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正史中对曹操和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举点例子)

作者&投稿:太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曹操对诸葛亮的评价~

他一生评价过很多谋士,对诸葛亮只字未提。

历代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陈寿: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杨戏: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於未夷。
张裔: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军机之略其亦可代为。
曹操:刘备不足为惧,吾实惧诸葛亮耳。
孙权:诸葛亮具异人之略,若效于江东,吾不愁大事不成也。

刘晔: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实为国之栋梁也!
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刘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司马懿:天下奇才也!
司马炎:朕闻卿(陈寿)之言,晓诸葛亮之能也!今天下已定,朕立武侯伺,乃为祭其忠贞。
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刘伯温:军在于治。诸葛亮连年征战而兵无厌言,乃至于此。
康熙:史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唯诸葛亮能为之。
乾隆:端推诸葛是完人!
毛泽东:诸葛亮的理政和品德我是推崇的。
我们要对诸葛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优点:1、博学多思。当年躬耕南阳,闭门十年精读经典,因而成为饱学之士;2、找老婆不以外貌为依据。年轻潇洒的诸葛亮,偏找了个其丑无比的黄阿丑。认才学不认相貌,天下男子有几人做得到?3、一个战略理论家,一篇《隆中对》,分析天下大势,非常透彻。4、勇于承担责任,如失街亭后,自贬三级。5、重视科学,,亲自发明木牛流马。6、正确确定和执行少数民族政策,如七擒七纵。
缺点:1、架空刘禅。刘备死后,由于刘禅年幼,由诸葛亮执政。当刘禅长大成人后,诸葛亮理应把大权移交给刘禅。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干,而是把军政大权进一步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更派人监视后主的一举一动。令刘禅敢怒不敢言,刘禅想抢回大权,但满朝都是诸葛亮的亲信,只好信任宦官黄皓,造成千古遗憾。
2、穷兵黩武,祸国殃民。诸葛亮在执政期间,仅为完成“先主之心愿”和他自己的“隆中对”的策略而不顾国力民力,六出祁山。由于力量相差太远,无法收复中原,反而令国家背上一个大包袱,并直接影响他的继承人姜维,令北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不挖掘,吸收,培养新人才。刘备死后,诸葛亮不挖掘,吸收,培养新的人才。原来的老后,造成人才青黄不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可悲局面,驾驶了蜀国的灭亡。
4、压抑,把击原有优秀人才。刘备死后,很多优秀人才得不到重用。如赵云老死赎中。而很多虚有其表的得到重用。
5、处理内部矛盾不恰当。对内部将士之间的矛盾,诸葛亮采用两边安抚的方法。刘备在世时,封关羽,赵云,张飞,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时关羽不受。诸葛亮让费诗拍关羽的马屁,令关羽更加骄横,为失荆州埋下祸根。对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同样采用两边安抚的方法,使两人矛盾无法根除,为魏延Z反埋下祸根。
6、不敢直言刘备过失,不敢劝阻刘备过错。刘备调诸葛亮入川,授意留关羽守荆州。诸葛亮明知关羽不可当大任而不让赵云代关羽守城,对失荆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备东征东吴,不敢直言利害,也不要求从军,只负责后方建设,导致刘备兵败,死于白帝城。刘备说:“若法正在,安有此败?”可见对诸葛亮失望至极。
7、错误选择继承人。诸葛亮将自己的继承人定为只懂打仗的姜维。费炜等只是过渡人物。造成姜维执政后,不顾人民幸福和国力强弱,强行九伐中原而血本无归,加速蜀国亡国的痛苦局面。
8、不懂处理后事。在五丈原,诸葛亮临终前将大权交给一介书生杨仪,而杨仪与宿将魏延有极大的矛盾。杨仪获大权后剥夺魏延兵权,逼使魏延反乱,无人附和而逃亡,后被马岱追杀,自毁长城。
9、对江东一味退让,令江东得寸进尺,造成部下失和。难道仅为“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隆中对?
10、任人唯亲。对街亭这样的重地交给刘备临终时一再叮咛要小心的马谡,不起用优秀人才如赵统,赵广。为实现“隆中对策”中的“图取中原”的方略,连续实施了长达8年之久的5次北伐,次次都不克而还,终至积劳成疾,病亡五丈原。一伐错用将街亭失守。二伐误料敌陈仓受挫。三伐拒纳谏首阳败归。四伐遭计谋祁山无功。五伐心力瘁五丈原病亡。
观其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直到五丈原孤魂归天时,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大业。若用现代语言来总结表述,诸葛亮的一生,是久经考验的一生,与人、与天奋斗的一生,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更是充满智慧的一生。他算得上模范军师、模范丞相、优秀相父与师爷!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就是这样的!简而言之就是:诸葛亮是管理方面的人才,而不一定战争方面的人才
诸葛亮是政治家而不一定是军事家

正史一般都贬低曹操,神化诸葛亮.
汉室正统,刘备是正统,因此只能黑化曹操了
诸葛亮主要是治国之才


正史中关羽和刘备都投降过曹操,那曹操对谁好,详细说一下?
应该说曹操对两人都不错,不过曹操厚待他们的原因不同。严格的说刘备不是投降曹操,而是投奔曹操。曹操厚待刘备,是为了千金市骨,招揽人心。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以后不久,被曹操击败的吕布也跑到徐州投奔刘备。刘备也许是感激吕布在衮州作乱,把正在攻打徐州的曹操吸引了回去,也许是单纯怕和吕布开打会引起...

