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点虚词整理

作者&投稿:邢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一上册文言文归纳,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实词虚词等~

好麻烦啊。。其实初中学的不多,不用这样的,考试也不多

我有我们老师关于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专题课件,里面有你要的东西,之前我发给过很多百度网友,他们都反映不错,你要的话把邮箱地址给我,我发给你。

一.通假字
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2.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通“谪”,征发,调发)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
4.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目的,用意)
5.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6.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与”通“欤”,吗)
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放置)
9.岂直五百里哉 (“直”通“只”,仅仅,才)
1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苍鹰,猛禽)
11.寡人谕矣 (“谕”通“喻”,明白)
1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13.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1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
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通“缺”,缺点)
1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二.双音节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聚会商议 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虽然这样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德行高尚的人 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把 表示许可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到达 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失败 凶狠而放肆
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此 连词,表承接关系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商店等开始营业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 深切地憎恨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3.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动激奋 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三.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2.狐鸣呼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6.陈胜王 (王,名词动词,称王)
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9.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
12.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
14.身率益州之众 (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
16.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
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事情)
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
23.亲贤臣,远小人 (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
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
25.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26.临表涕零 (涕,名词作动词,流泪)
四.一词多义
1.兵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军队)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
2.长
(1)身长八尺(身高)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长时间)
(3)以君为长者(辈分大的)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领导者)
3.称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称作、叫作) (2)先帝称之曰能(称赞)
4.出
(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发)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产生)
5.次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编排)
6.存
(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存在、生存)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抚慰、慰问)
7.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伐无道,诛暴秦(道德)
(3)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
8.发
(1)可怜白发生(头发)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出)
(3)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
9.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分开、分裂)
10.好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喜欢) (2)外结好孙权(友好)
11.计
(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计划)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商讨)
12.将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 (2)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
13.尽
(1)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通达、到) (2)进尽忠言(全部用出)
14.举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
(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
15.立
(1)陈胜自立为将军(封) (2)复立楚国之社稷(成立、建立)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子)
16.临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面对)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17.论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讨论)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
18.明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 (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
19.命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 (2)苟全性命于乱世(生命)
(3)奉命于危难之间(使命)
20.谋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计谋、手段) (2)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
21.起
(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起兵) (2)挺剑而起(跳起、站起)
22.塞
(1)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
23.善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好) (2)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友好)
24.上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上等的)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皇帝)
25.胜
(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胜利) (2)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
26.食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食物) (2)卒买鱼烹食(吃)
27.使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使得) (2)唐雎不辱使命(出使)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
28.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
29.数
(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 (2)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动词,数数)
30.王
(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国王)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31.亡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2)且秦灭韩亡魏(灭亡)
(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32.为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变成) (2)陈胜自立为将军(做、当)
(3)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是)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
(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建造)
33.谓
(1)秦王谓唐雎曰(说、告诉)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认为)
34.效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 (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奏效)
35.信
(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
36.兴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兴盛) (2)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光大)
(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复兴)
37.行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
38.许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赞成) (2)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
39.言
(1)愿诸君勿复言(说) (2)若无兴德之言(言论)
40.遗
(1)深追先帝遗诏(遗留)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
41.应
(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2)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
42.遇
(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 (2)盖追先帝之殊遇(待遇)
43.远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与“近”相对) (2)亲贤臣,远小人(疏远)
44.忠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效忠)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心)

