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的历史

作者&投稿:狄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桂林有几年历史?~

桂林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4000余年历史,是桂柳文化、桂系军阀发祥地,自秦朝始,桂林一直是华南地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后,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桂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地位越来越突显。“桂林”之名,始于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当地盛产玉桂而成名,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陈毅元帅诗云:“ 宁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桂林的山水养育了桂林人民,桂林山水之灵气更是培育了一大批桂林山水画家。1982年国务院公布桂林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传统戏剧桂剧作为广西最具代表的剧种之一,早在明末清初,弋阳、昆山和乱弹等腔就已流传于桂林一带,又叫桂戏或者桂班戏。桂剧采用桂林本地方言演唱,表演细腻贴切、活泼生动,借助身段姿态与面部表情表达情感,着重采用细腻而富于现实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因而即便是武戏,也多为文做,深受桂林人民的喜爱。桂剧吸取了京剧、祁剧、昆曲等多种戏剧的表演艺术和声腔,唱做念舞占得比重相当,特别以唱工细腻、做工传神见长。桂剧的声腔乐曲属于皮黄系统的板腔体,以弹腔为主要表现形式,兼有昆腔、高腔、杂腔及吹腔等。当代戏剧广西大鼓为曲类鼓词分类曲种,于1962年逐渐形成,最早叫做桂林大鼓,曾受京韵大鼓刘派传人张秀颖(小映霞)的指点,表演利落潇洒,特别讲究架子功,刚柔分明,擅长演唱“武段子”。代表的创作曲目有《太平军将军桥大捷》、《特别慰问品》、《好庭长》、《西沙之战》、《雷锋语录》等。桂林大鼓的基本曲调是由旧时乞丐所唱“千家赞”演化而来,逐渐又从“桂林弹词”等曲种之中吸取精华,从而形成了具有特殊风格、板式与联曲变化相结合 王昌龄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李频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王昌龄留君夜饮对萧湘,从此归舟客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李渤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复皆愁万里程。尔解分飞却回去,我方从此向南行。基本资料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桂林,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40~600米,为石灰岩岩溶地区。最早是在儿时的课本“桂林山水”一文中得知的。至今还隐约记得书中的描述──“桂林山水甲天下” ﹑“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这样的山。”而今,在我亲临桂林之际,桂林以其旖旎的风光向我证明了这一切,书中所述实不为过。2009年,桂林漓江风景区以83公里岩溶水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岩溶山水风景区。成为中国旅游的又一世界之最。处处皆胜景桂林处处皆胜景,漓江山水堪称其中的典范。漓江风光尤以桂林阳朔为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高度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的美。我们选择了从阳朔到桂林的路线,逆流畅游漓江。船驶出不久,远远地见到一座峰顶悬挂着一轮初日,缕缕阳光从云中穿过,江中波光粼粼,与群山倒影交相辉映,令人疑是到了仙境。如果说北方的山是豪迈﹑厚重的,那么桂林的山则显得妩媚﹑秀美。玉女峰婷婷玉立,巧梳云鬓;望夫崖凝神远眺,深情守候;赶考的书童,跳龙门的鲤鱼,盘旋的田螺,绿洲的骆驼,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令游人目不暇接。“画山”的九匹马,在导游的引导与娓娓讲述中,更是令桂林的山出神入化到了极点,使游人真切地领略到了桂林山水的神奇﹑秀美。人在画中游如果说桂林的山是“鸟鸣山更幽”,那么,桂林的水则是清澈透明﹑绿得欲滴。俯首看去,江水泛着细细的涟漪,玉塔微澜,水色晶莹剔透,加之两岸竹林婀娜多姿,山水相映成趣,怎么看都是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凝重中透露着灵动之气,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站在船头,凭栏望去,漓江上烟波浩渺,令人神思不知所往,冥冥间,在历史的轮回中,我仿佛看到了刘三姐 当年对歌的地方,几百年的古树枝繁叶茂,渔舟在水中欢快地游走,人们在田间辛勤地耕种,播撒着收获的希望,往近处一瞧,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也来踏青,言语中满含惊羡,欢声笑语不断……这一切不正是一道道更加亮丽的风景线吗?虽然欣赏不到“万户炊烟暮霭浓”的田园风光,但我却看到一个现代化的桂林正在茁壮成长。 象鼻山象鼻山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右岸,山因酷似一只大象站在江边伸鼻吸水,因此得名,是桂林的象征。由山西拾级而上,可达象背。山上有象眼岩,左右对穿酷似大象的一对眼睛,由右眼下行数十级到南极洞,洞壁刻“南极洞天”四字。再上行数十步到水月洞,高1 米,深2 米,形似半月,洞映入水,恰如满月,到了夜间明月初升,象山水月,景色秀丽无比。宋代有位叫蓟北处士的游客,以《水月》为题,写下这样的绝句:“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象鼻山有历代石刻文物50余件,多刻在水月洞内外崖壁上,其中著名的有南宋张孝祥的《朝阳亭记》、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和陆游的《诗礼》。盘石级而上,直通山顶,即见一座古老的砖塔矗立山头。远看,它好像插在象背上的一把剑柄,又像一个古雅的宝瓶,所以有“剑柄塔”、“宝瓶塔”之称。此塔建于明代,高13米,须弥座为双层八角形,雕有普贤菩萨像,因名“普贤塔”。桂林龙胜龙脊梯田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有一个规模宏大的梯田群,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其规模磅礴壮观,气势恢弘,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誉,这就是龙脊梯田。龙脊梯田距龙胜县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虽然南国山区处处有梯田,可是像龙脊梯田这样规模的实属罕见。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龙脊开山造田的祖先们当初没有想到,他们用血汗和生命开出来的梯田,竟变成了如此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坚强意志,在认识自然和建设家园中所表现的智慧和力量,在这里被充分地体现出来。猫儿山猫儿山猫儿山景区处于桂林“金三角”(兴安一资源―龙胜)旅游区的中央,与县城三大旅游景点(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古灵渠、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碑园)遥相呼应,成为桂林旅游圈的旅游精品。兴安县旅游客源主要依托桂林,而桂林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1000余万人次。加上猫儿山景区距北海、南宁以及湖南、贵州等周边城市较近,通过铁路专线及高等级公路运输,游客当天即可到达,地理位置优越。猫儿山是“桂林一兴安一资源―龙胜―桂林”旅游环线的精品,主峰海拔2141.5米,号称“华南第一峰”,是漓江、浔江、资江发源地,是桂林漓江山水的“命根子”。景区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经初步调查现有景点75个,其中一级景点13个,二级景点30个,三级景点32个。华南绝顶、穿仙洞、通天道、华南虎、猫岳佛光、睡美人、铁杉荟萃、漓江源、杜鹃花廊、龙潭、十里大峡谷、剑崖大瀑布以及1996年发现的美国二战援华飞机(飞虎队)失事之地等是猫儿山的代表景点,整个景区是集科教、揽胜、探险、猎奇、度假、避暑、竹木经济开发、缅怀革命先烈与纪念国际友人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旅游景区。 坐落在漓江之畔的独秀峰·王城景区,是以桂林“众山之王”独秀峰为中心,明代靖江藩王府为地域范围的精品旅游景区。这里有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墙,有保护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自然山水风光与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阅尽王城知桂林”。登临独秀峰,饱览漓江美景;徜徉月牙池畔,享受桂香碧影。