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的舞蹈有哪些?

作者&投稿:威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毛南族人喜欢跳什么舞蹈 毛南族的舞蹈~

毛南族肥套 用于还愿的舞蹈
  "还愿舞",毛南语称"肥套",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盛行于明清之际,初为毛南族借助傩祭祀天地自然万物的仪式,在传承过程中融合毛南族口头文学、山歌、戏剧、舞蹈、音乐、打击乐等艺术元素成为内容丰富的民俗活动。其歌、舞、乐、戏等艺术形式承载着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冀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它既是毛南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又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主要特点
  毛南族肥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傩歌、傩舞、傩戏、傩乐、傩故事(口头传说)、傩面具雕刻几大类。"肥套"共有十几个舞蹈场面。"还愿"时需要摆设各种"供桌",搭神坛,在神坛上"安楼",挂神像,舞蹈活动均用一班师公主持进行。当主唱的师公念请哪种神时,即由师公戴上该神的木面具舞蹈。这些舞蹈的主要内容是"还愿"之家希望通过祈神活动得到"恩赐",使以后的子孙兴旺发达。其过程由主唱师公念咒语、唱神书。念唱到哪个神,哪个神就出来舞,都按一定的程序表演。
  表演由一帮专业的神职人员主持,整体结构是由十五个舞蹈组成,内容非常丰富,他们表演登梯、超度、架桥、拣花、送花、坐殿等舞蹈。
  舞蹈的基本动作有软拜步、起伏碎步、甩袖、绕手轻拜、跳小步和辗转绕圈等。很少有剧烈粗犷的跳蹦。动作规律是在流动行进中起伏跳荡,轻柔悠然,气氛较为庄重肃穆。男性神多身穿龙袍、蟒袍,袍上绣着各种鲜艳声调的图形,并配上闪光片。女性神则上衫下裤,不穿裙,与民间妇女的服饰大致相同。
  传承价值
  毛南族肥套的形成、发展、演变对认识毛南族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傩文化以歌、舞、乐、戏等多种形式表现,可以看到毛南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与嬗变的印记。
  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毛南族肥套处于濒危状态,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使其发挥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和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应有作用。
  从传播学角度看肥套傩俗
  毛南族“肥套”傩俗,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历经无数个历史朝代顽强的存活下来,发展和演变,反映着毛南族社会发展的历史;傩俗歌、舞、乐、戏多种娱乐形式,透射出毛南族文化艺术与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与嬗变。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肥套”傩俗传播,可以说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解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谢谢,还望采纳~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木面舞原是一种傩舞,它是在民间祭祀乐舞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祭祀、娱神、娱人为目的,充分体现了傩舞的神韵。其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向神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和消灾除难,保佑人畜安康,如婆王、三界、三元、社王等神的程式性舞和穿针舞;二是表现渔猎生产、农耕生产和人们在生产劳动男女相爱的欢乐情绪,如瑶王系列舞和三娘与杜帝的自由舞,都是一种摹拟性很强的形象舞和情绪舞。木面舞最显示的艺术特点是配合唱师和打击乐表演,以诗、乐、舞三者融合的形式出现。尽管它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却以颂扬真、善、美的观念为主题。从整体上看,木面舞是以“情”为母体,借助神秘色彩浓厚的宗教礼仪的外壳来表现毛南族人民的内心情感。木面舞排除那些虚无缈茫的东西,舞蹈者虽说戴着代表各种神的木面具,但舞蹈的内容都以现实生活为主。故木面舞中表现性爱的动作风趣而不放荡,做到“乐而不淫”;而反映消灾除难的舞时又能“哀而不伤”,体现一种艺术上的蓄美。石山区民族的生活特点,喜、怒、哀、乐的表达,狩猎、战斗、耕作动作的摹仿拟,手脚,肩,胯的有力摆动,长期劳动,生活形成的动律和姿态,构成了这种体态审美情绪,都充分地体现于木面舞的舞蹈语言之中。那种表现男性丰满的肌肉、强健的体魄的舞蹈动作就成为男性美的标志:而表现胸脯、臀部的丰腴、滚圆而有张力就成为女性美特征。木面舞舞蹈语言简洁、节奏明快,虽说面部被遮住,但通过手、脚、腰等的舞蹈动作,充分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各种情感。由此而构成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粗犷而典雅、简朴而华美的艺术风格。如穿针舞中各种行当图案的目的除了敬神祭祀中必须朝拜四面八方外,舞步的行动路线是为了改变程式舞中僵直呆板、单调的一种艺术手段。因为简单的重复和呆板的直线使人产生枯燥感,走“8”字形路线形成的身段曲、斜是一种曲线美,它体现了男性的勤劳勇敢、女性的美丽温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木面舞的表演者身着龙袍蟒服,头上插着羽毛等等,自然也是剧情的需要,但更重的是给了人们一种美的感觉。服饰和道具是民族文化的象征,通过舞蹈增加了动态美,充实扩大了舞蹈的表现力,更显示出毛南族悠久文化的辉煌色彩。1994年环江民族艺术团曾到日本演出,1999年又组团到台湾去公演。毛南族木面舞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独特的韵律和感情色彩、丰富的内涵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观众,一致获得好评。

