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价值和尊严的文言文

作者&投稿:笃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有关尊严的小故事文言文

不食嗟(jiē)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

译文:

齐国有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

2. 寻一篇有韵味的古文

女子对心仪男子的情谊 淇奥yù

《诗经·国风·卫风》

朱熹注释

瞻彼淇奥yù,绿竹猗ē猗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兮。

兴也。淇,水名。奥,隈也。猗猗,始生柔弱而美盛也。匪,斐通,文章著见之貌也。君子,指武公也。治骨角者,既切以刀斧,而复磋以炉铴。治玉石者,既琢以槌釡,而复磨以沙石。言其德之修饬,有进而无已也。瑟,矜庄貌。僴,威严貌。咺,宣著貌。谖,忘也。卫人美武公之德,而以绿竹始生之美盛,兴其学问自修之进益也。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xiù莹,会guì弁biàn如星。

瑟兮僴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兮。

兴也。青青,坚刚茂盛之貌。充耳,瑱也。琇莹,美石也。天子玉瑱,诸侯以石。会,缝也。弁,皮弁也。以玉饰皮弁之缝中,如星之明也。以竹之坚刚茂盛,兴其服饰之尊严,而见其德之称也。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zé。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yī重chóng较júe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兴也。箦,栈也。竹之密比似之,则盛之至也。金、锡,言其锻炼之精纯。圭、璧,言其生质之温润。宽,宏裕。绰,开大也。猗,叹辞也。重较,卿士之车也。善戏谑不为虐者,言其乐易而有节也。以竹之至盛,兴其德之成就,而又言其宽广而自如,和易而中节也。盖宽绰无敛束之意,戏谑非庄厉之时,皆常情所忽,而易致过差之地也,然犹可观而必有节焉,则其动容周旋之间,无适而非礼,亦可见矣。

译:

看那淇水的曲岸,绿色竹子多茂美。文采风流的君子,像切牛骨磋象牙, 像琢美玉磨宝石。庄严啊,嫺雅啊,光明啊,堂皇啊;文采风流的君子,永远不能遗忘啊。

看那淇水的曲岸,绿色竹子多茂盛。文采风流的君子,充耳玉瑱多晶莹,束发皮帽像明星。庄严啊,嫺雅啊,光明啊,堂皇啊; 文采风流的君子,永远不能遗忘啊。

看那淇水的曲岸,绿色竹子像垫席。文采风流的君子,像精金啊像钝锡,像玉圭啊像白璧。宽厚啊,大方啊,靠著车上横木啊;善於戏谑谈笑啊,不会刻薄粗暴啊。

3. 嗟来之食文言文

原文

齐大饥⑴。黔敖⑵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⑶之。良久,有饿者,蒙袂⑷辑屦⑸,贸贸然⑹来。黔敖左奉⑺食,右执⑻饮,曰:“嗟⑼!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⑽唯⑾不食嗟来之食⑿,以至于斯⒀也!”从而⒁谢⒂焉,终⒃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据《礼记》改写)

注释

⑴大饥:严重的饥荒。 ⑵黔敖:春秋时期的贵族。 ⑶食(sì):同“饲”,把食物给人吃。 ⑷蒙袂(mèi):用衣袖遮着脸。袂,衣袖。 ⑸辑屦(jù):拖着鞋子。屦,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⑹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⑺奉:同“捧”,这里指拿着。 ⑻执: 端。 ⑼嗟:喂,叹词,表示命令或呼唤。 ⑽扬其目:瞪着他的眼睛。 ⑾予:代词,“我”。 ⑿唯:在句中起连接作用,“因为”。 ⒀嗟来之食:带有侮辱性的恩赐。 ⒁斯:此,这种地步。 ⒂从:追上去。 ⒃谢:道歉。 ⒄终:最终。

译文

齐国发生了严重的灾荒。富人黔敖熬了粥摆在大路边,用来给路过饥饿的人吃。过了很久,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饥民)抬起头瞪大他的眼睛,盯着看着他,说:“我就是因为不愿意吃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才落到这个地步!”饥民谢绝了黔敖的施舍,最终饿死了。 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小事情啊!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编辑本段分析

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后世以“嗟来之食”表示侮辱性的施舍。吴晗在《谈骨气》中引用这一故事为论据,说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有骨气的。范晔《乐羊子妻》中的乐羊子之妻以这个典故奉劝丈夫,要他做一个品行廉洁而有志气的人。这个故事流传千百年,有着积极的意义,引导我们要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

