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攻占河西后,为什么不灭掉秦国,占据关中再图天下?

作者&投稿:裔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魏国攻占河西后,为什么不灭掉秦国,占据关中再图天下?~

用目光短浅来形容魏王的确是很合适的,他乐于一方霸主的安逸,对己方的优势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不断倒退。

要说魏国,曾经也强大过,好歹也是一方的霸主,只是令人不解的是,魏国在占领了河西之后基本上就居于一方的安逸,对秦国也不再有从前猛烈的攻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其一,是因为魏国没有把握住地理优势。

当初魏国拿下河西之后并没有直接向西前进,而是调转方向,向东发展。当时主流的意见是一鼓作气,将秦国直接一劳永逸的解决,只是魏王不以为然,如果当时真的一举灭秦的话,出现一个魏始皇也是极有可能的。秦国对魏王来说就是穷山恶水,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便把目标转向了韩国和赵国,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齐国突然加入了战争,魏国遭到了重创,从此沦为了一个人人可欺的国家。

其二,是因为没有重视自己国家的人才。

前期的魏国可以说是人才辈出,本土优势极佳,几乎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魏国,毕竟那时魏国的实力摆在那里。可是后来,魏国的君王根本不重视也不在乎什么人才不人才,就这样魏国极其恶劣的社会环境对大批人才来说毫无用处,就转向别国发展。比如商鞅、张仪、范雎等等,他们就是去往了秦国,正因为如此,秦国才得以快速的发展起来。

就这样,魏国和其他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直到秦国带兵打到魏国的时候,追悔莫及的魏王也很绝望。有可能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大好机会就这样白白失去,只得沦为别人的垫脚石。

战国初年,魏国继承晋国核心的河东地区,将河西全部并入魏国。此时的秦国,被压制在关中,隔着洛水与魏国对峙。注意是隔着洛水,不是黄河。

图-魏国夺取河西后疆域
当时魏国的河西太守是吴起,魏国为什么不进一步灭秦,先占据关中,再进一步统一天下呢?
由于吴起镇守河西的时候,统领河西守军频频越过洛水,对秦军打了很多胜仗,这就给了许多文人无限遐想:如果魏国将中央军交给吴起,吴起一定能灭秦!
这个简单的推理看似有道理,因为吴起所统领的河西守军数量只在十多万,不但守住了河西,而且以攻为守,让整个秦国的兵力疲于奔命。如果吴起能够统领数十万大军攻打秦国,秦国确实麻烦很大。
可是现实当中,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都没有选择将灭秦作为第一战略目标,是他们眼光不够长远吗?当然不是,而是灭秦的困难或者说代价,足以让任何魏国国君望而却步。
我们按照最有利于魏国的战争进展情况,来模拟魏国灭秦的过程。
魏军隆隆开动,与秦军较量多年的吴起,终于统领数十万魏军,踏上关中的土地。
魏国作为晋国分裂出来的一个诸侯,虽然通过南征北战实力提升不少,但是独自攻打老牌劲敌秦国,还是略显单薄,魏国只有把赵韩两个兄弟拉入伙,才能取得对秦军的兵力优势。