一.通假字
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2.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通“谪”,征发,调发)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
4.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目的,用意)
5.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6.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与”通“欤”,吗)
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放置)
9.岂直五百里哉 (“直”通“只”,仅仅,才)
1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苍鹰,猛禽)
11.寡人谕矣 (“谕”通“喻”,明白)
1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13.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1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
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通“缺”,缺点)
1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二.双音节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聚会商议 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虽然这样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德行高尚的人 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把 表示许可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到达 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失败 凶狠而放肆
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此 连词,表承接关系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商店等开始营业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 深切地憎恨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3.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动激奋 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三.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2.狐鸣呼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6.陈胜王 (王,名词动词,称王)
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9.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
12.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
14.身率益州之众 (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
16.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
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事情)
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
23.亲贤臣,远小人 (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
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
25.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26.临表涕零 (涕,名词作动词,流泪)
四.一词多义
1.兵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军队)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
2.长
(1)身长八尺(身高)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长时间)
(3)以君为长者(辈分大的)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领导者)
3.称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称作、叫作) (2)先帝称之曰能(称赞)
4.出
(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发)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产生)
5.次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编排)
6.存
(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存在、生存)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抚慰、慰问)
7.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伐无道,诛暴秦(道德)
(3)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
8.发
(1)可怜白发生(头发)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出)
(3)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
9.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分开、分裂)
10.好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喜欢) (2)外结好孙权(友好)
11.计
(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计划)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商讨)
12.将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 (2)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
13.尽
(1)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通达、到) (2)进尽忠言(全部用出)
14.举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
(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
15.立
(1)陈胜自立为将军(封) (2)复立楚国之社稷(成立、建立)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子)
16.临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面对)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17.论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讨论)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
18.明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 (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
19.命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 (2)苟全性命于乱世(生命)
(3)奉命于危难之间(使命)
20.谋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计谋、手段) (2)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
21.起
(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起兵) (2)挺剑而起(跳起、站起)
22.塞
(1)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
23.善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好) (2)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友好)
24.上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上等的)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皇帝)
25.胜
(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胜利) (2)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
26.食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食物) (2)卒买鱼烹食(吃)
27.使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使得) (2)唐雎不辱使命(出使)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
28.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
29.数
(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 (2)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动词,数数)
30.王
(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国王)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31.亡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2)且秦灭韩亡魏(灭亡)
(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32.为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变成) (2)陈胜自立为将军(做、当)
(3)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是)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
(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建造)
33.谓
(1)秦王谓唐雎曰(说、告诉)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认为)
34.效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 (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奏效)
35.信
(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
36.兴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兴盛) (2)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光大)
(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复兴)
37.行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
38.许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赞成) (2)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
39.言
(1)愿诸君勿复言(说) (2)若无兴德之言(言论)
40.遗
(1)深追先帝遗诏(遗留)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
41.应
(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2)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
42.遇
(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 (2)盖追先帝之殊遇(待遇)
43.远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与“近”相对) (2)亲贤臣,远小人(疏远)
44.忠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效忠)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心)

回答者: 悔无天明 - 助理 二级 2009-7-23 13:43
《考试说明》要求中学生了解常驻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哪些算是常见的?共多少个?没有具体阐释。有人对出现在中学课本上的文言虚词作过统计,共240个左右,重复出现10次以上的83个,其中最常用而又必须掌握的有40个,这40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矣、自、乃、然、已、故、乎、亦、如、是、若、将、相、焉、且、请、遂、因、虽、或、夫、及、固、莫、诸、哉、即、耳、既。这40个常用虚词中,又有25个在中学教材中使用频率最高,又有一定难度,应该逐个研究掌握。这25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自、然、是、焉、且、请、遂、因、或、夫、莫、诸、即。
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
“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考试说明》要求中学生了解常驻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哪些算是常见的?共多少个?没有具体阐释。有人对出现在中学课本上的文言虚词作过统计,共240个左右,重复出现10次以上的83个,其中最常用而又必须掌握的有40个,这40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矣、自、乃、然、已、故、乎、亦、如、是、若、将、相、焉、且、请、遂、因、虽、或、夫、及、固、莫、诸、哉、即、耳、既。这40个常用虚词中,又有25个在中学教材中使用频率最高,又有一定难度,应该逐个研究掌握。这25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自、然、是、焉、且、请、遂、因、或、夫、莫、诸、即。
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
“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文言文《狼》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一、通假字:止:通“只”。原文中的句子:止有剩骨。白话译文:只剩下骨头。二、一词多义:1、积薪:(1)堆积柴草。原文中的句子:场主积薪其中。白话译文: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2)堆积在那里的柴草。原文中的句子:转视积薪后。白话译文:转身看柴草堆后面。2、意:(1)神情、...

初中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有多少种类型?
文言文中的特殊字形 一、古今字 古今字,是指某个字的某一意项,古今的写法不同.比如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应使用“暮”字,表达“日暮”等意思时,却用了“莫”字.这是因为,该文写作时,汉字中尚没有“暮”字.“莫”字本身原意即今天的“暮”,后来又有了“不要”的含义.后世为区分这两个意项,又造...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怎么判断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怎么判断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鹤岗爆火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佘骊文61 2013-09-19 · TA获得超过13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9.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不用原来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跟它读音相同或...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呢?
网上流传着各类奇葩试卷 再回头看古文里的通假字,会发现,好多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怎么“错”都“错”成一样的呢?“悦”总是写成“说”,“汝”总是写成“女”,“现”总是写成“见”……这种现象,就不是错别字能解释清楚的了。其实,通假字涉及到汉字造字法中一个重要概念,即假借。这...

