成。铅锌含矿层位于下部旋回的沉积岩中。含矿岩系中含丰富的化学沉积岩,由上到下显示铁(锰)硅质岩(燧石)→重晶石岩→硫化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层,依次构成了一个含矿的化学沉积岩序列,从而显示了海底喷气沉积的垂向分带特征。
该矿床有两个含矿层,其中滩间山群  岩段为主含矿层,滩间山群O2STb为次含矿层。主含矿层是一套变质的灰黑色碳硅泥质沉积岩与碳酸盐岩的互层沉积,呈北西向(325°士)层状分布,其下部是滩间山群 岩段的酸性火山碎屑岩(已变质为灰绿色绿泥斜长石英片岩)。主含矿层一般可分出十多层不同岩性互层组成的岩层,其主要的岩石种类有:①含碳的片岩类,由含量变化较大的石英、绿泥石、绢云母、斜长石构成,岩石含碳(总碳)在1%左右,其中有机碳在0.2%~0.9%之间,普遍见浸染状黄铁矿星点;②大理岩镁含量低(平均0.41%),而向矿区两侧,大理岩的MgO含量增高,在断层沟一带见有菱镁大理岩出露。总体上,由下而上,由矿床中部向两侧,大理岩中镁、铁、锰的含量有增高趋势,而铁锰质大理岩或锰矿层则主要产于该岩段之大理岩中,并主要见于矿区的NW 部位;③含锌菱铁矿石膏岩,薄层状(厚度一般小于1m),由含锌菱铁矿和石膏微晶组成极细的层纹,整合于层状矿体和大理岩层间,亦见呈脉状分布于片岩中,岩石含ZnO4.39%~11.76%,且Zn均以类质同象形式取代菱铁矿之Fe,常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胶黄铁矿和黄铁矿,矿体之顶、底尚未发现明显的热液沉积岩,且矿体规模小、品位低、沿走向及倾向变化大。该含矿层的重要特点是:含矿层内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多;黄铜矿及金含量较高,据20件矿石组合样统计,含Au0~2.3×106,平均0.34×106,含黄铜矿石英脉大都产于该含矿层中、下部,表明滩间山群b岩组是一个重要的铜、金的含矿层。

图3-57 青海大柴旦锡铁山铅锌矿床地质图

(引自青海地质科研所,1986)
1—第四系残、冲积层;2—下石炭统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上泥盆统阿木尼克组:3—粉砂岩、粉砂质板岩;4—泥钙质胶结复成分砾岩、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中奥陶统-志留系滩间山群下部火山-沉积岩组:5—千枚状板岩;6—绢云绿泥片岩;7—绿泥石英片岩;8—绿泥绢云石英片岩;9—斜长角闪岩;10—达肯大坂岩群石英片岩、片麻岩、混合片麻岩;11—石墨质片岩;12—大理岩;13—角闪岩;14—石英脉;15—矿体;16—矿带界线及编号;17—断层;18—地质界线;19—背斜轴;20—钻孔、勘探线及编号
矿区为一向SW陡倾的单斜层,局部地表或浅部向NE陡倾,深部则转向SW倾。受强烈的后期挤压,层间滑脱、小揉皱及挠曲十分发育,导致矿体产状相对复杂多变。区内断裂十分发育,按其走向,可分为切层(地层)和顺层两组:顺层断裂以矿区北侧的滩间山群绿片岩系与达肯大坂岩群变质岩系的边界断裂规模最大。该断裂明显具先张后压的多期活动特点,可见糜棱岩、千糜岩与构造角砾岩、构造透镜体共存,表明其曾经有过韧性剪切—脆性破裂的活动历史。类似的断裂还经常见之于滩间山群内部的不同岩组的界面上,但规模较小。顺层断裂构造破碎带既是热液运移的通道,也是控矿构造。切层(地层)断裂主要有SN向与NEE向两组,多为逆时针方向滑移的扭性断裂,规模及断距不大,常错断地层及层状矿体,但局部为脉状矿体所充填的现象。
矿化带呈NW—SE向展布,长约5500m,宽50~350m,有平行的3条矿带。现已探明铅锌工业矿体150多个,主要集中于无名沟(S2线)至锡铁山沟(S20线)间长1700m的地段,成群出现在主含矿层中。矿体群自地表(3200~3350m 标高)向下延深至2800m 标高,深部逐渐尖灭。矿体形态有似层状—透镜状矿体、细脉浸染状矿体和细脉-网脉状矿化体3类。似层状—透镜状矿体主要赋存于主含矿层的中、上部,具规模大、品位高的特点,占矿区已探明铅锌储量的90%以上。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大体一致。这类矿体主要位于厚层大理岩顶或底部与含碳绢云(绿泥)石英片岩的界面上,单个矿体长一般150~250m,厚一般3~5m,最大延深约400m(图3-58)。细脉浸染状矿体规模小(最大者长180m,厚5m)、品位低,矿体数量亦少,主要赋存于次含矿层的中、下部片岩内。矿体由细脉浸染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矿石组成,含少量含铜石英脉矿石,矿体形态不规则,与围岩界线不清,其产状与围岩的层理或片理之间常有较小的交角(图3-59)。细脉-网脉状矿化体系由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及磁黄铁矿集合体构成细脉和网脉,这类矿体很少,规模亦小,是后期热液矿化的典型代表。

