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后妃有哪些等级?

作者&投稿:鄂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朝妃嫔等级~

1、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娙娥(娙,音xíng)、容华、充依,各有爵位。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
2、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3、王莽时托古改制:和嫔、美御、和人三人,位视公,(注:即三夫人);嫔人九,视卿,(注:应是九嫔);美人二十七,视大夫,(注:相当二十七世妇);御人八十一,视元士,(注:八十一御妻也)。凡百二十人(不含后),与古制同。
4、东汉光武中兴后,提倡俭朴,六宫称号只剩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俸禄不过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无爵秩,只在岁时赏赐充给。皇子封王,妾数原无限制,此时也定制,正妻称妃,妾不得超过四十人。

扩展资料
汉朝妃嫔爵位: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第二十一等爵)。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娙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二十八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一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朝后妃

西汉初立,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娙娥、容华、充依,各有爵位。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
除皇后外,汉朝妃子有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同丞相,爵比诸侯王 。
2、婕妤,视同上卿,爵比列侯。
3、娙娥,视同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
4、容华:视同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
5、美人,视同二千石,爵比少上造。
6、八子,视同千石,爵比中更。
7、充依,视同千石,爵比左更。
8、七子,视同八百石,爵比右庶长。
9、良人,视同八百石,爵比左庶长。
10、长使,视同六百石,爵比五大夫。
11、少使,视同四百石,爵比公乘、
除以上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
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扩展资料:
西汉时,只有先朝的皇后可被尊为皇太后。如皇帝是妃嫔所生或从皇族宗室中过继而来者,其生母皆不得称(皇)太后。
但也有例外。如汉哀帝是诸侯王之子过继而来,其祖母傅昭仪被尊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生母丁姬被尊为帝太后。再加上已被尊为太皇太后的汉成帝母王政君,已为皇太后的成帝皇后赵飞燕,宫中一时出现了四位太后并尊的奇景。
东汉时的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将妃嫔称号统共为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特别的事,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妃嫔等级
百度百科-汉朝后妃

  一、汉代的等级制:
  自汉武帝、汉元帝始,后宫三千嫔妃扩至十四个等级。即:
  1.昭仪,2.婕妤,3.(女圣)娥,4.容华,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长使,11.少使,12.五官 13.顺常,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等。
  东汉时又化繁为简,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只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

  二、历朝历代不同的后妃制度
  中国后妃的体制发始于周,形成于秦,自汉、唐、宋、元、明、清以降、历代多有增损,但大体仍不离周制。
  周代的后妃制规定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所谓后,在宫闱中其地位如同天子,三夫人则如同三公,九嫔如同九卿,世妇如同大夫、御妻如同士。后及三夫人乃为天下母仪,制定妇礼。九嫔掌教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归功;世妇主管丧祭礼宾之事,御妻则侍奉天子之宴寝。除此还有女史、女况、典妇等多种名目,分掌内闱各种杂事。后妃们的行动必须按照严格的礼制规定,听从祖辈的训戒,不得白由行动或随意言笑。所谓后妃,“妃”字,其本义即指配偶,古音即读“配”。“后”字,其原义曾是国主,国君。古代的后王就是指的天子。后来天子的配偶称为后,[后汉]班固在“白虎通”《嫁娶》曰:“天子之妃谓之后.何?后.君也。天下尊之.故谓之后。”然而这里所谓天下尊之,其尊者仍为天子其人,而不是后妃其人。尊后妃的实质.仍是尊天子。郑玄注《礼记》曰:“后之言,后言,在夫之后也”。因此,后地位虽位同天子,然而决不可言在天子之先,必以天子之命唯听。充其量,后只能辅佐天子,所以其地位乃在天于之下是不言自明的。不仅如此,甚至后妃的生死大权也掌握在天子手里。以天于的快乐为快乐,以天子的忧愁为忧愁。一切惟天于是命,这就是后妃生活的本质。