历史上的曹操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有何异同?
现实中历史中的曹操是一代枭雄,正史之中饱受赞扬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正史中曹操误杀吴伯奢的故事
其实,裴松之援引的三种资料,思想倾向并不一致。其中《魏书》的记载对曹操最为有利,它所写"太祖手刃击杀数人"完全是正当防卫,无可指责;《世语》则把曹操"夜杀八人"的行为归结为误杀,实质上仍然是对曹操有利;相比之下,《杂记》中的描述对曹操来说是最不利的,孙盛为人"好奇情多,而不知...

三国演义与正史的出入
《三国演义》与三国历史最大的出入就是,正史中曹操、刘备、孙权都是雄主,目标一致,没有正派与反派之分。而演义中只尊刘备刘备为正派,其他反对刘备势力的都是反派。仿佛只有让刘备统一了天下,才是正确的,其他人统一天下都是错的,都可以理解为谋朝篡位。其实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室...

曹操刘备他们武功如何(刘备更胜一筹)
从正史的记载来看,刘备的武功表现较为出色。尽管其战绩多为败仗,但他与关羽、张飞等猛将并肩作战,成为了三国时期的一大传奇。此外,刘备还被记载为剑法大家,甚至创立了一种新剑法——顾应法。这显示了刘备在武功上的卓越造诣。相比之下,正史中对曹操的武功记载较少,但多数史书也未提及...

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曹操与中国古典小说和传统戏曲中曹操之间的反差_百 ...
是一代枭雄,正史之中饱受赞扬。“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① 三国演义里把曹操塑造...

在正史的记载中关羽是否在华容道放走了兵败的曹操
《三国演义》中孙刘联军在赤壁用苦肉计,火烧曹军,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也就是在此时为了昔日的旧情放走了曹操。那么正史中,曹操赤壁兵败之后究竟走的是不是华容道,又是不是关羽放走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平定北方之后,确实有点飘了,于是率领十几万大军浩浩汤汤的...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和现实中的曹操有哪些
现实中历史中的曹操是一代枭雄,正史之中饱受赞扬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若给曹操一个公正的评价,他能算是明主吗?
到了明清时期,对曹操的评价完全已经是负面的。横空出世的小说《三国演义》,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给曹操贴上了“小人”标签,画出了“奸诈”的脸谱。很多人对曹操的认识都是来自《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甚至把它作为正史来看,并以此来评价曹操这个人,因此是很不正确的,小说毕竟...

三国正史中,不知为什么对曹操有好感,对司马懿没有好感?
首先要看人物传纪如果是司马懿本人还有司马师司马昭等等这些人的传纪的话那还是要给他们说些好话的

武川县13061279365: 在中国正史中对曹操和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举点例子) -
缪羽朝阳: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就是这样的!简而言之就是:诸葛亮是管理方面的人才,而不一定战争方面的人才 诸葛亮是政治家而不一定是军事家

武川县13061279365: 曹操和诸葛亮都在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历史作用,你认为该怎样评价他们? -
缪羽朝阳: 诸葛亮:聪明,足智多谋.曹操:一代奸雄,狡猾,有勇有谋.

武川县13061279365: 世人对刘备、诸葛孔明、曹操三人的评价
缪羽朝阳: 刘备:仁义且善待士卒,有极高声望,但野史上也说他是一个小人,他假意桃园三结义,利用关羽,张飞二人,最后致其于死地. 诸葛孔明:胸怀大志且聪明绝顶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实个人认为曹操是个近于完美的人,并不像史书上所评价那样是个枭雄,在那个乱世,仁义道德并非一定行得通.

武川县13061279365: 搜索历史上对周瑜,曹操,鲁肃,诸葛亮的点评(300字左右) -
缪羽朝阳: 诸葛亮:神机妙算,知天文(知道3天后有雾),知人(算准了周瑜和鲁肃的为人)周瑜:嫉妒贤人(诸葛亮),为人阴险(用造箭害诸葛亮),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但对鲁肃却是个好上司(什么事都教他,并告诉他知识) 曹操的评价是生性多疑,犹犹豫豫,还有点优柔寡断.

武川县13061279365: 对于三国的正史对曹操(刘备)的评价! -
缪羽朝阳: 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

武川县13061279365: 诸葛亮在正史中是否最多算一个政治家?
缪羽朝阳: 正史《三国志》中说“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可见诸葛亮政治家的成分应高于军事家.应该说诸葛亮不仅仅是个政治家还应是军事家,而且其也可谓文采斐然~~流传至今的《出师表》就可见一斑.

武川县13061279365: 诸葛亮在正史中是什么样的??有那么神么,,三国演义中的有什么差别么.. -
缪羽朝阳: 当然没有. 其实主要是因为罗贯中偏向刘备一方,所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也被他描写得像神仙一样.其实诸葛亮虽然聪明,却也只是凡人,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是他撰写的,他又不是史官,怎么改这本小说也一样是小说,因此对于诸葛亮的描写只属于个人喜好所向,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尊重作为一个小说家应有的权利 但真正要把这几个都绝顶聪明的人放在一起是不能比的,只能说是不相上下吧,毕竟已经是死人,怎么比较呢?

武川县13061279365: 曹操和诸葛亮,谁的历史地位更高 -
缪羽朝阳: 这不能一概而论.要分时期,领域,地域来看.现在一般认为肯定是曹操地位更高,不说别的,就开启建安文学来说就不是孔明比得上的.另外,在军事上,曹操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

武川县13061279365: 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诸葛亮和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呢,从观沧海中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
缪羽朝阳: 诸葛亮对曹操的评价是:“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还有就是诸葛在说操战败袁绍时说:“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还有隆中对“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