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风情

作者&投稿:布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时下,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寒风凛冽,漫山仍未消融的积雪使得这里冬意甚浓。在靠近乡镇街道的一个商铺里,68岁的马舍勒坐在火炉旁一边喝茶,一边等待上门的顾客。

马舍勒是当地有名的擀毡老匠人,他身后的墙上挂着几张不同规格的毛毡,除了白毡,还有绣着花纹的花毡。

16岁那年,马舍勒开始拜师学习擀毡手艺,学习了十年时间,才勉强成为被众人认可的“毡匠”。马舍勒说,通常情况下,深谙擀毡,要到自己能收徒的时候,才算真正出师。

史料记载,擀毡技艺是由蒙古游牧部落传入,宋末及元朝时期,蒙、回、汉等多民族在西北地区杂居,当时蒙古族人居住毡包,用毡作褥,一些居民就向蒙古族人学习擀毡技艺。元朝至元年间,伴随东乡族的形成,擀毡技艺由此薪火相传。

当时,擀毡匠是受人尊崇的职业,拜师学艺的人很多,但如今坚守的人已经少之甚少,大多都已转行。当地老人说,那个时候,东乡人大多居住在窑洞,睡土炕,毛毡能起到很好的防潮保暖作用,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稀罕物”。

东乡毛毡以柔软舒适、美观大方、经久耐用驰誉西北。除了最基本的白毡,还有绣上花纹或是经过染色的花毡等,用毡制成的毡帽、毡鞋、毡衣、毡鞍鞯广受欢迎,曾一度成为女孩子出嫁的嫁妆。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擀毡需经收集羊毛、清洁干燥、弹毛散毛、定型、洗毡、晾晒等多道工序,其中,毡匠主要会用到弹弓、竹帘、红柳条三样工具。“虽然过程看似简单明了,但实际操作需口传心授,难度比想象得要大很多。”马舍勒说。

当年在学徒出门干毡活时,马舍勒由一个手艺高超的把式带领,每一个程序都须听把式的指挥才能完成。回忆过去走街串巷做毡活的日子,马舍勒面露喜色。他说,上世纪50年代,东乡毡匠在农闲时节会前往甘肃河西及高原地区,走街串巷地揽活,忙活一天会有8元人民币左右的可观收入,还会得到雇主的热情款待。

“现在不行啦!时代变化太快,除了甘南藏区还有人上门购买外,周边大多地方基本不需要毛毡。”马舍勒说,虽然毡匠现在每天仍有90元左右的收入,但利润与制作过程中付出的辛劳极不相称,曾经那些毡匠现已不再从事这个行当。

我采访发现,东乡族的擀毡技艺现在仅限于家族式传承,当地的年轻人不再学习这门古老技艺,现在,这里从事擀毡的已不足5户。尽管马舍勒对毡匠行业的未来略感担忧,但他的儿孙们现在已经陆续继承这项手艺。

东乡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民俗颇具特色。2006年,东乡族的擀毡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舍勒也被定为此项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目前,东乡县政府已投资8万元购买了一套邻近街面的房子供其传承这项技艺。


瓦渡乡民族风情
每年正月十五,村民们会在瓦渡关庙、财神庙以及街头和村寨中搭建灯棚,展示各种繁复而美丽的灯笼,如七星灯、绣球灯、孔明灯、走马灯、龙鱼灯和荷花灯等,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灯会期间,各村寨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中,村民聚集畅谈,共享茶酒,展现出浓厚的民族古朴风情。有些村寨甚至在灯会结束后,还会宰...

中坝乡民族风情
布依族"四月八"是贵州地区纪念耕牛的节日。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如罗甸等地称为"牛王节",镇宁扁担山一带为"牧童节",安龙、兴义地区则称"开秧节"。在节日当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牛王粑"和糯米饭,并用糯米饭或糯米粑喂斗。在贵州外镇宁地区,还会给小孩一只蒸熟的公鸡,大人会带小孩去河边...

拖顶僳僳族乡乡情概况
位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东南部的拖顶傈僳族乡,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的乡镇。这个乡下管辖着5个行政村,分别是拖顶、洛玉、左力、洛沙和大村,总共包含92个自然村落。拖顶傈僳族乡坐落在金沙江的西岸,其地域面积广阔,达到375平方公里。这里的居民人口总数为9643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结构。藏族...