  三宫六院体系
  对于皇帝的后妃,俗言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提法,其实这只是一种泛泛之谈,皇帝后妃的编制历朝历代虽大略近似,然而在名目上和数量上并不相同。
  民间所谓的三宫,一般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其实这是明清以后的体制,三宫最早乃是指诸侯大人所而之处、而天子后妃所居乃曰六宫。《礼记》言:"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周礼·天宫内宰》言:"王后帅六宫之人。"郑玄注六宫曰:"正寝一, 燕寝五,合为六宫。"六宫为皇后居住之所,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诸侯的消亡,三宫的含义有了变化。汉代就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称为三宫,又称太皇大后、太后、皇后为三宫。唐代穆宗时又将两太后与皇后合称三宫。六院作六苑,皆以后妃所居宫院(苑)代指后妃。六宫的概念至唐代已非专指皇后,而泛指后妃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贺《贝宫夫人》中的\'六宫不语一生困,高悬银(片旁)照香山",所言"六宫"皆指后妃,而不是专指皇后。明以下遂泛称后妃为三宫六院。
  所谓七十二嫔妃,不过是泛指皇帝后宫人数的众多,实际上皇帝后宫侍妾的数目远比七十二为多。《管子·小匡》即言:"九妃六嫔,陈妾数千"。《礼·昏仪》则言周代后妃制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可见早在诸侯时期,国君的妻妾已甚众了。秦汉之时秉承周制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制,以皇帝为中心,皇帝之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嫡妻称皇后。由于秦的时代短暂,所以完备的后妃体制及其等级划分实际执行于汉代。汉代的后妃爵列八品:即1.皇后,2.夫人,3.美人,4.良人,5.八子,6.七子,7.长使,8.少使。自汉武帝、汉元帝始,后宫三千嫔妃又扩至十四个等级。即1.昭仪,2.婕妤,3.(女圣)娥,4.容华,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长使,11.少使,12.五官13.顺常,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等。东汉时又化繁为简,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只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
  三国魏晋时期后妃制又有所变化,自夫人以下魏定爵秩十二等。魏太祖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 婕妤、容华、美人。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设淑妃、昭华、修仪(除去了顺成)三等。晋参照汉魏之制于皇后下设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又设淑妃、淑媛、淑仪、修华、 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还有美人、才人等,其位亦在九嫔以下。
  至此周之三夫人、九嫔便有了具体名称。

  清代宫廷后妃制
  以清代宫廷制度而言,宫闱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康熙皇帝的时候,规定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六宫,佐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俱无定数,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清代后妃的来源,与历代不同之处在於,满族实行具有自己特色的「阅选秀女制度」,不仅皇帝的后妃要从秀女中挑选,被选中的秀女还要为皇子、皇孙栓婚,或为近支的宗室亲王、郡王指婚。能被选入宫的女子,又可分两种:由八旗户籍选出的称为「秀女」,地位较高,可选妃立后;由内务府包衣佐领下选出的则叫宫女,地位较低,仅供内廷使令,但宫女亦有机会晋升为妃嫔。
  挑选秀女,三年一届,参加闺选秀女的年龄,多在十二、三岁以上,十七岁以下,秀女一旦被选入宫中,即为贵人,而最大的幸运就是可以被选作妃嫔。而没有被选入宫中的秀女,则可以自由聘娶。

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至武帝制婕妤、娙娥、傛华、充依,各有爵位,而元帝加昭仪之号,凡十四等云。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婕妤视上卿,比列侯。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子视千石,比中更。充依视千石,比左更。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五官视三百石。顺常视二百石。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有秩斗食云。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 <汉书 外戚上>


妃子的等级和封号有什么?
远古时期皇帝后妃的封号没有严格的规定。比如舜的三位后妃,没有尊卑之分,都叫夫人。商朝有皇后,但往往是几个皇后并排站着。在夏朝,后宫的等级制度相对简单。一般有一个正妃,十一个次妃,或者说是一个正妻,十一个侧夫人。商朝,主要有中宫皇后、东宫王妃和西宫贵妃。四个妃子:德妃,淑妃,惠妃和...

