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

作者&投稿:蔡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儒家文化:概述儒家思想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安邦治国,品德修养, 儒家文化 给后人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的思想一直成为众多学者研究探讨的对象。那么你知道儒家的思想是什么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庸”就是强调“善”对于“中庸”的概念,张辛介绍了自己的观点。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作为传统文化,张辛认为“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

  “中庸”核心是礼乐文化论坛上,张辛博士对发源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张辛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对于中庸精神与书法的影响,张辛表示,“中庸精神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中国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文化没必要一味与国际接轨”对于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张辛认为我国现有的一切都是以传统为基础的,他特别强调与传统接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张辛介绍,现在很多外国思想家正在反思社会的运行模式和走向,并感觉到了其中的潜在危机。很多思想家反思的结果就是:把目光投向中国,而他们关注的焦点就是中庸思想。

  “中庸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和重要性必将日益显现出来,目前这一点已经有所表现。”张辛认为,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连续性的文化,也是中国众多文化流派中最具有价值的核心精神和观念。“所以,我们要强调与传统接轨,兼容其他文化的优秀精神,而没有必要一味盲目强调与国际接轨。”

儒家文化特征:
其一、以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
其二、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
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
其四、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
其五、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扩展资料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传承和发展。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文化

  最近正好很巧把《论语》看了一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儒家思想总算有了一点点认识。其实说起儒家思想,真是如雷贯耳,褒贬不一,曾经一度儒家思想作为封建腐朽思想的代表被全国人民所唾弃,批斗。之后又曾经掀起过一阵平反风,儒家思想重新被一批学者认识,更有甚者,儒家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商场、官场等,大有“言必谈孔子”之势,可惜《论语》我只看过一遍,只能在这里简单谈谈个人的认识。

  通过《论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清孔子思想的核心,那就是“仁”,所有的“忠、孝、礼、义、信、温、良、恭、俭、让、宽、敏、惠、勇、智……”都离不开这个核心,那么仁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先从造字的角度来看看这个“仁”字,它是人类(“人”)与天地(“二”)相统一的存在本质,这种统一的存在和本质,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存在和本质,这种存在和本质,也就是绝对的善和绝对的道德,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无疑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们再来看看《论语》里面关于论述“仁”的几个地方。

  1)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2)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5)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8)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9)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10)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11)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12)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3)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4)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5)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1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从上面可以看到孔子对于“仁”的叙述有点散乱,但是他从很多方面给我们传达了一个很完整的“仁”,孔子告诉子张做到了“恭、宽、信、敏、惠”即可为仁。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惠爱构成了“仁”的五种品德。孔子多次提到要做到“仁”很难,甚至连尧舜做的都不够,于是他又提到“刚、毅、木、讷,近仁。”刚强不屈、果敢坚毅、质朴忠厚、言语谨慎,这四种品格接近于仁德。这又给了我们更多的关于“仁”的启示。

  通过孔子的几个弟子“问仁”,孔子给出了许多关于“问仁”的具体做法。首先樊迟三问仁,孔子认为首先做一个辛勤工作然后获取报酬的人而不要做一个不劳而获的人,爱一切人,并把一切人的幸福作为他的政治目标,至于如何实践这些仁德,孔子建议在关注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以公允、公平、公正的态度去关注维护他人的利益;应该以严肃认真、尽心尽力的态度去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应该在与他人的一切交往中抱持不偏不倚、诚实无欺的态度。

  面对不同弟子的“问仁”,孔子还分别给出过一些富有针对性的意见。针对颜渊孔子提出“克己复礼”,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自觉地肩负起自己在一个失去了真理、正义与道德的世界上重新恢复真理、正义与道德的神圣使命。具体的做法就是著名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由“仁”引出了“礼”的概念,礼就是真理、正义、道德,是对行为的规范。针对仲弓孔子希望他能在社会上表现得像是这个社会得主人一样,而对待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并主动承担起自己的每一种责任,对待人民的事业、社会的正义和国家的和谐统一就像对待上天的神灵一样怀抱着虔诚的敬意,自己所不希望的东西也不要强加在他人的身上。针对司马牛孔子强调要敢于公开直接地表达我们自己对于当今世界的观点与看法,言辞上做到真假分明、善恶分明而毫不含糊。针对子贡孔子提醒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强调创建一个正义国家的重要性。