 毛南族肥套 用于还愿的舞蹈

  "还愿舞",毛南语称"肥套",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盛行于明清之际,初为毛南族借助傩祭祀天地自然万物的仪式,在传承过程中融合毛南族口头文学、山歌、戏剧、舞蹈、音乐、打击乐等艺术元素成为内容丰富的民俗活动。其歌、舞、乐、戏等艺术形式承载着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冀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它既是毛南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又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主要特点

  毛南族肥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傩歌、傩舞、傩戏、傩乐、傩故事(口头传说)、傩面具雕刻几大类。"肥套"共有十几个舞蹈场面。"还愿"时需要摆设各种"供桌",搭神坛,在神坛上"安楼",挂神像,舞蹈活动均用一班师公主持进行。当主唱的师公念请哪种神时,即由师公戴上该神的木面具舞蹈。这些舞蹈的主要内容是"还愿"之家希望通过祈神活动得到"恩赐",使以后的子孙兴旺发达。其过程由主唱师公念咒语、唱神书。念唱到哪个神,哪个神就出来舞,都按一定的程序表演。

  表演由一帮专业的神职人员主持,整体结构是由十五个舞蹈组成,内容非常丰富,他们表演登梯、超度、架桥、拣花、送花、坐殿等舞蹈。

  舞蹈的基本动作有软拜步、起伏碎步、甩袖、绕手轻拜、跳小步和辗转绕圈等。很少有剧烈粗犷的跳蹦。动作规律是在流动行进中起伏跳荡,轻柔悠然,气氛较为庄重肃穆。男性神多身穿龙袍、蟒袍,袍上绣着各种鲜艳声调的图形,并配上闪光片。女性神则上衫下裤,不穿裙,与民间妇女的服饰大致相同。



  “猴鼓舞”是贵州省毛南族一种用于丧葬活动、由巫师表演的传统舞蹈,流传在平塘县部分乡村。“猴鼓舞”分为男子独舞和双人舞两种,内容分为“猴王出世”、“猴子敲椿”、“猴火引路”三段,表现了毛南族起源、团结勇敢。不忘祖先遗愿等。现在,猴鼓舞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自娱性舞蹈。

  “毛南族打猴鼓舞”又叫“猴鼓舞”,是我国不足10万人口的少小民族——毛南族的民间舞蹈之一,发源于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甲坝村甲翁组,是毛南族群众在丧事习俗中,由巫师表演的民间舞蹈。反映巫术礼仪、丧葬驱魔、避邪求吉、敬奉精灵的内容,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后来,毛南族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就用兽皮做成手鼓,把关于三兄弟的传说演变成民族舞蹈的形式来纪念对亲人的深厚感情,流传到后来就成为毛南族的文化经典—“猴鼓舞”。毛南族对去世的老人出葬时除要用铜鼓来祭祀死去的亲人外,还必须用“猴鼓舞”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因其节奏欢快、动作滑稽,故而逐步演变到毛南族的一些欢庆节日中,成为毛南族的传统舞蹈。

  毛南族《打猴鼓舞》是中国毛南族独特的民间舞蹈之一。发源于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甲坝村甲翁组,是毛南族人在丧事习俗中,由巫师表演的民间舞蹈。舞蹈将巫术祭祀动作与宗教法事动作融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特征,具有杰出的民间传统表现文化空间。