有谁知道《后宫——甄嬛传》中后妃的品阶等级
等级:皇后 皇贵妃 正一品:贵妃、淑妃、贤妃、德妃(仅贵妃能保留原有封号,其他无封号)从一品:夫人(二人)(二字封号)正二品:妃(三人)(一字封号)(有一位三妃之首)从二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各一,无封号)正三品:贵嫔(五人)(一字封号)从...

中国古代各朝代后宫妃嫔等级
宋朝建立后,后妃名位序号始因五代之制,后渐于隋唐。明朝除皇后外,还有皇贵妃、贵妃、嫔、贵人、才人、选侍、淑女等级别。元清二朝各以周边民族入主中原,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来的习俗。清白康熙以旨,逐步建立了等级分明的后纪序位,除皇贵妃、贵妃、嫔、贵人外,还有常在和答应。 后宫里这些有名号的女性,...

古代的妃嫔的排位表。从高到低。要详细!急急急!
古代后宫也是一个小圈子,这里面等级森严,每一个人也都要恪守自己的本分和规矩,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才能在这个小圈子里面生存下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小圈子里面的排位表是怎样的吧!!正超品:太后(前朝皇后)(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妃嫔)从超品:太妃(前朝娘娘)(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

唐朝的后妃的等级
皇帝的妻妾有专名和等级 唐朝规定:皇后下面是贵妃、淑妃、德妃、贤妃,这叫“四夫人”。往下是“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再往下是婕妤、美人、才人各九名,这叫“二十七妇”。再后是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名,这叫“八十御妻”。此外,其他宫女就太多了。...

清朝后妃制度中,等级最低的答应,她们的日常生活到底有多艰苦?
级别越高的后妃,年例越高。最高级别的皇后每年能到手1000两银子(是答应的33倍),再加上蟒缎、补缎、织金、妆缎等上等绸缎,与答应不可同日而语。按照礼仪制度,清朝皇帝和后妃不在一起吃饭,所有的后妃都有自己的小厨房。因此,后妃享受一定数量的日常供用。答应的日常供用是:猪肉1斤8两,羊15...

古代后妃的等级
4、二十七世妇: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5、八十一御妻: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后宫嫔妃”是封建皇朝对一个群体特定的名称,具体指代皇帝后宫中的一群女性,一般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嫔妃同时也是皇帝的...

各朝各代古代妃嫔等级表?
皇太极时期设五宫后妃:清宁宫皇后、关雎宫宸妃、麟趾宫贵妃、衍庆宫淑妃、永福宫庄妃(即孝庄文皇后)。以后各朝设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此十四人称为“主位”,得以在东西十二宫主一宫;贵人、常在、答应无定额,得以在某宫占据一室。以上是中国古代一些主要朝代的妃嫔等级表,每个朝代的等级...

古代后宫有什么级别?
古代后宫等级:1、皇后,有一位。2、正一品:皇贵妃,有一位。3、从一品:惠妃、淑妃、贤妃、德妃各一位。4、正二品:妃,有四位。5、从二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位。6、正三品:婕妤,有四位。7、从三品:婉仪、芳仪、芬仪、德仪、温仪各一位。8...

后宫嫔妃的等级
女御序王燕寝。 秦王赢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自称为皇帝,其正嫡便叫皇后。 汉帝国后妃制度继承秦制,并明确规定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母亲称皇太后,中国后妃制度的母后称号就此确定,历代相沿。 西汉:经几朝皇帝修订,后宫名号有十四等级:昭仪、婕妤、娙 娥、容华、美人、...