  通过孔子的这些阐述,我们可以逐渐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仁”的概念。仁,从人从二,讲的就是使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爱人”为出发点,每一个单独的个体,都可以通过“爱”与社会他人建立关系,推而广之,施之于社会成员,上至于君王,下至于黎民,都在“仁”所营造的“爱”的氛围中彼此沟通交流。通过“仁”,外在的等级制度被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从父义、母慈、友兄、弟恭,推而广之,就成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一切伦常都最终转化为主体自觉。

  在今天看来,“仁”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要素,仍有其积极意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友之间,长幼之间,相识的与不相识的人之间,彼此尊重彼此友善,“让世界充满爱”依然是今天的主题曲。

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仁”的地方有一百零五次之多,虽然涉及的对象包括了礼义忠恕勇孝恭敬等广泛的领域,但是强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又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以“仁”为其学说的根本之道,是比较没有争议的。问题在于,什麽是“仁”呢?

一.至道无形

对于“仁”,孔子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给出过若干不同的答案。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对仲弓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韧。”对樊迟说“爱人”,又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对鲁哀公的提问,则说:“仁者人也。”学者多以训诂和语义的角度去推敲。例如,以“二人”解释仁为亲亲之义。《说文解字》解做:“仁,亲也,从人从二。”但是现在有的从出土古字中读到“上人”(人字边在上,二字在下面),乃谓仁指上等人之间的爱。以此类推,莫衷一是。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揣测的空间(或曰做学问的空间)。也有的学者,据此认为孔子对“仁”的概念含糊不清。

通常认为,“仁者爱人”是对“仁”最贴切的表述。可是后来孟子接着讲到“亲亲”和“爱民”的爱有差等,成为理学定论。以至后世又引申到公德私德、亲情法制等等的争论,甚有人得出结论来说孔子要对社会腐败负责云云。

其实上述种种,都只是从文字上面去求证“仁”的含义。包括从训诂、考古、中西文化制度比较的角度来研究,也都是从文字上去考证和推断。儒家文献浩如烟海,我们有没有可能直接上承孔子本人的“仁”的境界?这是本文想要提出来探讨的。

大有深意的是,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孔子在对 “仁”的范畴做过上述的反复表述以后,又对弟子们说:“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又对子贡说“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是什麽意思?而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感叹夫子之道难以穷尽,“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又是为什麽呢?

这是很微妙的。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一书传儒道心印,其中说:“君子之道费而隐。”“不见而章(彰),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大道的运行,变化无方。天地之道由一而生二、二生三、以至于无穷数的现象世界,所以至道始于无形。“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小到一茶一饭的琐事,大到宇宙天地间的道理,无一不是道的表现形式。

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比如我们见到波浪,就知道是水。可是如果认定只有波浪才是水,就会失于偏见。因为通过固体的冰、气体的蒸汽,都可以表现出水的不同形式。

我们寻找“仁”的含义,也是同样的。前面孔子对于“仁”的表述,每一个答案都在特定的环境下表达了“仁”的意思;但是如果执著起来,每一个答案又都不完全。因为至道无形,如同四时行百物生,在孔子的言行上随时随地显现着仁之大道;这个实质无形无相而又显现万象的至道,是不能以特定的言语或某一个具体的物质形态完全充分地来定义和表述的。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孔子之仁是一个用心体悟、从而把握全体的问题,而不是一个考据文理逻辑的问题。离开了这个基点,“仁者爱人”就成了无源之水。可见,寻求“‘仁’是什麽”这个经院式(或哲学式)的答案,一开始就错了。

二.体用相济

如此说来,孔子之仁不是无法被了解了吗?很多人可能有过和我同样的体会:研究《论语》多年,读来都是说的别人家事。去年三月里我重读《论语》,至“仁远乎哉?我
欲仁,斯仁至矣。” 便觉得有大愿心充满胸臆,不可抑止。此中意味,恰如古人云“十字街头遇阿爷”,忍不住伸臂攥拳,手舞足蹈。从此读来每一句都是说的自家事。

明代大儒王阳明指出:“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传习录上》)什麽是“实见”?不是从眼耳鼻舌身感知,而是由心灵智慧开启,无所不见而又实无所见。不执著在一事一物上,才能见到真理的全体。什麽是“不假外求”?不假文辞,也不由口说,而是向心内寻求悟入,一朝打破桶底,才得真解。

(1)孔子本人很少直接谈到仁的悟境,《论语》记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朱子注: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孔子自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简洁的表述中窥见一二。