图3-58 锡铁山矿床S12勘探线地质剖面

(据青海省第五地质队)
1—紫红色细砂岩(O2STc);2—斜长绿泥片岩(O2STb);3—含碳绢云石英片岩 ;4—大理岩;5—铅锌矿体;6—断层

图3-59 锡铁山矿床S5勘探线地质剖面

(据青海省第五地质队)
1—复成分砾岩(D3); 2—细砂岩(O2STc);3—斜长绿泥片岩(O2STb.次含矿层);4—含碳绢云石英片岩( 主含矿层);5—大理岩( 主含矿层);6—Pb-Zn主矿体;7—细脉浸染状矿体;8 断层
矿石工业类型有硫化矿石和氧化矿石两大类,以前者为主。硫化矿石有块状、浸染状、条带状及角砾状矿石等。主要的矿石矿物有黄铁矿、胶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有少量磁黄铁矿、白铁矿、毒砂、黄铜矿、磁铁矿和微量黄锡矿、硫镉矿、黝铜矿、锡石及金银矿物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及碳酸盐矿物(方解石、菱铁矿等),次为绿泥石、绢云母、石膏,偶见电气石、重晶石等,脉石矿物与围岩矿物组成基本一致。矿石组构较复杂,大致有两类:①在似层状、透镜状矿体中,以黄铁矿、胶黄铁矿集合体为主的条带与以方铅矿、闪锌矿为主的条带交互出现的条带状构造极发育,其次为花斑状构造,常见胶状结构、变晶结构、交代结构等。花斑状构造常发育于似层状矿体的边部,由粗晶方铅矿、闪锌矿和脉石矿物构成的花斑状集合体,是后期热液作用的结果;②在细脉浸染状或细脉-网脉状矿体中,部分矿石常具细脉状构造,部分矿石中见角砾或碎屑,可能反映了成矿的多期次特征,某些金属矿物(如黄铁矿)常发育碎裂结构,则显示其受动力变质的影响。
矿床的成矿作用分为3期:喷气沉积成矿期(中晚奥陶世)、变质热液改造期(志留纪)和岩浆期后热液改造期(晚华力西期)。喷气沉积成矿期形成层状及条带状、胶状细粒胶黄铁矿、黄铁矿(白铁矿)矿石,变质热液改造期主要形成块状及条带状中粗粒矿石,岩浆期后热液改造期则形成块状、粗—巨粒方铅矿、闪锌矿和方解石组合的矿石和切层的脉状矿石、角砾状矿石。锡铁山矿床矿石主元素为Pb、Zn、S、Fe,伴生元素Ag、Au、Sn、Cd、In、Cu、As等。就其储量而言,它为大型铅锌硫(银、金)矿床。氧化带平均含Pb4.73%、Zn1.66%、金0.78×106,银0.56×10-6;原生带平均Pb3.34%、Zn6.75%,Au、Ag的含量往往与硫化物含量呈同消长关系,Ag在方铅矿中含量最高,Au则与热液改造型的硫化物相关。铅锌品位变化具以下特点,即①似层状、透镜状矿体比细脉浸染状矿体品位高,大理岩中的透镜状矿体最富;主含矿层下部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品位高,次含矿层中的矿体品位低;具后期热液改造特点的矿体或矿石品位高,改造愈强烈、矿石矿物重结晶愈好、粒度粗大者,铅锌品位最高,尤其铅品位高。②沿走向,矿床的北西段以铅锌矿石为主,黄铁矿相对较少,Pb、Zn品位高,矿床南东段矿石中黄铁矿增多,Pb、Zn品位降低。显示出由NW 往SE,Pb、Zn含量有降低趋势。③自NW 往SE,主矿体中的Zn/Pb比值有明显的逐步增高趋势,矿床NW 端为无铅锌矿的锰矿体,往SE,至锡铁山沟一带,矿体的Zn/Pb 2),在无名沟东南400m的Z36线一带的深部(3000m标高之下),铅锌矿体逐渐为硫铁矿体(含铜)取代,从而显示出明显的水平分带。在垂向上,总体上存在由SE深部向NW 浅部Zn/Pb比值降低的趋势,而矿体的垂向延深,则表现在锡铁山沟SE侧600m处、无名沟SE侧400m处及锡铁山沟NW 侧100m处存在3处矿化中心。如果不考虑后期热液叠加而使铅更富集的因素,仅以喷气沉积作为主成矿作用,并假定主含矿层的陡倾斜产状是成矿后的构造过程的话,则可推断主喷气口可能在矿床SE部的深部。
对矿石的铅同位素进行测试分析,该矿床的铅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μ值的变化为8.31~9.12,ω值30.87~40.56,K值3.6~4.32,具异常铅特征。这表明该矿床的铅为壳幔混合铅,混合方式为由海底火山作用带入海洋的地慢铅与大陆风化带入海水的地壳铅混合,也不排除在消减带火成活动热流上升溶解下地壳铅和上部地壳铅的混合(邬介人等,1994)。矿石中硫化物δ34S小于6‰,重晶石δ34S值为10.51‰~10.54‰,表明可能有深部物质的参加。
据研究(张德全等,2005),该矿床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关于此类矿床的类型,一些研究者把其归为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邬介人等,1985),鉴于该矿床与加拿大的苏利文、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河矿床以及我国秦岭南坡泥盆纪成矿期的一些矿床有许多相似之处(宋志高,1986),本次研究把该矿床归为喷气沉积型铅锌矿床。
3.蓄积山多金属矿床
蓄积山多金属矿区(也称树基沟多金属矿区)位于乌兰县内宗务隆山中段南坡,地处华力西期宗务隆山裂陷带 内。该矿床由青海省海西地质队1959年发现并予以检查和评价,其后又有数个单位进行过检查和评价。该矿床一直由地方小规模开采。

图3-60 蓄积山多金属矿区地质略图

(引自张德全等,2000)
1—第四系冲洪积层;石炭—下二叠统中吾农山群:2—千枚岩;3—灰岩夹千枚岩;4—绢云母千枚岩、千枚岩夹灰岩;5—厚层状白云质灰岩;6—石英脉;7—逆断层;8—平移断层;9—性质不明断层;10—地质界线;11—氧化带;12—矿体及编号
区内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下二叠统中吾农山群浅变质岩系,岩性以灰岩和千枚岩为主,构成走向近东西,向北倾的单斜构造。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以东西向压扭性断裂为主,其次有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断裂,矿化在空间上主要与东西向压扭性断裂关系密切,矿体产出具一定层位,仅赋存于中吾农山群上部的灰岩和杂色砂岩(已变质为千枚岩)中(图3-60),矿体沿灰岩和杂色砂岩的界面分布,主矿体大多产于灰岩中。围岩蚀变较发育,蚀变类型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其中前两种与矿化关系密切,硅化分布范围较大,在矿体和断层破碎带附近蚀变强烈,远离之则减弱。矿化地段的灰岩均有不同程度的硅化,硅化强烈地段矿化以脉状为主,硅化较弱地段则以浸染状和团块状为主。矿床有两个含矿层共5个矿体,其中2条为含铜(或含铅)石英脉型矿体。上含矿层位于矿区北部,产在上岩组厚层—块状含硅质灰岩与下岩组上部千枚岩之间的东西向层间断层破碎带中,断续长1500m,宽10~20m,矿体位于含矿层东段,赋存于厚层状灰岩与绢云母石英千枚岩接触界面的构造角砾灰岩中,矿体长22m,平均厚4.79m,矿石呈细脉状、浸染状构造,局部见角砾状构造。原生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黝铜矿、铜蓝、黄铁矿为主,次为斜辉锑铅矿,表生氧化矿物有孔雀石、蓝铜矿、铅矾、褐铁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矿石铅品位最高19.89%,平均7.04%,银最高为164.3×10-6,平均70.40×10-6,铜平均为0.45%。下含矿层位于矿区中部,长1660m,宽20~30m,区内主要工业矿体均位于该含矿层中。如Ⅰ矿体位于其中段,长为377.5m,平均厚2.16m,延深20~40m(图3-61),矿体顶板围岩为灰岩、千枚岩,底板为灰岩,矿石以粒状、碎裂状及糜棱结构为主,尚有胶环带状结构,以浸染状、条带状构造为主,块状及角砾状构造少见,矿石矿物有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含微量黝铜矿、斑铜矿、斜辉锑铅矿、白铁矿、铅矾、孔雀石、蓝铜矿,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绢云母、重晶石。矿石铅品位最高35.85%,平均5.09%,银最高为239.5×10-6,平均62.66×10-6,Cu0.02%,Sb一般小于0.1%,As一般0.03%。含铜石英脉在矿区见有多处,但品位一般较低。矿石矿物以细脉浸染状、稠密浸染状产出,主要为黝铜矿和方铅矿,其次为铅矾、孔雀石、蓝铜矿。矿床成因为喷气沉积-热液改造型。
二、热液型铅锌矿床
本类型是指那些受断裂构造、裂隙构造控制,矿体、矿化体主要呈脉状、囊状或不规则状产出的矿产地,包括单矿脉、含矿石英(方解石、萤石)脉或其他脉状、网脉状矿化。该类型铅锌矿床分布范围广,不受地层岩性的控制,赋矿岩石可以是不同时代的碳酸盐岩、砂岩、板岩、火山岩及中一酸性侵入岩体。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矿体呈脉状,规模小,多为矿点,少数矿床规模达到小型。矿石品位变化大,成矿元素主要是铅,其次为银、锌、铜等。典型的如哲合隆小型铅矿床。

