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源自谁的典故

作者&投稿:吕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韩非子》的记载是这则成语最早的典源。据说战国时期,有个君主叫齐威王。原本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他继位以后却耽于酒色,不理朝政。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人士忧心忡忡,但是都因为畏惧齐王,不敢劝谏。
有一个齐国人叫淳于髡,他的口才很好,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淳于髡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规劝齐威王。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鸣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伏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于是他沉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因此他对淳于髡说:“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再饮酒作乐,转而整顿国政。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
“一鸣惊人”故事中的楚庄王,为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前613年—前590年在位。他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他在位22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朝廷所用。他知人善任,广揽人才,重用了苏从、伍参、孙叔敖、沈尹蒸,让他们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在楚庄王的领导下,国家日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前597年,于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晋军。公元前594年,迫使宋订下城下之盟,并陆续迫使鲁、陈、宋、郑等国归依,使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后世遂用一鸣惊人、一鸣、一飞鸣、冲天翼、三年翼”等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含义是:平时不显山露水,一旦行动起来则能取得惊人的成就。【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段话描述的这只鸟,不飞翔就罢了,一旦飞翔就能冲破云层;不鸣叫就罢了,一旦鸣叫就震惊四座。【例句】在运动会上,...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是:指平时默默无闻,一旦行动或发表意见,便能展现出惊人的才华或能力,让人刮目相看。详细解释:1. 基本含义解读: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不发出声音则已,一旦发出声音,必定要震动世人,给人惊喜。它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平时默默无闻,但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的才能。2. 文化...

请问:“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出处?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词语解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鸣:动词,鸟叫。成语为褒义词。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解释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对战国齐国的记载,但最早的蓝本为战国韩非记载的春秋楚庄王的典故。这或许并不矛盾,可能齐威王也被问过这个...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
在一切都成熟之后,大刀阔斧,敢想敢干,兴利除弊,井然有序,使楚国迅速强盛起来。楚庄王成功的经验在于: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不会有重大的成就;没有脚踏实地的辛勤劳动,就不会有“不鸣则己,一鸣惊人”的优异成绩。如果想当初楚庄王上台之后,不顾三七二十一,先来个“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么...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是什么?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例子】运动会上,平常少言寡语的李伟不鸣则已,...

形容一个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什么意思
一鸣惊人是指根据平时的表现来看并没有特别,但是突然之间却有了惊人的成绩。“一鸣惊人”出自 《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鸟儿虽然没有飞起来,但是只要展翅飞翔就一定会直冲云霄,虽然没有鸣叫,但是只要鸣叫就会发出惊人的声音。)...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译文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翻译
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鸣;鸟叫。2、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出自何处?
《史记·滑稽列传》也载有楚庄王之后同类事:“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通“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说,南方的...

盈江县19772653987: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句成语源自于谁的典故谢谢了,大神帮忙啊楚庄王 -
冶韵三分:[答案]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韩非子·喻老》记载这件事说:“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有所暗指的话称'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

盈江县19772653987: 我国成语有很多来源于历史典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是出自于春秋时期的故事.[ ] -
冶韵三分:[选项] A. 晋文公 B. 管仲 C. 齐恒公 D. 楚庄王

盈江县19772653987: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讲楚庄王还是齐威王的? -
冶韵三分: 1、齐威王.《滑稽列传》: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

盈江县19772653987: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的是齐威王还是楚庄王? -
冶韵三分:[答案] 楚庄王“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韩非子·喻老》记载这件事说:“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有所暗指的话称'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

盈江县19772653987: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典故的由来??? -
冶韵三分: 楚庄王当政三年,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他在谜语中暗示楚庄王,说:“臣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 ...

盈江县19772653987: 不明则已.一鸣惊人谁的典故 -
冶韵三分: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

盈江县19772653987: 不鸣则以,一鸣惊人选自什么历史成语 -
冶韵三分: 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韩非子·喻老》记载这件事说:“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有所暗指的话称'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的记载是这则成语最早的典源满意望采纳~~~~

盈江县19772653987: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出自吕氏春秋哪一篇 -
冶韵三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盈江县19772653987: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是说谁和什么意思 -
冶韵三分:[答案]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盈江县19772653987: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讲的是谁
冶韵三分: 楚庄王受伍举的启示而明白了一鸣惊人的道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