我体会,“从心所欲”者,澄心静虑,恬淡如如,则不为物欲所牵。“不逾矩”者,是超越了自我,彻见人我善恶、乃至天地万物在其本源上无二无别。这种无分别心的大智慧,便是仁心的显露。这境界,依孟子说是“尽心知性”,也就是阳明说 “致良知”。这听起来好像有一点玄。其实圣人与俗人本来没有差别,我们不见大道真理,是因为有私心障碍,虽见也不能明白。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后世效仿圣人的美德,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那就还没有进门。虽然清心寡欲,心里还有一个我在。直到损而又损,连我也没有了。忽然诸念销落,万籁俱寂,一点孤明,觉而不昧。好像云破月出,就见到(不是用眼睛看)这个浑然自在、无二无别的真心。不来不去,如如不动。此时,天理不需存而自在,人欲不待灭而已无;当下心安,能够从容面对一切环境而心定不动。这才见到圣人所说“爱人”的本旨。

回过头来看孔子所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就可以理解,心为仁心,则心之所念必是仁念,人之所为必是仁行。 “君子坦荡荡。”“(心)安则为之。”无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无论是孝亲或是爱民, 圣人的爱人之心都是一样没有分别的、无私的。如果用一个譬喻,这个心就好像是镜面,寂寂不动。这时镜子那个能够映像的本性,无形无色,摸不到也看不见。而当外面的物体一起生灭作用,或者春花秋月,或者雨雪交加,或者莺飞燕舞,一切色彩形象就都原原本本地在镜中反映出来了。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达到无知的境界,然后可以了知万物。像镜子那样,平淡而又平淡,这就是圣人之心、大道之体。

同理如《论语》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个意思是利己也利人(有人说道德的本质是自私)呢?还是先人后己呢? 按普通的看法,就会想到先人后己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心里还有人我的分别,还有一个“我”在,凡事还需要想一想我怎麽办,就还是有私心,就不纯净。好象镜子上有了灰尘,不能完全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在这立己立人、达己达人之际,圣人的爱人之心也是没有人我分别的、无私的。“仁”的境界“纯亦不已”,深不见底而又出之以平淡,才可以说“与天地参”。

(2)我们常常说体和用的关系。太阳自然放光,不需要先去想“我要放光”。当这仁心流露于思想行为,就是所谓诚意。“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中庸》)这里“我欲仁”,一个仁念才起,而“斯仁至矣”就是同时付诸仁行。合于情、顺乎理。这个中和之性,是自然从心里流露,丝毫勉强不得。我们平常说“让我想一想”,就已经不是了;如果再拿什麽道德原则出来,更是差得远了。所以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唯圣者能之。” 阳明谓“真性不息”。

《中庸》里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孔子的典范说明,唯有把握仁心之质,才有可能行率性之真。此所以圣人的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谓之和。未发而中,是说无私之心本来合乎真理,这就是“中”(发音如“重”,射箭中靶的中),不过是还没有表现出来给我们看罢了。这是真理尚未显现出来。发而能和,是说圣人的行事和感情自然流出,其效果都能合乎情理、促成社会的完美和谐。这是真理的显现证明。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传习录上》)这里阳明说一念发动处就是行,其实连未发动处也是行。体与用、知与行、动机与效果、因与果,人与天,都在一言一行之间而得到统一。

(3)人们争论:孔子的主张哪些还适用于今天的社会?却不了解孔子的大道之体原本不来不去,无古无今。大道之用才是相对的、具体的。说一句大白话,我们今日所学,是“人”还是“事”?是继承孔子“一以贯之”的智慧,还是局限于模仿孔子的具体做法或说法?

孔子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为了挽社会秩序失调和伦理道德的失落,提出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的伦理道德规范。这些本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不是后儒所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那样一成不变的教条。* 所以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也就是孟子说的:“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孟子》)。

孔子在从政、治史、教育、伦理道德方面的行事原则和主张,实则来源于仁心的价值判断。“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直道而行,就是依“仁”而行,不勉而中。虽然今天的时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也有终究不变的:具有真诚无私的仁人之心,才谈得到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各项社会制度和系统,达到中和的社会效果。“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家事、国事、学术、政治,概莫能外。这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继承的,也是在今天仍然合乎国情的孔子理论还能得以实行的基础。