图3-61 蓄积山铅矿床2-2′线剖面图

(引自青海地质科研所,1986)
1—第四系残、坡积,石炭系—下二叠统中吾农山群;2—千枚岩;3—含砾千枚岩夹泥灰岩;4—薄层及中厚层灰岩;5—泥钙质千枚岩夹薄层灰岩;6—薄层灰岩夹千枚岩;7—矿体及编号;8—断层及地质界线;9—平硐;10—钻孔及编号
哲合隆铅矿床位于青海天峻县境内,矿区大地构造属于南祁连哈尔腾-哲合隆断陷带 之布哈河复向斜,矿区位于布哈河复向斜中哈吉尔背斜南翼,出露地层为志留系上岩组千枚岩段,为一套浅变质浅海—滨海相的碎屑岩建造。矿区为倾向北北东的单斜层,北西—北西西向及北北东向、北北西向断裂构造是本区的构造格架,形成时期可能为加里东中晚期,其中以北西—北西西向断裂为主,规模较大。北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小,但却是矿区主要的储矿构造,控制矿脉的产出及展布(图3-62)。岩浆侵入活动以脉岩为主,主要为闪长玢岩脉、石英脉、花岗斑岩脉及碳酸盐脉,其中石英脉与成矿关系密切。
矿(化)体以含矿石英脉为特征,主要为含铅石英脉和方铅矿脉。矿(化)体赋存于垂直地层走向的北北东向和近南北向的断裂裂隙带内。已发现的11个矿体,各矿体的赋存围岩岩性不一,有绿泥绢云千枚岩、绢云千枚岩、变长石石英砂岩和变长石砂岩等,其中赋存于变砂岩的矿体铜铅锌含量较高。此外围岩内还分布有星点状和细脉状方铅矿。矿体呈脉状展布,平面上具雁行状排列,剖面上具斜列特征,沿倾向延深较大,最大斜深可达115m(如Ⅳ矿体),矿体长6~180m,厚0.3~2.9m。矿体围岩蚀变不发育,近矿围岩具硅化和岩石褪色现象。
矿石类型简单,有致密块状、浸染状、角砾状矿石等。成矿元素以铅为主,伴生银及金、锌等元素。致密块状矿石方铅矿含量90%~95%;浸染状矿石为矿区最主要的矿石类型,方铅矿含量10%~50%,与闪锌矿构成团块,呈星点状浸染到脉石矿物或贯入到脉石矿物裂隙中;似角砾状矿石分布局限,主要由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碳酸盐矿物、石英等组成脉体胶结围岩角砾而成。矿区氧化带不发育,仅在矿体上部形成褐黄色的褐铁矿化带。
三、喷气沉积矿床区域成矿特征
该类型矿床的成矿有以下共同特点。
1)它们都形成于地壳拉伸-裂解的构造环境中,而且定位于大型裂陷盆地的次级海盆内。
2)具有稳定的含矿层位,它们多产在细碎屑岩及碳酸盐岩沉积层位中。例如大东沟铅锌矿床产于元古宇长城系下岩组二岩性段绿泥绢云千枚岩中;锡铁山矿床的含矿层为奥陶—志留系滩间山群下部火山—沉积岩组上部的碳硅泥质沉积岩及碳酸盐岩,岩层中常见硅质岩、含Zn的铁锰碳酸盐岩薄层或纹层;而蓄积山矿床则赋存于上石炭统中吾农山群上部的灰岩和杂色砂岩(已变质为千枚岩)中,矿体沿灰岩和杂色砂岩的界面分布,主矿体大多产于灰岩中。

图3-62 哲合隆矿区地质图

(引自青海区调综合地质大队,1990)
志留系上岩组:1—变长石石英砂岩;2—砂岩与千枚岩互层;3—绿泥绢云千枚岩;4—变长石砂岩;5—绢云母千枚岩;6—变长石砂岩;7—加里东期斜长花岗岩;8—闪长玢岩脉;9—矿体及编号
3)含矿层上下均出现代表喷气作用形成的标志层,如石膏层、重晶石、硅质岩、碧玉岩层及含铁(锰)碳酸盐层等。
4)矿床具多阶段成矿特征,主矿床形成后均受到后期的变质热液、岩浆期后热液作用的影响和改造,成矿时代越老的矿床,其变质、变形程度越强烈,如大东沟矿床的矿层具同步褶皱弯曲现象,锡铁山矿床发育明显切层的脉状矿体,而蓄积山矿床矿体则产于上岩组厚层—块状含硅质灰岩与下岩组上部千枚岩之间的东西向层间断层破碎带中。
5)矿床的层控和构造控制特征明显,矿体多具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条带状、细脉浸染状和细脉—网脉状、角砾状等形态。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条带状是矿体的主要类型,具规模大、品位高的特点,产状与围岩产状大体一致,具层控性;而呈细脉浸染状和细脉—网脉状、角砾状等形态的矿体多为后期构造-岩浆热液改造的产物。后期构造-岩浆热液改造作用使矿体或矿石品位增高,改造愈强烈,矿石矿物重结晶愈好、粒度愈粗,粒度粗大者,铅锌品位最高,尤其是铅品位高。
6)矿石矿物较复杂,有方铅矿、黄铁矿、胶黄铁矿、闪锌矿和黄铜矿、黝铜矿,以及少量磁黄铁矿、白铁矿、毒砂、黄铜矿、磁铁矿和微量黄锡矿、硫镉矿、锡石及金银矿物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及碳酸盐矿物(方解石、菱铁矿等),次为绿泥石、绢云母、石膏,偶见电气石、重晶石等,矿石组分较复杂,除主成矿元素铅锌外,还伴生有Ag、Au、Cu、As及Cd、In、Sn等其他组分,部分伴生组分甚至达到工业品位,可综合利用开发。
7)围岩蚀变发育,主要的围岩蚀变为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其中前两种与矿化关系密切。