月亮山月亮山,位于桂林市平乐县青龙乡郡塘村,是目前中国所有月亮山当中最秀丽、最险峻,也是最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当地村民正准备把这里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同时,这里也非常适合户外攀岩运动。2011年春节,这里将举行万亩油菜花节。全世界的游客可以一睹她的风采。八角寨该景区分布范围82.57平方公里,其发育丰富程度及品位之高,世所罕见,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世界丹霞奇观”。整合八角寨景区有“降龙岩”、“群螺观天”、“龙头香”、“龙脊天梯”、“幽谷栈道”等130多处景点,完全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八角寨又名云台山,主峰海拔814米,因主峰有八个翘角而得名,丹霞地貌分布范围40多平方公里,其发育丰富程度及品位世界罕见,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品位一流”。其山势融“泰山之雄、华山之陡、峨眉之秀”于一体。八角寨东、西、南三面均为悬崖绝壁,只有沿着西南坡的一条古老、陡峻崎岖的曲径可登山顶。登斯山顶,方晓天地之博大,悟人生之真谛。景区中的眼睛石完全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形神毕肖,令游者和文人骚客浮想翩翩,遐思泉涌。云台山八角,险、峻、雄、奇、秀、幽自然结合,似鬼斧神工凿就。其一角名叫“龙头香”,横空出世,宛若巨龙昂首欲飞、上接苍穹,下临深渊,山势雄伟险峻,堪称一绝。山顶有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平台宋元时代,始建天心寺。僧侣众多,香火鼎盛,各地香客朝佛览胜,络绎不绝。当地村民又独辟蹊径,于八角寨侧建造降龙庵,为登临八角寨胜增添了一个好去处。穿越东面一线天,上天脊,下天梯, 走栈道,尽览水光山色,饱吸伸手可掬的清新空气。整个景区有“降龙岩”、“群螺观天”、“龙头香”、“眼睛石”、“宝刀峰”等130多处景点,完全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主峰鸟瞰、危崖峻拔、群峰依次矗立,山间气象万千,经常可见云海、云带、云涛、云湖 、日出、佛光等奇景,迷离幽壑,凡登临绝顶者,莫不击掌称绝,叹为观止。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3A级风景名胜区八角寨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桂林市资源县梅溪乡福竹村境内,地处湘桂交界的越城岒山脉腹地,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处在广西资源县-湖南新宁县近南北向展布的由白垩系下统紫红色砾岩、砂岩组成的狭长红层盆地。景区内在1亿4千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早世沉积了厚达2000多米的巨厚层钙质胶结紫红色砾岩、砂砾岩、泥岩红层,景区东北部红层厚1783.64米,南部红层厚2189.07米。“顶斜、身陡、麓缓”是八角寨景区丹霞地貌的基本特征,发展丰度上有“大、多、长、密、厚”五大特征。八角寨主峰海拔814米,相对高度500米。复杂的地质结构和独特的气候条件成就了公园丹峰壁立、奇山秀岒、碧水丹崖的独特景观。被地质、园林、旅游专家誉为“世界丹霞之魂”“世界丹霞奇观”“高品位的国家级观赏公园”。2005年入选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八角寨景区以县城为中心,南面有资(源)-桂(林)公路98公里,全部为国家一、二级公路,乘车一个半小时便可到达桂林市;北面资(源)-梅(溪)柏油路直抵景区,与湖南新宁县相连;西南面有资(源)-五(排)公路与龙胜县、三江县、湖南城步县相通,交通便捷,安全。县城到到八角赛景区仅需1小时20分钟。从全国各地到桂林可乘飞机、火车、班车,十分便利。八角寨景区正常游览所需时间为2.5小时,景区内有大小景点130多处,其中:群螺竞跑、龙脊岭、慧眼含情、降龙庵栈道、人字天龙宫、鲸鱼闹海、万佛朝宗、龙头香天险、仙人下棋等自然景观犹为令人叹为观止。其他山峰桂林芦笛岩芦笛岩洞穴位于著名旅游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北桃花江右岸的茅茅头山(又称光明山)南侧,是中国负有盛名的旅游洞穴之一。芦笛岩过去常有野猫和小兽出没,因而叫它“野猫岩”。后来又因洞口附近丛生芦荻草,用此草做成笛子,吹起来音色柔美,如袅袅仙乐,又如山涧流水,于是人们就把洞名改为“芦笛岩”。昔日野兽出没的地方,如今已变成了“人间仙境”,被誉为“地下艺术宫殿”。桂林尧山桂林旅游景点尧山位于桂林市东郊,距市中心8公里,主峰海拔909.3米,是桂林市内最高的山,因周唐时在山上建有尧帝庙而得名。来桂林旅游一定要上尧山游玩,不管那个季节尧山的美景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因为尧山是以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的四时景致闻名于世,它将桂林山水的四季图表现的淋漓尽致。春天,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将一座层峦叠嶂的大山打扮得姹紫嫣红;夏天,满山松竹、阵阵碧涛、山川竞秀、郁郁葱葱;秋天,枫红柏紫、野菊遍地;冬天,雪花纷扬,白雪皑皑、冰花玉树,别有一番情趣。乘观光索道可直达尧山之顶,极目四望,山前水田如镜,村舍如在画中,千峰环野绿,一水抱城流的桂林美景尽收眼底,峰海山涛,云水烟雨的桂林山水就如同一个个盆景展现在您的眼前。因此,尧山被誉为欣赏桂林山水的最佳去处,在山顶向东南方望去。您可以看到巨大的天然卧佛,犹如释迦牟尼睡卧与莲蓬之上,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天然卧佛。这里还有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靖江王陵,这也是桂林旅游景点较为著名的,它规模宏大辉煌,在此出土的梅瓶名扬四海。独秀峰王城内的独秀峰位于桂林市市中心,群峰环列,为万山之尊。南朝文学家颜延之咏独秀峰的诗“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是现存最早的桂林山水诗歌。其峰顶是观赏桂林全城景色的最好去处,自古以来为名士所向往。登306级石阶可至峰顶,峰顶上有独秀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桂林旅游有一月有余,却因未能登上此峰而遗憾。天门山该景区方圆10平方公里,山形峻秀,岩壑多奇,源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其三十八岩、十九涧、二潭、六泉、八石等构成“百卉谷生态景园”。汇天下本草于一地的百药谷,药香盈溢。主峰“三娘石”宛如一柱擎天,“天门壁画”、“天脊”、“一线天”“忘忧泉”、“桃花岛”、“天门古寺”等20多处绝好佳景,汇聚成仙山琼阁之境。八角寨景区丹霞地貌①丹霞峰林:山体成片而又相对独立,峰顶标高450米-818米。山峰之间常形成狭窄的“U”型或“V”型谷地,山峰明显呈“顶斜、身陡、麓缓”特征,呈方山、石墙、石柱、陡崖或比较光滑的圆锥状、塔状。如城堡、战壕,内藏千军万马蓄劲待发,泱泱大气,令人豪情大发。②丹霞孤峰:是丹霞峰林进一步发育的结果。孤峰四周为比较平坦的谷地或低矮山峰,山峰密度不大,一峰独秀似红杏出墙。孤峰一般为石墙、石柱、岩堡状。③丹霞峰丘:分布于丹霞峰林、丹霞孤峰以外地区。山体平缓连绵,表面多为风化层覆盖,植被发育,恰似一袭壮锦围绕公园。④丹霞微观地貌:主要分布于丹霞峰林和丹霞孤峰区域内,流水冲刷侵蚀形成的微观地貌有:石寨、石巷、石梁、石槽、凹穴、嶂谷、狭谷、石峰、侵蚀纹饰图案。崩塌作用形成的微观地貌有:石墙、岩堡、石柱、巨石崩塌洞穴、天生桥、孤峰。风化溶蚀形成的微观地貌有:峰窝洞、额状洞穴、扁平洞等。八角寨的雾景奇观公园由于地型多样,气候温差变化较大,时常可见各种特异的天象景观。其中最值一提的莫过于八角寨雾景。清晨登临八角寨顶,浓雾近漫足趾,远连天涯,无边无际,幽谧如仙界,轻风过处,雾如千军万马团团拢来,呼冲唤杀,结伍夺岭,旌旗飘飘,如遮如掩;绕峰游弋的山峦与弥弥漫漫的白雾时分时合,白雾成浪,一浪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云海中的山峰或起或伏,或隐或现,令人陡生:“海到无边天作岸,狂涛吞山我为峰”的豪情壮志,一俟风静,雾海亦波平浪静,待到旭日东升,泼洒万缕金光,映得天红如丹,雾红似火。朝霞伸出无数只娇嫩的手,拉幕般将白雾轻柔的拉开,群峰突云破雾,云涌峰浮,如千帆竞渡,千姿百态的奇峰异岭,曲径通幽的深谷时隐时现,一派大好河山得以展现在眼前。八角寨景区内重大佛事活动宋元时始建的天空寺,为湖广两省佛教胜地,香火鼎盛,逢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庙会之期,人熙人攘。入夜,赶庙会的人们满山遍野露宿山林,蔚为壮观。而平日难得一见的“上龙头香”此时亦可让人心惊胆战、一饱眼福。 漓江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桂林山水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桂林漓江风景区游览胜地繁多,在短期内只能择其主要景点进行游览,其中一江(漓江)、两洞(芦笛岩、七星岩)、三山(独秀峰、伏波山、叠彩山)具有代表性,它们基本上是桂林山水的精华所在。 发源地漓江发源于兴安县猫儿山,从桂林到阳朔83公里水程,漓江像蜿蜒的玉带,缠绕在苍翠的奇峰中,造化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景色最为优美的岩溶景区。乘舟泛游漓江,可观奇峰倒影、碧水青山、牧童悠歌、渔翁闲吊、古朴的田园人家、清新的呼吸——一切都那么诗情画意。经批准开放的漓江游览有三段:市区水上游览、漓江精华游、阳朔漓江水上游,下面将通过“漓江精华游”行程为阁下介绍漓江这一副气势磅礴画卷中最为精彩的点睛之处。

