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双相)

作者&投稿:泰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心境障碍,单,双向障碍有何区别~

环性心境障碍,用很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就是躁狂或是抑郁症未遂,还未出现明显的症状之前所呈现的病态表现。
双向障碍是一种心境障碍,表现为时而抑郁时而躁狂。有可能是生理上的某些神经递质传递紊乱,也有可能是你心理上的问题
具体来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与病因和发病时的表现,需要专业的心理结合具体病例来区分.
如果你哪位朋友有这方面的怀疑或倾向,建议去看下心理

顾名思义,双相兼有心境变高和变低两极性特点,是心境在正常,高涨(躁狂),低落(抑郁)之间往返摆动。虽有单相躁狂(常归为双相之列),但一般所谓单相一概指的是单相抑郁(重性抑郁),是心境往返于正常和抑郁之间。 给病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成为当今全球最热门和最主要的精神卫生问题,也是对精神病学严峻的挑战。
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精神病的一种延伸。
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以理解为属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者。

双相心境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简称双相障碍(BPD),是针对单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而言。DSM-IV和ICD-10将二者并列为两种主要心境障碍。单、双相概念首先由Leonhard(1957)从遗传学角度提出,并于1980年纳入DSM-III分类体系。
顾名思义,双相兼有心境变高和变低两极性特点,是心境在正常,高涨(躁狂),低落(抑郁)之间往返摆动。虽有单相躁狂(常归为双相之列),但一般所谓单相一概指的是单相抑郁(重性抑郁),是心境往返于正常和抑郁之间。
和单相抑郁一样,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患病率(0.5%~1.5%),高复发率(90%病人多次复发),高致残率(WHO列为十大致残疾病),高死亡率(25%~50%自杀未遂,11%~19%自杀身亡)和高同病率(46%酒依赖,60%药物依赖)特点。
双相障碍又以临床症状的多样性(躁狂症状,抑郁症状及精神病性症状)和病程的复杂多变性著称,极易和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混淆,造成漏诊和误诊,治疗难度也极大。其诊断、分类和防治是现代精神病学中最复杂最困惑的疾病。给病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成为当今全球最热门和最主要的精神卫生问题,也是对精神病学严峻的挑战。今就双相障碍分类、诊断和治疗简述如下。
1 分类和诊断
早在1978年Angst按躁狂、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分为三类:(1)Md(躁狂重,抑郁轻,即今天的BPD1); (2)Dm(抑郁重,轻躁狂,即今天的BPD11); (3)MD(躁狂、抑郁症状均重,需住院,也属于BPD1)。也有分为6种亚型的(表1),多数只分为BPD1,BPD11,环性心境障碍和未定型4种。
按发作频率可分为快速循环型(发作≥4次/年),超快速循环型(≥4次/月)。
表1 双相障碍的分型
分 型 特 征 DSM-IV诊断
BPD I 躁狂+抑郁 BPD I
BPD II 轻躁狂+抑郁 BPD II
BPD III 环性人格 环性心境障碍
BPD IV 抗抑郁药诱发躁狂或轻躁狂 物质诱发心境障碍
BPD V 抑郁+双相家史 重性抑郁(或假性单相抑郁)
BPD VI 躁狂无抑郁发作(单相躁狂) 未加标明心境障碍
Klerman G. 1987
如果在一次发作中躁狂和抑郁症状共存,即有经典躁狂症状,又有明显焦虑、抑郁、心境恶劣,则称之为混合状态(混合性躁狂,心境恶劣性躁狂或易激惹性躁狂)。历史上有躁狂性木僵,病人呈运动性迟滞,刻板,缄默,但心境高涨。观念飘忽的抑郁,病人心境抑郁,但思维加速,有观念飘忽的描述。多出现在躁狂和抑郁转型或过度期间,往往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更常见的是病人兴奋多动,但心境是低沉而忧郁的,单独发生,自始至终均有此混合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躁狂时出现一过性心境低沉十分常见,但混合状态最常见于躁狂和抑郁症状持续存在的病例。