1.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

这是一组与中酸性、酸性侵入岩体,特别是小岩体,在成矿作用上密切相关的铅锌矿床。根据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方式分为夕卡岩型、斑岩型和热液脉型3类铅锌矿床,它们有时独立产出,如湖南桃林、广西佛子冲,有时共同组成一个矿床(田),如湖南水口山-康家湾。

该类铅锌矿床广泛分布在我国东部,已知大、中型矿床有124处,如湖南水口山-康家湾、黄沙坪和桃林,广西大厂、拉么和佛子冲,广东大宝山,江西冷水坑,内蒙古白音诺和浩布高,黑龙江翠宏山,河北蔡家营,甘肃花牛山,云南个旧和都龙等。它们累计保有储量:铅1013.13万吨,锌2335.0万吨,分别占全国大、中型铅锌矿床总保有储量的39.5%和29.7%,其中夕卡岩型占12.7%和13.0%、斑岩型占6.5%和4.2%,热液型占20.3%和12.5%。其重要性仅次于与热(卤)水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该类矿床铅锌储量在世界铅锌总储量中约占20%,其中夕卡岩型占6%,热液型占14%。相比之下,它们对我国来说更为重要,而且也反映了滨太平洋成矿作用的一些独特性。

(1)夕卡岩型铅锌矿床

该类矿床是指矿体产于酸性—中酸性侵入岩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接触带夕卡岩中或夕卡岩化大理岩中的铅锌矿床。矿体产状和形态受夕卡岩或夕卡岩化大理岩产状和形态控制,一般比较复杂。矿体常呈似层状、透镜状、囊状、脉状和不规则状。一个矿床由大小不等的十几个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矿体组成。单个矿体一般长数米至数十米,主矿体可达数百至千余米;斜深一般数十至数百米;厚度小于1m至数十米不等。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亦有大型矿床。

矿石物质组分复杂是该类矿床的一个特点。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其次为毒砂、磁铁矿、锡石、白钨矿、辉钼矿、辉铋矿、黝锡矿、黝铜矿、辉银矿、银黝铜矿等;脉石矿物为石榴子石、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符山石、锰钙铁辉石、钙蔷薇辉石、蔷薇辉石、锰铝榴石、石英、方解石、萤石等。矿石构造以浸染状、斑杂状和条带状为主,次为块状和网脉状。矿石结构为结晶粒状、填隙和各种交代结构。矿石Pb+Zn品位一般大于4%,Pb/Zn一般小于1,常共生或伴生有Fe、Cu、W、Sn等。根据矿床有用金属组合可以分为:Pb-Zn(Cu,Sn)建造,如内蒙古白音诺(图4-3,4-4);Cu-Pb-Zn(Sn,Fe)建造,如内蒙古浩布高、广西佛子冲;Sn-Pb-Zn建造,如云南个旧和都龙;W-Pb-Zn-Ag建造,如江西焦里;Fe(-Pb)-Zn建造,如内蒙古朝不楞和黄岗、青海肯德可克、河北三义庄。在后4个建造矿床中,铅锌常是铁、锡或钨的伴生矿,有时也是铜的伴生矿。

夕卡岩型矿床的成矿作用可分为夕卡岩期和热液期,后者包括氧化物-硫化物-石英、硫化物-石英和硫化物-碳酸盐阶段,从高、中温演化到低温阶段。Fe、W、Sn、Zn等成矿作用多发生在早阶段,而Pb、Zn(Ag)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中、晚阶段。因此,随着成矿作用的演化,常反映了清晰的围岩蚀变分带和矿化分带,即岩体由内向外和由深向浅部显示钙(镁)夕卡岩化→锰质夕卡岩化、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大理岩的蚀变分带和Fe、W、Sn或Mo、Zn→Cu、Pb、Zn→Pb、Zn→Ag、Pb、Zn(对壳源型花岗岩类),Cu→Cu、Pb、Zn→Pb、Zn→Ag、Pb、Zn(对壳幔混源型花岗岩类)矿化分带。这种矿化分带在空间上可以是间断分离的,也可以是叠加复合的或部分叠加复合的。

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小,多在-4‰~+6‰之间,具塔式分布特点,峰值近于零。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以异常铅为主,常与花岗岩类岩石中长石铅同位素组成相似。这都表明成矿金属物质来源与岩浆侵入活动密切有关。矿石矿物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暗示成矿流体的介质水是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的混合水。

图4-3 白音诺矿区地质略图

图4-4 白音诺矿床79线剖面简图

(2)热液型铅锌矿床

热液型铅锌矿床产于花岗岩类侵入体外接触带的碳酸盐岩或碎屑岩层中,有的直接产于花岗岩类岩体中,受断裂构造控制。

由于赋存围岩性质不同,矿床成矿特征也有明显差异。赋存于碳酸盐岩断裂中的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囊状、筒柱状和不规则状,产状和形态都比较复杂,沿走向和倾向常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现象。在一个矿床内矿体成群产出,一般有十几到几十个,黄沙坪有300多个矿体,但是具有工业意义的矿体仅1~5个。单个矿体一般长十几至数十米,最长达700~1000m,斜深十几至几十米,最大斜深达500m以上;厚几十厘米至几米,最厚上百米。矿石品位较富,Pb+Zn一般大于4%,w(Pb)/w(Zn)比值多在(1.5~1)~0.5。矿床规模以大中型为主,如广西大厂等。

赋存于碎屑岩、变质碎屑岩和花岗岩类岩体断裂中的矿体形态和产状相对简单,主要呈脉状。矿脉走向长数十至数百米,有的上千米;延深数十至数百米,脉幅几十厘米至5m。有的矿脉由细脉带组成。矿脉沿走向和倾向常有分支复合、膨缩和尖灭再现现象。矿石品位一般较低,Pb+Zn一般小于5%,常伴有W、Sn等组分,w(Pb)/w(Zn)比值(2∶1)~(1∶1.5),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也有大型,如湖南桃林和河北蔡家营(图4-5)。