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里孔子的确是有分别的、有善恶的、有喜怒哀乐的。这也是大道的显现。比如“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这样立场鲜明,似乎和我们前面说的无分别的仁心诚意有矛盾。譬如我们读唐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们看到月亮有阴晴圆缺,那是不是同一个月亮?其实月亮自己并没有阴晴圆缺,是我们看的人心中造作而生种种分别。今天人们出于各自的立场对孔子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解读,一点都不奇怪。

正因为孔子的境界不为后人所及,后来的儒者便只能摹仿他的一些具体的言行规范,以为千古不易之理。** 到了现代,人们更只能揣摩猜测,乃至出现了“儒家”是否成立这样的问题来。实在地说,这样的儒学研究,是不解其理而求其运用。好比循声猜物,只是外在功夫、文字的功夫而已。又如泉水,源头不通,要求其一泻千里也就难了。

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仁”的地方有一百零五次之多,虽然涉及的对象包括了礼义忠恕勇孝恭敬等广泛的领域,但是强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又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以“仁”为其学说的根本之道,是比较没有争议的。问题在于,什麽是“仁”呢?

一.至道无形

对于“仁”,孔子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给出过若干不同的答案。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对仲弓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韧。”对樊迟说“爱人”,又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对鲁哀公的提问,则说:“仁者人也。”学者多以训诂和语义的角度去推敲。例如,以“二人”解释仁为亲亲之义。《说文解字》解做:“仁,亲也,从人从二。”但是现在有的从出土古字中读到“上人”(人字边在上,二字在下面),乃谓仁指上等人之间的爱。以此类推,莫衷一是。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揣测的空间(或曰做学问的空间)。也有的学者,据此认为孔子对“仁”的概念含糊不清。

通常认为,“仁者爱人”是对“仁”最贴切的表述。可是后来孟子接着讲到“亲亲”和“爱民”的爱有差等,成为理学定论。以至后世又引申到公德私德、亲情法制等等的争论,甚有人得出结论来说孔子要对社会腐败负责云云。

其实上述种种,都只是从文字上面去求证“仁”的含义。包括从训诂、考古、中西文化制度比较的角度来研究,也都是从文字上去考证和推断。儒家文献浩如烟海,我们有没有可能直接上承孔子本人的“仁”的境界?这是本文想要提出来探讨的。

大有深意的是,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孔子在对 “仁”的范畴做过上述的反复表述以后,又对弟子们说:“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又对子贡说“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是什麽意思?而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感叹夫子之道难以穷尽,“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又是为什麽呢?

这是很微妙的。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一书传儒道心印,其中说:“君子之道费而隐。”“不见而章(彰),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大道的运行,变化无方。天地之道由一而生二、二生三、以至于无穷数的现象世界,所以至道始于无形。“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小到一茶一饭的琐事,大到宇宙天地间的道理,无一不是道的表现形式。

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比如我们见到波浪,就知道是水。可是如果认定只有波浪才是水,就会失于偏见。因为通过固体的冰、气体的蒸汽,都可以表现出水的不同形式。

我们寻找“仁”的含义,也是同样的。前面孔子对于“仁”的表述,每一个答案都在特定的环境下表达了“仁”的意思;但是如果执著起来,每一个答案又都不完全。因为至道无形,如同四时行百物生,在孔子的言行上随时随地显现着仁之大道;这个实质无形无相而又显现万象的至道,是不能以特定的言语或某一个具体的物质形态完全充分地来定义和表述的。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孔子之仁是一个用心体悟、从而把握全体的问题,而不是一个考据文理逻辑的问题。离开了这个基点,“仁者爱人”就成了无源之水。可见,寻求“‘仁’是什麽”这个经院式(或哲学式)的答案,一开始就错了。

二.体用相济

如此说来,孔子之仁不是无法被了解了吗?很多人可能有过和我同样的体会:研究《论语》多年,读来都是说的别人家事。去年三月里我重读《论语》,至“仁远乎哉?我
欲仁,斯仁至矣。” 便觉得有大愿心充满胸臆,不可抑止。此中意味,恰如古人云“十字街头遇阿爷”,忍不住伸臂攥拳,手舞足蹈。从此读来每一句都是说的自家事。

明代大儒王阳明指出:“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传习录上》)什麽是“实见”?不是从眼耳鼻舌身感知,而是由心灵智慧开启,无所不见而又实无所见。不执著在一事一物上,才能见到真理的全体。什麽是“不假外求”?不假文辞,也不由口说,而是向心内寻求悟入,一朝打破桶底,才得真解。