但是赵韩愿意参战吗?
当然不愿意,赵韩与秦国领土不接壤,没有直接利害冲突。而且即使打了胜仗,占领关中的土地,魏国也不会分给赵韩。就算分到一点土地,也是一块飞地,价值不大。
赵国的战略发展重点,在东部的卫国,赵国在公元前390年到380年,多次攻打卫国,从卫国获得不少土地。
韩国的方向也很明确,就是郑国。公元前375年,韩国也终于灭了春秋时期的大国郑国。
可见赵韩两国是不愿意与魏国组成联军的,但是魏国如果强行要求,赵韩两军也有可能委曲求全,组成三晋联军。
既然我们从最有利魏国的角度来分析魏国灭秦,那就假设赵韩两国出兵支持魏国。
战争一开始,我们先来看看关中的地形,以及魏军进兵的路线。
三晋联军的进兵和补给路线,无外乎水路和陆路两条。
水路就是沿着渭水西进,但是渭水的流向是从西往东,魏军满载粮草逆流而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反过来秦国反击魏国,可以满载粮草顺流而下,轻松写意。这就是地缘的作用,秦国对东方诸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
陆路成了魏军唯一选择,但是晋军也要跨越黄河、洛水,泾水三条河流,需要大量船只支援,难度不小。
吴起曾经统领魏武卒,到达泾水流域,但是吴起统领的是人数不多的魏武卒,轻疾突进,以骚扰为主,只要带足干粮就行。这次的灭国大战,魏军人数众多,后备物资的准备必须充分及时。
当然吴起是大师,相信他能处理好魏军的后援物资问题。越过三条大河,接着魏军还要西行几百里,才能抵达秦国的雍都。

图-失去河西后的秦国
关中的地势,是个椭圆形,东西宽南北窄,魏军穿越整个八百里秦川,才到达目的地雍都。
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当中,六国都有国都被攻打的情况,楚、齐、赵、燕甚至发生过国都被攻克的悲剧。唯独秦国,没有任何六国诸侯能够打到雍都,更不用说攻克雍都。
即使是在春秋时期,对秦国有着压倒性优势的晋国,最强盛的时候也只是打到泾水流域,根本没有威胁到雍都。八百里秦川的纵深,是巨大的地缘优势。
如果三晋联军出现在雍都城下,不论结局如何,也已经创造了记录。
但是这个时候中原的局势,势必也将发生巨变。
众所周知,此后魏国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齐国立即围魏救赵,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击败魏军。如果魏国深入秦国,齐国当然不会放过这种好机会,魏国在黄河以北的土地东郡,将尽入齐国版图。
齐国真的会乘火打劫吗?当然!肯定以及确定!
围魏救赵之时,齐国几乎肯定会与魏国中央军进行决战,齐国并没有退缩。而这次魏国的中央军在西线,齐国只是面对空虚的魏国东线防御,齐威王绝对没有理由错失良机。而且魏国在黄河以北的东线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齐国也并不需要花费多少代价,就能取得这些肥沃的土地。
而魏国在中原黄河以南的南线,魏国的土地几乎都是从楚国夺取来的,楚国没有一天不想收复故土。当魏军的中央军不在南线,楚国还有理由不收复故土吗?
因此当三晋联军出现在雍都城下,魏国黄河以北的东线和黄河以南的南线,就将快速而彻底地沦丧给齐国和楚国。
秦国还没有灭,齐国二次崛起,楚国再度强大。