图4-5 蔡家营矿床315勘探线剖面上的矿体形态

热液型铅锌矿床矿石矿物比较复杂,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锡石、毒砂、硫锑盐矿物、辉锑矿、辉银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白云石、重晶石、萤石等。矿石常具有块状、条带状、角砾状和细脉状构造,各种结晶粒状、交代和压碎结构等。根据矿石的主要成矿元素组合,可以分为:Pb-Zn-Ag建造,如内蒙古孟恩陶勒盖、广西张公岭和新华、四川农戈山等。W-Sn-Pb-Zn建造,如广东锯板坑和厚婆坳、广西大厂、湖南香花岭和香花铺等。

成矿是多阶段的,常可分为氧化物-硫化物阶段、硫化物-石英阶段、硫化物-硫锑盐阶段和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反映成矿的脉动性,从中温演化到低温(400~100℃)阶段。

围岩蚀变强烈,蚀变类型与围岩岩性有关,对碳酸盐岩以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为主,对硅铝质岩石以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萤石化、重晶石化为主。围岩蚀变分带和矿化分带受断裂构造控制,呈线性展布,如表现在水平方面上靠近花岗岩类岩体以硅化、绢云母化为主和W、Sn矿化增强,远离岩体以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为主和Pb、Zn、Ag矿化增强;在垂直方向上,下部以硅化、绢云母化和W、Sn矿化为主,上部以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和Pb、Zn、Ag矿化为主。有的矿床还形成了“几层楼式”的蚀变分带和矿化分带。

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变化小,大多在0~+5‰之间,呈塔式分布,峰值近于零。有的矿床,如湖南桃林,矿石硫同位素组成为很大的负值;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以放射铅为主,有的矿床以正常铅为主。这些可能暗示成矿金属物质来源比较复杂,既有岩浆来源,也有地层来源。矿石矿物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的介质水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水,甚至以大气降水为主。

(3)斑岩型铅锌矿床

斑岩型铅锌矿床目前已知为数不多,它产于浅成-超浅成花岗斑岩、流纹斑岩、正长斑岩等小岩体及其接触带中。这些浅成—超浅成小岩体常与陆相酸性、碱性火山活动密切有关,有时成矿岩体就是隐爆角砾岩筒。矿体由细脉浸染状、浸染状、细脉网脉状矿化组成,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沿走向和倾向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现象。矿体走向长几十至几百米,有的长达千米以上;斜深数十至百余米,甚至上千米;厚数米至数十米。矿石品位低,Pb+Zn常小于4%,w(Pb)/w(Zn)比值在(1.2∶1)~(1∶1.5)。矿床规模以大中型为主,如江西冷水坑。

矿石矿物成分简单,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辉银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和碳酸盐矿物等。矿石具有浸染状、细脉浸染状、脉状、网脉状构造,结晶粒状和交代结构。

围岩蚀变强烈,以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和碳酸盐化为主,呈面型发育。自岩体中心向接触带,常显示蚀变分带和矿化分带现象:绿泥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蚀变分带和相应的(Cu)→Pb、Zn→Pb、Zn、Ag矿化分带。

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小,在-2‰~+4‰左右,呈塔式分布,峰值近于零。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比较稳定,以异常铅为主。这表明成矿金属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系统。矿石矿物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介质水以大气降水为主,混有少量岩浆水。

2.与火山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

该类铅锌矿床分布在我国火山岩发育的地区,是伴随火山喷发和浅成—超浅成潜火山活动而形成的,并产于火山岩或火山沉积岩中。由于火山活动的地质构造环境不同,可分为陆相火山岩型和海相火山岩型两类。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发育地区。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优地槽区火山沉积岩系中。总的来看,我国火山岩型铅锌矿床分布比较广,数量也比较多,但以小型和矿点为主,大中型矿床仅有15处(不包括未上1998年储量表的新疆阿舍勒、可可塔勒、铁米尔特、阿巴宫等矿床),如浙江五部和大岭口、江西银山、福建莆田银坑、四川呷村和嘎依穷、甘肃小铁山、青海锡铁山、辽宁红透山等,它们的累计保有储量为:Pb 225.71万吨,Zn 1250.05万吨,分别占全国大中型矿床铅锌总保有储量的8.8%和15.9%。其中,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分别占2.5%和3.8%,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分别占6.3%和12.1%(包括黄铁矿型铜矿床中的锌保有储量)。据Перваго(1975)统计,黄铁矿型铅锌矿床(不包括黄铁矿型铜矿床中的锌储量)的储量占世界铅锌总储量的31%,其中前寒武纪矿床储量占9%,古生代矿床储量占21%,中生代矿床储量占1%,它们的重要性在世界铅锌储量中仅次于层控铅锌矿床。他把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看作中低温热液矿床划入热液矿床范围内。相比之下,我国火山岩型铅锌矿床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1)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

该类铅锌矿床产于陆相火山沉积盆地的破火山口边缘,酸性、中酸性火山岩断裂中,呈脉状、透镜状,成群成带,如江西银山、浙江五部等,也产于粒度不一的火山碎屑岩过渡带中或火山沉积岩中,受层间断裂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有人将前者划入陆相火山热液矿床,后者划为陆相火山沉积矿床。对于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来说,虽然它们产出特征有所差异,但是在成因上是相似的。单个矿体长几十至数百米,有的数千米;斜深几十至几百米,最大斜深达千米以上;厚几十厘米至数米,最厚达50m左右。沿矿体走向和倾向有分支复合和膨缩现象。脉状矿体品位较富,Pb+Zn多在4%左右,w(Pb)/w(Zn)比值(2∶1)~(1∶2)。似层状矿体矿石贫,Pb+Zn多小于4%,w(Pb)/w(Zn)比值1.5~0.8;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少数达大型(如浙江五部;图4-6)。

图4-6 浙江五部铅锌矿床第51号勘探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矿石矿物简单,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绢云母、菱铁矿、含锰方解石等为主。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团块状、细脉状、浸染状和角砾状等,结构主要为结晶粒状和交代等结构。成矿是多阶段的,通常可以分为硫化物-石英阶段、硫化物-硫锑盐阶段和硫化物-碳酸盐阶段,由中温演化到低温阶段(300~100℃)。

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菱铁矿化、含锰方解石化、萤石化等。蚀变分带和矿化分带一般不明显,在一些矿床中(如江西银山),从次火山岩体向外和由深部向浅部,显示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菱铁矿化蚀变分带和相应的Cu→Cu-Pb-Zn→Pb-Zn→Pb-Zn-Ag矿化分带。

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变化在-5%~+5%之间,呈塔式分布,峰值近于零。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以放射铅为主。这暗示成矿物质来源自深源岩浆。矿石矿物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介质水以大气降水为主,混有岩浆水。