(1)孔子本人很少直接谈到仁的悟境,《论语》记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朱子注: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孔子自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简洁的表述中窥见一二。

我体会,“从心所欲”者,澄心静虑,恬淡如如,则不为物欲所牵。“不逾矩”者,是超越了自我,彻见人我善恶、乃至天地万物在其本源上无二无别。这种无分别心的大智慧,便是仁心的显露。这境界,依孟子说是“尽心知性”,也就是阳明说 “致良知”。这听起来好像有一点玄。其实圣人与俗人本来没有差别,我们不见大道真理,是因为有私心障碍,虽见也不能明白。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后世效仿圣人的美德,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那就还没有进门。虽然清心寡欲,心里还有一个我在。直到损而又损,连我也没有了。忽然诸念销落,万籁俱寂,一点孤明,觉而不昧。好像云破月出,就见到(不是用眼睛看)这个浑然自在、无二无别的真心。不来不去,如如不动。此时,天理不需存而自在,人欲不待灭而已无;当下心安,能够从容面对一切环境而心定不动。这才见到圣人所说“爱人”的本旨。

儒家学说经历代学者的加工改造,并与其他学说相互争斗,或相互借鉴,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内容,经历两钱多年的风雨,最后终于凝聚成为民族进身精神的主要内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对我们民族的理想人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社会心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孔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其弟子三千,有七十二成名。他的教育思想就是儒家文化的最好反应。孔子的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其中道德教育又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他的道德教育以“礼”为准则,以“仁”为核心,“仁”含有“修己”与“爱人”两个方面的意义。他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守的原则,即立志和力行,自省和自克,改过和迁善,乐道与安仁,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

我觉得孔子注重道德修养的培育这一点很重要,也非常有必要。目前我国的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识方面的教育。因而,社会中出现了很多的高科技犯罪分子,如网上的黑客。现代的人太注重个人利益,因此缺乏了对他人的“仁”和“爱”,对物质生活的无限追求,导致了一些人的腐化堕落。

古代儒家文化很讲求遵师重道,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条。回头看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与古人相比相差甚远。尤其实在大学生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如,上课经常迟到,缺课,课堂上不专心听讲,干其他事,路上见到老师不主动问好。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是与儒家文化相背离的,应该加以改正。

我很喜欢孔子的教授的学习方法,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学与思结合,学与行结合’等。孔子的教导使我受益匪浅。

儒家思想以“求善”为目标,讲求“仁政”,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国古代各朝各代的兴衰都很好的证明了这一观点。古人提倡“以和为贵”当今世界是和平发展的趋势,如果每个国家都推崇儒家文化的仁爱,博大,宽容,那么我们的社会将发展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儒家文化将天人相应的世界观,君民相维的政治观,上下相依的伦理观融为一体。以伦理道德为核心,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儒家文化以人伦为出发点,讲究“三纲,五常”,儒家的这一思想为皇权的巩固和集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今天来看,这些理论都极其荒谬,应当遗弃。而尊老爱幼的美德一直流传至今。儒家讲求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人都应该有这样远大的抱负,而不会妄活一世,而无所作为。儒家文化代表;代表了中国的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如担负历史责任,注重整体利益,讲求道德,关心他人,贵和持中,宽忍和平,豁达乐观,以道制欲望、。

儒家文化还有很强的哲理。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对统治者的要求极为严格,其代表人物有,周公,孔子孟子,萧何,诸葛亮,他们都有高尚的人格。儒家的“八目”由远及近,由小及大,由个体到群体的修养方法,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哲学体系。提倡“温,良,恭,俭,让”,修生途径是:穷则独善其生,达则兼济天下。

儒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在封建道德教育代替了宗教信仰,从而避免了社会陷入宗教的迷狂。儒学提倡用世进取,兼济天下,讲求修齐治平;儒学具有重视气节,操守的传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为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

儒学文化与现代文化有冲突的一面,也有切合的一面。我国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正是对传统文化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改造更新,建设适合社会主义需求的新文化。~

一句话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仁大志
先道再德次仁后义


什么是家文化?
家文化,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所传承、倡导并实践的一种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它是家庭文化的核心,是家庭成员共同遵守和遵循的准则,也是家庭和谐、稳定和幸福的基础。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历史、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礼仪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也包括...