乌马河区18651078043: 汉朝后宫嫔妃的等级制度是什么样的? -
雷届破伤: 在汉朝,皇帝的奶奶称作太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称作皇太后. 皇帝的皇后是唯一明媒正娶的,皇后以下有14个级别的内宫分类. 三国鼎立,曹操称王以后,改后宫等级,分为5等,依次是:王后,夫人,昭仪,婕妤,容华和美人. 曹丕称帝以...

乌马河区18651078043: 汉代妃嫔的品级分别是什么,比如婕妤相当于几品的,三品?四品?这些, -
雷届破伤:[答案] 品级要到曹魏开始定官阶为九品,才有.两汉以俸禄“石”(dàn)之多寡作为官吏的等级. 以最稳定的排列,妃嫔爵位: 1皇后,这不用说吧. 2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3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4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 5 傛华视真二千石,...

乌马河区18651078043: 汉朝太子嫔妃等级分别是什么、 -
雷届破伤: 如果你单指汉朝的话,那么太子妃的等级只有三个: 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最多级别的太子嫔妃出现在唐朝: 唐代:太子妃(太子正妃只有一名,太子可晋级太子妃,级别低的要遵从级别高的) 奉仪→昭训→承徽...

乌马河区18651078043: 汉代后宫等级制
雷届破伤: 自汉武帝、汉元帝始,后宫三千嫔妃扩至十四个等级.即: 1.昭仪,2.婕妤,3.(女圣)娥,4.容华,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长使,11.少使,12.五官 13.顺常,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等. 东汉时又化繁为简,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只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

乌马河区18651078043: 急求汉宫宫殿名/嫔妃等级/称呼/高低位服饰要求等 -
雷届破伤: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即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 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至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 妃嫔等级扩充到...

乌马河区18651078043: 汉朝后宫嫔妃的等级怎么分的?
雷届破伤: 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经娥(经为女字旁,打不出来,下同)、容华、充依,各有爵位.汉元...

乌马河区18651078043: 急求汉朝嫔妃等级!
雷届破伤: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 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 至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 王莽新朝时期,追求复古,种种名目层出不穷.其罢汉朝妃嫔称号,模仿先秦时期,自创了和、嫔、美、御四等称号. 和三人,嫔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东汉 东汉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乌马河区18651078043: 求后宫群里的千金等级(汉朝的)
雷届破伤: 你好,汉代的等级制: 自汉武帝、汉元帝始,后宫三千嫔妃扩至十四个等级.即: 1.昭仪,2.婕妤,3.(女圣)娥,4.容华,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长使,11.少使,12.五官 13.顺常,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等. 东汉时又化繁为简,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只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

乌马河区18651078043: 求汉朝妃嫔排位、封号. -
雷届破伤: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有记载: 汉制,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帝妃曰皇后,其馀内官十有四等.魏因汉法,母后之号,皆如旧制,自夫人以下,世有增损.太祖建国,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夫人,有昭仪,有婕妤,有容华,有美人.文帝增贵嫔、淑媛、脩容、顺成、良人.明帝增淑妃、昭华、脩仪;除顺成官.太和中始复命夫人,登其位於淑妃之上.自夫人以下爵凡十二等: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昭仪比县侯;昭华比乡侯;脩容比亭侯;脩仪比关内侯;婕妤视中二千石;容华视真二千石;美人视比二千石;良人视千石.

乌马河区18651078043: 汉代妃子等级...什么婕妤,美人什么意思... -
雷届破伤: 经汉初、武帝、元帝的订立和增修,嫔御名号有十四等.昭仪、婕妤、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宫、顺常、无消(这一等还有:共和、娱灵、保材、良使、夜者).仅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四等.曹魏的皇帝对嫔妃名号甚感兴趣.也许是出於喜好文学的缘故,每个皇帝在位时都要把嫔妃名号作番调整.至魏末定为十二等:贵嫔、夫人、淑妃、淑媛、昭仪、昭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美人、良人. 同侍一个丈夫,你说什么关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