(2)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

该类矿床分布于优地槽造山带中,赋存于细碧角斑岩建造或流纹岩-玄武岩建造火山沉积岩系中。赋矿围岩为石英角斑质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细碧岩、绿泥片岩与大理岩接触带的火山碎屑岩或大理岩。这类矿床常形成于不同的地质环境中,就我国北部祁连海相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来看,可以分为Cu-Fe型(红沟型)、Cu-Zn型(蛇绿岩型)和Cu-Pb-Zn型(白银厂型)(夏林圻等,1991;孙海田等,1993)。Cu-Fe型矿床形成于弧间或弧后盆地环境,赋矿岩石为细碧岩;Cu-Zn型矿床形成于大洋拉张环境,赋矿岩石为蛇绿岩套上部枕状细碧岩与变玄武质凝灰岩和炭质板岩、片岩过渡层位中;Cu-Pb-Zn型矿床形成于优地槽发育早期裂谷岛弧环境,与中心式中酸性火山喷发活动有关,赋矿岩石为石英角斑质凝灰岩。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成群产出。矿体与围岩产状一致。单个矿体长几十至上千米,斜深几十至几百米,厚几米至数十米。矿石品位中至富,常与Cu共生,富含金和银,w(Pb)/w(Zn)比值(对Pb-Zn建造矿床)(1∶1.5)~(1∶3),规模大-中型。

矿石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重晶石、方解石等为主,具有块状、浸染状、条带状、细脉状、角砾状等构造和结晶粒状、交代结构。根据矿石金属元素组合特征,可分为Cu建造、Cu-Zn建造(如辽宁红透山、新疆阿舍勒)、Cu-Pb-Zn建造(如甘肃小铁山、四川呷村)和Pb-Zn建造(如青海锡铁山,图4-7、新疆可可塔勒);它们常共生在一个矿田中或一个成矿带中,构成一个完整的成矿系列。

围岩蚀变强烈,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重晶石化等。有的矿床蚀变分带和矿化分带不明显,只是在矿体垂直方向上向深部Cu含量有增加趋势。有的矿床下部为筒状硅化、绢云母化蚀变带,伴有脉状和细脉浸染状矿化,上部为似层状硅化、重晶石化、方解石化蚀变带,伴有似层状、透镜状块状硫化物矿体。

矿石硫同位素组成为0~+8‰左右,呈塔式分布,峰值在4‰~5‰。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小,以正常铅为主,也有放射性铅。这可能表明成矿金属物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火山岩。矿石矿物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的介质水以海水为主,混有岩浆水。

3.与热(卤)水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

这一类矿床被称为层控矿床,也有人称之为沉积或沉积改造矿床。郭文魁等(1987)将其视为广义的热液矿床,称之为层控(层状)-热液矿床。该类矿床兼有同生和后生特征,受一定层位、特定岩相和岩性、构造等综合因素控制,与岩浆活动关系不密切,是成矿物质多来源、多成因的矿床。

这类矿床是世界上铅锌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对其涵义理解不一,不同研究者统计的铅锌矿储量出入较大。据乌尔夫1976年统计,世界铅锌矿总储量的55%集中在该类矿床中。据В.А.Берваго1975年统计,世界铅锌矿总储量的35%集中在该类矿床中。在我国,该类矿床分布广,数量多,其中有大中型铅锌矿床50 处,如四川天宝山和大梁子,云南金顶,江苏栖霞山,湖南董家河、白云铺和后江桥,广东凡口,广西北山,辽宁青城子,甘肃厂坝、毕家山、李家沟和邓家山等。它们累计保有储量为:Pb 1118.0 万吨,Zn 3396.7万吨,分别占全国大中型矿床总保有储量的47.3%和46.1%。其中,前震旦纪铅锌矿床占3.4%和2.1%,早古生代铅锌矿床占11.0%和8.1%,晚古生代铅锌矿床占22.4%和21.0%,中 新生代铅锌矿床占10.5%和14.9%,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图4-7 锡铁山矿床S5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根据赋矿围岩性质,我国该类铅锌矿床可分为碳酸盐岩型、细碎屑岩型和砂砾岩型3类。

(1)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

矿床产于古隆起边缘坳陷带中或地台的显生宙坳陷边缘,赋矿岩性为浅海相碳酸盐岩,尤其是富含有机质、泥质的生物泥晶灰岩和白云岩,有时又可分为白云岩型和灰岩型,受同生古断裂和区域性褶皱、断裂,层间错动控制。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数量众多,多层产出,上下叠置,常与地层产状一致,少数矿体呈脉状和囊状,截切地层。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沿走向和倾向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现象。单个矿体长数十至千余米,有的达数千米,延深几十至几百米,厚几米至几十米。矿石品位变化大,贫富均有,贫者(如湖南董家河)Pb+Zn在2%左右,富者(如广东凡口)Pb+Zn在10%以上;w(Pb)/w(Zn)比一般为(1∶2)~(1∶5)。

(2)细碎屑岩型铅锌矿床

矿床产于古隆起边缘坳陷带中,赋矿地层为一套浅海相碎屑-粘土-碳酸盐相浅变质岩系,主要是炭质板岩、炭质千枚岩、灰岩、石英岩和黑云石英片岩等组成的互层带,其中有时夹变质火山岩(钙质绿泥片岩和斜长角闪岩)。矿体主要赋存于炭质板岩和灰岩互层带中,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具有多层性,沿走向常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现象,与围岩产状一致。单个矿体长几十至几千米,斜深几十至几百米,厚几~几十米。矿石品位中等,常与铜共生,Pb+Zn在5%左右,w(Pb)/w(Zn)比为(1∶1.5)~(1∶5)。

(3)砂砾岩型铅锌矿床

矿床产于陆相断陷盆地的河流相地层中,受层间断裂控制,如云南金顶(图4-8);也产于海盆边缘滨海相或海陆交互相地层中,在区域海侵底部不整合面之上,如湖南保安。因此,它们又可分两类:一类是陆相砂砾岩型,与陆相砂岩铜矿类似;另一类是滨海相砂砾岩型,常以铅为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成群产出,与围岩地层产状一致。单个矿体长几十至上千米,斜深几十至上千米,厚1至几十米。矿石品位中-富,Pb+Zn在4%以上,w(Pb)/w(Zn)比为(1∶1.2)至(1∶2);但是,保安矿床以铅为主,品位中等,w(Pb)/w(Zn)比为(1.5∶1)至(4∶1)。