以上还只是最好的推测,稍微坏一点的走势,那就是齐、楚两国,将会继续对空虚的赵、韩两国用兵,迫使这两国退兵。
既然我们是往最好的方向去推测,那么假设齐、楚就此停兵,三晋联手攻克雍都。
故事到这里,剧情与围魏救赵何其相似,在围魏救赵中,魏国虽然攻克了赵都邯郸,但是在东南西三个方向被齐、楚、秦给打败。
这次魏国如果足够幸运,攻克秦国雍都,东部和南部领土,是无论如何保不住的。也就是说,魏国最好的结局就是,用东部和南部,换取面积更大的关中。
如果我们是在玩一个三国或者战国的网络游戏,这是一个不错的领土交换,有了一只金角的魏国,也拥有了一统天下的地缘要素。可惜游戏是不考虑政治、地缘因素的。
攻下关中,魏国人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分赃。
从此前三晋联军的战争来看,三晋取得大胜的战争,战利品几乎都被魏国独享,包括三晋与楚国交战,最后攻占的领土,全部纳入魏国版图。
现在问题是,魏国不分领土给赵韩,三晋联军就将瓦解,或魏国分少量飞地给赵韩,三晋联军也会散伙。而且站在赵韩的角度来看,齐国和楚国的压力相当大,他们必须考虑如何对付近在眼前的齐军和楚军。
在真实的历史中,赵国屡次攻战卫国领土,韩国则攻灭了郑国。三晋如果能够攻下雍都,赵韩也会回到原来的轨迹,去完成他们自己的战略构思。三晋散伙,势在必然。
如果这是一个战国游戏,魏国接下来可以一步步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可惜这不是游戏。
魏国攻克雍都之后,再一次面临地缘问题。
几年之后魏国攻灭中山国,到后来中山国复国,大概三十年时间。三十年之后,中山国人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吗?
不是,中山人当时逃到太行山上,三十年之后下山复国!
中山国之所以复国,因为魏国不愿意上山继续追寻中山人的足迹,因为在山上作战,魏军没有优势,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中山人当时在太行山上的领土不大,而秦国则不同,他们在陇西高原之上,拥有广阔的领土。秦国不但起源于陇西高原,而且秦穆公霸西戎的时候还扩张了相当可观的高原领土。
秦国在高原上的领土,是十倍于中山人在太行山上的领土。秦国即使丢了雍都,只要退守高原,仍然可对魏国形成巨大威胁。
而关中以北,还有义渠等其他戎人,魏人在关中,恐怕日子不会舒服。
魏国若是追上高原继续将秦人斩草除根,想法很好,但是不可能实现。当初周朝对犬戎有着巨大的优势,也没能踏上高原灭掉犬戎。这说明在高原之上,游牧民族有着先天优势,魏国只能对秦国采取防范的战略。
这样一来,魏国还能去争夺中原吗?恐怕魏军主力一离开关中,秦军就会冲下高原来收复故土。

可见魏国占据关中,与秦国占据关中情况不一样,秦国是扫平了陇西高原的隐患之后才占据关中的,魏国则在重复当年西周人走过的老路,当年西周是如何被犬戎灭亡的,魏国可能就会怎么被秦国灭亡。
魏国灭秦国的模拟到这里,已经按照最有利于魏国的方向推演,魏国最终还是不能破解困局。足见当初魏文侯、魏武侯和魏惠王不选择灭秦,的确是有充足理由的。

魏国攻占河西以后已经是元气大伤,虽然魏国当时是最强国家,但是如果在伤了元气的情况下还和秦国对抗,可能会因小失大,反而会落于下风,为了稳妥起见魏国并没有继续灭掉秦国,而是开始休养生息。

魏国刚开始的时候是很厉害的,领导三晋,压迫秦国和楚国,可以说没有能抵得上魏国的国家,但是随着慢慢发展,继承人的更改,到了魏武侯的时候,魏国已经开始慢慢走下坡路,再也没有以前一呼百应的气势。国家发展就是如此,不可能永久的昌盛,总会更新换代。

吴起在镇守河西的时候带领着士兵打过很多胜仗,把秦国打得落花流水,如果乘胜追击肯定是可以彻底灭掉秦国的,但是,吴起当时带领的士兵也会是十多万人马,如果又要守住好不容易攻下来的河西,还要乘胜追击去攻打秦国其他地方,这点人马显然是不够的,如果陷入别人的陷阱可能会损失惨重。



魏国虽然南征北战实力提升很多,但是如果单打独斗攻打秦国,肯定是有点鸡蛋碰石头,必须要拉拢其他国家来帮助自己才能完成,但是人家其他国家,比如赵国,人家与秦国又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肯定不会帮助魏国的。而且在实力上,虽然失去了河西,但是不代表秦国就任你欺负,秦国地理位置优势,是不容易攻克的。

尤其是晋国或者其他国家,如果在你和秦国拼死对抗的时候,其他国家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么魏国会哭死,所以在没有绝对的实力的时候,魏国是不会攻打秦国,也灭不掉秦国的。



战国初年,魏国继承晋国核心的河东地区,将河西全部并入魏国。此时的秦国,被压制在关中,隔着洛水与魏国对峙。注意是隔着洛水,不是黄河。

图-魏国夺取河西后疆域

当时魏国的河西太守是吴起,魏国为什么不进一步灭秦,先占据关中,再进一步统一天下呢?