  舞蹈动作粗犷豪迈、机灵朴素、古朴刚劲,体现了可贵的民族精神及毛南族人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反映了毛南族的民风民俗和图腾意识,是研究毛南族民族文化、民族习俗的活化石。



毛南族特有舞种,傩面具全套共36个,按诸神性格雕刻出来,或金刚怒目,或温文尔,或慈眉善目,极其传神。显出精湛的傩面雕刻技艺。它是在民间祭祀乐舞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祭祀、娱神、娱人为目的,充分体现了傩舞的神韵。其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向神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和消灾除难,保佑人畜安康,如婆王、三界、三元、社王等神的程式性舞和穿针舞;二是表现渔猎生产、农耕生产和人们在生产劳动男女相爱的欢乐情绪,如瑶王系列舞和三娘与杜帝的自由舞,都是一种摹拟性很强的形象舞和情绪舞。




我国南方各民族有哪些图腾舞蹈?
群舞按笙乐节奏舞蹈.云南双柏县彝族也有跳虎舞的习俗,每年六月过火把节,时村寨挑选两个精壮小伙子装扮成公母虎神,戴传统制作的具有人,虎共同特征的木面具,身披特制草衣,草裙,赤脚,装虎神,跳虎舞.后面跟着的人,全部蒙面改装成牛,马或野兽,大家跟着虎跳,"虎神"所到之处被视为吉祥,群众争者以酒和...

《西南舞蹈的分布和舞蹈的种类》
西南舞蹈的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主要分布着如藏、羌、森、白、纳西、哈尼、苗族、布依族、十家族、拉祜、景颇等民族他们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舞蹈。舞蹈的种类主要包括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西南民族民间舞蹈多是由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在与自然,敌人斗争的历史中,出于表达感情的...

我国各少数民族各有什么样的服饰和舞蹈
1、舞蹈芦笙舞:芦笙舞跟笙曲一样多已消失,现流传的主要分表演性舞蹈和赛场狂欢舞两类。表演舞蹈舞主要表现在脚步变化多样,在笙曲由一个音段转到另一个音段时,上身与头部和持笙的手及臂部随着一个右摆的舞姿变化。这种笙舞主要是笙队自己在舞笙吹奏或在进行曲中缓步入场的芦笙舞蹈。芦笙的狂欢舞蹈...

民族舞有哪些特点?
“夏地亚纳”、“萨玛”、“多朗舞”等,该舞蹈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以及维吾尔族聚居区;西南地区的藏族舞蹈:表演形式有“酒歌”“刀舞”“棍舞”“龙舞”等,主要分布在西藏和云南藏区;北方地区的蒙古舞:表演形式有“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等,...

拍胸舞历史
拍胸舞,这一历史悠久的舞蹈形式,源于古代闽越族的传统,尤其在泉州和闽南地区有着深厚的根脉。其独特的风格和分布特点,反映了不同环境和人群的印记。例如,旧时的行乞者所跳的“乞丐拍胸”舞,动作虽小而拘谨,融入了生活的乞讨和祈求元素,展现出独特的社会功能。而酒醉时的舞者,则以大幅度、夸张...

贵州的民族歌舞有哪些
2. 布依族 布依族的舞蹈有模拟鸟类和兽类为主要特征的鸟兽舞 , 有在祭祀仪式上表演驱邪逐魔、祈福禳灾的祭祀舞 , 还有表现生产、生活、斗争以及风俗等的民俗舞等等。其中 , 祭祀类的舞蹈占有较大 比重。如《铜鼓刷把舞》、《回旋舞》、《转场舞》等都是在丧葬仪式上 表演的。布依族舞蹈以男女共舞为多 , ...

民族舞的类型有哪些
1、龙舞,又称“龙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广大地区。历史悠久,汉代已有记载。“龙”的造型形状各异,但分节均为单数。由一人持彩球引龙作舞。形式热烈欢腾。一般以锣鼓伴奏,舞时多放鞭炮助兴。2、花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西南等地区。多为欢快的载歌载舞形式。各地跳法...

