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占其二,为何其他五国没有名将上榜呢?

作者&投稿:令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占其二,为什么其他五国没有名将上榜?~

战国时期风云乍起,土地遭到割据,多国陷入混战之中。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就在这风起云涌的沙场之中,出现了四名驰骋沙场的大将,他们就是秦国的白起,王翦,还有赵国的廉颇,李牧。这四个人因为立下了不朽的功绩,所以四个人被合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不难看出,这四大名将都是秦国和赵国的。而战国时期七国争霸,各诸侯国都有不少战功显赫的将领,那么为什么其他五国的名将没有上榜呢。


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都出生在战国末期,因为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才能有机会更多地被人们讨论。人们将他们的战绩同最后的局势联系在一起,所以虽然战国前期和中期的一些将领也取得了不斐的功绩,但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期过早,没能赶上四大名将的评选。


另外,白起,王翦,李牧和廉颇,他们在成名之后,也一直得到秦国和赵国的重用。在沙场上常年征战,赢得了不朽的威望。而秦国和赵国也是战国中后期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在军事和各个方面相互抗衡,常年征战给了他们更多的建功立业的机会。


秦王横扫六合,雄心在于一统中原,他从未停止过吞并其他诸侯国的斗争。因此在我看来,秦国具有培养武将的潜力,武将在秦国的地位很高。而赵国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至关重要。赵国军队不仅需要抗衡北边的匈奴,还要抵御周边的四国,所以赵国君主也非常看重武将。综上所述,秦国和赵国广为人知的将领更多。

所谓“战国四大名将”,是指《千字文》中“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所赞颂的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四人。然而很有趣的是,这四人虽然名号是“战国”这一时代的名将,但却只是其中两国的人。

首先,我们得来看看这个榜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撰的儿童启蒙读物。为了方便儿童学习和理解,《千字文》采用了全文四句、对仗精工的模式,用九百九十九个不同的字,编写了这段囊括历史、伦理、生活的韵文。
正是由于它是一本让人朗朗上口的启蒙读物,因为其中提到的人物,以及对其的评价,都广为流传,深入人心。而“战国四大名将”的观念,就这样一点点成为社会共识。
然而在编写《千字文》时,周兴嗣并不是想要给战国名将们一个排行,而是仅仅撷取了战国末期历史的一部分,将这四位名将写进了自己的作品。
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四人,作为“战国四大名将”能“火”,实在是周兴嗣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而这一说法能够被广泛认可,除了其在人们幼年时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外,其中的合理性,也切实存在。
在战国末期,尤其是秦接连灭六国的时期,秦国大将白起和王翦,确实是天下妇孺皆知。秦能最终统一天下,他们是杀在最前面的人。历史由胜利者书写,他们前无古人的功绩,确实让他们成为无数后人的榜样,让二人对得起“战国四大名将”的赞誉。
而廉颇,这位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将军,其知名度,在他“夺榜”的路上,也算是帮了大忙。在和蔺相如的“对抗”中,廉颇“负荆请罪”,认了输。但他却从此赢了人心,成了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正面人物。《千字文》作为启蒙读物,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正面例子,而民间对此也有极高的接受度。
廉颇勇猛果敢,闻名于诸侯。且他忠心于赵,就连辛弃疾都拿他做榜样,想要学习他为国效力到最后一刻的忠勇。再加上廉颇不错的风评,要拿下“战国四大名将”的席位,自然不是难事。
而李牧,舆论对他的偏袒也在他“夺榜”时搭了把手。苏洵在《六国论》中写到,“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李牧死,赵国亡”的说法,早就成了社会共识。李牧有多重要,他作为将领是多么有才能,不言而喻。


作为一个战乱频发的时代,战国出了不少名将。然而光会打仗还不够,要被后人尊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还需要得民心。白、王二人作为胜利者,有着勒石燕然一般的功勋,让人艳羡。而廉、李二人,其忠遇其不顺,也让人扼腕叹息。后人对四人念念不忘,对于周兴嗣误打误撞的说法,也就默然接受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由此,对于战国四大名将来说,都是秦国或者赵国的,并且秦赵各占其二。而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间的激烈较量,促使各个诸侯国都出现了不少名将,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乐毅、吴起、田单、匡章等人,就是其他五国的名将。那么,问题来了,战国四大名将,秦国和赵国各占其二,为什么其他五国没有名将上榜呢?