约10%~20%病人既符合躁狂诊断标准,又出现一个或多个精分“一级症状”(如评论性幻听,思维影响,被动体验等),按研究用诊断标准应诊为分裂情感障碍、躁狂型。按DSM-IV被诊为躁狂,伴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与心境高涨一致,被诊为躁狂,伴心境协调的精神病症状。不协调的被诊为躁狂,伴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症状。
双相障碍诊断除依据横断面精神症状外,纵向病史和家史也颇重要。BPD病人,尤其BPDII病人往往忽视其轻躁狂史。因此,不仅要详细询问病人,最好包括知情人,才有可能揭示是否有过轻躁狂,否则常误诊为重性抑郁。这种鉴别具有极大治疗和预后意义。
2 治疗
如前所述BPD含多种复杂症状,病程又变化无常,除易造成误诊外,也给治疗带来困难。
2.1 治疗原则和目标
(1)明确诊断,排除继发性障碍,及时掌握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以心境稳定剂(MS)为主,辅以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或BDZ。没有一种药能全面有效控制/预防BPD所有症状,多数病人需联合用药。
(3) 以全面、持续症状缓解为目标,长期维持治疗是必需的。
(4)除急性控制症状和防止复发外,更应力求恢复社会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5)强化心理治疗,减少心理应激因素。
(6)难治和病情严重,强烈自杀意念和行为者可优选ECT。
2.2药物治疗
(1)心境稳定剂:既往称抗躁狂药,对心境的两极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急性治疗躁狂,也能急性治疗抑郁;具有稳定心境作用,维持治疗可预防复发;不恶化症状,不加剧发作频率。
①锂盐:是经典抗躁狂药,有很多对照研究证实,对急性躁狂,抑郁治疗和维持治疗都有效,对混合,快速循环效差,是最常用的MS之一,但毒副作用大,应注意药物监测;
②抗癫痫药:
a. 第二代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和丙戌酸盐对快速循环和混合躁狂效果优于锂。毒副作用多,有的较严重,如对肝损害,胰腺炎,粒缺,剥脱性皮炎等;
b. 第三代抗癫痫药:近年来相继问世并用于精神科临床,比较看好的有批吡酯(妥泰),为广谱高效抗癫痫药,很多个案,开放和对照研究证实对躁狂的效果,尤其难治病例。可单用,一般和MS联用。突出优点是不引起体重增加,甚至可减轻体重。
(2)苯二氮卓类:常用劳拉西泮和氯硝西泮,吸收快,可注射,镇静作用强。可用于明显焦虑,激越,攻击,躁动,失眠病人。仅供临时短暂使用。
(3)抗精神病药:在引入锂盐之前,躁狂治疗一直用抗精神病药,最早用氯丙嗪,以后使用更多的是氟哌啶醇,一度成为抗躁狂首选药,但锥体外反应大是其缺点。
上世纪90年代一批新型抗精神病药上市,躁狂治疗又有了很大进展。众多的新药中以维思通,奥氮平研究的较多,大量研究结果证实对躁狂有效。据报道1999~2001年全球新型抗精神病药处方中,70%用于包括BPD在内的非精神分裂症病人。这些药共同特征是相对传统抗精神病药而言EPS少,耐受性好,作用广谱,疗效好。
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BPD有以下优点:
①比MS更快,能更有效控制急性兴奋症状;
②本身具有心境稳定作用,对躁狂和抑郁都有效,反映在治疗精分时PANSS焦虑抑郁评分减少,其抗躁狂和抗抑郁作用度认为与其D2,5-HT2拮抗药理作用有关。有人甚至提出是MS合格的候补药,至少是MS理想的补充;
③耐受性好,毒副反应小,有效剂量下EPS少;
④可改善认知功能;
⑤也可用于维持治疗,预防复发。
近年,有关维思通治疗BPD的文献日益增多,其中不乏大样本、设计严谨的双盲对照研究。研究表明:不论单用或合并MS治疗急性躁狂的疗效和氟哌啶醇相当,明显优于单用MS;耐受性比氟哌啶醇好,起效较快,多数可在一周内起效;对混合性躁狂、快速循环、难治性躁狂、分裂情感躁狂型、对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都有效,表明维思通治疗躁狂是其直接的作用,并不取决于其抗精神病作用。
维思通治疗躁狂的剂量平均为2~4mg/d,常在1周内加至有效治疗剂量,小剂量有预防作用。