桂林历史文化大事庞勋桂林起义

【庞勋桂林起义】唐咸通六年(865),懿宗派兵征南诏,下令在徐、泗地区(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地区)募兵2000人,开赴邕州,其中分出800人戍守桂林,约定3年期满后即调回原籍。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一再食言背约,戍兵在桂林防守6年,仍无还乡希望。戍兵苦于兵役,群情激愤,公推粮科判官庞勋为首起兵,哗变北还。庞勋率领数百人,历尽艰苦,由桂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到达徐州。在徐州,树起农民起义的旗帜。后庞勋在安徽宿州战死,起义失败。�

狄青平侬智高班师桂林

【狄青平侬智高班师桂林】宋皇�四年(1052),广源州首领侬智高与广州进士黄玮、黄师宓等密谋起事,攻陷邕州,自立为"仁惠皇帝",并攻克了横、贵、龚、浔、藤、梧、封、康、端诸州。这场反宋战事,震动了岭南。皇�五年(1053),北宋遣大将狄青率兵南下,会合孙沔、余靖等地方戍军,与侬智高大战于昆仑关(今广西邕宁县与宾阳县交界处),叛军惨败,奔逃大理。狄青班师桂林,宋王朝对有功将士均重赏厚封。在桂林立有《大宋平蛮碑》和《平蛮三将题名》碑,以纪征"蛮"功绩。�

设立书院
【设立书院】桂林最早的书院是南宋创建的宣成书院,该书院历元、明、清,不断维修和扩建。明代,文昌门外增设一所漓江书院,不久即停办。至清代,书院逐渐增多,计有宣成、秀峰、榕湖(经古)、桂山四大书院,还建有专课幼童启蒙的蒙泉、爱日、培风和兑泽等四间小书院。�

马?抗元斗争

【马?抗元斗争】元至元十四年(1277),元将阿里海牙统兵攻取广西,南宋守将马?以经略使名义统领屯戍诸军,奋力保卫静江府。马?以守土有责,带领3000戍军士兵,凿马坑,断岭道,坚守桂北严关。元军屡攻严关不下,乃改变进攻战术,偏师平乐,过临桂,前后夹攻桂林,马?被迫退守桂林城。在城内无粮草、城外无援兵的情况下,马?与士兵夜不解甲坚守达3月之久。元军强攻不下,便以少数兵力轮番佯攻西门,却以精兵突击东门。外城被攻破后,内城无险可守,马?率残部和元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终因寡不敌众,受伤被俘,壮烈牺牲。马?的部将娄铃辖率领200多士兵,仍坚守月城达10余日,最后集体殉国。�

靖江王就藩桂林

【靖江王就藩桂林】为巩固明朝朱姓的一统天下,朱元璋采取了"众建宗亲以藩王室"的政策,于洪武二年(1369)定封建诸王之制。洪武三年(1370)封诸王子为各地藩王。在22个藩王之中,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洪武九年(1376)就藩桂林,因"淫虐于市"激起"粤人怨咨"而被削爵,洪武二十五年(1392)去世。朱守谦削爵后,由其嫡子朱赞仪继位,永乐元年(1403)就藩桂林。此后,靖江王代代相传,朱佐敬(庄简王)、朱相承(怀顺王)、朱规裕(昭和王)、朱约麒(端懿王)、朱经扶(安肃王)、朱邦宁(恭惠王)、朱任昌(康僖王)、朱履焘(温裕王)、朱任晟(荣穆王)以及朱亨嘉和朱亨?,共14任。孔有德于清顺治七年(1650)攻陷桂林,朱亨?自尽,靖江王历史结束。�

韦银豹两袭靖江王府

【韦银豹两袭靖江王府】明景泰年间(1450~1456),桂林地区的古田发生饥荒,官府仍逼农民交粮纳税,于是爆发了由壮族首领韦朝威和覃万贤率领的农民起义。嘉靖三十二年(1553),韦朝威不幸病死,起义队伍由其儿子韦银豹领导。嘉靖四十三年(1564)春节前夕,韦银豹率领一支精悍的队伍,由平乐北上永福,袭击桂林,趁夜潜入城中,攻入藩库,夺库银4万两,并杀死参政黎民衷。嘉靖四十四年(1565)秋,韦银豹第二次攻打桂林,因城里守军早有戒备而败。韦银豹两次袭击桂林的行动,扰乱了明朝在广西统治的中枢。隆庆四年(1570),朝廷对古田起义军采取合围进剿策略,经3月苦战,起义军终力不能支,遭到残酷镇压,被屠杀者达7000多人。韦银豹等被俘处死,古田起义失败。�
孔有德在桂林