一首先,就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战国四大名将,主要出自于战国后期。因此,对于一些战国前期和中期的将领,虽然在战绩上可以和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相媲美,但是,因为所处历史时期的不同,所以没有被纳入到战国四大名将的讨论中。举例来说,就在魏国创立魏武卒的吴起,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由此,对于吴起来说,是受到中国古代历史上高度认可的一位名将。在战绩上,吴起一生几乎未尝败绩。

二因此,吴起是完全有资格和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相提并论的。但是,因为吴起是战国前期的将领,于公元前381年就去世了。所以,战国四大名将没有来自魏国的吴起。与此相对应的是,就乐毅、田单、匡章这三位将领,其主要是在战国中期建功立业的。

比如在公元前284年,乐毅在五国伐齐中连下齐国70余城池,从而改变了战国七雄的格局。数年之后,田单凭借着剩下的两座城池,帮助齐国复国。因此,对于乐毅和田单,在战绩上都是可圈可点的。不过,因为所在历史时期的关系,也没有被纳入到战国四大名将的讨论中。

三进一步来说,田单和乐毅虽然都活到了战国后期,但是,这两位名将在来到赵国后,都没有获得重用,也即没有继续立下战功。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白起、王翦、李牧、廉颇来说,在成名之后,几乎一直是秦国或者赵国的主将,从而得以长期征战沙场,建立属于自己的传奇。

另一方面,在战国中后期,特别是魏国和齐国衰落后,秦国和赵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因此,对于战国后期的四大名将,都是秦国或者赵国的,自然是比较合理的事情了。就秦国来说,在商鞅变法,特别是军功授爵之后,优秀的武将可谓层出不穷。




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占两位,为何秦最终统一天下呢?
由于秦军的勇猛和阴险,廉颇害怕有诈,一直不敢对秦军进攻,接连败退。身在邯郸的赵孝成王接连催战,见廉颇不听自己的命令,赵孝成王听信秦国应侯范雎在赵国散布的谣言,派遣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前往前线替代廉颇,结果四十万大军命丧长平,赵国元气大伤。赵孝成王去世,他的儿子赵悼襄王继位。这个...

为什么选择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作为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起翦颇牧。秦赵各半,秦之白起、王翦;赵之李牧、廉颇。军事上他们各有千秋,难分高下,其他方面则有如下不同:白起杀戮最重,基本不留俘虏,凶名最盛。廉颇不但勇猛善战,而且顾大局,识整体,勇于改错,有着高尚的品德。负荆请罪、将相和就是明证。王翦智而不暴、勇而多谋,在当时...

战国四大名将怎么选的,为何被秦赵两国瓜分?
都知道战国四大名将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而且是秦国两个,赵国两个,秦、赵两国瓜分了战国四大名将,其他诸侯国是一个也没有,这四将都是战国中后期的将领,那么你是否知道战国四大名将是怎么来的呢?排名的依据是什么? 其实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最早是出自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这是一...

战国时期4大战将和简介?
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占其二。赵国有廉颇,李牧,秦国则是白起,王翦。廉颇属于古典老将,战法扎实,善于防守,长平大战秦赵于上党对峙三年,廉颇守得滴水不漏,令秦军完全没有办法,之后还是范雎差人收买赵国权臣,并放出谣言说秦军白起不怕廉颇只怕马服君之子赵括一人,于是赵王听信谣言,阵前换将,这...

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占其二,为什么其他五国没有名将上榜
由此,秦国与赵国成为了战国末期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名将都是随着战争出现,战国末期战争规模大,非常频繁。所以,战国四大名将由秦国与赵国各占其二,并不足为奇。其次,秦国是战国后期发动战争最频繁的国家。白起主要活跃在秦昭襄王时期,经过秦孝公、秦惠文王两代的积累,秦国国力大增。等到了秦昭襄王...

为什么战国的四大名将都是出在秦赵两国呢?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李牧,白起,廉颇还有王翦,而这四个人全都是来自于秦国还有赵国。而之所以四大名将都来自于秦赵,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千字文》中,这四个人的名字连起来比较押韵,也就有了四大名将的说法。战国四大名将的来源是南北朝时期周兴写的《千字文》:“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战国四大公子、四大名将、四大刺客分别是谁?
四大公子: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 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四大刺客:专诸,聂政,豫让,荆轲

战国四大将
讲到这里其实就可以回答为何“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占其二? 因为这四大名将取的都是战国后期,当时以秦赵两国最为强大,战绩也最为显赫。 白起不必多说,一代人屠,杀敌百万,生平无一败绩,长平之战更实用四十五万赵国青壮封神。同时代的廉颇,那也是赵国中流砥柱般的人物,一生战功赫赫,除了大秦国差点儿意思,其他国家...

