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昭西陵是谁的陵墓?

作者&投稿:冀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昭西陵是孝庄太后的陵寝,为何会建在清东陵风水墙之外?~

在中国历史上,有位皇后服侍过三代君王,她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她就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又名大玉儿。她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清世祖顺治帝的亲生母亲,康熙皇帝的祖母。她一生德高望重,但是,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为什么孤零零地修建在清东陵大红门风水墙之外呢?人们不禁会联想野史中所载之事,即她下嫁多尔衮的故事。那么她是否真的下嫁多尔衮了呢?


在电视剧《孝庄秘史》里,我们见证了孝庄与多尔衮真挚的爱情;在《格格出嫁》里,孝庄下嫁给多尔衮。看来,民间一直盛行孝庄下嫁给多尔衮的说法。其实,在学术界,这种说法也流传甚广。不然,为什么顺治帝会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同时,根据满族风俗和当时南明遗臣张煌言《建夷宫词》的记叙,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确实有很大可能。
对于为什么孝庄死后葬在东陵风水墙外,野史认为这是在罚其为子孙后代看门,因为他们认为清廷是不齿于其不守妇道行为的。野史只能是野史,是民间传说加工而成,它并没有依据,只是人们主观想象而成。


那究竟为什么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建在清东陵“风水墙”之外呢?其实,这完全是孝庄文皇后自己的意思,从她的遗训里就可以知道了。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孝庄文皇后病重时,面谕康熙帝:“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全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膺,我心无憾矣。”康熙帝十分孝顺自己的祖母,在遵照她意思的情况下,特将慈宁宫东边刚建成不久的5间寝宫拆运至清东陵,改建为“暂安奉殿”。

因此,昭西陵之所以建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一是遵照了孝庄文皇后的遗愿,不使其远离亲手抚育的子孙两代皇帝;二是表明昭西陵与东去千里的昭陵同属一个体系,建在陵区外以示与清东陵有所区别。

清朝皇帝陵墓在河北遵化市和易县。
在清朝军队打败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以后,清王朝的十个皇帝,除了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个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市和易县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园。
由于两个陵园各距北京市区东、西一百里,所以也被称之为清东陵和清西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在规制上基本沿袭明代。
但清朝陵冢上增设了月牙城,而且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清朝皇陵都由石像生、大碑楼、大小石桥、龙凤门、小碑亭。
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门等大小建筑组成。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附有皇后和嫔妃的园寝。

扩展资料:
清朝皇陵介绍:
1、清永陵
清永陵始建于1558年,刚开始叫做兴京陵。到了1659年,改称永陵。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陵内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贴木尔、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及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
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九次来永陵谒陵祭祖,使永陵祭祖活动成为清代的国家大典。
2、清褔陵:
清褔陵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竣工于清顺治八年,经康熙、乾隆两帝增建,方具今日规模。陵内葬有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
此陵面傍浑河,背依天柱山,水绕山环,草深林密,景色十分清幽。其布局虽与昭陵如出一辙,但因它建在北高南低的山坡上,故形成两大特点。
3、清昭陵:
清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竣工于顺治八年,后经康熙、嘉庆二帝增建,才成今日规模。陵内葬有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皇陵

清东陵坐落在京东遵化市马兰峪,距北京250华里。这座大清国皇陵始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共有帝、后、妃陵寝14座,其中皇帝陵5座,为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还有孝庄、东惠、孝贞(慈安)、孝钦(慈禧)4座皇后陵;以及景妃、景双妃、裕妃、定妃、惠妃5座妃嫔园寝。从康熙二年(1663年)葬入清朝入关后第一帝顺治起,于1935年同治皇帝的最后一位遗眷皇贵妃入葬惠妃园寝止,历时272年,比清朝统治中国的时间长四年。

清王朝封建统治者将此处皇家陵寝视为“万年龙虎抱,每夜鬼来朝”的“风水宝地”,修砌了一圈长达四十华里的“风水墙”,把帝后妃嫔大小不等、形式各异的二百多座单体建筑围托起来,称之为“前圈”,与长城之北百多平方公里的“后龙”风水禁地共同构成整个陵区。然而,清东陵所有的帝后“寿宫”均在风水墙圈内,唯独有一座皇后陵寝——昭西陵——建在陵墙之外,是那么不协调,非常引人注目。