【孔有德在桂林】孔有德早年为明朝总兵毛文龙部校,后官至登州参将,不久叛明附清,自称都元帅。崇祯九年(1636)封恭顺王,顺治三年(1646)授平南大将军。顺治六年(1649)改封定南王,顺治七年(1650)十一月率兵自湖南攻入桂林。在桂林,杀害留守瞿式耜、总督张同敞于叠彩山,还斩明王侯官属400余人,并于顺治八年(1651)在叠彩山下建定粤寺。顺治九年(1652),乘势挥兵西进,致使农民领袖李定国间道攻占了桂林。孔有德麾下将领李养性、孙龙、程希孔均战死,孔有德自知罪大恶极,令其妻妾举火焚室,自缢身亡,靖江王府亦化为灰烬。�

太平军围攻桂林

【太平军围攻桂林】清咸丰二年(1852)四月初,太平军由永安突围北上,围攻桂林。四月十八日,太平军2万多人到达桂林,将主力摆在象鼻山、南门直至西门外的牯牛山一线,并开始攻城。守城巡抚邹鸣鹤、豪绅龙启瑞等负隅顽抗,清军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由永安带军队绕道将军桥,企图夹击太平军,不料乌兰泰遭炮击,不久身亡。太平军为攻城还赶制吕公车,并采用地道轰城战术,共进行大小24仗,达1月之久。但由于桂林城高壕深,加之清军从湖南各地调集2万多兵勇前来增援,终未能攻破桂林。太平军为了进军湖广,扫荡江南,扩大革命影响,决定撤围挥师北上。�

康有为两次来桂林讲学

【康有为两次来桂林讲学】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开馆讲学,提倡新学而招致毁谤,难以为继,恰逢桂林人龙泽厚由四川回桂,路过广州,因钦佩康的学问,力邀康到桂林讲学,以延揽维新人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冬,康在龙泽厚的陪同下由梧州乘船到桂林,在叠彩山景风阁住宿、讲学,共40天。当时拜康门受业的,有王浚中、况仕任、龙焕纶、龙朝辅、黎文瀚等知名人士,康以《春秋公羊传》、《荀子·非十二子》为讲学内容,并撰了《桂学答问》,主张孟、荀两派不可偏废。讲学之余,康常率弟子游山玩水、投壶习礼、题诗作赋、刻石留名。著名的有在龙隐岩刊刻的《观元�党人碑题记》、在风洞题刻的"康岩"、"素洞"等石刻,及《重居风洞》等诗12首。光绪二十三年(1897)初康再次到桂林,仍在叠彩山景风阁居住、讲学达半年之久。此时康因在京"公车上书"提倡新学而名声大噪,地方绅士周璜、唐景崧、岑春煊均与他有来往,并共同发起组织了圣学会,创办了《广仁报》,设立了广仁学堂,力主维新,对广西影响极大。�

创办《南风报》

【创办《南风报》】1911年2月13日,《南风报》创刊。这是同盟会广西支部继《南报》后的又一份机关报。报社设在桂林福棠街2号,总主笔为赵正平,经理为梁史,雷沛鸿为撰述。该报每期发行2000余份,共出38期。第一期的封面为墨竹雄鸡,竹叶内隐藏有"民族主义"4字,并题有"雄鸡一声天下白"7字。《南风报》的内容有社论、纪事、译述、文艺、传记等。其宗旨为:宣传反清反帝,鼓吹革命;灌输世界知识,发扬军国精神。该报强调"民风"和革命舆论的重要性;有军事刊物的一些特点,如主张"军事救国"、"全国皆兵";每期均刊有"外患之部",揭露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和蚕食。广西独立后停刊。�

孙中山桂林集师北伐

【孙中山桂林集师北伐】孙中山为消除北伐后患,调动广东、云南、贵州、江西各省军队进入广西。1921年10月以临时大总统兼陆海军大元帅身份从广州乘坐军舰启程来桂,准备督师北伐。12月4日,抵达桂林,驻节靖江王府内,总统行辕和北伐大本营亦设于此。孙中山除了主持北伐军事、整编军队外,还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进行了会晤,增强了"以俄为师"的信心;着手货币改革,主张发行新货币;建议开采大圩附近的铁矿;修筑由桂林到全州的公路,并亲临主持破土典礼;十分重视军队的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对驻军发表了"军人精神教育"的演讲。1922年2月3日,以大元帅的名义,颁发北伐总动员令。2月27日,在桂林大本营举行誓师典礼,准备大举入湘,进攻武汉。但由于赵恒惕拒绝北伐军过湘和陈炯明叛变,4月8日,孙中山被迫回师广东,北伐军大本营由桂林迁往广东韶关。�

陆沈桂林之战

【陆沈桂林之战】陆荣廷于1922年就任广西边防督办,1923年就任督理广西军务,拥兵3万,占据南宁和桂西南一带。1924年春,陆以"出巡"为名,带兵到桂林,秘密接受吴佩孚给的军械,企图重占全广西。沈鸿英曾作为陆的主要部将,在陆反攻粤军失败时逼陆下野,拥兵自重,占据柳州、平乐、八步一带,兵力2万左右。当陆率部出巡桂林时,沈表面上服从,将驻桂林的部队撤往平乐,但陆部刚进驻桂林,沈部就突然把桂林包围起来,将陆围困于城内,双方大动干戈,长达3个月之久。广西讨贼军总指挥李宗仁和定桂军总指挥黄绍?趁机攻占了陆荣廷的老巢南宁及左右江一带,加之赵恒惕陈兵黄沙河,威胁着双方,促使陆沈在谈判桌上互作让步:陆同意退出桂林,沈同意撤除桂林之围。陆退出桂林后,见大势已去,逃离广西。�

西南剧展

【西南剧展】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在桂林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戏剧活动,即"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简称"西南剧展"。大会由广西省立艺术馆主办,新中国剧社具体筹备,欧阳予倩任筹委会主任,筹备委员有田汉、张家瑶、熊佛西、瞿白音、李文钊等35人,会长由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担任,并邀请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等为大会名誉会长。参加剧展的团队来自广东、湖南、江西、云南、广西等5省区共33个单位,其中话剧团队20个,平剧团队5个、桂剧团队3个,人数共895人,加上大会工作人员,与会者1000人以上。这次剧展共举办了三大中心活动:1�戏剧演出展览,主要有话剧、平剧、湘剧、楚剧、傀儡剧、徭人歌舞、皮影子戏、马戏等;2�戏剧工作者大会,内容有各团队工作报告、作品宣读、专家演讲、讨论提案等;3�戏剧资料展览,包括各团队的工作文献、创作经验、心得和著作,主要以文字、图片、模型等展出。最后通过了《戏剧工作者公约》和大会《宣言》。�

国旗献金大游行

【国旗献金大游行】为支援、鼓舞在衡阳抗日作战的士兵,安定桂林的民心,保卫大西南,在桂林参加西南剧展尚未离桂的代表和桂林的进步文化人士,于1945年6月18日发起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国旗献金大游行"。李济深亲自主持了游行。初阳画院的画家们高举着"保卫大西南"的标语和大幅漫画,为队伍开路,紧接着便是由李济深、龙积之、李任仁、柳亚子等人组成的乘坐宣传车的长老团,再接着是由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和桂林培仁小学的几十名代表牵执着的一面大国旗,最后是留桂的戏剧工作者。游行队伍由艺术馆出发,途经桂西路、中南路、桂南路,再折回南环、东环、桂东路转中山北路、桂北路,又回到艺术馆。一路上,长老团不辞劳苦,向市民作宣传,文化人高呼口号,齐唱抗战歌曲,"一百万不多,一块钱不少"的口号声、歌声此起彼伏。为配合这次游行活动,桂林各报刊相继发表了一批社论和报道,各主要街头还设立了献金点。献金活动持续3天。结束后,成立了桂林文化界抗战工作协会工作队,由田汉、陈残云带队奔赴兴安、全州前线,继续开展"国旗献金大游行"。共募捐400万元,一部分送八路军重庆办事处转给八路军、新四军,另一部分送湘桂前线慰劳军队。

桂林历史文化大事庞勋桂林起义

【庞勋桂林起义】唐咸通六年(865),懿宗派兵征南诏,下令在徐、泗地区(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地区)募兵2000人,开赴邕州,其中分出800人戍守桂林,约定3年期满后即调回原籍。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一再食言背约,戍兵在桂林防守6年,仍无还乡希望。戍兵苦于兵役,群情激愤,公推粮科判官庞勋为首起兵,哗变北还。庞勋率领数百人,历尽艰苦,由桂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到达徐州。在徐州,树起农民起义的旗帜。后庞勋在安徽宿州战死,起义失败。�

狄青平侬智高班师桂林

【狄青平侬智高班师桂林】宋皇�四年(1052),广源州首领侬智高与广州进士黄玮、黄师宓等密谋起事,攻陷邕州,自立为"仁惠皇帝",并攻克了横、贵、龚、浔、藤、梧、封、康、端诸州。这场反宋战事,震动了岭南。皇�五年(1053),北宋遣大将狄青率兵南下,会合孙沔、余靖等地方戍军,与侬智高大战于昆仑关(今广西邕宁县与宾阳县交界处),叛军惨败,奔逃大理。狄青班师桂林,宋王朝对有功将士均重赏厚封。在桂林立有《大宋平蛮碑》和《平蛮三将题名》碑,以纪征"蛮"功绩。�

设立书院
【设立书院】桂林最早的书院是南宋创建的宣成书院,该书院历元、明、清,不断维修和扩建。明代,文昌门外增设一所漓江书院,不久即停办。至清代,书院逐渐增多,计有宣成、秀峰、榕湖(经古)、桂山四大书院,还建有专课幼童启蒙的蒙泉、爱日、培风和兑泽等四间小书院。�

马?抗元斗争

【马?抗元斗争】元至元十四年(1277),元将阿里海牙统兵攻取广西,南宋守将马?以经略使名义统领屯戍诸军,奋力保卫静江府。马?以守土有责,带领3000戍军士兵,凿马坑,断岭道,坚守桂北严关。元军屡攻严关不下,乃改变进攻战术,偏师平乐,过临桂,前后夹攻桂林,马?被迫退守桂林城。在城内无粮草、城外无援兵的情况下,马?与士兵夜不解甲坚守达3月之久。元军强攻不下,便以少数兵力轮番佯攻西门,却以精兵突击东门。外城被攻破后,内城无险可守,马?率残部和元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终因寡不敌众,受伤被俘,壮烈牺牲。马?的部将娄铃辖率领200多士兵,仍坚守月城达10余日,最后集体殉国。�

靖江王就藩桂林

【靖江王就藩桂林】为巩固明朝朱姓的一统天下,朱元璋采取了"众建宗亲以藩王室"的政策,于洪武二年(1369)定封建诸王之制。洪武三年(1370)封诸王子为各地藩王。在22个藩王之中,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洪武九年(1376)就藩桂林,因"淫虐于市"激起"粤人怨咨"而被削爵,洪武二十五年(1392)去世。朱守谦削爵后,由其嫡子朱赞仪继位,永乐元年(1403)就藩桂林。此后,靖江王代代相传,朱佐敬(庄简王)、朱相承(怀顺王)、朱规裕(昭和王)、朱约麒(端懿王)、朱经扶(安肃王)、朱邦宁(恭惠王)、朱任昌(康僖王)、朱履焘(温裕王)、朱任晟(荣穆王)以及朱亨嘉和朱亨?,共14任。孔有德于清顺治七年(1650)攻陷桂林,朱亨?自尽,靖江王历史结束。�

韦银豹两袭靖江王府

【韦银豹两袭靖江王府】明景泰年间(1450~1456),桂林地区的古田发生饥荒,官府仍逼农民交粮纳税,于是爆发了由壮族首领韦朝威和覃万贤率领的农民起义。嘉靖三十二年(1553),韦朝威不幸病死,起义队伍由其儿子韦银豹领导。嘉靖四十三年(1564)春节前夕,韦银豹率领一支精悍的队伍,由平乐北上永福,袭击桂林,趁夜潜入城中,攻入藩库,夺库银4万两,并杀死参政黎民衷。嘉靖四十四年(1565)秋,韦银豹第二次攻打桂林,因城里守军早有戒备而败。韦银豹两次袭击桂林的行动,扰乱了明朝在广西统治的中枢。隆庆四年(1570),朝廷对古田起义军采取合围进剿策略,经3月苦战,起义军终力不能支,遭到残酷镇压,被屠杀者达7000多人。韦银豹等被俘处死,古田起义失败。�
孔有德在桂林

【孔有德在桂林】孔有德早年为明朝总兵毛文龙部校,后官至登州参将,不久叛明附清,自称都元帅。崇祯九年(1636)封恭顺王,顺治三年(1646)授平南大将军。顺治六年(1649)改封定南王,顺治七年(1650)十一月率兵自湖南攻入桂林。在桂林,杀害留守瞿式耜、总督张同敞于叠彩山,还斩明王侯官属400余人,并于顺治八年(1651)在叠彩山下建定粤寺。顺治九年(1652),乘势挥兵西进,致使农民领袖李定国间道攻占了桂林。孔有德麾下将领李养性、孙龙、程希孔均战死,孔有德自知罪大恶极,令其妻妾举火焚室,自缢身亡,靖江王府亦化为灰烬。�

太平军围攻桂林

【太平军围攻桂林】清咸丰二年(1852)四月初,太平军由永安突围北上,围攻桂林。四月十八日,太平军2万多人到达桂林,将主力摆在象鼻山、南门直至西门外的牯牛山一线,并开始攻城。守城巡抚邹鸣鹤、豪绅龙启瑞等负隅顽抗,清军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由永安带军队绕道将军桥,企图夹击太平军,不料乌兰泰遭炮击,不久身亡。太平军为攻城还赶制吕公车,并采用地道轰城战术,共进行大小24仗,达1月之久。但由于桂林城高壕深,加之清军从湖南各地调集2万多兵勇前来增援,终未能攻破桂林。太平军为了进军湖广,扫荡江南,扩大革命影响,决定撤围挥师北上。�

康有为两次来桂林讲学

【康有为两次来桂林讲学】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开馆讲学,提倡新学而招致毁谤,难以为继,恰逢桂林人龙泽厚由四川回桂,路过广州,因钦佩康的学问,力邀康到桂林讲学,以延揽维新人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冬,康在龙泽厚的陪同下由梧州乘船到桂林,在叠彩山景风阁住宿、讲学,共40天。当时拜康门受业的,有王浚中、况仕任、龙焕纶、龙朝辅、黎文瀚等知名人士,康以《春秋公羊传》、《荀子·非十二子》为讲学内容,并撰了《桂学答问》,主张孟、荀两派不可偏废。讲学之余,康常率弟子游山玩水、投壶习礼、题诗作赋、刻石留名。著名的有在龙隐岩刊刻的《观元�党人碑题记》、在风洞题刻的"康岩"、"素洞"等石刻,及《重居风洞》等诗12首。光绪二十三年(1897)初康再次到桂林,仍在叠彩山景风阁居住、讲学达半年之久。此时康因在京"公车上书"提倡新学而名声大噪,地方绅士周璜、唐景崧、岑春煊均与他有来往,并共同发起组织了圣学会,创办了《广仁报》,设立了广仁学堂,力主维新,对广西影响极大。�

创办《南风报》

【创办《南风报》】1911年2月13日,《南风报》创刊。这是同盟会广西支部继《南报》后的又一份机关报。报社设在桂林福棠街2号,总主笔为赵正平,经理为梁史,雷沛鸿为撰述。该报每期发行2000余份,共出38期。第一期的封面为墨竹雄鸡,竹叶内隐藏有"民族主义"4字,并题有"雄鸡一声天下白"7字。《南风报》的内容有社论、纪事、译述、文艺、传记等。其宗旨为:宣传反清反帝,鼓吹革命;灌输世界知识,发扬军国精神。该报强调"民风"和革命舆论的重要性;有军事刊物的一些特点,如主张"军事救国"、"全国皆兵";每期均刊有"外患之部",揭露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和蚕食。广西独立后停刊。�

孙中山桂林集师北伐

【孙中山桂林集师北伐】孙中山为消除北伐后患,调动广东、云南、贵州、江西各省军队进入广西。1921年10月以临时大总统兼陆海军大元帅身份从广州乘坐军舰启程来桂,准备督师北伐。12月4日,抵达桂林,驻节靖江王府内,总统行辕和北伐大本营亦设于此。孙中山除了主持北伐军事、整编军队外,还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进行了会晤,增强了"以俄为师"的信心;着手货币改革,主张发行新货币;建议开采大圩附近的铁矿;修筑由桂林到全州的公路,并亲临主持破土典礼;十分重视军队的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对驻军发表了"军人精神教育"的演讲。1922年2月3日,以大元帅的名义,颁发北伐总动员令。2月27日,在桂林大本营举行誓师典礼,准备大举入湘,进攻武汉。但由于赵恒惕拒绝北伐军过湘和陈炯明叛变,4月8日,孙中山被迫回师广东,北伐军大本营由桂林迁往广东韶关。�

陆沈桂林之战

【陆沈桂林之战】陆荣廷于1922年就任广西边防督办,1923年就任督理广西军务,拥兵3万,占据南宁和桂西南一带。1924年春,陆以"出巡"为名,带兵到桂林,秘密接受吴佩孚给的军械,企图重占全广西。沈鸿英曾作为陆的主要部将,在陆反攻粤军失败时逼陆下野,拥兵自重,占据柳州、平乐、八步一带,兵力2万左右。当陆率部出巡桂林时,沈表面上服从,将驻桂林的部队撤往平乐,但陆部刚进驻桂林,沈部就突然把桂林包围起来,将陆围困于城内,双方大动干戈,长达3个月之久。广西讨贼军总指挥李宗仁和定桂军总指挥黄绍?趁机攻占了陆荣廷的老巢南宁及左右江一带,加之赵恒惕陈兵黄沙河,威胁着双方,促使陆沈在谈判桌上互作让步:陆同意退出桂林,沈同意撤除桂林之围。陆退出桂林后,见大势已去,逃离广西。�

西南剧展

【西南剧展】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在桂林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戏剧活动,即"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简称"西南剧展"。大会由广西省立艺术馆主办,新中国剧社具体筹备,欧阳予倩任筹委会主任,筹备委员有田汉、张家瑶、熊佛西、瞿白音、李文钊等35人,会长由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担任,并邀请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等为大会名誉会长。参加剧展的团队来自广东、湖南、江西、云南、广西等5省区共33个单位,其中话剧团队20个,平剧团队5个、桂剧团队3个,人数共895人,加上大会工作人员,与会者1000人以上。这次剧展共举办了三大中心活动:1�戏剧演出展览,主要有话剧、平剧、湘剧、楚剧、傀儡剧、徭人歌舞、皮影子戏、马戏等;2�戏剧工作者大会,内容有各团队工作报告、作品宣读、专家演讲、讨论提案等;3�戏剧资料展览,包括各团队的工作文献、创作经验、心得和著作,主要以文字、图片、模型等展出。最后通过了《戏剧工作者公约》和大会《宣言》。�

国旗献金大游行

【国旗献金大游行】为支援、鼓舞在衡阳抗日作战的士兵,安定桂林的民心,保卫大西南,在桂林参加西南剧展尚未离桂的代表和桂林的进步文化人士,于1945年6月18日发起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国旗献金大游行"。李济深亲自主持了游行。初阳画院的画家们高举着"保卫大西南"的标语和大幅漫画,为队伍开路,紧接着便是由李济深、龙积之、李任仁、柳亚子等人组成的乘坐宣传车的长老团,再接着是由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和桂林培仁小学的几十名代表牵执着的一面大国旗,最后是留桂的戏剧工作者。游行队伍由艺术馆出发,途经桂西路、中南路、桂南路,再折回南环、东环、桂东路转中山北路、桂北路,又回到艺术馆。一路上,长老团不辞劳苦,向市民作宣传,文化人高呼口号,齐唱抗战歌曲,"一百万不多,一块钱不少"的口号声、歌声此起彼伏。为配合这次游行活动,桂林各报刊相继发表了一批社论和报道,各主要街头还设立了献金点。献金活动持续3天。结束后,成立了桂林文化界抗战工作协会工作队,由田汉、陈残云带队奔赴兴安、全州前线,继续开展"国旗献金大游行"。共募捐400万元,一部分送八路军重庆办事处转给八路军、新四军,另一部分送湘桂前线慰劳军队。

桂林,作为政区地名,始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所置的桂林郡,秦始皇开凿灵渠之后,湘桂走廊成为中原和岭南的重要通道。三国时,吴在此设置始安郡。史书云:"自孙吴以后,湖、广之间,事变或生,未有不争始安者。"桂林也就由一个小城镇成为一个区域的行政中心及"用兵遣将之枢机"。到了唐代,桂林已成为"增崇气色,殿若长城"的雄伟城市。宋时,广南西路辖今之广西外还包括海南岛,其治所就设在桂林,可以想象桂林的特殊重要地位。明代,桂林是清江王府、广西三司和桂林府治所在地,永历皇帝两次驻跸桂林。至近代,孙中山曾驻节桂林,设总统行辕和北伐大本营。1940年元月设桂林市,当时是广西省府所在地。桂林历来是桂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8年桂林地市合并。