南美拉祜族乡民族风情
也是他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拉祜族的民族风情因此独特而鲜明,他们的生活习俗、节日庆典,乃至日常交谈,都深深烙印着葫芦的痕迹。这不仅仅是一个象征,而是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坚韧生存的象征。每个拉祜族人都自豪地讲述着自己的“葫芦起源”,并将这份感恩和尊重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牛场苗族彝族乡民族风情
无不令人赞叹。彝族的“抢亲”习俗,充满神秘色彩,而“献山”仪式则展现了彝族的原始和敬仰自然的精神。苗族的“打嘎”游戏更是别具一格,让人眼前一亮。整个牛场乡,丰富的民族文化意蕴和深远的历史传承,定会让你沉浸其中,流连忘返。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浓厚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洞乡民族风情
三洞乡,作为水族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民族风情。马尾绣技艺独树一帜,闻名遐迩,水历和水书则是水族人民的珍贵文化遗产。每年的“端节”是水族人民的重要传统节日,充满了丰富的文化活动。这里的旅游景点繁多,如雪花洞瀑布、仙人桥、猫石、亿万山和帽合山等,吸引着众多游客。民族活动...

忙怀彝族布朗族乡风俗民情
忙怀彝族布朗族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乡镇,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民间传统著称。这里的居民主要以彝族为主,布朗族则为特色民族,共同孕育了一种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布朗族的打歌活动和芦笙演奏,展现了他们独特的音乐艺术,而瓦房帽制作则是布朗族传统手工艺的瑰宝。每年的十月召,这个传统节日...

仁达乡民族风情
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巧思,展现出艺术的无限魅力,激发着人们的无限想象。在仁达乡,每一处景致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仁达乡的民族风情,如同一首悠扬的乐章,在每一个角落回响,让人流连忘返。

凯棠乡民族风情
尽管凯棠乡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但这里的居民以其热情好客和淳朴的民风著称,民族风情丰富多彩。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凯棠大歌,这是一种在全国享有盛誉的苗族音乐,其独特的歌调雄浑激昂,犹如百花园中的一朵迟到的瑰宝,展现出恢宏的气势。此外,凯棠乡的工艺美术也同样出色,尤其是苗族刺绣服饰,每一件都...

沐尘乡民族风情
在沐尘乡,畲族的婚庆习俗同样引人入胜。畲族人会在婚庆当天举办隆重的婚礼仪式,从迎亲、宴客到送亲,每一步都有独特的仪式和习俗,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婚礼现场,除了传统的喜庆氛围,还会融入畲族特色的山歌、舞蹈表演,使得整个婚礼更加丰富多彩。沐尘乡的山歌文化更是别具一格。在山歌中,人们通过...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581439637: 东乡族的民族风俗节日有哪些? -
彩矿消炎: 除了伊斯兰三大节日,东乡族的主要节日为阿舒拉节,既伊斯兰教教历1月10日,这一天主要是妇女儿童们聚会的的节日,一起吃“罗波弱(东乡语)” 麻烦采纳,谢谢!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581439637: 东乡族风俗习惯的有哪些?有哪些?
彩矿消炎: 东乡族的风俗习惯大致有以下几点:东乡族的民族习俗: 东乡族热情好客,来了客人,都是长者出门远迎,客人进屋要先请上炕,随后要献上比较讲究的盖碗茶.有时还在茶中加冰糖、桂圆或烧枣,俗叫三香茶.正餐时东乡族喜用鸡待客,东乡...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581439637: 东乡族的风俗 -
彩矿消炎: 东乡族: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581439637: 东乡族的建筑风格 -
彩矿消炎: 东乡族建筑主要有民居建筑、清真寺建筑、拱北建筑三种.居民的建筑风格简单,朴实,实用.式样不多,有窑洞、平房、瓦房、土棚等.民居建筑:窑洞有横穴式和上炕式两种,前者较为宽敞,后者门窗合一,进门便可上炕.庄院有一字院、...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581439637: 东乡族风俗习惯有哪些注意事项? -
彩矿消炎: 东乡族风俗习惯的禁忌及注意事项如下所述:东乡族人用水非常讲究,忌在饮用水和沐浴的水泉边、溪水边洗衣服、洗物、饮畜等;禁止非穆斯林人入灶房缸内舀水,到井中汲水或倒水. 老人做礼拜,起居和堂屋忌挂人像或动物像.禁烟、酒...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581439637: 东乡族的民族服饰 -
彩矿消炎: 东乡族的民族服饰与其他少数名族服饰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头饰上.男子一般戴白色或黑色的无檐小帽,称“号帽”;妇女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少女及新婚少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青色的,年老妇女戴白色的.盖头一般要长到腰际,头...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581439637: 东乡族的节日会街节他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呀. -
彩矿消炎: 东乡族是中国甘肃省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民俗十分悠久,融合发展了多方文化,形成了今天的东乡族. 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乡族地区位于甘肃省的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581439637: 东乡撒尔塔族自治县 -
彩矿消炎: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是中国东乡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 东乡族自称“撒尔塔“,信仰伊斯兰教,有独特的民族语言、但没有民族文字,形成于13世纪中叶,是以中亚撒马尔罕地区的色目人为主体,逐渐融合回、汉、蒙、藏等民族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