由于吴起镇守河西的时候,统领河西守军频频越过洛水,对秦军打了很多胜仗,这就给了许多文人无限遐想:如果魏国将中央军交给吴起,吴起一定能灭秦!

这个简单的推理看似有道理,因为吴起所统领的河西守军数量只在十多万,不但守住了河西,而且以攻为守,让整个秦国的兵力疲于奔命。如果吴起能够统领数十万大军攻打秦国,秦国确实麻烦很大。

可是现实当中,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都没有选择将灭秦作为第一战略目标,是他们眼光不够长远吗?当然不是,而是灭秦的困难或者说代价,足以让任何魏国国君望而却步。

我们按照最有利于魏国的战争进展情况,来模拟魏国灭秦的过程。

魏军隆隆开动,与秦军较量多年的吴起,终于统领数十万魏军,踏上关中的土地。

魏国作为晋国分裂出来的一个诸侯,虽然通过南征北战实力提升不少,但是独自攻打老牌劲敌秦国,还是略显单薄,魏国只有把赵韩两个兄弟拉入伙,才能取得对秦军的兵力优势。


但是赵韩愿意参战吗?

当然不愿意,赵韩与秦国领土不接壤,没有直接利害冲突。而且即使打了胜仗,占领关中的土地,魏国也不会分给赵韩。就算分到一点土地,也是一块飞地,价值不大。

赵国的战略发展重点,在东部的卫国,赵国在公元前390年到380年,多次攻打卫国,从卫国获得不少土地。

韩国的方向也很明确,就是郑国。公元前375年,韩国也终于灭了春秋时期的大国郑国。

可见赵韩两国是不愿意与魏国组成联军的,但是魏国如果强行要求,赵韩两军也有可能委曲求全,组成三晋联军。

既然我们从最有利魏国的角度来分析魏国灭秦,那就假设赵韩两国出兵支持魏国。

战争一开始,我们先来看看关中的地形,以及魏军进兵的路线。

三晋联军的进兵和补给路线,无外乎水路和陆路两条。

水路就是沿着渭水西进,但是渭水的流向是从西往东,魏军满载粮草逆流而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反过来秦国反击魏国,可以满载粮草顺流而下,轻松写意。这就是地缘的作用,秦国对东方诸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

陆路成了魏军唯一选择,但是晋军也要跨越黄河、洛水,泾水三条河流,需要大量船只支援,难度不小。

吴起曾经统领魏武卒,到达泾水流域,但是吴起统领的是人数不多的魏武卒,轻疾突进,以骚扰为主,只要带足干粮就行。这次的灭国大战,魏军人数众多,后备物资的准备必须充分及时。

当然吴起是大师,相信他能处理好魏军的后援物资问题。越过三条大河,接着魏军还要西行几百里,才能抵达秦国的雍都。

图-失去河西后的秦国

关中的地势,是个椭圆形,东西宽南北窄,魏军穿越整个八百里秦川,才到达目的地雍都。

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当中,六国都有国都被攻打的情况,楚、齐、赵、燕甚至发生过国都被攻克的悲剧。唯独秦国,没有任何六国诸侯能够打到雍都,更不用说攻克雍都。

即使是在春秋时期,对秦国有着压倒性优势的晋国,最强盛的时候也只是打到泾水流域,根本没有威胁到雍都。八百里秦川的纵深,是巨大的地缘优势。

如果三晋联军出现在雍都城下,不论结局如何,也已经创造了记录。

但是这个时候中原的局势,势必也将发生巨变。

众所周知,此后魏国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齐国立即围魏救赵,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击败魏军。如果魏国深入秦国,齐国当然不会放过这种好机会,魏国在黄河以北的土地东郡,将尽入齐国版图。

齐国真的会乘火打劫吗?当然!肯定以及确定!