初中苏教版文言文通假字
1.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通假字 本字 意思 原文例句 出处 1.强通“僵” 僵硬 项为之强 《童趣》 2.说通“悦” 愉快、高兴 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女同“汝” 你 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4.知通“智” 聪明 不知为不知 《〈论语〉十则》 5.见通“现” 出现 路转溪头忽...

文言文项脊轩志里所有的通假字 和 一词多义
通假字 1、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的 2、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珊珊,通“姗姗”,美好的样子。一词多义 1、始 室始洞然 (副词,才)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副词,起初,起先)2、过 大母过余曰 (动词,探望)从轩前过(动词,经过)3、谓 且何谓阁子也 (称作)妪每谓余...

七下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积累
(《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

初中所有文言文通假字
(《鱼我所欲也》)徧:通“遍”(biàn),遍及、普遍。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孰:通“熟”(shú),。 3. 初一常用的文言文通假字解释 中学通假字集初中通假字表(1-2册) 通假字本字读音例 句释义出处说悦yü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愉快《论语十则》女汝rǔ子曰:“由,诲女知之乎?”你...

我国古文当中为何常有通假字?古人为何故意去写错字呢?
首先,通假字在古文的使用中最常见的是作为某个字的借代,主要是因为两个字的发音相同,以及字体相似,便会用来指代。出现通假字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古代文化程度发展并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对于文字的发明没有达到面面俱到的一种程度,所以一些古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便会使用通假字来具体替代某一个字。...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选注
1. 高中语文文言文有通假字的句子和意思,好的加分 有人教版和苏教版,不知你是哪个的。 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

任丘市19764657181: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 -
颜厘雅抒:[答案] 、通假字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回去) 2、古今异义词 一百许里(古义为“左右”,表示约数;今常指“应允”,“许多”,“或者”等.) 鸢飞戾天者(古义为“到,到达”,今常指“罪过”或“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为为“筹划,治...

任丘市19764657181: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总结 -
颜厘雅抒: 一、古今异义[1] 1、基本词:这类词古今词义没有什么变化,容易理解.如人、马、日、月、山、水等. 2、一般词(这是记忆的重点) (1)变词.这类词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思相同.如:古文叫“冠”,现在叫“帽子”;...

任丘市19764657181: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总结按照课文分类 -
颜厘雅抒:[答案] 一、古今异义[1] 1、基本词:这类词古今词义没有什么变化,容易理解.如人、马、日、月、山、水等. 2、一般词(这是记忆的重点) (1)变词.这类词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思相同.如:古文叫“冠”,现在叫“...

任丘市19764657181: 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我要九年级上册,下册的一个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格式:例字,... -
颜厘雅抒:[答案] 下面是初中阶段出现的通假字:1、罔通惘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学儿》2、厝通措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3、惠通慧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 4、反通返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5、...

任丘市19764657181: 七年级语文上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总结 -
颜厘雅抒: 七年级上:1、通假字而置之其坐(坐: )反归取之(反:)略无阙处(阙: )土人谓之“傍不肯”(傍: )人皆伏其精练(伏: )2、古今异义至之市,而忘操之(操: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及: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指...

任丘市19764657181: 我需要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文言字词(就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有哪些,并把解释也写下来, -
颜厘雅抒:[答案] 三峡:、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五、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六、词类活用1、...

任丘市19764657181: 急需初中课文中有哪些: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一词多义 -
颜厘雅抒:[答案] 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

任丘市19764657181: 初中课文中有哪些: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一词多义 -
颜厘雅抒:[答案] 通假字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挑选、选择的意思.古今异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秋 ┃ 时 ┃指...

任丘市19764657181: 文言文《隆中对》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
颜厘雅抒:[答案] 1.一词多义 谓 认为 调为信然 对··说 谓先主日 已 停止 然志犹未已 通“以”自董卓已来 已经 已历三世 信 确实 谓为信然 诚信 信义著于四海 同“伸”,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 然 这样 谓为信然 但是 然志犹未已 用 因此 遂用猖獗 利用 贤能为之用 运用...

任丘市19764657181: 初一上学期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 -
颜厘雅抒: 童趣: 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句意:脖子都因此而僵硬了论语十则: 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同“悦” ,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你; 是知也:“知”同“智”聪明 古今异义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