虽然其它几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也具有抗躁狂作用,但维思通无过度镇静,无抗胆碱能副作用,与MS的药物相互作用少,价位较适中。维思通合并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适应证已在全球17个国家获得批准,2003年美国FDA批准了维思通单用或合并MS治疗急性躁狂的适应证。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应用无疑将给更多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心境障碍是指悲伤或情绪高涨显得十分强烈,并且持久,超过了对生活事件应激反应的程度。
双相型障碍:躁狂症典型的心境是情绪高涨,但是激惹性较高,具有敌意、脾气暴戾和难驾驭等现象也很常见。病人的整个体验和行为都带上这种病态心境色彩,使他们相信自己正处在最佳精神状态。此时病人显得不耐烦,爱管闲事,频频打搅他人,如果遭到反对,便大吵大闹。结果便与他人产生摩擦,可能由此产生继发性的偏执性妄想,认为自己正被人迫害。精神运动功能的加速,使患者体验到思想像在赛跑一样,可以称为意念飘忽,如果很严重的话,很难与精神分裂症的思维散漫相区别。注意很容易随境转移,患者常常会从一个主题转向另一个主题。思想与活动的境界都很开阔,进而发展成为妄想性夸大。有时在躁狂极期会出现一时性的幻听或幻视,但均与病态心境具有可以理解的联系。睡眠需要明显减少。躁狂症病人各种活动中都显得不会疲倦,活动过度,凭感情冲动行事,并且不顾有无危险。在病情达到极端时,可能显得十分疯狂,以致在情绪与行为之间没有什么可以理解的联系,呈现为一种无意义的激越状态,称为谵妄性躁狂。
属于精神病的一个分类,主要发病原因:和遗传有很大的关系。
心境障碍的病因仍不清楚,但有大量资料提示某些生物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与其发病有密切关系。
(1)生理因素
①遗传因素。群体和家系调查发现,心境障碍发病者亲属患本病的机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机率越高,而双相者的遗传倾向比单相抑郁更明显。
②生物化学研究,大量科研资料提示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和相应受体功能的改变以及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者,可能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
a 神经递质代谢异常。有关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紊乱的根据,其一是利血平能耗竭中枢去甲肾上腺素(AE)和5-羟色胺(5-HT)而诱发抑郁,其二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T),通过阻断单胺代谢通路而提高突触部分单胺递质的水平,具有抗抑制作用,其三是丙米嗪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抑郁剂,能抑制突触前膜给单胺再摄取,使突触前隙单胺含量增高。
b 受体功能改变。有研究报道,抑郁发作时患者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敏感性升高,而抗抑郁药可降低受体敏感性,抑制其对NE的再摄取。外周5-羟色胺功能研究也发现抑郁患者血小板SH丙咪嗪受体结合位点密度减少,但随病情缓解而逐渐恢复正常。
c 第二信使系统功能失调。环磷酸腺苷(cAMP)和磷酯肌醇(CPI)作为第二信使,参与神经递质的信号传导。研究提示双相心境障碍患者(AMP)和 PT代谢异常。
d 神经内分泌紊乱。资料可证明神经内分泌功能与心境障碍的发病关系密切,最重要的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的改变。抑郁病人的血浆皮质醇增加、尿游离皮质醇排出量升高。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可反映HPA轴功能是否正常,抑郁患者口服地塞米松后可见皮质醇抑制现象。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TPH-ST)是检验HPT轴功能的方法,抑郁患者多呈迟钝反应。
(2)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在心境障碍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严重负性生活往往是构成抑郁障碍的致病因素,其他一般负性生活若持续存在也能诱发抑郁障碍。
总之,心境障碍的病因错综复杂,迄今为止还不能确定。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生物因素构成了发病因素或倾向,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到触发媒介的作用。