南非祖鲁族的舞蹈受到了什么文化的影响
南非祖鲁族的舞蹈受到了南非,非洲文化的影响。祖鲁语中“祖鲁”是天堂的意思,至今还延续着用牛当聘礼娶媳妇的传统。祖鲁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是南非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南非文化、历史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战舞是祖鲁族最著名的舞蹈,由各式象征作战的动作所组成的舞蹈。以灵活的跳跃、刺戳和闪避的...

中国民族舞蹈的特色有哪些?
4、朝鲜族扇子舞 流行于朝鲜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据说流传已近z千年,最初是单人或双人舞,后演变为群舞。以扇子为道具,主要动作有“活阳舞”和“西蜜舞”两种。舞者在节奏舒缓的乐曲的伴奏下,潮潮 起舞,用手中的扇子,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呈现出了浓郁的民族特色。5、侗族狮子舞 是侗族人在...

中国古代舞蹈有哪些种类
一、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祭祀:兵舞、帗舞、羽舞、皇舞 巫礼:兵舞、帗舞。驱疫 教育: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和《人舞》。贵族子弟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宴享:弓矢舞 鲁国雅舞:《象箫》、《南龠》舞,...

秀屿区18180426317: 毛南族人喜欢跳什么舞蹈 毛南族的舞蹈 -
占闵脑得: 毛南族肥套 用于还愿的舞蹈 "还愿舞",毛南语称"肥套",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盛行于明清之际,初为毛南族借助傩祭祀天地自然万物的仪式,在传承过程中融合毛南族口头文学、山歌、戏剧、舞蹈、音乐、打击乐等艺术元素成为...

秀屿区18180426317: 毛南族的木面舞有何特色?毛南族的木面舞有何特色?
占闵脑得: 毛南族拥有独特的傩文化,傩歌、傩舞、傩戏,被誉为 戏剧的活化石,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木面舞是它的俗 称,因为这种民间舞蹈表演时要戴木质面具.木质面具一...

秀屿区18180426317: 毛南族的文化艺术 -
占闵脑得:毛南族聪明、勤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的文化艺术.毛南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相当丰富,真实地反映了毛南族人民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象《盘古的传说》、《三九的传...

秀屿区18180426317: 恩施的民族艺术有哪些 急!!!!!!!! -
占闵脑得: 1.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恩施市三岔乡文化站站长邓永红把傩戏用10个字概括为“迎...

秀屿区18180426317: 蒙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特点?(关于蒙族舞蹈的资料)越详细越好 -
占闵脑得: 蒙古舞基本动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肩部动作,如:抖肩、耸肩、绕肩.肢体动作分上肢和下肢,上肢有压腕提腕、硬腕、软手、甩手、弹拨手、抖手、拉背、肩等;下肢有拖步、蹭步、踮步、吸腿步、马步等,还有手位脚位、体态.其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蒙古族舞蹈产生于民间,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舞种主要分为:盅碗舞、筷子舞、安代舞、查玛、科尔沁“博”舞.想要跳好这一舞蹈的话,要注意动作的规范和体态的轻盈,当然,面部表情也要贴合舞蹈来展示.

秀屿区18180426317: 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 -
占闵脑得: 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芦笙舞流传最广.贵州的丹寨、台江、黄平、雷山、凯里、大方、水城,以及广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和过年、祭祖、造房、...

秀屿区18180426317: 吉林人的风土人情有哪些? -
占闵脑得: 吉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 二人转又称作“唱蹦子”和“吉剧”,是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它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深受广大城乡人民的喜爱.皮影戏 皮影又叫驴皮影,其演唱叫唱影,旧社会称皮影艺人为影匠.

秀屿区18180426317: 广西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
占闵脑得:[答案]1、歌舞游艺 广西境内各少数民族都以爱唱且擅唱山歌闻名.山歌曲调高吭咪亮,奔放自由;内容朴素健康、叙事抒情,... 其它如毛南族的“罗海歌”、“欢歌”,松佬族的“走坡”对歌,京族的“哈歌”、“海歌”,坳瑶的“大声歌”,茶山瑶...

秀屿区18180426317: 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有哪些?
占闵脑得: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

秀屿区18180426317: 荔波主要的民族文化资源有哪些? -
占闵脑得: 荔波主要的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多彩. 荔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由布依、水、瑶、苗、壮、侗、汉等18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其中,民族风情以布依族、水族、苗族、瑶族最具特色. 布依族是荔波县的主体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