围魏救赵之时,齐国几乎肯定会与魏国中央军进行决战,齐国并没有退缩。而这次魏国的中央军在西线,齐国只是面对空虚的魏国东线防御,齐威王绝对没有理由错失良机。而且魏国在黄河以北的东线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齐国也并不需要花费多少代价,就能取得这些肥沃的土地。

而魏国在中原黄河以南的南线,魏国的土地几乎都是从楚国夺取来的,楚国没有一天不想收复故土。当魏军的中央军不在南线,楚国还有理由不收复故土吗?

因此当三晋联军出现在雍都城下,魏国黄河以北的东线和黄河以南的南线,就将快速而彻底地沦丧给齐国和楚国。

秦国还没有灭,齐国二次崛起,楚国再度强大。

以上还只是最好的推测,稍微坏一点的走势,那就是齐、楚两国,将会继续对空虚的赵、韩两国用兵,迫使这两国退兵。

既然我们是往最好的方向去推测,那么假设齐、楚就此停兵,三晋联手攻克雍都。

故事到这里,剧情与围魏救赵何其相似,在围魏救赵中,魏国虽然攻克了赵都邯郸,但是在东南西三个方向被齐、楚、秦给打败。

这次魏国如果足够幸运,攻克秦国雍都,东部和南部领土,是无论如何保不住的。也就是说,魏国最好的结局就是,用东部和南部,换取面积更大的关中。

如果我们是在玩一个三国或者战国的网络游戏,这是一个不错的领土交换,有了一只金角的魏国,也拥有了一统天下的地缘要素。可惜游戏是不考虑政治、地缘因素的。

攻下关中,魏国人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分赃。

从此前三晋联军的战争来看,三晋取得大胜的战争,战利品几乎都被魏国独享,包括三晋与楚国交战,最后攻占的领土,全部纳入魏国版图。

现在问题是,魏国不分领土给赵韩,三晋联军就将瓦解,或魏国分少量飞地给赵韩,三晋联军也会散伙。而且站在赵韩的角度来看,齐国和楚国的压力相当大,他们必须考虑如何对付近在眼前的齐军和楚军。

在真实的历史中,赵国屡次攻战卫国领土,韩国则攻灭了郑国。三晋如果能够攻下雍都,赵韩也会回到原来的轨迹,去完成他们自己的战略构思。三晋散伙,势在必然。

如果这是一个战国游戏,魏国接下来可以一步步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可惜这不是游戏。

魏国攻克雍都之后,再一次面临地缘问题。

几年之后魏国攻灭中山国,到后来中山国复国,大概三十年时间。三十年之后,中山国人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吗?

不是,中山人当时逃到太行山上,三十年之后下山复国!

中山国之所以复国,因为魏国不愿意上山继续追寻中山人的足迹,因为在山上作战,魏军没有优势,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中山人当时在太行山上的领土不大,而秦国则不同,他们在陇西高原之上,拥有广阔的领土。秦国不但起源于陇西高原,而且秦穆公霸西戎的时候还扩张了相当可观的高原领土。

秦国在高原上的领土,是十倍于中山人在太行山上的领土。秦国即使丢了雍都,只要退守高原,仍然可对魏国形成巨大威胁。

而关中以北,还有义渠等其他戎人,魏人在关中,恐怕日子不会舒服。

魏国若是追上高原继续将秦人斩草除根,想法很好,但是不可能实现。当初周朝对犬戎有着巨大的优势,也没能踏上高原灭掉犬戎。这说明在高原之上,游牧民族有着先天优势,魏国只能对秦国采取防范的战略。