图4-8 金顶矿床北厂矿段12勘探线剖面图

该类铅锌矿床的矿石矿物成分简单,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细碎屑岩型矿石常有黄铜矿和磁黄铁矿等;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白云石、方解石、重晶石,有时还有绢云母、绿泥石、天青石、沥青等。矿石具有条带状、条纹状、纹层状、块状、浸染状、瘤状、脉状、角砾状等构造,常见草莓状、团粒状、环带状、变胶状、结晶粒状、交代和碎裂等结构,既有同生的特点,又有后期改造或再造的特点,后期改造越强烈,矿石结构和构造越复杂。

围岩蚀变弱,碳酸盐岩型有白云石化、方解石化和黄铁矿化等,碎屑岩型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有时有天青石化、重晶石化、石膏化等。围岩蚀变分带和矿化分带不明显。有的矿床,如广东凡口,在垂直方向上部富Pb、Zn,下部富黄铁矿;在水平方向上,沿走向铅锌矿体过渡为黄铁矿体。

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变化大。白云岩型、细碎屑岩和浅海相砂砾岩型铅锌矿以正值为主,变化在+5‰~+30‰之间;陆相砂砾岩型铅锌矿以负值为主,变化在-1‰~-30‰之间;灰岩型铅锌矿变化更宽,在-26‰~+26‰。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比较稳定,以正常铅为主,也有异常铅。这说明该类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是复杂的,既有下部地层来源,也有海水来源,成矿是多阶段的。矿石矿物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介质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或循环海水。

4.与沉积变质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

沉积变质型铅锌矿床是指成矿作用以沉积的方式为主,包括火山喷气(流)沉积或热水沉积作用等,在后期又遭受了区域变质作用而成的矿床。成矿的地质构造环境大多为裂谷。容矿围岩为变质砂岩、变质砾岩、石英岩、千枚岩、板岩、片岩、白云岩和大理岩等,其变质程度大致相当于绿片岩相或低角闪岩相。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和围岩产状完全一致,同步褶曲。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次为磁铁矿、辉铜矿、毒砂等。脉石矿物主有石英、方解石、白云石和绢云母等。矿石结构以致密块状为主,也有条带状、层纹状和浸染状。

这类矿床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阿拉善台隆和内蒙古地轴的狼山-渣尔泰地区中元古代渣尔泰群变质碎屑岩中。矿床实例有内蒙古霍各乞、炭窑口、东升庙和甲生盘等,均属大型,河北北部的中元古代高板河铅锌矿床也属此类。成矿时代除元古宙外,还有加里东期(如四川李伍和福建水吉)和海西期(陕西银洞子)。它们累计保有储量为:铅 196.3万吨,锌 848.8万吨,分别占全国铅锌总保有储量的3.9%和7.9%。

矿石硫同位素组成(δ34S)多为正值,变化范围较大,介于+3.6‰~+38.5‰之间,说明硫主要来源于沉积时期的海水硫酸盐。铅同位素数据点在B.R.Doe的铅同位素构造环境图上,落在地幔演化线近侧,表明成矿元素铅可能属幔源。矿石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东升庙为450℃左右,炭窑口300℃左右,霍各乞150~325℃,甲生盘130~245℃,推测是由于不同矿床位于距离海底火山活动中心的远近差异所致。

5.与表生氧化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

该类矿床是由原生铅锌矿床或铅锌矿化岩层,经表生风化淋滤作用而再次富集形成的表生矿床,也包括具工业意义的古人采冶铅锌矿时的尾矿、炉渣和废矿石堆。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和西南,与亚热带温湿气候和局部切割地形有关,多数为残积和坡积矿床,少数为冲积矿床。残坡积型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各异,大多为风化淋滤矿床(氧化矿帽),也有古尾矿和炉渣堆,还有喀斯特漏斗堆积(如四川纳交系)等。冲积矿床常为砂铅矿床。该类矿床大多为小型和矿点,仅有5处达到中型规模,它们是四川纳交系、贵州榨子厂、云南澜沧老厂、个旧和矿山厂,累计保有储量为:Pb 12.82万吨,Zn 31.45万吨,分别占全国大中型铅锌矿床总保有储量的0.5%和0.4%。

该类矿床产于第四纪浮土层底部,基岩面之上。一般上部为红土层,中部为褐土层,下部为黑土层(即矿层)。矿层下部可能存在有原生铅锌矿体,也可能没有原生铅锌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面型分布,或者分布在喀斯特溶洞中,呈漏斗状。矿体产状受基岩面形态或喀斯特溶洞形态控制。矿体长宽数十至千余米,厚1m至数十米。矿石矿物简单,主要为白铅矿、铅矾、菱锌矿、异极矿等,脉石矿物为碳酸盐矿物、粘土等。矿石呈土状、松散状、结核状、团块状、砂砾状等,通常富铅贫锌,品位变化大,Pb在1%~40%之间,有时伴有钨、锡砂矿。有的矿床,如四川纳交系,以锌为主,Zn变化在1%~30%之间。




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
以大中型富Zn(Ag)及Pb、Zn共生矿床为主,如会东大梁子、会理天宝山、汉源唐家、甘洛波波沟矿床(表5-3)。 表5-3 攀西地区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一览表 二、典型矿床——大梁子铅锌矿床 (一)区域地质背景 会东大梁子铅锌矿床位于康滇地轴中段东缘南北向及东西向褶皱基底隆起的边缘,凉山断褶带东南角和...

金、银、铅锌矿床同位素特征
这些特征反映了矿物生长顺序基本上是符合晶格能降低的规律的,说明硫同位素的交换已达到平衡。(二)铅同位素特征 据冀西北幔枝构造区已知成型的21个金、银多金属矿床共147件铅同位素数据统计,不论产于何种构造位置,不同矿种原生矿石铅同位素(平均值)十分接近。反映该地区众多矿床的成矿物质有一个共同的...

会泽铅锌矿床
图4-11 会泽麒麟厂铅锌矿床纵投影剖面图 (二)矿石类型 矿石的工业类型可分为三类:以锌为主的块状矿石、以铅锌为主的块状矿石及以黄铁矿为主的铅锌矿石。矿床上部主要为氧化矿,中、下部为硫化矿。图4-12 会泽矿山厂矿床2353中段地质图 (三)矿石质量 1.矿物成分 组成矿石的矿物成分简单,金属矿物有...

模型二十一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找矿模型
密西西比河谷型 ( MVT) 铅锌矿床是以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石的层控硫化物矿床。硫化物主要组分为闪锌矿和方铅矿。它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几个经典的 MVT 矿床均位于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域盆地内的碳酸盐岩中。这类矿床大约占世界铅和锌资源的 25%,是世界铅锌矿床中仅次于SEDEX 型的第二大类型。 MVT 矿床规模从几百万...