读解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就出自这个故事,是说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咱们的传统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气,用通俗的话来说,人活的是一口气,即使受苦受难,也不能少了这口气。还有一些类似的说法,比如人穷志不短,再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都表示了对气节的看重,对人的尊严的强调,对人的精神的重视。 即使是在今天,这一传统观念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在人格精神和肉体之间,在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之间,在人的尊严和卑躬屈膝之间,前者高于、重于后者。在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宁可舍弃后者,牺牲后者,不使自己成为行尸走肉,衣冠禽兽。人之所以为人,而非行尸走肉,区别大概正在这里。启示 “不食嗟来之食”出自《孟子》一书。因为齐宣王不采纳孟子的仁政主张,孟子气愤而去,齐王派使者挽留孟子。孟子慷慨陈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然后又讲乞丐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体现了战国知识分子的骨气和独立人格。现在意保留原意,指有骨气的人拒绝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嗟来之食与跨下之辱相比那种更为羞辱?个人认为,跨下之辱更甚之。正因为韩信能忍受跨下之辱最终才得以成就大业,衣锦还乡。因此,如若一个人有志气,嗟来之食并非不可食也,食嗟来之食也并不代表就肯定没骨气。何况,黔敖最后也意识到自己的无礼而道歉,连曾子听到这件事后也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大丈夫能屈能伸,保存今日之性命,方可成就他日之大业!

要点指引

1、《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儒家学说的重要参考书。 2、文塑造的宁可饿死也要维护人格尊严的齐人形象一直为后人所推崇。

4. 尊严一文的阅读答案

因为不知道你的阅读理解的问题,所以选了两套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望楼主采纳!

1、因为没有活干,就不能通过劳动换取食物。

2、说明他其实已经饿到极点了。

3、因为他作为人的尊严让他不能接受别人的施舍。

4、因为通过劳动换取来的食物他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也反映出他的饥饿程度。

5、无论什么时刻,处于何种境况,都不能失去自己的尊严。成功属于时刻保有尊严的人。

1、(1)疲惫不堪 骨瘦如柴(2)形容脸色憔悴;招待

(3)“不! 我现在就做, 等做完了您的活儿, 我再吃这些东西 。”年轻人站起来说。

(4)划去 注意

(5)年轻人向大叔求活获取食物

(6)1、因为没有活干,就不能通过劳动换取食物。

2、说明他其实已经饿到极点了。

3、因为他作为人的尊严让他不能接受别人的施舍。

4、因为通过劳动换取来的食物他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也反映出他的饥饿程度。

5、无论什么时刻,处于何种境况,都不能失去自己的尊严。成功属于时刻保有尊严的人。

(7)一个人需要有尊严,才能有举世的成就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恪守人格尊严 追求人伦和谐张岱年①

小题1:甚于生者,指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2分),即人格尊严(1分);“甚于死者”,指比死亡更可怕的情况(2分),即丧失人格尊严(1分)。(6分。每点3分)

小题2:(1)引用论证法。借孟子所引阳虎之言,论述了聚敛财富与施行仁政确实相悖,但只要改变为富与为仁的行为目的,仁富又是可以合一(相得益彰)的观点。(3分。方法1分,作用2分)

(2)事例论证法。通过三个事例从不同角度论证仁富可以合一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3分。方法1分,不同角度与观点各1分)

小题3:(1)应该处理好生命与道德的关系(1分)。道德本于生命又高于生命,两者相需相成。既不能因道德而否定生命,也不能因生命而违背道德的准则(2分)。(2)应该处理好为仁与为富的关系(1分)。仁富合一(相容),相辅相成,必须兼顾并重(2分)。

6. 寻一篇古文

齐大饥(1)

——做人不食嗟来之食

【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2)。有饿者蒙袂辑屦(3),贸贸然来(4)。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5)!”何施而得斯于民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6),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7)!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释】

①本节选自《植弓》下。②食(si):拿饭给人吃。(3)蒙袂(mei):用衣袖蒙着脸。辑屦(jv):身体物理迈不开步子的样子。(4)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5)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6)从:跟随。谢:表示歉意。(7)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译文】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读解】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就出自这个故事,是说为了表示做人地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地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

咱们的传统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气,用通俗的话来说,人活的是一口气,即使受苦受难,也不能少了这口气。还有一些类似的说法,比如人穷志不短,不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都表示了对气节的看重,对人的尊严的强调,对人的饿精神的重视。

即使是在今天,这一传统观念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在人的饿精神和肉体之间,在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之间,在人的尊严和卑躬屈膝之间,前者高于、重于后者。在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宁可舍弃后者,牺牲后者,不使自己成为行尸走肉,衣冠禽兽。

人之所以为人,而非行尸走肉,区别大概正在这里。




关于尊严的诗句和名言
1. 关于尊严的谚语,诗句名人名言 1、托·伍·威尔逊: 国家的尊严比安全更为重要,比命运更有价值。 2、桑塔亚那:诗人的想象力支配现实的程度,说到底,是衡量他的价值和尊严的精确尺度。 3、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人粗鲁意味着忘却了自己的尊严。 4、席勒: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勇于不惜一切地去维护自己的尊严,那么,这个国...

文言文翻译:“名与身孰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翻译:声和身体哪一个更亲近一些?生命与财富哪一个更应该看重?得到与失去哪一个对自己更有害处?过分地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必然会有过量的消耗,过多地收藏财物也必定会带来重大的损失。所以,懂得满足则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这才是长久生存的道理所在。“名与身孰亲?身与货...