这样一来,魏国还能去争夺中原吗?恐怕魏军主力一离开关中,秦军就会冲下高原来收复故土。

可见魏国占据关中,与秦国占据关中情况不一样,秦国是扫平了陇西高原的隐患之后才占据关中的,魏国则在重复当年西周人走过的老路,当年西周是如何被犬戎灭亡的,魏国可能就会怎么被秦国灭亡。

魏国灭秦国的模拟到这里,已经按照最有利于魏国的方向推演,魏国最终还是不能破解困局。足见当初魏文侯、魏武侯和魏惠王不选择灭秦,的确是有充足理由的。



用目光短浅来形容魏王的确是很合适的,他乐于一方霸主的安逸,对己方的优势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不断倒退。


要说魏国,曾经也强大过,好歹也是一方的霸主,只是令人不解的是,魏国在占领了河西之后基本上就居于一方的安逸,对秦国也不再有从前猛烈的攻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其一,是因为魏国没有把握住地理优势。


当初魏国拿下河西之后并没有直接向西前进,而是调转方向,向东发展。当时主流的意见是一鼓作气,将秦国直接一劳永逸的解决,只是魏王不以为然,如果当时真的一举灭秦的话,出现一个魏始皇也是极有可能的。秦国对魏王来说就是穷山恶水,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便把目标转向了韩国和赵国,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齐国突然加入了战争,魏国遭到了重创,从此沦为了一个人人可欺的国家。

其二,是因为没有重视自己国家的人才。


前期的魏国可以说是人才辈出,本土优势极佳,几乎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魏国,毕竟那时魏国的实力摆在那里。可是后来,魏国的君王根本不重视也不在乎什么人才不人才,就这样魏国极其恶劣的社会环境对大批人才来说毫无用处,就转向别国发展。比如商鞅、张仪、范雎等等,他们就是去往了秦国,正因为如此,秦国才得以快速的发展起来。

就这样,魏国和其他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直到秦国带兵打到魏国的时候,追悔莫及的魏王也很绝望。有可能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大好机会就这样白白失去,只得沦为别人的垫脚石。



魏国占据关中,与秦国占据关中情况不一样,秦国是扫平了陇西高原的隐患之后才占据关中的,魏国则在重复当年西周人走过的老路,当年西周是如何被犬戎灭亡的,魏国可能就会怎么被秦国灭亡。

这是因为当时的魏国等国并不把秦国当做威胁,当时的秦国是非常的弱小,他们认为占领富饶之地才是最主要的,结果到后来,秦国因为商鞅变法强大起来,就更灭不了了。


为什么汉武帝一定要夺取河西走廊?从西藏走不行吗?
河西地区有养马的传统。汉朝政府派专人在此养马,形成了汉代的骑兵基地。此外,河西走廊盛产盐、硝、油、金等资源,是重要的军事物资。整个河西地区地势险峻,农牧业发达。谁占领了这个地区,谁就有了远征的物质基础。因此,汉匈两国为争夺这一地区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河西走廊对匈奴的意义 河西走廊...

战国初年秦国失去河西,为什么实力却没受损呢?
之后被秦国和魏国刮分,可是,自打476年战国时期来临后,秦国在东汉前期,经历了秦国第几代王,尽管并没有没落下来,可是整体实力大损,并且他周围的魏国因为吴起变法,慢慢强劲下去,通过两年的改革创新,强劲的魏武卒逐渐对秦国的那一块河西的地方虎视耽耽,在魏武卒眼前,没落的秦国压根不堪一击,秦国...

...出的一大阻碍?中国地大物博,为什么一定要攻占河西呢
古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如你所说河西之地经济物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军事要地。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大致包括今大荔县,合阳县,韩城市。只要秦国夺取了河西全境。有河西作为地盘,与三晋之间有黄河天堑,东有函谷关,南有秦岭防备楚国,由此掌握了战略主动,即秦国想打谁就打...

