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的分别含义

作者&投稿:融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十四节气都有哪些?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分别代表的含义:


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5、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7、立夏:夏季的开始。
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2、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立秋:秋季的开始。
1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6、秋分:昼夜平分。
17、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9、立冬:冬季的开始。
20、小雪:开始下雪。
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22、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23、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立春:是春季开始的节气,表示严冬已经过去,气温开始回升。
雨水: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冰消雪化,气温回升,湿度增大,雨水渐多。
惊蛰:蛰,藏的意思。动物入土冬眠叫入蛰,至第二年春雨后爬出,古时以为是被雷声震动,故叫惊蛰。
这时天气转暖,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华中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春分:春分恰是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昼夜各半的一天。这一天全国各地的昼夜几乎都是一样长。
天文学上划定春分为北半球春季的开始,我国大部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清明时节天气渐暖,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均匀气温上升到10度以上,长江流域气温更高。北方草木发芽返青,南方大地已披上绿装。
我国农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个节气开始的一天是清明节,有踏青扫墓的习俗。
谷雨:谷雨时气温、地温都已稳定升高,雨水增多,有利于五谷生长,故有“雨生百谷”之说。
立夏:表示春去夏来,行将进入火势的夏天。此时万物生长愈加旺盛,欣欣向荣。田间治理日益繁忙。农谚曰:“立夏三朝遍地锄”。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芒种:指有芒的麦类和蚕豌豆等夏收作物,在这个节气里即将成熟,也到了采收留种时。我国南方也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最短,又叫日北至日,即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天。天文学上划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
小暑:这时正值“三伏”的“初伏”,气候炎热、蒸闷。在农业生产上,多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治理。
大暑:这时正值“中伏”,是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炎热时期。
立秋:我国习惯上作为秋季的开始,预示着天气转凉,植物结子,秋收季节即将来临。但立秋后暑气并未散尽,还有气温较热的“秋老虎”在后头。
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这时而止矣。”此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天气转为凉爽,昼夜温差加大,地面上的水汽晚上容易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故得名白露。
秋分:秋分与春分这一天一样,太阳又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秋分这天处于整个秋天的中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秋天。
寒露: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明显转凉,早晨和夜间地冷露凝。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开始进行秋收秋种。
霜降:《月令七十二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表示泛博中原地区开始有霜。
立冬:为冬季开始的节气,这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
小雪:《月令七十二集解》:“十月中,雨下而为冷气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时黄河流域一般开始下雪。
大雪:《月令七十二集解》:“大者盛也,这时而雪盛矣。”此时的天气较前更冷,降雪的次数和量也将增多。
冬至:与夏至相反,北半球冬至时白昼最短,日照物影最长,黑夜最长。过了冬至白昼就一天天地增长了。北方民间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说法。
小寒:是一年中温度已到严冬的节气,这时正值“三九”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天寒地冻,进入严冬时期。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期,相对于小寒来说,标志着严寒的持续和加剧。《三礼义宗》曰:“冷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于公历2月3-5日交节。

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公历2月18-20日交节。

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公历3月05-07日交节。

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

5、清明:清明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公历4月04-06日交节。

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公历4月19-21日交节。

7、立夏:夏季的开始。公历5月05-07日交节。

8、小满:小满反映了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江河满。公历5月20-27日交节。

9、芒种:“芒种”是“忙种”的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公历6月05-07日交节。

10、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便是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公历6月21-22日交节。

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公历7月06-08日交节。

12、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公历7月22-24日交节。

13、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秋季的开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

1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公历8月22-24日交节。

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公历9月07-09日交节。

16、秋分:昼夜平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

17、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19、立冬:冬季的开始。公历11月7-8日交节。

20、小雪:意味开始下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

22、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23、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公历1月5-7日交节。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20-21日交节。

扩展资料:

自秦汉时代定型之后,2000年来就一直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十四节气既是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

而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遭遇危机的当下,凸显出普遍意义和共享价值。

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和2014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等又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意味着对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对中国承担保护职责的信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24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含义分别为:

立春:就是春天开始的意思,于公历2月3-5日交节

雨水:降雨雨量开始逐渐渐增,于公历2月18-20日交节

惊蛰:就是打雷惊醒沉睡的冬眠动物,于3月05-07日交节。

春分:春天最中间的意思,于公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

谷雨:雨量充足,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于公历4月19-21日交节

立夏:夏季的开始的意思,于公历5月05-07日交节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于公历5月20-27日交节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于公历6月05-07日交节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小暑:炎热开始的的意思,于公历7月06-08日交节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于公历7月22-24日交节

立秋:秋季到来的开始,于公历8月07-09日交节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的意思,于公历8月22-24日交节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于公历9月07-09日交节

秋分:白天黑夜平分,于公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于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于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立冬:冬季的开始,于公历11月7-8日交节

小雪:开始下雪的意思,于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于公历12月6-8日交节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于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于公历1月5-7日交节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于公历1月20-21日交节。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每个节气的含义,看完你们知道了吗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
1、立春:斗柄指向法:斗指寅;定气法:太阳黄经为315度。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于公历2月3-5日交节。2、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公历2月18-20日交节。3、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蛰是藏的意思。惊蛰...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计算时令变化的,一种十分独特的历法。二十四节气是按照春夏秋冬,寒暑易季的气候,把每年进行等分,每个节气15天左右。告诉人们以岁时顺序,教民耕作,不误农时。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的含义
2、雨水 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3、惊蛰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4、...

二十四节气,含义是什么?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自秦代以来,中国一直以来就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的开始。雨水:这个时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所以称之为雨水。惊蛰:在古代称之为“启蛰”,蛰本意为藏。在惊蛰时节,春雷乍动,雨水增多,在冬季蛰伏冬眠的动物纷纷惊醒,...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歌及解释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歌及解释 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日期是什么
“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2、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3、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二十四节气源自黄河流域,而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全部确立。它反映寒暑变化和农时季节。下面来看看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1 1、立春:是春季开始的节气,表示严冬已经过去,气温开始回升。2、雨水...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中国古代天文学上划分季节的方法,是把四立作为四季之开始,自立春到立夏为春,立夏到立秋为夏,立秋到立冬为秋,立冬到立春为冬。立,是开始的意思。故此四个节气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过,降雨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多。惊蛰:蛰是藏...

四个节气是哪四个
四大节气分别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1、立春 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2、立夏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分别指什么
一年四季共有24节气,分别是指:1、春季 立春:斗柄指向法:斗指寅;太阳黄经度数法:太阳黄经度数为315度。公历2月3-5日交节。立春是干支历寅月的起始。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度数为330°。公历2月18-20日交节。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公历3月05-07日交节。惊蛰是干支历卯月的...

邛崃市13489651513: 24节气的分别含义 -
韦览贝诺: 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于公历2月3-5日交节. 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公历2月18-20日交节. 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公历3月05-07日交节. 4、春分:...

邛崃市13489651513: 二十四节气都有哪些?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
韦览贝诺: 二十四节气: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分别代表的含义: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

邛崃市13489651513: 24节气中的每个节气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
韦览贝诺: 立春 315° 2月3——5日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雨水 330° 2月18——20日 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点击查看图片 二十四节气 惊蛰 345° 3月5——7日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春分 0° 3月20——21日 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清明 ...

邛崃市13489651513: 二十四节气分别有什么含义? -
韦览贝诺:[答案]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

邛崃市13489651513: 24节气分别是什么意思? -
韦览贝诺:[答案]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因此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类: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

邛崃市13489651513: 24节气的含义! -
韦览贝诺:[答案] 24节气的含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

邛崃市13489651513: 二十四气节?什么意思 -
韦览贝诺: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知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道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专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属、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邛崃市13489651513: 二十四节气,分别指什么? -
韦览贝诺: 二十四节气是指: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民间有一首二十四节气歌,可以帮助你记忆: 春雨惊春清谷...

邛崃市13489651513: 24节气含义 -
韦览贝诺: 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记忆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

邛崃市13489651513: 二十个节气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
韦览贝诺:[答案]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