白起,廉颇,李牧,王翦,谁最厉害啊
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半。秦之白起、王翦;赵之李牧、廉颇。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编撰《千字文》。其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来形容战国时期这四位战功赫赫的名将。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

四大名将是谁
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半。秦之白起、王翦;赵之李牧、廉颇 四大美人:西施(沉鱼)王昭君 (落雁)貂蝉 (闭月)杨玉环(羞花)

涟水县17822356953: 战国四大名将,秦国占其二,赵国占其二.再加上赵武灵王时期培养出来的强悍骑兵,为什么还会被秦国所灭? -
辉昨伊特: 赵国只有两个时期强大.赵武灵王时期军事实力和秦国不相上下,赵惠文王紧接着赵武灵王之后实力基本相当.赵孝成王昏庸换了廉颇用了赵括导致长平之战45万被活埋.赵王迁时期有个李牧也挺厉害的.秦始皇派桓齮打邯郸,被李牧打的畏罪潜逃.王翦没有把握打赢李牧用反间计才把李牧拿掉.战国四大名将 赵国廉颇李牧,秦国白起王翦.赵国后期的几个王昏庸! 赵孝成王 赵悼襄王 赵王迁.秦国七代明君,秦孝公 秦惠文王 秦武王 秦昭襄王 秦孝文王 秦庄襄王 秦始皇.

涟水县17822356953: 赵国有将相保护,为什么最后还是被秦国打败了? -
辉昨伊特: 一、前284年齐国吞并宋国后妄自尊大,遭到列国一直反对,燕、赵、秦、魏、韩五国拜乐毅为将,大破齐国.齐国遭到五国伐齐的沉重打击虽然勉强复国但实力极大衰落,从此一蹶不振,赵国在东方挫败了最大的竞争对手齐国,同时赵武灵王...

涟水县17822356953: 春秋战国时期
辉昨伊特: 战国有四大名将,秦赵各占其二,秦有白起,王翦,赵有廉颇,李牧 齐国孙膑 燕国荆轲 吴国孙武

涟水县17822356953: 战国时期,赵国拥有四大名将之二,为什么灭亡的却是最早呢?廉颇,李牧令人敬仰却又扼腕叹息是名将 -
辉昨伊特:[答案] 战国时期最先灭亡的是韩国 其次是赵国 秦国在征服六国的过程中 反抗最为强烈的就是赵国 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革新后 军事实力大增 秦赵阏於之战 赵将马服君赵奢击败秦军 从此山东六国以赵国马首是瞻 秦国视赵国为第一心腹大患 一心要灭...

涟水县17822356953: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是谁 -
辉昨伊特: 战国四大名将:起翦颇牧.秦赵各半,秦之白起、王翦;赵之李牧、廉颇. 军事上他们各有千秋,难分高下,其他方面则有如下不同: 白起杀戮最重,基本不留俘虏,凶名最盛. 王翦智而不暴、勇而多谋,在当时杀戮无度的战国时代显得极为可贵. 李牧强调将帅的独立性、便宜行事权;力求不扰民,争取民众对军事活动的支持、配合;注意厚待士卒,密切官兵关系,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 廉颇不但勇猛善战,而且顾大局,识整体,勇于改错,有着高尚的品德.负荆请罪、将相和就是明证.

涟水县17822356953: 很喜欢战国历史白起李牧田单王翦廉颇乐毅这几人里面那?
辉昨伊特: 中国史学上普遍认同的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秦赵两国各占一半.四大名将之中,白起应该排名第一,可惜功高震主,死的很惨.

涟水县17822356953: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哪四位将军 -
辉昨伊特: 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半.秦之白起、王翦;赵之李牧、廉颇 一楼...霍去病和卫青 还有韩信...一个是刘邦时期..另外2个是汉武帝时期..什么时候去战国时期了...别丢你们历史老师的脸.

涟水县17822356953: 战国四大名将 -
辉昨伊特: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中国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 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千字文受文字不能重复及押韵的限制,所选的四人都是战国后期的名将,战功都很伟大,却没有军事著述.

涟水县17822356953: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谁?
辉昨伊特: 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半.秦之白起、王翦;赵之李牧、廉颇

涟水县17822356953: 战国时期4大名将是谁
辉昨伊特: 1.李牧 2.廉颇 3.白起 4.王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