距今约一万年前 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夏商周时期 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始皇 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 改属始安侯国。

三国 先属蜀,后归吴。

甘露元年(265年) 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隋唐 属岭南桂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 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

贞观八年(634年) 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

光化三年(900年) 属静江节度。

五代十国 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 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

元 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

明、清 均属广西省桂林府。

民国 属广西省。

1914年 改名桂林县。

1940年 始设桂林市。

1944年11月-1945年7月28日 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1949年11月22日 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

1958年 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

1981年7月、1983年10月 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

1996年12月26日 桂林市委、市政府按国务院,自治区批复的方案,实行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

1998年9月8日 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桂林历史--古 墓
桂林历史--造 像
桂林历史--石 刻
桂林历史--遗 址

http://www.cntour.com.cn/ArticleShow1.asp?ArticleID=73

桂林历史--遗 址

发布:桂林台联国际旅行社 点击数:236 录入: admin
-----------------------------------------------------------------------

府学文庙遗址
位于市区解放西路桂林中学校园内。宋至清代府学文庙场设于为此。原建筑已毁, 仅在大成殿遗址周围遗存元、明、各朝巨型碑刻13方。其中有元代《静江路修学造乐》、明代《桂林府儒学考祀先贤记》、清代《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御制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记》、《御制平定准葛尔告成太学碑文》等,是研究地方史和民族关系史的珍贵资料。
白崇禧旧居
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市区榕湖饭店内。原名“桂庐”, 是一幢具有中西合壁风格的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总面积872平方米。一层有房七间, 二层八间。旧居紧傍榕湖, 环境优美, 风光如画。门前一株古树, 是学府遗物。
李宗仁官邸
  李宗仁(1891--1969)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位风云人物。李宗仁故居坐落在古老而灵秀的临桂两江镇浪头村的天马山脚下,是二十年代随李宗仁由排长升为司令扩建而成,布局独特,构思巧妙,气势雄伟,既具雄踞一方的庄园气派,又富有桂北民居的建筑特色。 李宗仁官邸位于桂林市风景秀丽地杉湖河畔,是1948年4月李宗仁当选国民政府副总统之际建成,占地4321平方米,分布有主楼、副官楼、警卫室、附楼、花园等,是中西结合别墅式建筑。1948年4月至1949年11月,李宗仁任国民政府副总统和代总统期间曾在此多次召集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居正、阎锡山、李文范、陈济棠、朱家骅、白崇禧、黄旭初、程思远等举行重要会议。1966年3月16日,海外归来的李宗仁故地重游。
桂山书院遗址
桂山书院遗址 在市区叠彩山院于桂山(叠彩山)麓、定粤寺东。书院有头门、二门。有讲堂五间,圣人堂五间,东西学舍各十余间。学舍处还设有厢房,为孝廉院长和经古院长住所。
逍遥楼遗址
在今市区滨江路北段解放桥与伏波山之间。始建于唐,为唐代桂州城之东城楼,上置颜真卿所书“逍遥楼”石刻碑一方。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今陕西西安人,唐开元间进士,曾做过殿中侍御史、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后官至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其书法凝重实、雄健有力,独创一体,人谓之“颜体”。颜真卿并没到过桂林,相传此碑是据蒲州(今山西永济)碑石钩摹重刻。因置于东城楼,故此楼称“逍遥楼”。宋崇宁元年(1102)。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程节对楼宇重加修建,并改名“湘南楼”。现存“逍遥楼”碑晴的《湘南楼记》,记载了修楼经过和更名缘由。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市区中山北路96号(原桂北路138号),是一幢面积800多平方米的中式两层木楼房建筑。过去是黄旷达住宅及“万祥坊”。 1938年11月中旬中共中央派李克农到桂林建立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租下这幢房子作为办公用房。楼下为警卫室、值班室、办公室、救亡室;楼上为秘书室、会议室、机要室、电台以及周恩来等同志来桂指导工作时的住房。办事处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遵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团结抗日爱国人士支援抗日,作出重要贡献。
丹桂岩洞穴遗址
在市区月牙山襟江阁西50米处。亦称凌空洞。洞口向西, 深6米, 宽5米。在厚约2米的文化堆积中, 含黄褐胶结土和螺壳堆积尻, 当中曾崐发现磨制骨针和鹿、猪、羊动物骨骼以及大量瓣鳃类水生动物骨骼, 是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洞穴遗址。由于人为破坏, 大部分文化堆积已无存, 仅洞穴后壁尚有少量残迹。
开元寺遗址
在市区民主路万寿巷。寺始建于隋代, 初名缘化寺。唐初称善兴寺。唐显庆二年(657)建舍利塔于寺内。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名开元寺。宋代又改名永宁寺、宁寿寺。元顺帝赐书“圆觉”二字, 故又名圆觉寺。明代复名宁寿寺。清代称万寿寺。民国后仍称开元寺。据《临桂县志》记载, 远在唐代, 开元寺曾因纱灯延火烧毁而重建。明洪武二年(1369)又毁于火, 洪武十六年(1383)再修建。清顺治十五年(1658)和乾隆五十七年(1792)线国安、李宜民也先后进行过修缮。开元寺是桂林历史上一座名刹, 唐天宝七年(748), 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扶桑(日本)受阻辗转来到桂林, 曾与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数十人, 滞留寺中一年有余。但到清末, 寺已荒废成“停柩庄舍”了。今仅存舍利塔。寺院房舍多毁或已改建作为他用。
将军桥遗址
位于市区南溪山公园内, 原名安溪桥, 架设于南溪河上。五代时楚王派指挥使秦彦晕镇守桂林, 屯兵于南溪山下白龙洞, 在安溪桥附近打败了南汉兵的进攻, 自此后, 更名为将军桥。这一带曾是后来太平军大败清军的战场, 清军广州副都统乌兰泰右膝中炮, 由于“伤势入骨, 热毒内逼”, 二十天后死在阳朔; 负隅顽抗的清军千总李朝登, 亦被击毙。桂林民间至今还广为流传太平军当年在将军桥一带英勇作战重创清军的传奇故事。原桥已不存在, 今在原址附近建有钢筋水泥桥。
甑皮岩洞穴遗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桂林南郊独山西南麓, 距市中心约9公里。洞口向西南, 分主洞、矮洞和水洞, 总面积约400平方米。1973年发掘后测定, 属新石器时代时期遗址, 距今7500至9000年之间。先是人类住穴, 后为葬穴。出土人类骨骼30余具, 较完整的14具, 多为罕见的曲肢蹲葬和二次葬, 死亡年龄一般40~50岁, 个别超过60岁。还发现有归婴合葬。出土陆栖动物和水生动物骨骼40余种, 被命名为“甑皮岩遗址动物群”, 其中脊椎动物5目12科25种, 有偶蹄目、食肉目、啮齿目、长鼻目、灵长目? 如水牛、猕猴、苏门羚等都属喜暖动物。
轿子岩洞穴遗址
位于桂林西郊甲山乡唐家村附近轿子山东南麓。洞朝东南,分主洞和支洞。因洞口伫一清代石桥,故名。1980年进行试掘,在厚约1米的褐灰色堆积中,发现螺蚌胶结土层,中有大量灰烬、砾石石器半成品、双孔蚌刀、骨锥和一具屈肢蹲葬人的骨骼。还发现大量动物如猪、鹿、牛、猕猴、竹鼠、豪猪以及水生动物龟、鱼等的牙齿或骨骼。是一处内涵比较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栖霞寺遗址
位于市区七星公园内七星岩下。寺建于唐代。元至正十七年(1357)道士唐大淳重修为“全真观”。明万历年间为寿佛庵。清顺治八年(1651), 僧浑融在寿佛庵旧址上再创栖霞寺。浑融, 俗姓张, 湖南沅州(今湖南沅陵)人, 善诗文, 喜交游, 曾没明军刘起蛟部, 参加抗清, 失败后再为僧。清顺治十年(1653)以“言行狂肆”徘名入狱。出狱后居栖霞寺50余年。原寺规模宏大, 殿宇幽深, 有大雄宝殿、韦驮殿、阿难殿、环碧堂、静慧堂、准提阁、回廊等。后因年久失修, 渐至颓败, 今仅残存原 建一座头门。