有一句古语?谚语?文言文?大意是:在没有人地方做事情,就跟在有人的地方...
慎独,出自《中庸》:“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

自尊自爱自重的文言文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2. 自重自爱 古文名言 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

贵生文言文
也③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 ④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⑤全生为上 ⑥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集中论述了维护生命价值和个人尊严的重要性,强调应完整地认识人生的意义,全面实现和提升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梁上君子文言文的道理
人生的价值观应该是正确的、对自己亦对社会是有益的!在生活的点滴中我们应该刚正秉持良好的习惯,对于恶习要加以摒弃,自律。。.. 俗语“浪子回头金不换”如有人为恶!我们不应鄙之、弃之!要加以引导,使他走向一个正确的道路。。. 4. 《梁上君子》文言文的解释 《后汉书·陈寔传》:“(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

...却得到了隐私,尊严和自由。这句话文言文怎么说,求大神帮忙
今日我辞去这份所谓的体面的工作,却得到了隐私,尊严和自由。今日我辞之所谓者体之事,而得之阴,尊与自由。《百度文言文翻译》

amp quot 景公出游于寒途 amp quot 出自与哪篇文言文
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成为一个真正的领袖。同时,这篇文言文也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和奖赏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要因为一时的私欲而失去自己的尊严和良心,要时刻保持自己的高尚品德和道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

古文好心是什么意思?
好心,是指内心的慈爱和善良,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感。在古文中,好心一词常常出现在诗词或文言文之中,用以表现人们的情感伦理。好心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人类尊严和价值的表现,一种被尊重的情感。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常把好心作为人生的指南,以其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追求高尚...

求与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意思相近的文言短句
明·薛瑄《读书录》:”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5、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解析:用诚信来对待别人,天下人都信任你;不用诚信来对待别人,就连自己的妻子与孩子都不会信任你。出处:杨泉《物理论》:”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泊头市18175525912: 求一些古人评论人生价值的文言文.注意是文章不是句子,满意者采纳.. -
鄹东川立: “人生价值”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比较模糊,论述较少.比较著名的有 孟子·告子 一篇.其中最著名的一句是: 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

泊头市18175525912: 文言文怎么形容我的尊严 -
鄹东川立: 参考:过去:可以翻译为“初”大家:众人不靠谱:竖子之辈现在:今尊严:不失于敬句子:初,吾不为众许,暂列竖子辈.今乃应重归,不失于敬也!

泊头市18175525912: 小学6年级古诗《诗经·采薇》(节选)的诗意是什么? -
鄹东川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泊头市18175525912: 鱼我所欲也 (原文和翻译,字词翻译,思想感情) -
鄹东川立: 鱼,我所欲也;熊掌(1),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泊头市18175525912: 文言文《贾胡购石》 -
鄹东川立: 说明凡事不必刻意追求,否则容易失去原来的价值,顺其自然的好经过主人的洗磨,石头已失去其原来的价值,已不是贾胡所中意的了多此一举

泊头市18175525912: 文言文孺子赏月有感 -
鄹东川立: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无瞳,无此必不明.”意思是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的.”魏晋士人追求的个人价值 ,针对的是个体的“人”,故首先强调的是个性的价值和独特的个性.欣赏的是与众不同、从容镇定的气质风度,对人的个性表示了极大的赞美.这种对人的个体价值和对人的个性的重视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则是注重人的才智、和仪表等.魏晋人士善清谈,在《世说·言语》中记载的大量的魏晋名士的不俗之言谈,都有这一个性时代鲜明的特点,从中可以发现魏晋文人超凡脱俗的才智.

泊头市18175525912: 把六年级上册的古诗:诗经·采薇 改写成五百字的散文 -
鄹东川立: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用,玁狁之故. 采...

泊头市18175525912: 晏子维护了齐国人的尊严用文言文怎么说 -
鄹东川立: 现代文与文言文对译:维护:庇.齐国人:齐人.尊严:尊.句子用文言文这样说:齐人之尊,晏子庇也.

泊头市18175525912: 初二语文文言文(人有其宝与嗟来之食两个主角人物的品质)
鄹东川立: 人活着要有尊严,它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因为他认识到尊严对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这是语文作业本的答案 啊 给我加分吧

泊头市18175525912: 帮我找一句出自某个小故事的文言格言,要古文的格言,现代文的故事 -
鄹东川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现代文的故事 就是 塞翁失马的故事 靠近边塞一带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领地.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气呢?”经过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来恭喜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祸患呢?”家里又多了一匹好马,他的儿子很喜欢骑,有一次,从马上掉下来折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靠近边塞一带的人,十分之九,绝大部分的人都战死了.唯独这个人的儿子因为瘸腿的缘故,父子都保全了性命.(来自百度)没有必要 我再讲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