家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家文化" 指的是一个“家”的文化,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这个“家”可以是三口之家,也可以是一个国的家,当然也可以是一个企业,一个公司。“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大的内容,也是最主要的部分,从对“家”的定义延伸,“家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是一个家族...

"家文化"的理念
"家文化" 指的是一个“家”的文化,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这个“家”可以是三口之家,也可以是一个国的家,当然也可以是一个企业,一个公司。“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大的内容,也是最主要的部分,从对“家”的定义延伸,“家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是一个家族...

家文化是什么意思
家文化一般是指以家庭(家族)为单位的存在与活动为基础, 以家庭(家族)的认同与强化为特征,注重家庭(家族)延续与和谐,并强调个人服从整体的文化系统。家文化能促进家庭(家族)的团结,形成积极、乐观和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家文化不单单是指一个好的文化气氛,更是精神上的支撑力量。家文化基本原素主要包括:家庭、家...

如何建立家文化?
1、“家文化”主要包括:“坚持”、“自我”、“互助”、“创新”。企业“家文化”可以这样理解:没有“坚持”,企业人的意志将非常脆弱,团队的执行能力大打折扣,铁铸的军团也会成为“败军”;没有“自我”,企业人就会缺乏个性,团队无异于被禁锢的竹萎;没有“互助”,个人能力再强大,团队也会...

企业管理中的家文化是怎样的
企业管理中的家文化的具体表现 解决中国企业问题的终究是中国文化 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到家天下,中国人以家为纽带,安身立命、构建社会、管理、治理天下,世代传承。家庭是中国社会的细胞。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所起到的作用异常广泛深远:培...

家文化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家文化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的文化,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家文化的理念,即“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遵循这个理念,集团对职工生活上给予关心、工作上给予帮助、管理上以人为本,处处体现人性关怀。”家文化的主要元素:“互助”、“创新”、“坚持”、“自我”,是“家文化”的...

家文化理念有哪些?
家文化理念有:1、以和谐为中心,建立和睦温馨的家庭。2、尊老爱幼,相互扶持。3、孝顺长辈,教育好子女。4、夫妻和睦,婚姻美满。6、伛偻提携,其乐融融。和父母一起的家庭相处之道方法有:1、制定共同规则 针对原则问题,制定规则,双方一起遵守。这和夫妻相处是一个道理,你得和父母彼此摊出自己的...

家文化的起源
地方政府是地方百姓的父母官,宗族血缘关系产生了小家庭,自然生命属性产生了父子关系。这种父子的等级关系,就是中国国家政治文化的管理思想基础,家文化思想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国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是中国人的精神源泉和连接纽带,有效地稳定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秩序。在随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兴起...

企业文化中的“家文化”有什么好处?
其次,对于员工来说,家文化的氛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以前企业出现的勾心斗角的现象,同时增加同事间的合作氛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现在的工作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6成的,建立如“家”般和谐的氛围,员工才能很好的工作。所以家文化对员工也是有益处的。所以,总的来说,家文化对企业和员工都是...

同安区15389474527: 儒家文化 - 搜狗百科
莱炕复方: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以及其后的一些学者 他们的学说、主张所构成的文化,即儒家文化

同安区15389474527: 儒家文化 -
莱炕复方: 展开全部儒学称谓始于汉,“河间献王德……好儒学,被服造次必于儒者”(注:《五宗世家》、《史记》卷五十九).儒学,简言之是指儒家的学问、学说的总和,进而追问儒学的主旨是什么?是指以周孔之学的发生、发展、演变为对象,...

同安区15389474527: 儒家文化是指的哪一些?
莱炕复方: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同安区15389474527: 与儒家文化相关的一些知识
莱炕复方: 【概述】 儒家文化是由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加以发扬光大,经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不断扩展充实,被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奉为正宗的一个学派.儒家思想虽然里面包含不少封建毒素,但也蕴藏数不尽的思想珍宝,已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安区15389474527: 什么是儒家? -
莱炕复方: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

同安区15389474527: 谈谈你对儒家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
莱炕复方: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文化流派,为历代儒客信众推崇.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同安区15389474527: 介绍儒家文化应从哪几个方面介绍 -
莱炕复方:[答案] 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 各自主张的不同 儒家文化的发展 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运用

同安区15389474527: 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如题 -
莱炕复方:[答案] 核心思想:仁; 主要思想:仁、义、礼、智、信.

同安区15389474527: 儒家思想是什么 -
莱炕复方: 儒家思想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