根本就不是一个病,一个是精神症一个是神经症。不过二者应该可以共病。尤其抑郁和神经衰弱。

抑郁症可能是心理的也可能是精神的,但是双相心境障碍,即躁郁症,一定是精神上的。

就算真正研究懂了这个,在中国这种情况下,是完全没用的.
还记得不久前东北某省化工厂泄露有毒气体,导致几百人中毒的事件吗?
某国家院士竟然能得出结论:跟气体泄露无关,是"心因性疾病".
也就是说那帮中毒的职工,其实都没中毒,他们全都是精神病集体发作!!
不料在国家安监局的官网上,被人发现该企业已经被通报批评,作为反面例子,督促全国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了.

你自己看看,只要有权有钱,什么样的鬼话都能说出来,即使你是院士\高官,简直是说起谎来是张口就来,根本就不用达草稿.

至于JC给邓安上一个什么病,无非也是为了给那三个禽兽官员开脱作准备.
你虚心学习这点我很敬佩,但是担心你被残酷的现实打击得头破血流.

http://baike.baidu.com/view/728843.htm里面有答案,看看吧,我也是因为邓玉娇案才关注这个词的,应该是抑郁症的一种,只不过是情绪过渡大而已。


什么是双相障碍?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双相障碍协作组组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方贻儒教授介绍,双相障碍是一种心境障碍,一般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双相障碍病程是发作性的,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交替往复或不规则等多样形式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目前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

什么是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英文名称为Bipolar Disorder(BP),英文别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1.抑郁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异常相似而难以区分,...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DSM-IV中将双相障碍分为两个亚型,双相I型指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及重性抑郁发作,双相II型指有轻躁狂及重性抑...

双相情感障碍如何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哪些?
2、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现在很多人对于精神类的疾病都喜欢自己检测。但是光靠自己对应疾病症状来判定自己是否有病是很不安全的行为。所以,你一旦发现自己在情绪上有长时间的偏差的时候,应该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而不是自己诊断自己医治。(1)药物去为主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主要是一精神类要去治疗...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又指双相障碍 (Bipolar Disorder) ,简称BD,它还有一个老名字叫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所以也叫躁郁症。19 世纪中叶,躁狂和抑郁开始被认为是单一疾病的不同方面这种病在法语中叫做“alienists”(循环性精神病)。20世纪初,在建立循环性精神病时,德国精神病学专家EmilKraepelin 从早发性痴呆...

双相情感障碍是心理疾病还是精神病?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双相障碍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双相障碍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环性气质。应激性生活事件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然而,以上这些...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也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或躁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主要特征是情绪波动剧烈,周期性地经历躁狂(Mania)和抑郁(Depression)两种不同极端的情绪状态。躁狂期(Mania)是双向情感障碍的一种极端情绪状态,表现为情绪高涨、兴奋、冲动和多动,思维快速、言语冗余,注意力不集中,自信心过度,睡眠...

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也就是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双相情感障碍的关键特征是极端的心境波动,从躁狂的高峰跌到重度抑郁的低谷。它之所以被称为心境障碍,是因为它深深影响一个人的情绪体验和“情感”(TA向他人表达情绪的方式)。而它之所以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是...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的患者总是游走于天堂与地狱之间,这种飙升和跌入感伴随着他们度过一个个挣扎的日夜。作为正常的人,我们会主动去玩跳楼机寻求刺激,但如果让你想象这一辈子都在跳楼机上过呢?这可能就是双相患者们的痛境。双相并不是偏爱天才有人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天才病”,是人类为了换取智慧和创造...

什么是双向人格障碍?
双相障碍,又称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将双相障碍分为两个亚型,双相I型指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及重性抑郁发作,双相II型指有轻躁狂及重性抑郁发作,无躁狂发作。双相障碍是精神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

定襄县17662946689: 什么是双向心境障碍? -
道缪凯塞: 抑郁障碍包括的病种很多,有我们精神医学上讲的叫双向的情感障碍.什么叫双向情感障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这种情感障碍,这当中就有抑郁发作;还有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来讲,里边有抑郁障碍包括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复发性抑郁,还有一种叫心境恶劣.

定襄县17662946689: 什么是儿童双相型心境障碍?
道缪凯塞: 又称儿童情感性精神障碍、儿童躁狂抑郁症.它是一种以情绪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临床特点为躁狂和抑郁状态的交替发作,具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缓解期...

定襄县17662946689: 双相心境障碍如何治疗?
道缪凯塞: 除了坚持药物治疗外,也可以考虑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学习情绪的觉察和疏导,学习言语表达和交流,修复内心的创伤,帮助人格整合.出现这样的情形,除了家族遗传因素外,也往往涉及到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涉及到从小和父母的情感关系是否健康、稳定.

定襄县17662946689: 双相障碍和心境障碍一样吗?
道缪凯塞: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

定襄县17662946689: 双相心境障碍?双相心境障碍
道缪凯塞: 有一种心理病态,叫魔障. 比如,恋爱被分手,工作中不公平待遇,以及社会的不平等现象,都会给人留下心理阴影. 我们既然在社会中,要做的是适应社会,社会不可能因为我们心理接受能力不达标而有所改变. 所以,克服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建立正确的对生活的态度,很重要. 比如,我们被分手啦,说明我们不够优秀吗?这样可以对照一下自己,找出原因.其实,分手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不我们一个人经历过.某个人不承认我们,并不是我们不好,也许,有更好的缘份在等我们呢. 一个结束,其实是一个新的开始.一段经历,都丰富了我们的阅历.这样我们会长大,成熟自信而强大. 如果就心魔,打败它,你就是强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