第一次河西之战是怎么回事?第二次河西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_百 ...
秦国是中西部诸侯国强国,都泾阳(今陕西泾阳大西北),秋春四大国之一,但是到东汉初,因内部结构权力之争,频繁更换君主,望族封君太强,不可以产生有力执政,亦没完成社会转型,虽然有东进之意,但军事力量弱于魏国。周威烈王七年(公元前419年),魏军攻占秦国河西之地(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往西地域...

阴晋之战战争背景
为了重振国威并夺回河西地区,秦国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于周安王元年(前401年)正式发起了对魏国的攻势。九年后的周安王九年(前393年),两国在陕西澄城境内的汪地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再过三年,即周安王十二年(前390年),秦军又与魏军在陕西华县东的武城交战,再次试图夺回失地。面对秦国的连续进攻,...

战国4:魏国吞并秦河西
公元409年,吴起统领魏军攻占河西。这个战国第一位战神的加入,让魏军所向睥睨。吴起此人带兵上,和普通士兵同吃同住,不摆官架子,赏罚分明、雷厉风行。很快赢得士兵尊敬,士兵都愿意为他拼死效命。有一则小故事:有士兵背上生了脓疮。吴起亲自帮他把那脓汁吸了出来。这位士兵木器听到后痛哭:“当年吴...

...出的一大阻碍?中国地大物博,为什么一定要攻占河西呢?
因为关中天险,南边为秦岭,东边潼关,西北运城盆地,不占领河西,咸阳所在的关中盆地始终被山西也就是晋所挤压,河西可以靠着后方的运城盆地,太原盆地补给且形成对秦从北面的压制,它就是悬在秦国头上的一把刀。

西夏美国对河西地区的统治与管理:周霞政权的西扩
宋先平五年三月,在辽朝的支持下,李再次集结重兵攻占灵州。灵州位于周霞西侧,背靠贺兰山,面向黄河,地广千里,表里山川,水深土厚,植被茂盛,北有河朔,南有清宁、亮亮,西有河西走廊。党选陵州后,陵州升为西平太守,作为进取的资本成为霸主使其成为向西扩张的战略基地。2.唐末五代以来,由于吐蕃政权的瓦解、漠北回纥汗国...

八国联军战争全面打响?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9月7日,浑当局取英、法、 日、俄、德、好、意、奥、西、比、荷11国代表正在议定书 上具名。昔时是辛丑年,故名《辛丑公约》。《辛丑公约》是绝后的卖同公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启 建半殖平易近天社会。公约划定:中国背列国赚款海闭银共计4.5亿两,分39年借浑,...

为什么有人认为宋朝的时候很少提起河西走廊呢?
一直到唐朝已经大体上统一全国,今天吐鲁番、哈密一带的高昌国大体上也还是以汉人为主的,杂居当地的胡人也在逐步汉化过程之中。安史之乱后,河西走廊失陷,这一过程完全被逆转。吐蕃占领河西走廊之后,这一地区被吐蕃视为“幸福之地”,大量藏族人口迁入,至今仍然有些藏族在河西走廊繁衍生息...

东川区18949521921: 魏武侯时期,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让吴起灭掉秦国 -
喻涛头孢: 答案是传统的旧思想让魏国错失了灭秦的机会.魏国在变法后,凭借超强的国力和优秀的人才,全力向秦国攻击,秦国是无法抵挡的.不要说集中全力,仅靠10万魏武卒,在吴起的率领下完全可以灭亡秦国.而且不要等到魏武侯时期,在魏文侯...

东川区18949521921: 魏国为什么不灭掉秦国的最新相关信息 -
喻涛头孢: 秦献公时期与魏数次大战能取胜,但是魏国的强大实力未损半分,而秦国已经耗不住战争了.魏惠王时期,庞涓力主灭秦为先,但丞相公叔痤有意与秦交好,最重要的是魏惠王基于文侯和武侯建立的强大国力基础上,他想称霸中原,北上攻赵,南下掠楚,无暇顾及西面的秦国,秦国得到商鞅变法的时间而逐渐强大起来,而魏国惨遭桂陵、马陵两战大败,国力大损,已无力消灭秦国,最后反遭秦国蚕食削弱.