模型二十 喷气沉积型铅锌矿床找矿模型
表1 世界超大型 SEDEX 型铅锌矿床* *铅+锌金属储量> 500 × 104 t 二、地质特征 1. 区域构造背景 SEDEX 型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是沉降、张裂的裂谷环境。矿床产于受裂谷控制的克拉通内或克拉通边缘沉积盆地内 ( 图 2) 。这种沉积盆地按其规模大小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盆地规模一般为数百千米,二级盆...

矿床分布
表2-1 滇东北地区主要铅锌矿床特征简表 续表 (据云南有色317队资料修改)二、区域矿产分布特征 滇东北地区铅锌矿产的空间分布,受地层岩性、构造等多因素联合控制,矿床、矿点的分布与含矿地层和构造格架相一致,矿化带总体呈NE向和NW向排列,两个方向矿化带交叉部位多为矿床出现位置(图2-1)。可以...

铅锌矿的矿物种类
铅锌在自然界里特别在原生矿床中极为密切,常常共生。它们具有共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有类似的外层电子结构,都具有强烈的亲硫性,并形成相同的易溶络合物。它们被铁锰质、粘土或有机质吸附的情况也很相近。铅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15×10-6,在有关岩石中平均含量:砂岩7×10-6...

西成MVT 型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代家庄铅锌矿床
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为比较代家庄铅锌矿床与西成地区主要类型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我们系统测定了部分矿床的硫、铅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发现代家庄与西成矿田主要类型铅锌矿床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表4-3为硫同位素测定结果,除代家庄外,小峪河为石英脉状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其余矿床为SEDEX型矿床(后经变质...

铅锌矿与金矿产出关系相近性
2)铅锌矿床外围的独立金矿床:在铅锌矿床、铅锌矿化减弱—尖灭,远端出现独立的浸染型金矿床,如:在二里河铅锌矿床东侧出现八卦庙金矿;在银洞梁铅锌矿外围发现谭家沟金矿;在厂坝-李家沟铅锌矿西侧发现安家岔金矿;邓家山铅锌矿床的北东侧找到三花嘴金矿床;焦沟铅锌矿床的外围发现三洋坝-小沟里金矿床;...

热水沉积-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
与区内其他铅锌矿床对比,“大渡河式”铅锌矿具有两大明显特征,一是层控性,明显受控于麦地坪组,矿石结构构造特征显示沉积成因特征;二是容矿构造对富矿、大矿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后生改造特征明显。 一、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一)矿床空间分布 区域上,大渡河式铅锌矿分布于扬子地台西缘铅锌矿聚集区的北部,康滇地轴东...

大庆市17123886368: 矿床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
桐怪雅屏: (1)岩浆富集作用:在基性岩浆中磷灰石、铬铁矿、榍石、金红石及锆英石等副矿物可首先结晶,紧接著是橄榄石及斜方辉石等硅酸盐矿物,其他硅酸盐矿物则结晶较晚.在很缓慢冷却条件下,最早形成的晶体,特别是铬铁矿等比重大的矿物,有...

大庆市17123886368: 求铅锌矿的岩性描述?
桐怪雅屏: 1铅锌矿承载岩石的特征2铅锌矿物在承载岩石中的特征,铅锌矿物本身的特征.岩性描述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大庆市17123886368: 铅锌矿有多少种成因类型 -
桐怪雅屏: 铅锌矿床类型具体可划分为以下几种:1.热液矿床:各种成因的含矿热水溶液形成的矿床,成矿介质是热水溶液.按成矿温度可分为:300-500°C高温热液矿床(火成岩体内外接触带及浅变质岩内),深度变化大,一般3-4公里.200-300°C中...

大庆市17123886368: 钾盐矿和铅锌矿的成因. -
桐怪雅屏: 钾盐矿: 钾盐矿床是盐类矿床的一种.按它的成因来说,是蒸发沉积矿床.是溶解在地表水体中的盐类,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在封闭、半封闭盆地中蒸发沉积而成的.由于含钾矿物的溶解度比石盐、石膏、芒硝等常见的盐类矿物高,它们只在盐...

大庆市17123886368: 铅锌矿成矿特征 参考文献 -
桐怪雅屏: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和成矿系列 【作 者】叶庆同等编著【出版发行】 北京市: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1.07【ISBN号】7-5304-0972-7【页 数】 161 ; 26cm【原书定价】$8.00中国新疆铅锌矿床【作 者】李博泉等著...

大庆市17123886368: 矿床如何分类? -
桐怪雅屏: 1 依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可将矿床划分为不同的成因类型,较通用的分类如下:(一)成矿深度分类:依据矿床形成时成矿位置距地表的深度将热液矿床分为表成、浅成、中深成和深成矿床.表成及浅成矿床的矿体延深小,向下多急剧尖灭;...

大庆市17123886368: 广西的锌铅矿主要是什么? -
桐怪雅屏: 按成矿作用方式,控矿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等因素,将广西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划分为岩浆热液型和层控型两大类,前者又划分为矽卡岩型和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两个亚类,后者划分为沉积—改造型、沉积—改造—岩浆热液叠加型和后成型三个亚类,并以矿床实例说明其特征,初步论述了铅锌矿床受地层层位、构造、岩浆岩等多种控矿因素,根据成矿规律,指出几个主要的铅锌成矿区带地质条件优越,有着广阔的找矿前景.具体见“广西铅锌矿矿床类型及找矿远景”这篇论文

大庆市17123886368: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 -
桐怪雅屏: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区是桂东南地区最大的铅锌矿生产基地,建于1966年.至2006年末,经40年的开采,已出现资源危机.按当时的年处理矿石量,矿山保有储量仅能再维持3年,急需持续生产的接替资源.佛子冲铅锌矿原探明的储量只在佛子冲...

大庆市17123886368: 我国主要的热液矿床有哪些 -
桐怪雅屏: 1、岩浆热液矿床: 热液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1)钨锡矿床: 脉状钨锡矿床(如江西大庾西华山、邓埠仙、浒坑等); 斑岩型钨锡矿床(如莲花山、银岩等); 矽卡型钨锡矿床(如湖南柿竹园,香花岭、瑶岗仙). (2)铅锌矿床:如湖南桃林铅锌矿等. 2、非岩浆热液矿床: 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陕甘川、滇黔桂交界处; 湘黔地区的汞锑矿床; 广西碳酸盐岩中的水晶矿床等.

大庆市17123886368: 接触交代矿床的地质特征 -
桐怪雅屏: 1、矿体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 (碳酸盐岩等)接触带附近,一般分布在距正接触带200m之内.2、矿石的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成分复杂,矿石一般为粗粒结构.这为宝石矿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3、矿床常具明显的分带性,一般分为内带,过渡带和外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