昭西陵是清世祖顺治帝的亲生母亲孝庄文皇后的陵墓。“皇后”之谓是依随顺治帝生父清太宗崇德帝皇太极而称的,顺治帝应称“皇太后”,康熙帝则应称“太皇太后”。此人是清东陵所有入葬者中辈份最高的一位。她的身份极其尊贵,对清王朝的贡献亦非常重大,可以说劳逾半百,功勋三朝,堪称巾帼雄杰,彪炳史册。然而,清王朝却偏偏将其葬在了皇家陵园大门之外,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孝庄文皇后”是“孝庄仁宣城宪恭懿至德诩天启圣纯徽文皇后”之略称。其中“孝庄”为庙号,即于太庙立宝奉祀特立之名号。“仁宣诚宪恭绍至德翊天启圣纯徽”是徽号,即专用以称颂帝王皇后的称号。“孝庄文皇后”之称是昭西陵墓主人死后尊上的。皇太极在世时,其为妃;皇太极死后,其子福临继位为顺治帝,晋其为皇太后;顺治帝死后,其孙玄烨登基为康熙帝,晋其为太皇太后。从这称谓的阶段性变化中可以看出,所谓“太后下嫁”之事,当发生在顺治朝。

太后即帝王之母;下嫁乃皇家帝室之女出嫁之别称;再醮则特指妇女再嫁。将“太后”与“下嫁”、“再醮”连系成事,这在中国封建社会,是难以想象的奇闻怪事,更是为那占统治地位的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时代精神与行为规范所绝对难以接受、难以容忍的丑行劣迹。尽管太后下嫁给先皇之弟、今上之叔、功勋卓著、地位显赫的摄政王,这种嫂醮叔娶的几与乱七八糟的婚配发生在帝王之家,着实让皇子皇孙及天下臣民感到耻辱与羞愤。古来丧葬规则为帝后合葬,即使不能同穴,其陵亦应相傍。然皇太极死后四十三年,孝庄薨逝,依制应运送梓宫出关至盛京(今沈阳),在皇太极的昭陵旁建陵入葬;但因为生前有下嫁再醮之事,自绝于前夫,便不能衬葬昭陵而玷污先皇“万年吉地”。更因后世太子皇胄对孝庄不守妇道、非礼非份之行端深恶痛绝,干脆将其埋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令其为子孙后代看守大门,日夜孤寂,风雨独捱,以示惩处。

如上述言,昭西陵几乎是清东陵诸帝后妃陵寝通力摒除园外并着意修造的囚禁之所了,至多也不过是个役仆栖身供差的门房。鸟瞰陵区,比喻似乎极为恰当,“太后下嫁”之说,亦可推成定案了。然而,追究设问一下,这是史实还是传说?是因事建陵还是因陵生事——是太后确有下嫁之事才修建了如此这般的昭西陵,还是因昭南陵位置独特才引起流传“太后下嫁”之说呢?

当然,关于太后下嫁之说的根据,不止昭西陵建在风水墙外这一条,但这确实是持此说者很重要很有力的一个例证。太后下嫁之说流传甚广,正史无法回避,野史极力渲染,专家各持己见,闻者莫衷一是,真可谓迷雾难辨,疑团费解。然而,这正是此案价值之所在,它引起了人们不衰的兴致。

孝庄葬身的昭西陵建在清东陵“风水墙”外,是太后下嫁说最为有力的一个证据。所论者曰孝庄因下嫁之故,不自安于太宗陵地,乃别葬之;或曰孝庄死后,康熙帝因其下嫁之恶德丑事,摒其入祖坟而埋在陵园墙外,罚其为子孙后代看守大门。其实,这些完全是望陵生事,推论而已。据《孝庄后传》中记载:“后自于大渐之日,命圣祖以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近地安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孝庄病重时,对后事已有安排,她面谕康熙帝:“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日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城,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康熙帝边哭泣边点头应允。其后,为感念祖母之恩德,特将慈宁宫东刚建成的五间大殿搬运至清东陵,建起为孝庄停灵的“暂安奉殿”。慈宁宫为孝庄生前数十年居住之所,康熙为表孝心,又重建五间。康熙帝在谕旨中言:“慈宁宫宫东,新建宫五间,太皇太后在日,屡向朕称美,及未及久居,遽升遐。今于陵近地择吉修建暂安奉殿,毋致缺损。”臣工奉旨加紧办理,于冬春两季,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五间殿房的搬迁营建工程。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孝庄梓宫由北京朝阳门外的殡宫移花接木至东陵暂安奉殿,当时尚未建陵。