林的由来
林,汉语一级字,读作lín,最早见于甲骨文。《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诗-邶风-击鼓》:“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意为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诗-大雅-大明》:“殷商之旅,其会(通“旝kuài”,旌旗)如林。”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

林姓的来源和历史
1、源自子姓,是商朝末年名臣比干的后裔,属于王侯赐姓为氏。比干的遗腹子长林山中降生,周灭商后,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2、源自姬姓,出自周平王的世子姬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周平王姬宜臼有庶子名叫林开,林开的子孙有的以祖辈名字为氏。3、源自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林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姓氏林的由来是什么
姓氏林在中国具有很高的普及度。这个姓氏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几乎与中国的历史同样悠久。林作为一个姓氏,最早出现在周朝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根据史书记载,林姓最初是以国家名称为姓,意为属于林国。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常见的姓氏。在中国的文化中,姓氏是非常重要的。姓氏...

林氏的来源和历史
林坚,林姓的得姓始祖,是商朝忠臣比干的遗腹子。比干因直言进谏商纣王而被杀害。比干之妻陈氏怀着身孕,在林中避难,生下儿子林坚,字长思。周武王灭商后,陈氏带着林坚见周武王,武王因林坚出生于林中,赐姓“林”,并封他为大夫,食采于西河,后来迁封至博陵公。林坚的封地位于今天的河南,古代的...

林氏家族的起源和历史
1. 林氏家族起源可追溯至商朝末年,其始祖为比干,一位因直言进谏而被商纣王杀害的忠臣。比干之妻陈氏在逃入长林山中后,生下儿子泉。周武王灭商后,为纪念比干的忠诚,赐予泉及其后代姓林。2. 林姓的另一来源是周平王的世子姬开。周平王有庶子名林开,其后代有的以林为姓,以此纪念他们的先祖。3. ...

关于林氏的历史和现状
陈氏于是带着儿子泉去见周武王,周武王有感于比干的儿子在山林中所生,其父坚贞不屈,便赐他姓林名坚。从此,以周武王赐名林坚为标志,林姓正式诞生。林坚从而就成了林姓的得姓始祖。【迁徙分布】林姓最初发祥于河南省境内。自周武王赐名林坚,林坚食邑博陵(今河北省安平)后,子孙世袭其爵。春秋...

林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有哪些?
林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来源:1、源自子姓,是商朝末年名臣比干的后裔,属于王侯赐姓为氏。商末,纣王无道,比干犯颜直谏被杀。比干正妻夫人陈氏逃入长林山中,生下了儿子泉。周灭商后,因泉生于林中,其父比干坚贞不屈,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2、源自姬姓,出自周平王的世子姬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林姓有多少年的历史?
林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相传由商朝末年的名臣比干而来。比干原是商朝王室成员,在商纣王时担任少师之职,以忠正敢言知。纣王昏庸无道,他多次进言匡谏,后来因此获罪,被剖心而死。夫人陈氏为躲避官兵追杀,逃难于长林石室,生子名坚,因生于林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史称林坚,被林姓人尊为受...

林姓氏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林姓的起源有多个说法,主要源自子姓、姬姓,以及部分少数民族的改姓。古时的东夷族中有一个称为林方的部落,后来南迁并被称为“郴”。历史上,林姓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首先是林则徐,他出生于1785年8月30日,逝世于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有字少穆、石麟,晚年自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

姓林的有多少年历史
学术界原先对林禄生卒有三种说法:生于公元289年,卒于356年;生于公元274年,卒于356年;生于公元265年,卒于333年。此次会上多认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按第一种说法,林禄4岁就有了儿子,显然荒唐。据史载林禄死于任上,按第二种说法林禄死时已83岁,也不符合史实。有九个姓祖上本姓林 福建省...

大连市15971731064: 桂林所经历的历史是怎样的?
兆旭宁欣: 桂林不仅山水秀美,还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一万年前,就有甑皮岩人生 活在这里;而从秦至近代,历史为桂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兴安灵渠、 靖江王府及王陵、桂海碑林、花桥、李宗仁故居及官邸、八路军桂林办事处 旧址,等等,都是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名胜古迹.

大连市15971731064: 桂林的历史有多久 -
兆旭宁欣: 桂林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并且桂林在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解放后省会改为南宁.秦代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东汉 改属始安侯国.三国 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 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

大连市15971731064: 桂林到底有多少年历史了 -
兆旭宁欣: 桂林 历史悠久.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是母系氏族的社会阶段,距今约一万年.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

大连市15971731064: 有关于桂林历史
兆旭宁欣: 桂林的城市特点 桂林在历史上是广西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文物古迹众多,山水秀丽, 1982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自然景观中有人文景观,人文景观融于自然景观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城在景中,景在...

大连市15971731064: 有谁知道桂林名称的由来?桂林城在古代就叫桂林吗?那它是在什么时期建起的,桂林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想了解一下桂林历史,帮帮忙吧. -
兆旭宁欣:[答案] 很久很久以前,桂林这个地方既没有山,也没有水,更谈不上人烟繁盛,桂树成林.那时,桂林这个 地名都还没有呢! 那么,桂林这个地方,为什么会生长出成林的桂花树?为什么会有奇山秀水而名满天下呢?这还得从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说起. ...

大连市15971731064: 桂林市区的历史 -
兆旭宁欣: 桂林地区的历史悠久,早在一万年多年前就有人居住过的痕迹.距今约一万年,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曾在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过他们的遗物.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当时在广西地区置桂林,象,南海三...

大连市15971731064: 桂林有多少年历史了
兆旭宁欣: 一万

大连市15971731064: 谁能给我桂林资料!!!!!
兆旭宁欣: 我能,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

大连市15971731064: 桂林的一些历史故事?? -
兆旭宁欣: 赵观文,桂林芦笛岩桥头村人,唐乾宁二年(895)状元及第,官至翰林侍讲.原主考舞弊,取25名进士,赵列第八,其余大部分不按标准录取,引起群愤.唐昭宗不得不改组考试班子,委任翰林学士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