东川区18949521921: 战国七雄魏国吴起为什么不灭了秦国? -
喻涛头孢: 1当年危急时刻,秦国人只好派人求齐国与楚国助拳,以减轻秦国的压力.齐楚二国明白,如果让魏国搞定秦国,他们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于是立即出兵犯魏,援助秦国.2吴起也很清楚,秦国根基深厚,想要一举灭了它,为时尚早,如果继续西进,魏国就会处于双向作战的窘境,那样可就不妙了.3吴起想,得,就放你一马,有了这河西五城,咱也就够了.我吴起只要紧紧守住西河,就能压得你秦国喘不过气来,让你动弹不得. 然而估计吴起做梦也没想到,后来这个蛮夷民族搞了个商鞅变法.

东川区18949521921: 魏国为什么不灭掉秦国 秦国为什么要灭掉六国 -
喻涛头孢: 魏国没这个能力.都想扩张领土,统一中国,就必须灭掉其它国.

东川区18949521921: 历史上秦国为什么两次夺取河西 -
喻涛头孢: 第一次河西之战是魏国先发起的,意在夺取秦国的河西地区,而第二次河西之战是秦国发起的,意在收复河西地区.秦国失去河西战略要地后,秦军退守洛水一带,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经过数年的准备,魏国又转战中原,主力军不在河西,秦军便决定反击.秦国就在公元前401年开始进攻魏国,企图夺回河西要地.魏王得知消息后发动军队全力对抗,秦国没有成功.

东川区18949521921: 山东各国为何不在秦国贫弱之时一举灭秦?
喻涛头孢: 都在自己忙着互掐呢!秦国在那个时代还不是天下最强的.秦国显示统一天下的能力是在昭襄王时代开始,特别是长平之战.穆公之后能灭秦国的看地理位置就是晋国,可是晋国被三家给分了.然后是魏国,魏国曾经占领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差点灭了秦国哦~!可是它战线开的太多,又是攻秦、又是攻赵、又是攻齐,最后被诸国联合打败了.诸国之间龌龊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才有合纵、联纵.

东川区18949521921: 秦始皇灭六国,为什么六国(韩赵魏楚燕齐)不齐心起来对抗秦国呢??? -
喻涛头孢: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角度去看:秦国和六国.秦国:秦国在刚进入战国时是最弱的,东方六国盟会都不邀请他,把他看做是蛮夷之邦,看不起他.最危险的时候是秦孝公刚即位时,当时战国时的著名军事家、改革家和政治家吴起在李理变法(李理...

东川区18949521921: 战国时期的魏国灭掉了什么国家 -
喻涛头孢: 魏国的国力在头两位君主魏文侯及魏武侯之时达至顶峰.前413年至公元前409年,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公元前408年魏国向赵国借道攻取中山国,于前406年消灭.公元前405年至公元前404年,魏国联合赵国、韩国救援田会,进攻齐国,掠入齐长城,俘虏了齐康公.公元前400年和公元前391年,三晋联军又多次击败楚国,夺取了不少土地.魏国盛极一时.

东川区18949521921: 秦始皇的游戏 -
喻涛头孢: 魏国初期的强盛主要在于变法较早,同时多方招贤纳士,人才济济.但是魏国地处中原,属四战之地,易攻难守,只能主动出击.可在初期没有一个好的发展规划,四面出击,到处树敌,向北攻赵,向东攻齐,向南攻韩、楚,向西攻秦,并攻灭...

东川区18949521921: 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 -
喻涛头孢: 其实我觉得就一句话,就是秦国的祖先肯努力,打好了基础,遇上了赢政这么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可偏偏六国那时的君主都是一些目光短浅的无能之辈,国力弱不说,更没什么前途!!这样的国家不被秦国灭,那才怪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