康熙帝八岁丧父,十岁丧母,幼年由其祖母孝庄及孝惠章皇太后抚养成长,又赖孝庄辅政,祖孙之间情意特别深厚。康熙事孝庄极孝,相处三十余年,每逢外出巡幸,遇岭坡或雨路难行,均下马扶辇前行。康熙帝诣奉天谒陵,途中屡次奉书问安,还献关外特产及朝鲜贡品,“附使进上,伏乞俯赐一笑,不胜欢欣。”孝敬之情,溢于言表。康熙二十四年夏,帝出塞避暑,闻太皇太后不豫,即驰还京师。二十六年九月,孝庄旧疾复作,康熙帝昼夜看视;十二月帝步行至天坛,祈减己寿以延太皇太后之生命。帝谕内阁:“朕自太皇太后违豫以来,日侍左右,检方调药,亲侍饮撰。大皇太后宁憩之时,朕惟隔幔侍疾,席地危坐,一闻声息即趋至榻前,凡有所需,手奉以进。”孝庄病衙,帝亲侍看护,衣不解带,日以继夜。孝庄病危,帝号哭不止。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薨逝于慈宁宫,时近年底,依制,年内丧事不可逾年。康熙不忍心在岁末几天之内将祖母草草殓葬,王公大臣再三进谏不宜逾年,帝执意不从,言忌讳之说,荒诞不足信,规制亦可破除。在康熙帝的坚持下,清廷打破了丧事不逾年之祖传规制,于第二年正月才将孝庄梓宫发引至殡宫,四月移至东陵暂安奉殿。孝庄与康熙,祖母与孙,情意深厚,说康熙罚令孝庄为子孙看守陵寝大门,实在是情理不通,荒谬不堪。

雍正二年(1724年)在孝庄停灵二十六年的暂安奉殿扩修隆恩殿,起建陵园,定陵名为昭西陵。初,雍正帝特派两名大臣与钦天监监工前往相度绘图,谕示:“昭西陵距昭陵甚远,与孝东陵密迩孝陵不同,特建碑亭”。为皇后单独一人建陵并设有神道碑亭,始自孝庄。在清东陵所在陵寝中,只有昭西陵隆恩殿为庑殿顶,余皆为歇山顶。昭西陵由暂安奉殿扩建而成,故其布局与其他陵寝不同。最显著的是内外两层深墙,前后四道面阔墙,地宫周围建茔城,其前单另起方城。凡此均显示出孝庄较之东陵所葬的其他皇后更为尊贵的地位,亦为昭西陵与整个清东陵所有帝后妃陵寝在体系上有别的特殊标志。昭西陵,顾名思义是昭陵之西的陵墓。清制,皇后陵的名称以帝陵名加后陵的方位而定,如顺治孝惠章皇后之孝东陵,雍正帝孝圣宪皇后之泰东陵,嘉庆帝孝和睿皇后之昌西陵,咸丰帝孝贞显皇后(慈安)之普祥峪定东陵,井孝钦显皇后(慈禧)之菩陀峪定东陵等。太示昭陵在沈阳,遵化位沈阳西,昭西陵即如此也。

昭西陵之所以建在清东陵陵墙外,一是遵照了孝庄的遗愿,不使其与亲手抚育辅政的子孙两代皇帝远离;二是表明昭西陵与东去近千里的太宗昭陵同属一个体系,建在陵墙外并在规制建筑上饰以特色,以示与清东陵这一体系有所区别。




清昭西陵是怎么来的?
在清东陵的大红门外,有座单独的皇后陵昭西陵。陵中人叫博尔济吉特氏,她原是皇太极的偏妃。后来被立为孝庄皇后。她的儿子顺治当上皇帝后,她被尊为太后;她的孙子康熙继承帝位后,又尊称她为太皇太后。是清初政治舞台上很有影响的一个人物。清初流传很广的太后下嫁的传说,就是指这位博尔济吉特氏与多...

昭西陵是孝庄太后的陵寝,为何会建在清东陵风水墙之外?
那究竟为什么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建在清东陵“风水墙”之外呢?其实,这完全是孝庄文皇后自己的意思,从她的遗训里就可以知道了。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孝庄文皇后病重时,面谕康熙帝:“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全域,未免劳民动众。究...

清昭西陵是谁的陵墓?
昭西陵是清世祖顺治帝的亲生母亲孝庄文皇后的陵墓。“皇后”之谓是依随顺治帝生父清太宗崇德帝皇太极而称的,顺治帝应称“皇太后”,康熙帝则应称“太皇太后”。此人是清东陵所有入葬者中辈份最高的一位。她的身份极其尊贵,对清王朝的贡献亦非常重大,可以说劳逾半百,功勋三朝,堪称巾帼雄杰,彪炳史册。然而,清王...

昭西陵墓主生平
孝庄文皇后,本名布木布泰,又名本布泰,是清朝顺治帝的生母。她出生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1613年3月28日),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妃子,同时也是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她出生于科尔沁部的蒙古贝勒寨桑的次女。在天命十年(1625年),她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开始了她的宫廷生活。婚后,她...

清朝孝庄皇后墓在哪
昭西陵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的陵寝,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始建于雍正三年二月初三日,同年十二月初十日孝庄文皇后入葬地宫。昭西陵是清王朝第二座皇后陵,同时也是级别最高的皇后陵。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文皇后病逝,遗命将其葬在孝陵附近。终康熙一朝,未能解决孝庄文...

孝庄的陵墓在什么地方
孝庄文皇后的陵叫昭西陵,表明与远在盛京(今沈阳)的昭陵为一个体系。昭陵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寝。因为孝庄文皇后的陵寝在昭陵之西,所以称为“昭西陵”。 庄妃像这样就出现了问题。按照满族旧俗,孝庄文皇后崩逝后理应奉安盛京的昭陵,与太宗皇帝合葬。然而事实上,她不仅没有葬到昭陵,而且远隔千里...

为何清朝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损毁那么严重?
此外清东陵中除顺治的孝陵外,其他的墓全被盗过,昭西陵当然也不例外。昭西陵于1931年3月被盗,当年溥昭西陵神道碑亭遗址仪派去的善后人员和东陵守护人员进入地宫探视,发现地宫内第一道石门半开,第二道石门虽然没开,但左扇石门上被凿了个长约0.7米,宽约0.27米的大洞,孝庄文皇后的梓宫倾倒在...

孝庄皇太后的陵墓在哪
孝庄皇太后的陵墓在清东陵之昭西陵(孝陵之南)。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

孝庄的昭西陵为何不在清东陵主陵区内,这与太后下嫁有关吗?
所以最后把她葬在清东陵大红门的东侧,隔了一道墙,称昭西陵,意为与昭陵是一体的,这样就达成了孝庄的遗命,即与昭陵相呼应,有离儿子近。而且清朝皇帝谒陵时,都会从辈分最高的人开始。昭西陵在大红门东侧,所以每次先要从其陵前过,突显其地位尊贵。所以孝庄皇后陵墓在清东陵墙外,恰恰是体现出了...

昭西陵被盗事件
清朝的清东陵中,除了顺治的孝陵之外,其余的陵墓都遭受过被盗的命运。其中,昭西陵在1931年3月也未能幸免。当年,溥仪派遣的善后人员和东陵守护人员进入昭西陵地宫进行检查时,发现第一道石门半开,第二道石门虽然未被完全打开,但左扇石门上被凿出一个长约0.7米、宽约0.27米的大洞,孝庄文皇后的...

嘉黎县18640266278: 孝庄的陵墓在什么地方
巨往亮邦: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境内的清东陵里 在遵化清东陵,有座陵寝像一只孤雁,被建在了陵区界墙——风水墙之外、陵区总大门大红门的旁边.这就是昭西陵,是孝庄文皇后的陵寝.孝庄文皇后就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庄妃,她是皇太极的爱妃,少年...

嘉黎县18640266278: 为什么“太后下嫁”是清宫一大疑案?
巨往亮邦: 位于遵化清东陵风水墙外的昭西陵,是清朝顺治皇帝的亲生母亲孝庄文皇后的陵墓.文皇后在清东陵几十位人葬者中辈分最高,身份极为尊贵,因为她一生辅助了清朝3位...

嘉黎县18640266278: 孝庄的陵墓在什么地方 -
巨往亮邦: 昭西陵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位于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始建于雍正三年二月初三日,同年十二月初十日孝庄文皇后入葬地宫.昭西陵是清王朝皇后陵中级别最高的陵寝.

嘉黎县18640266278: 昭西陵为什么在陵墙之外? -
巨往亮邦: 按清朝祖制家法,孝庄文皇后和她的姑母孝端文皇后,即皇太极的皇后,一样归葬沈阳的昭陵,与太宗皇太极合葬方为正理. 可是孝庄文皇后在几十年中用心血培养抚育起来的儿子顺治帝的孝陵和孙子康熙帝的墓陵都建在了遵化的昌瑞山下,...

嘉黎县18640266278: 清代帝陵、后陵、妃园寝在建筑上的区别? -
巨往亮邦: 有清一代共修建12座帝陵、7座后陵、8座妃园寝,分别由关外三陵、东陵、西陵三部分陵区组成. 1、关外三陵 关外三陵在东北辽宁省.永陵位于辽宁新宾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南麓.葬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远祖盖特穆、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

嘉黎县18640266278: 孝庄太后最后是生病去世的吗? -
巨往亮邦: 孝庄皇后,她是属于正常的生老病死.公元1687年,年迈的昭圣太皇太后(即孝庄皇后)得了急病,康熙皇帝为此茶饭不思,亲自到祖母塌前侍奉.有一次,为了给祖母祈福,他率领百官到天坛,向上天祈祷,希望折损自己的寿岁,来让祖母多活几年.生老病死乃是定律,康熙的祈祷终究还是没能让孝庄皇后战胜病魔.公元1688年1月27日,这位辅佐三代帝王的一代名后,终是撒手人寰. 孝庄皇后生前又不愿意于丈夫合葬,因此后世子孙只能重新寻找合适的地址,再建造一处陵寝.孝庄皇后陵墓也于此时葬入了地宫.因陵寝位于皇太极的昭陵西方,所以又被称为“昭西陵”.

嘉黎县18640266278: 清西,东陵分别有哪些皇帝 -
巨往亮邦: 清东陵共有帝陵5座,为世祖顺治帝之孝陵、圣祖康熙帝之景陵、高宗乾隆帝之裕陵、文宗咸丰帝之定陵、穆宗同治帝之惠陵.孝庄文皇后昭西陵、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东陵及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也建在此. 清西陵是则清代四位皇帝(雍正帝、嘉庆帝、道光帝、光绪帝)及其皇后、嫔妃的陵园.

嘉黎县18640266278: 昭西陵是否完好无损?地宫有被盗墓者撬开过吗? -
巨往亮邦: 我是导游,曾经带团去过无数次清东陵,同意二楼的说法!!在整个清东陵中,除了顺治皇帝的孝陵因为传说没有陪葬品,只有三个骨灰坛子而没有被盗过外,其他陵都被盗掘过!!(其实,顺治陵在民国晚期也曾被盗掘过,不过挖土不深,没有触及地宫)在1928年大军阀孙殿英盗掘东陵的事件中,昭西陵并没有能够幸免.溥仪闻讯曾派人去查看东陵,时有记载:“……初八日午,谒昭西陵、惠陵、殿宇残毁,以昭西陵为最,大柱均用刀斧砍削,围径仅余四五寸……”

嘉黎县18640266278: 清朝皇帝墓分布在哪里
巨往亮邦: 关外三陵是指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在满洲老家赫图阿拉(满语意为“横岗”),还建有埋葬清朝远祖肇、兴、景、显四祖的永陵.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内,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

嘉黎县18640266278: 清东陵和清西陵各葬了哪几个皇帝?什么陵名称?
巨往亮邦: 清东陵是清代的皇陵之一,清代的皇陵共有五处,三处在辽宁省,两处在河北省.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的马兰峪,北倚昌瑞山,南靠金星山,东邻倒仰山,西傍黄花山.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系顺治皇帝亲选的陵地.另一处则是西陵,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